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他大喜过望,秋离哥没有死,顾不得身中数弹,用尽全部的力气高喊:“指挥长没有死!!”
秋泉和战士们都听到了,精神大振,他们也不相信,神一样的年轻指挥长,就这么轻易死去。
但是,唐秋离的伤势不容乐观,一个人,能有多少滚烫的鲜血可以流?
战局也不容乐观,战士们经过一夜的苦战,子弹和手雷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可鬼子的火力未见减弱。
难道要被鬼子消灭在此?难道这是生命最后的绝唱?秋泉在心里暗暗自问!秋泉是唯一没有受重伤的指挥官,鬼子的子弹,还没能击中我们的特种支队支队长。
一阵战鼓般的马蹄声传来,近了,在鬼子包围圈外围,响起了激烈的枪声,那是几十挺捷克式轻机枪的怒吼,忽然遭到打击的鬼子,连忙把一半儿的兵力掉头,去对付突然出现的部队。
秋泉他们的压力骤,,透过层层硝烟,一个声音大声喊道:“指挥长,你们都在吗?”秋泉清晰地听出来,那是骑兵支队支队长刘春的大嗓门!
谢天谢地,增援部队总算赶来了,他忽然感到浑身无力,那是一夜苦战,心系唐秋离和其他战士的安危,体力和精力都高度紧张后,突然放松后的反应。
忽然,空中阵阵尖啸,一发发迫击炮弹,掠过天空,在鬼子阵地上猛然爆炸,随后射来的是更加密集的弹雨,打的鬼子阵地尘土飞扬,硝烟弥漫,伴随弹雨而来的是怒潮一般的呐喊声和冲锋的脚步声。
李洪刚支队,赶到了,四千多人,一起压上去,鬼子顿时处于劣势,和唐秋离的部队,激战一夜,损兵折将不说,士兵的精力和体力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
猛然被这么一股生力军压上来,鬼子们的神经几乎要崩溃。
面对敌人优势兵力,有被包围的危险,胜利的天平已经倾泻,武藤永南看看身边所剩无几的士兵,神情不振,战力锐减,个个脸孔被硝烟熏得像小鬼儿,面带惧意,知道此战不可为。
武藤恨恨的一跺脚,无可奈何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残存的鬼子如蒙大赦,窜起来就跑,从一个缺口夺路而逃。
在森林里,武藤看着手下的士兵,来时是两千多人,现在能跟自己回去的,也就八百多人,其中还有不少伤员,他欲哭无泪,武藤山林特种作战队,被打残了。
武藤内心一阵懊悔,要不是自己求胜心切,想独占头功,没有联系友邻部队,局面何至于此,差点就把胜利的桂冠,拿到手里,可惜,功亏一篑,作纪念的部队还早上了这么严重的损失。
回忆起昨夜的战斗,武藤心里冒出阵阵寒气,即使关东五月的艳阳,也让他不自禁的打个哆嗦。
对手太可怕了,自己在占有绝对优势兵力,配备精良武器强大火力,以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突然袭击的情况下,都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对手那种高昂的战意,燃烧的斗志,视死如归的精神,娴熟的单兵素质,强悍的战斗力,武装备的精良,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这种印象,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支那人都是这样,征服满蒙,征服支那,谈何容易,他有一种无力感,第一次对天皇和帝国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产生了一丝丝的怀疑。
部队初战即败,减员三分之二,回去该如何向叔父交代,武藤开始考虑后路了,好在,击毙了血手团的最高首脑,这也是大功一件,只不过这大功来得不太舒服。
一开始和唐秋离的部队交上,武藤就准确的判断出,这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最起码应该是反日武装的一个重要人物,从对方士兵的战斗力,单兵素质都可以看的出来。
尤其是士兵们悍不畏死的保护那个指挥长的安全,更证明了这一点,能有指挥长这种称呼的,只能是血手团。
武藤在战斗中,看到直属卫队的战士们,用生命去保护唐秋离的安全,立即断定这就是这只部队的首脑,这家伙够阴险的,悄悄调过来一门迫击炮,只用一发炮弹,就干掉了那个首脑。
听着战士们不断的呼喊“指挥长”,武藤确信自己达到了目的,想到这里,原来郁闷之极的心情,敞亮不少。
正当这家伙给自己吃宽心丸的时候,后面忽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后卫部队,已经和支那人干起来,武藤长叹一声,以部队现在的战斗力,只能是边打边撤。
别被包围就好,也是,杀了他们的首脑,这些支那人还不红着眼睛,疯狂的来报复!唉!猎人和猎物的角色,转换的真是快!
