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1895淘金国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简牍
事实上对这一战区,德意等国伸手难及,虽然眼热这里越来越多的石油资源,但现在他们没有过多的兵力也没有能力到这里来分一口rou,所以也只能忍痛让给了阿拉斯加。
但叶枫心里却是有着一个算盘的,这片沙漠之下简直就是埋着数不尽的财富,绝不是现在的任何人可以想像的到的。
就算德意不让,叶枫也会尽一切能力争取,也正是因为这样,这里同盟**队不算多,进攻任务不算重,叶枫却集中了近百万军队用于这一战区的原因,就是要速战速决,他不想发生任何意外。而且这里虽然同盟**队不多,但伊斯兰教势力根深蒂因,民族和宗教矛盾极多,只有足够的军事力量,才能保证拿下这里后稳定住这里的局势。
他可不想前脚打跑了同盟**队,后脚就陷入了无穷尽的伊斯兰宗教和阿拉伯国家的各种矛盾当中不可自拔。他要快刀斩lun麻,拿下这里后,以绝对实力定下这里的未来大局,不听话的要反抗的他不介意干脆就此抹除。
相比海约国控制三个战区,轴心国独立控制的就只有一个战区,即北非战区。
事实上这个战区还是轴心国自己竭力争取的,原本这里是要成立一个由整个联合国阵营控制的大战区即地中海战区的。
但最终考虑到了德意等国的诉求,加上阿拉斯加想要的地中海主要战略要地已经基本拿下,北非的轴心国势力本就比较强,也没有必要再与德意过分撕破脸去争了,所以地中海战区并没有成立,不过考虑到苏伊士运河的存在,双方在此进行了比较正式的严格划分。
即苏伊士运河以西的埃及地区,加上苏丹以及意大利一直眼热的东北非的苏丹、索马里、吉布提以及本属中北非的乍得、尼日美、马里都属于轴心国控制的北非战区的作战范围。
而苏伊运河以东的埃及西奈半岛则划归了阿拉斯加控制的中东战区。这事实上也就等于划分了未来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即由国际共管,或者说两大阵营共管更恰当。
最后剩下的两个战区则是真正的由联合国这个大阵营共同负责的。当然因为涉及两大阵营的合作,所有事先就出兵力量的多寡而进行了利益的严格划分。共同作战,但利益却是在事先就划分好了,甚至细分到了某个国家。为的就是以免在战时产生纷争,影响了战区内各**队的团结和合作而导致不必要的损失或失败,进而影响到大局。
这两大战区中第一个就是东南亚战区,事实上这个战区主要由海约国的阿拉斯加和中**队组成,说是阿中联军更为恰当。但难就难在这里的印度支那没有投入同盟国一方的自由国,而是仍然在维希国的控制之中,还有一个很小的葡属东帝汶。另外这里还有一个比较另类的存在,就是这里唯一的一个主权国家即泰国却不是属于海约国阵营的,而是属于轴心国阵营。
最终在轴心国力争下,为了保住在这里的利益,轴心国完全放弃了在缅印战区的利益诉求(所谓的自由印度也是属于轴心国阵营的,不过这种无权无势只有嘴皮子的临时政fu本身对轴心国没有多大帮助,在阿中强大实力面前,他们什么也争不到,德意再努力支持也是白费心机),转而全力要求在东南亚战区占据部分利益,以图在海约国大本营的太平洋地区取得一两个桥头堡。
因此在轴心国力争下整个联合国大阵营共同负责的东南亚战区就此成立。
东南亚战区顾名思议就是负责在马来半岛,荷属东印度、马六甲海峡等地的作战任务。包括已经结束战斗的菲律宾也划入了这一战区。
不过虽然是属联合国大阵营的战区,但毕竟主要还是靠阿中两国的军队作战,维希国控制的印度支那根本没有太强的实力,泰国也只是有能力欺负一下弱国,在这种大战中其实所能付出的也有限,自然的他们在这里所谓的利益瓜分,确切的来说是要尽力保住原有利益不被阿中两国借势吞并。
所以这一战区涉及的利益瓜分极为详细。
按照事先的协议,战后,泰国自然可以维持现状,光是这样泰国政fu也要感天谢地了,否则数十上百万阿中军队杀进来,泰因随时可能被找借口灭掉。
