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这也是独立师自组建以来,出现的最高级别军官牺牲,为此,苏景峰被撤销旅长职务,降职为副旅长,代理旅长,在全师大会上公开检讨,经历过这次血的教训后,独立第二旅,在以后的战斗中,击落日军飞机最多,成为对空作战,成绩最为卓越的部队之一。
跟随唐秋离时间长了,刘铁汉也学会了唐秋离的很多做法,战斗总结分成两部分分析,先是部队伤亡情况,后是歼敌数字和战果,所以,对苏景峰旅出现的不应有伤亡,很是恼火。
独立师这里没事儿,还让日本飞机吃了大亏,点了九个大炮仗,差点儿全军覆没,可不表示别的地方没事儿。
刚才空地交战的情形,也落在距离独立师阵地,几十公里外的,晋军赵承绶师士兵们的眼里,不知道那个士兵眼尖,呼号一喊,晋军士兵纷纷窜出营房,这些士兵那看过这么精彩的场景,都涌到山坡上,七八千人,挤成了一大堆。
往机场逃命的三架日本轰炸机,正好路过这里,在他们的眼里,在这一带的都是独立师的部队,而这地方不像小五台山那边,地面上有要命的高射机枪和高射炮。
这么一大堆人聚在一起,目标很明显,惊魂稍定、庆幸逃过一劫的日本飞行员,正想找个地方把炸弹丢掉,飞行操典要求,轰炸机绝对不能带弹着陆,你的炸弹没扔在敌人的脑袋上,也想办法扔到别的地方。
现在有了目标,这三个日本菜鸟级飞行员,正琢磨把炸弹扔到那,好回去交差,有这机会,在无线电里一商量,就把炸弹扔这吧。
肯定是小五台山独立师阵地的防空火力,给这三个飞行员的心理,留下严重的阴影,他们可没敢俯冲,怕其中有诈,瞧准了大致方位,一股脑下饺子似的,把炸弹全扔下去,然后,驾机而逃,连检视轰炸效果这道程序都免了。
十二颗重磅炸弹,带着尖啸,从空中落下,中日战争前的晋军士兵,哪见过这种场面,傻乎乎的看着天上掉下的铁蛋蛋,还没弄明白是咋回事。
有脑袋瓜子活泛的军官,本能的觉得不是啥好玩意,拼命呼喊大家散开,总算大多数士兵听长官的话,躲过这从天而降的灾祸,总有倒霉的,一种巨响,地动山摇,烟尘四起,晋军士兵们,被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
爆炸停止,惊魂未定的晋军士兵,抖掉满头满脸的泥土,看着十几个直径有**米的大坑,直愣愣的发呆,坑边儿,残肢断体,破碎的军装,殷红的鲜血,染红了太行山的土地。
闻讯赶过来的赵承绶,看着眼前的惨状,欲哭无泪,就一眨眼的功夫,,一个加强营的士兵,四百多人就没了,老汉那老汉,我的阎长官,这趟买卖赔大发了,毛都没见着一根儿,先搭进去四百多条人命,你说,一千来里地,赶这热闹干啥!
随着日本人的轰炸机铩羽而归,小五台山战场,重新恢复了平静,被包围的土匪们没啥感觉,可日本兵就伤心大发了,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又有三十多人自杀。
山口旅团长,带着两个联队六千多士兵,正快速赶往小五台山地区,他好像隐约听到了爆炸声,不由得心里暗骂,航空兵这帮家伙,从来不知道步空协调,我们没到,仗着腿快,你们先炸上了。
这里距离接应地点,还有一百多里路呢,等我们赶到,独立师又把口子封上,还接应那个去,接尸体还差不多,当我们步兵都是长翅膀的鸟人那?
山口正在心焦烦恼的当口,负责行军前卫的尖兵中队中队长跑来报告,前面有支那军队正在演习,划为军事禁区,禁止任何人通行,还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此路不通,尤其是日本人,”请示处理办法,是否绕路而行?
