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我爱大包子
为何会突然发生爆炸?!
始皇帝怒道:“发生如此大事,到底是何人所为?”
蒙毅那冰冷的眸子释放出可怕的气势,他将蒙恬的尸体放下,缓缓站起身来,道:“除了他们,还有能谁。”
“晓!”
“晓?”
“你们杀我大哥,我蒙毅在此起誓,以我平生之力,与你们不死不休!!”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第242章 蒙毅的怒火
蒙毅身披白色孝衣,他神色冷漠地站在西山之上,其身后府上所有人皆是穿着孝服,嬴紫苏便是跟着他的后面,沉默不语,她知道,此刻蒙毅心情低沉到了极点。
失去至亲的痛苦,无法言语表达,尽管他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深处的愤怒火焰,足可以燃烧整个大地。
西山中央,有着一个木头搭建的台子,于台中央静静地躺着一个人——蒙恬,在他的周围是一堆柴火,他们是准备要进行火化。
蒙恬身死,帝国颤抖,对于蒙家军而言,更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西山脚下,二十万蒙家大军齐聚于此,整个山头皆是黑压压一片,身着黑色铠甲的他们占据了整个西山。
在山顶中央,蒙毅高举着火把,这是最后的送别。
当蒙毅走到火堆台前,将火把放在火堆之上,很快便是燃烧起来熊熊烈火,看着呼啸的火焰,蒙毅低吼道:“蒙家军的将士们,送将军!!”
从蒙毅丹田之内发出的低吼声,传遍整个西山,只待他话音落下,无数蒙家军的将士高举手中的长矛,用平生最大的声音,来送蒙恬最后一程。
火焰燃烧,那木头待见的台子最终化为了一片灰烬,而蒙恬的尸体也随着火焰被燃烧殆尽。
最终,蒙恬被火化之后,尸骨变成了粉末,被撞在坛子里面。
火化结束之后,蒙毅抱着坛子走到西山的悬崖边,众人以为蒙毅想不开欲跳悬崖,却被嬴紫苏给拦了下来。
她的男人,她最清楚蒙毅心里面想出什么。
嬴紫苏知道,此时此刻,蒙毅最想要的不是别人的关心,而是一个静静地待着,什么人也不说话,什么事也不想管。
嬴紫苏转过身来,对所有人说道:“所有人全部回去。”
而今蒙恬死了,蒙毅自然便是成为了蒙家军的新人首领,他们对新将军自然是不放心,害怕蒙毅会做出傻事。
可在嬴紫苏的执意要求下,大军还是撤离了西山,驻扎在城外二十里处。
待所有人都撤离后,嬴紫苏不似其他女人那般,她静静地来到山下,让蒙毅一个人独处。
蒙毅神色漠然,从蒙恬死后那天起,他的表情都没有变过,站在悬崖边上,他两眼放空,眸子凝视着远方。
至亲的死去,对于这位仅是弱冠的少年郎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他没有哭闹,没有怒吼,有的仅仅是平静。
准确地说,他表面看似平静,实则内心暗流涌动,如同隐藏于地下的岩浆,随时都有可能爆发,而一旦爆发,必然是轰轰烈烈。
这时候,蒙毅将装着蒙恬骨灰的坛子打开,轻轻地抓了一把骨灰后,于悬崖边上,轻轻地松开手,那骨灰随风飘荡,化为了风中的一缕尘埃。
“大哥,您活着的时候太累了,肩上背负的责任太重了,而今,您终于解脱了,去看一看帝国的大好河山吧。”蒙毅哽咽地说道。
在蒙恬生前,他肩上背负着太多太多的胆子,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蒙恬总是一个人扛着,无论是面对如何强大的外敌,他从不畏惧,即便身中数十刀,也要守住帝国的这片疆土。
面对家族,蒙恬充当父亲,照顾着蒙毅,二十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您放心,您没有完成的任务,我来替您完成,您守护了一辈子的大秦帝国,只要我还活着就不会让任何人夺走。”
蒙恬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好好活着,除此之外,便是这个被他心心挂念的帝国。
站在悬崖旁,蒙毅又是自己一个人说了好多好多话,随着最后一把骨灰也是抛洒殆尽,蒙毅忽然凝重地脚下,狠狠地说:“最后,我要让那些伤害过您的人全部都死。”
于其脑海之中,蒙毅不止一次幻想着他将晓组织所有人屠戮殆尽的画面。从今以后,蒙毅活在世上最大的动力便是——报仇。
之前,蒙毅心中尚存有一丝希望,那便是遵循历史发展的轨道,可自从蒙恬死亡的那一刻,他心中的一丝希望也是随之破灭。
什么狗屁历史,只要能够报仇,就算是天王老子,蒙毅也不在乎一刀剁了他。
“晓组织,希望你们能够承受我的怒火,因为我要将你们所有人千刀万剐。”蒙毅恶狠狠地自语。
......