部队刚一被包围的时候,秋泉已经敏锐的感觉到,这股鬼子不一般,无论是从他们的单兵素质和武器装备,还有他们的战术配合,都给部队以极大的压力。
在第一时间,秋泉给刘铁汉发去了电报,说明了部队所在地域,面临的危险和困境,鬼子部队的基本情况。
刚刚发完电报,电台连同报务员就被鬼子的迫击炮弹炸得粉碎,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
这宝贵的几分钟,使刘铁汉能接到求援电报,可以说,秋泉的明智之举,挽救了整个部队的命运,使之避免的全军覆没的危险。
接到电报的刘铁汉和李洪刚,脑门上的汗,刷的一下就下来了,脸都白了,我的天哪!指挥长被鬼子优势兵力给包围了!
他俩很清楚唐秋离带领的部队的战斗力,除了迫击炮分队和反坦克枪部队之外,个顶个都是硬手,尤其是特种支队支队长唐秋泉还在身边,寻常的千八百个鬼子,不够他们收拾的。
秋泉十万火急发来求援电报,而且没等回电,就失去了联系,这证明形势很危急。
来不及动员部队,命令骑兵支队马上出发,刘铁汉对支队长刘春说:“五个小时你赶不到,我枪毙了你!”刘春也明白事态紧急,知道副指挥长这话的分量,这就意味着,骑兵支队要在五个小时之内,跑完平时一天的路程。
他二话没说,翻身上马,带着部队就出发了,一路狂奔,也幸亏是在林区边缘地带,跑了大部分平地,才进入山区,跑死、跌伤了几十匹战马,总算及时赶到,没等下马就投入了战斗。
一支队随后出发了,在行军的路上,各级指挥官把要去救援指挥长的消息对战士们说了,战士们一听,当时眼睛就红了,指挥长被小鬼子包围了,很危险。
部队立即狂奔起来,不用鼓励,不用动员,所有战士们都只有一个念头,快,再快,早一点赶到,指挥长就少一分危险。
大路上,一支四千多人的部队在狂奔,带起尘土滚滚,就像一条土龙似的,席卷而去,战士们跑得喘气的动静就像火车头,双脚已经失去了知觉,只是下意识的机械动作在跑着。
终于用了比骑兵支队多了仅仅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赶到了战场,这简直是奇迹,战士们用双脚,在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跑完了一天的路程。
气儿都没来得及喘一口,远远的看见战场的硝烟,迫击炮兵就地架设炮位,发射了第一批炮弹,战士们的体力已经透支,尤其是迫击炮兵,身上的炮管、炮架、炮弹比步兵负重多了很多,有的战士打完一发炮弹之后,瘫坐在地上起不来。
这一通炮弹,压制住了鬼子的凶狠,在唐秋离被炮弹炸倒,身负重伤,骑兵支队也未能击退鬼子,战场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整个一支队发起了勇猛的冲锋。
终于把鬼子击退,丢下伤兵和尸体,仓皇逃遁。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围,损失惨重
大家会合之后,秋泉顾不得多寒暄,把情况简要说了一下,请求副指挥长给他一个大队的兵力,他已经从鬼子尸体上,知道了这支鬼子部队的番号。
刘铁汉马上把李洪刚支队一大队调给他,他很了解秋泉,这位指挥长的堂哥,特种支队支队长,从来不做无意义或是没有把握的事情。
秋泉带领特种支队剩余的战士和一支队一大队的战士,马上沿着武藤撤退的路线追击下去。
进入山林后,很快就和鬼子交上了火,一方面是武藤没有想到,损失惨重的情况下,血手团还敢追击,另一方面是他的部队疲劳以极,行动迟缓。
秋泉是铁了心不放过他,这伙鬼子不除,日后必将成为劲敌和心腹之患,说不定今天的情况还得重演,部队死死咬住武藤山林特种作战队,在连绵群山和茂密丛林之中,展开了一场追逐与反追逐、围歼与反围歼的恶战。
这边的刘铁汉和李洪刚,安排部队打扫战场,他俩到了唐秋离跟前,一支队的随队医生,已经给唐秋离的伤口做了初步处理,流血已经止住了,因为失血过多,他还在深度昏迷之中。
身上有多少伤口,医生也弄不清楚,随身携带的绷带都用完了,还是没有全包扎上,唐秋离的身体就像个被打碎的瓶子,到处都是伤口,脉搏在微弱的跳动,生命在生与死之间游离、徘徊。
山虎已经醒过来,只是虚弱的还不能有任何动作,要说这家伙命真大,挨了五枪,幸亏没有击中要害,其中最危险的一颗子弹,已经击中了他的心脏部位,却奇迹般的被他的胸骨给挡住了,可能是他的胸肌特别发达,子弹在穿过肌肉以后,已经没有了动力。
连医生都惊呼这是奇迹,其他的四枪,都没有击中要害部位,也幸亏小鬼子装备的是百式冲锋枪,在整个二战战场各**队使用的自动武器中,属小鬼子的百式冲锋枪最孬,射程近不说,子弹的杀伤力还不强。
要说机枪或是三八大盖枪的子弹,几个山虎也早就交代了。
巴特尔中的也是冲锋枪,伤势不重,几发子弹都打在他的屁股上,气得他直骂小鬼子卑鄙无耻。
