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武器交换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雄
再说,即使是国家勒紧裤腰带,抽出资金来研发,己方怎么才能造出先进的飞机来从零开始正向研发别做梦了。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己方现在正在生产的所有战机,都是按照熊国的图纸进行生产的,己方自研的几款战机,统统地下马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自研的水平。
没有走过正向研发,从零开始,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说,空军还没有提要求呢,哪里轮到你一个外人说三道四,你嘴巴子上下动弹容易,你知道其中有多少的困难吗
大多数人的心中,都是抱怨,秦观这个外行,在这里大放厥词,根本就不知道科学研制的规律。
等等,段部长怎么没有表示反对而且,段部长还非常支持,这是怎么回事
顾总把目光望向了段部长,而段部长,此时正在若无其事地喝水,似乎愿意看着这些意见爆发一般。
这不符合段部长的作风啊!以前每次开会,吵吵起来,段部长都会拍桌子的。
这个秦观,到底是什么背景难道段部长,不知道秦观是在信口开河胡诌吗
“重型机造价高昂,装备的数量不会太多,这是作为我们的精锐来使用的,而轻型机,可以向多用途发展,除了空战之外,还可以对地攻击等等,就像是超七那样的。”
“秦观同志,你这么说,是不是已经确定超七就是我们的一个轻型机项目了”顾总问道。
据说老宋以前就和秦观见过面,所以才近水楼台先得月,把超七飞机给带回去研究了,而现在,
难道6611研究所要超越己方
那当然不行!己方的研究所才是老大!
“超七的体型太小,升级潜力有限,所以,它适合做一款外贸机。”秦观开口了,从歼七基础上发展的超七,是无法守护好祖国的天空的,它的体型太单薄,机头小,不能容纳大口径雷达,机体小,载重也少,没有发展的潜力。
&n
第二百六十九章 斯贝发动机的争吵
斯贝其实有很多缺点,它的加力推力不到10吨,和己方需要的有差距,最好加力推力能达到12吨才是最合适的,它的迎风面积大,高空性能有下降。
但是,斯贝是目前,最能得到的成熟的发动机!
成熟两个字,很重要,看看后世的涡扇十,研究了那么多年,空军依旧喜欢进口的三姨夫,因为它不成熟。
现在,没有时间去自主研制一款新发动机,也等不起发动机研制的漫长周期,而且,现在有一款正合适的,为何不用
斯贝发动机,项目的引进,几年前就开始了。
这几年中,斯贝发动机的项目,几经波折,在场的6601研究所,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斯贝发动机,就在他们下属的一个发动机厂里。
“斯贝发动机,很困难啊,我们现在还有很多的技术问题没有吃透,尤其是,牛国人狮子大开口,妄图继续加价,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顾总说道。
来自后世的秦观当然知道斯贝的曲折,也知道其中的各种问题和龌龊事,自己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就要解决掉这些问题!
“首先,我们国内军机的研制,有一个误区。”秦观说道:“就是有一款飞机,才会为它研制配套的发动机。这样,如果飞机下马,配套的发动机项目,也就流产了,我建议,我们的飞机发动机厂,从飞机研制厂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厂,彼此之间不用相互牵扯,更有利于发动机的研制。”
当秦观说这话的时候,顾总的脸就黑下来了。
当年,在引进斯贝的时候,就不断地争吵,因为国内发动机研制的大单位,是航空院的6606研究所了,这个研究所,属于6601研究所的一个下属的单位,当时,正在搞涡扇六。
涡扇六搞了这么多年,和歼八一样难产,现在还没成功。
如果再把斯贝的引进搞过来,6606研究所,根本就没有这么大的能力,多生孩子好打架,最后什么都干不成。
之后,斯贝的引进和仿制,被放到了老区省的红旗4430厂来仿制。
这样有什么结局当然是不被上级重视了。
毕竟,现在的制度下,一款发动机,要有配套的飞机才行,飞机厂有下属的配套发动机厂,那好处太多了!
比如己方现在研制的歼八,就可以让6606研究所,全力研制从涡喷-7改进出来涡喷-13发动机,可以向上级申请太多的科研经费了。
至于斯贝的国产化,可以暂时放一放。反正斯贝引进之后,本来是要配属给歼轰七的,但是这个项目,海军和空军在不断争吵,所以,飞机的研制现在还八字没一撇,那配套的发动机的进度,也就没有人关心了。
如果把发动机和整机独立开,那岂不是要大力扶植红旗厂这可不行!己方才是老大!
