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咸鱼的自救攻略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貌似高手
    “明明是越有钱越容易产生智慧。”

    “是吗老话不都说为富不仁无商不奸么你怎么看”

    “我怎么看我记得老话说的是穷计,富长良心。”

    楚垣夕说话的时候,一个服务员小哥哥噔噔噔跑过来,递给他一点零钱和一瓶玻璃瓶饮料。说声谢谢,楚垣夕接过饮料直接打开,往杯子里倒。

    冯林看着以为是白酒,但上面写的是“崂山白花”什么什么,楚垣夕手握着瓶子看不见后面。只见楚垣夕给他自己倒了一杯,然后对她们晃了晃瓶子,意思是问她们要不要

    “这是什么啊”

    “就是一种饮料,类似矿泉水,很好喝的,养生珍品,很多东南亚领导人都爱喝。帝都这边卖的少,不过我小康里边卖。”楚垣夕说着给两位女生一人倒了半杯,然后举杯“敬富长良心。”说完一仰脖,一饮而尽。

    看楚垣夕喝的这么痛快,冯林不疑有它,拿起杯子就喝。于娅楠多长了个心眼,她可是跟楚垣夕一起住了好久了,一起吃饭那么多次,好像感觉有哪里不对

    嗯,楚垣夕是个特别图省事的人,怎么可能特地拜托服务员小哥哥去给他买饮料这不科学啊。

    这说明什么呢于娅楠发动自己的头脑,顺势推理,答案只有一个这是临时起意给我们买的,不,是给冯林买的

    顿时,她感到一阵悲凉和幽怨。她又看了一眼,楚垣夕已经把瓶子放下,标牌上写的是崂山白花舌草水。

    突然,冯林“哇”的一口把半杯饮料全喷了,旋即“咳咳咳”的伏在桌案上咳嗽,明显呛得不轻。早有准备的楚垣夕轻轻一侧身就躲开了,然后过去笑吟吟的给冯林摩挲后背。

    冯林抬起头的时候,眼眶旁边有好多水,泪水,但是在笑,笑得喘不过气来,笑出很多眼泪。

    “我想死”她说着用小拳拳捶了捶桌案,说完把杯子里端起来,里面还有另一半没喝。“敬富长良心”说完同样一饮而尽,不过颀长的脖颈剧烈颤动了三次才把这一口水咽下去。

    于娅楠小心翼翼终于收到了回报,悲凉的阴霾一扫而光。“什么味啊真有那么难喝”

    “大概就是泡了三天汗的臭袜子的味。”冯林看了看自己的杯子,心有余悸,没敢说什么“再来一杯”之类的。

    不过即使如此楚垣夕已经刮目相看了,冯林是个狠人不过这个形容很成问题嘛,冯林你的汗量简直也太低了也

    只见冯林把杯子往桌子上一顿,“有良心的普通有钱人,你怎么补偿我”

    “你想要什么”

    于娅楠一听顿时激动了,什么还有奖励早知道我也喝啊冯林简直太心机了

    看冯林沉吟,她按捺不住的怂恿“买辆车怎么样玛莎拉蒂就不错。”

    “不不不。”冯林摇头,“买豪车不是给他找事呢么”

    “可是你也想要辆车,你昨天还念叨来着。”

    “我想要不代表我需要,我需要的时候我自己掏钱买。”冯林一仰头,“我想要的是赚钱的方法。比如说嗯,就说这个海底捞吧,他们为什么这么牛怎么做到的”

    卧槽楚垣夕心说冯林问的这是屠龙术啊,这可比豪车值钱多了。

    而且算上这次,已经是她第三次问公司相关的事情了,似乎是认真的厉害了我的准女友

    “海底捞嘛,我也不是特别了解随便说说。我觉得就两点,第一,它给员工一条明确的晋升通道,员工有希望才有干劲,才有这么好的服务。传菜后台大堂服务员优秀服务员人才库培训店长推荐海底捞大学大堂经理储备店长。海底捞管理层把底层人才的金字塔立好了,然后人才锻炼出来了正好向外扩张,只要没到天花板,这个企业就坏不了。”

