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剩下的鬼子骑兵总算拨转马头,往来路飞奔而去,晚了,谷口早已被无法逾越的障碍物堵满了,迎面又是一阵步枪的射击声,这回准头儿有点儿差,连人带马射到不少,这也不怪一大队的战士,没有居高临下的优势吗?
三十分钟后,一个鬼子骑兵大队,全部被歼灭,山谷里,没有了骑手的战马四下乱跑,有的脚蹬上还拖着鬼子的尸体,战士们冲下山来,费了好大劲儿,才将马匹拢好,出来被打死的战马之外,还有四百多匹,一个鬼子骑兵大队,连战马带全套装备,就算是归了唐秋离了,战士们这个高兴,一个人没伤着,缴获了这么多的战马,今天这两仗打得,过瘾、痛快、爽!!
收拢了部队,唐秋离让郑勇把迫击炮留下,其余的装备,随着大部队转移,约定好会合地点后,大部队脱离战场,目送部队消失在莽莽森林之中。
唐秋离带着郑勇和迫击炮分队,再加上一个步兵中队,迎着鬼子主力来的方向飞奔而去。。。。。。。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七十三章 事可再三
过了红石砬子往前二、三十里,地势转为平坦,两侧多为平缓山丘,松林密布,无险可守,山虎和郑勇满腹疑惑,指挥长这是要干什么?就这么点儿人,难道是去想打鬼子主力部队,疯了吧?
唐秋离有他自己的想法,鬼子急匆匆赶来,前面的骑兵又没有传回消息,鬼子指挥官不是傻子,应该意识到情况不对头,必定会加强戒备,沿途险要地段必是防范的重点,部队设伏危险程度可想而知,所以,他离开红石砬子,迎着鬼子方向前进,沿途寻找合适的战场,他可不想放过任何一次打击鬼子的机会。
按照常规,部队已经连续打了两仗,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脱离战斗进行修整是最稳妥的,可唐秋离偏要打破常规,按照他的话说,“常规是应该打破的,权威是用来打倒的”,他要在鬼子意想不到的地方,一天之内痛击鬼子三次,这做法够胆大的,一般人可没有这么狂妄!
狂妄有狂妄的资本,部队打的两仗,都是伏击战,巧仗,本身的实力没有消耗,何况,目前的士气正盛,不再打鬼子一下,有点儿可惜了儿的,主力和物资、装备已经撤走,自己是轻手利脚,有都是时间和鬼子耗下去。
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就是把鬼子的注意力吸引到主力撤退的相反方向,为部队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修整环境,要不,急红了眼的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能善罢甘休?还不得在附近地区疯狗似的乱咬?老百姓又要遭殃了,他可不想魏家窝铺的惨案重演!最好把鬼子的注意力往深山老林里引。
部队一边急进,一边和监视鬼子的潜伏哨联系,得知鬼子的先头部队离他们已经不到十里路了,他带着部队离开大路,转进一旁的密林之中。
前面是一片开阔地,两旁的高地连山包都算不上,顶多是个土丘,可唐秋离偏偏把伏击阵地选择在这里,山虎倒是没啥,反正小秋做的事儿都是对的。
可郑勇不一样啊,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老骨头,一眼就看出问题,对这个小他十来岁的指挥长,郑勇可不敢有丝毫不敬,人家的指挥能力和对战场的掌控力在那摆着呢!就前面那两仗,不是谁都能打的。
所以,小心的提醒唐秋离,“指挥长,这处地形难守易攻,更有利于攻击部队展开重火力,对守军极为不利,是不是考虑换个地点?”话说的委婉,可意思明摆着,在这打伏击,够呛!
唐秋离诡秘的一笑,“谁说要在这儿防守了?”迎着郑勇不解的目光,他命令道:“部署如下,步兵中队,最前沿隐蔽,轻重机枪打完一个弹夹,步枪手投掷三颗手雷,必须撤出战斗;迫击炮分队,在步兵中队后方设立阵地,“一”字排开,待步兵打响之后,撤离战场时,掩护步兵中队撤离战斗,每门炮只允许打三发炮弹,随后马上撤出战斗,往密林深处转移,各部不许恋战”。
安排完事儿,他才对郑勇和步兵中队长说,我们采取的是老鹰叼小鸡的战术,叼一口就走,等鬼子反应过来,咱们早就钻进大林子里了,一定要注意,绝不可恋战,鬼子的反应速度不慢!
