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李三爷
临安公主筹谋一场,到头来辗转成空,又怎么甘心?
可她刚想开口嘶喊,卓唯便上前点了她的穴道,就这样让人将她架了下去。
她死死地瞪着,瞪着陈青云和李心慧的方向。
可卓唯那高大的身躯挡住了她的视线,让她连窥探一角都不能,就这样让她的视线受制于那无法移开的胸膛上。
她好恨啊,那种绝望的恨意让整个人都疯魔起来。
然而,她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只能焦灼暴怒地折磨自己,直到......视线彻底消失在拐角处的时候,她看到了......温柔似水的陈青云将李心慧半抱入怀,那宠溺动情的眼眸,何曾有一丝一毫的闪烁?
那样沉迷和专注的目光,彻底击垮了临安公主那愤怒如火海的心境。
于是,在她视线再次受阻以后,她便顷刻间陷入了昏迷。
......
德妃突然现身,贤王和萧庭江也是满腹疑问,于是这一夜德妃慢慢口述。
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为了让詹辰和孟贵妃以为奸计得逞,放松警惕。
其实也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比如德妃到现在才现身?
比如......连已逝的承平帝都不知道德妃还活着?
可再多的疑问,都在这一夜,彻底被埋葬起来。
林妙音将陈青云和李心慧暂时安置在了东宫,太子尚未登基,因此林妙音也尚未移宫。
太子过来找陈青云的时候,李心慧借口来院中赏月。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第1291节
说来也巧,虽是夜深,可夜空里月光皎皎,十分引人沉醉。
太子妃林妙音许是得了太子的暗示,带着宫人来将李心慧接到偏殿小坐。
宫人们上了许多精致花糕,还有两碗燕窝粥。
林妙音将宫人遣下,然后便温柔道:“长夜不眠,夫人怀了孩子更是辛苦,先用碗燕窝粥吧。”
“虽说这燕窝粥比不上夫人的手艺,但却也不难入口。”
李心慧见李妙音如此客气,当即便浅浅笑道:“太子妃客气了,宫里的御制精品又怎么会不好吃呢?”
说罢,她端着慢慢吃了起来。
林妙音见她并不忸怩,嘴角的笑意更真了三分。
她也陪着用了一碗,这才徐徐开口道。
“那一日,卓统领突然来找我,说是临安伪造圣旨,想要嫁给陈大人。”
“临安向来心高气傲,除非她心有执念,否则又怎么敢在这个当口伪造圣旨?”
“于是我跟卓统领商议,将计就计,将圣旨掉包,让临安亲口承认圣旨是她伪造的。”
“说来也是好笑,我嫁给太子这么久,这样的事情却是第一次做。”
“今夜去那宫道上堵他们的时候,我还暗暗担心,临安会不承认呢?”
“还好!”
林妙音说完,孩子气地眨了眨眼睛,一副小狐狸得逞的样子。
李心慧被逗笑了,她没有想到,她和青云的背后,竟然还有这么多人相帮?
她下意识去牵林妙音的手,然后温柔道:“谢谢你。”
“我和青云一路走来,总是贵人帮扶。”
“没有你们这些贵人,我跟青云也不知还有多少崎岖坎坷的路要走?”
林妙音听闻她此言,心里莫名觉得心酸。
不过她很快便道:“是你们好,所以旁的人都想去帮。”
“你既是想谢我,不如为我画幅漫画如何?”
“我可听说了,陈大人的漫画是你亲手所教。”
“你不知道,我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有多仰慕你。”
“我只要一想到,你曾经手把手教陈大人画画,转头来却跟他成了夫妻,然后他又来执你的手同行。我这心里便如那喜鹊一般,吱吱喳喳的,好似要将这一辈子的热闹都吵出来一样。”
林妙音说着,眼里浮现了一丝灿若烟火的流光。
她不是很仰慕,而是很羡慕。
可是有些话,从来就没有说出口的时机。
李心慧只是觉得,林妙音很真。
她没有当上太子妃的时候,青云就说过,她上一世是萧大哥的妻子。
心性淳善,待人温和。
虽出身书香世家,却无半点睥睨傲慢。
她说这下话的时候,那种小女儿家的心境被刨白得一清二楚。
而且林妙音一直很自谦,在跟她说话的时候,都没有以本宫自称。
林妙音是在给予她一定的尊重。
“本来不觉得跟青云的相处有这般乐事,可听你一说,还真有几分忍俊不禁。”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漫画呢?”
