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重生1990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斑马
短短的两天时间,盛达公司就迎来四五波的记者,都是要求采访安逸的。对于安逸如此年轻就能够做出这样的业绩,都是特别地感兴趣,并且有的记者甚至还要求对盛达公司做一个专题。
其实关于盛达公司的报道,以前就有过,比如在呼啦圈的时候,安逸就让郭勇找过不少媒体的记者发过软文。可是现在事过境迁,现在这些记者的重心可没有放在盛达公司经营上面,而是为了另外的目的。
对于这些记者的目的,安逸自然了解得清清楚楚,根本不接受这些记者的采访,全部都推到李毅身上。
这些记者也是真是‘神通广大’,对盛达公司的调查一直到前些日子收购三家国企,和目前正在推动临前广场项目上面。
这样一来,记者们的精神头可就提上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居然在临前这么一个小地方,竟然隐藏着盛达这样一家强盛的公司。
而且又想到安自军主管临前国企改制的事情,并且再加上萧光宇的关系,如此只要一联系,这些记者们顿时就象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死死盯上了安逸的公司。
记者们当然不会如此‘神通广大’,他们又不是临前本地人,而且就算是临前本地人,要想对盛达公司如此了解都不太可能。
安逸心里明白得很,这些记者对自己的事情之所以会知道如此清楚,完全就是某些有心人报料的结果。
至于这些有心归属于那一方的,其实根本不用猜测,肯定是余作同那一派系的人马出手。这些人就是挑选在这么一个敏感时期,找到这样的一个好机会,想趁机把安家,还有包括萧光宇的势头给打压下去,直到最后达成他们的目标。
对此安逸的反应就很淡然,除去不会答应记者的直接采访之外,只要是记者想要了解的公司信息,就由李毅负责提供。
有些记者经过某些有心人的提醒,想把注意力集中到安逸的身上来,可惜的就是安逸根本不会见他们。
并且现在盛达公司的经理是李毅,安逸早就从公司里面抽身,再想联系到他的身上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至于对待记者是采访调查,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就由他们折腾就是。
当初安逸开始推出呼啦圈的时候,安自军还是红光厂的厂长,而红光厂之所以能够被救活,还就是安家父子的功劳。
而且红光厂以后所生产的喷雾器和健身器材,也都是替盛达公司做代工。要不是如此,红光厂还是会一直都半死不活,直到最后倒闭,根本不可能有现在的局面。
当然随着记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盛达公司上面,跟随而来的就是某些职能部门的上门检查。
无论是工商手续,税务登记和缴纳,甚至卫生检验检疫,进出口管理,外汇管制部门,全都一一上门来指导工作。
这就是体制的威力,平时也许你根本感受不到这种压力,甚至还会陶醉其中,享受种种便利。可是一旦你站到对立面上,就立刻就能够体会出无所不及的压力。
到现在就能够看出安逸一直强调依法经营的重要性,反正盛达公司无论是经营手续还是税务缴纳,全都做到最好。
甚至盛达公司还是出口创汇先进创业,对于国家出口创汇有突出贡献,就这半年多以来,盛达公司和明珠港合资的乐达电子,已经为国家出口创汇达到一百万美元。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外汇数目,也是整个临前唯一能够达到这样成就的合资公司。严格来说,应该给予相应的表彰才对,并且还得根据国家政策给予乐达电子一些税收上面的优惠措施。
至于记者们最感兴趣的国企改制试点的事情,盛达公司是收购了三家国企工厂,可都是经过正规招投标手续的。并且最重要的是,投标额还超出那三家工厂价值将近两倍。这完全就是用自己的钱为国家解决困难的行为,更是不可能让人抓到把柄。
最后一项就是关于临前广场项目的事情,不少记者也都对这个项目特别感兴趣。毕竟总投资额达到十几亿的城市建设项目,在目前整个华夏来说都很少见,更不用说这样的一个项目居然是由一家私人公司进行推动的。
