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简牍
随着担任发è总指挥的布劳恩一声令下,第10高炮团正式开始准备发è全世界第一枚“飞行炸弹”――1。此时这枚还没有被正式称为巡航导弹的大家伙已经加满了燃料,所有系统都被仔细检查过,正静静的躺在发è场的滑轨轮式发è架上等待最后的点火发è。等待一切准备就绪,指挥官命令除负责点火的军士之外的所有人都到水泥掩体里隐蔽起来,当所有的人都完全隐蔽起来之后,指挥官向军士下达了启动发è程序的命令。
在点火的军士轻轻地拨动一个开关之后,一股压缩空气把含有辛烷的汽油从导弹的燃料箱送到位于导弹尾部上方的脉冲喷气发动机里。接着火花塞开始加电点火,燃油被点燃了。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从尾部喷出耀眼的火光。
然后导弹在滑轨上前行,当他冲出滑轨后就带着他那通红耀眼的火光直ā天空……
距发è约6分钟后,导弹达到了预设的900米的巡航高度。之后开始明显折向东北飞行,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内。
在2时08分,水发è指挥室内第一台电话响起。
“第一观察点报告,发现飞弹已经飞出克卢恩市,正向东北预定目标飞去其他一切正常”接电话的士兵挂下电话后,立即报告。
布劳恩只是点了点头,叶枫和蒋清槐等人则已经在坐了下来,并没有干扰布劳恩的指挥,只是细细的听着不时传来的汇报声。
“第二观察点报告,飞弹已经飞过科尔谷地,正向预定目标飞去,基他一切正常”
“第三观察点报告,飞弹飞过育空河,发现飞弹可能偏离预计轨道,偏移距离约在一公里左右。”
听到这里布劳恩仍然没有什么表示,当然飞弹已经发è了,他们已经无再想什么办了,只能希望最终的偏差不要大太就好。
“第四观察点报,没有发现飞弹,没有发现飞弹,预计已经偏移出第四观察点范围。”
“第五观察点没有发现……”
“第九观察点报告,发现飞弹,发现飞弹,预计偏移距离已经超过十公里。”
“空中追踪第六小组报告,发现飞弹已经飞过佩利河,距离预定目标距离约有一百公里,偏差距离已经预计超过二十公里。”
偏差已经有二十公里了,但不管是叶枫还是布劳恩似乎都没有不高兴,这个偏差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叶枫知道后世的v1动辄偏差数十上百公里,更离谱的可能偏差数百公里。真正能完全命中预定目标的几乎没有。而要知道v1的航程不过300公里上下,1却是达到了500公里。
而现在1在即将接近预定目标时,还只偏差二十公里,最后的偏差绝不可能超过二十五公里才对。
事实证明了叶枫的猜测。
2时12分,电话再度响起。
“佩利雷达站的观测人员报告,发è飞弹……”
“空中第11追踪小组报告,飞弹坠毁在佩利草地的开阔处,高能炸弹被引爆。爆炸产生了巨大的弹坑,并点燃了弹坑周围大面积的区域,没有人员伤亡,据估计弹坑在预定目标西面的23公里处,严重偏离目标。”
有些不明底细的蒋清槐和谢缵泰、陈国清听到偏差如此大时,脸上略带些失望,二十三公里的偏差,那也就是说几乎完全无准确的命中目标,那么应用于战争时,这些飞弹如何才能起到作用?除非是进行覆盖式打击,否则想要jing确的摧毁敌军某个重要目标的话,怕是要发è数十上百枚飞弹,才有可能误中一次?这简直就是赌运气嘛。飞弹的造价可不是一枚普通炮弹可比的。一个目标就要数十上百枚,就算阿拉斯加再富裕也不能承担这样的消耗。
所以当他们看到叶枫和布劳恩两人表情非常平静时,就不免有些奇怪,而且他们发现似乎两人还很满意似的,特别是布劳恩似乎还轻吁了一口气,像是如释重负一般。
“第一次试验嘛,而且制导技术还有很多限制,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不算什么,这已经超过我的预计了,我想韦纳也是满意的,毕竟500公里è程,偏差二十多公里已经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了,当然更重要的是,飞弹没有中途坠毁,现在虽然偏差,但还算是接近预定目标,那么至少现在可以保证,飞弹的500公里è程算是基本实现了。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了,你们可以想想,如果我们从五百公里外发è一百枚这样的飞弹攻击敌军大规模目标比如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场面?”看到蒋清槐等人的表情,叶枫呵呵笑道。
“不过这只是第一枚,是否会出现大量坠毁,是否偏差会更大都还不能肯定,需要大量发è实验,才能得出具体的数据。不过我相信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随着其他各方面的技术进步,这种飞行炸弹的前途绝对是一片光明。”布劳恩听了叶枫的话后,转身说道。
叶枫也点了点头,然后问道:“你们制造了多少枚1?”
