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本来杨司令还不想这么快打下三源浦,他希望通化城的鬼子多来增援,等鬼子离开坚固城防工事,在野外给鬼子以毁灭性打击,多消灭一些鬼子,可鬼子挨了两顿揍之后,就再也不露头了。
唐秋离带领部队赶到三源浦的时候,天色已经快要放亮了。
他和杨将军会面后,简单交流了一下基本情况,杨将军得知邵本良的部队已经全军覆没,非常高兴,询问他部队的伤亡情况,唐秋离把情况向将军通报了一下。
晨曦之中,将军的表情异常复杂,抗联一路军和邵本良周旋了几年,也在这家伙手里吃了不少亏,可在一夜工夫,六千多人马就被血手团给彻底解决了,将军的心里想的很多,有遗憾也有不甘心,遗憾的是邵本良不是抗联亲手消灭的,对这个老冤家,每位抗联战士都是恨之入骨,他的部队比鬼子还难对付,不甘心的是自己没有亲自指挥这场歼灭邵本良的战斗,总觉得不解气。
这个年轻的指挥长,他的军事才能和对战局的把握,大概无人能及,他的部队的装备和战士的训练水平,要高于抗联,只可惜的是,这支部队还不是在党领导下,未来这支部队会走多远,会走向何方?
当将军转头,在依稀的晨光中,看到唐秋离英姿勃发的身影,心里豁然开朗,在打鬼子这一点上,血手团的立场毋庸置疑,何况,他的部队里,有那么多的**员,将来,必定会在党的领导下,走向更广阔的战场。
此时的唐秋离,并未注意到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军会有这么多的想法,甚至考虑到了血手团的未来。
他的注意力被三源浦吸引了,从地形来看,确实像邵本良夸口的那样,铁打的三源浦,钢做的老营盘,部队强攻是可以打下来的,但是,大量的伤亡就不可避免,这不符合他的作风。
他和杨将军交换了一下意见,决定部队同时在四个方向对三源浦发动猛攻,分散守军有限的兵力,各攻城部队,先以最强的火力,大量杀伤守军,而后打开突破口,一个宗旨,以最小的代价,拿下三源浦。
他请将军做总指挥,将军笑着推辞了,他也就没做作,接过了指挥权,马上让通讯处携带步话机到各攻城部队去,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又分出一部分炮兵,加强其他三个方向的火力,自己亲自在南门指挥攻城。
又和在三源浦潜伏多日的特战分队取得了联系,攻城的炮声一响,马上解决城内的残敌,务必要完整的夺取军火库和物资库。
为了加强南门的突击力量,他命令把缴获的六门野炮调到这里,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他下达了总攻击命令。
三源浦四周响起了激烈的炮声,在南门这儿,密集的炮弹,雨点似的砸在敌人的阵地上,地堡被掀翻了盖儿,炮楼被炸得砖石横飞,铁丝网和鹿柴早就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守军一共不到四百人,被分散到四个方向,那架得住这么多大炮的轰击,躲在暗堡里的敌人,即便没被炸死,也被震死了,在这铺天盖地的炮火中,守军的抵抗意志完全丧失,侥幸捡条命的,扔下手里的枪,转头就往城里跑,迎面又碰上不知道打那钻出来的抗联,一种子弹加匕首,剩下的敌人,纷纷惨叫着栽倒在雪地上。
吊桥轰然落下,部队潮水般的涌了进去,奇迹般的以零伤亡拿下了邵本良吹嘘的不可攻破的三源浦。
进了三源浦之后,别处的枪声早就停止了,只有在东南角儿靠近铁路那个地方,还在响着激烈的枪声,唐秋离和杨司令交换了一下眼神,有难啃的骨头?