来自后世的唐秋离,早就把伟人的游击战术研究得滚瓜烂熟,他要用迫击炮打游击,听指挥长这么一解释,俩人恍然大悟,乐颠颠儿的布置去了。
鬼子联队长田中,这一路上小心翼翼,在电台里,冈崎告诉过他,自己是在险要地区遭到伏击的,联队长一定要注意,所以,部队每到一处危险地段,必要用火炮轰击,然后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搜索,确认安全后,大部队才快速通过,就是行军速度太慢了。
本来按照田中的想法,自己一个野战联队重兵,配属战车、野炮可以长驱直入,快速救援,可冈崎的遭遇提醒了他,冈崎君的兵力和火力不比自己弱多少吧,现在照样被揍得头破血流,直喊救命,那包围他的中**队得有多少人?小心为上。
骑兵大队什么的干活?消息的没有,“八嘎”,大大的可恶。
这一路上提心吊胆的,没出啥事!总算要接近目标了,越过眼前这段平坦路段,就可以和冈崎君会师了,田中松了一口气,不但他是这种想法,他手下的那些士兵,同样有这种想法,一道上这通折腾,登高爬坡的,完了又急急赶路,个个裤兜子抓蛤蟆(东北方言,就是汗流浃背的意思),累个熊样,满洲的山路还真不是人走的,说对了,中国人的地面儿,本来就不是你们这帮畜生们该来的!
鬼子行军队伍,由全神戒备改为正常行军状态,握在手里的枪,也上肩了,这段路,安全大大的!
谁说安全的路段他就安全呢?
山路一侧的松林里,空无一人的雪地上,忽然泼出一阵密集的弹雨,那是上百挺轻重机枪的齐射,就像烧红的铁条穿过奶油一样,鬼子纷纷栽倒,有的被重机枪打得倒飞出去,行军序列立刻被打乱了,没死的鬼子马上就地卧倒,反应速度倒是挺快,卧倒就安全了?未必!
不知道有多少颗手雷又砸了下来,有的还凌空爆炸,呼啸的弹片四下乱飞,倒霉的鬼子,有的被几颗手雷击中,当时就尸骨无存,还原成分子状态。
手雷过后,枪声也没了,小鬼子刚要打地上爬起来,天空中一阵怪啸响起,有经验的鬼子老兵脸都白了,那是无数枚迫击炮弹到了头顶的动静,山路上马上被剧烈爆炸的浓烟笼罩,几百枚迫击炮弹,从鬼子队头到队尾一视同仁,均匀的照顾到了,唐秋离的一线排开战术很奏效,把鬼子的整个行军队形都笼罩在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刚有点儿组织的鬼子又混乱起来,快躲躲吧,保命要紧,中国人的炮火太猛烈了,那玩意不讲理!
小鬼子醒过腔儿来,皇军也有大炮机枪,快还击,鬼子架炮操枪,一阵狂轰乱炸。
唐秋离带着部队,站在远处的一座山头上回望,刚才的伏击地点,被鬼子的火力完全笼罩了,炮声隆隆,硝烟团团,火光闪闪,炸点处处。
战士们直吐舌头,好悬,要是刚才贪心,想多占点儿便宜,恐怕这会儿就撤不下来,小鬼子的火力比咱们还猛,那大口径野炮就是厉害,比迫击炮威力大多了!
郑勇兴奋的直搓手,大开眼界啊!炮战还可以这样打?这便宜占得,太爽了,原来就想叼块肉,没想到连后鞧都卸下来了,一本万利的买卖,硬是要得!
