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没办法,情报本部长的死命令,三天前的一个黄昏,三木百无聊赖的在山坡上看风景,忽然发现,距离他们的宿营地,有几里路远的地方,晚归的飞鸟有些异常,在天空久久盘旋,不肯落下。
这家伙上心了,拿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确定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情景,那些飞鸟的身影,在黄昏的霞光下,很是清楚。
三木是个职业特务,并不熟悉特种作战,多年的职业生涯,养成了他凡事都要怀疑三分的行事风格,什么现象都要弄个明白的习惯,他仔细分析了这个异常情况,晚归的飞鸟不肯落树上,那只能说明,有人从哪里经过,而且人数还不少。
没有消息表明,在这一带有皇军大规模的部队在山里,那会是什么人呢?他必须要去看个究竟,职业特点驱使他,所有的疑点必须排除。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看着离那个地方只有几里路,中间隔着一道山梁和深沟不说,还有茂密的次生林、玻璃棵子,三木他们一身臭汗,两腿发直,费劲巴力的赶到那里多少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不过,狼眼谍报队里,有一个以前当过胡子的满洲国情报官,山里的门道倍儿清,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发现了大部队行军过后的痕迹,三木大喜过望,顺着踪迹追了下去。
下半夜,终于追到了唐秋离他们的宿营地,三木没敢太靠前,只是远远的监视着,所有,血手团的暗哨也没有发现身后的尾巴。
第二天天亮后,这支部队继续行军,在望远镜里,三木看清楚了,这是个有一千多人的支那部队,而且还是指挥机关,挎着手枪的军官多,背着双枪的士兵多,还有女兵,电台也多,这不是指挥部是什么?
真得佩服三木这个鬼子的判断分析能力,从这些表面现象,就得出这是个指挥机关的结论,其专业素质,值得称道。
三木意识到,幸运之神再向自己微笑了,抓住这个支那部队的指挥机关,跟踪他们到巢穴,然后,通知关东军的大部队,来个一网打尽,说不定还是南次郎司令官恨之入骨的血手团的指挥部呢!
他把全队分成两个小组,前后照顾,定时向本部报告进展情况,就这样在不惊动对手的情况下,跟踪了唐秋离他们三天,这个鬼子够狡猾、够有耐性的。
只是在昨天中午的时候,血手团忽然转入了一条岔道,三木怕跟丢了目标,心里一急,跟得近了些,结果被刘铁汉和冯继武这俩老行伍闻出味道,这才有了唐秋离的小部队伏击行动。
三木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发觉,也不知道后面的小组,已经被干掉,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刘铁汉他们身上,全然不知,在他们身后,一群顶级杀神尾随上来。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国前的最后一战
踌躇满志的三木,有一种即将摘取胜利桂冠的激动,却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世界已经不多了。
整个过程很简单,带他带着十二个队员,仔细搜索前面支那部队留下的踪迹时,转过一个山脚,前面忽然出现一排排黑洞洞的枪口,那个背着电台的队员,还想着把消息发出去。
一颗金属弹丸,准确的击中他的脑门,巨大的动能,把他的脑袋整个掀飞半拉,他想带队往后撤退,一个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微笑的年轻人,略带嘲讽的拦住退路。
要是只有他一个人并不可怕,关键是发身后的几十支冲锋枪,三木明白大势已去,明智的放下了手里的枪,作为一个职业特务,战斗不是他的强项。
大和民族从来不缺乏勇士,往往笨蛋更多,三木心酸的看到,一个来自陆军的队员,抽出武士刀,以一副同归于尽的架势,冲向那个年轻人,这个疯狗一样的鬼子,不自觉的放弃了,选择这个年轻人身边的那两个杀神一样的军官。
刀光闪过,这个大和的勇士,半截军刀和整个脑袋,一起飞上天空,那个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军官,慢慢的把还在滴血的刀,送回刀鞘,目无表情的退回到一边。
三木凄凉的劝道:“诸君,请不要反抗了,我们失败了!”就是有不信这个邪的大日本帝国武士,又有两个鬼子跳出来,挥舞着手中的武士刀,冲了过去。
三木摇头苦笑,用脚后跟都清楚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那个年轻人人身边的壮汉走了出来,只一招,刀飞、人倒、两蓬猩红的鲜血喷上半空,两具胸骨塌陷的尸体坠落尘埃。
再也没有鬼子敢动弹了,都被巴特尔和山虎的凶猛给吓到了,三木苦笑着用流利的汉语说:“请问阁下是支那什么部队?”
