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永嘉之乱后的江南,从华北南迁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职,势力庞大,他们自视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标榜,号称侨姓。
侨姓当中最显赫者为琅琊王氏、陈郡谢氏、汝南袁氏、兰陵萧氏等。
吴姓世族:自孙吴以来,原先在江南当地的名族,称为吴姓,以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顾姓、陆姓、朱姓、张姓等门阀(号称“吴四姓”)为首。
一开始,江南最具权威的是,义兴周氏及吴兴沈氏,号称江东二豪,甚至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但后来,周氏、沈氏与东晋官方关系交恶,涉入了**,逐渐被朱姓、张姓、顾姓、陆姓等门阀超过。
大体来说,吴姓地位被侨姓压抑,略次一等,且两者之间的芥蒂甚深。即使同为侨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
譬如东晋之初,吴郡的人以上国自居,常称南下的北方人为“荒伧”、“伧父”等,意为出于边鄙地区的粗野之人。
而刘宋以后,渡江较早的华北人反而以“荒伧”来称呼晚到的华北人。
而地方豪强,其实是次一等的世家,但又说不上世家。
最鲜明的对比就是,颍川陈氏,其家族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祖宗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历史两千多年,族中子弟遍及天下!
而襄国黄氏,刚刚兴起两三代人,只是经商,不曾有人入仕。
可以这么理解,地方豪强其实是依附在士族门阀的羽翼之下的。
董巧巧又道:“还有一件事。闵哥儿,不知道你打算什么时间迎娶木兰妹妹”
“这……”
石闵的脸色有些尴尬:“巧巧啊,这事儿不全在我,还要过问木兰的意见不是时候不早了,咱们歇息吧!”
随即,石闵就化身饿狼,直接一扑上去,将董巧巧剥得犹如小绵羊一般,羊脂白玉,肤如凝脂,石闵便流着哈喇子,直接“吃”了董巧巧。
一夜承欢。
第0272章 断案
翌日,石闵又来到大理寺的公堂上,一一召见那些犯了法,却可能存在冤案的囚犯。
石闵所审讯的囚犯可不一样,这些人几乎都是重犯、犯官,一时之间,廷尉府的人难以决断,故而只能上奏石闵,由石闵自己裁决。
石闵对此,只强调了一句,法不容情!
石闵的铁面无私是有目共睹的,许多廷尉府的人不敢下决断的事情,石闵无不一一解决。
“罪臣李寄之子李无锋,叩见魏王千岁!”
此时此刻,站在石闵堂下的,是一个一脸英气的年轻人,这个年轻人应该是武艺不俗的,手上有着老茧,身材魁梧,说话的时候自带一股气场。
不过,石闵虽然欣赏似李无锋这样的人,但是并不代表他会因此法外开恩,赦免他的父亲。
石闵又翻看了关于李寄的卷宗。
卷宗上显示,李寄,魏郡内黄人,四十三岁,二十岁举孝廉,历任东平县县丞、大垌县县令、襄国郡郡守、都内令丞。
李寄在都内令丞在任期间,曾经收受贿赂,累积折合钱二万五千四百贯。按照国法,李寄应该被判处斩首,抄没家产的,但让廷尉府的官吏们犹豫不决的的,李寄的能力十分出色,政绩斐然,他在任期间曾经在赈济灾民和为国库敛财出了大力。
而且,自秦汉以来,华夏一向是以“仁孝”治国的,故而有举孝廉之说。
尤其是晋国建立的时候,更是提倡以仁孝治国。本来在晋朝之前,大家都提倡“天地君亲师,仁义礼智信”的,忠字摆在最前面,奈何司马氏得国不正,窃国篡位,所以只能以此来治国,欲盖弥彰。
现在,一些曾经受过李寄接济的人,受过李寄的恩惠的人都来向朝廷求情,请求法外开恩,饶恕李寄的性命。
更有李寄的儿子李无锋来求情,要一命换一命。
石闵蹙眉道:“李无锋,你确定要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取生父李寄的性命吗”
“是的。”李无锋跪在地上,向着石闵行了一记抱拳礼,然后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地道,“大王,草民自幼饱受父亲大人熏陶,要做一个忠君爱国,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耳濡目染。草民相信父亲的矢志不渝,奈何官场污浊,家父如何能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大王圣裁。家父犯了贪污之罪,受贿于人,本该处死。但请大王念及家父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政绩出众,还请大王法外开恩,请准许草民一命换一命!”
言罢,李无锋就磕了一个响头,苦苦哀求。
石闵听到这话,不禁摇了摇头道:“李无锋,寡人知道你的孝义,也能体谅你的孝心。但是法不容情,倘若寡人今日为了你开这么一个口子,那么国法不存,以后的罪臣犯人都跟你一般,为父请命,置国法于何地置国家之威信于何地”
“大王!……”李无锋知道石闵说的没错,但是还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一个劲儿地磕头,额头上都渗着红色的血渍。
石闵叹了口气说道:“来人,将李寄带上来!”