------
------
自从蒙恬死后,蒙毅整个就跟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之前的他开朗、活泼,偶尔还希望开个玩笑。
却如今,沉默寡言,冷若冰霜仿佛成了蒙毅最为直接的标签。
当然,其他人也都是知道,毕竟蒙恬刚死没有多久,蒙毅很难从痛苦之中走出来也是情理之中。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生离死别,此乃人生最终的一环,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唯有经历生死,活下来,才能真正的成长。
之前,蒙恬活着的时候,蒙毅总是吊儿郎当,好似个孩子一般,总觉得有着大哥这棵大树撑着,家族就不会倒。
可没想到,这棵大树一夜之间被人砍断,生活在树荫下的蒙毅终于暴露在了阳光之中,因此,他也要学会适应,逼迫自己长大。
蒙恬死了,所换来的结果是蒙毅一夜之间的成熟,若蒙恬在九泉之下,亦可对得起死去的父母。
对于蒙毅的转变,府上之人皆是有目共睹,此刻的蒙毅嫣然有了一家之主的模样,就连是平日嘻嘻哈哈的郝建,也是不敢再开玩笑。
之前,郝建想要逗他开心,结果被蒙毅瞪了一眼,郝建只觉得背后一凉,宛若有着无数把刀朝着自己飞来,吓得脸色煞白,血色全无。
这天,蒙毅正在书房之中翻阅着资料,他正在查找关于晓组织的资料,这么多年来,蒙恬也是对这个晓组织有所了解,派人查过他们的消息,尽管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还是有意义的。
至少让蒙毅知道了晓组织当中,共有十二人。
胡亥、徐福、韩成便是那十二个人之一,至于李斯和赵高,则是组织当中发展的外围人员,我们俗称“眼线”。
只不过,这十二人当中十分神秘,对于他们的任何消息都没有记载。
他发誓要与晓组织不死不休,除却派人调查晓组织的事情之后,蒙毅和始皇帝二人更是联手成立了新的组织,名叫“破晓”。
破晓之意,除却黎明破晓之外,更是有着破除晓组织的意思。
随着“破晓”组织的成立,也是迅速展开了对晓组织的探查,毕竟,蒙恬之死,对于帝国的损失可是十分沉重的。
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必须要将晓组织的人尽快一网打尽,否则,这颗隐藏在帝国深处的毒瘤一旦爆发,其后果不敢想象。
数日之后,有消息从秦王宫中传来。
咚咚!!
蒙毅的书房被敲响,郝建轻缓缓地推开门来,说道:“少爷,宫里面传来消息,陛下让您立刻入宫。”
蒙毅抬起头来,问道:“可有交代何事?”
“没有,不过传话的太监好像说发现了什么踪迹之类的话,小的也是不懂。”郝建摇头说道。
估计是传话的太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口述始皇帝的话,估计也只有蒙毅和始皇帝二人能够听的明白。
“明白了,准备官服,我这就去王宫。”蒙毅点头说道。
很快,蒙毅便是穿好官服之后,便是骑马来到的秦王宫。
此刻,始皇帝正在书房之中等待,待蒙毅来此后,蒙毅便是迫不及待地问道:“陛下,可是发现了晓组织的消息?”
始皇帝重重地点了点头,当即吩咐其他人全部退下,待太监宫女退下之后,始皇帝才是说道:“派出人传来消息,于荥阳一代发现了他们的踪影。”
“荥阳?”蒙毅问道。
之前他好像记得荥阳粮仓发生了情况,始皇帝曾经派人前去探查,而后便是没有了消息,难道荥阳粮仓之时,与晓组织有关。
“可还记得之前荥阳粮仓一事?”始皇帝问道。
“当然,难道这是他们所为?”
