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1895淘金国度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简牍
在斋桑城这个疗养院,他也算是最受重视的一个客户了,没有哪个客户拥有他这么多保卫人员。一个排三十多个人负责他的安全保卫。
当然大部分人都不会羡慕这么多人保卫他的安全,因为那就是看守,禁锢冯玉祥的自由的人。
不过知情人却知道,事实上对冯玉祥的看守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慢慢解除了,除了限制他不得离开阿拉斯加外,冯玉祥可以在阿拉斯加境内任何地方自由行动。保卫这栋别墅的那一个排的警卫并非大家想像中的看守了,而是真正的卫兵,同样也是联络人员。其中有阿拉斯加人,也有中国人,反正这些人都是华人,都穿上阿拉斯加便服,谁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国人。
蔡锷走进冯玉祥的别墅时,在门口互相说着闲话,打着哈哈,看似两个邻居串串门的架势,但一进别墅里头,两人的脸色却都立即变得极为严肃。走进客厅后,客厅中还端坐着一个人,穿的是便服,但蔡锷自然一眼就认出来了,中国西部军区司令李济深,蔡锷今晚上过来,就是专程来跟李济深会面的。
“任潮,欢迎啊,这一路辛苦了吧”蔡锷与李济深相识,但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蔡锷很早就到了阿拉斯加,与李济深也算不上太熟悉,见面都很少,反倒是蔡锷因病休养的那五年,曾到过中国,与李济深有过好几次会面,才算是真正成了朋友。
“不过是几步路罢了,步大迈大点就到了你们家门口了,有什么辛苦的,倒是你啊,来这里这么久了,居然都没过去看望一下我这个老朋友,只好我亲自过来了。”
蔡锷呵呵一笑,不过是玩笑话罢了,别看蔡锷现在仍然挂着休养的名义,但事实上李济深也知道,蔡锷现在不比前五年的休养了,现在的他是负有重要责任和职务的,不能跟五年前那样随意的来往于外国了。就跟李济深一样,他的防区还真只是跟斋桑城隔着一条线罢了,两国边境又不设防,不过是穿过开了洞的铁丝网就能过来,七天内签证都不需要,但李济深是公职人员,反而就不可能像普通人那样自由了。一举一动都会受到高度关注的。他这次来,还得乔装打扮秘密前来,蔡锷也是呆到晚上,以饭后散步来冯玉祥的别墅扯淡的名义来见李济深,弄得跟特务接头差不多。
虽然两国高层很清楚他们两人的举动,但其他人不知道啊,也不能让其他人知道,特别是苏联人,在行动没有公开前,他们也只能跟特务一样秘密会面。
三人一起坐下,没有再说什么废话,蔡锷直入主题:“任潮,我刚刚从新西伯利亚回来,会上已经任命我为西伯利亚最高司的司令,将全权负责东线战事,不过根据最终方案,为了避免我们两国军队因配合不够默契而影响行动效果,所以我们两国的军队将不再像原计划那样形成联军。而是分成互相协作的两个系统。”
李济深这时笑道:“恭喜松坡兄了,西伯利亚最高司的司令,应该就是攻苏总指挥吧,计划有了小变动的事情我已经接到了南京的密电,所以从昨天到今天,我们也开了一次秘密会议。根据会议结果,已经正式决定了我方将调集西部军区所有部队共三十万人,外加北方军区和东南军区各一个集团军,还有装甲旅和炮兵旅各三个,空军师共六个一起参加此次行动,总兵力估计不少于六十万人,按照更改后的计划,我们将分成两路,其中北路近二十万人就由焕章指挥,主攻巴尔喀什湖至阿拉木图一线,为松坡兄的部队提供侧翼掩护,待你方部队向西北方钉入南乌拉尔后,焕章这一路照计划要迅速推进到乌拉尔河一线,只是我们的突击力量略有不足,南京方面已经向你们提出了派遣一到两支装甲旅和汽车机械化旅为我们的北路军提供突击力量的建议,不知松坡兄是否已经得到费城的指令。”
蔡锷闻言马上道:“这个事情我已经接到了总参的命令,你们大可放心,只要你们的北路军到位,我方将马上派出至少三个装甲旅和两个汽车机械化旅加入你们北路军行动,为你们破障突击。另外为了保证你们北路军的空中安全以及加大纵深前推打击力度,我军还将专门调派空军第八师配合北路军行动。”
