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淘金国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简牍
“主动后撤至谢罗夫?这个叶廖缅科怎么一下子开窍了,想来他下面还是有几个不错的参谋人材才是,否则以我们搜集他的性格情况来看,让他还有外部联系支持的情况下主动后撤应该不在可能。”蔡锷闻言拧着眉头说道。
“是布琼尼的直接干涉,下达了严令否则就要将叶廖缅科就地免职,现在布琼尼早已得到了莫科斯授权,他这个东方面军司令兼东线总指挥的权利基本上不再是空架子了,叶廖缅科现在抗命就得考虑一下后果。”
“布琼尼这个老家伙还真是不能轻视啊一个阿克莫拉一个谢罗夫,就等于生生卡住了我们南北两线的脖子,虽然丧失了与中亚的联系,但只要这两个关卡还在,他所在的中乌拉尔和南乌拉尔核心地区就能安稳。就能保证得到苏联东欧平原源源不断的物资、兵力补充”蔡锷闻言叹道。
“不过,汉特被占领,巴斯图尔克的大军过河,第一方面军也等于完成了会师,加上我们这里也即将会师,南北两线加起来一百多万大军,战略主动和优势还是在我们手里的。”李明泽立即说道。
蔡锷也微微点头道:“不错,这是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战略主动权,不管布琼尼怎么左挡右阻,他总是站在防守一方,总是防守是不可能完全不犯错误的。没有错误,我们有主动权也可以通过调动、部署袭击,打乱他们的部署,让他犯错。”
蔡锷如此一说,包括伍靖松,库哈斯和黎鼎容,刘得志等人脸上都轻松了一些,露出了笑意,不管怎么说,覆灭了东南方面军,将战略主动权彻底握在手里,这就是此战最大的成功。
“对了,其他方面有什么重要消息没有?”蔡锷又问道。
说起这个,马天突然一脸古怪,说道:“蔡帅,最近大西洋很热闹啊,海军这次也出手了,北大西洋舰队与三天前突然出动一支分舰队北上格陵兰,把丹麦人的格陵兰岛给占了。丹麦和英国人都要炸窝了,导致撞击事件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我们跟英国人几乎已经是剑拨弩张,随时可能走火。丹麦人更是满世界哭鼻子,美国人,法国人甚至德国人都不甘寂寞的开始对此指手划脚,要求我们撤出格陵兰。”
“占了格陵兰?这个岛虽然足够大,但好像拿下来也没有什么价值吧,为此引起与丹麦人的不和,更是与英国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有必要吗?”蔡锷愣了一下神摇头迷惑道。
“那就不清楚了,听说是总统亲自下令的,可能那上面有什么总统很需要的东西吧,不过至少拿下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好处,现在格陵兰海域解冻了,拿下这里,北大西洋舰队开辟了新航道,援助芬兰和远征军的物资都不需要再走英国人控制的法罗群岛和设德兰群岛海域了。”马天笑道。
蔡锷听到是叶枫总统亲自下令的,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了,再说他是西伯利亚最高司司令、东线总指挥,其他的事情,他虽是统帅部成员也不好置评,既然总统要拿下这里,现在也已体现了一定作用,想来自有其道理。
“远征军现在也应该参战了吧”虽然第一批远征军早已经在近十余天前就成功在挪威登陆,但并不表示他们就能第一时间奔赴芬兰战场,他们还必须在交通不便,天寒地冻的挪威和瑞典中北部开辟交通道路,建设前进机场和补给中继基地及设立哨卡,保证道路畅通。所以直到第三方面军在恰尔斯克发起总攻,蔡锷都还没有听说远征军已经在芬兰参战的消息。
马天立马说道:“就在昨天,胡向东将军已经率领第二十四集团军一个先导师进入了芬兰,估计到今日,德迈尔将军也将率主力踏入芬兰正式参战了。”
“他们抵达的是芬兰哪片地区?”蔡锷却突然眼睛一亮问道?