布劳恩马上道:“因为是第一次正式试验,为确保不过多lng费,所以只制造了四十枚,并且预定在这里发è共十枚,其他三十枚分三个地点运出克卢恩,分别到耶洛奈夫、道森和阿萨巴斯卡市的高炮基地进行发è。综合之后应该可以更准确的得出这些飞弹的各项数据。
叶枫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表道:“那么接着发è吧,再发è九枚,我想只要这十枚没有出现太大问题,这个研究也可以算是基本成了。其他的发è实验最多就是为进一步的后续研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罢了。”
“好我也正有这个打算。”布劳恩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高炮团的指挥官点了点头。
发è是早有准备的,接下来也很简单,把飞弹安装上滑轨,检测,这次却不是分开发è了,分开发è,岂非要一天时间。反正当初做发è准备时,发è滑轨又不只做一个,不过当然也不同时发è,没有先后,怎么知道每枚飞弹的偏差距离,且万一有飞弹坠毁也不知道是哪一枚,所以只是错开时间,每枚飞弹点火时间都错开五分钟。
当然这些飞弹的目标也不全是定在已经验证过的最大è程内,而是在500公里è程内定了几个不同的目标,有200,有300,有400公里的,各不相同。
随着一枚枚飞弹先后发è,约一个小时后,结果全部出来了,九枚飞弹其中三枚偏差在二十公里左右,两枚领头达到了三十多公里,其中一枚最离谱偏差超过五十公里,不过也有好消息,就是有两枚偏差在十公里以内,最后还有一枚距离目标更是只有两公里。
而且值得高兴的是无一中途坠毁。
“如果剩下的三十枚发è时也能保持这种水准,又没有大量中途坠毁的现象发生的话,我想光是1就已经可以大量制造一批准备部队了,毕竟武器总是要接受真正的战场检验才行。也只有那样,你们才能真正得到最准确的数据。才能真正研发出更好更实用的飞弹。”当所有结果出来后,叶枫面lu微笑对着蒋清槐和布劳恩道。
蒋清槐听了叶枫的话也很高兴,毕竟这个基地,这里的项目说起来无一不是他直接领导的,叶枫满意,那就证明了他们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1只是代号,如果批量生产,我觉得应该有一个正式的名称更好,不如总统给取一个名字吧。”
叶枫也有此意,沉yin片刻后,脸上突然lu出一股值得玩味的笑容道:“战斧,就叫战斧吧,另外也不要叫飞机炸弹了,我觉得叫巡航导弹更贴切一些,1的全称以后就是战斧巡航导弹。”h
1895淘金国度 第734章 天弓!红箭!
战斧巡航导弹
当叶枫说出这个名字时,蒋清槐和布劳恩等人纷纷在嘴里细细念叨着,然后都是眼睛一亮。.
这个名字贴切,无比贴切,特别是巡航导弹这个名称,真是太贴切了。几乎任何字眼都比不上巡航导弹这个名称更能体现这种飞行炸弹的身份和作用。
“好,好名字,以后它就叫战斧巡航导弹了。”布劳恩头点得跟ji啄米一样,显然对这个名字感到非常满意。
蒋清槐和陈国清、谢缵泰等人自然也是纷纷点头。
不过这时叶枫又看着布劳恩道:“不过这个名字是用来命名以后批量生产的巡航导弹,我希望批量生产的战斧导弹能比这个1取得更多的技术进步才行。说实话,虽然导弹的偏差以1的技术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但随着诺斯韦基地的开放,战斧无论如何都要在命中jing度上有一个不错的提高才是。韦纳,你有这个信心吗?”
