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要说拼刺刀,血手团的战士们,还真占不着便宜,部队训练的重点,不在这上,手里的家伙,也不是拼刺刀用的。
小鬼子瞪着凶眼,他们也看清了,心头一阵狂喜,支那人手里的武器,不是拼刺刀用的,就让这些卑微的支那人,尝尝大日本皇军武士的厉害,“杀机给给”,狼嚎一样的喊声,此起彼伏。
哪有这便宜事儿,人家非得跟你拼刺刀?脑袋进水了吧?
迎接鬼子的,是驳壳枪连串的射击声,这么近的距离,几乎不用瞄准,枪响人倒,弹弹咬肉,倒是有些鬼子兵,还真的冲进了阵地,不过,都是尸体,借着惯性,一头栽进战壕里。
三八枪的刺刀,“扑哧”深深的刺进土里,战士们惊出一身冷汗,好悬,差点被鬼子开个窟窿,幸亏指挥长强调,每个人尽量多装备一种武器,现在用上了。
有的鬼子临死前叨咕些啥,瞪着眼睛,一副死不瞑目的架势,估摸着是在说,支那人武士的不是,胆小鬼的干活,拼刺刀的不行,偷偷摸摸开枪的干活!
鬼子死了也是个傻鬼,放着枪不使,非得跟你玩儿刀?咋方便弄死你,咱就咋来,这叫智慧,小鬼子弄不明白。
还真有死心眼的,一个大佐,几个中佐、少佐之类的鬼子军官,从被打成筛子眼的车厢爬出来,背靠背围成一圈儿,个个握着指挥刀,一副武士道要拼命的架势,嘴里还大喊大叫。
唐秋离和懂日语的战士们,都听明白了,支那人都是胆小鬼!武士的不是,我们要求有公平对决的机会!
唐秋离冷冷一笑,公平对决?小鬼子啥时候讲究过公平,懒得跟这帮畜生废话,他厌恶的一摆手,卫队的战士们几枪,就解决掉最后的几个鬼子军官。
战场安静下来,战士们忙着打扫战场,修整工事,三千来个鬼子,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被全部消灭掉,部队只有不到三十人的伤亡,可以说,这仗打得漂亮。
这几次的战斗,冲锋枪的威力,给唐秋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玩意在战场上,尤其是在近战时的威力,无可比拟,相对于轻机枪,它体小身轻,使用灵活、方便,携弹量还多。
就是小鬼子的百式冲锋枪,性能实在是不咋的,射程近不说,子弹的杀伤力还小,连块儿厚木板都打不穿,唐秋离第一次萌生了,给部队装备大威力,远射程冲锋枪的想法。
刘铁汉来的唐秋离身边,刚要开口说话,被唐秋离制止了,他知道这位老大哥要说什么,他的心里没有丝毫责怪刘铁汉的想法,这几天,刘铁汉比任何人都要辛苦。
否则,根本不可能出现今天这惊险的局面,连续几天,不分昼夜的守在这,还有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不知道小鬼子啥时候窜过来,铁人也受不了。
部队伤亡,加上李洪刚带着一部分,需要防守的正面阵地,兵力缺口很大,也难为老大哥了,唐秋离心里有点自责,咋就没有想到替换一下刘铁汉,还有,咋不把铁路扒掉呢?