“哦,这真是一个绝对的好消息啊”负责指挥北路军行动的冯玉祥闻言大喜道,装甲突击力量超过南京方面的要求不说,一个专门的空军师配合行动,对冯玉祥来说,绝对可以大大增加他们这一路军队的攻击力量,阿拉斯加一个空军师可是接近五百架飞机的恐怖力量。
李济深同样大为欣喜,甚至还不无羡慕的看着冯玉祥道:“焕章,有了这样一支空军师,那么我国自行调配的飞机可以匀一部分给我的南路军了吧。”
中国军队分成两路,另一路南路军就将由李济深亲自指挥,近四十万人,做为中国方面的主力部队,他们的主攻方面就是中亚最富庶的费尔干纳盆地,也是苏联中亚方面军重兵集结的地带,正处于中国西藏和新疆西部边境地带。
这个中亚方面军的实力并不弱,而且这里民情复杂,宗教势力非常强,民族矛盾其实也不少,在苏联强压下可能没有爆发,但一旦中国军队攻入这里,就有可能让一部分土著野心分子蠢蠢欲动起来,使形势进一步复杂化。所以李济深这一路军队比冯玉祥多得多,但压力其实更大,毕竟冯玉祥这一路旁边有强大的阿拉斯加军队照应,互相掩护支援,真出了麻烦也有能力控制,而他这里距离阿拉斯加主力太远了,出了问题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冯玉祥这时却又有些为难了,他虽然靠近阿拉斯加主力部队,但过了巴尔喀什湖,他这二十多万大军要一直突击前进,抵达乌拉尔河布防,封死这个苏联向中亚增援的大口子,有了阿拉斯加的强大支援,加上己方的配备,他有信心很好的完成这个战略任务,但将一部分配置交给南路军后,他的实力就要下降一些。不过南路军的压力大他也知道,中国的资源无法同阿拉斯加相比,参与这场战争,几乎已经挤出了所有可以挤出来的最好装备了。南路军人数虽多于北路军,飞机,坦克、大炮数量却不见得比得到阿拉斯加支援的北路军多了。北路军富了,给南路军提供一些支持似乎也是应当的。
这可不是军阀混战的时期,各管各的山头了,这是外战,南路军也好,北路军也好,都是一支军队,都是一家人。
这时蔡锷却微笑道:“任潮,你也不须羡慕,我们这段时间扩编的可不止陆军野战部队,事实上炮兵,装甲兵,汽车机械化部队,空军都有扩编,所以任潮你也不需要着急,为了支援你们南路军作战,达到牵制并消灭苏联中亚方面军主力的目的,对你们南路军,我们也将提供装甲部队,当然还有一个空军师加入到你们南路军一起作战。不过因为距离较远,现在我们也不可能公然的将这些部队派驻到中国,所以只有等战争正式爆发后,才能南调。任潮兄只能先等等了。”
李济深却马上大喜道:“好,如此最好,只是等再上那么个多月时间我有的是耐心。”v





1895淘金国度 第640章 大忌
1120430511341462890.gif”brder=”0”l=”imgenen”>
[..m]
意犹未尽,那就看看最热门的其他小说更新了哪些章节吧!
┊┊ ┊┊ ┊┊ ┊┊ ┊┊ ┊┊ ┊┊u




1895淘金国度 第641章 限期48小时
就在苏联调走朱可夫和科涅夫,并向东方面军总司令布琼尼和东南方面军总司令库利克发电,要求他们紧守边境,保持对阿军异动的关注,但在事实上否决了布琼尼所提出的全军动员,也拒绝采纳布琼尼关于阿拉斯加有犯俄意图的推测之后的第四天,在阿拉斯加最繁华的商业城市安克雷奇发生了一件大事。至少对苏联来说是一次惊天的大变。
安克雷奇临海的坦纳根区,环坦纳根湾三角地带原来是一片面积达近千亩的泥沙滩,因为其地质条件,少有大地产公司看中上地,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开发。
但就在前年中,财雄势大的黄金城集团投入了八千万在此建设了一个大型工程,原定名为黄金城国际中心,但在去年九月,那栋高达六十八层的主楼被阿拉斯加政府买下,随即更名为海约国际会议中心,成为了去年九月正式成立的海约组织总部大楼。
当然这么大一栋大楼,真正用于办公的连三层都不到,其他几层或出租或办成了国际酒店,其收入可以用来维护大楼及海约组织的一些行政开支,