“到目前还无法断言,不过跟晓组织定然是脱不了干系的。”始皇帝说道,“你可知道荥阳到底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
“有着两个叫陈胜吴广的人,于大泽乡起义后,迅速占领了荥阳、九江和绥阳等地,他们封锁了消息,故我等才没有任何察觉。”
“什么?!”
蒙毅大惊,但有很快恢复了神情,陈胜吴广起义?!
对于这件事,他怎会陌生呢,在司马迁《史记》中记载此事,只是没想到陈胜吴广突然起义,让他意想不到。
见蒙毅这般表情,始皇帝不禁问道:“你似乎对这二人并不感到太过惊讶?难道你认识他们呢?”
“算不得认识,只不过是听说过。”
始皇帝不知蒙毅为何听说个两个农民,他也没有追问,继续说道:“我怀疑此二人与晓组织有关,否则,凭他们的本事,又怎会短时间内聚集起一支起义军呢?”
“有可能。”
“所以,我想派人前去镇压,你觉得何人最合适?”始皇帝问道。
始皇帝话音落下后,蒙毅毫不犹豫地说:“我去!”
如果真是晓组织所谓,蒙毅早已是想要发泄心中的怒火,那么就让陈胜吴广成为他手下的牺牲吧。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第243章 天才蒙毅
“蒙毅,朕知道你心有怒火,可平叛不是儿戏,你要想清楚了。”始皇帝说道。
听到这番话,蒙毅的内心没有任何动摇,此刻他的心早已经死了,在蒙恬被杀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只剩下怒火。
如果怒火可以燃烧,那么他心中的怒火足以燃烧整个华夏大地。
“臣连匈奴都不怕,又怎会畏惧区区陈胜吴广?”蒙毅说道,他神色坚定,眼神之中看不到一丝迟疑。
“朕当然是知晓你的本事,匈奴之辈,自当是比陈胜之辈要强太多,可今时不同往日,你可要清楚自己现在的情形。”始皇帝说道。
陈胜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其手下的军队多以百姓为主,相比之战力强大的秦家军,他们也只能溃败而逃。
然而,陈胜吴广却占据着天时地利。
荥阳及周边的粮仓皆被他所占据,而各地粮仓皆出现告急,朝廷国库粮草根本无法满足军队长途跋涉,平息战乱。
纵然蒙家军有着神兵天降之威能,但无法解决粮食问题,也难以发挥他们的真正实力。
兵家有云:车马未动,粮草先行。
出兵打仗,最重要的便是保证将士的补给,若是吃不饱的话,莫说打仗,怕是他们连上马提枪气力都没有。
“陛下可是担心的粮草问题?”
“不错,荥阳乃天下粮仓,而今落入他们之手,等同于扼制了帝国的咽喉,再没有充足粮草的补给之下,万不可轻易发兵。”始皇帝分析说道,“而且陈胜吴广等人封锁消息,秘而不发,说明他们对帝国上有忌惮,若此时发兵,怕是兔子急了都会咬人。”
他们控制了粮草不假,也深谙大秦帝国军队力量的可怕,能够在短短的十年间横扫六国,又岂是他们这些杂牌军能够比的?
因此,这也是他们秘而不发的主要原因。
始皇帝是这么认为的。
蒙毅也是看出了嬴政内心的想法,他却不以为然,反而说道:“那陛下可否觉得他们另有他意呢?”
“何解?”
“陈胜和吴广二人,却也不是傻子,于大泽乡起义后,便是迅速占领荥阳、九江等地,可见他们深谙这两地的重要性,明白只需控制粮草,起义就等同于成功了一半。”蒙毅侃侃地说道,他据理分析,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此二人有本事聚集起义农民,自然晓得荥阳乃天下粮草,只需假以时日,待帝国各地粮仓告急,他们便可兵不血刃,战胜帝国。”
“不仅如此,各地粮草短缺,百姓必然会引起骚动,届时,他们以‘正义’之名,施恩于百姓,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聚拢民心,如此之举,莫不是一石二鸟之计又是什么呢?”