现在情况最严重、最糟糕的是唐秋离。
一个大队的战士,护送他和山虎、巴特尔还有其他负伤的战士,由李洪刚亲自率领,很快就远离战场,在一个偏僻的小镇落下脚。
部队在打扫完战场,掩埋好牺牲的战士遗体后,迅速离开,和先期到达的李洪刚会合。
这是一处典型的林间小镇,百十户人家,小镇上有一家设备简陋的诊所,伤员都安置在那里,唐秋离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随军医生告诉刘铁汉,指挥长的情况不容乐观,必须进行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可是,小镇的诊所,没有做这种大型手术的必要设备,而指挥长的伤势不能再拖延。
刘铁汉和李洪刚、刘春商量了一下,让医生开个单子,列明必须的设备,然后,给基地拍去十万火急的求援电报,只有基地的医疗设备和医生,才能救活指挥长的生命。
而指挥长的情况是不能再跋山涉水长途转移了,只能等待基地的设备和医生到这来,刘铁汉命令刘春带领骑兵支队火速出发,去接医生和设备。
骑兵支队出发之后,剩下的,只有焦灼的苦苦等待。
随即,在小镇全面戒严,严密封锁消息,任何人员不得外出,外来人员一律扣留,派出侦察人员,在以小镇为中心,辐射周边二百公里范围内的所有鬼子动向。
指挥长短时间内肯定动不了,必须有一个相对长时间稳定的环境来养伤,如果附近有鬼子,就不得不转移。
此役,血手团内线作战部队,伤亡惨重,指挥长唐秋离身负重伤,生死难料,直属卫队队长“狂虎”黄山虎身中五弹,重伤,现已脱离生命危险,直属卫队副队长“血刀”巴特尔身中四弹,重伤五生命危险。
直属卫队原有五十七人,现仅存十八人,特种支队阵亡七十余人,反坦克枪部队阵亡八十余人,迫击炮分队战士全体阵亡。
四百八十余人的部队,阵亡三百多人,生还者仅一百余人,其中重伤五十余人,余者皆为轻伤,阵亡人数超过五分之三,可谓伤亡惨重,损失巨大。
赶来增援的一支队和骑兵支队,阵亡六十余人,轻重伤员三十余人。
自从血手团成立以来,还没有哪怕是一次这样巨大的伤亡,遭受这么严重的损失,尤其是最高指挥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
以此为代价,消灭鬼子武藤山林特种作战队一千三百余人,缴获迫击炮四十五门,轻机枪九十三挺,百式冲锋枪八百余支,狙击步枪六十余支。
战果不可谓不巨大,缴获也很丰富,但是,一支队的战士们,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无论消灭多少鬼子,缴获多少武器,也换不来指挥长的伤势好转。
战士们仔细的擦拭手中的武器,心里暗暗祈祷,指挥长肯定没事儿!部队该训练还是正常训练,但是,往日欢快的笑声、响彻营地的歌声听不见了,一种悲痛的气氛,弥漫在部队中。
指挥部的电台损坏,刘铁汉让通讯部门把各部队的联络频率,调到自己的电台上,一一呼叫出各部队的联络信号,暂时代替唐秋离指挥部队。
外线部队来电请示下一步行动,刘铁汉考虑再三,决定把指挥长身负重伤的消息,通知各部队,因为这件事情无法隐瞒,自己和指挥长的指挥风格完全不一样,这些支队长、处长都脑筋灵光,心思细腻,一眼就能看出破绽。
莫不然把实际情况通报一下,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免得引起部队的混乱。
他回电各部队,一切按照原计划行动,严令各部队不得主动发起战役,最后,在电报的结尾,他尽量轻描淡写的把情况通报了一下,最后,他严厉的命令,此情况只限于支队长和初中一级知道,严禁消息扩散。
尽管这样,他的心里也不轻松,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各级指挥官得知这个消息的反应,想想不放心,又追加了一份电报,重申了不得扩散消息的命令,以稳定军心为第一要务。
做完这些,夜已经很深了,他却毫无睡意,信步来到了李洪刚的房间,李洪刚也没有休息,显得忧心忡忡,刘铁汉何尝不是这种心境,相对无语,只有松脂油灯的灯花不时“噼啪”跳动一下。
他们彼此都知道对方在担忧什么,却无法互相安慰,起风了,晚风吹动松涛阵阵,如欲来的山雨,由远及近,远处隐约传来几声犬吠,却显得小镇更加寂寥、沉静。
果然,在东满边缘区的主力部队,得知这个消息后,几个支队长当时就炸锅了,一个个眼珠子通红,冒着瘆人的寒光,把进进出出的参谋和通讯员们看得心里直发毛,都不知道是咋回事,这几位大佬像要吃人似的。
一个个能躲就躲,实在是有事儿,也把声音压得极低,谁也不想触这个霉头,完事儿赶紧闪人,就屋里这几位,那个不是一动手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主儿!