而维希国所属的印度支那虽然没有改换阵营,但事实上其许多官员和军队都跟其他国殖民地一样有些三心二意,有一部分是倾向于支持同盟国所属的自由国的,所以要他们在这场战争中帮上大忙不太可能,联军不分心为维希国稳定局势就算好。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对印度支那是有特殊规定的,战后,印度支那将一分为四,分别是老挝、柬埔寨、南越、北越四个地区,不管是以后允许他们成为主权国家还是仍为殖民地,总之未来的维希国只能控制南越和柬埔寨,而老挝和北越(南北越以北纬16度线分割)则由中国控制。
另外阿中两国之间提前做了一些划分。规定除荷属东印度的西伊里安(新几内亚岛的西半部),塔宁巴尔群岛,小巽他群岛、努沙登加拉群岛、爪哇岛、苏mén腊岛外,其他各大小岛屿包括菲律宾,马半亚半岛(除新加坡),加里曼丹岛(婆罗洲)、苏拉威西岛、马鲁古群岛等都将由中国控制。
不过有一条特殊规定,即控制马六甲海峡的新加坡及巽他由两国共同控制。
事实上这样一来,基本上就等于阿拉斯加控制了东南亚最南部那一条东西向平行线上的众多岛屿,而中国则基本控制了其他的各大小岛,若不算势弱的泰国和南越,也就意味着整个南中国海将基本上成为中国的内海。
不过虽然中国将在这一区域占据最大的利益,但考虑到这里涉及到众多的海上作战,加上中**队主要会投入缅印战区,所以在这一战区的主导仍是阿拉斯加。
所以这一战区的总司令就由阿拉斯加的西太平洋联指司令冯可齐元帅担任,中国,泰国,维希国都将派出部分将领加入战区司令部指挥作战。当然主要还是由中国和阿拉斯加将领为主。
最后一个战区可能也是涉及面积最广的一大战区,同时也是最为复杂,利益盘根错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战区。即非洲战区。
确切的说,这一战区称为中南非战区更恰当,因为北非已经单独成立了一个战区。
非洲战区的主要军队其实还是阿拉斯加,毕竟除了本处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拥有莫桑比亚及安哥拉的葡萄牙外,目前轴心国也好,还是中国,土耳其等其他海约国成员,目前基本上都没有实力ā手到这里来。
不过因为这里未来德意葡等国都有利益诉求,所以这里的军队组成也会很复杂。同盟国在这里的军队也不算太多,只有十余万英军和数万投入自由国的**队以及少量比利时,美**队外,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战斗力很弱的仆从军,所以这里的战区所辖范围大,但作战任务并不算太重。
在这里作战最大的障碍也许还在于这里落后的jiā通,湿热的气候以及复杂的民族种族冲突。
在一些殖民地当中,可能会有大量统治阶层向着同盟国,而其内也有不少种族倾向联合国的,反之也是一样的,在葡、等殖民地中,也可能会有统治阶层倾向联合国,而其境内某种族却与同盟国暗通款曲的。
不要说什么现在联合国占优势,只要不是傻瓜都不会轻易的投入同盟国阵营,这里毕竟是非洲,除了已经基本独立的南非联邦和阿拉斯加统治区经济状况较好,对外联系较多,信息相对发达外,很多殖民地内的种族都还处于极度闭塞当中,特别是许多宗主国对于当地民族采取了比较严厉的统治制度,这些不开化的民族更没有了解国外局势的能力和渠道。
所以在这里,对一些酋长许诺,给予金钱、权力或其他方式的youuo,可能就会很容易让某些部族轻易的相信说客的话暗地里反投某敌对阵营的。
因此在这里作战,任务不重,却得打起十二分小心,否则未尝没有yin沟翻船的可能。
由于非洲战区的主力是阿拉斯加军队,所以这一战区的总司令也是由阿拉斯加的非洲最高司令部司令朗.帕多元帅担任。
另外考虑到这一战区的军队构成太过复杂,当地政治、种族形势也很复杂,各国都有利益需求,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战局发生一些重大影响,所以还把现在担任东俄驻军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东俄军政协调委员会副主任的伍靖松大将ou调到了这个战区以副总司令的身份担任政治协调官(这种多国联合战区为避免各国产生不好的想,是不会设立太高级的政治部mén的),专司与各国政fu,各国参战部队的沟通协调,当然还有种族政治策反工作。
