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超级武器交换系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华雄
    金陵机场。

    天空中漂浮着朵朵白云,一架外形流畅的金陵航空的波音707客机,稳稳地停在了跑道上。

    “各位旅客,请拿好自己的随身行李,准备下飞机,本次航班已经圆满结束。”

    听到了声音,一名乘客睁开眼睛,脑袋里面空空的,已经到了

    他看着自己的面前,一个空空的茅台酒的酒瓶子,难道是喝多了

    等等,自己好像忘记了什么对了,这架飞机,不是失事了吗

    “各位,请立刻下飞机,不要拥挤,不要说话,安静!”

    “我们的飞机…”他刚刚想要说话,就感觉到大脑里,又是空空荡荡的,几乎要昏倒了。

    “唉,喝多了,咱们这架飞机的乘客,喝掉了七十多瓶茅台,这次航班,可算是亏本了。”秀才说着,过去扶起来了那个要说话的乘客,扶着他下飞机,不知道在他耳边说了什么,这名乘客,吓得脸色发白。

    乘客之间,大部分都不认识,只要他们离开飞机,就会淹没在人流之中,彼此之间不交流,永远不知道发生过什么。

    喝多了,那茅台,后劲还真大。

    秦观也走下了飞机,在接机的人群中,就看到了杨少校。

    “杨哥。”秦观走过去,看着杨少校。

    “走吧,上车。”杨少校说道。

    “这次,都要成为一个神秘事件了。”杨少校说道:“那架飞机,我们已经秘密存放起来了,又从空军调了一架波音707过来,补充到金陵航空去,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秘密基地里,把人群搬到新飞机上,按照原来的位置坐好,还不能弄醒他们,又不能耽误太多的时间,所以,这次事件的真相,还没有人清楚,他们最多只是掌握到一部分而已。

    秦观把事情简单地说了一下,最后用超能力,修复了飞机,但是飞机修复的有问题,容易暴露。

    “难怪我们在国内没有找到那个忍者,她已经知道在国内不能得手,居然跑到国外去了,可惜了。”杨少校说道。

    他的可惜,是多方面,既有没有在国内干掉对方的遗憾,也有秦观以后不能轻易外出的感叹。

    “不过,她应该活不了了。”秦观说道:“她跳下去的时候,我用自己的超能力,把她携带的伞包,变成了行军床。”

    从一万多米的高空,背着行军床跳下去,结局是什么,谁都很清楚,听到这里的时候,杨少校才松了一口气。

    “但是,我们还有一个疑点。”秦观继续说道:“另一架飞机上的一模一样的人,是怎么回事”

    那架飞机,是飞往首都的,因为秦观没有在上面,所以一路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当下飞机的时候,国内安全部门,准备秘密调查她的时候,却发现这个人,居然失踪了!

    甚至,都没有人发现这个人是在上飞机之前就消失了,还是在下飞机的时候消失的,毕竟,那趟航班不是满员,有很多的空位置的。

    如果那个人是在上飞机之前消失的话,那就可能是同一个人,不知道是什么途径,秘密过来的,

    如果是在下飞机消失的话,那后果就严重了。

    一模一样,不是看外表的,有人皮面具,什么人都可以模拟,但是,精神点扫描系统显示出来的人名字,是不会错的。

    在系统的眼里,那是一个人,千真万确。

    “一模一样”听到了秦观的话,杨少校也是皱起来了眉头,这个事件,真的是太奇怪了。

    “总之,虽然那个人已经跳下




第五百四十一章 114所
    “我想,有没有这种可能。”项静突然开口了:“这个忍者,有双胞胎的姐妹”

    一模一样,要说会隔空出现,那是不可能的,只可能是两个人,两个人,又是一模一样,那不是双胞胎,还是什么

    现在,摔死了一个,还有一个不知所踪

    项静的这个脑洞,也够大了,而秦观却郑重地点点头:“看来,下次活捉了对方,我们不能放过她了。”

    把它关到铁笼子里,看看还有没有一模一样的同伴来救!这就是秦观的想法,上次自己难道是妇人之仁了

    管他呢。

    “好了,这件事,就到此为止,现在,我们有新的更加重要的事。”秦观说道:“我们去114所。”

    之所以来金陵,秦观就是要来114所的,秦观知道想要研制汉国自己的机载雷达,就必须要依托于114所。

    战机可以分成三大块,机体,发动机和航电,其中的航电上,机载雷达就是重点。

    同时,汉国的机载雷达,经过了多年研发,但是进展却是相当缓慢的。

    按早期工业模式,机载火控雷达主要是航空体系下的6607所和下属的7780厂的工作,这些编号很多人不熟悉,但是,说名称就更清楚了,其中的6607是中航机载雷达所,而7780厂,在后世就是大名鼎鼎的长虹电子。