马天走近地图,看了一下,在芬兰北部重重指了一下道:“按照我们与芬兰人的协议,我们远征军基本上将独立作战,负责芬兰北部地区,以奥卢河为界,南部地区交给芬兰自己的军队,胡向东将军现在已经进入了芬兰最北部的伊纳里湖和克米河一线,预计远征军未来主要对手会是铁木辛哥的西北方面军主力,以崔可夫的第十三集团军和科涅夫的第九集团军为主,芬兰人面对的主要会是梅列茨科夫的第七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
蔡锷微微点头,默默的盯着地图看得很仔细,苏联人的集团军和方面军编制都不是很固定的,人数也有多有少,像他们此前消灭的东南方面军总数在五十多万人左右,而即将面对的东方面军却高达一百到两百万,现在更是总数高达近三百万。
而铁木辛哥的西北方面军原来约有四十多万人,后来阿拉斯加对苏宣战,为尽快解决芬兰这个西北方向的威胁,西北方面军增兵到了六十余万,但阿拉斯加远征军在挪威正式登陆后,莫斯科又紧急调动了更多援兵,虽以新兵为主,但总数却已经骤增到了超过八十万人。
但总数增加了,下属的几个集团军数量却没有变,而是将这些增加的兵力归入各集团军管辖,导致现在西北方面军的几个主力集团军人数都将近二十万左右,梅列茨科夫的第七集团军更是接近三十万,而人数最少的一个第四集团军却只有五万余人。
也就是说未来德迈尔军队将要面对的苏军至少在四十万人以上,芬兰人面对的苏军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这基本上与芬兰现在的兵力总数相当,但芬兰军队装备上要差一些,好在现在阿拉斯加打通挪瑞通道,接下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装备源源不断的提供给芬兰军队。
不过德迈尔的军队现在总数还不到四十万,是有一定兵力差距的,而科涅夫和崔可夫算是目前苏联比较出色的几个新生代将领了,远征军这仗并不太好打。
“从芬兰北部边境的伊纳里湖算起,到苏联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最多三百公里不到,若是远征军可以打出边境,威胁到这个苏联目前最为重要的对外通道的话,也许可以震动莫斯科,这样苏联势必无法再大肆抽调其北部的军队越过北乌拉尔去攻击第一方面军的侧翼,将可以大大减轻未来第一方面军所面临的压力,可以集中精力攻打谢罗夫,然后南下威胁中、南乌拉尔”蔡锷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说道。
李明泽却苦笑着摇头道:“不可能,不说苏军在芬兰战场的兵力、装备占优势,他们在这里打了这么久,对地理形势,气候也更为适应,远征军到了这里,短期内还只能以守为主,就算未来可以发起进攻,也已经赶不上时间了。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蔡锷却嘿嘿一笑道:“那倒不一定,我可是听总统说过,因为苏联在芬兰战场投入了远比我们预计要多的兵力,所以远征军也是要增兵的,我们新征召的三百万大军共三十个特设集团军的计划,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两百万的任务,已组建了二十多个集团军,其中好像只有十五个集团军将要放到西伯利亚,就算剩下的可能要留下不少防备美国人,也至少能调集不下四五个集团军到芬兰,何况那新征的十五万日本军队也有可能会放到芬兰战场,现在有了格陵兰航道,继续增兵自然不成问题,而且这条水道入冬后要封冰,所以不管物资也好,援兵也好都肯定会尽快调往芬兰,以免真的与英国人闹得不可开交,入冬后就没有航道了,出了问题都无法应对。”