他们领着指挥部人员,很快就赶到那里。
一座乳黄色三层小楼,典型的日式建筑,红砖厚墙,坚固无比,每扇窗户都在喷着火舌,在黎明中,就像一个浑身长刺的乌龟壳。
抗联一个营的兵力在那围攻,通向大门的道路上,躺着十几名战士的尸体,看来是在进攻的时候牺牲的。
那名营长被战友的牺牲彻底激怒了,攻城的时候,一个战士都没伤着,在这个小楼下面,到牺牲了十几个人,他亲自抱着一挺轻机枪,组织部队要继续进攻,杨将军阻止了他。
唐秋离大摇其头,仗这样打,有点儿吃亏,他让卫队的战士去找附近的居民,费了挺大劲儿,好不容易在一家地窖里找到了一个年纪有六十来岁的老头儿,浑身哆嗦,脸色灰白,面带惊恐,走道儿腿脚都不太听使唤,吓得够呛。
杨将军非常和蔼的上前解释,一听说是抗联,老人放心了,神态也恢复过来,把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的都说了。
这里是伪满铁路局办公大楼,进进出出的大多是日本人,有四五十个,城外炮声一响,又跑过来二三十鬼子兵,这些日本人都不是好鸟,俺家离得近,遭祸害了,俺二儿媳妇就被几个铁路上的日本人给**了,到现在还疯疯癫癫的,儿子去找这些畜生说理,也被打得吐血,到现在还躺在床上起不来,杨司令,你说,俺一个老百姓,不招灾不惹祸的,那日本人咋就能做出这样伤天害理的事儿呢?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流眼泪,皱纹纵生的脸上,充满了愁苦和无助。
唐秋离一听就火了,鬼子没有一个好东西,他让通讯员通知炮兵大队长郑勇带着三门野炮过来,将军迟疑了一下,小声提醒他:“秋离,这里还有日本平民,他们不是军人。”唐秋离指着还在拼命开枪的小楼,“杨司令,你看,那是平民?”将军想了想,没在说什么。
三门野炮对着小楼就是一通炮弹,还是这玩意儿有权威,很快,楼里不在打枪了,一扇窗户伸出一面白旗,并且丢出几十只步枪。
抗联的战士们一阵欢呼,有些性子急的战士,往楼里面冲去,唐秋离本能的觉得不对劲儿,看刚才的火力,不应该只有这些步枪啊,他还没来得及提醒,楼里忽然响起轻机枪的射击声,十多名战士倒在血泊中。
杨司令还有战士们都被惊呆了,小鬼子真他妈卑鄙,唐秋离这个后悔呀,停哪门子炮啊,直接轰平不就得了吗。
炮声又隆隆响起,这回轰了足有十多分钟,楼里的杂碎这回真老实了,白旗摇得象狗尾巴,轻机枪带手枪,纷纷扔出来,战士们也吸取了教训,等着鬼子自己走出来。
不大工夫儿,十多个日本人举着双手,打楼里走出来,大多数穿着铁路制服,脸上连灰带土,造的跟小鬼儿似的,有几个穿着鬼子军装,走道儿直打晃,个个熊猫眼,那就是在女人肚皮上,掏空身子的鬼子指导官。
唐秋离朝着山虎和巴特尔一使眼色,两人迎着日本人走了过去,没等抗联的战士到跟前,一阵刀光拳影,中间夹杂着骨头碎裂的声音,眨眼功夫,十几个日本畜生,连惨叫都只喊出半声儿,被山虎和巴特尔干脆利索的解决了。
将军和抗联的战士们用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唐秋离和他身边刚刚干掉十几个日本人,刀尖儿上还滴答血,却若无其事,就像刚刚散步回来的山虎和巴特尔,他们沉默了。
**领导下的抗联部队,是不杀俘虏和放下武器的敌人的,一时间,他们忽然感觉到,一直在一起并肩战斗的这支部队,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似乎有一种极其淡薄、如看不见的青烟似的隔阂,在他们心里升起。
将军嘴唇动了动,却没有说话,只是用质疑和略带痛惜的目光,探寻着唐秋离,唐秋离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是血手团铁的军规,没有俘虏,尤其是对鬼子来说!”
