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只有冉闵知道,这不是印刷术吗
“陛下,这是模板,这是经过模板印刷出来的字!”
许慎自己操作了一番,把白纸放到蘸着墨水的模板上,刻印一下,随后就让内侍呈现到冉闵的面前。
华夏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啊!
捧着手里刚刚被刻印出来的字体的纸张,冉闵心里是感慨万千。
“许慎,你这印刷术可真是好使!造福于民,真是造福于民!朕代表天下所有的学子感谢你!”冉闵郑重其事地道。
“陛下,过去咱们的书籍主要是靠手抄的。但是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而这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相信陛下你能将这印刷术推广的话,天下好多寒门学子都能读得起书,手不释卷的呀!”
“嗯。很好,很好啊!”
“许慎,你是怎么发明出来这个印刷术的”
“禀告陛下,草民受印章和石刻的启示,有感而发,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于是想到了这种印刷术。”
许慎说道:“草民发现在石碑上盖一张微微湿润的纸,用软槌轻打,使纸陷入碑面文字凹下处,待纸干后再用布包上棉花,蘸上墨汁,在纸上轻轻拍打,纸面上就会留下黑地白字跟石碑一模一样的字迹。这样的方法比手抄简便、可靠。”
冉闵微微颔首。
其实葛洪早在他著的《抱朴子》中提到道家那时已用了四寸见方有120个字的大木印了。
这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
而佛教徒为了使佛经更加生动,常把佛像印在佛经的卷首,这种手工木印比手绘省事得多。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更方便记录自己的思想。
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水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的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
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有闲阶层的人们闲暇之馀也会写上几笔,以消磨时间,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
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书法家,正说明了笔墨技术的成熟。
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促使人们追求书法艺术。
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模仿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难见到。
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
而这个时代,正是书法家最多的时代!
写出了《兰亭序》的王羲之还活着呢!
“如此甚妙。朕一定会将这种印刷术推广的。但是许慎啊,朕觉得你这印刷术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请陛下赐教!”
“你先说说这雕版印刷的过程吧!”
许慎随后侃侃而谈。
雕版印刷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将书稿的写样写好后,使有字的一面贴在板上,即可刻字,刻工用不同形式的刻刀将木版上的反体字墨迹刻成凸起的阳文,同时将木版上其馀空白部分剔除,使之凹陷。
板面所刻出的字约凸出版面12毫米。用热水冲洗雕好的板,洗去木屑等,刻板过程就完成了。
印刷时,用圆柱形平底刷蘸墨汁,均匀刷于板面上,再小心把纸复盖在板面上,用刷子轻轻刷纸,纸上便印出文字或图画的正像。
将纸从印板上揭起,阴干,印制过程就完成了。
一个印工一天可印1500~2000张,一块印板可连印万次。
刻板的过程有点象刻印章的过程,只不过刻的字多了。
印的过程与印章相反。
印章是印在上,纸在下。
雕版印刷印刷的过程,有点象拓印,但是雕版上的字是阳文反字,而一般碑石的字是阴文正字。
此外,拓印的墨施在纸上,雕版印刷的墨施在版上。
冉闵仔细地倾听着,等到许慎说完,他便道:“许慎,你这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这是好的一方面,但是缺陷也不小。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
“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这……陛下,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呀!”
“不,这个可以避免!”
第0474章 “直升机”
难道皇帝陛下还懂印刷术
众人都感到很困惑。
“诸位可听闻秦始皇统一全国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诏书”
“这……”对此,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大臣们是清楚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这个与印刷术有何关联
“许慎,你这雕版印刷,唯一的缺陷就是无法重复使用。你看能不能研制出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印刷术”
冉闵语重心长地道:“譬如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
“这个……”许慎的脸色颇为难看。
“陛下,这个草民没有试过,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啊。”
“你既然能发明出这种雕版印刷,那么制作出活字印刷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冉闵眯着眼睛说道:“具体的方法朕也不太清楚。不过朕还记得,可以用胶泥活字,务必做到这种印刷术可以重复使用。”
“草民,遵旨!”许慎硬着头皮应承下来了。
此后许慎就一门心思地研制这种活字印刷术,经过一年多的研究,终于大功告成了!
许慎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
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
为便于拣字,许慎把胶泥活字按韵分类放在木格子里,贴上纸条标明。
排字的时候,他用一块带框的铁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层用松脂、蜡和纸灰混合制成的药剂,然后把需要的胶泥活字拣出来一个个排进框内。
排满一框就成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药剂稍微融化,用一块平板把字面压平,药剂冷却凝固后,就成为版型。
印刷的时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纸,加一定的压力就行了。
为了可以连续印刷,许慎就用两块铁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两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后,用火把药剂烤化,用手轻轻一抖,活字就可以从铁板上脱落下来,再按韵放回原来木格里,以备下次再用。
许慎还试验过木活字印刷,由于木料纹理疏密不匀,刻制困难,木活字沾水后变形,以及和药剂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等原因,所以毕升没有采用。
许慎的胶泥活字版印书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极其可观了,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质量,比雕版印刷要优越得多。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
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
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最终三位发明者,许慎的雕版印刷术为榜首,陈渝的火柴名列第二,周骞的抽水机是第三名。
而根据冉闵先前颁布的奖赏,第二名和第三名奖励钱百贯,田十亩,进入科学院,名留史册。
第一名奖励钱一千贯,田一百亩,进入科学院,名留史册,封子爵!