“蔡帅的意思是,接下来前往芬兰的援兵可能会在短期内调到芬兰?如果一个月内能将远征军的兵力增加到六十万人,就大有机会威胁摩尔曼斯克了,哪怕不能成功占领摩尔曼斯克,我们增兵,苏联人也势必只能增兵,这样一来,他们在北部的兵力就绝不可能放肆的调往北乌拉尔威胁第一方面军侧翼。”李明泽道。
“听说为了弥补远征军重火力不足的劣势,统帅部已经下领将蒙特利尔、自由号航母的舰载机直接搬上了陆地,通过耶克瓦勒前进机场调往芬兰,归入远征军序列,后续可能也会通过这种办法将更多的飞机甚至重炮、坦克、骑兵调往芬兰,这样远征军还真有可能直接威胁摩尔曼斯克。”伍靖松闻言也大感意动。
蔡锷点了点头,最后笑道:“我们不需要在这里猜,将我们的想法拟成报告立即发往费城,如果统帅部支持,我想就没有问题,若统帅部另有考虑,我们也好做其他准备。毕竟西北战线可不归我们东线管。各条战线如何布局,统帅部看得比我们清楚。要考虑的也比我们更多。”
伍靖松马上道:“好我立即组织人手把这个计划方案完善一下,发往费城探探路再说。”
“嗯,不过现在还是要马上把我们这里的战情通报给费城,估计费城也等急了。对了,还有件大事差点忘了,以最高司的名义发一封贺电回去,祝贺海城和严薇新婚,百年好合嘛。”
1940年3月4日,今天的叶氏庄园非常热闹,不应该说,整个费城都很热闹,费城市议员、市议会律法委员会主席,叶家三代大公子叶海城与中央军区司令,对苏作战预备队司令严石大将的小女儿严薇新婚,基本上在费城的重量级人物此刻都云集叶氏庄园,因为叶海城个人是费城目前比较有地位的议员,费城市不少官员也都有份参与,如此比当初叶枫与俞安宁的婚礼来得人还要更多,还要更热闹。
好在叶氏庄园几经扩建,也比那时的面积要大上许多,也不需要在大冷天的在外面草坪上摆上宴席,都移到了德厚堂等各个楼阁当中,足足有一百余席,军、政、商界能来的都来了,不能来的也都派了代表或送上贺礼。
这可不是叶家显摆,事实上已经尽量控制了,奈何叶家地位实在太不一般,而叶海城本人现在也开始崭露头角,有了一定地位,其新婚娇妻严薇的家世也不一般,其父严石是老资格国防军大将,中央军区司令,更是总统叶枫的军方嫡系,其长女严蔷早几年嫁给了目前阿拉斯加安德森财团的现任掌舵者拉尔夫.安德森,可说严家现在也是一个大家族了,军政商都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关系。这场婚礼想要低调也难。
若不是现在正与苏联大战,许多将领远在前线无法脱身,只怕来的宾客还要多得多,毕竟严石最主要的根基和人脉还是在军方。这次连他最好的朋友梁忠诚都因远在叙利亚无法前来,只能派来家属,其他的不能抽身前来的就更多了。
人太多,所以仍然采用了开放式酒会宴席,在新人按华人古礼拜堂成亲后,所有宾客便可自由穿梭在叶氏庄园各个楼阁厅堂之中,各自凑成圈子。
对于在场的这些人来说,往往这种时候,正是拓展人脉,结识朋友的最好时机,也是久未见面的朋友们聊天叙旧的好机会,当然商人们往往还离不了生意,政府官员的话题也免不了谈国家大事、人事调动、政策法律,而军人们不用说,凑成堆的将领军官几乎人人口头挂着的都是目前最让人关心的对苏战争。
即便是叶枫,这个时候虽然陪着家人也免不了与父亲说说目前的对苏战争情况。毕竟这是全国上下关注的最头等大事。
叶文德和向铃今日是最为高兴的,显然比叶枫和俞安宁还要高兴,向铃这一天嘴就笑得没有合拢过,毕竟孙子结婚,她现在年纪虽大了,但身体还康健、耳聪目明,完全可以等着抱曾孙子了,四世同堂的圆满日子足以让他乐得满面春风。
严薇是严石最小的女儿,人长得非常清秀,脸上有两个小酒窝,总是带着淡淡的笑容,非常有亲和力,只看向铃和俞安宁的表情,也知道,他们两人对这个孙媳儿媳是很满意的。
