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顺利地离开芬兰,到达瑞典后,他接到了朱紫轩老人的电报,在美国那,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厂房已经选好,设备正在采购中,只是原材料的价格,有点儿上涨的趋势,可能和自己大宗采购有关。
唐秋离马上让小玲往美国打去一笔款,并告诉老人,不用管价格,钱不是问题,敞开了采购就是,将来卖原材料,也能大赚一笔。
有了莱迪这个行家,在瑞典采购了大量的特种钢材,反正是所有武器装备有关的原材料,统统采购,瑞典的机床,那是世界闻名,他让莱迪列个清单,不怕多。
这下莱迪见识了老板的大手笔,又震惊了一把,花钱像流水似的,老板不是印假钞的吧?莱迪心里忽然有一种荒诞的想法,其实,要不是考虑到二战,唐秋离都想在瑞典买个钢铁厂,反正这钱是小日本儿给的,不花白不花!
按照朱紫轩老人提供的地址,把在瑞典采购的物资,发往美国,东西太多了,单独定了一艘货轮,那都装满了。
欧洲的事情全都处理完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上,一行人,在汉堡登上了回国的豪华邮轮。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九十七章 国府特使
德国汉堡港,在身后渐渐远去,回想起在欧洲的这么多天,发生的一切,唐秋离有一种梦一样的恍惚,不可否认,欧洲各方面条件,比中国要好出很多,可他总有做客的感觉,不知道这是不是故乡情结。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巧的很,他们回国乘坐的轮船,还是船长阁下的船,和唐秋离一见面,两个人就像几个世纪,没有见面的至亲好友般热烈拥抱,看得山虎一阵恶寒,太肉麻了吧?
船长阁下很神秘的告诉唐秋离,船上还有很多日本乘客,说完,很是期待的看着他,一副再次合作,发点儿小财的模样,唐秋离暗笑,这个洋鬼子还上瘾了。
他倒是希望在回国这段旅途中,拿日本人消遣,也省得寂寞,顺便弄点零花钱,很遗憾,船上的日本旅客,都是从德国或是临近国家上船的,那个不知道支那恶魔秋离的大名,就算不知道,他同胞也赶紧提醒他。
唐秋离还真不知道日本人,给他起了这么个绰号,日本人对他唯恐避之不及,那还敢碰面,就算迎面遇到,实在躲不开,也是个个一副标准的乖宝宝形象,直到他的背影远去,才敢挪窝,那是真怕啊。
所以,在海上这段时间,竟然没有一个日本人撞到枪口上,莱迪对唐秋离这位老板,更加佩服了,咱老板,就是牛气,那么多人对他毕恭毕敬,有点儿像国王出巡的架势。
到了上海,船长阁下不无遗憾的和唐秋离拥抱告别,在上海停留了两天,期间,他和俞济州见了面,把在德国买的礼物,当面送给他,俞济州喜出望外,这个小老弟很够朋友,礼物的价值倒在其次,关键是没有忘了自己。
不像如今的许多人,办完事拉到,一把一利索,都是现用现交的手儿,和唐秋离的几次交往,俞济州每次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无论唐秋离的谈吐、气质,还是善解人意,刘成万介绍的这个小老弟,值得交往。
回到天津,这次唐秋离可是很低调,自己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再张扬,那是自找麻烦。
回到别墅,秋泉他们很高兴,分别了这么长时间,有许多话要说,不过,自己这位堂哥,是个面冷心热的脾气,再高兴,也是那副淡淡的表情。
唐秋离倒是非常兴奋,回到自己的国家,看那都顺眼,看那都舒服,尤其是吃饭,在国外那些天,用山虎的话来说,嘴里都淡出鸟儿来了,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去欧洲的这些人,风卷残云般的,把一桌子菜,吃得干净,真让秋泉他们这些,在天津留守的人怀疑,他们在欧洲是不是赶上灾荒了?
唐秋离还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他之所以把莱迪带到天津,就是让他看看这边的情况,对中国有个基本的认识,这些天,他给莱迪恶补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把莱迪听得惊叹连连。
到了中国,莱迪才知道,什么叫辽阔,什么叫广大,自己的祖国和中国相比,太小了,莱迪对中国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大幅度提升,这也是唐秋离的目的,让这个倔强的芬兰人,心甘情愿的为自己卖命,为自己的事业,奉献全部的聪明才智,就得在心理上给他强烈的震撼,现在目的达到了。
接下来,就该把这个宝贝弄到美国去,可不敢在身边放得太久,日本人正找机会呢?