    他们对战机雷达的研制是很早的,在1964年就启动了sl-4雷达项目,专门为为歼8战斗机研制的配套雷达项目,这是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种独立自主的机载火控雷达,采用单脉冲体制。

    在当时的潮流下,一个简单的单脉冲雷达,却要求能探测三万米高度三马赫速度的100公里外的目标。

    其实这就是专门针对米格-25的了。

    那个时代,高空高速是特色,结果,这部雷达1965年就完成了样机,1971年装上飞机试飞,但是一直无法正常工作。

    最后搞得歼8只有装原米格21的sl-3雷达测距器,没错,就是最简单的测距雷达,只能作为白天战斗机使用。

    所以才会有了后来的和平典范项目,给歼八搞个鹰国的雷达来用,结果这个项目很悲催。

    一个单脉冲就这么困难了,更困难的是研制单脉冲多普勒雷达,(军迷嘴里,一般简单叫它为pd雷达)。

    普通的单脉冲雷达只能上视,平视都必须在高空,而且地面还要基本为平原,海面,必须要有多普勒体制,把地面杂波滤除,才能够在低空使用。

    鹰国在70年代开始就已经大规模普及pd雷达。pd雷达在空中可以完全无视地杂波的影响,即便在地形复杂的山区,都能从山沟里精确的发现移动目标。

    但是汉国的研制却是艰难的,虽然从1972年起开始研制pd雷达,但长期以来,连pd雷达的基本方向都不清楚。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单脉冲雷达时代,雷达大多还是模拟电路为主,而pd雷达,滤波利用的是快速傅里叶变换,必须是全数字雷

    达,可惜,汉国的雷达工作者们根本就不知道,而且在那个时代,研究的主力人员,都只熟悉模拟电路。

    所以,6607研究所一直在模拟电路上折腾,连方向都找不到,可以说,整个80年代,汉国的雷达工作者都还在为pd雷达的工作原理和算法犯愁。

    80年代初一个研究所懂数字电路的人不到2%,到了90年代中期,几乎90%的人都只在数字电路上设计工作。所以,汉国的pd雷达实际上是



第五百四十二章 这么搞不行
    研究所,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大批的人,站在一个宽大的房间里,面前放着一个绘图板,用各种各样的绘图工具,一笔一划地进行绘制,这是飞机研究所常见的样子。

    每一个零件,都是通过绘图板上绘制出来的,再送到工厂进行加工,这样的形式,其实早就落后了。

    在西方,现在已经开始流行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这种高大上的方式了,修改容易,也可以提前进行模拟装配,更主要的是,绘制出来的零件,直接通过数控机床就生产出来了。

    但是,汉国的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当初研制飞豹,虽然采用的是计算机绘图,但是,还得把三维图转化为二维图,送到工厂去生产。

    而电子所,就不是这样的了,现在,当秦观走到电子所的时候,首先闻到的是空气中弥漫的一股松香的味道。

    没错,就是松香,这种东西,是用来做助焊剂的,电子产品,是需要靠焊锡焊接到电路板上的,在焊接的时候,必须要有松香这种东西,而在电子所的一楼里,一个个的实验室里,都在进行焊接。

    搞电子产品,那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仅仅在纸上画图是不行的,必须要靠实打实地制作电路,然后进行功能检测,这样才行。

    “贲所长呢”杨少校显然是不止一次来这里了,他带着秦观等人走进来,随便就拉了一个人问道。

    “在二楼东边的房间里。”这个人说道:“和韦总在一起。”

    贲所长,是114所的领头人,他现在已经是汉科院的院士了,而韦总,则是新一代火控雷达的总设计师,在将两台先进雷达送到这里来之后,半年的时间里,他们几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抛家舍业。

    一行人上了二楼,只见整个二楼东部,就是一个大房间,房间的门口挂着一个新牌子,11471雷达研究室。

    走进去,有一些桌子,这些桌子上,有的摆着书,有的摆着测试的各种仪器,然后还有一个巨大的操作台,可以看到各种电路元件就堆放在上面。

    此时,就在那个巨大的操作台上,一群人正在围着一个刚刚焊接好的电路板,似乎在争吵着什么。

    “不行,我们的数据处理能力,根本就不过关,我们全部采用现在的晶体管来做,不仅仅是体积巨大,运算能力低,而且到了飞机上,在各种震动的情况下,故障率会相当高。”说话的是一个老者,他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戴着一个厚厚的眼镜,正是贲所长。

    而在他的旁边,一个稍稍年轻的中年人,则表示不同的看法:“但是,西方世界对我们是封锁的,我们自己想要搞出来,就只能是自力更生,没有合适的集成电路,我们就只能靠晶体管来造。我们的这个模块,虽然体积大,但是也是能用的。”

    “那又有什么用这个模块造出来,得占据多大的

    空间” 贲所长在继续表示反对:“老韦,我知道你的想法,先搞出来再说,但是,我们这么搞,真的不行!”