战士们刚刚进入阵地,鸭绿江对岸,汽车的马达声震耳欲聋,他对刘铁汉微微一笑,刘铁汉的眼睛有些湿润了。
两人对视一眼,鬼子的大部队到了……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三十八章 炮火下的鸭绿江
鬼子的汽车开到江边,鸭绿江大桥已经被炸断了,猛然没了去路的鬼子,纷纷跳下车来,在对岸可那乱转,好像要寻找一个通路,乱哄哄的挤在一块儿。
这种好机会哪能放过,在江岸后边沉默已久的山炮和野炮,猛然间发出怒吼,一发发炮弹,准确的落在鬼子堆里,长途跋涉、远道而来鬼子,被这突如其来的炮弹,炸得抱头鼠窜,四处寻找安全的地方,炮弹撵着鬼子,不停的爆炸。
一辆辆的鬼子汽车,被炮弹击中,燃起大火,而后又猛烈爆炸,鸭绿江对岸,被密集的炮火覆盖,炸点连着炸点,冲天而起的硝烟和尘土,扶摇直上,连上午的灿烂阳光,都被遮挡。
前沿阵地却非常安静,没有一丝响动,战士们都沉稳的隐蔽在,伪装得很好的阵地上,从江对岸看过来,只有新绿的垂柳随风摆动,和江边一块块儿刚刚返青的草地。
再往后,却像火山爆发一样,不停的传来“隆隆”巨响,那是近百门火炮在齐射个,炮弹带着尖啸,掠过宽阔的江面,把对岸炸成一片火海。
遭到突然炮击的鬼子,慌忙后撤,丢下正在燃烧的汽车,和无数支离破碎的尸体,狼狈的逃向后方,以求尽可能的脱离炮火的打击范围。
出其不意的炮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波来到岸边的鬼子,能完整的跑回去的,还真不多,尤其是汽车,全部被炸毁了。
唐秋离和刘铁汉的心里,并没有因为这次的战果而轻松,这只不过是鬼子的先头部队,这点损失,对于有一万五千多人马的铃木师团来说,只不过是略伤皮毛。
更激烈的战斗,还在后面呢,何况,鬼子的炮兵还没有赶到。
铃木师团长的心里比较郁闷,他的部队接到增援的命令时,正分散在朝鲜的崇山峻岭和茂密森林里,围剿游击队,可命令不能不执行,光是集结部队,就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
本来有好几处,都已经包围了朝共的游击队,在加一把劲儿,就能彻底解决他们,关键时候,来了这道该死的命令。
这下,不但使朝共游击队逃出生天,在部队集结的过程中,还不断的受到袭扰,损失虽然不大,却是挺窝火,啥时候被这些见到皇军身影,只能望风而逃,连步枪都没几只的泥腿子游击队,追着屁股打!简直是皇军的耻辱。
当部队从朝鲜的群山中,好不容易气喘吁吁的爬出来一个联队,连重装备都没来得及带,就匆忙的乘坐火车去增援了,现在却失去了联系。
真不知道在满洲的关东军部队,是怎么搞的,守备这么一个小地方,都力不从心,还被装备低劣的支那武装,打得四处求援,真是丢尽了大日本皇军的脸面。
铃木师团长心里憋屈,脸色就不太好看,觉得心里窝着一把火,偏巧在这当口,前卫大队的败兵跑回来了。
看着这些士兵的狼狈样,铃木的怒火顿时爆发出来,掏出手枪,“当当”两枪,就把跑得最欢,样子最狼狈的两名士兵给毙了,这下,把往回溃败的士兵,都给镇住了。
一个个破衣烂衫,丢盔卸甲,脸上被硝烟熏得像小鬼儿似的皇军勇士,橛子般的杵在那,谁也不敢乱动,呆呆的看着师团长手里,还在冒着余烟的手枪。
铃木高喊大队长,就这模样,那个敢靠前啊,一个逃回来的少佐,瞧着属自己个军衔最高,硬着头皮答话,大队长已经玉碎了,就在刚才的炮击中!
“哈尼?什么炮击,支那人哪来的火炮?你的撒谎的不要!死啦死啦的干活!”铃木压根不信,刚才隐约听到的炮声,是支那人的炮兵在攻击皇军士兵。
这个少佐心里这个郁闷,不是废话吗!没看见我现在的模样,其实,不是鬼子的战斗力差,实在是这个打击太突然了,哪有一上来,就近百门火炮招呼一个大队的。
铃木带着怒气,驱车赶到江边,战场的景象把他惊呆了,皇军士兵的尸体,残缺不全的躺在岸边,对岸倾斜的火车厢,还在冒着袅袅余烟,也能看见成堆的皇军士兵尸体,自己的一个联队也完了?