就在空气有些凝重的时候,一个战士的喊声惊醒了大家,快来,这里有好多地下室。
砸开锁着地下室铁门那硕大的铁锁,一股潮气带着霉烂的味道把人冲得倒退几步,里面黑漆漆的,几个战士点燃了火把,大家都惊呆了,地下室里面关着的,是个个骨瘦如柴、明显营养不良的人,忽然出现的火光,让他们惶恐不安。
这样的地下室,一共有十多个,每间地下室里面,都关押着五六百人,当这些人都集合到院子里的时候,才明白自己获救了。
原来,这些都是鬼子打各地抓来的劳工,专门修铁路,其中有不少原来就是铁路上的工人,清点完人数后,足有七千多人,黑压压的占满了整个院子。
唐秋离和将军商量了一下,这些受苦的同胞,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不愿意回家的,参加部队,因为抗联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接受这些人有困难,所以,将军就让血手团全部接收,唐秋离非常感谢将军的苦心。
将军和唐秋离分别讲了话,尤其是将军的讲话,激起了这些备受鬼子欺凌和压榨的劳工们,内心对日寇的仇恨,也明白了唯有拿起枪,打击侵略者才是大家的出路。
经过动员之后,想回家的也就一千多人,大多数都是家在农村的,领完路费后,千恩万谢的走了。
最后留下的有六千五百多人,其中的四千八百多名铁路工人都留下了,这是唐秋离最高兴的,部队扩编迫在眉睫,武器装备不成问题,这些留下来的人,经过训练之后,就是勇猛的战士,尤其是铁路工人占绝大多数,部队的成分比例也能得到极大的改善,工人出身的战士,因为职业的关系,是最有组织纪律性,这可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比缴获一千门大炮都让唐秋离高兴。
他马上让周玉山带领十名副中队长级和六十名分队长级的干部到这里来,负责接收这些新加入部队的劳工,辎重大队大队长职务暂时由副大队长代理,他知道,在整个血手团,没有比周玉山更适合做这项工作的了,同时,他又有些苦恼,部队人数加在一起,有一万一千多人了,干部缺乏的情况,日渐突出,回去得办一个干部培训班,作为部队以后扩大的各级指挥官摇篮。
想到这里,他自嘲的笑了,没想到自己还要办军校,摊子越铺越大,自己肩上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三源浦作为邵本良经营多年的老巢,他强取豪夺,搜刮来的家底儿都在这呢,金银财宝,现大洋那多得数不过来,光是在邵本良公馆的地下室里,就找到了三千多根金条,一百多万块大洋。
对于这些财物,唐秋离的原则是,先可着抗联来,毕竟抗联的情况比较苦,这次来了两个师的部队,多拿些经费,也有利于抗联以后的发展。
一开始,杨靖宇将军说什么也不同意,非得要两家平分,经过唐秋离的一再坚持,将军勉强同意了,对于武器装备的分配,唐秋离也是采取同样的办法,先可抗联的部队装备。
唐秋离的一系列举动,似乎化解了因为干掉那些日本畜生而带来的不愉快,看着将军爽朗的笑声和满面红光,他也很开心,为将军和抗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表达他对这些抗日英雄和前辈的一点儿敬意。
抗联的部队这次是真正的大换装,清一色的日本呢子大衣,厚实的棉衣、棉裤、皮帽子,一水儿的日式武器,看着抗联的战士们拼命的往自己身上装弹药,唐秋离感动了,这些战士们,没有给自己揣金银财宝,吃的喝的,而是多装弹药,就是为了能多消灭小鬼子,这是很多后人无法理解的精神境界。
很多比较重的武器装备,像山炮、野炮啥的,抗联的部队实在拿不来,就便宜了血手团。
在一间仓库里,唐秋离真正发现了宝贝,一堆各种规格的无缝钢管,整齐的码在哪里,他觉得奇怪,邵本良这个老汉奸,弄这些东西做啥用,莫非要自己造武器?