饭后,唐秋离马上和基地取得联系,得知他们平安归来,基地那边欣喜异常,在回电中,连用了几个甚好,一看就是出自刘铁汉的手笔。
东北的局势依然紧张,关东军还在寻找血手团的主力,部队在继续休整,在围剿过程中,和抗联的部队,发生几次大规模的战斗,双方互有损失,遵照指挥长的部署,派出的几百支精干小分队,对鬼子的骚扰和奇袭,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小分队几乎没有损失,给鬼子造成的伤亡却不小,让鬼子更加糊涂,关东军指挥机关,已经无法判明血手团主力的位置,并且,留守的指挥部,把唐秋离的战术加以发挥,每个小分队,打完两仗后,就撤回基地,派出新的部队去打。
而且每支小分队,都配备三分之一的新战士,这种现代版的车轮战,不但锻炼了部队,新战士经过战火的洗礼,军事素质大幅度提高,比在基地训练几个月都有效,就这么几百支小分队,把关东军打糊涂了,光有一大堆损失,却连对方是什么部队都不清楚。
每天除了吃一通不知道打那飞来的子弹、炮弹外,就是收获几具士兵的尸体,或是缺胳膊少腿的伤员,连袭击者的影子都看不到,把关东军各个前线指挥官气得几乎吐血,恨恨的大骂支那人狡猾,武士的不是!
唐秋离大为高兴,这几个老伙计真是了得,很有创造力,这可是主席他老人家的麻雀战、袭扰战之精髓,没想到,竟然让刘铁汉他们给发挥到了极致。
秋泉汇报了华北的情况,在运河帮的工作开展得很顺利,情报系统已经基本建成,日租界还没有恢复正常,鬼子往租界增兵了,人数还不少。
太行山区那边,出了点儿麻烦,派出的那个特战中队,找到了一个好地方,可是,却被一帮土匪占据着,土匪头子叫刘黑七,手下有七八百号人马,很是嚣张,谈判了几次,都没有谈拢,不是开价的问题,是土匪根本不想让出那个地方。
现在,部队还停留在当地,因为没有接到命令,不好和他们发生冲突,秋泉说完,脸上又惭愧之色,觉得没有完成任务,愧对唐秋离。
唐秋离倒是没有责备秋泉哥的意思,这很正常,那个势力肯平白无故的让出自己的地盘,换做是自己,能把来提这种要求的家伙,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不过,他对这个刘黑七倒是产生了兴趣,能占据那块宝地的人,应该有些眼光,同时,他也想去看看自己未来的落脚之地,他告诉秋泉,明天和莱迪去上海,从上海乘船去美国,秋泉哥带四名战士,一路护送到美国,和朱紫轩老人会合。
他要去太行山区,亲眼看看那块宝地,顺便和刘黑七谈判,送走秋泉和莱迪后,唐秋离准备启程去太行山。
这时候,刘成万忽然来访,唐秋离感到不好意思,到了天津,还没有来得及去拜访这位大哥,也是自己忙着处理事情,疏忽了,现在人家都上门了,有点尴尬。
看到唐秋离的样子,刘成万先是一愣,马上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他是个老江湖,对人情世故看得很透,爽快的哈哈大笑说:“老弟,自古英雄出少年啊!去了一趟欧洲,把那边闹的地覆天翻,让日本人丢人现眼、吃哑巴亏,自己毫发无损,真是了得,厉害!哥哥我在天津,就了解你的不凡经历了!”屋里的气氛轻松、活跃起来。
客厅只有他们两个人的时候,刘成万神秘的说:“不瞒老弟,哥哥我尊照戴老板的指示,把老弟推荐给蒋主席,这还是蒋主席亲自下达的招贤令,否则,哥哥也不会如此鲁莽!”
说完,眼睛精光迸现,看着唐秋离的反应。
唐秋离颇感意外,和蒋主席打交道,那是早晚的事,没想到这么快,可能是自己在欧洲的表现太抢眼了,引起了这位中国一号人物的注意,唉!还是年轻气盛啊!
他没有说什么,只是一种无奈的苦笑,刘成万又说:“蒋主席的特使,已经秘密到了天津,是专程为老弟而来的,这位特使,可是主席身边的重要人物,老弟,真有面子!”