鸭绿江大桥,只剩下光秃秃的桥墩,江水拍打着桥墩,形成一个个漩涡,好像在嘲笑这位手握重兵的师团长。
铃木意识到,这个军官说的都是真话,围攻安东的支那人武装不简单啊,他马上命令野炮兵联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江边,给渡江部队,提供火力掩护。
在炮兵没有来到之前,任何部队都不可以冒然渡江,就地准备渡江工具。
应该承认,铃木还是很有军事素养的日军指挥官,他没有一般日军指挥官的骄横和狂妄,观察战场形势后,他没有被怒火冲昏头脑,在没有炮火掩护下,马上命令部队渡江,那样的话,小鬼子可就成了活靶子,也让唐秋离再一次炮火打击的意图落空。
看着对岸的小鬼子在那忙活,唐秋离意识到,这个日军指挥官不简单,他命令前沿的战士,尽可能的把防炮洞挖的深一些,一会战斗打响,前沿阵地的位置暴露后,会遭到鬼子的炮火打击。
能做的只有这些,尽量减少战士的伤亡,野外临时构筑的工事,真不知道能抗住几发鬼子的炮弹。
忙活了几个小时,时间已经临近中午,对岸的鬼子开始渡江,一开始就是大规模的集团冲锋,黄压压的鬼子,铺满了江对岸,唐秋离命令炮兵,立即对鬼子进行拦阻射击。
这边的炮兵一开炮,在鬼子冲锋的道路上,打出一堵火墙,鬼子丝毫不显慌乱,有几只橡皮舟已经下到水里。
对岸的鬼子炮兵开始还击了,先是几发试射,紧接着,密集的炮弹,很快就打到血手团的炮兵阵地上,阵地被团团硝烟笼罩。
这下,血手团的炮兵可就吃亏了,同样是炮兵,铃木师团是野战部队,装备的火炮都是大口径、远射程的,这边的火炮射程没有鬼子的远,干着急,腿短够不着。
眼看着一门门炮被炸毁,战士们一个个倒在炮位上,可血手团的炮兵们,死战不退,打不着你炮兵,我就打你渡河的步兵。
更加密集的炮火,不停的落在对岸,落在江面,激起冲天的水柱,江水就像开锅了一样,正在渡河的鬼子,还没有到江中心,连橡皮舟带上面的鬼子,被高高抛起,又狠狠的砸向水面,更有的被炮弹直接命中,水柱一闪,江面上多了几具尸体。
鬼子尸体和被炸毁的橡皮舟、木筏子,顺着滚滚江水,往下游飘去,飘进黄海。
第一波渡河的鬼子,就这样被消灭在江中,可炮兵阵地,遭到了鬼子炮兵更猛烈的报复,一发发大口径炮弹,掀起泥土,掀翻了火炮,炸飞了战士。
血手团的炮兵,可谓神勇,只用火炮,就粉碎了鬼子的第一冲击波,让近千个鬼子兵,浮尸江面,飘到黄海喂鲨鱼。
可是,炮兵阵地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近百门火炮,能再次发言的,不过是二十几门,伤亡将近两百名战士,阵地上清香的泥土,被战士们的鲜血染红。
鬼子退下去之后,又开始了第二次渡江,这回,炮火对他们的威胁很小,鬼子们的速度明显加快了,登上了岸边,这次,送给他们的是,密如暴雨般的子弹,和无穷无尽的手雷。
刚在岸边站住脚的鬼子,还没来得及欢呼,迎面射来的子弹,击中他们的身体,子弹的动能,把他们已经没有生命的尸体,重新送回江中,随着江水飘走。
