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简牍
除了这些新土地的分省置市之外,这次还涉及到了一个行政区划的大调整,这是涉及到全国范围内的大调整,就是并省调区。
所谓并省,就是为了节省行政资源将一些人口少,发展潜力小的省份进行合并或者直接并入其他经济水平较高的相邻省份。
之所以要并省,有三个原因,其一是像上勒拿,上叶尼塞这样位于北西极利亚极寒地区的省份,在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后证明其资源虽然丰富,但确实不适宜居住,其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发展速度极慢,资源开发也远比不上其他气候环境较好的省份,所以虽然这些省份往往面积都很大,但却并不具备成为一个行政省的条件,只会大量占用行政资源,毕竟通过这些年的计算,在这些省每年的收入只怕还难以承担一个省各项行政费用方面的开支。像其下辖的某些县市,人口可能不过数千,但基于行政管理的需要,却不得不组建各个行政部mén,而事实上这些工作就是一个村长就能完成。
第二个原因就是考虑平衡,以前美亚两块大陆上,面积差不多,为了体现在政治上的公平,所以才会设立了那么多省份,以增加亚洲省市在国会中的议员席位和在经济上同等的扶持力度。但现在不同了,随着乌拉尔地区和北高加索地区分省置市,亚洲省市数量已经超过美洲大陆省市数量近十多个。而亚洲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远比不上美洲省市,更主要的是亚洲的总人口数量目前也比不上美洲,全国现在一亿六千余万人口(加上乌拉尔和北高加索的新公民),美洲省市有8300多万,但亚洲省市却只有7200多万(剩下的为太平洋各省市加起来约有六七百万),且亚洲这7200多万人口中,朝鲜四省市和新得的北高加索三省市就占去了近三千万,而在这些省市,在国会当中是会算入浮动名额的,也就是说政治上不存在什么不公平了。
如果仍然不调整亚洲的行政区划,未来国会当中,亚洲省市的数量将会占据很大的优势。这就可能让未来的国家政策不可避免的会向亚洲省市过分倾斜。
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白令海峡的贯通,目前美亚两洲已经可以说从陆上连在了一起,美亚大陆的资源、经济活动等各方面都将会融成一体,更为便捷的互动流通,未来北西伯利亚寒极地带的丰富资源其实可以作为国家储备,而不是立即开发。这不会影响到未来亚洲省市的经济发展了,因为部分资源可以从开发很成熟的美洲省市很方便的调运。
既然连资源开发都可以缓下来,那么像处于寒极的那些省市更不需要太多的管理人员了,那么并入其他省份就完全可行。既可以大大节省行政开支,也能大幅压缩亚洲行政省市的数量,在政治上让两大洲趋于更为公平的环境当中。
毕竟经济程度和人品数量都低于美洲的亚洲居然还在政治上占据更大的发言权,对于美洲省市和人民来说都是极不公平的。
以前叶枫就有过这个想,只是条件不成熟,现在条件成熟了,正好又碰到新省市设立,那么一起把这件事情解决了正合适。
当然在这次并省中,美洲和太平洋省市一个没动,动的全是亚洲。毕竟在美洲和太平洋已经不存在什么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水平极低的省市了。
其中鄂毕省与东额尔齐斯省合并,合并后的新省份面积近2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北洋省为全国第二大省份,不过其合并后总人口也不到六十万,远低于如今北洋省的近两百万了。当然因为这里丰富的油气资源,该省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倒是很高,在亚洲也可名列前茅了,比起北洋这个在美洲相对落后的省份差距也不是太大。
合并后的新省名称仍叫东额尔齐斯省,但省首府由原东额尔齐斯省的托博尔斯克市改设到原鄂毕省的苏尔古特市。毕竟这两省人口相差不多,经济发展水平也差不多,地理位置上也相差不多,合并后,一个保留省名,一个保留首府地位,也算是让原两省居民都满意的做。