唐秋离看着兴奋得原地乱转的郑勇,觉得挺有意思,这才哪到哪啊,他告诉郑勇,炮兵也是可以有新战法的,将来咱们装备了山炮、野炮,你们炮兵大队的作用会更大,好好琢磨琢磨,郑勇心悦诚服,跟着这位小指挥长就是有进步,随时学到新东西。
这次战斗,关键是时间的把握,火力的突然性倒在其次,要在鬼子还手之前撤出战斗,郑勇彻底明白了,指挥长为啥只让打三发炮弹,服了,高人就是高人那!
部队走出很远,还能听得见隆隆炮声,让小鬼子折腾去吧!
这边,一阵炮轰枪打之后,对方的阵地快被翻个个了,田中一举指挥刀,“杀机给给!”鬼子一窝蜂似的冲了上来,出了一地弹壳,焦黑的泥土,歪倒的松树,连个人毛儿都没有!“哈尼?”田中这个气呀,挨了一顿臭揍,丢了六七百名士兵的性命,连对手是啥样都不知道,窝囊!丢脸!反正是啥滋味都有,没处撒气,拿着指挥刀对准一棵松树玩命儿的乱砍,周围的鬼子面面相觑,联队长不是得了失心疯吧?
下半夜三点多钟,唐秋离带着部队和刘铁汉、冯继武、秋泉他们会合了,这些人都没有睡,焦急的等待着他们,见他们安全返回,都放下了提溜着老高的心,众人簇拥着唐秋离进了指挥部。
到了屋里,唐秋离简单的吃了点儿东西,就倒在滚热的火炕上,部队就交给参谋长他们管吧,这一天一宿,可把他累坏了,疲惫的眼皮直打架,留下兴奋的郑勇,在那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讲述战斗过程,听得众人惊叹连连,拍案叫好,听着大家兴奋的谈论声,朦胧间,他合上双眼,沉沉睡去。
剩下的各级指挥官,哪能睡得着,一日三战三捷,两千四百多人马,以及其微小的代价,消灭鬼子和伪军六千多人,缴获物资、弹药无数,这样巨大的胜利,在关东地面儿上还从未有过,指挥长怕不是孙武转世、诸葛重生?小小年纪,文韬武略,无人出其左右。
如果说,部队刚拉起的时候,不少老兵是认可唐秋离创始人地位,现在通过不断的胜利,唐秋离牢固的树立起在这支部队的无上地位和绝对权威,大家感慨着、谈论着,可咱们的话题主角,却带着大孩子的憨态,甜甜睡着,梦会周公去了!
战士们操练的声音,把唐秋离从甜甜的睡梦之中惊醒,睁开眼睛,外面阳光灿烂,几缕阳光透过窗户纸照进屋子,屋里一片暖暖的橘红色,懒洋洋的让人不愿离开温暖的炕头儿,不愿意起来也不行啊,饿了,肚子叽里咕噜的直叫唤。
唐秋离抬头看见地上一张方桌,巴特尔瞪着黑亮的大眼睛看着他,见他醒了,忙过来,“大哥,醒了?饿了吧?”整个部队,只有他一直管唐秋离叫大哥,无论如何都不肯改口,其他的人,包括山虎在内,都叫指挥长,没办法,这蒙古人倔劲儿上来,任谁也说不动,大家也就由他去了,按照巴特尔的说法,他在世上就这么一个亲人了,叫指挥长显得生分,兄弟情分淡了,唐秋离打内心疼爱这位弟弟,也乐得他这么叫,这在部队里是独一份儿!