布劳恩几乎没有怎么考虑便道:“没有问题,事实上因为1是先研制出来的,采用了无线电制导,容易受干扰,命中jing度的确有些低,但紧接着研制出来的2我们采用的是惯ing制导,数据都是通过诺斯韦基地运算后发回来的,一旦计算机技术向我们全面开放,我们就有把握以后全部采用惯ing制导技术,那样命中jing度肯定会大幅提升,多了我不敢说,提高50我是有绝对把握的。”
“2,你们还制了2,为何不直接发è2?”谢缵泰一听马上问道。
叶枫也有些好奇,不过他马上想到了什么,脸上一喜。
果然布劳恩已经微笑首解释道:“接下来火箭实验基地发è的就是2,虽然两者采用的推力方式完全不一样,但毕竟都是非常规的飞行式炸弹,又同在一个保密基地内,两大项目之间有一些共通技术,所以项目代号都采用了克卢恩的字头代号。战斧先研制出来,所以命名为1,而火箭实验基地研制出来的这款新式炸弹就没有再采用以前的a字头命名,而是就命名为2。”
果然如此,叶枫心里隐隐已经有些ji动和期待了。他没有想到2居然是采用的惯ing制导技术,他以为同样是采用1的无线电制导技术呢。
惯ing制导技术他知道,事实上惯ing制导技术的概念还是叶枫通过总统办公厅传过来。
所谓惯ing制导技术,就是利用惯ing来控制和导引运动物体驶向目标的制导系统。这种系统通过惯ing测量装置测出物体的运动参数,形成制导指令进行控制。组成惯ing制导系统的设备都安装在运动物体上,工作时不依赖外界信息,也不向外辐è能量,如此就不易受到干扰,是一种自主式的制导系统。在后世,这种系统广泛用于飞机、船舶、导弹、运载火箭和航天器的制导,尤其是后世的导弹,采用惯ing制导是绝对的主流。
但在这个时候,这个技术绝对是非常超前的,特别是计算机没有真正开始规模应用的时候,因为惯ing制导系统通常由惯ing测量装置、计算机、控制或显示器等组成。惯ing测量装置中又包括测量角运动参数的陀螺仪和测量平移运动加速度的加速度计。然后再由计算机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运算,获得运动物体的速度和位置。对于飞机和船舶来说,这些数据送到控制显示器显示,然后由领航员或驾驶员下达控制指令,纵飞机、船舶航行;或由自动驾驶仪引导到达目标。而航天器和导弹的计算机所发出的控制指令,则直接送到执行机构控制其姿态,或者控制发动机推力的方向、大小和作用时间,将航天器引导到规定的轨道上,将导弹引导到目标区内。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技术对于现在来说到底有多么超前了,最起码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运算,更是需要计算机直接组成这个系统,缺少了计算机,惯ing制导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刚刚发è的1没有采用这种制导系统,而是采用落后的无线电制导,他一点都没有奇怪,甚至都没有问起过惯ing制导,没想到2居然是采用的惯ing制导,这倒是让叶枫既感到意外,也感到一丝ji动。
不过紧接着他又觉得有些不对,看着布劳恩道:“不对啊,韦纳,你们根本没有计算机,惯ing制导从何谈起?虽然可以将数据发往诺斯韦运算出来,但缺少了计算机即时运算,这个效率和可靠ing绝对会大打折扣。根本不可能达到惯ing制导的技术要求。”
开玩笑,就算到了后世历史,惯ing制导也是六十年代后才开始逐渐成为主流,即便是苏美在五十年代都只能采用无线电制导或有线制导。现在的计算机技术基本上只是一个雏形,惯ing制导只怕有些不切实际了。
不要布劳恩他们从一开始就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导致研究走偏了方向才好。研发还不实用的惯ing制导,还不如先打好基础,从无线电制导技术开始踏踏实实的发展下去,待计算机技术成熟,就能水到渠成的发展惯ing制导的导弹了。
布劳恩却呵呵一笑道:“这的确是一个不完全的惯ing制导系统,所以2我们只是制造了一百枚,而我们将要发è的目标地点都是提前选好了的,经过事先计算,输出入惯ing制导装置当中,所以就算装置当中没有直接的计算机构成,也可以通过无线电将数据即时传输修正,所以这一百枚2也完全可算是采用的惯ing制导技术了,而我们这次实验的就是惯ing制导的效果,如果没有问题,我们接下来就将利用诺斯韦基地的技术联合研制真正的惯ing制导技术,当然这个技术远不能称得上成熟,但如果试验这个技术确实有利于提高命中jing度的话,接下来我们就将支援诺斯韦基地在计算机技术上实现攻关,然后大力发展惯ing制导的导弹。”
