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养生小餐厅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不定型啫喱水

    杜清和笑道:“这个不用担心,慈善基金会已经决定了,全额资助你,包括你女儿、儿子上学。”

    蔡大叔的脚步一顿,突然冷冷地说道:“你为什么这么好心?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是穷人,就能玩弄?”

    “……”

    杜清和无语了,蔡灵俪连忙说道:“爸,你说什么呢,阿杜哥哥不是那样的人。”

    “女儿啊,你还小,这社会上的人渣太多了,你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蔡大叔也是愤愤,不知道杜清和给蔡灵俪吃了什么药,居然在老爹面前这么回护一个还认识不到一天的年轻人。

    “蔡大叔,我承认这个世界上是有不少人渣,甚至他们的恶行,不能称之为人。我也知道,我证明不了自己是个好人。但是,有心玩弄你的话,就不会花这么大的代价了。”杜清和叹息了一声说道,“再说了,你以为我会对你女儿起歹意啊?拜托,我是有女朋友的人了,甚至打算跟女朋友求婚的。再加上,你女儿还是未成年人,有国家法律保护的,你担心什么?你要是有这份心,麻烦你多关心一下你自己,少想一些有的没的,这样说不定你能多活一些年,看着女儿读大学,找工作,然后嫁人生子。你儿子也能成家立业,难道你就不想看到?”

    被杜清和这么一说,蔡大叔反而愣住了:“你说的是真的?”

    fp

    (iishu)是,,,,!




第六百三十三章:读书改变命运
    【】(iishu),

    杜清和叹了口气,说道:“我无法证明自己,但是你且看着吧。”

    说到这,杜清和对蔡灵俪说道:“灵俪,你是学生,以后送饭的事就不用你做了。知道‘自然养生餐厅’吗?这是我开的,明天你跟我去,我会让厨房给你准备饭菜的。”

    这时候,蔡大叔深深吸了口气:“杜先生,刚刚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了。”

    杜清和礼貌地说道:“不用,我成立慈善基金会的目的,就是帮助世人。事实上,只要是像你们这种情况的,导致灵俪上不了学的,都在我的帮助范围内。”杜清和知道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的道理。

    为什么呢?

    很简单,因为这就是人性。

    雪中送炭,人家会感激你。可你一直帮助人家,就是斗米恩,石米仇了,救穷帮懒只会让人更加依赖你,而不去解决问题的根本。你遇到灾难了,我可以帮你度过,如果造成穷的根本原因是自身的懒造成的,那么就不能帮,困难谁都会遇到,但懒是没药医的。

    只是有些人,根本就从贫困中挣脱不出来。这些人,杜清和也是要帮的。哪怕国家也在帮忙了,可杜清和还是觉得,多一份力是好的。说白了,每个中国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大同社会的梦想,而现如今的话就是——中国梦。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把消除贫困当成是使命在干的。你多么不承认都好,哪怕是西方国家,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杜清和离开了,但是他得到了蔡家的一手资料,这也将是他帮助的第一户人家。

    慈善一定是好的吗?

    杜清和不这么觉得,因为有时候好心也会办坏事。比如,你骤然让穷人变得有钱了,说不定还是个坏事。做慈善也是要有方法的,你要做的慈善,是帮助他们开拓眼界,是帮助他们从底层爬起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而不是简单粗暴,直接砸钱就行了。

    世界上的事要真的可以砸钱那么简单,做好事也就不会有功德了。

    比如杜清和就很明确,他要帮助的,就是一些因贫困无法上学的学生;因为贫困不上学而出来工作的年轻人……这些,其实都是国家的损失。

    很多人诟病中国的填鸭式教育,但是你别忘了,要不是有这样的应试教育,怎么在短短时间内培养大量的人才?!国家又怎么会积蓄到这么庞大的人口红利,以至于成为世界工厂?!

    古人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是很有道理的。

    读书,是一个穷人能改变命运最主动的办法了。要是因为贫困而无法继续学业,那对国家,对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很多人都宣扬“读书无用论”,要是在以前,杜清和倒是希望这等蠢人多一些,因为他也是将成为打工者的一员,少一些竞争都是好的。现在杜清和站的角度不一样了,他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了。当他看到一些没读过书的人,看到一些读书不多的人在做些又苦又累还不挣钱的活时,他就感慨,读书才是唯一挣破阶层的武器。

    因为知识就像内裤,别人看不到,但你一定要有。

    招聘的时候就知道了,很多单位都是只招“本科生”。

    然后就算是本科生,也分三六九等的。

    985、211的,优先录取。特别是大型企业,国企或者外企,不是985/211的简历,一般是看都不看直接丢的。除非,你真的在这一行做得出类拔萃。至于二本、三本的本科生,不好意思了,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吧。不服气?你考公务员啊,上岸了就算你厉害。

    但是记住了,你要是没有本科毕业,很可能连考公务员的资格都没有。

    扎心吧?