严薇事实在叶家并不算什么新人,不只是因为严家本来与叶家就极有交情,叶枫和严石更是有着长久的战斗情谊和嫡系上下属关系,严石进位中央军区司令后,来往更是频繁。
而且严薇和叶海城在阿拉斯加大学读法律研究生时更是同拜梅隆为师,是真正的师兄妹,两人毕业后,也是同进的梅隆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们的恋情早几年就开始了,此时完婚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毕竟两人都是将近三十岁的人了,在现在的阿拉斯加也是属于绝对的晚婚行列,叶严两家都曾多番催促他们两人完婚,特别是向铃更是早就迫不及等等着抱曾孙子,自然不能再耽误下去。
看叶海城和严薇现在满脸通红的样子,叶枫就知道,自己的老妈怕是又在说什么早点让她抱上曾孙子之类的话。
“你们现在去给各们叔伯、亲友宾客们敬杯酒吧,这大冷天的让大家赶来参加你们的婚礼,得好好谢谢人家。”叶枫这时对着叶海城和严薇说道。
叶海城和严薇闻言却是如蒙大赦,立马就跟着端着酒盘的佣人去各个客厅给客人敬酒去了,向铃和俞安宁当然不能阻止,不过今日来的熟人不少,他们见叶枫和叶文德好像在谈大事,便也没有凑过来,跟着叶海城等人后头出去找人叙话去了。v
1895淘金国度 第659章 风云突变
“苏联的东南方面军已经被歼灭,第三方面军即将全军在卡拉干达会师了?”
不多时,刘楚雄和李成玉、胡胜龙等人联袂进来,加入了叶枫和叶文德的讨论,当然话题离不开目前人对苏战争,胡胜龙更是一进来就嚷嚷着想要确认这个消息。
“不错,蔡锷的第三方面军已经于昨日正式攻克了最后一个萨雷扎尔要塞,库利克投降,北面第一方面军巴斯图尔克大军也已经成功渡河,占领汉特,第一方面军成功会师,基本上我们已经彻底掌握对苏战争的战略主动权了。这场仗开打的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没有多少底,只是想境外决战,尽量避免我们因战争遭受太多经济损失,现在总算可以松一口气了。”
叶文德等人都深以为然,点了点头,事实上面对苏联这样拥有雄厚战争潜力的国家,主动发起攻击在境外客场作战,谁不担心呢,叶文德,刘楚雄等人都是知兵的人,李成玉、胡胜龙更是直接指挥过大规模战争,更深明其厉害所在,可以说开战之时,即便叶文德等人现在都已经退休,但也从没有放松过对这场战争的担心。
昨日蔡锷传来捷报,叶文德等人便第一时间得知了大概的消息,可以说都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而叶枫呢,虽然知道覆灭东南方面军绝不成问题,但时间紧迫,卡拉干达的习正保集群面对的压力巨大无比,第三方面军能否以最快的时间,赶在苏联人反攻卡拉干达成功之前覆灭东南方面军就成了叶枫最为担心的事情。
好在捷报提前传来,不但成功覆灭东南方面军,还节约了数天时间,习正保集群虽然于今日放弃了已经被打得稀烂的阿克套防线退守最后一道卡拉干达防线,但这道防线是全新的,而第三方面军主力已经开始北上,卡拉干达可以确保坚守成功了,直到此时,对苏战争的战略主动权才可说真正彻底的被阿拉斯加方面掌握。叶枫也才真正松了一口气,这场战争至此,至少可以确保阿拉斯加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且这场战争还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效果,就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那些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的盟友的信心,就在萨雷扎尔和恰尔斯克战役结束后两个小时,土耳其和保加利亚方面终于下定了决心,正式向苏联宣战,随着高加索和黑海方向即将再掀战火。苏联将面临三面合围,将牵制苏军更多兵力,使得他们以后不但无法继续从伏尔加和高加索一带抽调兵力北上芬兰和东进中亚或乌拉尔,可能还不得不抽调更多兵力放到南线。这将大大缓解我们在东线和芬兰战场面临的压力。”