“这似乎只是一个设想,就算设想证明是正确的,但受制于计算机技术,只怕几年内也无制出真正成熟的惯ing制导的导弹,而我们现在却需要这种导弹,不可能等到几年后的。”
叶枫皱了皱眉道。
布劳恩马上说道:“我想这并没有冲突啊,事实上火箭基地不像无人驾驶基地,在火箭基地已经进行了很多次发è试验了,而以前我们发è的无一不是无线电制导的导弹,且已经有过几次成的实验了,就在去年底我们发è了a5,那是我们制造的最成的无线电制导的火箭炸弹了,基本上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无再提升他们的命中jing度了,所以我们才转而开始研制惯ing制导。”
“a5?”叶枫凝眉细思,这时陈国清已经上前道:“总统,a5的发è报告去年已经jiā给你了。”
陈国清接下来没有再说什么了,叶枫却知道,这份报告自己当时肯定没有在意。毕竟火箭基地是这个克卢恩保密基地内最早成立的实验基地,早在1928年就开始在当时的克卢恩演习场内设立了。不过受制于多方面技术的约束,并没有取得多少让叶枫ji动的成果,久而久之他就没有怎么特别注意了,加上去年正在进行对苏战争,像这种夹在文件堆中的关于a5的发è报告他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去看。
不过除了a5的报告,前面的几份报告他都是看过的,也大致了解火箭基地的一些发展情况。
928年,后勤装备部有人提出了液态燃料火箭作为长程攻击武器的可能ing,叶枫随即想起了导弹,于是派遣对火箭研发有兴趣科学家负责筹组相关事宜,不过最开始是由中情局四处招募人手的,不久就招募了戈达德等数个国家的科学家加入这个实验基地,1930年正式开始进行液态火箭推进器的试验。
就在这一年,在演习场内进行了第一次试验,不过那次试验并没有成,火箭发è后十秒钟就解体爆炸了,还一度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一年后,戈达德的团队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款采用酒jing与液态氧推进剂,重达150公斤,直径0.3米,长约1.4米的a-1导弹。也是在演习场进行发è的,那次发è成了,不过因为推力太小,整个è程也不过达到两公里。
但这次成的实验,对火箭基地的发展还是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了,不久后,在演习场北面山区正式兴建保密基地,火箭实验基地正式迁入保密基地内,并得到了后勤装备部大量资金和物资支持,随后又将原位于白马城和克卢恩市的的几个发动机研究机构一起迁入了基地,组建了克卢恩发动机研究所,基地也随之扩建。
932年,这个保密基地直接划入炮兵司令部直辖,资金和物资得到了进一步倾斜,同年还组建了无人驾驶飞机研究基地,整个大保密基地逐渐成形。到1934年,克卢恩大学成立,保密基地才正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可能说保密基地后来的发展,一切都与当初的a1成发è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随后几年时间内,布劳恩等更多火箭研究专家和兴趣爱好者们也纷纷加入保密基地,让这里的科研实力大幅提升,期间戈达德等人不断进行火箭研发,终于陆续取得了更多的突破。
933年6月7日及8日,戈达德的研究团队成发è两枚重500公斤,安装陀螺仪并以液态氧及乙醇为动力来源的a2火箭,此次测试两枚火箭以10.2公里及11公里的è程掉落在东北面荒原之中,虽然è程远未达到叶枫的预期,叶枫当初看到这个报告时,根本没有什么表示,但对于火箭基地来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甚至基地内后来对a2火箭的后续开发一直持续了两年多,直到1935年才终止。
936年,布劳恩开始在火箭基地崭lu头角,在戈达德的支持下自组团队更近一步着手研究第二代的a-3火箭。
a-3火箭重达750g,直径0.7m,长6.5m,推力增大到14700gf,不过虽然a-3火箭试验成,让布劳恩在基地内名声大噪,并开始逐渐取代戈达德成为基地内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担负起了无人驾驶基地那边的部分工作。
但从技术上来说,a-3火箭的è程距离仍旧未达当时研究团队的期待。更远未达到叶枫的预期,而相关的技术瓶颈越来越明显,也是从那时开始,叶枫开始逐渐放低了对基地的期望值,但期望值放低的同时,也代表着叶枫对导弹这种划时代武器的研发关注度的降低。