苏景峰第一个跳起来,大嗓门儿震得屋里嗡嗡直响:“参谋长,我带二支队回去,指挥长身边没人那成!老韩、老袁、老郑你们和指挥部留着这里!”说着就要往外走。
大家伙忙把他拦住了,说,凭啥你老苏带部队回去,我们就不是血手团的部队了?大伙儿争着嚷着,都要带部队回去。
那几个指挥部的处长也争着要跟回去,只有参谋长冯继武保持着冷静,他在考虑,这种情况下,部队的下一步行动。
这几个大佬嗓门越来越高,外面的参谋和指挥部其他人员都诧异的看着屋里发生的状况。
冯继武猛的一拍桌子,把大家吓一跳,都转过头来看着他,少见参谋长这么严肃,脸色铁青:“看你们都成什么样子?忘了副指挥长在电报里怎么要求大家的,再这样喊下去,全部队都知道了!”
他缓了一口气,脸色却越发严肃,“你们都要带部队回去,距离这么远,有用吗?不怕暴露我们主力部队的位置?都回去,带好部队,多想想,怎么才能更好的完成指挥长交给我们的任务!”
这些大佬这才想起来,血手团的第四号人物在这儿呢!平时冷静、稳重、温文尔雅的年轻参谋长,发起火来,也够吓人的!
大家一看没戏,想想参谋长说的在理,都蔫头耷脑、郁闷无比的回到了各自的部队。
心里惦记指挥长的安危,心里有事儿也睡不着,各自通过自己的电台,和李洪刚支队联系,电报一封接一封的发往一支队,内容不尽相同,咋说的都有。
其中,苏景峰二支队的电报,火药味儿最浓,苏景峰在电报中说:“老李,你务必治好指挥长的伤,要是出啥差错,我带二支队回去,把你们一支队武力解决喽!你给指挥长偿命!”
其他几位支队,虽说没有这么浓的火药味儿,那电报的措词也够严厉的……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一百二十章 谁为我流泪
其他几位支队长的电报内容都不一样,有的说,“老李,拜托了,指挥长可是咱们的主心骨,你无论如何要把指挥长的伤治好!”有的说,“老李,你怎么弄的?一个支队,小五千人马,咋就保护不了指挥长呢?”
有的说,“老李,你撒泡尿淹死得了!指挥长离你最近,你就让指挥长伤成这哪样?”还有的说,“老李,你行不行啊?手下都是一群孬兵!你这支队长就别干了,回基地养猪去吧!我带部队回去保护指挥长的安全!”
有的还给刘铁汉发电报,“副指挥长,您无论用什么办法,都要把指挥长治好,拜托了!要不,部队就散了!”
电报纷纷送到刘铁汉和李洪刚的手里,两个人看着手里的电报,相对苦笑,无论大家说什么,他俩都不会在意,他们都理解这些老伙计、老兄弟们的心情,体谅大家的情绪。
不是挂念指挥长的安危,不能这么尖刻的说,不是血里火里滚过来的老兄弟,也不能这么直接的说,其实,在现场,他们俩比任何人都着急,都有压力。
刚才又去病房看了一下唐秋离,指挥长还是在深度昏迷之中,医生告诉他们,指挥长的情况很不好,伤势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恐怕挺不了多长时间!他俩心情沉重的出了病房,就接到了大家发来的电报。
关键是他们束手无策,只有等待,焦灼而无奈的苦苦等待!