冯继武上前告诉他:“我们是抗日血手团,那位,是我们的指挥长血手秋离”,他一指唐秋离,语气之中,颇为自豪。
三木浑身一震,再次仔细的打量唐秋离,刚才他就已经看出来,这个气度非凡的年轻的人,年轻的出乎他的意料,这就是南次郎司令官阁下,视为心腹大患的血手秋离,这就是让无敌的大日本关东军屡遭惨败的血手秋离。
唐秋离嘴角带着坏笑,走到三木面前:“三木先生,我们好好谈谈,阁下一定有很多话要说,给你个机会!”小玲看到唐秋离的模样,强忍住笑,这个小坏蛋,又开始调皮了。
三木摇摇头说道:“阁下从我的嘴里什么也得不到!不要枉费心机了!”说完,低头咬住衣领,瞬间面色发青,口吐白沫,倒地身亡。
战士们看得一愣,不剖肚子就死的小鬼子,还是头一回见到,不过,这个小鬼子也算是一号人物,最起码不像其他的鬼子疯狗似的做垂死挣扎,反而让人更加鄙视和厌恶。
唐秋离把审问得来的情报,告诉了刘铁汉和冯继武,征求他俩的意见,部队是按原计划返回基地,还是占点便宜再回去。
三个人很快统一了看法,关键是黄松岭外围那个鬼子旅团,太馋人了,不打,心里怪不舒服的,但是,不能在基地附近打,把鬼子这个旅团调到别处去打,保证基地的安全。
唐秋离下达作战命令,返回基地的一、二、三、四支队和骑兵支队、炮兵支队,立即补充弹药,取消修整,于明日傍晚,秘密离开基地,隐蔽向黄松岭以东的老鸦沟方向集结。
总部随后与你们会合,沿途不要和鬼子发生战斗,迅速到达集结地点,特别提醒的是,特种支队不参加此次战斗,负责各参战部队的保密工作,先期肃清战场周围的日伪特务,勿使此次作战意图被鬼子察觉,战斗打响后,负责监视周边鬼子的动向。
他又让基地情报中心,联系抗联一路军杨靖宇将军,把南次郎的阴谋通报给他们,特别提醒注意鬼子的谍报队,部队行动要格外小心,尽量消除各种可能暴露行踪的痕迹。
基地接到命令后,马上忙碌起来,这是最近两个月来,部队第一次全体一同接受作战任务,李洪刚支队因为在前一阶段的战斗中,消耗过大,部队减员接近一半,把基地警卫大队补充进来后,也就能达到满员时的三分之二兵力,反而是几个主力支队里最弱的。
虽然有两万多新兵,可那都是没有经过训练的,补充进来,反而影响部队的整体作战实力,把李洪刚恨得牙根痒痒,再加上其他几个老伙计,不时的在他面前吹嘘自己的兵力有多少,火力多强大,弄得李洪刚直郁闷。
炮兵支队支队长郑勇的心情不错,他的炮兵支队,又增加了好多火炮,十六门野炮、三十门五山炮,一百六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再加上四百多门迫击炮,各种口径的火炮加在一起,达到将近七百门的恐怖数量,把郑勇乐得,睡觉都笑醒了。
尤其是基地兵工厂生产的各种高爆炮弹,敞开了供应部队,有这个炮兵支队在手,郑勇敢和小鬼子一个主力师团对阵,轰他娘的就是了,让你来连老子的面儿都没见着,就变成一堆碎肉。
这不,因为时间充分,再加上战士们想出了,运送笨重的野炮和山炮的办法,能跟得上部队是行军速度,就把那十六门野炮、三十五门山炮也带上了。
唐秋离让刘铁汉和冯继武带着部队,先往老鸦沟方向开进,和大部队会合,先期寻找适合的伏击地点,他在后面,给小鬼子摆**阵,把那个旅团的鬼子,引到埋伏圈去。