用于办公的三层楼就是顶上的六十六至六十八层,其中六十六层为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或观察员的行政办公区,六十七层为分区的各种会议室,专供各成员国或某部门开会使用,当然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在这里开会都不用担心隔壁的人能听到。而六十八层则是几个大型的会议室以及休闲区,大型会议室可供召开全体大会或其他大型国际间会议使用的,而休闲区则配有保龄球馆,咖啡厅,茶餐厅,网球馆,台球室等各种娱乐休闲设施,专供会议休息时或在海约工作人员休息时放松休闲的。
因为海约组织现在的成员并不多,所以平日里这三层楼内都显得比较空旷,除了六十六层集中了较多人员外,上面两层供开会的地方平日可称为冷清。
不过这一切在1940年1月28日这一天变得完全不同了,虽然并没有增加太多人,但很吵很闹,在六十八层最大的一个会议室内,正在召开一个会议。
会议的内容是关于芬兰加入海约组织的表决。参加者除了海约组织的成员国和观察员国,还有一些比较有名的团体组织,甚至有志愿者个人参会,当然都是受到了特别邀请的,在这次表决开始前,各支持国和反对国都有代表上台发表演讲,进而引起争论。
那些受邀团体虽然没有投票表决权,但他们诡异的获得了上台演讲的资格,而这些受邀参加的团体或个人当然大部分都是支持援助芬兰的支持派。而反对派倒大部分集中在海约组织的成员国内,这些国家当然首先考虑的不是个人情感,而是政治风险。
支持派们自然是认为应当将芬兰纳入海约组织,因为海约组织的名称是什么,就是反侵略和互助,而现在芬兰很明显是遭到了苏联侵略,这一点连已经不具备多少权威的国联也证明了,因为苏联已经被国联开除,开除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他们入侵芬兰。
那么以反侵略,维护世界和平,维护人权为宗旨的海约组织却拒绝将芬兰纳入海约组织,而且还是在芬兰幡然悔悟,主动再次提出入约申请的的情况下予以拒绝,那么组织的宗旨还有什么说服力,海约组织将不过是成为另一个国联罢了,而且是影响力远不如国联的搞笑组织。
而反对派反倒提不出太好的反驳观点,毕竟反对派们从自身国家政治安全考虑,属于一种片面客观的担忧,这不是基于整个海约组织的宗旨来考虑的。
会议开的很热闹,但一个上午都没有什么进展,中午休息时,再次从芬兰回到阿拉斯加履行大使职务的利特马宁紧急会晤了海约组织几个主要国家的代表,包括参会的阿拉斯加国务卿林国民及外交部长杨国平,还有中国,保加利亚这两个常任理事国的代表,还有影响力较大的土耳其代表,甚至包括哥伦比亚这个观察员国的代表都进行了会晤,虽然哥伦比亚是观察员国,没有投票权,但他们目前是入约的中南美国家中实力较强,地缘政治实力较雄厚的国家,若他们上台发表支持芬兰入约的演讲,是可能为芬兰争取其他几个中南美成员国的支持的。
下午…,会议再次召开,但出人意料的是,下午的会议进程却大大加快,保加利亚和中国这两个常任理事国都开始倾向接受芬兰入约,反正不太可能直接介入苏芬冲突的哥伦比亚等几个中南美国家也表示了对芬兰的同情。
而阿拉斯加则由原本的反对,开始选择了中立,但也没有表示支持,诡异的是,事实上唯阿拉斯加马首是瞻的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两个小国这次居然跟阿拉斯加唱起了反调,也表示了对芬兰的同情,认为只有接受芬兰,并向他们提供援助,才能保持海约组织的权威性,也才能成为全球各国所认同的一个能确保世界和平的国际性组织,才能维持、实现组织的首要宗旨。
而坚决的反对国只有一个,凡事与保加利亚唱反调的土耳其,土耳其非常隐晦的向其他各国代表提出了警告,认为接受芬兰将把组织内其他国家拖入战争漩涡,如此,受到战争伤害的就不只是芬兰,而将会有更多的国家人民将会经历战争的苦难,战争不但不会消失,反而可能让战火越烧越宽。
海约组织可以本着道义的观点对苏联进行谴责,甚至对芬兰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物资、人道援助,但不应接受芬兰紧急入约,这等于是直接向苏联宣告,海约组织要插手芬兰战争,等于直接在向苏联宣战。假如芬兰是当初会谈时就入约,那么现在土耳其一定会支持对芬兰进行直接的援助,哪怕是军事援助,但在遭到侵略的中途紧急申请入约,那么海约组织拒绝,以避免将战火烧得越来越宽是可以理解的。这个选择很让人痛苦,但却是对其他海约组织成员国负责任的态度。