说完,很是羡慕的样子,同时,也为唐秋离能有这样的机遇感到高兴。
唐秋离心里暗呼麻烦,既然人家都来了,不见面那是万万不行的,自己很了解那位蒋主席,惹恼了他,自己的麻烦就大了,想尽快回到东北的计划。还得推迟。
叮嘱小玲他们不要随便出门,山虎要随他前去,刘成万很为难,唐秋离告诉大家,这又不是去打仗,都在家好好呆着。
汽车出了天津市区,在乡间走了挺长一段路,到了一栋普通的别墅,下车后,唐秋离敏锐的发现,这栋别墅的保安措施很严密,有不少便衣暗哨,花丛后面,人影憧憧,看来,这是军统天津站的一处秘密据点。
刘成万把他送到一个房门紧闭的屋子前,鼓励似地拍拍他的肩头,转身走了。
唐秋离敲门,屋子里传出那种位高权重者,固有威严的请进声,一个有五十多岁的中年人,端坐在一张硕大的办公桌后面,白皙的脸上,不带一丝表情,背头铮亮,带着金边眼镜,目光鹰鹫般的盯着他,那种居高临下、带着施舍意味的目光。
唐秋离看到这种目光,脑后的反骨大动,他一向讨厌这种目光,在前世,他所见到的不少政府官员,都是这副臭德行,好像不拿这副臭架子,就有**份。
原以为穿越来之后,再也不和这帮官僚打交道,哪知道,还是躲不过去,那个时代都一样,心中带怒,他目光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分寸不让的对视特使的目光。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九十八章 匪首刘黑七
目光相撞,迸出几点火花,屋里的空气紧张起来。
唐秋离的年轻,出乎特使的意料,也让他的轻视之心油然而起,自己干这种差事已经是老手了,见过各种类型的人,那个被蒋主席青眼有加的人,见了自己,不是毕恭毕敬,浑身上下都带着讨好,一副得到知遇之恩的样子。
而这个年轻人,一点都没有这种媚态,还敢在自己面前如此张狂,好像对能见到主席特使不太在意,对自己这个能决定他前途命运的人,目光之中,还带着挑衅的意味,他的心里微微带怒,狂妄的毛头小子,自己还没有见过这样的。
气氛凝重,唐秋离很想拂袖而去,他最受不得这种目光和态度,他内心是个很自傲的人,自己赤手空拳,在东北打出一片天地,未必有求于你,何必摆出这副嘴脸。
第一次和特使见面,双方就闹得很不愉快,这是否就意味着,以后和国府打交道,不舒心的事情多着呢!
唐秋离考虑了很多,为了刘成万,为了部队的以后发展空间,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意愿,那就是在更广阔的战场上,打鬼子,还是不要闹僵的好。
唐秋离收起怒气,暂且忍了吧,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这个特使也太不像话,自己进来很长时间了,连个座位都不让,他干脆自己大方的坐下。
特使打破了僵局,“秋先生,鄙人受南京蒋主席委派,专程到津门与秋先生一唔,原以为报上言过其实,今日得见秋先生的风采,名实相符,更胜流传啊!真乃青年俊杰!”
特使是有经验的政治掮客,见到自己的下马威没有奏效,立即改变策略,几顶高帽,不露痕迹的抛过来,借此观察这个年轻人的反应。
很让他失望,唐秋离只是淡然一笑,没有那种年轻人特有的骄傲之气,也没有那种少年得志的得意之态,寻不着破绽,自己反倒无处着手。
“特使阁下,多谢蒋主席的厚爱,不知特使阁下,与秋某相约,有何要事,但凡秋某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自当尽力!”唐秋离实在是没耐心和这个老狐狸兜圈子,干脆把话挑明,不过,余地也留的很巧妙。
见到唐秋离直接点到主题,他也不好绕弯子,心里暗呼,这个年轻人好厉害,话说的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哦,是这样,秋先生在德国的壮举,蒋主席很是欣赏,亲自下令,此等人才,当为国家所用,鄙人就是奉了蒋主席之命,专程来天津,请秋先生付南京任职!”
“多谢蒋主席,不知秋某到南京,能为在哪方面为国家效力?还望特使先生明言!”唐秋离这是步步紧逼,一点要把老蒋的真实意图弄出来。
特使听到这话,认为唐秋离已经动心,开始要官位,这就好办了,只要你有要求,就好对付,不愁不被说服。
“听闻秋先生麾下有数万人马,在东北,更是令日本人闻风丧胆,秋先生的军事才华,不亚于政治头脑啊!然而,东北毕竟偏居一隅,再加上日本人势力庞大,秋先生有意率部南下,共商国是吗?”