    “第二呢”

    “第二是它的上游产业链整合的好。海底捞要想做成头部,必须有自己的原材料供应,这样才能保证菜品质量的同时保证成本最低。所以它有颐海和蜀海两个上家做供应链、原材料加工和火锅底料等等,它就从这两个海的海底往上捞。另外还有人才公司、装修公司等等,全链路海底捞都是齐备的。”

    “别的公司也可以发展自己的上游吧”

    “但没海底捞做的好啊。”楚垣夕感叹,“海底捞供应链的主要客户是谁你知道吗其实是我们做便利店的。它的供应链公司都对外开放,都是独立运营的,不止给海底捞供应。要是没有海底捞的供应链,小康的脑袋都得大了。”

    楚垣夕说着一阵狼吞虎咽,为什么要吃的这么快呢因为下午胡世恒要来。经过这段时间的密集沟通,胡世恒基本上已经准备上车了。这个上车,意味着不计较短期内的投资份额,后面的多轮融资都会不断参与,而且以为着某些特殊资源对小康开放。

    但胡总还有一些东西没想明白,或者想法上与楚垣夕、徐欣他们还没有协调。

    很快巴人茶室内楚垣夕单独等来胡世恒。

    胡世恒就是那种越有钱越智慧的类型,这个智慧不止体现在该大胆的时候大胆,也不止是看问题看得准或者看得深,关键是知道进退。拥有一定智慧的人才会知道有些事情是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达到或者控制的,只能施以影响,所以才更知道进退,知道什么是值得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什么是分寸感,什么是妥协。

    通常,人到中年才是最具智慧的时间,太年轻了容易热血上头,控制不住自己;太老了闲的无聊,就容易固执,自己参与的事情一定要办成,一定要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缺乏一点灵光。

    比如某些给人做媒的长辈,无论是亲戚也好、父母的朋友也罢,甚至还有爷爷辈的老朋友,这些上了年岁的人,介绍个相亲对象就很容易要求必须成,万一不成呢硬拧着也得给我成了你们两个人这么合适,凭什么不成

    这就是毫无分寸感。年轻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着急,要用智慧来解决。

    但有些事情即使是充满智慧的中年人也不得不纠结一下,比如上市的问题。




第八百十五章 重大调整
    闪回的场景结束,虽然互喷的内容不少,但映照在脑海中只是一瞬。现在,要不要把这番顾虑告诉胡世恒楚垣夕选择怂一下,至少先让胡世恒拍进来第一笔钱,拍完之后哪怕他真的骂傻缺也无所谓了。

    毕竟这是肺腑之言,要说也是先跟袁敬说,然后袁苜徐欣,再然后才是其他人。其实时至今日这番话楚垣夕已经不怕跟人说了,一年半之前说出来被人当傻缺,但现在已经一一印证了自己当初的隐忧,而且情况还在恶化中。

    但是发生是一回事,说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

    因此不如使用拖字诀,等到形式进一步明朗,不用他说,那些用进行投资的资本也会意识到纳斯达克不是什么好地方,然后是

    而且,也难说四年之后已经天下太平了呢,穿越之前的楚垣夕是居安思危无限悲观,那当形势已经严峻之后,为什么不能变得乐观一点归根到底所有问题都是全球化的问题,是全球化自由贸易,还是全球化民粹主义。这是个有史以来最复杂多变的问题,也难说什么时候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也许三年,也许三十年,但肯定不会在2020年之前。

    因此他做两手握拳撑腮状,慎重的低着头,说“您说的很有启发性。其实去哪上市这个,我也没有那么绝对。我看不如这样,我们都持开放的态度,反正筹备上市最早也是4年之后的事情了,米国总统一任也就4年而已。vie的离岸结构先不拆,这个事情到时候看情况,看怎么选最适合公司,您看呢”

    实际上小康是因为要引入大量投资才不得不架设vie结构,而讽刺的是vie结构对吸收上市前的投资并没有任何用处,只有需要去海外上市才需要用到vie。所以,摆出vie的格局只是为了迷惑未来的众多投资人,让他们认为小康有赴纳斯达克or香江的计划,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实在是无比的行为艺术。