石闵倒不是铁石心肠的人,打算再给李寄父子一个机会。
过了没多久,穿着囚服,虽是十分落寞却还是一脸正气的李寄被带到堂下,给石闵跪下之后,便又扫了身边的李无锋一眼,眼神里透着悲怆、无助,还有最后的一丝快慰。
“啪!”
石闵把醒木一拍,肃然道:“李寄,你可知罪”
“大王,臣有罪!”
“既然你自知有罪,何不认罪伏法”
“罪臣甘愿伏法!”
闻言,石闵摇摇头道:“你甘愿伏法,但是你的儿子李无锋却不情不愿。现在李无锋愿意一命换一命,用他的性命去换取你的一条生路!你,可愿意”
“大王,罪臣不愿意!”
“父亲!”
“你住嘴!“
李寄瞪了李无锋一眼,怒气冲冲地道:“锋儿,你休要在此饶舌!大王日理万机,现在为了这等闲事还要跑过来断案,你这是在误国误民!你若是还认我这个父亲的话就离开这里,替我好好照顾你的娘亲和弟弟,不然,休怪我不认你这个儿子!”
“父亲!孩儿不忍见你如此啊!……”说着,李无锋便嚎啕大哭起来。
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石闵瞧了瞧李寄,又看了看李无锋,不禁有些难为情。
这个案件着实不好了断!
李寄在任上贪污了两万多贯钱,光是这一条,石闵判他满门抄斩都不为过。但是李寄并不是那一种鱼肉百姓的贪官,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好官,很得民心的好官,不然在他东窗事发,被逮捕入狱之后,也不会有许多百姓跑到廷尉府去请愿。
更不会有人给石闵上万民书的。
李寄不是贪官,而是清官,因为他这些年来所贪污的钱财,无不一一用来赈济灾民了!
这就是让石闵和一众判官纠结的地方。
杀了李寄,是朝廷的一大损失,而且李寄这么得民心,想来此举也会让不少人心寒。更何况现在李寄的儿子李无锋都提出了代父一死的要求,真是让人感到棘手!
为了审理这些悬案,石闵是主审官,陪审则是崔皓、荀稷,石闵感到事情有些棘手,所以又不禁将目光放到两个陪审的身上。
荀稷又寻思了一会儿,便起身道:“大王,臣有一谏言。”
“请讲。”
“自晋朝以来,吾华夏乃是以‘仁孝’治国,李无锋之孝心,感天动地。再加上李寄在任上虽有贪污受贿之举,劣迹斑斑,功过虽不可相抵,但是李寄所贪污的钱财实则都没有进入他的钱袋里,都拿去接济穷苦百姓了。是以,臣认为,让李无锋代父一死未尝不可!至于李寄,可以抄没家产,发配边疆!”
“大王!”李无锋又不禁叫嚷起来,“大王,还有在场的各位大人,家父身子文弱,如何受得了这发配边疆之苦还请大王和各位大人好人做到底,免去家父这发配之刑罚吧!”
闻言,石闵和崔皓、荀稷三人的眉头不禁一皱。
石闵又是将醒木“啪”的一拍,怒道:“李无锋,你别不识好歹!能让你父亲李寄活命,已经是寡人和朝廷最大的恩赦了!若非李寄果真有功于社稷,有利于百姓,寡人又念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你父亲焉能活命”
李寄亦是道:“大王,罪臣甘愿受死!”
“……”
石闵有些纳闷,不过很快,他就想到了一条折中之法。
“李寄、李无锋。”
“罪臣(草民)在!”
“经过慎重考虑,寡人决定做出如下判决:李寄,抄没家产,流放辽西;李无锋,发配充军,戍守辽西边疆!”
“遵命!”
这个结果,无疑是最好的。
不过石闵如此从轻发落,倒是有些出人意料。看样子石闵还是相中了李寄的才干和德行,只是抄没家产,流放辽西,并没有说什么永不叙用!
第0273章 吏治
河南郡,荥阳。
“荥阳县令周韬,在任期间滥用职权,鱼肉百姓,贪污钱财折合二十余万贯,徇私舞弊,迫害良家数十人,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着廷尉府撤职查办,押回邺城等候发落!”