叶文德等人闻言都是脸色一喜,胡胜龙甚至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芬兰,中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加上我们阿拉斯加,目前就已经有五个国家向苏联宣战,加在一起至少可动用超过五六百万大军,基本上可以抵消苏联人的兵力优势了。加上目前我们在东线这片最大的战场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我们确实是占据了优势地位的。”
只是胡胜龙话音未落,却见蒋百里匆匆的走进德厚堂,看到是叶文德等人在场,也没有避讳,便喘着粗气道:“刚刚得到中国统帅部和西伯利亚最高司的电报,中国北路军在克孜勒奥尔达遭遇大败,冯玉祥部阿中联军损失四万余人,包括我们阿拉斯加的三个独立装甲旅都损失大半,张学良的军队更是损失超过九万人。且目前还是激战当中,损失可能进一步增加。”
“什么”包括叶文德等人闻言都是脸色大变。刚说完话的胡胜龙甚至一口气没吐出来,差点被口水哽了个半死。
叶枫更是差点跳了起来:“怎么会这样,是碰到了那支从伏尔加一带调到中亚的苏联四十余万援军吗,算起来,这些人大部分是新兵,数量也不占优势,冯玉祥也是经验丰富的老将了,怎么可能遭遇如此大败?”
“根据传回来的战情通报显示,五天前张学良部抵达江布尔后,冯玉祥便放弃了从希姆肯特沿铁路线西进克孜勒奥尔达的路线,以避免与苏联军队正面遭遇,所以2月28日,冯玉祥将希姆肯特和江布尔一带全部交由张学良部负责防守,摆出在希姆肯特和江布尔构筑纵深防线正面狙击苏军的架势,而冯玉祥部则秘密在希姆肯特北面卫星城肯套北上,经阿希科尔湖进入北面的别特帕克达拉草原,然后经阿雷斯湖陆路西进,从苏军北面绕到咸海岸边的卡扎林斯克和阿拉尔斯克,如此可以与希姆肯特和江布尔的张学良部呈前后夹击之势将苏军援军包围在克孜勒奥尔达一带。”
蒋百里说话的时候,叶枫已经召来沈秀夫到旁边的文山阁拿来了地图,此时对照地图一看冯玉祥选择的路线,叶枫还没有说话,李成玉已经击掌说道:“这个战术很不错啊,这部分从伏尔加来的苏联援军携带了大量准备支援中亚方面军的物资和重武器,而因为这些物资和重武器必须要经过铁路运输,也就等于把这支苏军固定在了铁路线上,成为一个明显目标,而冯玉祥走小道绕行克孜勒奥尔达北面,其二十余万大军只要能控制卡扎林斯克和阿拉尔斯克,那与与张学良部形成对这支苏军前后夹击的态势就非常明显。照理说,只要形成夹击,就算不能全歼,也不至于他们自己遭遇如此大败才对,难道这支苏军的战斗力如此强大,不是说基本上都是以新兵为主吗?”
蒋百里苦笑一声道:“若战术实现的话,肯定不会遭到如此大败,但关键是冯玉祥部根本没有按计划实现包抄,而是在阿雷斯湖一带被一支多达三十余万人的苏军伏击,若不是冯玉祥当机立断,果断舍弃隐入重围的前锋部队,带主力部队拼死后撤退至阿希科尔湖死守,只怕光是现在伤亡就不止四万余人了,不过因为前锋突击部队多是主力装甲部队,而这支部队又多以我军装甲旅组成,所以最后四万余人伤亡,我装甲部队的伤亡最为惨重。”
众从闻言都是惊异莫名,三十万苏军伏击?哪里来的三十万苏军,这支苏军总数应该都只有四十余万同,加上征召的民夫和沿途就地汇集的中亚新兵,也应该五十余万,这个情报应该是不会错的,那岂不是指真正在铁路上行进的苏军应该最多二十余万人,那又如何接着给予张学良部重创?