    学习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了。

    还“学习无用论”?除非你爸是富一代,你是富二代,不然的话,还是想想怎么过下半生吧!

    杜清和始终认为,学习才能摆脱穷困的命运。因为穷困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穷困,很可能伴随着精神上的穷困。物质上的穷困好办,难的是精神上的穷困。就好像很多农民工,回老家过年,非得参加赌博,扎金花什么的,愣是把血汗钱都输掉了。

    若非是精神上的贫困,怎么会不懂十赌九输的道理?

    要消除精神上的贫困,那就一定要通过学习。

    刚刚回到慈善基金会,还没来得及做其他事情,电话就响了,是梁大安打来的。

    “喂老板,我妈她,醒了!!!”

    梁大安的语气里,透露着狂喜,“醒了不说,还能说话了,也能走两步了。就是说得不太清楚,小声,走路也颤巍巍的。没人扶着不行……”听着梁大安絮絮叨叨说了很多,杜清和也感慨,梁大安就是一个例子。

    要是他读了大学,说不定他的人生就完全变了。也不用到处去打工,做建筑工人了。说不定现在已经出到城市定居,他母亲也能及时救治而不至于中风那么严重……

    说到底,读书还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梁大安打这个电话的意思,就是想多谢杜清和,多谢他的“偏方”,救了他的母亲。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偏方”,只不过是杜清和善意的谎言罢了。不过结果是好的就行了,反正梁大安这会安心了,他母亲也不用人时时照顾了,家里也能招待一些个游客。毕竟农村嘛,家家户户都有庭院的,买一块帆布拉起来,当做帐篷一样,就能在院里开好几桌了。普宁村做年例开宴席也是这样的,反倒是让那些游客有种亲切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谁想出的主意,反正有样学样就是了。

    杜清和松了口气,员工总算是安心下来了。倒不是怕普宁村没有人做这份工,只是觉得梁大安一家不容易。事实上,高(gao)州的农民其实过得真是不咋样,甚至有好多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的家庭。

    特别是果农,不管丰年还是歉收年,过得一样是不怎么好。

    潘州的荔枝全国有名,可种荔枝的果农,其实收入并不高。很多北方的朋友就纳闷了,怎么荔枝那么贵,果农还不赚钱?

    荔枝贵,其实贵在运价上了。丰年,荔枝收购价便宜,果农不赚钱;歉收年,果农都没荔枝收,怎么赚钱?

    fp

    (iishu)是,,,,!



第六百三十四章:请客
    【】(iishu),

    可问题是,现在的水果都很贵,这倒是怪事一桩。

    不过也难怪,钱都让中间商赚去了,唯独苦了果农和消费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商平台的水果便宜,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中间商。可问题是,真正通过电商销售出去的水果并不多。就拿潘州的荔枝来说,丰收年能达到五十万吨的量,可真正通过电商平台运出去的,只有五分之一。

    所以说懂得种水果的不赚钱,真正赚钱的,是把水果运出去的人。

    因为大家都知道,荔枝的保鲜期特别短,只有冷链快运,才能保证新鲜。不然的话,荔枝就烂手里了。要知道五十万吨荔枝,十块钱卖出去的话都能有百亿元的收入了。可问题是,果农并没有从中收获多少。

    这么说好了,第一产业的附加值是最少的。

    要想荔枝增值,恐怕也只有把荔枝通过工业技术深加工,制成各种商品才行。比如荔枝果汁、荔枝酒、荔枝果酱、荔枝罐头、荔枝干……可惜,潘州并没有多少匹配的深加工工厂,也就是说,潘州果农想要种荔枝致富,得看天,看运气。

    也曾经有过电商,想要深耕潘州,把潘州的农产品带出去。毕竟一个所谓的农业大市,居然没有几个叫得出口的品牌,实在是太丢人了。

    可惜的是,有心而无力,因为品牌的建立除了花钱,还要有质量。在参差不齐的质量下面,技术都无法支撑得起庞大的构想,也就不了了之了。

    以至于很多果农,都是顺带种水果罢了,平日里还是有自己主业的。比如梁大安,要不是出去打工,他恐怕都要饿肚子。很多时候,种水果一年不仅没收入,反倒亏损不少。杜清和自然不是吃干饭的,他也在研究这个事。

    可惜他资金不够,不然的话先投资一个荔枝果酒厂,保管能改善一点局面。

    好在是生态农业园赚钱了,要是按照这赚钱速度,说不定再过两年就得偿夙愿了。

    只是当前最关键的事,就是慈善基金会。杜清和这几天面试了不少人,觉得都不太满意。主要是因为潘州这边是小城市,人口流出量高达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才都流出潘州了,想要在当地找到一个管理慈善基金会的人才不容易。

    这一天,杜清和刚刚去看望了杨琇莹的奶奶,就接到了一个电话。

    居然是林正弘打过来的,说是很久没见过面了,想要跟杜清和谈谈话。地点呢,选择在了林正弘的鸿运酒楼。

    说起这鸿运酒楼,杜清和去得也不多。

    主要是因为这酒楼,韵味是有的,毕竟是老酒楼了,可是你要是在这喝茶,能让人急死。

    为啥?