不得不说,蒙毅的想法总是能够出人意料,尽管他现在异常愤怒,可头脑还是清醒的,没有被蒙恬的死而冲昏头脑。
可始皇帝不知道的是,无数次蒙毅想要爆发心中的怒火,可残酷的现实却告诉他,必须要保持冷静,否则,根本无法提大哥报仇。
始皇帝听后,陷入了沉思当中,方才蒙毅之言,确实有道理,而今各地粮仓已是出现告急之势,不少地郡皆传来奏请,不是如此。
“方才你之所言,确实有道理,那好,朕决定出兵讨伐陈胜吴广。”始皇帝不是犹豫不决之人,凡是只要做出决定,便他立刻实施。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嬴政做出出兵的决定,可眼下国库中的粮草仅仅够秦军一个月,怕是大军刚到荥阳,粮草便是断了,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跋涉。
始皇帝欲要开口,却被蒙毅先是料到了,他说道:“陛下可是担心粮草不可持久之事?”
嬴政一怔,蒙毅这小子真格鬼灵精,自己想什么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他不禁心中叹了一句:“知我者,蒙毅也。”
“正是。”
“若陛下担心此事的话,您且放宽心,可还记得我之前与你说过,解决粮草的事情吗?”蒙毅突然问道。
“当然记得。”
此事嬴政怎会忘却?于朝堂之上,蒙毅夸下海口,说是解决帝国粮仓告急的问题,当时,诸多朝臣纷纷觉得蒙毅在吹嘘。
就连一向看重蒙毅的冯去疾,亦是觉得蒙毅此言有些吹嘘过头,华而不实,未免让人失望。
当然,好些人也从来没有报什么希望,嬴政也是不例外。
“如果臣说,粮食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呢?”蒙毅云淡风轻地说。
“解决啦!”
一向沉稳的始皇帝,听到这话后,竟也是忍不住大声喊了出来,再喊完的一瞬间适才意识到有些失态,当即掩嘴不语。
见始皇帝很是惊讶,蒙毅笃定地说:“解决啦,若不出意外,此次大军出行,至少可以保证半年之内不缺粮草。”
“半年?你去哪儿征来这么多的粮草?”
要知道,二十万大军的伙食开销绝对不在少数,半年时间的粮草,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字啊。
抛开这些且是不说,近来蒙毅一直都在忙着各种事情,包括成亲等等,可从来没有见过他去哪里征讨粮食,倒是半年前他在荒山上种了不少水稻。
当初,他于荒山之上栽植水稻的时候,还遭到不少人的嘲笑,
“而今百姓家中早已粮绝,怎会有多余粮草?并非是臣征讨得来,而是自家种的水稻已至收成季节,怕不需几日便可得到不少粮食。”蒙毅解释道。
果然,始皇帝就猜到了是他栽种荒山的水稻,半年前,蒙毅买下了咸阳城附近的所有荒山,并进行了荒山开垦,种植水稻,而今算下来,的确是到了收成季节。
“即便如此,单凭你在荒山种的水稻,又怎敢说顶的上半年?”始皇帝问道。
身为一国之君,对于百姓家的亩产量当然是清楚的很,就算是荒山上能够栽植养出水稻,可遭不住人多呀。
蒙毅冷言道:“臣敢问陛下,您可知寻常百姓人家的水稻亩产量为多少?”
“若是丰收之年,天公作美,亩产量或可二十石。”始皇帝对答如流,“可若贫瘠之年,风雨皆是不顺,只怕连十石都未必有之。”
“然也。”
蒙毅首肯,点头之后,他又问道:“那陛下可知臣在山上种的水稻亩产量是多少?”
“多少?难不成比二十石还要多?”
蒙毅哼声一笑,表情很是坚决,瞧他这般模样,始皇帝说道:“二十五石?”
“不对,少了。”
蒙毅摇了摇头。
“三十石?”
“不对,少了。”
蒙毅依旧摇头。
“三十五石?”
当始皇帝喊出这个数字之后,只觉得自己一定是疯了,什么肥沃之地能够产量达到三十五石。
可蒙毅摇头,说道:“还是少了。”
噗!
始皇帝只觉得心中吐出一口血,这么多还少了?到底是真的假的?
“四十五石?”
不能再高了,他执政这么多,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而今这个数字,早已是超出了他的预算。
然而……
出乎嬴政意料的是,蒙毅还是摇头,道:“陛下又错了。”
“还错?”