    “那我们也不能放弃呀!”

    众人的争论,秦观已经听清楚了,现在,他快步地走上去,看着那操作台上,巨大的电路板,每块都有一平米的大小,而这样的电路板,足足有十几块



第五百四十三章 雷达的难关
    这些,已经是相当专业的知识了,具体的东西太复杂,简单来说,模拟——数字转换主要进行数字雷达的采样。

    比如鹰美国现在的雄猫战机上使用的an/awg-9雷达,因为研制年代太早,模数转换能力较低,采样率低,所以只有低重复频率,中重复频率,到了80年代初,高速高频率模数转换芯片出现,才有了第一台全波形的pd雷达。

    而90年代模数转换水平提高了10倍以上,新一代的rdy,apg71,73这类雷达采样率比之前的apg63,69大幅度提高,以前看不清楚的目标就看得清楚了,以前在杂波中检索不出来的信号就能检索出来了,下视水平,抗干扰水平大幅度提升,从微弱信号,干扰信号中检索出目标的能力也成倍提升。

    至于另一个难关,就是数字处理器,在80年代,要做出每秒百万次浮点处理的cpu简直是天方夜谭,90年代中期,鸡国的rdy雷达拥有每秒1000万次浮点处理就让pd雷达性能大增,远优于鹰国80年代初期那些apg63,66,68。

    而在汉国雷达成熟在2000年以后,每秒运算10亿次的cpu和dsp,更是让雷达的性能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高速运算能力可以允许雷达计算机大量反复运算快速傅里叶变换,不仅大大提高了雷达分辨率,还极大的提高了从杂波中提取目标的能力。

    这个数据处理器,和民用的cpu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如果说学名的话,它应该叫做dsp芯片,同时,它也可以应用在很多方面。它的升级替换版本,就是更先进的fpga。相比民用的cpu,它们专注于浮点运算。

    在后世,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小编,随便地臆想各种文章,国产的华睿1号dsp芯片出来了,就在那里大呼,从此结束了我**机芯片受国外制约的短板,我**机用上了国产芯,国防安全得到了保障等等。

    这纯粹就是扯淡,在军机的研发上,芯片从来就是立足自己生产的,想要从国外进口,那绝对是不可能的,还有什么小编在臆想,因为鹰国拒绝出口,对汉国进行武器禁运,所以就从第三国秘密地获得。

    把国家的军事工业,也建立在国外的基础上,这不是扯淡吗如果仅仅说军机的话,几百架的规模还不大,但是这玩意儿,不仅仅用在军机上的,只要是雷达就用,像后世的防空舰,那一座相控阵雷达,就是几百块地用芯片,还能从第三国的仓库里,动辄几百块地进口

    军机的芯片,一直都是自主的,只不过是性能的问题而已,这种东西如果都需要从国外进口的话,那肯定是随时都会卡脖子,而且万一芯片有个后门啥的,那就更可怕了。

    汉国的民用芯片,可能是弱小的,但是在军机芯片里面,一直都是在自己搞的,靠国外,怎么能靠得住

    而军机芯片的主要研制者,就是眼前的114所,当拆开了先进雷达,先用分立元件之后,就发现这样搞不行,于是,被迫开始在芯片上发力,搞出来了各种的芯片来。

    现在,他们就是在这条道路上,艰难地行走着,还好,现在已经有了秦观。

    
    r />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最缺乏的就是芯片了。”秦观说道:“如果芯片突破了,那我们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也就有希望搞出来了”

    这个时代,汉国连个倒卡的雷达都搞不出来,而现在,一步就跨越到脉冲多普勒雷达,这将是多么巨大的进步!

     



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回北方重卡厂
    绕了一圈,又绕回去了。

    北方重卡厂,去年在秦观的努力下,拥有了先进的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同时,也肯定是国内最尖端的了。

    而加工平板缝隙的火控雷达,也是需要最尖端的加工技术的。汉国的机载雷达设备,能够获得突破,是和在天线加工技术上的突破,是分不开的。

    而提到天线加工技术,那就得提到一个人,张工。

    张工出生在1938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之后,进入了南方某著名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

1...134135136137138...89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