还别说,俘虏的那个特务,还挺配合,唐秋离让他咋说就咋说,非常的听话,这主要是山虎的功劳,这家伙现在落下个毛病,只要山虎一瞪眼,他就有小便失禁的感觉。
和关东军情报本部联系的第二天,本部长亲自发来电报,询问发现血手团指挥部的情报,是否准确可靠,你来我往的电报,足足发了一个下午,鬼子那面问的十分详细,差点连这小子半夜上几趟茅房都问到了。
要说啊,鬼子是被唐秋离给打怕了,也是,血手团从不零敲碎打,吃就吃你最少一个大队,最后,关东军情报本部,完全相信了狼眼谍报队情报的准确性,并把和鬼子旅团部联系的密码发过来,直接和围剿的鬼子旅团长联系,大鱼终于上钩了。
早上,接到鬼子旅团发来的电报,要求提供行军路线的坐标,唐秋离让这个特务发出去后,鬼子回复电报,第九野战旅团,一共一万一千多兵力,离开驻地,先头部队已经进入山区,正按照狼眼谍报队提供的行军坐标,往血手团指挥部所在位置包围过去。
唐秋离带着直属卫队,迅速往老鸦沟方向急进,第二天早上,终于赶到了老鸦沟,顾不得和大家寒暄,急忙在刘铁汉、冯继武和几个支队长的陪同下前去查看伏击地点。
老鸦沟,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两侧是一溜的漫土岗,稀稀拉拉的长着一些松桦和玻璃棵子,中间夹着一条狭长的平原,根本看不出沟的样子。
他在阵地上转了一圈,不由得佩服这几个老伙计的战术技巧,从地形来看,这里根本不适合打伏击,尤其是不适合步兵,几乎无险可守,不占地势之利。
可别忘了,这样的开阔地形,适合炮兵展开火力,步兵打伏击不利,炮兵正好用得上,郑勇的把三十五门山炮、一百六十门九二式步兵炮和二百多门迫击炮,平均配置在阵地两侧,十六门野炮,单独构筑阵地,主要是负责压制和摧毁鬼子的炮兵,必要时,提供火力支援。
刘铁汉把四个支队的兵力,按照四个方向平均配置,人为的形成一个长方形的口袋,负责两侧堵口子的支队,各配备一百门迫击炮,负责保护两侧炮兵阵地的支队,把工事修筑到鬼子的步兵火力够不着炮兵的地方为止,也不往前靠。
这次主要打的是炮战,只要鬼子上不来,步兵就不和鬼子发生接触,以减少部队的伤亡。
唐秋离看完阵地,笑着对刘铁汉他们说:“几位够狠的,一万多鬼子,就用火炮给轰没喽!”郑勇得意的说:“那是,这是完全执行指挥长的命令,用最凶猛的火力,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我这七百多门大炮,够小鬼子喝一壶的!”
唐秋离头皮一阵发炸,部队啥时候有了这么多的火炮,七百多门大炮,齐射的威力,我的天,那就是一场毫无悬念的屠杀啊!这哥几个,都是狠人那!
两天后的一个上午,鬼子第九旅团终于出现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因为山路狭窄,拖出老长,到了老鸦沟,地势开阔了,鬼子由两路行军纵队,变成十几路行军纵队,人群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
这里的地势,鬼子显然也注意到了,非常放心的继续行军。
远处的临时指挥所里,一直注意鬼子动静的郑勇,转过头看着唐秋离,唐秋离只是轻声说了一句:“开始吧!”