可是随着记者们的调查,这个项目的内情也是让他们相当地失望。
临前广场项目没有任何值得挑剔的地方,不仅项目所做的计划完美无缺,还有华夏十几位权威专家所做的论证规划,并且最重要的前期启动资金甚至都已经募集到二个多亿。
现在这笔钱就存在临前市建设银行里面,只要省里关于广场建设的报告批复下来,这个项目就能够立刻启动。
调查进行到这里,有许多记者的注意力就开始发生转移,更有不少记者重新认识到安家的贡献,对于原先猜测全部打翻。
到此只有少数记者深信这其中肯定会有内幕,还在不依不饶地进行调查,结果后面就又调查出来乐达电子,光达太阳能热水器,安达陶瓷厂……
面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这些有着‘良好’职业态度的记者也是哭笑不得,对于盛达公司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发展到如此地步,除去满心的佩服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词汇来形容。
这其实也是安逸所没有想到的地方,转眼前盛达公司居然就成为一个明星企业。无论是公司的发展还是经营理念,都被这些记者给翻了个底朝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对于临前广场项目的宣传,在这些记者们看来,临前广场项目所提出来的运用城市基础建设带动地价升值,提升城市形象,加快城市发展的理念,先进性不必多说,关键是可以形成一个好的经验向全国进行推广。这可是一个极具可宣传性的经验,如果能够抢先一步得到这个经验的发布权,对于这些记者们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事情。
于是临前这边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奇怪现象,有记者还在不停发布着关于安家所谓的内幕消息,有记者却是在关心盛达公司发展过程当中种种先进理念,更有的记者根据临前广场项目总结出一整套的先进经验,要向全国进行推广。
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公司,甚至是同样事情,却由不同的视角就发挥出来不同的故事,这就是记者的能力,也是安逸不想和记者们打交道的直接原因。
这天下午安逸处理完公司的事情回到家,却看到老爸安自军正坐在客厅里面喝茶,妈妈李慧却低沉着脸坐在旁边。
“老爸,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安逸有些好奇地问道。
安自军的工作一直都很忙,晚饭回来吃的时间一般都得在晚上七点以后,现在才不到五点就已经在家里坐着了。
安自军悠闲地喝了口茶,说道:“领导说我最近工作太累,要注意休息,所以我就回家歇着了。”
安逸心里就是一沉,本来觉得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些日子,也并没有太大的风波,还以为能够慢慢沉静下来,没想到有人就又出手了。
这明显是看到无法抓到安家把柄,所以直接又把目标对准安自军。说是让安自军休息,其实就是停止工作等待调查的代名词吗。
“领导?那位领导?萧伯伯不是保证你的工作不会耽误的吗?”安逸有些不满地说道。
安自军摆摆手:“这是行署会议讨论出来的结果,和你萧伯伯并没有关系。其实这样正好,我也可以休息一下,最近实在是太忙太累了。”
安自军和萧光宇性情比较相投,本身工作就多有交集,再加上安逸和萧如君的关系,两人早就成为要好的朋友,平时只要有时间安自军就会和萧光宇讨论一些问题,现在听到安逸对萧光宇有些不满,自然会替萧光宇解释两句。
安逸也是知道这是出自谁的手笔,既然是行署会议,那不用说肯定就是余作同出手了。这样也的确责怪不到萧光宇身上。
只是老爸安自军平时都忙碌习惯了,现在骤然轻闲下来,不会引起胡思乱想吧?不过看到安自军悠闲的模样,这一点倒是不用多担心。
老妈李慧坐在旁边脸色却一直都低沉着,听到安家爷俩的对话,再也忍不住有些气愤地说道:“不让干就不干了,这工作有什么好的,天天人都看不到。现在安逸也有钱了,干脆就辞职得了。”