不管他,基地的兵工厂,正需要这些宝贝,有了它,不愁造枪造炮,另外,还发现了大量的火药和雷汞,好东西啊,唐秋离连连搓手,发财了!
等抗联的部队全部换完装备,各种物资也带足了之后,血手团的下一步行动,让杨将军和抗联的战士们大开眼界,有点儿不可思议,甚至有的抗联战士偷偷问血手团的战士,你们指挥长是不是胡子世家出身?这一套路数咋这么熟练呢?
他们哪里知道,这是战士们在执行“全光”政策,都是老手儿了,业务非常熟练,把日本商人集中起来,全部抄家,什么吃的、用的,统统没收,各种铜铁也全部没收,那些铁轨可是好东西,拆下来,集中运走,基地正缺这些原料。
伪满铁路局,哪里的东西可不少,什么电话、电线、电缆、扳子、钳子、有了新加入部队的铁路工人,轻车熟路,知道啥玩意儿有用,在周玉山的带领下,就差把窗户框拆下来,末了,在空荡荡的楼房里埋上炸药,把伪满铁路局的办公大楼夷为平地,这条铁路,在唐秋离的“全光”政策下,没有个月是不能回复元气。
部队忙着“全光”,今天肯定完成不了,那就连夜干。
在邵本良的公馆里,唐秋离和将军做了一次深入的长谈,他对将军说,希望将军能跟他到大兴安岭的秘密基地,让将军指挥这支部队,他甘愿当将军的副手,部队全部交给**领导,实际上,他想改变历史,一九四零年是他内心的痛,但是,将军婉言拒绝了,他也理解将军的想法,最后,两个人约定了部队联系的方式,做为友军,协同作战,一起打击日本鬼子,直到把鬼子赶出中国去。六千良流个联队的士兵,倒是大半儿受了重伤,一小部分直接成了尸体。
看着将军魁梧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他忽然有一种无力感,既定的历史,他还是无法改变,尽管他努力了,白山黑水不是他最终的战场,他的战场在更广阔的天地。
经过血手团战士们很专业的努力,第二天下午,三源浦已经变成了一个穷光蛋,负责外围侦察的特战分队发回情报,鬼子第十师团的一个加强大队,乘坐汽车,已经逼近三源浦。
他马上命令主力部队,携带全部物资,和新兵一起撤回基地,他留下了一个迫击炮分队和特战大队两个分队。
他把敌情通报给杨靖宇司令之后,抗联部队很快撤出三源浦,同时,围困通化城的二师也撤回山里。
他送完自己的主力部队,又目送将军的背影消失在群山密林之中,内心无比惆怅,这是否是最后一面?
他带领留下的部队,在鬼子增援的必经之路上,埋下大量地雷和炸药之后,把迫击炮架在公路一侧,静等着鬼子的到来,只有消灭鬼子的机会,他是从来不会放过。
不长时间,一长溜汽车,飞快的开过来,车头架着歪把子轻机枪,车上的鬼子杀气腾腾,这帮家伙,还没有尝到唐少的厉害。
一连串儿的爆炸声,响彻山谷,硝烟弥漫。笼罩了鬼子的车队,紧接着,一排迫击炮弹,呼啸着砸在鬼子队伍里,趁着鬼子人仰车翻,一片混乱的机会,唐秋离带着部队,隐入莽莽大森林,等鬼子组织起进攻的时候,连个人影都没有,带队的鬼子大队长,郁闷的好悬吐血,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就挨了一顿胖揍,只好拉上死尸,装着伤兵,垂头丧气,灰头土脸的开进了一片狼藉的三源浦。
迎接他的,是一群痛哭流涕,身无分文的日本穷光蛋。
唐秋离带着部队,在归途中,又找机会消灭了好几股小股鬼子,拔了几个据点,惩治了不少铁杆汉奸和土匪恶霸,捎带着,也缴获了不少金条和现大洋,战士们都开玩笑说,跟着指挥长打仗,占便宜不说,还能发财!