“我许久没画,若是画得不好,我改日让青云送一副过来。”
“不要不要,恒远居士的漫画我这里可多了,就要你画的。”
“我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就是想......就是想要你第一次教陈大人画的那一副便好了。”
“这样的漫画才有意思,我会好好珍藏一辈子的。”
林妙音说完,还认真地点了点头,郑重地表达了她的诚意。
李心慧怔了怔,她细细想了一会,才记起她第一次给青云画的是青云。
“呃......就要我第一次教青云画的吗?”
“嗯。”林妙音小鸡啄米一般狂点头。
她希望日后每一次,看到这一副画的时候,都能想起陈青云一开始学漫画的那种心境。
“可我当时画的,是青云。”
“啊?”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第1292节
“你第一次教他,就是画他自己?”
林妙音反问道,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李心慧点了点头,第一次教青云画,便是画他自己。
“噗......”
“呵呵,那陈大人当时一定都懵了。”
林妙音喷笑道,她可以想象当时那种场景。
他看到跃在纸上的自己,一定是呆呆的,或许还很惊奇。
“单独要陈大人的画像确实不太妥,那比如就画你们二人吧。”
“你们夫妻二人伉俪情深,我跟太子十分羡慕。”
“希望收了你们的画像,日后我跟太子也能如你们一般心心相印,永不成仇。”
李心慧听闻林妙音这句“永不成仇”时,心里忽然有些心疼她。
多少皇家夫妻,最后反目成仇,算计致死。
林妙音心如明镜,只怕.....从一开始,她就明白了自己可能会遭遇的结局。
她其实很好。
李心慧的嘴角噙着一抹温和的笑容,她握着林妙音的手微微用力,然后便道:“让宫人拿纸笔来。”
林妙音闻言,眸子愈发明亮。 她当即吩咐宫人准备纸笔,万分期待地等候在一旁。
第六百八十七章 母慈
“说吧,告诉本宫,本宫母妃因何受制于孟娴?”
夜已经深了,可宫里却四处亮着灯。
毕竟今日是皇帝宾天的第一晚,要守至天明。
陈青云望着周煜,淡淡地道:“因为太子殿下。”
“因为本宫?”
“这又是为何?”
周煜狐疑道,并不肯全信。
这时,只听陈青云淡淡道:“景王府中的侍卫统领刘一诚,当年乃为德妃娘娘所爱。”
“在皇上并未登基之前,娘娘本以为自己会被放出府去,因此便跟刘一诚走得亲近些。”
“可后来德妃娘娘成了王府侍妾,所以跟刘一诚之事便成了孟娴的把柄。”
“孟娴当年一手隐瞒此事,便是要你母妃成为她的人,为她所用。”
“太子殿下要明白,如果孟贵妃爆出这件事,太子殿下的身世便会受到怀疑,就算不死,相争皇位却是无望。”
“所以,德妃娘娘之所以选择隐瞒,一切都是为了太子殿下。”
周煜闻言,整个身体都绷得僵直。
他想了种种可能。
却唯独没有想过会是这一种?
“所以,母妃原本是不打算回来的?”
周煜冷静下来,有些低沉地道。
陈青云微微颔首,然后便道:“微臣与娘娘约好,倘若太子殿下不放微臣夫妇离京,娘娘便要助微臣一臂之力。”
“但娘娘确实想再见王爷,只不过......这深宫于她来说,就是囚笼,她不想回来也是情理之中。”
“太子殿下现在也可选择?”