 
;这个秦观好狠啊,居然从自己嘴里抢肉
“不行,这样会造成沟通不畅,阻碍机型的研制进度。”顾总开始明确表示反对了,同时,这也意味着争吵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样的场面,在航空部门的会议里,经常见到。
“我们看国外,都是提出各种技术指标,先研制发动机,发动
第二百七十章 好漂亮
改进涡扇六秦观没有想过,如果能改进,那也该改进好了。
随着斯贝的国产化提高,一直达到百分之百的时候,就算是掌握了二代涡扇的技术了,然后,己方再研制新的涡扇发动机,也已经有了一个高起点,投入巨资,一定要把先进的动力系统砸出来!
同时,将新涡扇的计划提出来,这样,利益共同均分了,大家都有项目,也能够化解矛盾。
现在,秦观提出来了顾总是满意的,想了想,他继续说道:“段部长,国家的意思呢”
三机部,航空技术研究院,是负责国内的航空系统的,国内航空该怎么发展,由三机部,由段部长负责,现在,这一系列的改变,国家同意吗
“等到我们在这里形成确定意见之后,就可以上报给中央了,可以先给大家透个底,对秦观同志的提议,三机部原则上是赞同的。”
三机部只要原则上赞同,那么,上报给国家,通过的可能性就更大了,听到这里的时候,在场的人,已经没有太大的反对意见了。
“好,如果大家都没有意见的话,今天的会议,我们暂时先开到这里,接下来,我们出去坐车。”
坐车主持会议的段部长,说的这些话,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现在才十点多,还不到吃饭的时候吧而且,坐车是要去哪里
“大家去了就知道了。”
段部长似乎知道众人的疑问,先卖了个关子。
秦观出来之后,和段部长一起,上了前面一辆造型奇特的扁扁的车。
半年了吧,终于又见到了老伙计,这辆悍马车,还是那么威风。
上了车,前面的项静,就发动了车辆,段部长和秦观坐在身后,意味深长。
“秦观同志,你辛苦了啊。”
为了这次会议,昨天晚上,秦观来了之后,就见到了段部长,在秦观住的宾馆里,两人聊到了深夜,之后,秦观就出去了一趟,忙完了,才去开会。
时间不等人,国家耽误的时间太多了,这十年来,正是国外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啊!
现在,有了秦观,国家眼看就可以高速发展起来了,所以,对秦观,段部长是格外地看重。
段部长说完,望着右边的秦观,发现秦观已经倒在座位上,呼呼大睡起来。
秦观,确实是累了啊,今天的会议,虽然是自己主持的,但是,主要的发言人却是秦观,而且,秦观还说服了老顾,这个老顾,以前最爱吵吵了,但是今天,居然被秦观的方案给说动了。
有内部矛盾,是正常的,克服就是了,而秦观,简直就是调解矛盾的专家,而且,秦观提出来的后续竞争的方案,更是让段部长满意,不竞争,就没有进步啊!
在后面的大巴车上,一众人也是非常奇怪,这是要去哪里
出了会议室,上了马路,一路向着北开动,开出了首都城,又开了二十公里,在首都外面的一座空军基地,停下来了。
来这里干嘛
首都是需要严密防守的,驻扎在这里的,就是一支功勋的战斗机部队,装备的是
国产的最新的歼七战机,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来这里,难道要看看歼七战机
就在大巴车停下来的时候,一众人走了下来,顾总向前一看,瞄到了一辆停在路边的车,顿时就在心里咯噔一下。
这辆车,是国防科委主任,张将军的座驾,难道张将军也来了
太奇怪了,太奇怪了!
“好了,大家都下来了,我先宣布一条,大家即将看到的,是我国的最高机密,任何人,泄漏了这里的秘密,那么,就会以叛国罪论处。”段部长说道。
&n
第二百七十一章 苏-27SK
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架漂亮的双发重型战斗机。
不错,用漂亮这个词来形容它,一点都不过分。
以前的二代机,就像是根铅笔,细长的铅笔,插上翅膀,尾翼,就是一架飞机,米格-21就是这样获得一个铅笔的外号的。
而眼前的这架飞机,已经看不出这种结构来了,分不出哪里是机身,哪里是机翼。
机翼和机身,完美地融合起来了,它采用了悬臂式中单翼,翼根外有光滑弯曲前伸的边条翼,这边条翼流畅地和机身结合在一起。
哪怕是枭龙战机,边条翼看起来也有些突兀,是故意做出来的,而眼前的这架飞机,边条翼和机身那是完美的融合,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秀气。
它前面的机头,略向下垂,气泡式的座舱,就在机头的后面,边条翼的上方,而在边条翼的中间,平坦的腹部下面,完美地融合了楔型进气道,这种机腹进气的方式,是大迎角飞行时候进气最通畅的方式,同时, 进气道底部及侧壁有栅型辅助门,以防起落时吸入异物。
单独看前机身,就已经是一架无比完美的飞机了,而在它的后面,双发双垂尾的布局,那两台发动机之间,还有一个向后突出的尾椎,这种出现,不会显得突兀,反而会更加的自然过渡。
从整体线条流畅,比例完美,身段修长。仅仅站在它的前面,就可以看到它是如此的优美漂亮,同时还有一种威武强势的壮丽,而当它翱翔长空,那会如天鹅一般优雅,如雄鹰一般迅猛!