始皇帝扶额,忍不住说道,他也懒得继续猜下去,直接问道:“别卖关子,到底是多少?”
“不满陛下,臣所种的水稻,亩产量可以得到八十石。”
噗!!
始皇帝一口气差点没有喘上来,八十石?!
“怎……怎么可能?八十石?那可是丰年产量的四倍啊。”
莫说是嬴政吓了一跳,估计这话在朝堂之上被那些大臣们听到之后,一定会引起朝野轰动的。
八十石?
他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亩产量这么多的水稻。
“蒙毅,你是如何做到亩产量这么多的?”始皇帝有些激动。
如果真能够达到这个可怕的数字,何愁天下百姓没有粮食可吃?!也不必担心各地粮仓短缺,到时候,天下百姓们只会有着吃不完的粮食。
想至此,始皇帝心中便是忍不住的激动,不怪他如此,换做是谁都会这么想的。
“倒也没什么诀窍,只不过是臣用的水稻种苗不同,所以才会产出这么多稻米。”蒙毅简单地解释。
就算自己跟他说什么“杂交水稻”?只怕是他也听不懂,与其多言,还不如说些通俗易懂的。
“不可能,若有此种苗,其他人怎会不知?”
“旁人自然不知,因为这种苗是臣培育出来的。”蒙毅说道。
始皇帝彻底的惊呆了,这两年来,嬴政见识了一次又一次的奇迹,无论是水车也好,还是粗盐提纯也罢。
这些从没有见过的稀奇玩意,竟然出自同一个人之手,而今,蒙毅更是研究出了亩产量超四倍的种苗,这世上难道就没有他不会的吗?
当然有,生孩子他便是不会,就算再努力也做不到,只不过,想生孩子,他也必须出一份体力。
话至此,始皇帝还是有些不相信,见他心有迟疑,蒙毅说道:“看来陛下心中尚有疑惑,既然是如此,陛下何不等到收成之日见分晓呢?”
“好!!”
重生之秦朝败家子 第244章 震惊朝野
秦王宫。
咸阳大殿之中,重臣朝议,各地官员纷纷将奏请呈递上去,除却每日的议政之外,基本与往常一般无二。
而陈胜吴广造反之事,却无人提及,准确地说,他们根本不曾知晓发生了这种事情。
待众臣奏请结束之后,始皇帝目光炯炯,他扫视群臣,眼神从他们身上掠过,蓦然间,气氛陷入了一片死寂当中。
所有人皆是不知陛下为何沉默不语,又为何死死的盯着他们,难道他们刚才说错了什么吗?!
这时候,始皇帝突然问道:“诸卿难道没有其他事情要与朕说吗?”
问及此言,所有人皆是一怔,其他事?方才晨奏不是都已经呈递上去,他们想要说的话皆在其中,还有什么事情要说?!
众人低头不语,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陛下之言寓意为何?
就在他们思索之际,听到始皇帝说道:“蒙毅,你与诸位大人们说一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喏!”
蒙毅侧身挪动一步,而后走至中央位置,先行礼做罢,而后才说:“于近日接到密报,荥阳、九江、睢阳等地发生了一场叛乱,以陈胜吴广二人为首,他们聚集各地百姓,已然造反,而今已是占领帝国数个郡县。”
“其中荥阳之地,饶是我不说,诸位大人也明白此地的重要性。”
哗--!!
听到此事之后,现场惊起一片哗然之声,所有人无不惊愕震骇,发生如此大事他们竟然一丝消息都没有听说,而且还是造反这种大事。
“陛下,发生如此大事,为何朝廷一丝风声都没有听到?”右丞相冯去疾问道,他之言,也恰是道出了不少人心中的疑问。
如果真是造反的话,荥阳那边早已是传来消息,朝廷不可能不明白情况,或者说,消息有误,陈胜吴广造反之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因为他们封锁了消息,将起义造反之事全部压了下来,朕派出了好几波密探,可无人归来,后派人潜入荥阳才是知道,原来此地早已被叛军占领。”始皇帝解释道。
他们听后也是明白了。
古代不比现代,有着先进的通讯技术,那时候的消息闭塞,想要将不好的消息封锁住,也是再简单不过。
“荥阳可是天下粮仓,而今被叛军占领,岂不危矣。”冯去疾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