残余的鬼子,掉头往回跑,一头跳进滚滚江水之中,不是被激流吞没,就是被随后而来的子弹击中,江面上,漂浮着一个个小黑点儿,能侥幸逃回对岸的鬼子,寥寥无几。
鬼子的炮兵,又开始了疯狂的炮击,炮弹从岸边一直打到炮兵阵地,阵地上泥土飞扬,硝烟滚滚,飞起的烟尘,遮住了正午的烈日,让人感觉已经到了黄昏。
冲锋、渡江,被击退,然后是猛烈的炮击,接着再重复上面的过程,血手团以区区不到三千人的兵力,冒着猛烈的炮火,硬是抗住了鬼子一万多人的进攻,王者风范,可见一斑。
推来杀去,打到了黄昏,部队一共打退了鬼子几次进攻,谁也记不得了,只是机械的投弹、射击,眼里只有面目狰狞的鬼子,和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
夜幕降临被硝烟弥漫的鸭绿江,打退鬼子最后一次渡江后,江边沉寂下来,唐秋离深深吸了一口饱含硝烟和血腥味的空气,这一天,总算挺过来了。
部队伤亡太大了,这种仗,没有取巧的可能,几百名战士,倒在了阵地上。
他顾不得其他的事情,连忙联系在码头的秋泉,询问装船进展,秋泉告诉他,最迟在今天夜里十点钟,全部物资和设备都能装船完毕。
唐秋离几乎忍不住告诉秋泉,剩下的就不要了,马上开船,可是,理智告诉他,战士们拼死的战斗,就是为了以后部队发展,多积累些物质基础,为了在以后的战场上,不受制于物资匮乏。
幸好黑天了,鬼子不敢夜间进攻,要不,还能抗住几波攻击,心里还真没底。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三十九章 兄弟,你是我的痛!
还在燃着余火的阵地,满目疮痍,腰粗的柳树,被连根拔起,趁着这难得的安静,救护队的担架兵紧张的往下抬受伤的战士,其余的战士,都倚在工事边上。
激战过后的精疲力尽,使他们被硝烟熏黑的脸孔,满是疲惫,谁都不说话,只是低头往空了的弹夹里压子弹。
炊事员送来了晚饭,大家都没有胃口,今天打得太凶了,还没有经历过这么猛烈的炮火,遇到过这么凶悍、顽强的小鬼子,身边的兄弟,倒下的太多了。
刘铁汉走了过来,他拿过大碗,满满的盛了一碗粥,又抓过两个馒头,大口的吃起来,战士们看见副指挥长在吃饭,也都围拢过来,开始吃饭。
唐秋离在角落里看着刘铁汉所做的这一切,心情很不平静,只有这样的指挥官,部队才不会被打垮,他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战士们的情绪。
唐秋离也过去盛了一碗粥,大口的吃起来,战士们看见两位指挥长和大家一起在阵地上吃饭,因为战友牺牲的沉重心情,淡化不少,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刘铁汉和唐秋离面对面坐着,现在是晚上七点多钟,再坚持三个来小时,所有的物资和设备,已经在茫茫大海上,部队才算放下最大的负担。
两个人的想法很一致,部队必须在今天夜里撤离安东,否则,被鬼子铃木师团给黏住,想脱身就难了,何况,像白天那样激烈的战斗,部队还能抗住几次攻击?