夜,为何这么漫长,指挥长,我们只能为你祈祷,你可要挺住!一万多名战士,都在等待你能重返疆场,这些老伙计、老部下,都在远方牵挂着你!
刘春的骑兵支队,出发有几个小时了,途中有没有和鬼子遭遇?千万可别出啥差错,耽误不起时间!
阳历五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饱含水汽的空气中,弥漫着田禾的清香,待收割的庄稼郁郁青青,新生长的幼苗,叶片上挂着晶莹的露珠。
一切都有田园诗般的秀美,血手团的基地里,散发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朝气,清晨起来的小玲,却有些心神不宁,似乎眼前的美景,没有给她带来好心情。
这一切,与昨晚那个梦有关,梦中惊醒,小玲觉得胸口像压一块千斤巨石,喘不过气儿来,可怕的梦,依然让她的心狂跳不止,一个可怕的念头在她心里电闪而过,“莫非秋离出事儿了?”
随即又断然否决,不会的,秋离的身手那么好,身边还有那么多的部队,应该没事的。
尽量安慰自己,却无法驱散心头的阴云,没有胃口,早饭也没吃,就急忙赶往医院上班,好多事情要处理,前段时间送回来的伤员,有几个情况不是很稳定,今天再研究一个治疗方案。
路过秋生的办公室,收音机里传来声音,这是秋生的习惯,每天都要收听,从中掌握大量信息,小玲并没有太留心。
可下面的内容,使她如遭雷击般怔住了,那是伪满洲国电台“满洲之声”的早间新闻。
播音员用矫揉造作的声调说道:“本台消息,忠勇的大日本关东军武藤山林特种作战队,于前日晚,围剿抗日血手团一部,其部五百余人全军覆没,匪首秋离被当场击毙,皇军大获全胜!”
“下面是……”
下面是什么内容,小玲根本听不到了,脑海里只有“匪首秋离被当场击毙”这句话,她的耳内“嗡嗡”直响,眼前金星闪烁,脸色在刹那间变得苍白。
这句话,每在脑海里回响一次,如重锤、如利刃锤击、切割她的心,小玲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奇怪的是,没有一滴眼泪。
她猛地推开秋生办公室的门,秋生站在屋子中央,双臂交叉,眼神忧郁的考虑问题。
“秋生哥,这是真的吗?你告诉我,这是真的吗?”声音惶急而颤抖,有着一种希望又害怕成为泡影的恐惧。
“小秋是遭到鬼子包围、袭击了……”小玲眼前一黑,踉跄着往地上栽倒,秋生一把扶住她。
“秋离死了!秋离死了!”小玲的心里只有这句让她绝望,再绝望的话,秋生下面说些什么,她根本听不到,那声音仿佛是从天外传来,朦胧、飘渺。
直到秋生使劲儿的摇晃她的肩头,小玲才缓缓的抬起头。
秋生骇然的看到,小玲的眼神空洞、死寂,脸色惨白,好像是生命和活力在瞬间消失、枯萎,整个人成了一个躯壳。
眼前白星点点,秋生使劲儿眨眨眼,小玲那如瀑布般闪亮的青丝,竟然出现点点白发!
瞬间青丝生白发,不是心已老,只为伤永别!
看着一朵娇艳的青春之花,在自己眼前瞬间枯萎,秋生心疼得滴血,同时也为小秋感到骄傲,“臭小子,你前世修来的福分,让人这么惦记你!”
他急忙把情况对小玲说了一下,听到秋生哥说秋离没有死,只是负了重伤,小玲眼里希望的火花一闪,仿佛电流激活一般,流失的生命和活力,重新回到她年轻的身体。
“秋生哥,我一定要去!秋离需要我!”小玲语气平静,但态度非常坚决,眼中闪烁着熠熠光辉,说明了她内心的一切。
其实,在接到刘铁汉的电报后,在那一瞬间,秋生的心里一阵慌乱,不过,很快就镇静下来,马上安排医生和仪器,由基地警卫大队派出两个中队的战士护送,连夜出发。
所有人员都骑乘马匹,仪器也有马驮着,细心的秋生,甚至还安排带上一台小型发动机和全套照明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赶过去。
秋生告诉带队的警卫副大队长,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中途和骑兵支队会合,以最快的速度,安全的把医生和仪器护送到目的地,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要完成任务,回来给你们警卫大队记功!
1...5758596061...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