应该说土耳其的反对观点也是得到部分国家认同的,支持派和反对派大有再起争论的时候。担任轮值主席的阿拉斯加外长杨国平直接起身道:“我们不应该再进行无谓的争论,海约组织是一个尊重任何成员,允许发表任何观点的民主组织,但民主也要有一个结果,既然大家各有各的看法,那么我们就进行一次民主表决,民主表决将以占多数票的观点为最后结果,所有应毫无异议的执行表决结果。”
杨国平这一说,会场顿时安静下来,直接进入了投票表决程序,那么不管是同情的,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或者是弃权的,这时就是一锤子买卖,再多的争论都没有用,若支持派获胜,那反对派和弃权派也必须遵照决议执行,若反对派获胜,那不管芬兰的遭遇多么值得人同情,支持派也只能遗憾的接受拒绝芬兰入约的结果。
海约组织事实上现在的成员国并不多,除去观察员国哥伦比亚和智利外,有投票权的也就阿拉斯加、中国、保加利亚、土耳其、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和北也门几个可怜的小国,一共八票。
最终表决结果出来,却大大出乎人意料,中国、保加利亚两个常任理事国投了赞成票,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三个中南美国家也投了赞成票,北也门这个小国估计也是不想去惹苏联那种庞然大物,虽然对芬兰的遭遇很同情,犹如看到也门遭英国入侵时分为南北也门的翻版。但最终也只是投了弃权票。
最终投反对票的只有土耳其。但土耳其是普通成员,他的反对票不具备一票否决权,而有一票否决权的阿拉斯加估计也是不想过分的伤害芬兰这个曾经朋友的心,所以投了弃权票。
结果出来之后,芬兰大使利特马宁热泪盈眶,虽然事实上他早已经知道,根据阿芬两国在当初会谈时的密约,芬兰如果真的遭到苏联入侵,阿拉斯加将会向芬兰提供直接的军事援助,并且在此次会前已经向芬兰保证,芬兰入约将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此次会议不管是阿拉斯加的弃权票,还是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的赞成票其实都出自阿拉斯加瞒天过海的手段罢了,但中国、保加利亚这些国家不同,阿拉斯加不可能像控制尼加拉瓜和哥斯达黎加那样指哪打哪,而阿拉斯加为了降低苏联的戒心,也为了开战后的借口用的更让人服气,所以他们不会直接投赞成票。所以要说表决前利特马宁不担心是假的。若真的出现意外,那芬兰的命运就难说了,要不就是屈辱的向苏联人投降,要不就是接受野心勃勃的德国,或者怀着不可告人目的的英法等国的援助。
现在表决结果出来,有五国赞成接纳芬兰入约,占多数且过半数,表决结果为有效结果。而根据海约组织的相关协定,假如苏联不停止入侵芬兰,那么,海约组织成员国有义务向芬兰提供任何援助,包括直接的军事援助。而阿拉斯加的援助将会是何等庞大,利特马宁这个得到芬兰议会和政府全权授权的大使是比较清楚的。
表决结束之后,所有支持派欢声雷动,许多在场的芬兰移民团体组织更是喜极而泣,互相拥抱呼叫着,手里不断的擦着眼泪,他们相信有了阿拉斯加的介入,有了海约组织这样庞大的组织介入,芬兰的命运即将发生转折。
根据表决结果,杨国平正式宣布芬兰成为海约组织第九个正式成员国,并在会场为芬兰代表团正式加上了参会席位。
不过接下来却没有马上就芬兰代表关心的海约组织将如何对芬兰进行援助进行商讨,阿拉斯加代表团临时提出了增加土耳其为常任理事国,接纳哥伦比亚为正式成员国并成为第五个常任理事国的的议案。
这个提案看似跟这些的会议主题并不太相关,而且土耳其这个本来预定的海约组织核心国为何会退而成为普通成员国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现在土耳其自己没有提出成为常任理事国的要求,却由阿拉斯加代表提出来,如何不让人意外。他们确认土耳其人会接受?