“娘娘回宫,知道的人并不多。”
“明日登基大殿一过,是昭告天下,太后娘娘洗刷冤屈,避难回宫,还是追封谥号,以太后之礼重葬皇陵,全在太子殿下一念之间。”
周煜闻言,彻底静默下来。
他想起了许多往事,可这一刻,他内心酸楚重重,根本无法跟陈青云细说。
“本宫先去见见母妃。”周煜黯然道。
这一刻,其实他心里已经做了决定。
陈青云颔首,起身送他离开。
就在房门被打开时,周煜忽然回头道:“本宫还尚未问你,你为何要一力隐瞒此事,甚至于不怕本宫怀疑你,杀了你?”
“太子殿下可知,为何微臣明着投靠吴王,却暗中相助王爷?”
“让太子殿下提前去西山大营那一日,微臣放任丁沛然抓走吴王的几个孩子,心里便已经存念想。”
“吴王若连自己的孩子都可以置之不理,那他便绝不能为君,就算当日贺珉杀了不他,微臣也会替太子殿下杀了他。”
“吴王选择自己的孩子,便是选择了生机。”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第1293节
“太子殿下是这天下的明主,是微臣认定的君主。”
“天下若不能安邦,微臣身处何地都会动荡。”
“相帮德妃娘娘,微臣是存了私心,希望有朝一日离开京城,不论走到哪里,都能得皇上一份相护之情。”
周煜静静地盯着陈青云看了一会,确定他说的皆是肺腑之言后,他长长一叹。
他伸手拍了拍陈青云的肩膀,然后坦然道:“本宫当日查出母妃之死与你有关,心甚怒。可你接二连三相帮,又让本宫心甚疑。”
“本宫甚至于还时常想着,或许是母妃知道自己难逃一死,所以才与你做了这一场局,为的便是助本宫上位。”
“如今想来,本宫猜得八九不离十。”
“可唯一一点,本宫没有猜到的,那便是你的决然离去。”
“你与本宫剖析这些,以及你激临安说出的那些话,其实都是为了让本宫忌惮于你,不敢继续用你。”
“本宫自幼在这宫里长大,臣子与帝王之间的算计,向来层出不穷。”
“可如同你这般,将整个皇室都算计一遍的,本宫独独只服你一人。”
“只可惜,如临安所说,本宫不可能心无芥蒂,而谋算人心的你更是心如明镜。”
““黑”到所有人都被你玩弄鼓掌,“明”到本宫自残形愧。陈青云,你确实将“人心权欲”算得透彻清明。”
“你想回定南府,本宫可以答应你,不过本宫要云鹤书院更名为《国子太学》,你还任正三品文渊阁大学士,隶属京城翰林院,除了本宫,这天下无人敢管你“品行作为”。”
陈青云的眉头蹙起,似乎在思量着,能不能推掉这份差事。
他有些头疼地想着,要是德妃娘娘晚些出现就好了。
太子殿下估计心里还恼恨他,虽然不会对他下杀手,可什么封赏之类的,却是想都不要想。
这样的官职回到定南府那个地方,那便如同划地为尊的王爷,周围那些官吏若是与他来往密切,或者常年给他送礼走动,旁的不说,只怕流言蜚语一传,时间久了,尊荣也会变成催命符。
到那时,他或许已经老了。
可他跟心慧的孩子们正值鼎盛之年。
打击垂暮老者,无非就是绝其子嗣。
想到詹辰的结局,陈青云眉头忽跳,当即拒绝道:“承蒙太子殿下厚爱,微臣愧不敢当。”
“太子殿下如今的初心,唯恐成为皇上日后的忧愁,还望太子殿下收回成命。”
周煜看着陈青云沉凝的面孔,知晓他是真的不愿意。
刚刚与他说话时,他还淡然无畏。
可此时的陈青云,却显得紧张而冷然。
“这世间,哪有那么多詹辰?”
“纵观历史,忧国忧民的大儒还少吗?”
“你满身才华,足智多谋,便是大周最年轻的太傅都可当得,区区一个三品学士而已,你便这般推辞不接。”
“你既然知道,江山不稳,社稷动摇,为何却不肯帮本宫?”