第二个就是上、下叶尼塞两省合并成新的叶尼塞省,新的叶尼塞省面积也超过170多万平方公里,面积居全国第三位,不过原上叶尼塞人口并不多,到现在也只有三十万人不到,除了首府诺里尔斯克这个北冰洋沿岸矿业城市外,也没有什么有规模的城市,所以这一次合并后,新的叶尼塞省总体实力变化不大。总人口约有三百万人左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早已经升格,分走了原下叶尼塞省的近半人口)。
合并后的叶尼塞省首府也有了变化,不过既没有放在原下叶尼塞省首府泰舍特,也没有放在远在北冰洋的原上叶尼塞省首府诺里尔斯克,而是设在了位于中部的下通古斯卡河沿岸城市、北西伯利亚铁路沿线重镇图拉市。虽然这座城市目前只有八万人口,但他以前只是一个县内市,以这个地位能发展到这个地步,也可以看出其潜力了。且jiā通也算不错,做为首府后相信发展速度会更快。
第三个则是上、下勒拿省合并成新的勒拿省,两省原来的各项数据都差不多,算是难兄难弟,人口少,经济发展速度慢,合并后的勒拿省总面积虽达到了19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北洋省和新的东额尔齐斯省,位居全国第三位。
不过合并后两省总人口比东额尔齐斯省还少,加起来仍不到四十万,且全省上规模城市一个都没有。包括两省原首府乌卢市和奥列尼奥克发展的都不尽如人意,做为省管市,却连县内市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
所以这一次合并后,首府也没有选择这两市中的任何一个,而是放在了相对靠近雅库特直辖市的维伊柳斯克市,这个城市正位于两省中部,也是北西伯利亚铁路要站,又靠近这一地区实力最强的雅库特直辖市,加上新修的维柳伊电站正位于其境内,所以发展潜力更高一些,目前也是十余万人口的城市了,比乌卢市市和奥列尼奥克这两个原首府城市发展的还要好一些。当然更有资格成为新首府。
第四个就是原上扬斯克省整体并入阿尔丹省,使得新的阿尔丹省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公里,不过上扬斯克省位于北冰洋沿岸,气候极其寒冷,资源相对也比不上其他省份,虽然其设省较早,加上当年的河东大开发,使得上扬斯克省平均经济水平在亚洲省市可居中游,但全省总人口也不过五十多万,城市发展的也不尽如人意,所以他的并入严格来说对于阿尔丹省的总体实力也没有实质ing的提升。
毕竟阿尔丹省算是亚洲实力较强的省份,其机械工业实力和采矿业非常发达,人口超过两百万,上规模城市也有两个,首府吉格达和前临时首府拉迪加都是人口超五十万的较大城市。占据了全省一半的人口,且一个是全国ing机械工业中心,一个是采矿治金业中心。整体经济实力放在整个亚洲也是前十之列的。
当然合并后阿尔丹省面积增加,人口也增加到了两百五十多万,加上上扬斯克境内jiā通还算不错,对于阿尔丹省的发展多多少少是有些好处的。
不过增加的土地多处于原阿尔丹省的北方,这使得首府吉格达有些偏处全省南方一隅之地的感觉,但考虑到上扬斯克省的发展条件并不太好,潜力也不太高,所以合并后,首府并未做任何变化。
第五个则是东、西科雷马省合并成新的科雷马省,这两省的情况与上扬斯克和阿尔丹省的情况很相似。
原西科雷马省跟上扬斯克省一样北方边境位于北冰洋一线,只是因为河东地区开发早,所以经济水平比上勒拿,上叶尼塞这样的北极省份高得多,但比起其他省份却又不算什么。
而东科雷马省则跟阿尔丹省一样,属于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的省份,甚至东科雷马的整体实力可能比阿尔丹省还要略高一些,人口也超过两百万,特别是其首府马加丹占全省40的人口,达到了82万人,在河东地区,这是仅次于华侨城和阿瓦琴两大直辖市的第三大城市,同时也是河东地区实力仅次于华侨城的第二大工业中心,还是区域**通中心,数条公铁路在此jiā汇,又是沿鄂霍次克海港口城市,光凭这一个城市,已经可以压倒西科雷马全省了。所以这次合并后,新的科雷马省整体实力并没有太多变化。
合并后的科雷马省总面积约有9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0万,当然科雷马省的首府也没有任何变化,仍然选择了马加丹这个大城市。
最后一个就是被分割的省份,即位于贝加尔湖以北的湖北省这一次被一分为二,首府下安加尔斯克以西(含下安加尔斯克)并入安加拉省,以东则并入湖南省。分割后湖北省不复存在,当然下安加尔斯克也不再是首府城市。