安逸苦笑不说话,心里明白老妈这只是气话而已,随着安自军职务的提升,恐怕最高兴的就是李慧了,出门头都抬得高高的,说话也能够大气几分,现在安自军落入到漩涡当中,甚至都回家休息了,自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李慧。
安自军大手一挥,斩钉截铁地说道:“你不用再说这些,一点用处都没有,我做的事情不怕任何人攻讦,也不怕被人泼脏水,所谓清者自清,时间会证明这一切。”
李慧被安自军说了这么一通,也就只能自己生闷气,也不会再反驳什么。过去一会儿,她自己站起来,叹口气:“休息也好,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我去给你们做饭。安逸,晚上陪你爸好好喝两杯。”
老妈的吩咐自然得听,安逸也是连连点头,正好可以和老爸聊聊天,开解一下他。虽然老爸看起来很淡定的模样,不过内心恐怕也不会平静。
不过这事情看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挨过去,安逸心里暗暗想到,等到罗斯国局势真的如老爸文章中所说,真的出现最后不可收拾的局面,自然一切都会扭转。所谓苦尽甘来就是如此,可惜这些都不能和老爸说,目前也就只能先这样了。
如此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地一直过去将近一个月,全国改开的路线方针辩论也一直都在持续,并且随着华夏学术界的加入让这场争论越发的纷乱。
安逸这一边有张朝年教授支持,另一方却也有几位经济界的知名专家打擂台,双方就是各大媒体上面战成一团。
其实安逸知道,这些蹦出来的所谓专家教授们,也将会是未来鼓吹国企需要全盘改制的人物,如此这些专家们背后站立的人物不言自明,可以说这些人互相勾结的局面已经开始浮出水面。
如果历史不曾发生改变的话,再过几年就是这些人最为疯狂的时候,华夏的国企就是这些人最为可口的美食。完全就是一场无比丰盛的饕餮盛宴,让这些人吃得肚满肠肥舒畅无比。
安逸现在所做的和将来想要做的,很大一部分也和这场盛宴有关,那当然并不是想着参与进去瓜分,而是想着要尽量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失。
当然这一点目前也就有他自己知道,包括张朝年教授在内,还把这些人有些过激观点当成正常的学术研究进行争论,却没有想到他们早就已经开始布局,把主意打到华夏多少年积攒下来的家底上面了。
罗斯国现在正在进行的所谓改开,其实就是这些人想法的一个最真实体现,包括国企改制的种种措施,也是这些人最想在华夏实行的措施,如此罗斯国改开的成败自然也关系到这些人能否实行心中想法的关键。
就在这个时候,安自军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一把大锤,直接把这些人的‘美妙’想法砸得粉碎,自然会让他们为之气急败坏。
甚至安自军在临前施行的国企改制试点的工作,也是处处针对这些人的想法,本来就已经让这些人恨得牙疼。现在终于找到机会报复安自军,当然不可能放过。
第三百二十四章 蛋糕
于是无数帽子就飞过来,什么路线错误,什么反对改开的罪人,什么要开倒车……总之这些罪名一定要扣到安自军的头上,从而全面否定安自军所推行的国企改制方案,达到他们心目中‘理想’的改开目标。
不过这种热闹却在七月五号这一天戛然而止,整个华夏媒体都为一件事情为之震惊不已。
就在罗斯国的首都莫斯科,自七月四号开始再次发生大规模群众集会,人数最高一度达到数十万人,群众要求罗斯国当局进行最彻底的改开政策,尽快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和廉政建设。
最最令人震惊的就是,随着聚集的人数越来越多,局势就逐渐开始失控,甚至最后都需要军队出面才能够控制局面。
安逸就是在电视上面看着罗斯国军队的装甲车和士兵列队开进莫斯科,当时就笑得无比的舒畅。
这就是某些人鼓吹的改开成就?总设计师可是一直都在强调稳定压倒一切的,如此做为标本的罗斯国发生这样的事情,此次关于改开路线的争论已经无需再进行下去了。
果然就在第二天整个华夏的媒体都开始转向,全部统一口径,对于罗斯国所发生的事件表示严重的关注。
至于以前那些批评过安自军文章的媒体更是一百八十度的转向,开始进行所谓的‘反思’。如此的见风使舵,简直就是一个最大的笑话。