陈青云闻言,摇了摇头道:“云鹤书院入仕的官员何其多,并不需要什么太学之名?”
“书院不需要,微臣也不需要。”
“你......”
周煜气绝。 他看着陈青云紧绷的面容,知道再争执下去也无用,索性甩手,大步离去。
第六百八十八章 子孝
凤辰宫里,德妃换了一身素服,可却一个人静坐不语。
周煜过来的时候,天都已经快亮了。
他看着自己的母妃垂首发呆,面容无悲无喜,一如这么多年她在这深宫之中一样,寡然淡薄。
周煜莫名觉得心酸,有些哽咽地喊道:“母妃!”
德妃怔了怔,看着带着太子金冠的儿子,嘴角噙着一抹欣慰的笑容。
“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登基大典可准备妥当了?”
周煜点了点头,身处现在这个位置,那些事情根本无需他去叮嘱,下面的人都会安排妥当。
他只是.......并无多少真实的感觉。
“你可是来问母妃,为何配合陈大人演了这一出戏?”
周煜摇了摇头,然后就坐到德妃的身边道:“儿子已经问过青云了。”
德妃嘴角的笑意浓了三分,当即莞尔道:“他一个局外人,能告诉你多少呢?”
“母妃当年尚未进宫的时候,便是刘一诚的未婚妻,可当年洪灾泛滥,遍地都是饿殍。”
“你外祖母为了保母妃一条命,便将母妃送入宫中,成了宫里的粗使宫女。”
“那时母妃才十二岁,过了两年便被选为你父皇的近身侍女,那时你父皇未有继位皇位的可能,他也还是鲜衣怒马的少年。”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第1294节
“母妃记得来到王府后,偶然出府遇见了刘一诚,才知道当初逃难,他家人皆亡,唯独他参军保了一条命。”
“再后来,一日你父皇高兴,母妃便求了他,等到年满二十,出府嫁人。”
“当时他答应了,可后来,他却忘记了。”
“然而母妃以为得到了你父皇的应允,因此便与刘一诚交换了信物,因我们都没有了父母,此事便没有告知任何人,谁知道......后来却因此被孟贵妃抓住了把柄。”
“可笑母妃小心翼翼一辈子,也被她拿捏了一辈子,可到最后母妃也才从陈大人的口中知道,原来从一开始,便是她算计了母妃。”
“孟娴出身大族,一心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你父皇的继承人,不管是一开始的王位,还是后来的帝位。”
“可她算计了一生,最后却落得这般下场,她与贤妃,皆是被权术操控的傀儡,一辈子都陷在挣扎和痛苦之中。”
德妃叙述的语气淡淡的,可却不难听出其中的惆怅。
周煜想着自幼护着他的刘一诚,有他在,整个景王府固若金汤。
哪怕是他被圈禁时,刘一诚孤身一人都要守着他。
因为母妃,他从未怀疑过刘一诚的忠心。
可今日他却忽然敏觉,刘一诚给他的,又何止忠心?
“母妃明明已经可以走了,就算念着儿臣,私下相见便好。”
“连陈大人都愿意为母妃隐瞒,母妃为何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回来?”
周煜认真地问道,他的心很乱,不知道如何选择才是对的?
可他却想知道,母妃可有他这种感觉?
德妃看着自己儿子刚毅的脸庞,他还是跟儿时一样,倔强的时候,总是不经意将下巴抬高,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他很坚强。
德妃浅浅一笑,温柔和蔼道:“你父皇这一生,之所以如此放不下慧娴皇后,那是因为他心里清楚,这后宫里的女人,拿真心待他,为他着想的,唯独只有慧娴皇后一人而已。”
“你很快便是天子,皇上,母妃很怕......很怕我儿会遭后宫女人层出不穷的算计,算计你的帝位,算计你的感情,算计的你的子嗣。”
“所以......母妃回来了,回来守着我儿,为我儿看护着这纷乱不休的后宫。”
周煜仰着头,可眼里还是蓄满了泪水。
年少时,母妃教他隐忍,受着嘲讽和冷落陪着他一起磨砺心性。
他曾暗暗立誓,终有一日,定要让母妃做这天下间最尊贵的女人。
可这一天,就在眼前,他却忽然发现,原来至高无上的尊荣都不是母妃想要的。
“母妃可有初心?”