这次东征,转战南满和北满,历时五个多月,来时雪满山,归来春意现。
已经是五月初的天气,满山的白雪,在五月阳光映照下,化成条条欢快的小溪,在雪原上,切割出道道黑色的线条,阳面的山坡上,星星点点的鹅黄嫩绿,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空气不再那么清冷凛冽,白天的时候,团团如絮的白云,装点蔚蓝色的天空,阳光下,一种温润而潮湿气息沁人心脾,各种野菜也露出了头,象亲妈菜啊,婆婆丁啊,都张开了淡紫色的嫩叶,行军的路上并不单调,一路上早春的景色,让唐秋离心旷神怡,各种野菜是顿顿少不了的,吃得他神清气爽,口齿留香,仿佛积累了一冬天的浑浊之气,都排出了体外。
“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是时令节气是说法,那是指东北的辽东半岛一带,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林区,五月初的夜晚,气温都在零下,不加棉衣别想出门儿。
唐秋离躺在帐篷里,看着手里的一份电报,那是小玲给他发过来的,通篇只有四个字,“盼君早归!”简单的四个字,却让他心底涌起阵阵温暖,是啊,佳人期盼,有人挂念的感觉,真好!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唐秋离终于来到了离基地不远的山脚下,望着久别的景物,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在他脑海里浮现,我的兄弟、我的战友,你们可安好!
蔚蓝的天空,朵朵白云间,一个身影,袅袅向他走来,他张开双臂,拥抱那在梦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身影。。。。。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八十三章 这一夜的风情
在进入基地的第一道哨卡那,唐秋离他们碰了钉子,为啥?没有口令,这还是执勤的战士认识他们的指挥长,要不,迎接他们的就是密集的机枪子弹。
山虎不耐烦了,直嚷嚷,可是,哨兵就是不给打开机关,并且声称这是唐副指挥长的命令,没有口令,任何人不得进入基地,唐秋离一拍脑门儿,光顾着高兴了,把这茬儿忘了,看来,这几个月秋生哥干的不错,从这一个方面就看出来没少费心血,马上通过步话机联系到秋生,得到口令后,才进入第一道哨卡,每道哨卡都有口令,并且还都不一样。
进入到基地里面,留守基地的几个大佬和先期回来的大队长们都在那迎接他们呢。
见了面后,那股子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尤其是留守基地的那几位,将近半年没见面了,每个人都有了不小的变化,差点把他吃喽,唐秋离一边和他们握手拥抱,一边四下踅摸,咋没见到小玲那丫头呢?
可咋踅摸四周都是这些大老爷们的身影,大家伙也看出来了,憋着笑,就是不放他走,成心跟他开玩笑。
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秋生使个眼色,大伙儿齐刷的往两边一闪。
一位美丽的佳人,俏生生的站在满眼的碧绿之中,剪水明眸带着泪光,似嗔似怪、似幽似怨、似惊似喜,眼中的情火,足以融化坚强的男儿心!抚去满身的征尘!
好久不见,这丫头矜持了许多,送给他一个甜甜的微笑之后,并没有想象中的扑进他的怀抱,这到让做好准备的唐秋离出乎意外!
中午的欢迎宴会是丰盛的,后勤部长张全破例让每个人都喝一点酒,有有任务和执勤的除外。
醇香的美酒,丰盛的菜肴,浓浓的战友情,亲亲的兄弟意,唐秋离很快就陶醉在这种氛围之中,也只有回到这里,他才能完全放开心中的紧张,几个月的征战,心中不免有些疲惫,就迷失一回吧。
他是当然的主角,从指挥部成员开始,各大队长、中队长、分队长、战士代表,纷纷过来敬酒,一杯接一杯,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这么畅快淋漓的感觉,小玲就像个称职的小媳妇,已经好多次抢下他手里的酒杯,在他最后的记忆中,靠在一个温热、柔软的身体上,然后就飞了,飞进蓝天白云里!