所以周骞、陈渝、许慎这三人都进入了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等到三个发明者志得意满地退下,葛洪便出列道:“陛下,臣有事启奏。”
“请讲。”
冉闵倒是有些诧异,这葛洪平日里是一向不参与朝政的,怎么今天如此积极莫不是真出了什么事情还是葛洪要弹劾谁
要知道,葛洪现在的官职是太医令,这本来是可以不用上朝的。而葛洪因为断了一条胳膊,装上假手臂,但是仪容不一样,不好见人,所以冉闵也没有让葛洪一定要上朝。
不过,冉闵对于葛洪的器重是不一般的。
所以对于葛洪的上奏,冉闵多少能听得进去。
“陛下,臣知道冀州有一巧匠,名唤徐正明。这人发明了一种直升机,据说能飞到天上去,只不过在初试的时候出了差错,被刷下来了。臣见过徐正明制作出来的这种直升机,确实非同凡响!徐正明央求臣,想让臣向陛下奏明,让朝廷资助他研制直升机!”
“葛爱卿,你…你说什么直升机!”
冉闵真是吓坏了,目瞪口呆!
“是的。”
知道了直升机这么一回事,冉闵再也坐不住了,简单地处理了几件政事之后,就让葛洪把徐正明还有他发明出来的“直升机”带到自己面前。
这真是古代吗
怎么连直升机都捣鼓出来了!
冉闵心里感到很困惑,在还没有见到徐正明这个人之前,冉闵还真以为这厮跟自己一样是一个穿越者呢。
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中,冉闵见到了徐正明。
“草民徐正明,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
冉闵有些急不可耐地问道:“徐正明,你可知道航空母舰神舟七号东红四九”
“这……草民孤陋寡闻,不知道。”徐正明一脸的懵逼。
看到徐正明的神色不似作伪,冉闵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他乡遇故知,这个固然是好的。
但是对于现在的冉闵来说,真的发现有一个跟他一样来自现代的穿越者,不把这人杀死,他真是放心不下!
“徐正明,你那个直升机呢带来了吗”
“带来了。陛下请看!”
冉闵就看见了四个内侍抬进来的“直升机”。它有像竹蜻蜓一样的螺旋桨,架驶座像一把圈椅,确实非同凡响。
但是这玩意儿真的能飞的起来吗
“徐正明,你是怎么发明出这个……这个直升机的”
“陛下,草民整天琢磨小孩玩的竹蜻蜓,想制造一个类似蜻蜓的直升飞机,并且想把人也带上天空去!经过十多年的钻研,草民终于造出了一架直升飞机。”
“呃,这东西能飞吗”
“可以!”
“……”
看着徐正明信誓旦旦的样子,冉闵还真是惊异万分。若不是看这个徐正明不像精神病院里跑出来的,冉闵还觉得这厮是得了失心疯呢!
从古到今,人类一直渴望能跟鸟儿一样在天空中翱翔。但梦想毕竟是梦想,想要实现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其实早在公元前500年,华夏人就制成了会飞的直升竹蜻蜓,这是直升飞机的起源。
竹蜻蜓是一种儿童玩具,它以一根小棍作轴,轴顶有螺旋桨翼片,用手把小棍一搓,就向上飞升,作用像有螺旋。旋转运动产生气流,旋转达的翼片切入气流,产生升力。
这就是直升飞机的原理。
徐正明随即亲自示范,他的直升机是依靠脚踏板通过转动机构来带动螺旋桨转动,试飞时候,它居然飞离地面一尺多高,还飞过了一条小河沟,然后落下来。
徐正明人倒是没事,除了摔得灰头土脸的,直升机甚至还能继续使用。
“好,好啊!”
这直升机能飞离地面一尺高,已经出乎冉闵的意料了。
现在能飞离一尺,日后就能飞离十尺、一百尺、一千尺、一万尺!
冉闵拍着徐正明的肩膀,一脸欣慰地道:“徐先生,好好干,朕看好你!”
“谢陛下赞赏。只是资助的事情……”
“朕一定会加大资金投入的!这样吧,徐先生,你以后就是科学院的院士,等同从五品官员,日后你在科学院里专心研究这直升机。一定要使直升机飞得更高,飞得更远,最好是能由人来操纵,前后左右上上下下!直升机大成之日,朕可以给你封侯!”
徐正明不禁感激涕零:“陛下之恩,臣就算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
冉闵点了点头:“你先去找贾霸报道吧。科学院里有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这些人都跟你一般,心灵手巧,才思敏捷,你们合力研制这种直升机的话,相信能由人来操作,可以肆意在天空中翱翔的直升机一定会出现的!”
“诺!”
等到徐正明退下,葛洪有些不解地道:“陛下,这堆破木头就算能飞得起来,又有何用陛下为何这般重视”
“哈哈。葛爱卿,你可别小瞧了这堆破木头,将来要是直升机真的被徐正明他们捣鼓出来了,可用于军事,可用于赈灾,用处那是极大的!不说别的,有了这直升机,朕的军队完全可以在直升机上抛射箭雨、滚木、硫酸,攻城战,咱们受到的阻力会大大减小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