北面的鬼子,已经压过来,根据特战分队的情报,最迟不超过明天晚上,鬼子的先头部队,就能进至安东北面的本溪、凤城一带。
后勤人员和伤员先行撤离,派一个中队的兵力护送,到达指定地点,等待和部队会合。
接着,又商量这次运送物资和设备去华北的人选,两人同时想到了秋泉,只有他最合适,随后,唐秋离叫通了秋泉,给他交代了任务,带特种支队两个中队的兵力,隐藏身份,秘密进入华北。
不要急于返回部队,在河北和山西交界处的太行山一带,为部队寻找合适的落脚点,并且在华北各地建立情报网络,不要心疼钱,除非重大情况,需要向总部请示,其余的,可临机处置,秋泉有决定权。
秋泉对这个决定多少感到意外,同时,秋离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感动,要知道,这些物资、设备,还有那么多的黄金和银元,自己几辈子都用不完,这种信任,沉甸甸的,使秋泉体会到了弟弟的重托。
唐秋离和小玲又一次短暂的别离,这次没有太多的语言,形式在这明摆着呢,临行前,小玲把一个用棉套包着的军用水壶塞给了他,告诉他,分三顿喝下去。
小玲又给他掸了掸身上的尘土,嫣然一笑,转身离去,唐秋离看着小玲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捧着温热的水壶,一直暖到心里,灵魂深处,他似乎看到,在夜风中,恋人那飘舞的黑发,越来越清晰。
送走了后勤人员和伤员,刘铁汉让唐秋离休息一下,他先盯着,唐秋离斜靠在战壕边上,舒服的伸开腿,夜,静悄悄的,江对岸的鬼子,也出奇的安静,一点灯火和亮光都没有。
只有江风刮过,只有不倦的江水,执着的流向大海,“哗哗”拍岸的江水声,到好像是催眠的音符,唐秋离一阵倦意袭来,朦朦胧胧的闭上眼睛。
血手团特种支队,狙击手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双柱,是第一批跟随唐秋离上山的老队员,也是在唐家窝铺时,唐秋离儿时玩伴中的一个,不过,双柱这个人,平时挺老实,不爱多说话,更不爱出风头,略显木讷。
这是个很平常的人,平常得甚至不引人注目,可无论单兵素质还是专业技术,双柱可不含糊,在狙击手大队也能排进前十名,在第一批元老级队员中,还在中队长这一级别的人,也就那么两三个,双柱就是其中之一。
唐秋离也找他谈过几次,要把他调到别的大队,担任副大队长一职,都被他憨笑着拒绝了,说是舍不得二中队的那些老兄弟们,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习惯了,再说,自己个也不块儿当官儿的料。
唐秋离提过几回,见这伙计根本没那意思,好在,还是比较了解这个从小玩儿到大的兄弟,也知道他的脾气、秉性,也就随他去了,双柱整天乐乐呵呵的,该咋地还是咋地。
倒是有几个一块上山的伙伴劝过他,不是咱管指挥长要权力,无论资历还是能力,你双柱当个副大队长绰绰有余,就是当个大队长也够格,双柱也不吱声,只是一个劲儿的憨笑,弄得这些老伙计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说来也怪,就这么个蔫了吧唧,不吵不嚷的人,把二中队的兵,弄得嗷嗷直叫,几次支队大比武,都得了第一名,风头隐隐盖过其他的中队长。
中队里的战士们跟他也贴心,啥话也都乐意对他讲,就是年龄比他大的战士,一提起王中队长,那也是由衷的敬佩,在特种支队,他是一个不想出名,也有名的人。
现在,他带着十二个战士,就埋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渡口附近,这还是指挥长交代的任务,以鸭绿江大桥为中心,辐射三十公里范围内,凡是鬼子有可能强渡的地方,都要有一组战士在这监视,免得鬼子抄了咱们的后路。
白天打了一天的仗,晚上又不歇脚的,来替换白天的那组战士,王双柱感觉特别的疲乏,往哪一爬,俩眼皮直打架,都盯了一个多小时了,对岸啥动静都没有。
双柱让其他的战士休息一会儿,他值哨,又看了一阵,眼睛发酸,不自觉的一磕头,糊涂间,经过特殊训练的狙击手的敏锐的听觉,忽然听见不正常的动静。
他猛地睁开眼,头皮一炸,漆黑的夜里,隐约、模糊的人影,已经靠近了岸边,江面上好像还有不少的橡皮筏子,鬼子摸上来了!