郑勇拿过步话机,大声下达命令:“各阵地注意,以最快的射速无差别炮击,各游击炮群注意,拦截企图突围的鬼子,野炮阵地注意,压制和摧毁鬼子炮兵,开炮!”
郑勇的话音刚落,晴空闪雷般的巨响,震得临时指挥部的顶棚“哗哗”掉土,大地随之颤抖起来。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五十六章 炮兵之威
设在高处的临时指挥部,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尽管有心理准备,而且从穿越带来的记忆,也知道炮兵在战场上的威力,可是,当身临其境,置身于战场上的时候,唐秋离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
老鸦沟狭长平原上,炮弹的炸点已经分不出个数,炮击几乎在一瞬间就达到最猛烈的程度,三四公里长的战线上,完全被炮火覆盖,剧烈的爆炸声,已经分不清声响,就像一阵飓风,猛然刮过大地,几百门火炮,同时炮击,就像燃烧的岩浆,猛然泼到鬼子的头上。
指挥部被冲击波冲击的剧烈摇晃,处在烈焰下的鬼子们的境遇,可想而知,这场炮击,其火力打击的凶猛和杀伤程度,给唐秋离留下了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也影响了他对部队以后武器装备的看法。
三四公里长的战线,被凶猛的炮火,炸得烟尘冲天,在这个范围内,就是由钢铁碎片组成的死亡漩涡,炮弹的密集炸点,根本就没有安全死角,一万多鬼子,陷入了死亡之地。
遭到猛然炮击的鬼子,其前锋部队加快脚步,试图通过这片死亡的弹雨,不幸的是,迎接他们的,是有一阵密集的炮弹,后卫部队见情况不妙,不顾伤亡,想夺路后撤,口袋已经被扎上了,后撤的道路,被炮弹炸成一堵火墙。
鬼子的炮兵,总算训练有素,顶着炮火,勉强进行还击,可是,对方的炮兵阵地,延伸得很长,区区八门野炮,无济于事,只能选择一点炮击,做最后的徒劳无功的挣扎。
只有发射一发炮弹的机会,就被血手团的野炮群,根据弹道,寻找到了阵地的位置,劈头盖脑的几十发炮弹,把鬼子的炮兵全部炸飞,取消了发言权。
前进不得,后退无路的鬼子,拼命反击,发疯似的往两侧的炮兵阵地,展开集团冲锋,鬼子们很清楚,只有消灭对方的炮兵,自己才能有生还的可能。
鬼子在幸存的指挥官指挥下,往炮兵阵地展开死命的攻击,两侧各有三千来名鬼子,组成两个攻击箭头,试图在血手团的炮兵阵地上撕开一个缺口,只要进入炮兵的射击死角,炮兵就是待宰的羔羊。
不能不说,鬼子的选择十分明智,可惜,他们遇到的是血手团,近千挺轻重机枪顿时怒吼起来,密集的弹雨,把冲锋的鬼子成片的撂倒,后面的鬼子被火力压制,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在卧倒的鬼子上方,带着尖啸的金属弹丸,织成死亡的弹幕,刺激着已经濒临崩溃的鬼子们的神经,躲过了轻重机枪的子弹,却无法逃脱被炮弹带走生命的必然结局。
各个游击炮群,把像一地萝卜似的鬼子,一堆堆从地面上炸起来,高高的抛向半空,残肢断臂、一蓬蓬猩红的血雨,刺激人的视觉神经。
鬼子绝望的喊叫:“我们的炮火呢?”很遗憾,一门火炮都没有了,鬼子的炮兵,是郑勇支队重点照顾的对象,哪怕是鬼子的一门迫击炮,他刚发射出一发炮弹后,随即就会遭到十几发、甚至几十发炮弹的报复性打击,鬼子一个旅团的火炮数量,和血手团的火炮数量相比较,根本不成比例。
所有,炮击开始不长时间,鬼子的炮兵,到成了被最先消灭的目标,骄横的日本陆军精锐部队关东军,一贯喜欢把炮弹砸在别人头上,看着对方在纷飞的弹雨下,绝望的挣扎、恐慌的奔逃,今天,他们终于尝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炮击。