而安加拉省和湖南省得益于这次分割,面积都大幅增加,其加安加拉省的面积增加到了70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增加到170余万人。也因为得到了原湖北省市经济最好的下安加尔斯克地区,所以总体实力有了明显上升。
而湖南省的面积也是增到了70余万平方公里,不过原来的湖南省就有超370多万人口,是亚洲除朝鲜省市外人口最多的一省(原人口最多的下叶尼塞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升格为直辖市后大幅下降)。也是亚洲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而这次并入湖南省的原湖北省地域又属于湖北省内较落后,人口较少的,所以湖南省这次除了土地大幅增加外,其他方面提升幅度非常小。
这次并省后,亚洲地区减少了六个省,虽然在乌拉尔和北高加索新增数个省市后,目前亚洲地区的行政省市数量仍然要超过美洲不少,但考虑到如今亚洲地区占全国面积的比例也要超过美洲地区不少了,所以这个结果仍然是可以接受的。何况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以后如果仍然有发展不尽如人意,有lng费行政资源嫌疑的省市产生,就有可能再次并省的,这样也可以大大促进目前相对落后的亚洲省市努力发展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就像是后世的末位淘汰制度一样,是一个很好的ji励方式。
并省之后,还有调区,所谓的调区,就是调整大地区的划分。
大地区,并不是阿拉斯加宪规定的一个行政区划,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通俗ing说,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军事管理上。所以这次调区其实是与大军区的调整同步进行的。
其一是因为白令海峡隧道的贯通,已经完全成为阿拉斯加内海的白令海地区的安全显得更为重要了,所以首先调整就是针对白令海的。
撤消河东军区,原河东军区所辖的华侨城、阿瓦琴、千岛直辖市,楚科奇省、堪察加省共五省市与原属中央军区的河南省、河北省、阿留申、安克雷奇、费城及升格不久的诺姆堡共六省市,加起来合计十一省市组成新的中央军区,
新的中央军区将整个白令海包围了起来,且这里又正位于如今阿拉斯加全国最中央位置,也是边接全国两块大陆的中心位置,还分别包含美亚两块大陆上的省市,所以这个新的中央军区显得更名符其实了一些。
而原河东军区所辖科雷马省(原东、西科雷马省)、阿尔丹省(原上扬斯克省和阿尔丹省)则将统一并入远东军区管辖,这也代表着通称的远东地区面积得以扩大。
第二个就是将贝加尔军区和西伯利亚军区全部合并成新的西伯利亚军区。
新的西伯利亚军区所辖面积和行政省份是各大军区之最,包含了东额尔齐斯省、阿尔泰省、唐怒乌梁海省、东俄自治区、叶尼塞省、安加拉省、勒拿省、湖南省、外贝加尔省和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雅库库几大直辖市,合计共14个省市,而面积几乎占了整个亚洲省市的将近一半。
当然之所以要将这两个原本所辖面积就很大的军区合并,一是考虑到乌拉尔地区的并入,西伯利亚军区将不再是位于前沿的军区,边境线也不长了。其二是考虑到了如今与中国方面的关系,现在两国关系好,且事实上这一地区也只面对中国这一个国家的边境了,而其最北面北冰洋一线几乎全年封冻,是天然障碍,所以这一带已经完全可以称作为内陆地区。其未来最大的作用无非就是为乌拉尔军区和远东军区提供支援,以及对中国边境的常规防务。所以将来这一地区以后肯定不会驻扎像以前那么密集的军队。那么就更没有必要设立两个军区了。
除此之外,就是新设了一个乌拉尔军区和一个北高加索军区,当然同样的,两大军区所辖地域以后都会通称乌拉尔地区和北高加索地区。
其中乌拉尔军区将管辖北、中、南乌拉尔省、西额尔齐斯省和叶卡捷琳堡、卡拉干达、奥伦堡三大直辖市,共七省市的武装力量。
乌拉尔军区管辖面积和省份数量都还算正常,不过另一个北高加索军区就不一样了。
这一军区所辖面积是全国的,所辖省市也只有黑海、伏尔加和顿河三省市,之所以在这里单独设立一个军区,主要原因就在于这里连接欧亚,连接里海黑海,南控高加索山,西控中东欧,北控俄罗斯、背靠乌拉尔地区和中亚,可以说拥着着一无比重要的战略ing地位。