在唐秋离洗漱的功儿夫,巴特尔忙着出去,一会儿,端着一个大盘子走了进来,唐秋离一看,嗬,口水当时就流下来,一大碗熬得黄灿灿、黏糊糊的小米粥,几个精致的苞米面窝头,几样小咸菜,还有一盘儿他特别喜欢的酱狍子肉,他食欲大好,狼吞虎咽的埋头大干起来。
巴特尔见他吃的痛快,在一旁得意地说:“大哥,酱狍子肉是我特意打房东大娘那要来的,知道你得意这口儿,香不?”唐秋离嘴里塞着食物,那道出功夫说话,只是连连点头,见大哥这样,巴特尔满意的笑了。
唐秋离猛的想起啥来,咽下一口肉,问道:“小弟,这肉你是硬要的?”巴特尔赶忙摇头,是从房东大娘那买来的,他给留下一块大洋,这是他的津贴,唐秋离这才放心,又埋头猛造起来。
其实,唐秋离是怕巴特尔违反群众纪律,到时候受处罚,他会心里不安的,小弟都是为了自己。
吃完饭,他带着巴特尔来到了街上,部队隐蔽修整的驻地,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屯子,典型的关东山村面貌,背后紧挨着大山,唯一一条山道通向远方,他暗暗点头,刘铁汉和冯继武不愧是老行伍,选的地方很安全,遇到紧急情况,一挺机枪就能封锁进村的道路,部队往大山里一钻,那是龙归大海,虎进山林。
屯子太小,住不下几千号人马,大部分战士只好在村外宿营,好在有几个天然山洞,又不缺木材,也没遭罪。
他在屯子里外溜达一圈儿,部队都在开展正常训练,战士们的情绪很高昂,见到指挥长过来,都围上前去,纷纷打听,啥时候还打像前两天那样的大胜仗,部队的士气让他很高兴,各级指挥官恪尽职守,没啥让他操心的。
人心情一好,就有闲心,这不,碰到李洪刚了,他给李洪刚开了个玩笑,“李大队长,这个屯子有没有要打倒的土豪或地主啊?”弄的李洪刚挺不好意思,半红着脸儿,讪笑着赶紧溜了。
回到指挥部,他把秋泉叫来,安排特战大队马上出发,收集周边的鬼子情况,启动各个情报站,全方位收集鬼子现在的动向。
还有,寻找抗联一路军的下落,尽快联系上。
他又让电台联系上基地情报保卫部,秋生传过来一个重要情况,鬼子吃了这么大的亏之后,此事已经惊动了关东军最高司令部,派出大量飞机,在长白山地区搜寻血手团的下落,务必剿灭这股影响南满地方治安稳定的土匪武装。
秋生还告诉他,基地这边非常安全稳定,鬼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南满东边道这边来了。
听完秋生的通报,唐秋离下落一跳,咋把鬼子飞机这茬儿给忽略了,忙叫过来刘铁汉和冯继武询问情况,两人告诉他,今早就有一架鬼子飞机从部队驻地上空飞过,因为部队穿的都是冬季雪地作战服,隐蔽效果极佳,尽管鬼子飞机没发现啥情况,也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已经安排部队注意防空,夜间灯火管制。
唐秋离放心了,甚为选择这两位做副手和参谋长感动庆幸,许多重要的事情都想到自己前面去了。
日子就在稳定、紧张、有序的情况下悄悄溜走。
这天下午,秋泉传来情报,驻通化城的鬼子野战师团,已经倾巢而出,到处搜寻部队的下落,其中一个大队已经进至距离部队驻地正北方向八十公里的靠山屯儿,邵本良的全部人马,老一团、老三团、老五团、山林队也已离开老巢三浦原,进至长白山地区,专门为对付抗联和血手团而来。
还有,已经联系到抗联一路军第三师,部队在濛江一带与地周旋,因为前些天血手团,对其中一路实力最大的,鬼子追击部队毁灭性打击,抗联部队处境大为好转。
听完秋泉的情报,唐秋离感到周边的敌情严重,敌人可以说是大兵压境,实力超过自己几十倍,必须联合抗联共同作战,否则,有被鬼子和邵本良合围的危险。