郑勇的炮兵火力,在鬼子堆里,反复的犁来犁去,老鸦沟平原上的黑土和山石,被翻了一遍又一遍,没有一块土地能完整的保持原来的地貌,没有哪怕是一棵稍微高大些的植物,能够直立或者是完整,它们已经被炸成数段。
炮击刚一开始的时候,唐秋离还在认真观察火力打击效果,望远镜里已经看不清鬼子的具体情况,只能看见遮天的尘土高高飞起,一个个烟柱升腾,鬼子的尸体被抛向半空,后来就分不清个数,只有浓浓的硝烟遮天蔽日。
轰隆隆的巨响,震得耳膜隐约作痛,头发被冲击波激得不停的飞扬,后来,干脆就受不了了,心脏阵阵发颤,冲击波像一柄铁锤,沉重的击打着心脏,唐秋离赶紧离开观察口,他害怕被冲击波震死。
指挥部里的参谋们想说话,必须靠近对方的耳边,大声喊叫,才能勉强听得出在说些什么,这样的大规模炮击,对于血手团的指挥官们来说,也是第一次,显然都被震撼了,只有郑勇在那咂嘴摇头,也听不清他在嘀咕什么。
看那意思是还嫌炮火的密度不够,很遗憾的样子,炮击足足进行了一个小时,才逐渐停止,七八万发炮弹,落在这块方圆不过六七公里的范围之内,火力的密度,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一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旅团,一万一千多名鬼子,一个小时之内,被炮火炸得尸骨无存,寻遍战场,哪怕是一个鬼子伤兵都没有找到,完整的鬼子尸体,聊聊可数,到处都是碎肉混合着泥土,原本黝黑的泥土,被鲜血浸染成了酱紫色。
血手团的几位大佬,沉默了很长时间没有说话,铺天盖地的炮火打击的场面,深深印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郑勇在那眉飞色舞,意气风发,一只脚踩在炮弹箱子上,一手叉腰,对着报话机大喊大叫,让各炮群报告伤亡数字和弹药消耗情况。
各步兵支队的战士们,连打扫战场的心情都没有,这种情况下,能找到一支完整的三八枪,那就是奇迹,不过,在刘副指挥长要学会过紧日子的命令下,战士们还是漫不经心的在战场上捋了一遍。
当然是两手空空,倒是有不少战士,紧跑到没有遭到炮击的地方,大口的呕吐,直到把早上的饭都吐出来才消停。
后来,据这些战士们说,咱也是打过好多次大仗、恶仗的老兵了,可真还没看见过这么恐惧的战斗场面,到处是尸体碎块,鬼子的内脏,飞得可那都是,一不留神,一脚就兴许踩到一块肺子上。
这些老兵说完,脸上还带着心有余悸的表情,听得那些没有参加过这次战斗的新兵们,毛骨悚然,以后,见到炮兵支队的战士们,都有些惧怕的意思,用看怪物的目光,打量这些整天摆弄恐怖家伙的兵。
自从这次战斗后,郑勇的炮兵支队名声大噪,郑勇在其他几个支队长面前,更是小脖儿仰得高高,动不动就说,再有战斗,你们那个支队顶不住了,尽管吱声,咱派几门炮过去,几下就搞定,气得这些老伙计们联合起来,狠狠敲了郑勇一顿,才算作罢。
奇怪的是,战斗打了一个多小时,一贯耳尖腿快的鬼子飞机,出乎意料的没有出现在战场上,这到让早就做好准备的高射机枪大队,非常的郁闷,可能是一开始,小鬼子的电台就被炸没了,啥消息也没有发出去,炮兵吃了一大块儿肥肉,步兵也占了点儿小便宜。
就自己,干瞪眼看别人打的热闹,不过,看看骑兵支队,找到了心理平衡,刘春的骑兵支队也同样郁闷,本来想炮击过后,一千多骑兵,山呼海啸般的杀上战场,给残余的鬼子以毁灭性的打击,在兄弟部队面前好好露把脸,让他们瞧瞧,咱骑兵打仗是啥样的威风。
可郑勇这小子不够意思,连一点儿机会都没给,一万多鬼子,都让他自己给收拾了,太不讲究了,本来按照作战计划,炮击过后,骑兵冲锋,你吃肉咱不眼馋,总得给兄弟们留点汤喝吧!