九大战区,代表了九个主要作战区域,也代表了联合国及同盟国两大阵营的主要争夺区域,当然九大作战区域目前都是联合国阵营主攻,而同盟国阵营只能苦苦的处于被动挨打防守的处境当中。
包括中南美和加勒比地区也是一样。
这一战区在成立之前,就依靠第三特un舰队的强大实力,突袭圣迭戈军港,把美国在太平洋的最后一个大型军港和最后一支较强大的舰队摧毁了,目前美国在太平洋只有西雅图和旧金山两个不大不小的军港,他们的舰队也只能缩在港内惶惶不可终日,依靠着广布水雷和水下障碍物来维持存在,自然不可能威胁到已经集结在东太平洋的联军。
可以说目前在太平洋方向,目前美国已经缺乏了足够的抵抗能力,他们所能寄于厚望的只有巴拿马运河。只有守住巴拿马运河,使阿拉斯加的舰队不能驶入加勒比地区,美国的后院才能继续保持一定的安稳,英美荷等国在加勒比的殖民地也才能确保无恙。
不过虽然盟军陆续在运河区增加了兵力,目前总兵力达到六万余人,还要超过阿拉斯加在运河区西岸的军队,但在空中他们却是被阿拉斯加大规模的空军力量所压制。
不出罗斯福等人所料,阿拉斯加空军这一出手立即让英美等国凭借流星喷气式战机拉近与阿拉斯加飞机技术的幻想破灭,虽然到目前为止,阿拉斯加空军出现的仍然以活塞式战机为主,但闪电战机的装备量却多了不少,而且其中出现了不少他们没有见过的比闪电战机肯定要先进许多的喷气式战机。
首轮空战,盟军在运河区的空军力量就损失了近三成,后来虽然有了一定的防备,但面对那些远比闪电战机先进的喷气式飞机,盟军的空军仍然处于严重的劣势,三天空战,最终以盟军完败告终,集中在此的三百多架飞机大半折损,这也使得盟军再没有了任何反击力量去攻击阿拉斯加控制的运河区西岸。只能在边境屯集大军死死的在陆地上阻止阿拉斯加的推进。
此时的库莱布拉战区司令部内,刚刚赶到这里正式履总司令之职的严石正在听着德迈尔大将和马克.邓恩上将的汇报。
德迈尔现在担任战区联军副总司令,同时直接指挥阿拉斯加军队作战。
而马克.邓恩上将则是担任的战区参谋长,负责整个战区的作战计划制定。
“这么说来,盟军现在完全只有挨打的份嘛,为何到今天,还没有在地面上推进哪怕一公里?”三人汇报完毕后,严石微微一笑问道。
两人互相望了眼,最后还是德迈尔道:“盟军总数应该在六万余人,运河区前后只有十几公里防线宽度,这六万余大军几乎可以把防线填得密密麻麻了,加上他们在此经营已久,构筑了许多坚固的un凝土工事,也能扛住我们的飞机轰炸,所以如果强攻,我们的损失会很大。毕竟我们目前也只有五万大军,硬拼虽不能说会失败,但损失肯定会很大。”
这时马克.邓恩也马上说道:“我们手上现在就四个海军陆战队师加一个空军师,海军陆战队本就相对缺乏重装备,打这种坚固的地面永备工事并非所长,我看不如再等三天,等第38集团军来了,有了装甲旅和炮兵师,攻势必须迅猛很多,多少也能大幅摧毁一些永备工事,这样加上38集团军的五六万步兵,我们还有兵力优势,到时损失也会大幅减少。”
德迈尔也点了点头,显然都支持这个想。
严石考虑了一下却摇了摇头道:“时间宝贵,越等下去,英美盟军的兵力也可能越来越多。不用再考虑了,必须立即发起攻击,控制运河,让特un舰队杀入加勒比解决英美海军。”
“可是现在我们虽然在空中有优势,但也不可能靠空军把六万盟军击败地面上,说实话,如果不能摧毁那些密密麻麻的永备工事,五万海军陆战队怕是拼完了也不一定能成的占领美控制区。”马克.邓恩一惊马上摇头道。
严石突然站了起来,然后笑道:“运河全长不过80余公里吧,你们难道忘记了第三特un舰队装备的导弹不止是可以打击水面目标他们同样有着攻击地面目标的能力。18艘导弹舰,导弹最远è程都可达数百公里,在新港外海都足以将导弹打到东岸最边缘了。”
德迈尔闻言马上道:“但是,严帅,现在的导弹偏差距离还是很远的,而且è程越远,偏差越大,超过一百公里外发è的话,最大偏差也可能达数公里的。而整个运河区最宽处不过16.09公里,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导弹很可能会有不少打到运河区之外的巴拿马国土上,而巴拿马现在中立,何况我们与盟军的防线最近处相隔不到千米,导弹还有可能打到我们自己的阵地上,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我们才不得不放弃了采用导弹攻击的办。”h