他马上电告秋泉,转告抗联领导人,他将在不日亲自赶赴濛江地区拜访,商讨合作抗日事宜。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七十四章 兵临通化
几天之后,部队离开驻地,告别依依惜别的乡亲们,往蒙江地区进发。
综合周边的敌情,唐秋离感觉到,鬼子是撒开一张大网,倾其主力加上邵本良部,共计有三万多人,在长白山周边集结向心进剿,对自己以隐约形成合围之势,现在鬼子的网撒得大,空隙很多,一旦鬼子部署完成,想要脱身可就难了。
这次行军,路途不短,沿途还有经过鬼子几道封锁线,尤其是邵本良的部队,让唐秋离最为担心,这帮败类都是地头蛇,当汉奸之前,就是胡子出身,对大山森林的熟悉程度,不比血手团差,鬼子好摆脱,一但被邵本良的部队跟上,虽然是只讨厌的苍蝇,可后面跟着的是鬼子这头饿狼。
有机会,一定要敲掉邵本良的部队,此时转进,正为适宜。
因为战斗减员,部队的人数有所减少,总兵力在二千二百人左右,人数虽然少了,但是更精干,经过几场战斗,战士们得到了锻炼,经历过战火的考验,硝烟的洗礼,部队的整体战斗力反而有了极大的提高,行动更为灵活。
尤其是多了一个骑兵大队,就是用消灭鬼子的那个骑兵大队的装备组建的,共计四百五十人,都是从各个部队挑选出来,精通骑术的战士,大队长由原一大队二中队中队长刘春担任,刘春在原东北军担任过骑兵教官,精通骑术,极其擅长指挥骑兵作战。
部队组建的时间虽然短,可在刘春的变态训练之下,很快就形成了战斗力,再加上能挑选出来当骑兵的战士,那个不是在马背上摸爬滚打的老手,俨然是一支久经战阵的老牌部队,尤其是骑兵大队的火力,可不是单单是小鬼子装备的马枪,唐秋离给装备了四十挺捷克式轻机枪,这他还有不少遗憾,要是有冲锋枪那就好极了,手里有了这样一支极具杀伤力的机动力量,唐秋离美得合不上嘴儿。
令人惊奇的是,巴特尔那天生的骑手素质,让那些骑兵战士大跌眼镜,飞身上马,一连串儿的娴熟动作,和身下战马的默契程度,令人目瞪口呆,要知道,小鬼子的战马可是身高体长的东洋马,也是,身为马背民族的后代,血液里遗传了祖先的特质,和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
至于新兵大队,派得力干部带领,返回基地进行训练,顺便带回一些多余的物资、装备,唐秋离可舍不得让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直接走上战场,人数比刚到这里到时候又多了两百多,达到五百六十人,这还得是周玉山、李洪刚他们这些老红军的功劳,把附近几个屯子的年轻人动员的热血沸腾,踊跃参军。
在这一点上,刘铁汉、冯继武他们心悦诚服,自叹不如,连唐秋离自己也觉得望尘莫及。
大部队行军,想完全隐藏行踪是不可能的,为了不被鬼子衔尾而追,必须打乱鬼子部署,才能跳出鬼子包围圈,唐秋离可不想身后整天跟着一大堆鬼子,边打边走,疲于奔命。
唐秋离眼睛盯上通化,这是鬼子要命的死穴,他马上召开会议,部署攻占通化军事行动,依然采取鹰击之术,一击便走!
通化城为伪满通化省省会(治通化街1942年4月设市,今吉林通化市,领1市8县,地域相当今吉林省南部),为东满重要城市之一,也是日军东满战略支撑点和经济、文化中心。
情报显示,驻通化的鬼子第八师团主力,以全部开赴长白山地区,城内只有鬼子一个宪兵大队及部分伪满国兵部队留守,兵力极为空虚。
打蛇打七寸,血手团兵锋所指,正是通化城,唐秋离敢于做出这个举动,有赖于血手团无处不在的情报网,没有情报支持,他可不敢捅鬼子的心尖儿,拿下通化,等于挖鬼子的眼珠儿,鬼子非跟自己拼老命不可!自己这两千多人马,还真不是对手!