唐秋离暗自心惊,自己的底细,被蒋主席摸清了,有些不妙,蒋主席可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儿,对待异己,那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
接下来,唐秋离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询问让自己南下要做什么,特使也不隐瞒,说是朱毛共匪作乱,危害国家,秋先生可助蒋主席铲除此匪患,定能飞黄腾达。
唐秋离这下全搞懂了,蒋主席见到红军开始长征,自己的部队被甩的很远,手头没有可用之兵,自己的部队离得最近,正好可用,去拦截中央红军。
唐秋离有点想笑的感觉,这位蒋主席,算盘打得也太精了,刚想拒绝,心里一动,距离历史上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时间,已经很近了,自己正想把部队拉进关里,这倒是个好机会,名正言顺吗?
他马上表示,坚决维护国府的正统,愿意领兵南下,为国家效力,这是前奏,接下来,该讨价还价了。
最后,达成如下协议,因为唐秋离的部队,处在被日军重兵围困的局面,暂时不能转移,待时机成熟,立即开赴剿共战场,给自己一个集团军的番号和编制,另外,为了补充自己的装备不足的实际情况,允许他自行从国外进口武器和物资,并颁发特别通行证,各地军警宪特和海关等部门,不得阻拦。
这才是唐秋离想要的结果,以后,从国外进口武器、设备,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了,拿着特别通行证,就是护身符,哪怕自己把兵工厂搬来,都没有人敢管。
双方都很高兴,得到了各自想要的结果,唐秋离当然没有忘了给特使大人,塞上一张外国银行的支票,这玩意,比啥都好使,一张顶一万句,关键的时候,这家伙在蒋主席跟前美言几句,那效果就是不一样了。
特使绝对感到意外,他以为这个不好对付的年轻人,不屑于此道,更不精于此道,那曾想,他出手这么大方,不禁为刚才自己对他的态度,有些后悔。
告别了满脸兴奋,其情殷殷的特使阁下,回到别墅,浑身就像散架似的,那个累啊,小玲见他这样,很奇怪,忙问他原因,他苦笑着只对小玲说一句,和这些政府要员打交道,比上战场杀鬼子,累上一千倍,把小玲惹得大笑。
休息一天之后,从天津出发,穿过华北平原,风尘仆仆的赶到和特种中队会合地点,山西与河北交界处的龙泉关。
在太行山区转悠了很长时间的特种中队的战士们,看到指挥长亲自赶来了,就像见到亲人一样,那个激动,尤其是中队长,激动中还带着惭愧,自己没有完成任务,让指挥长亲自赶来。
看到这些可爱的战士们,在人地两生、语言不通的外乡,几个月的艰苦生活,使他们明显消瘦,精力和体力消耗都很大,这是个比直接在战场上,和敌人殊死搏斗,还要考验人的意志的任务,他怎么能忍心责备他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责备他们。
把带来的补给物资,给战士们补充后,营地飘起了炊烟,这些东北籍的战士们,几个月没有吃到过地道的家乡饭菜,现在,指挥长带来这么多的好东西,可以大饱口福了,营地飘荡着欢快的笑声,对唐秋离充满感激。
中队长给唐秋离汇报了情况,他们发现一处绝好的地点,叫黄崖洞,唐秋离想起来了,现在的黄崖洞,还是默默无闻,日寇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一二九师和一二零师开进太行山区,建立太行抗日根据地。
这里,就是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兵工厂所在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几处山口,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形,自己现在占领这里,不是要在将来抢八路军的饭碗吗?
没办法,谁让自己来自未来,知道这块宝地,到时候,给八路军提供弹药就是了,也是为这支英雄的部队,做些贡献。
中队长见到他走神儿,很诧异,不知道指挥长想到了什么,等他回过神后,接着汇报。
这地方,盘踞着刘黑七匪股,这些土匪,在当地打家劫舍、烧杀奸掠,无恶不作,方圆百十里的百姓,对他们都恨之入骨,名声极坏,当地的国民党保安团和驻军,多次清剿,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在黄崖洞这里,重武器根本施展不开,一个土匪,拿着一支步枪,就可以挡住国民党部队一个营的进攻。
部队刚发现这里的时候,曾经几次和刘黑七接触,不但没有谈成,最后一次,刘黑七竟然命令手下的土匪开枪,幸亏部队训练有素,只伤了两个战士,他还放扬言,那个都别想打老子的主意,别说那个什么东北的血手秋离,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得商量,来一个打一个,不怕死的就来吧。
中队长说完,羞愧的低下头,其实,在唐秋离到来之前,他也想把刘黑七的土匪消灭掉,一是为当地百姓除害,二是完成支队长交代的任务,为部队寻找落脚点。
他们走了好多地方,无论从地势还是各方面条件来看,那都比不上这里,可偏偏盘踞着一群土匪,自己带来的部队,人数不多,这里的地势很险要,尝试过几次,都是还没有接近黄崖洞外围,就被发现,幸亏撤得及时,要不,部队会出现重大伤亡。
部队在外围监视,准备在刘黑七出来的时候,打伏击,趁势占领这里,可是,等了好多天,也没见到土匪离开老巢,后来,打听当地百姓才知道。
这里有一条通往外面的密道,不过,出来土匪,谁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刘黑七也知道自己作恶多端,迟早会招来围剿和仇家的报复,在这附近,不只有他一家占山头的,再说了,这块宝地,可是别的山头眼里的肥肉,能不招人惦记?