周煜哽咽道,心里万分悲楚。
德妃微微愕然,她没有想到儿子会突然问这个?
她的初心太久远了。
久远到,仿佛曾经是她做过但却又早已遗忘的梦境。
虚无幻象,缥缈无踪。
“有过的吧,刚刚懂事的时候,知道自己定了亲事,在长辈们戏谑调侃的言论中,曾经幻想过,长大后要如何生活,要如何过好自己的日子。”
“是摘了茶叶换的钱多,还是摘了草药换的钱多?是养鸡好一点,还是养鸭好一点?”
“那个时候,对未来的憧憬都是很美好的,偶尔站在山林高处,还会想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快点长大。”
“那样的初心,恍然如梦。”
周煜看着自己母妃那沉浸在往事中的恬淡模样,心里越发难受了。
他忽然站起来,往后退了几步道:“儿子也有初心。”
“儿子年幼时的初心与现在的初心依旧一样,那便是......竭尽所能地让母妃能够活得恣意,喜乐安康。”
周煜说完,再也忍不住地背过身去。
眼里的泪水潺潺流下,仿佛怎么也止不住。
明明母妃还活着,还陪着他的身边,还一如既往地爱护着他。
可是他却知道......知道都不一样了。
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懂得,如何选择才是对母妃最好的报答。
他的身影匆匆地消失在凤辰宫里,好似害怕再多留一会,便再也迈不动脚步一样。
德妃看着儿子匆匆离去的背影,眉头微微拧着,心里突生一股烦乱和担忧。
她已经回来了,这便是她的选择。 她不希望儿子......为了她去做傻事。
第六百八十九章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承平二十五年九月三十日,新帝登基,改国号:景献。
追封生母德妃为太后,迁葬皇陵,谥号,孝蕙。
册封林妙音为正宫皇后,执掌六宫。
十月初一,临安公主被圈禁于皇陵。




农门寡嫂:厨娘供出状元郎 第1295节
十月初五,吴王离京,前往封地。
京城的十月,已经起了寒风。
驿道上,吴王的大队人马并列静候,场面十分壮观。
陈青云策马而来,远远的,尘土飞扬,然而吴王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
宫变过后,他也知道了陈青云的厉害。
可事已成定局,再不由他更改。
他一直以为背叛他的人是丁沛然,可最后他才知道,原来一直都是陈青云。
陈青云在远处下马,然后慢慢走近。
吴王稳稳地站着不动,身后的披风被寒风卷起,无声中透出一股凌厉。
他看着面容寡淡的陈青云,冷声道:“你孤身前来,就不怕本王杀了你?”
陈青云闻言,当即淡然一笑道:“王爷既然有放得下皇权的胸襟,又怎么会跟我一介儒生计较?”
“为了让他上位,你不惜赔上自己的仕途?”
“本王一直很迷惑,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吴王自从知道是陈青云背叛他以后,他便一直在苦思冥想这个问题。
可直到今天,他也没有想出答案。
陈青云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指着那崇高的山顶,那倾泻霞光地方道:“倘若那便是大周的江山,想要震住群山,必要宝剑出鞘,杀气腾云。”
“当今圣上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宝剑,而王爷......则是一柄带着剑鞘的宝剑,内里藏锋,却终究不甚凌厉。”
“不知王爷可知”昔郭君出亡”的典故,王爷若是连自己因何落败都不清楚,那么青云说再多也是枉然。”
吴王蹙起眉头,“昔日郭君出亡”的典故,讽刺了上位者的刚愎自用,喜欢阿谀奉承,厌恶一切真实谏言的掌权者。
1...259260261262263...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