山口懒得和这些脑袋灌大粪的下级军官废话,眼皮都没抬,一挥手:“八嘎,开路以马斯!”演习?开玩笑,支那军队跑到这里演习,分明是想找个借口,阻拦我们去接应巴达尔胡和两千多皇军士兵。
山口作为日军的一名高级指挥官,的确称职,一下子就判断出唐秋离的意图,不过,他根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支那军人,竟弄这些小儿科的把戏,这里是通往小五台山最近的道路,不走这里,要多出二百多公里的路程。
别说这个小地方,满洲怎么样?天津怎么样?大日本帝国的军队,说进就进了,这就是帝国武力强盛的表现,支那政府和军队,还不是毫无办法,牌子上的文字,分明就是对帝国的侮辱,这些可恶的支那人,就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忽然,前面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山口不愧是大日本帝国的优秀军官,战术动作十分娴熟,立即滚鞍下马,寻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先把自己安顿好,这才腾出功夫观察前方的动静。
这回是个联队长,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报告,尖兵中队想要强行通过支那军队演习地域时,遭到对方拦阻,对方态度强硬,十分傲慢,言语之中,多有对帝国和天皇陛下不敬之词,我方士兵无法忍受,想要给支那士兵一个教训,对方开枪警告,现在五人员伤亡。
山口一听,火冒三丈,还没听说有那支支那军队,敢于拦阻两个联队的皇军士兵,竟然还敢开枪!不识抬举,不给你们一些教训,就不知道什么叫厉害。
不让过,那就打过去,很乐意把屠杀支那士兵,作为这次任务的小插曲,在山口的命令下,日军步兵开始往前沿运动,两个炮兵大队,也开始构筑炮兵阵地,计算射击诸元。
看到日军忙着开始部署,唐秋离知道,小鬼子要动真格的了,这一仗,无法避免,他命令增援的两个团,各派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配属二十九军骑兵旅四个营,快速往日军左右两翼运动,一旦正面打响,等待命令,进攻日军两翼。
正面部队,迅速进入阵地,所有的炮兵,组成炮兵临时炮兵团,直接归宿自己指挥,日军的炮兵开炮之后,立即予以压制而后摧毁。
唐秋离手里有本钱,独立师各团,都有一个炮兵营,装备各种口径的火炮三十八门,期中一百毫米口径的野炮六门,七十五毫米口径的山炮八门,其余的为便于携带的九二式步兵炮和少量的迫击炮。
而且都使用的是,兵工厂自己生产的高爆炮弹,爆炸威力远远超过日军的火炮,这也正是唐秋离一再坚持的,地面打击火力强度,要超过日军一倍以上,要是把分散到各连队的迫击炮击中起来,要达到惊人的两百多门以上。
山口不知道他面对的是独立师,否则,他会冷静的思考这件事儿,独立师在东北的战绩,随便哪个日本将军都心里打鼓,更不知道是独立师老大,在亲自恭候他,不让他靠近小五台山战场,是主要任务,捎带着揍一下没长眼睛的日军,也是唐秋离乐此不疲的事儿。
任凭咋说,独立师都占到理上,凡是军队演习,都会划出禁区,强行闯入,打死活该,官司就是打到南京蒋委员长那,都会说个日本人理亏。
何况,按照日本人的性格,在没有做好全面开战的准备情况下,吃个哑巴亏,死要面子,必定不会声张,这有损他大日本帝国的军威呀,唐秋离心里有底,借这个机会,狠狠揍日本人一顿,不亦快哉!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七十五章 留下买路钱
日军山口旅团的临时野战工事,修筑得不错,短短的几个小时功夫,火力点、散兵坑、战壕、交通沟,出发集结阵地、炮兵阵地,一应俱全,可见平时训练有素,抛开他们豺狼侵略本性不谈,日军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在当时的亚洲,是超一流的。
只可惜,他们在华北遇到的,是带着丰富的历史知识,来到这个世界的怪胎唐秋离,他很清楚日军的进攻套路,先是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对方阵地,然后组织士兵,展开猛烈而且不间断的连续冲锋。
冲锋失败,再接着重复来一次,这样折腾几回,守军的兵力和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阵地又怎么能得守住,其实,唐秋离很想抢先发动进攻,趁着日军的各种工事没有修好的情况下,狠狠给他一拳,那滋味一定是相当的爽!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唐秋离只能放弃这个诱人的想法,首先,在火力对等的情况下,进攻一方的伤亡,肯定超过防御的一方,他才舍不得拿战士们的生命,去满足个人的**,其次,绝不先开第一枪,有的时候,得讲政治,战争是政治的延续,他也记不清是那个名将的话。
要是没有南京国府哪方面的因素,山口旅团,在半路上就叫唐秋离给灭了,还能轮得着他在这里牛气冲天。
可也就是这几个小时,独立师往山口旅团两翼运动的部队,已经全部就位,只等师长的命令,扑上去给山口旅团致命的一击,山口对于这一切,毫不知情,也不怪他,七七事变以前,能抗住日军两个联队进攻的中**队,还没出现那!