他几乎是本能的顺过胸前的冲锋枪,对着那堆人影就是一梭子,接着就是一颗手雷,爆炸的火光,映照出了鬼子们一个个鬼魅般的身影,也惊醒了其他的战士。
顿时,小渡口这,爆发了激烈的战斗,战斗刚一开始,战士们就处于不利的局面,偷渡的鬼子,大概有一个中队,人数是战士们的十几倍。
幸亏双柱发现的早,也幸亏这个小组的装备火力够强,才勉强把鬼子压制在岸边。
双柱这组,有一挺轻机枪,六支冲锋枪,打起来就像刮风一样,把岸边的泥土打得土花溅起,夜色中,暗红色的弹道,互相交叉着对射,对岸负责掩护的鬼子重机枪也开火了。
双柱他们吃亏在人少,鬼子吃亏在地形不利,鬼子一时难以冲上来,双柱他们也打不退鬼子,这只不过是暂时的平衡,相持下去,胜利的天平,必将向鬼子那面倾斜。
趁着这个机会,双柱拿起报话机:“指挥长,三号监视哨报告,鬼子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在我处实施偷渡,现在有一部分鬼子,已经登上岸边,我正与之激战,请求火速增援!”
双柱可不认为,就自己这十三个人,能挡住鬼子一个中队的兵力,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惜牺牲,也要把鬼子拖住,等待援兵,不过,这段时间可够难熬的。
在对岸鬼子重机枪的火力压制下,战士们有些抬不起头来,鬼子趁机往前冲了过来,双柱拿过狙击步枪,一枪就把鬼子重机枪给打哑巴了,随后,又击毙了副射手。
鬼子已经冲到眼前了,双柱打空了冲锋枪的弹夹,又用驳壳枪打倒了前面的鬼子,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膛,火光闪闪中,已经可以看到鬼子那狰狞、丑陋的脸。
双柱艰难的把身边的七八颗手雷,揣进怀里,大口的喘着粗气,猛地跳起来,冲向人群最密的鬼子堆里,一声巨响,火光闪过,鬼子倒下一片,空中落下一顶血手团的军帽。
“中队长!”战士们亲眼目睹了,中队长和鬼子们同归于尽的场面,肝胆俱裂,红着眼睛,疯了似的朝鬼子发起了反冲锋,十二个人,竟然打出了一百多人的气势。
鬼子被这十几名战士的气势吓呆了,慌忙后撤,又被压回刚才的岸边。
骑兵支队赶到的时候,这些战士已经处于疯狂状态,增援部队发起冲锋,把鬼子赶下江,又送过去几十发迫击炮弹,终于把这股鬼子彻底消灭了。
二中队的战士,冲上去把鬼子的伤兵一个不留的都宰了,这才跪倒在地放声痛哭,泪水流过弥漫战斗痕迹的脸颊,声音中,竟然含着丝丝血泪。
唐秋离得知王双柱阵亡的消息,脸色变得煞白,两行清泪,无声的滑落,这是他第一个儿时的伙伴牺牲在战场上,他的心,撕裂般疼痛,眼前出现了王大娘那温善的面孔,似乎又听见她在说:“小秋啊,打完仗,到时候把双柱给俺带回来,啊!”
秋泉传来消息,提前三十分钟装完船,十分钟后,轮船正式起航。
唐秋离长叹一声,该走了!心情说不出的落寞,双柱,你是我的痛!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四十章 烂摊子
环视战场,夜色依旧浓重,对岸的鬼子,因为偷渡未果,偷渡的小股部队反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营地开始复活,唐秋离命令仅余的炮兵,把所有炮弹都打出去,然后炸毁大炮。
各个监视部队,快速收拢,到指定地点集合,准备脱离战场,集结前,在所有监视地点,布设大量诡雷,就算走了,也不能让小鬼子太平的渡过鸭绿江。
突然的炮击,使对岸的鬼子陷入混乱之中,鬼子的炮兵,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随即开炮还击,夜幕下,炮弹拖着尾焰,划过夜空,把鸭绿江两岸炸得火光闪闪。
这回,小鬼子的炮兵,没有占着便宜,炮兵把所剩不多的炮弹打完后,撤出阵地,鬼子的炮弹才飞过来,只不过炸的是遍地弹壳和空无一人的阵地,这下好,到省得咱们费事了,还省下不少的手雷。
1...6566676869...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