    不是自助的加水,而是让服务员给你去加水,再加上人不少,可能服务员要隔个几分钟才能过来。一来一去的,太耽误时间了。要不是茶点不错,估计都没有多少人过来喝茶的。基本的设施都不升级,怎么跟别人抢生意?

    也难怪之前生意很差,食材不新鲜不说,连服务都没上去。

    看看人家海底捞,味道咋样且不说,人家那个服务……简直了。没有人想花钱受罪的,既然是服务业,就得有个服务业的样子嘛。大部分顾客也不是故意找茬的,你服务不好,批评你一两句,还真怪不得谁。

    走进鸿运酒楼,杜清和也没多说什么,往包间就走了过去。

    来到了约好的包厢,杜清和敲了敲门进去了。

    这一次,林正弘没有带乱七八糟的人过来,杜清和是真的怕了林正弘了。这一个讲究和气生财的人,老是做和事佬的,也不看什么事情。赵文兴那件事,杜清和都还记得呢。不过,现在希姆酒店是准备重新开业了,只是肯定对希姆酒店是一个打击,客流量不会比以往多,哪怕希姆酒店算是潘州装修最好的酒店。而赵文兴自作孽,现在都还在医院躺着呢,伤了脊梁骨的他,哪里能这么容易好。

    林正弘招呼道:“杜老弟,快过来,坐坐坐!”

    看着略带警惕的杜清和,林正弘苦笑道:“放心,今天就我们两个。”

    这么一说,杜清和也放心了点。说实话,这些年他“惩恶扬善”的,确实得罪了不少人。当然了,得罪过杜清和的,有罪的都得到了惩罚;哪怕是道德范畴的,也受到了惩罚。当然了,更多的是受益的人。

    “林老哥,怎么这样清闲?”

    杜清和笑了,坐了下来。

    林正弘咧嘴一笑:“再忙,吃饭还是要的。去你那吃了好久的养生餐,嘴巴也吃刁了,现在不是你主厨,我也不怎么过去吃了。今天请杜老弟过来,主要是想让你尝尝,我这里的水平。”

    说着话,开始上菜了。

    林正弘知道杜清和不喜欢铺张浪费,好像吃饭不留一半以上,都显摆不出有钱一样。所以,这一次的菜肴都是用小碟装的,菜肴也不多,四五个菜的样子。

    杜清和看着这些个菜肴,摆盘还算精致,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

    “我知道杜老弟不喝酒,不抽烟,是个养生专家,所以今天也没酒。说实话,我也是喝怕了。我这身材,一半是喝出来的。”林正弘拉家常说道。

    杜清和笑道:“喝酒伤肝,抽烟伤肺,能不碰尽量不碰。”

    “说是这么说,但有时候也无可奈何。”林正弘叹了口气,“可有时候,身不由己啊。以前不懂这句话,现在才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在江湖上,很多时候你不想做一些事,也要硬着头皮去做。”

    杜清和明白了,这林正弘是怕杜清和还生气,还在为赵文兴的事情委婉说明自己的无奈,放低着姿态呢。说实在的,杜清和是真的有点生气。因为你不分青红皂白的,就做和事佬,这不是毁交情吗!

    但杜清和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也知道林正弘的难处,想了想才说道:“人要是被条条框框限制住了,很难活得自在恣意。”

    fp

    (iishu)是,,,,!



第六百三十五章:你确定你没用错词?
    【】(iishu),

    林正弘叹了口气,知道上次那事没那么快揭过去,不过他也算是知道了杜清和的底线,既然杜清和没有继续追究,说明大家还是能继续交朋友的。赵文兴的希姆酒店,其实就是林正弘负责建造的,不然的话两人也搭不上线。

    “是啊,我最近练字也练到了瓶颈,怎么都练不好了。”

    杜清和差点忘了,这个林正弘还是潘州书法协会的主席,书法造诣也是不浅。

    但这人要是俗事缠身,那么书法也就停滞不前了。你也不看看国家的那个书法协会,到处去参展的主席副主席,贪了多少,前些天才刚刚被扒拉下来。既然说到书法了,杜清和也乐得装傻。

    “那可不,你看人家书圣王羲之,就是家里有钱,可劲花,然后养鹅,这才练出绝妙书法来。”

    看着杜清和那戏谑的眼神,林正弘也装不下去了。没错,他是有钱,可不能像王羲之一样啊。人家王羲之在东晋的时候是啥人物来着,那可是高门子弟。什么是高门子弟?就是不愁吃喝穿戴,生活极其腐朽的地主阶级。就连老婆,也是门当户对的那种。反正吧,那会的高门子弟生活就不会差了。最让人羡慕的是,这高门子弟想做官就做官,不想做官了,把官一丢,就游山玩水去了。
1...144145146147148...2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