何况通过这里,经黑海和高加索还能与阿拉斯加地中海的势力圈联通在一起,进而连通非洲,这样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优势,独设一个军区坐镇当然是极为必要的。
甚至可以说这里面积虽小,但未来的驻军数量和密度却可能冠绝各大军区。
而叶枫对这里的重视,从叶枫随后进行的省市长任命和大军区司令调整中就可以看出来。
在完成行政区划设置和调整后的次日,叶枫就任命了各新省市长,并对大军区司令和主要部队的部署开始进行了有限度的调整。
其中放在北高加索的不管军政全是jing兵强将。伏尔加省的省长是现任华侨城市市长郝yu周担任,顿河直辖市的市长更是调来了原西北非总督吴仲群担任。而黑海省省长则是调来了现任鄂木斯克市市长贺文祈。
这三位几乎全是年纪不过四十多岁,却已经都有了相当资历、有过出è表现的的政治明星,相比此前任命的乌拉尔地区的数位新省市长,这三人不管是资历还是名气都要大得多。把他们三人调到北高加索,也可以看到叶枫彻底撑控这里的决心之大。
而新成立的北高加索军区,叶枫更是调来了资深元帅吉姆.梅森坐镇,同时基本上原属第二方面军的部队都将陆续调到北高加索军区。这可是拥有五十多万人的jing锐主力,其中包括第五重装集团军和第十一、第十四两大常设主力集团军,还有数个装甲师师等兵种jing锐。
当然现在的军事部署因为控制区内的各项局势还未完全平稳下来,与常规状态有些不一样,所以第五、十一、十四等主力集团军暂时还不会回归其原属的各大军区,但就算未来这些主力集团军全部回归原属各大军区,留下来的部队也足以惊人。要知道未来这里还会建立一个黑海舰队,也将属于北高加索军区管辖,保守估计,数年内,这里的驻军只怕都不会低于三十万人以下。
即便北高加索军区还会统管在邻近的格鲁吉亚、达吉斯坦等高加索地区的新国家驻军,但加在一起,这一地区面积也不过数十万平方公里,在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平时期都驻军三十万以上,就可见阿拉斯加对这一地区的重视了。
当然别人不知道,叶枫的设想是,只有在北高加索三省市中华人占据了绝对多数后,这里的驻军才有可能下降到三十万以下,否则这个驻军数量会一直保持下去。毕竟这样的战略要地,在全阿拉斯加也没有几个。rh
1895淘金国度 第728章 小国林立
除了北高加索地区的行政省市长和军事部署外,其他新省市及合并后的省市长也都经过了重新任命。.其中奥伦堡这一地位与顿河相当的直辖市其市长也是赫赫有名之辈,叶枫启用了现任萨洛尼卡总督梁正强。
梁正强虽然没有在本土担任过省市长和内阁部长,但却先后担任过塞浦路斯和萨洛尼卡总督,在萨洛尼卡更是主政超过十一年,在阿拉斯加各省部级官员中,海外领地总督历来是排名靠前的,本土的省市长以及内阁部长中只有如河南省长,费城市,安克雷奇市长和工业、商务、jiā通、财政、外jiā、内政、国防部长等数个重量级职务可与海外总督的职务相比。
所以梁正强的地位一直都是很高的,这次履新奥伦堡,是梁正强第一次主政本土省市。
奥伦堡虽是直辖市,但目前来说,其刚刚并入阿拉斯加不久,又处于鞑靼、巴什科尔托和阿拉斯加三地jiā界之处,拥有堪比萨洛尼卡领地这样的重要战略意义,所以调梁正强主政奥伦堡也是结合了奥伦堡现在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
叶枫相信以梁正强的能力和经验,主政一个面积和人口都小于萨洛尼卡的奥伦堡直辖市当是毫无问题的。
至于同样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的萨洛尼卡领地在梁正强调离之后,叶枫自然也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接替人选。
萨洛尼卡面积在海外领地中不算大,仅大于塞浦路斯,但他却是阿拉斯加在巴尔干,在中南欧,东南欧的一个重要据点。而且此地临海,拥有优越的港口优势,所以自成为阿拉斯加海外领地后,萨洛尼卡的经济发展可能是各海外领地中最为迅速的。
如今的萨洛尼卡领地汇聚着全球上千民族的多达共四百余万的人口,首府塞萨洛尼基就拥有近两百万人口,更是已经成为整个地中海区域的最大城市之一,巴尔干和东南欧人口最多,城市规模最大,经济实力最强最活跃,最现代化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港口之一。