安逸到此也就完全放心,虽然关于这件事情还没有最终的定论,改开总设计师也没有发表任何的看法,保守派也正借此进行舆论方面的引导和反击,不过也已经不关安自军文章的事情了。
由此安逸也就能够抽出身来去做自己的事情。也就是日出国那边出现的房地产泡沫,安逸需要去进行‘收获’的工作。
时间应该是在二个月前,日出国发布清理银行贷款,限制房地产无序发展的限制令,立刻就把一直潜伏着的房地产危机全面引发出来。
事态是如此的具有不可知性,简直就象是一出悬疑剧。原本看起来全面复苏的日出国经济,因为出台这样的决定,房地产泡沫就如同一场突出其来的海啸,把日出国全国的经济拖入深渊。
原本在此之前因为海湾战争迅速结束,世界原油价格持续下跌,从而带动日出国经济全面回暖,甚至一度出现火爆场面。
日出国连续五个月的经济全面发展,出口额在不断提升,国内的经济形势更是一片大好,无比的欣欣向荣。
如此美好的局面,也给日出国当局带来已经解决房地产泡沫的错觉,从而下定决心出台了这样的一个政策,却没成想最终收获这样的一个结果。
只不过短短二个多月的时间,整个日出国一片哀鸿遍野,满目疮痍,无数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只有大型的企业才能够依靠国外市场勉强度日。
安逸当时看到谷文煊发来的报告,开心得哈哈大笑。
富科公司可以说是此次日出国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大赢家,谷文煊听从安逸的指示,在日出国资本市场上面狂捞近六亿美元,从而把富科公司的美元资产扩大到近十二亿美元。
而这次安逸的日出国之行,完全就是一次收获之旅,却不是去收获美元的,而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去收获日出国多少年积累下来的先进生产和科技技术成果。
九一年七月二十号,安逸再次来到横滨,当然还是由王楠来到机场迎接他。
日出国横滨进入到七月份,天气也开始变得有些炎热,不过靠近海边,温润的气候和清新的空气,还是让安逸的精神为之一振。再看到眼前的丽人,安逸也是禁不住开心地笑起来。
今天的王楠穿着一身休闲的白色丝质裙装,前胸是大开襟样式,翻开的衣领上面还装饰着大朵的花朵,衬托着她的脸颊越发白里透红。修长的双腿上面穿着的是亮银色丝袜,脚上是一双红色的丝带半高跟凉鞋。整个人亭亭玉立,身形窈窕,脸上还带着一副茶色的蛤蟆镜,显得气质越发高雅。
“安逸,家里最近还好吧,我听说有些人想搅事情哪。”王楠见到安逸第一句话,却是直接问到安家的事情,明显她就是以安家媳妇自居,所以很关心安家会出什么事情。
安逸心里也很感动,也许这一辈子王楠都没有办法在安家得到正式的名份,可是她对于安逸的一片痴心,真正苍天可鉴。如此爱人是绝对不能辜负的。
“没事儿,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一些跳梁小丑而已,不用担心。”安逸笑嘻嘻地轻揽着王楠向机场外面走。
其实也不只是王楠会关心安家的事情,萧如君和蔺小琳也是一样,甚至事态严重的时候,蔺小琳都想请她爸出面帮忙说话,不过都让安逸给制止了。





重生1990 第188节
毕竟这种牵扯到路线方针的问题,越是级别高的干部最好保持沉默,也就是和中央保持一致,是绝对不能随便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萧如君和蔺小琳其实都很焦急,却是安逸反过来安慰她们,也没有答应她们到临前陪伴的请求。
当然最让萧如君和蔺小琳感觉遗憾和生气的就是,这次的事情也把给安逸庆祝生日的机会给耽误了。
原本安逸是七月八号的生日,可就是因为这件事情,安逸也没有答应萧如君和蔺小琳到临前给他庆祝的想法。只在去日出国之前在泉都市短暂地停留,三个人一起吃了饭,就当是给安逸庆祝生日了。
这件事情萧如君还好一些,而蔺小琳则是气得半死,最后还是安逸安慰她半晌,才把她的火气给消下来。
另外还有安逸其他的一些朋友,也通过各种方式向安逸表达问候,比如说泉都的宋伟和杜加强,甚至远地南方市的吴同万,也给安逸打过电话表示支持和问候。
当然罗克敌也不曾经打过电话来问具体情况,并且告诉安逸第二批武器装备的交易已经完成,一切都很顺利。现在这个时间,罗克敌应该已经去陆军学院进修了。