在荥阳的县衙门口,县令周韬跪于台阶之下,周围有着许许多多的百姓观望。只见一名穿着官服的中年人站在台阶上,宣读关于周韬的处置。
周韬听见这话,顿时肝胆俱裂,浑身上下都不自觉地颤抖着,等到有官差上去摁住他的时候,周韬已经吓得瘫软在地上,被两个官差架着拉走了。
那个中年人眉头一皱,又开始宣读对于荥阳的大大小小的官吏的发落,上至河南郡的郡丞,下到荥阳县的主簿、长史、县尉,这一干人等都被通通抓了起来,关到牢里,明日就会有官差将他们带到邺城。
而等待这些贪官污吏的,将是抄没家产,以及死刑。而像周韬这般严重的,不仅是要人头落地,抄没家产,其家中老小,男的要发配边疆,女的则是要送入教坊司,无一幸免!
“青天大老爷明鉴啊!老天有眼!这些遭天杀的终于遭报应了!”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子扑通一声跪到地上,双手朝天高举,热泪盈眶,连声音都在不自觉地颤抖着。
在场围观的百姓都纷纷跪在地上,哗啦啦地跪到了一大片。
“咱们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了!青天大老爷,请受大家一拜!”
“这世上还是有好官的啊!”
看着这嘈杂的场面,那个中年大官心里有些五味杂陈,一脸的复杂的神色。
随即,他站到前台说道:“乡亲们,这都是咱们魏王的新政!魏王怜悯世人,对于贪官污吏更是深恶痛绝!如今朝廷的政令已经颁布,举国上下,整顿吏治,改变民生,大家稍后可以到府衙登记!不管是郡守、郡尉,还是为祸一方的亭长、里长或者是三老,土豪劣绅,但凡是有欺男霸女之举,烧杀抢掠之事者,一经查实,朝廷将严惩不贷!”
听到这话,百姓们终于相信朝廷这次是真的要杜绝地方的害群之马,要整肃吏治了!
“万岁!魏王万岁!”
“魏王真是咱们穷苦百姓的大救星啊!”
不止是荥阳这个地方,赵国上上下下,都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地震”!
平原县。
已经是子时,平原县县令的府邸大门被重重地敲响。
守夜的门人有些生气,大半夜的扰人清梦,真是活该千刀万剐!那门人隔着小缝瞅了出去,只见外面有一彪人马,作官差的打扮,似乎是更上面的官差,而非县衙里的衙差。
“干什么的”
“这是逮捕令!奉廷尉府之命,咱们要请你家老爷去邺城喝茶。”
“什么!”那门人这么一愣神的工夫,外面的官差就直接一脚踹开大门,然后将门人扑倒在地上,一行人便问清楚了方向,平原县令的卧室所在,就大摇大摆地扑了过去!
“干什么你们干什么!”这个平原县令还在搂着自己分小妾睡觉呢,冷不丁地闯进来十几个人,就直接将他从床榻上揪了下来。
那官差拿出了逮捕令,肃然道:“赵县令,你被捕了,请跟咱们走一趟吧!”
赵国各地方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许多贪官污吏都被直接抓捕,他们是罪证确凿的,但为了彻底核实,还需要羁押回邺城审讯,等待铁证如山之后,一颗又一颗大好的人头就会落地,身首异处!
这一回整肃吏治的行动,仅仅一个月内,就有七百多个官吏纷纷下狱,被撤职查办,严重到要杀头抄家的官员要被羁押到邺城,经过慎之又慎的审讯之后,才能彻底定罪。
至于那些罪不至死的贪官污吏,则是直接被撤职,罚款或者几年徒刑(发配边疆)的同时永不录用。
可以这么说,石闵搞的这场整肃吏治的行动,牵连甚广,至少有五千人被牵连其中,有十恶不赦的官吏直接被判处满门抄斩,或者是株连三族!
但是石闵对此,却仍是不太满意:“太慢了!元亮,你们廷尉府和御史台的办事效率实在是太慢了。”
闻言,廷尉崔皓以及刚刚被提拔为御史中丞的冉文有些惭愧,纷纷低着头,跟乖宝宝一样杵在那里。
冉文心里有些不服气,但又不好表露出来,只能垂手道:“大王,非是我御史台和廷尉府的办事效率低下,而是人手不足啊!眼下御史台的各路御史已经出去明察暗访,搜集各个贪官污吏的罪证,而崔大人的廷尉府那里亦是忙个不停,一时之间真的难以抽调出足够的人手去惩治那些贪官污吏啊!”
石闵扫了冉文一眼,沉声道:“这不是你们廷尉府和御史台办事效率低下的借口!缺人手寡人不是将悬镜司和暗部的人都分调一些给你们了吗一个月,整整一个月才抓了七百多的贪官污吏这还是部分贪官此前早就被暗部的人搜集到罪证的情况下!这个你们作何解释”
“这……”崔皓和冉文对此都无言以对。
又睥睨了自己的两位心腹大臣一眼,石闵不禁有些失望:“算了。或许这些事情交给你们廷尉府和御史台处理,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正好邺城里已经被押回来不少的贪官污吏,就让御史台和廷尉府的人来审讯吧,你们的人全都回邺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