    而巴人娱乐直到现在也没有架设vie,因为在楚垣夕心中巴人就没打算进行多次融资,甚至没打算上市。

    胡世恒略有些不甘心的点了点头,他本来是想彻底规劝楚垣夕的,但是发现不能。成年人的世界观都是顽固的,想要说服别人的难度比送对方上天要大多了,像楚垣夕这样表态已经算是不错了,就不知道是真心接受了呢,还是说说而已。

    只听楚垣夕问“话说您为什么突然想要指点我这方面的关节呢这时候您不应该关心企业发展计划什么的么上市这种事变数很多的。”

    胡世恒苦笑,“因为,现在私募的日子也不好过啊。给我们的压力有多大你知道吗”

    就是有限合伙人,iitedartner,是私募股权机构的募资对象。严格来说胡世恒是基金经理头子,袁敬也是,他们执掌机构、运作资金,但机构的钱是从出资人那圈过来,赚了赔了都得按照份额把利润或者亏损传递给出资人们。

    “我看兰花资本的报表还不错啊,去年今年这行市,在基金的收益率排行里算是靠前的。”

    “你不懂。”胡世恒继续苦笑,“你看的是irr排行,irr的故事已经讲了很多年了,但是那是纸面财富,兑现不出来。现在们已经不听irr的故事了。”

    楚垣夕眉头一拧,心说那样的话郑德岂不是也有类似的问题irr是过去多年以来基金最喜欢讲给出资人的指标,叫做内部收益率,实际上是一种现金流折现率。既然是现金流的概念,就必然要考虑到周转时间,也就是说这个指标同时包含盈利效率和时间效率,同样投一亿,一年赚一千万和一年赚两个七百万,当然是后者更有吸引力。

    只听胡世恒说“现在出资人都变得保守了,不听你的irr,只看di,你说我们压力大不大”

    所谓di,就是投入资本回报率,不考虑时间维度,只考虑成功率,一个项目投进去多少,分出来多少,捞一笔是一笔,其它时间宁可闲置,因此一年赚一千万的反而比两个七百万的更吃香了。

    楚垣夕心说这样的话,基金的现金流岂不是要大大的被稀释在投资热情高涨的时候,很多基金可以用irr证明自己的优秀,也就是说募集完一期资金,不等di出现,就开始募下一期。

    例如一个为期五年的基金,第一年就投光了,这时候账面irr看起来不错,们都很高兴,于是,掏钱吧您呐

    可想而知,这些看起来很美好的irr遭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就会变为裸泳状态,都成功挤上io的独木桥了,但沙滩上铺满了尸体,按行话来讲,“多杀多”比比皆是。

    于是暮然回首,di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样一来,小康后面的投资里,郑德还能出多少钱都成问题了楚垣夕不得不陷入深思。

    在他的计划中,郑德至少也得承担起七十亿的份额才行,巴人挣点钱不能全都投给小康,全投小康估计魔都银团要起诉了。这样,有一百亿资金打底,总体募资三百亿到四百亿之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按杠杆比例来算也就三倍多的杠杆,没有太大的压力。

    至于徐欣和胡世恒,他们所代表的机构更有钱,比郑德大不少,但是关系上郑德是铁杆,而他们是战投,预期不一样,能依赖的程度也不同,他们愿意替小康站台本身就是很好的资源。

    但如果形式变成这样了,那郑德说不定得卖家当才能凑出这笔钱来,比如之前投资的雪上项目,卖掉换钱。这种筹资方式实在太痛苦了

    他的目光不得不专向巴人。巴人是现金奶牛,现金奶牛如果杀掉,可以瞬间变成一大坨现金。而且不一定全杀只杀一部分呢比如说把巴人游戏杀了

    这也未尝不可,对资本市场上很多人来说,巴人游戏绝对是sss级别的投资标的,有两种人最爱。

    第一种人,是需要买利润的。买到巴人游戏付出一大笔现金,但财报顿时无比鲜亮,因为现金反应在财报中是资产而不是利润,而现金奶牛贡献的是未来多年的“当期利润”。

    第二种人,是阿里。如果有一个组织结构完美的内生性源源不绝的游戏公司可以买到,阿里的游戏帝国瞬间就成型了,相当于一刀直插企鹅的肋条骨。虽然类型并不相同,但效果上就和阴阳寮横空出世之后的网易一样,在企鹅独霸天下的游戏产业地图上硬生生撕下三分之一的感觉。