“现在咱们先去那里?你累不累?要不咱们先回去休息吧。”王楠坐在车内,一双妙目看着安逸问道。
安逸双手揉了揉脸,笑着说道:“直接去老高桥那里吧,先和他把生意谈完,然后咱们就去公司,这次来日出国最多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临前那边事情太忙,我爸的事情我也得盯着……”
王楠点点头,清秀的俏脸上表情平静,并没有因为安逸抽不出更长时间陪她觉得不开心,相反却因为压在安逸身上事情太多,让王楠感觉更加怜惜。
“要不先去休息一会儿吧,看你天天忙着这样,我都帮不上忙。”王楠一双妙目全都放到安逸身上,柔声说道。
“没事儿,你自己做得够多得了。”安逸笑着拍了拍王楠的脸颊,凑过去亲吻一下,两人就在车里面相拥在一起。
时间过去良久,安逸和王楠两人才分开,互相注视着对方的眼睛,感受着其中温馨的感情流淌。
……
“咱们出发吧,时间比较紧迫。”安逸最后亲吻一下王楠的脸颊,坐好说道。
王楠脸上笑靥如花,用力点头:“出发,向高桥电器进发,咯咯。”她如此娇俏调皮的模样,也让安逸笑起来。
就在去横滨市区的路上,王楠有些不解地问安逸:“这次真要把电子宠物全部转让给高桥茂树?我觉得有些可惜呀。”
“没事儿,电子宠物热也差不多算是过去了,最起码日出国这边已经没有什么潜力可挖。”安逸点头说道:“把这块业务打包卖给老高桥,咱们只需要看好国内市场就行了。”
王楠点点头不再说话,安逸看着车外快速闪过的海面景色,继续说道:“这次来日出国就是为花钱来的,我要集中所有能够用上的资金进行‘购物’,呵呵。”
王楠当然知道安逸这次来的目的是什么,听见安逸说得有趣,边开车边咯咯笑个不停,还是安逸提醒她注意行车安全,这才停下来。
横滨高桥电器总店内,高桥茂树现在看起来又要老相许多,最近日出国的经济形势日渐低迷,几乎是全行业都处于崩溃状态。高桥电器做为零售行业,受到的打击更大,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几家零售店的情景绝对很贴切。
“二千万美元,高桥先生,你应该明白这个价格绝对很公道了。”安逸坐在沙发上面,看着对面的高桥茂树,对于价格是半步不让。
高桥茂树脸上的老人斑越发明显,似乎人的精力也有些不济,只能硬撑着和安逸进行谈判:“可是安逸先生,你出售的只是宠物海外市场,并不包含你们华夏国内市场。如此二千万美元实在太高了一些,还请再降低一下价格。”
安逸神情越发轻松,笑着对高桥茂树说道:“高桥先生,咱们也算是老朋友了……现在日出国经济正处于调整期,经营上面诸多困难。其实我这也是为了你帮助你这位老朋友,所以才会出售电子宠物海外市场这块业务的,希望高桥先生不要让我这个朋友失望……”
高桥茂树脸色苦得都能滴出水来,几乎是安逸说一句,他就是一点头,幅度大得都好象是在鞠躬:“是的,我明白,还要感谢安逸先生对高桥电器的照顾……好吧,那就按照我们先前商量好的价格进行吧。”
安逸看着高桥茂树颤颤巍巍地在协议书上签好名字,笑着说道:“高桥先生,合作愉快,我还要感谢你对公司研究人员的培养,如果今后有好的合作机会,还是希望能够合作。”
其实安逸还真应该感谢高桥茂树,根据协议安逸就在这些天内,已经选派近四十名电子工程师,到高桥电器的电子工厂和研究所进行培训。虽然也是付出近一百万美元的培训费用,可是所得到的远远要比一百万多得多。
这边高桥茂树还在叹口气,知道安逸这只是客气而已,花费两千万美元购买到电子宠物整个海外市场的所有权,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高桥电器受制于日出国经济大环境,目前经营十分困难,还就是能够在电子宠物上面取得一些盈利,支撑高桥电器的正常运营。
并且高桥电器也投入许多资金研究电子宠物的后续产品,目前已经上市的几种新型电子宠物,已经取得一些盈利。在这种情况下,高桥茂树是无论如何不会放弃电子宠物这个产品的。
只是两千万美元,高桥茂树一想到这个数字,心脏病都犯了。现在高桥电器最缺少的就是资金,而两千万美元几乎就是高桥电器目前能够拿出来的所有的钱了。
可是没有办法,当初两家签署合作协议时候就有一条——安逸可在适当的时候动用回购条款,收购电子宠物在海外的全部生产和销售权。
1...139140141142143...26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