1895淘金国度 第759弥漫世界的战火硝烟(一)
攻击中立国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的,一般来说,只要某国正式宣布中立,其他国家就不会向其发动攻击,当然其实这种中立很多时候也是一些大国玩得花样,今年中立,明年就取消中立比比皆是。(网)只有那些真正永久中立的国家才有可能杜绝其他国家的侵犯。
但这种永久中立一般也只有那些并不太令人眼势,没有多少资源,或者一些具备重要战略位置和资源,但又同时面临数国争抢却谁也奈何不了谁时,这样的国家才有可能永久中立。比如果瑞士,还有南美的智利也曾是长期中立的国家。
不过当一方变得极度强势,不在意一些所谓的中立约束时,这种中立其实也不保险,比如一战时,比利时就是中立国,但德国人还不是说打就打。
比如智利脱离西班牙统治后基本上就变成了英国人的地盘,只是后来英国逐渐势弱,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挑战,加之智利当时拥有着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硝石资源,让各国垂涎,最终智利才能有资格玩起了长时间中立。不过智利的中立其实也算不得永久中立,历史上的二战他就加入了同盟国。真正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瑞士才能算是永久中立国。
至于巴拿马,呵呵,现在他们是没有资格玩永久中立了,甚至真正的中立也做不到,一个巴拿马运河就注定了他必须要有一个靠山。否则他一天都会不得安宁。如果此次运河区之战同盟国获胜,他肯定会受到同盟国控制,而阿拉斯加赢得胜利的话,阿拉斯加也绝不会让巴拿马真正中立下去,一定会彻底取代美,成为巴拿马唯一的掌控者。
严石却冷笑一声道:“中立?难道你们认为巴拿马就真的能中立?运河区虽是租借区,但毕竟仍是巴拿马在律上的主权领土。一开战,子弹不长眼,难道就没有飞出运河区之外的炮弹和子弹?不可能吧,只不过子弹和炮弹不如导弹的目标明显,所有可以忽略,但说到底还是一样的,导弹也不过是大一些的子弹罢了,巴拿马若要以此说什么,随时可以反驳他们,而且你们难道认为巴拿马真敢因此投入同盟国吗?他们的首都巴拿马城可就在新港市对面,我们甚至可以直接用舰队攻击,他们要敢投入同盟国,第二天,巴拿马城就能改换国旗。”
严石说到这里又停顿了一下道:“至于误伤我们自己的目标,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容易解决,运河西段是在我们控制当中的,可以让导弹舰驶入运河,这样就可以尽量把导弹发è里程拉近,è程近了,误伤的可能自然可以减到最低,此外还可以把太靠近美国阵地的军队往后撤一两公里,保证双方阵地最近处不接近两公里以内,那么几十公里的è程,偏差我想绝不会超过一公里才对,足以保证不出现误伤了。只要用导弹摧毁了他们的永备防御工事,数万盟军在空军和导弹的轰击下不崩溃才怪。”
严石这样一说,德迈尔和马克.邓恩几乎都没有犹豫就立即点头,说实话,此前他们已经被那些约束nong得很不得劲了,既然严石都不把所谓的中立原则放在心上,他们当然更没有意见了,再说严石说的对,小小的巴拿马就算挨了打,也没有能力翻天,他们一直游离在两大阵营之外,也没有人会真正帮他们说话。
一枚导弹携带的炸弹动辄以吨计的,这样的打击,什么样的un凝土工事也挨不了两下,没了防御工事,六万连空中防护能力都已经不具备了的盟军又何足为惧。
嗯,唯一的缺点也许就是战区后勤部和第三特un舰队的司令何长工上将要头疼了,导弹威力是大,可是一枚导弹可比一枚炮弹的造价高了许多,加上特un舰队装备的导弹主要还是要用来对敌海军作战的,这一轮对地攻击,以美国那么多的永备工事,怕是得把现在装备的大部分导弹打完。
严石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对着马克.邓恩道:“马克,你去联系后勤装备部,就说我们需要导弹,更多的导弹,除了运河区,我想我们接下来的行动,肯定也会面对许多坚固的岸防工事,导弹还要发挥更多作用啊。”