当李成玉把这个疑惑说出来时,蒋百里马上说道:“苏军的反应也相当快,当冯玉祥后撤至阿希科尔湖死守后,苏军却放弃了在阿希科尔湖全歼冯玉祥部的打算,而是只留下了十万人运动到阿希科尔湖,牵制冯玉祥部,其余二十余万大军也绕行广阔的别特帕克达拉草原北部,绕过了阿希科尔湖,在草原中部转道南下,突然出现在了卡雷卡姆,与正面由铁路行进的苏军对希姆肯特一带的张学良部发起前后突袭,张学良部猝不及防,反陷入苏军夹击之下,如此方才损失九万余大军,最后张学良部被迫撤至江布尔一线重新布防,但因为卡雷卡姆和希姆肯特落入这支苏军控制之中,阿希科尔湖的冯玉祥部和江布尔的张学良部反而被切断了联系,只能各自为战,现在都正遭到已经在希姆肯特和克孜勒奥尔达稳住阵脚的苏军猛攻,只怕接下来冯、张两部损失还会更大,毕竟他们现在的总兵力比苏军还要少了,且这支苏军携带了一大量重武器,冯玉祥部的重武器却大半损失,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或士气都已经不足以与这支苏军对抗了,形势危急啊”
形势确实很危急,冯玉祥和张学良部的这支军队本是要沿铁路西进乌拉尔河切断苏联东欧平原与中亚的联系,若这支大军失败,不单是这个任务无法完全,导致苏军即便丢掉乌拉尔山脉,也可以通过乌拉尔河源源不断的调入大军增援中亚和乌拉尔东坡的苏军,还有可能因此被苏军反攻拿下阿拉木图和巴尔喀什湖,且正在费尔干纳盆地作战的中国南路军也将就此与北面的阿拉斯加军队失去联系,而第三方面军在卡拉干达也同样可能面临苏军从后背的进攻,与阿克莫拉的布琼尼军队反过来对第三方面军形成夹击。
如此现在阿军取得的战略主动权将突然间再次易手,此前一切努力都将变成无用功。
“怎么会这样,冯玉祥也是老将了,苏军如此大规模的分兵异动,他们事先怎么会一点也不清楚?”刘楚雄等人都是摇头大惑不解。
“弄清楚这支苏军的指挥官是谁没有?”叶枫马上问道,能在冯玉祥面前玩出这一手,以总数差不多的军队给于冯张两部军队如此重创的应该不会是无名之辈。
“弄清楚了,主帅正是苏军总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大将,而率军伏击冯玉祥的正是此前总统要求过前线要重点关注的罗科索夫斯基。”
“什么,沙波什尼科夫,罗科索夫斯基,居然是他们两个人,这就难怪了……”叶枫闻言差点再次跳了起来。
不过没有人认为叶枫大惊小怪,虽然对于罗科索夫斯基,此前在叶文德等人眼里,此人只是无名之辈,为何叶枫要如此重视也并不能让人理解,但这个沙波什尼科夫却是大名鼎鼎之辈,绝不比铁木辛哥甚至布琼尼的名声弱到哪里。
鲍里斯?沙波什尼科夫,生于1882年,此人不仅是苏联大将、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成果卓著的教授。他写的《军队大脑》一书阐述总参谋部的作用,堪称经典,对苏联红军的正规化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虽然他1918年参加苏军,直到1930年才加入苏联共产党。但其战争经验却极为丰富,早在1901年就开始服兵役,当然当时是沙俄军队。1903年毕业于莫斯科军事学校,1910年又毕业于总参军事学院,沙俄时代曾在土耳其斯坦军区和华沙军区担任过指挥和参谋职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10月起任上校团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