叶枫身为一国总统事务繁多,对某一个项目关注降低很正常,好在叶枫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导弹这种划时代武器的作用和能量以及前途,所以在投入方面并没有少,反而要求后勤装备部和炮兵司令部进一步倾斜。
有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火箭基地的实验还是无后顾之忧的,1937年,布劳恩和恩师戈达德的团队合并,共同开发a4火箭,a4预定目标为è程38公里、最大è高90公里、运载量1吨的大型火箭,由于实验规模已经大到旧试验场无提供足够测试空间,因此基地再一次扩建,最终达到了现在这样的规模。
a4火箭同样是成的,1939年末的发è达到了设计预期目标,曾在基地内引起轰动,只是报告在叶枫手里时,看到那些数据时,叶枫当然知道这样的数据离自己的目标还有很远。
而此后的a5的情况他知道自己肯定是还没有看报告,所以他根本不知道在2之前还有一个a5。毕竟a4的试验是1939年末进行的,他没有想到时隔不过一年,基地内居然又成的进行过a5的试验。而且很显然的,布劳恩认为a5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否则他们不会集中jing力转而在制导技术方面转向与无线电制技术不同的惯ing制导技术上面。
叶枫看向布劳恩道:“你简单说说a5的情况吧。”
布劳恩马上道:“其实a5是结合a3和a4的试验结果改良的,而最后的改良却带来了一些惊喜,首先他的最大è程聚增,达到近400公里,且我们研发的火箭发动机能产生3万公斤的推力,是正常火箭推力的18倍,速度更是达到了音速的五倍有多,可携带一吨重的强效炸y,相对于1来说,现在的a5显然是更有效的长程攻击武器,因为他的高速度,几乎不可拦截,即便被敌军发现,他们也不可能阻止。后来我们又制造了超过三百枚a5,经过大规模发è试验和不断提升,最大è程进一步增至560公里,证明他完全具备了设想中的能力,可以做为一款相对成熟的武器装备了,但我们经过多翻测试,最终发现他现在还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命中率太低了,其最大è程内偏差平均达到了17公里,如果可以把他们的偏差率大幅缩小,a5绝对会成为任何敌人的恶梦。所以我们就在a5的基础上单就制导技术进行集中研究,这才有了2?”
“也就是说2事实上就是a5的改良版,只是为了测试制导技术的?”叶枫听到这里,总算有些明白了。
原来在他不经意间,克卢恩的火箭基地已经有了一个重大成果,按照布劳恩所说,a5绝对已经达到了叶枫的预期设想目标了,它已经超越了历史上的德国v2。而他原以为可能相当于德国人v2水准的2事实上已经走向了另一个符合历史á流的发展方向了。
这样看来,有了a5,除了可以继续研究如何提高火箭推力,增加è程外,暂时的确不应再推出什么a6,a7了,a5比战斧巡航导弹更有理由大量装备部队使用了。集中jing力在制导技术上实现突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布劳恩果然点头道:“是的,2的推出就是为了测试我们设想的惯ing制导,看看是否有能力大幅提高a5的命中jing度。算是a5的改良版,而如果要马上装备部队使用的话,我想a5已经是一个最佳选择了,当然接下来就算惯ing制技术的全面突破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也可以在a5的è程方面进行一些提高,这方面我老师一直都没有放弃,相比武器来说,我老师更在意的其实就是火箭技术的提高,只要火箭技术提升,增加è程甚至只用无线电制技术稍微提高一些命中jing度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叶枫脸上微微lu出一丝笑容道:“那还等什么,走吧,我们去看看2是否可以带给我们一丝惊喜。”
惯ing制导肯定会大幅提高导弹的命中jing度,这一点叶枫毫不怀疑,这可是后世经过无数验证的主流制导技术,如果证明这一次2的发è完全成,在其他制造,配件,仪表技术都相对成熟的情况下,接下来也许只要加大力度在计算机技术上取得突破,那惯ing制导的导弹就将更快的成为现实。而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叶枫相信不比导弹技术上的突破难到哪里,毕竟在计算机技术上,叶枫有着后世更多的一些理论和技术设想,这些设想在现在看来,几乎都是天才般的设想,有了这些设想,一个个的瓶颈突破,就算在几年后出现后世历史上七八十年纪才诞生的个人电脑怕也有可能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