他在洞里囤积了能够吃几年的粮食和日用品,洞里还有水源和成片的树林子,只有不出去,神仙也进不来,看准机会,下山捞他几票,回到这里一藏,任谁也没招儿?
听中队长这么一说,唐秋离对黄崖洞更感兴趣了,这样的宝地,自己不拿下,那都亏得慌,这个刘黑七,还是很有眼光的啊!
通过了解附近的百姓,匪首刘黑七的面目,逐渐清晰起来。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九十九章 罪恶难逃
在当地老百姓的眼里,那刘黑七就是一方的祸害,可把方圆百十里的老百姓给糟害苦了,附近村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曾经号召大伙凑钱,给县府的保安团和驻军的营长,送上一份厚礼,这钱也接了,兵也出了,仗也打了,就是没有剿灭,到让刘黑七给打个屁滚尿流。
回来还要多摊军饷,说是啥剿匪捐,当地士绅看也不是个事儿,这政府指望不上,干脆,给刘黑七上供得了,花钱买个平安,从这以后,刘黑七抖起来了,俨然就是这一片的土皇上。
隔三差五的就出来巡视自己的地盘儿,顺带着打点秋风,抢个民女啥的,听说最近来了一帮东北嘎子,手头挺硬,和他交了火,刘黑七没占着便宜,有段日子没有下山了。
所有的情况,归纳起来就是这些,中队长一筹莫展,这强攻吃亏,智取没招儿,把他愁坏了。
唐秋离就告诉他一个字“等”等待时间,就不信他总也不出山,出来就有机会,把部队撤退到山里隐蔽,在附近各村收买眼线,随时报告刘黑七出山的消息。
唐秋离带着部队在这等,刘黑七也挺闹心,自己的地盘,都多少年没人敢打主意,不知从哪钻出这么一帮东北嘎子,死皮赖脸的非要自己让出地盘,开玩笑,七爷守着一方宝地,比县长都神气,吃香喝辣、要啥有啥,能让给你们。
不过,他也挺担心,这帮东北嘎子,手底下可不含糊,比那些保安团、中央军厉害多了,刚一交手,自己的弟兄就丧命二十多个,那枪打的那个准,要不是自己见机得快,还不知道有多少弟兄躺在那呢?
这些东北嘎子,赖在这老不走也不是个事儿,刘黑七启动各地的眼线,严密监视他们的动静,一有风吹草动,马上报告。
刘黑七一直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儿,就是当土匪,他也是个普通农家出身,打小就给村儿里的谢老财放羊,一不小心,两只羊掉进山涧里摔死了,回去,最轻一顿皮鞭子,三顿不给饭的惩罚,那是跑不了。
谢老财这老东西,手狠着呢!过日子本来就抠门儿,死了两只羊,就跟要了他的命根子似的,这回落在他手,不死也得扒层皮。
刘黑七琢磨来、琢磨去,一咬牙,跑到黑虎寨,投了土匪,这一帮羊,就算是见面礼了,那一年,他十五岁,刚一开始,就是个跑腿打杂的小喽啰,岁数小,没少挨欺负。
可这家伙有个狠劲,咬牙挺下来,他心眼活泛,嘴会说,还会来事儿,能看出个眉眼高低来,渐渐的成了大当家的心腹,在黑虎寨,也是有一号的人物。
那年,黑虎寨和另外一伙土匪火拼,大当家的身中五枪,当场就咽了气,刘黑七收拾了其他几个竞争对手,坐上了黑虎寨第一把交椅,不过,也有私下里的说法,大当家的是被刘黑七打黑枪给灭的,要不,大当家的那身上,有四枪是打在后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