一阵难耐的口渴,让他醒来,头上凉凉的毛巾,使他感觉很舒服,睁开眼,已经是深夜,一碗水递到他面前,合适的温度,清香的茶叶味,解去他的焦渴,也清醒了他的头脑。
一盏灯光如豆,桔黄的光晕,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屋子里的情调,小玲美目含春,吐气如兰,关切的凝视着他,屋子里静悄悄,温润的清风,混合着田禾的清香,从门缝、窗缝调皮的吹进来,春天田野的味道瞬间包围了他,好想就此不再起来。
小玲在唐秋离醉了以后,就一直没有离开他身边,坐在那里,静静的看着自己心爱的男孩儿,一会儿喃喃自语,一会儿轻蹙眉头,他长大了,今年已经十八岁了,自己也已经二十岁了,黑黑的胡须,在刚毅的唇边微微崭露头角,她甚至用手轻轻触摸了几下,那柔软的胡须让她心里直痒痒。
秋离又长高了好多,只穿着一条裤头儿的身躯,洁白健美,害怕他睡得不舒服,小玲把唐秋离的衣服都脱下来了,宽宽的肩膀,结实的肌肉,完全是一个成年男人的身架,脸上脱去了本来不多的稚气,有的是铁血与冷厉,一时间,小玲就像做梦一样,看得有些痴了!
当唐秋离睁开双眼的那一瞬间,就如黑夜里的星晨,在桔黄的光晕里熠熠生辉,如一道闪电,瞬间就击穿了她牵挂和思念许久的少女之心,幸福的感觉竟让她微微战栗。
“洗洗去吧!”小玲把他从床上扶起来,屋子的一角,一个冒着热气的大木桶,唐秋离躺在木桶里,滚热的水,舒服的他直哼哼,浑身毛孔眼儿都张开了,美美睡了一大觉,美美洗了一个热水澡,所有的疲惫、紧张、劳累一扫而空。
他躺在被窝里,就觉得浑身有一股热热的东西在到处乱窜,听着小玲在那边洗澡的撩水声,心里毛躁躁的。
挡着的布帘儿被拉开,小玲走了出来,唐秋离抬头一看,额的老天爷!要命了!
小玲穿着一件白白的衬衫,衬衫的下摆没盖到膝盖,恰到好处的半遮半掩了她丰腴的身子,扣子半系,乌油油的长发,湿漉漉的披散在圆润的肩头,许是刚洗完澡的缘故,小玲的气息给人一种怜爱的慵懒,桔黄的灯光无法掩饰她洁白、细腻的肌肤和修长的双腿。
唐秋离就觉得小腹下一股猛烈的热流涌起,可能是他灼灼的目光,小玲慌忙钻进被窝儿。
一股女儿家的体香充满了他的心脾,苏醒的小弟弟如巨龙般张睛怒目,窄窄的薄被,怎能容得下一点的距离,火热的身躯,点燃了他心中男人的澎湃,双手猛地搂住了小玲。
在他有力的臂膀下,小玲的娇躯微微颤抖,紧张之中又有无限的期待,他的手掌抚摸上女孩儿的乳峰,丰满、柔软、而富有弹性,桔黄的灯光下,洁白的肌肤如象牙般细腻,嫣红的蓓蕾,不自主的抖动,这不是他第一次探寻小玲的禁地,入手的感觉,比那一次都令他心动。
一双渴望的手,在女孩儿的身上游走,浑圆的臀部,纤细的腰肢,这一切都让他迷失,小弟弟急切的寻找幸福的桃源,小玲放开心怀,也许是太多的等待,她无法拒绝期盼的幸福。
不多的衣服,已经飞到床外,小玲就像一只洁白的羔羊,融化在他宽厚的胸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