邓恩呵呵一笑马上点头,好在最近为了配合军事行动,后勤装备部已经夏威夷岛秘密建立了一个导弹工厂,补给也不算太困难。
这时严石又神情严肃的对德迈尔道:“通知各部队,明晨五时展开行动,务必在三天内控制整个运河区。”
942年1月15日,在天未亮,晨雾弥漫之时,同盟**在巴拿马运河区东岸的永备工事突然遭到阿军导弹密集攻击。
那些曾经扛住了飞机和大炮轰炸的un凝土永备工事面对导弹携带的动辄以吨计炸弹的攻击完全无抵御。
碎石满天,血rou横飞,密集布防于马登湖和加通湖一线的以美军为主的六万同盟**队像是被割稻草一样成片炸翻。
同时这些导弹è程远近不同,最大è程远远超过了整个美控制区长不过四五十公里的范围。
所以在美控制区,几乎任何目标都在导弹è程之内。
英美调集的经运河进入加通湖和马登湖的一支守备舰队几乎连还击都无做到,就全部被数十公里外的阿拉斯加导弹给击沉,沉入湖底。
三个小时的攻击,阿拉斯加发è了超过近百枚导弹,加上已经占据压倒ing优势的空军轰炸,被罗斯福认为至少可以抵抗阿军十万大军三十天攻击的坚固工事就如同豆腐做的一样被摧毁。甚至于那些远在东岸港口科隆等算是同盟**队后方的城镇和军队也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毕竟导弹可不是大炮,除非美军工事可以筑起高达数十上百公里高度的城墙,否则任何地面工事和障碍物都不可能阻挡导弹的飞越。
而唯一能对导弹有一定拦截能力的飞机,同盟军在运河区已经基本上没有了,首轮攻击中,连机场都被炸了个稀巴烂,就算还有隐藏的机场,也会马上遭到阿空军的攻击。
所以发起导弹攻击后,阿拉斯加军队已经完全具备压倒ing的优势了。
随着防御工事的崩溃,随着同盟军的节节败退,阿拉斯加第三特un舰队却是步步紧bi,直接驶入了加通湖和马登湖,这一次导弹攻击就更加奔放了。
毕竟这时他们已经处于阿军最前方了,不用担心误伤问题,所有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目标只要认为有威胁的统统都会在搜索雷达的搜索后遭到雷达攻击。
同盟军寄希望于加通湖和马登湖做为第二道防线来阻止阿军继续推进的愿望也落空了。
上午九时,随着舰队基本清空了加通湖西岸的永备工事。严石一声令下,五个海军陆战队师在海军的运送下陆续登上加通湖和马登湖西岸,同盟军兵败如山倒,因为过了湖,同盟军已经没有任何能力拦截阿军了。
上午十一时,海军陆战队15、16师沿运河北岸推进,相继占领了科méng湾西岸的谢尔曼堡和恰格雷斯镇。
而到下午十三时,海军陆战队17、18师也沿运河南岸推进,抵达了美国在运河区的控制中心,也是运河区内仅次于新港的第二大城市,运河东段的主要港口科隆。
此时原本六万的同盟军遭到连翻打击已经只有两万余军队就龟缩在科隆。
但科隆并不安稳,不说导弹可以毫无阻碍的打进科隆城,就是阿拉斯加飞机也同样可以集中轰炸科隆,科隆有不错的防空能力的,但那只是针对活塞式飞机,对于那些速度几达音速的喷气式飞机来说,防空火力只怕连捕捉能力都不具备。
大势已去,就是罗斯福也知道,已经不可能凭借科隆港封锁巴拿马运河了,就算再多军队,也不可能凭借一个科隆城坚守太久,反而军队来的越多损失会越大。
最终在罗斯福的命令下,同盟军主动放弃了科隆,在英美舰队的护送下向古巴和bo多黎各等加勒比海岛撤退。
好在科隆港有不少货船和商船,运走两万余士兵的能力还是有的。所以撤退还算迅速。
在北岸的第15、16师也越过运河来到科隆,准备在导弹舰配合下总攻科隆前,同盟军已经在日落时分成撤退。
只是科隆港内的大部分物资和其他船只却已经没有办及时撤走了,甚至连破坏都不够时间。白白便宜了阿拉斯加。
要知道科隆的城市虽然没有新港繁华也没有这么大,但在美国支持下,却是运河区东段的一个大型自由港,城内有不少加工厂,更有无数物资。当然还有不少金银。按照严石的说:“打下巴拿马,绝对是一笔横财,不只是以后数十年的巨大收益,光是这一次横财已经抵得阿拉斯加这次出兵巴拿马的总耗费还有多了,至少那些导弹等于是美国人帮阿拉斯加给出了钱。
1...739740741742743...7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