但紧接着土耳其代表随即发表意见,强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同时哥伦比亚代表也马上表示愿意成为海约组织的正式成员国,同时强烈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并就哥厄两国的争端发表了意见,表示为了两国和平,愿意在与厄瓜多尔的领土争端中退让一步,接受厄瓜多尔条件,使厄瓜多尔能得以成主海组织新成员国。
意外,再次意外,会议表决很快进行,土耳其和哥伦比亚都成为了海约组织常任理事国,而列席的厄瓜多尔驻阿大使则随即提出入约申请,也在此次会议中正式通过。
在这些投票中,几乎三项表决全是清一色的赞成票,只有土耳其成为常任理事国,芬兰代表虽没有投反对票,却投了弃权票,但结合此前土耳其代表强烈反对芬兰入约来看,芬兰投弃权票就显然是在向土耳其代表示好了,以让土耳其代表在接下来的就援助芬兰事项表决中不为继续为难芬兰,至少不要再投反对票。
海约组织一下子新增三个成员,成为拥有十一个国家的国际组织,算是初具规模,但紧接着考验也要来了,在接下来对芬兰援助事项表决中,就援助力度也发生了不少的争论,但最后在晚场休息时,五个常任理事国总算事先达成了共识,当然这是五国密谈之后,阿拉斯加的动作不算什么秘密了,有了底气,共识当然容易达成。
倒是在晚场休息中,其他不知情的代表以及一些前来参会的团体对阿拉斯加突然说服土耳其和哥伦比亚在各自领土争端中让步,进而成为常任理事国,加强话语权很是好奇。
最后他们不知从何种渠道得到消息,阿拉斯加对上午的会议中,差点失去掌控权很忧心,也许是感觉到在常任理事国中有些势单力孤的感觉,所以希望提升对芬兰的援助不太热心的土耳其为常任理事国,以制约保加利亚。
当然阿拉斯加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阿拉斯加向土耳其代表许诺,将在年内归还叙利亚领地的伊斯肯德伦大区给土耳其,以此换来土耳其在色雷斯领土和黑海近海域争端中对保加利亚让步。保、土皆大欢喜,矛盾彻底解决,土耳其当然希望成为常任理事国以加强在组织中的话语权。
哥伦比亚则是因为目前是入约中南美国家中实力最强的,而中南美国家在组织内的数量却是最多的,自然也应该有一个代表成为常任理事国,以加强组织的代表性,哥伦比亚此前退而成为观察员,同样是为了领土争端,不过这个争端相对土、保领土争端要小得多,阿拉斯加承诺加大对哥经济援助力度,并承诺优惠提供哥伦比亚三十架飓风轰炸机后,哥国也承诺在与委、厄两国的争端着让步,同样是皆大欢喜。
只是其中事实到底如何,只有当事几国才真正清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从一开始有许多事情就是在演戏,比如阿拉斯加担忧失去掌控权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哥斯达黎加和尼加拉瓜在对芬兰入约事项表决中不与阿拉斯加同步,而投了赞成票,事实上也是阿拉斯加故意授意的罢了。还有用一个伊斯肯德伦大区去解决保、土端,让土耳其成为常任理事国,所谓制约保加利亚更是一个笑话,这样一个超重量的筹码,却是阿拉斯加拿出来的,为的是解决其他两个盟友间的矛盾?
事实上只有知情人才知道,伊斯肯德伦大区换来的东西要更多,且肯定是对阿拉斯加有直接帮助的东西。而对哥伦比亚给些甜头,一来是多拉进一个厄瓜多尔成为成员国外,更重要是的让哥伦比亚带头在未来的对芬援助中更热心一些,且以此引响其他中南美国家的决心,毕竟中南美国家距离冲突中心远得很,阿拉斯加希望这些中南美国家哪怕不派军队参战,也应该在其他方面拿点东西出来。
另外别看阿拉斯加明面反对,但事实上他却是一定要保证芬兰成功入约的,只有芬兰入会,阿拉斯加此前的一切准备才能实施,但一旦实施,阿拉斯加大可无奈的向苏联表示,非是阿拉斯加不遵守承诺,实在是阿拉斯加势单力孤,未能阻止芬兰入约罢了,现在阿拉斯加的一切举动只是在执行海约组织的内部决议,是被迫的。
五个常任理事国达成共识,晚场休息后,连夜举行的第三场会议关于对芬兰援助事项的表决速度就极快了,仅仅一个小时,海约组织对芬援助事项和方式、程序步骤便全部通过表决。
当晚会议结束后不久,费城时间1940年1月29日凌晨零点,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联合具名向苏联发生警告,限其48小时内结束对芬兰的侵略行动,并撤出战事开始前的芬兰国境,否则海约组织所有成员国将保留采取任何行动的权利。随即,海约组织又发布公告,宣布经海约组织理事会表决同意,委托阿拉斯加共和国全权处理苏联入侵芬兰事件,阿拉斯加可根据公约规定,调动公约合法认定可调动的所有成员国资源,以便于即时处理芬兰事件。
1...587588589590591...7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