所以,刘春耷拉个脸,骑兵们也都无精打采的,在那低着个脑袋生闷气,正巧,邻近的炮兵们在收拾火炮,准备撤离阵地,有些调皮的炮兵,朝着骑兵们打趣:“唉,我说骑兵兄弟们,你们四条腿,也没有俺们炮弹跑得快啊!想来炮兵支队不?俺跟支队长熟,给你走个后门怎么样?”
刘春听得脸上的黑线暴起,骑兵们也都直咬牙,可刘春对这些普通战士也不好发作,自己毕竟是领导,也巧,郑勇嘴里哼着小调儿,满面春风的带着几个参谋和通讯员,来检查撤离阵地的进度。
这下刘春可找到发泄的对象了,朝着郑勇劈头盖脑的一通大嚷,“老郑,以后管好你那些兵,瞅你那样,不就打了个便宜仗吗,有啥好得意的,回基地的路上见,不甩你个百八十里的,我大头朝下绕着基地走一圈儿!”
郑勇莫名其妙挨了一顿排炮,“这老刘吃错药了咋的?”了解情况后,嘴里批评着手下的战士,可那股得意劲儿却掩饰不住。
这些情景,都被唐秋离和刘铁汉、冯继武他们看在眼里,几个人忍不住大笑,这是好现象,各部队主管争强好胜,生怕自己捞不着仗打,部队就需要这样的气氛,这才是嗷嗷叫的部队。
部队打扫战场啥收获也没有,刘铁汉想了想,让全体战士把空炮弹壳都带回去,说是尽管家大业大,也得学会节俭过日子,这些空炮弹壳,可以让基地兵工厂进行弹药复装,看得唐秋离直乐。
冯继武过来报告,此次战斗的伤亡情况、弹药消耗情况和战果统计出来了……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五十七章 意外的决定
老鸦沟伏击战落下帷幕,此役,血手团以纯炮兵火力,全歼鬼子一个齐装满员的野战旅团一万一千多人,从旅团长往下,无一漏网,血手团炮兵伤亡十二人,其中阵亡四人,被击毁迫击炮六门,步兵伤亡八人,其中阵亡三人,皆系鬼子狙击手所为,消耗各类炮弹八万三千余发,无缴获。
以这么微小的代价,取得全歼鬼子第九旅团的辉煌战绩,可谓战果显赫,要是以往以步兵对决,伤亡绝不会是这个数字,虽然炮弹费得多,但这符合唐秋离的一贯指导思想,宁可多费一百发炮弹,也绝不拿一个战士的生命去换小鬼子。
外围负责监视各路鬼子动向的特种分队,发来电报,各处鬼子,均未见有任何动作,似不知我正在围歼第九旅团,请示下一步行动方向。
唐秋离命令他们,继续监视各路鬼子动向,待接到命令后,逐步撤回基地修整。
两万多人的部队,带着胜利的喜悦,迅速脱离战场,留下一万一千多名孤魂在异国的土地上哀嚎,找不到回家的路。
也许,关东军高层,正在疑惑不解,为什么第九旅团忽然失去联系,他们现在的位置在哪里,据后来情报得知,关东军司令部被这个问题困扰将近一年之久,曾经派出大批侦察机寻找第九旅团的下落,后来还是鬼子的特工发现了战场的遗迹,从泥土之中,找到已被掩埋的残破的军旗,判断出第九旅团已经全军覆没。
1...7273747576...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