部队隐蔽前进,很快就到达通化近郊,和秋泉取得联系后,特战大队先期潜入城里。
下半夜,特战队员解决掉城门岗楼里的鬼子,打开城门,部队潮水般涌进城里,当时城里枪声四起,这里的鬼子,太平日子过久了,防备相当松懈,根本没有想到,有中**队敢打这里的注意。
没费多大劲儿,消灭了零星鬼子和留守的伪满国兵,剩下的鬼子,被压缩进宪兵大队部,这个地方,靠近城郊一角,是原来一家大地主的宅院,就像一座军事堡垒,墙厚沟深,极难攻取,鬼子退到这里之后,负隅顽抗,机枪打的像刮风一样。
苏景峰的第二大队负责歼灭这些鬼子,唐秋离赶到的时候,苏景峰正因为攻击受阻,扒光了膀子,抱着一挺机枪,要亲自带队冲锋。
唐秋离马上阻止了苏景峰的冒险举动,狠狠尅了他一顿,打仗不知道动脑子,死要面子活受罪,那么多的炮,留着是摆设啊?还好,战士没有牺牲的,只是有几个负了轻伤,要不,指挥长当场就能撤了他的职务,他对手下几员大将的脾气、秉性了如指掌。
其实,苏景峰打仗有勇有谋,还是很有韬略的,就是有点死要面子,之前打的几场仗,其他大队都露了脸,苏景峰有点郁闷,内心里还是和那几位出身红军的大队长比,东北军出身的也不差,所以,他不想向郑勇求援,想独立完成任务,无奈,小鬼子不给面子。
现在指挥长把话挑明了,直接挑出了他的活思想,不好意思的挠了挠脑袋,咱不是不想给兄弟部队添麻烦吗!唐秋离哭笑不得的瞪了他一眼,苏景峰一缩脖儿,不吱声了,对这位年纪比他小好多的指挥长,苏大队长是敬畏加佩服。
唐秋离命令通讯员火速通知郑勇,带领炮兵大队赶到这里,不一会儿,炮兵赶到,一溜儿百十来门炮,黑洞洞的炮口就瞄准了鬼子大队部,唐秋离告诉郑勇,可劲儿轰,把这轰平了为止。
布置完之后,他急忙赶到别的地方,这不是主要的事情,苏景峰和郑勇俩人就能摆平。
背后传来春雷一般的轰鸣声,猪圈大个地方,上百门步兵炮、迫击炮,一顿炮弹就能轰没喽,保管小鬼子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
他还有忙着布置城市接受那!不对,是劫受!
唐秋离告诉各大队长,就像在三岔河那样,刮地三丈,能带着的都带走,拿不完的炸毁喽,绝不给小鬼子留下,以后,凡是攻占一座鬼子控制的城市,三岔河模式,就是标准模式,各部队不用请示。
部队整整忙活了一天,周玉山忙得焦头烂额,缴获的枪支弹药、物资装备太多了,还有那么多的黄金和银元,辎重大队所有能装东西的马匹,都超负荷,还剩下不少,他一拍脑门儿,想出个主意,告诉战士,弹药、物资无限量供应,能带多少就带多少,辎重大队要撤回基地,以后可没有补充的机会了!
这招儿还真灵,那个战士不怕战斗中枪里没子弹,行军饿肚子,拼命往身上装,总算把剩下的物资、弹药消化没了。
唐秋离看着周玉山,暗暗发笑,这位还真有办法,对着周玉山说:“周部长,你可是谎报军情啊,我啥时候命令辎重大队撤回基地了?”
周玉山苦着脸,俩手一摊,“这不是没办法吗?穷日子过惯了,猛丁看到这些好东西,舍不得不是!指挥长,你要是处分我,咱认了,反正不能扔下这些!”唐秋离哈哈大笑起来,周玉山这才醒过味儿来,敢情,指挥长是和自己开玩笑!
唐秋离对周玉山的举动很是赞赏,做为后勤部门的负责人,就是要有这股子把家虎的劲头儿,在这一点上,周玉山和张全倒是和相似。以后的行军,部队尽量避免发生战斗,战士们能多带就多带。
另外,他还有更深一层的考虑,这次和抗联的杨靖宇将军会面,出于对这位传奇将军的敬仰,送点儿见面礼是应该的,他更知道,这个时期的抗联部队,缺医少药,粮食、弹药极为匮乏,自己带去的这些物资、装备,能解燃眉之急,也让抗联战士多消灭一些鬼子。
1...3637383940...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