    但是这不是巴人游戏现在的状态。虽然现在卖,阿里肯定也有收购意愿,但是意愿绝对不会那么强,因为巴人还没有第二款、第二个系列游戏用来证明自己的方法论,从巴人游戏的组织架构上看,也不是一个大公司应有的架构,更像是小团队成功之后进行扩充,核心还是一个团队。

    这样的全资子公司卖不了太好的价,实际上也影响到巴人集团的估值。之所以楚垣夕自己只给巴人集团估300亿就有这个原因。

    如果巴人游戏的框架能够按照完美世界或者游族网络的规模进行重新组织,然后尽快补上新的成功的产品线,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小公司成功一款产品然后一路扑街的有的是,无论第一款产品挣多少钱,估值模型都不能走资本市场上的正常模型,更不用说进行e计算。

    而大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公司,正是因为建设起丰富的产品线,成功的产品多,配套结构完整,内生性能够支撑起几条战线同时开战,有懂行的市场和商务团队知道怎么和渠道谈判、怎么买量,甚至有自己的流量池而且能够不断扩大。

    关键是要把这些单元整合起来,将一个个团队捏合成有战斗力的集群,而不是属于同一家公司但是各自为战。这需要做很细致的工作。

    之所以楚垣夕没有进行大刀破斧的改组,是因为巴人的估值高低暂时没意义,又没打算再做一轮融资,也没打算上市,账面价值高低有什么用处呢高了反而会提升魔都银团卖出的。

    实际上魔都银团是个懂游戏公司的银团,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也做出了相应的建议,渴盼着巴人的护城河能够深一些,盈利能力能够增厚一些,估值也能更高一些。这当然是非常好的建议了,楚垣夕答应以后有时间一定执行。

    但是现在这个形式,楚垣夕不得不开始动脑子了。首先如果被阿里收购的只是巴人游戏而不是巴人集团,这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楚垣夕可以忍受剥离巴人游戏以及配套的i和流量池,只要价钱足够有吸引力。

    然后巴人游戏被剥离之后还可以再建一个新的游戏部门嘛,不可能巴人集团把游戏子公司卖掉了就不允许继续做游戏了,i和流量池都交出去已经仁至义尽了,又不是关联公司,不存在掏空出售标的的问题。

    至于流量池,这是很玄妙的,因为巴人游戏对应的流量池就是漫画的微信公众号以及某些头条系的矩阵号,外加一个微博漫画号,其中微信是主力,交给阿里会发生什么

    这些账号和粉丝,当初都是被楚垣夕不厌其烦的洗来洗去分流过的,所以调性还算清晰,问题是阿里敢要吗巴人相对于阿里、企鹅是第三方,账号在巴人手里龙爹可能没什么想法,然后么,e

    这么一想的话,补完巴人游戏的结构就成了一件当务之急。

    实际上楚垣夕自己曾经也动过这个念头,不为别的,主要是集团化改制的时候,到底把游戏相关的配套资源都放进游戏公司还是留在巴人信息和版权公司的问题。最后因为赵杰不会运维版权和流量池,所以没法注入过去,否则游戏公司里还要配置懂版权和流量池的人才,集团化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从长期来看,改善巴人游戏的结构对整个巴人集团肯定是有利的,对小康也是有利的,因为巴人的利润释放至少这三年主要还是靠游戏,让巴人游戏尽可能利用集团资源多产出是很好的事情,甚至还能反向带动一些其它变化。

    但短期,并不着急。暂时巴人游戏的盈利并不会因为这种改组而出现明显的变化,因为归根到底要增加盈利需要上马新的产品线,这不是改组结构能安排上的。
1...282283284285286...52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