这样一个领地,不客气的说,毫不比内阁部长和首都费城市长的职务分量轻到哪里,所以调走梁正强,他的接替人选也不是可以随便找人接替的。
不过最后叶枫任命的人选仍然有些出人意外,出人意外不是此人没有多少名气,而是因为此人比较年轻。
现在只有四十一岁的胡向海,前国防军元帅、前内政部长胡胜龙的长子。所以论名气,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名闻全国。
当然,他现在有名并非只是因为他是胡胜龙这样的开国勋元的儿子,事实上胡向海与他的弟弟胡向东一文一武,年纪虽轻,但都已经有建树,在阿拉斯加就算民间知道他们兄弟的也有很多。
胡向海自大学毕业后就从政,当过省市政fu部mén职员,当选过区议员,区长,担任过国土资源部司长,三十五岁时就已经担任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两年前开始担任唐努乌梁海省省长。
所以论职务等级,他已经够格了,只是因为他刚刚担任省长才两年就被任命为萨洛尼卡领地总督这样的职务在一般来看来,似乎有些太过年轻,经验还太少了一点。
不过考虑到萨洛尼卡成为阿拉斯加海外领地已经超过二十多年,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都相当平稳,让胡向海这些年轻的政治明星去这样的地方历练一下也是大有好处的。毕竟到现在为止,大量开国勋元和老一辈省部高官陆续退休,有经验有资历的政坛老将越来越少,大量政坛新星崛起是必须的趋势。所以最终这个任命倒是没有起太多的争议,把他们放到相对平稳的萨洛尼卡总比直接放到奥伦堡这样的新并入省市要稳妥的多,即便犯点小错误也不会影响大局。只有这样的地方才是锤炼年青人的最好去处。
至于吴仲群和郝yu周及贺文祈等人留下的西北非总督这样的重量级职务这次同样也不难找到合适的人选,不过没有再大肆提拔过多的政治新星了。
一来政治新星不是大白菜,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政坛新星的,二来,他们三人留下的职务相比萨洛尼卡领地总督的职务重要ing有过之而无不及。把这些职务都jiā给经验还略有欠缺的新人也是不妥当的。
想要找到人选之所以不难就是因为这次在亚洲一下子合并走了六个省,而这六个省有着大批官员,虽然绝大部分都直接并入新省的管理系统不需做变动,但直接由中央任合的省长们却必须要重新做安排的。
而这个安排就很简单了,六个省原本都不是什么太重要的省份,不过这些省长都做了少则十年,多则十年的省部级高官了,经验方面不成问题,叶枫只需要从中挑选出三个表现最好的放到重要位置上就行,至于表现不好的三个人就当是淘汰了。
反正在阿拉斯加当官不是终身职务,不当官了,他就是普通公民,可以做普通公民可以做的任何事,如果想继续当官也可以,看自己的本事了,比如未来可以考虑竞选地方各级议员,甚至有信心的话,竞选国会议员以及市县长都没问题,只要他有本事选上,这些职务是不需要由总统任命的。
当然还有一条出路就是被那些省市长或内阁部长们看中其才能,延请到某省市或某部担任一些行政职务,才能好的可能直接被看中,担任某省市或某部副职也难说。
不过被合并的省都是弱省,这样的省长叶枫是没有信心直接把他们放到西北非总督这样的重量级位置上的,但大可以变通处理。
叶枫最后任命的西北非总督是原东科雷马省省长威尔逊,一个六十岁的英裔移民,在东科雷马当了十一年省长了,原东科雷马省能成为亚洲实力较强的行政省,他当然也是不可没,主政人口、经济水平都比东科雷马还要弱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的西北非没有问题。
而合并后的科雷马省省长就直接由原西科雷马省省长刘宗文担任。刘宗文,又是一个跟胡向海差不多的政坛新星,甚至比胡向海还要年轻三岁,如今只有38岁,做为刘楚雄的长子,名气自然也不小。也是两年前开始出任西科雷马省省长,这次担任合并后的科雷马省省长,事实上也算是一种变相的上升了。
华侨城市长是由当选过斯卡圭市长,担任过工业部副部长,现在朝鲜四省市中经济发展最好的临海省担任省长的石纪熔接任。
而临海省的省长则调原阿尔丹省长多明戈斯接任,而原上扬斯克省省长裴胜年则担任合并后的阿尔丹省省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