(华雄尽力描写了这架飞机的形状,记得二十年前,华雄上高中的时候,第一次在杂志上见到这种飞机,当时华雄的反应也是如此,太漂亮,简直从未见过这般漂亮的飞机!)
现在,秦观正在慢慢地向着这架飞机走去,这就是秦观在昨晚的时候,交换过来的第一架飞机,苏-27sk!
在后世,那是个特殊的年代,庞大的北极熊,突然倒下了,曾经最大的北方威胁,突然就消失了,北极熊衰弱了,为了维持下去,它开始将它庞大的军事装备,四处倾销。
而汉国,就捡了这个便宜,在当时的林将军的极力奔走下,这款双发重型制空战斗机,终于被引进回来,守护着汉国的天空。
同时,一同引进来的三姨夫发动机,也挽救了另一个项目。歼十一直处于难产之中,就是因为配套的发动机迟迟不能量产,最终,歼十采用了三姨夫发动机,也才有了后来的为国争光,成为空军的主力战机。
随着高强度的使用,最初引进的一批苏-27sk,已经到达了寿命期,汉国没有选择继续延寿,而是将它们退役封存了。
毕竟,汉国在引进一百架左右的苏-27sk之后,就已经能自己生产了,而且改进出来的歼-11,比原版的技术要更先进,这批初期的苏-27sk,已经完成了它们的使命。
它们的引进,并不是要去一线战斗,而是火种,它们点燃了汉国三代机装备的火种,培养了一大批三代机的
飞行员,同时,也让汉国的空军大踏步地前进了。
它引进的意义,怎么加重都不为过。
苏-27sk,带给了秦观太多的回忆,所以,当昨晚来到这里,准备交换几架先进飞机的话,秦观首先选择的,就是去武器坟场里寻找这批被封存的苏-27sk的踪迹,然后,靠着现在已经足够的精神点,利用三架歼七,才将苏-27sk交换过来了。
&nb
第二百七十二章 航空报国
蓝鲨,如果看到有关苏-27的国产电视剧的话,就非常清楚了,这就是苏-27的代号,蓝色的鲨鱼,这个代号足以说明这款战机是多么的强悍了。
而现在,秦观把苏-27继续叫做蓝鲨,也算是对那个时代的怀念吧。
空军具体会看上哪一种,和自己无关,自己只是提供个展示的舞台而已,而从秦观自己内心的角度来看,倒是希望这款战机能够飞行在祖国的天空中,同时,通过一系列的发展,搞出双座的歼击轰炸机,以及舰载战斗机来。
秦观的介绍开始了。
“未来空战,必然是从超视距空战开始的。”秦观说道:“只有重型战斗机,体积足够大,机头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大口径的机载雷达,这样才能在更远距离上发现对手。”
重型机的优势,就是空间大,苏-27的机头雷达罩,里面的雷达天线直径接近一米,而歼十的雷达,直径还不到700毫米,这就是差距了。
在加装同样性能的雷达的时候,肯定是天线尺寸越大越好。
苏-27的机头,空间大,就能携带大口径的雷达,这是第一个优点。
秦观从头向后开始介绍,接着说它的气动布局,边条翼和翼身融合,四余度电传,机腹进气,这些优点,那肯定都是头头是道,接着说后面的两台发动机,给与战机充沛的动力。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这款飞机,领先己方现有飞机,至少二十年啊!
看看己方现在还在搞的歼八,连一个机头进气都改不掉,即使这样,还在艰难地试飞之中,和这架飞机相比,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想要奋起直追世界先进水平,那就要瞄准这种飞机才行!
“和那架超七战机一样,它的性能是够先进了,但是,靠我们现有的水平,恐怕无法把它给复制出来。”就在这时,宋老首先开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