对面日军阵地安静下来,唐秋离知道,山口已经准备好了,他马上命令前沿的部队,除留下少量的部队监视日军之外,其余的部队,马上撤退到第三道防线,监视部队,迅速进入防炮洞。
一阵巨响,日军开始炮击,独立师的一线阵地,迅速笼罩在硝烟之中,一群群炮弹,带着尖利的怪啸,落在阵地上,炸起团团泥土。
可能是日本人,对最前面竖立的那块大牌子很生气,非常的不顺眼,先是击中炮火,浪费了足有几百发炮弹,才把那块牌子炸成碎块,听日军炮击的声音,最大口径的是七十五毫米山炮,没有大口径野炮。
日军炮击了足有二十分钟,独立师前沿阵地,泥土翻卷,面目全非,炮击停止后,一个大队的日军,成冲锋队形,大摇大摆的行独立师阵地推进。
日军炮兵并没有延伸射击,也许他们觉得,这一顿炮弹,阵地上的支那军队,应该所剩无几,不值得再浪费皇军的炮弹,步兵冲上去就是接受阵地,日军炮兵们已经开始拆卸火炮,做通过该地区的准备。
日军步兵已经前进到,距离独立师第一道阵地三百多米的地方,支那人的阵地,比坟场都安静,没有一声还击的枪声响起,日军的心情更加放松,原来猫着腰,做着战术动作的士兵,也松弛了紧张的神经,像野游者一样,漫不经心的朝着前方走去。
忽然,一阵比刚才更巨大的轰鸣声,在独立师的阵地后方响起,一群炮弹,划破空气,带着尖利的尾音,掠过冲锋日军的头顶,朝着日军炮兵阵地的方位砸下去。
听着炮弹掠过头顶,那尖利的呼啸声,刺激得日军士兵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支那军队,竟然有这么多的火炮,用来还击皇军的炮兵。
指挥冲锋的日军大队长,忽然醒悟过来,支那军队在耍阴谋诡计,大大的狡猾,他们现在对付的是皇军的炮兵,下一波炮弹,肯定会落在自己头上,他马上大声命令士兵,以最快的速度冲锋,只有进入支那人的阵地,和他们的士兵搅合在一起,才能摆脱吃炮弹的命运。
这个日军大队长很聪明,采取的战术也很正确,不过,炮弹还是要吃的,那些大口径炮弹,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掠过他们的头顶,往炮兵阵地的方向飞去。
落在他们头顶的,是黑压压就像一大群乌鸦似的迫击炮弹,一开始就是一百多门迫击炮齐射,其他的火炮,在全力摧毁日军的炮兵阵地,没闲工夫大力这些两条腿的家伙,全都留给迫击炮照顾。
日军冲锋队形,立即被硝烟和火光淹没,炮弹落下,一群群的鬼子,被炸上半空,第一轮炮击,就给毫无防备的日军,造成了严重杀伤,何况这还是高爆迫击炮弹,一发能顶的上七十五毫米山炮炮弹的威力。
剩下的日军,拼命的往前冲锋,只有和支那士兵搅合到一起,才能躲开致命的炮弹,他们的想法不错,现实与理想总有差距,一群群迫击炮弹,追着他们打,炸成一堵死亡之墙。
更让日军士兵恐怖的是,荒凉得像月球一样的阵地上,一个个轻重机枪火力点,忽然复活,枪口喷吐着烈焰,狂吼着射出致命的子弹,弹雨所到之处,日军士兵被一排排扫倒,痉挛着,抽搐着躺在血泊中,濒死者的惨叫声,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都听得见。
这样突然、凶猛的火力打击,摧垮了毫无防备的日军士兵的意志,捡条命的日本兵,掉头就往回跑,迫击炮弹和轻重机枪子弹,追着他们的屁股,又是一种猛打,直接把他们赶回了冲锋出发地。
山口痛苦的看到,自己的炮兵阵地,在十几分钟之内,落下几百发炮弹,化为一片废墟,那些已经准备前进的火炮,连同士兵一起,变成零件状态,殉爆的炮弹,炸弯的炮管,四下乱飞的炮轮儿,一副凄惨的场景。
而支那军队的火炮,还在残忍的继续炮击,一个被炸飞的火炮零件,很不幸的正巧砸在旅团长大人、帝国陆军少将的左脚上,山口惨呼一声,左脚当时肿的像发面儿馒头,保守估计,左脚四个脚趾,粉碎性骨折。
冲锋的一个大队、一千三百多名士兵,侥幸逃回来的不过三四百人,其中还大部分负伤,那个大队长没有这么幸运,永远的留在了异国的土地,连一个囫囵个尸首都找不到,只有那把被炸弯的指挥刀,证明曾经主人的身份。
从日军开始炮击到现在,不过四十分钟的功夫,一个精锐的日军野战大队,被彻底打残了,伤亡率超过百分之九十,充分证明了唐秋离一直贯彻的原则,以最凶猛的火力,给敌人以突然打击,必能至敌于死命,最起码也能使敌人丧失战斗力。
日军炮兵,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炮火没有延伸,这就给唐秋离迅速把所有的迫击炮和轻重机枪,调集到前沿,创造了机会,集中最强大的火力,给日军以最大的杀伤。
原来他还准备用步兵火力,把日军的第一波进攻粉碎,没想到,日军炮兵送来这么大一个机会,本来还能僵持一会的战斗,迅速地结束了,留下拿着轻武器的战士们,遗憾的直摇头,很久没有和小鬼子打了,本来想开开荤,哪成想,被炮兵和轻重机枪手给包圆儿了。
第一波碰撞,日军损失惨重,两个炮兵大队,全军覆没,一个步兵大队所剩无几,独立师阵亡六人,负伤四十八人,全系日军炮击所造成。
突然的一记重拳,把山口彻底打晕了,他不清楚,哪里冒出来的一支支那部队,拥有这么强大的火力,看炮弹的炸点,最起码是一百毫米口径以上的重炮,才能造成如此的炮击效果,那是皇军师团级以上的,部队编成中,才会有的重武器,支那军队又是如何而来。
都怪自己太轻敌了,炮兵要是不忙着准备转移,也不至于被对方后发制人,而毫无还手之力,对面的是支那哪支部队,如此强悍的火力,和凶狠狡诈的打法,总不至于被打得吐血,还不知道下手的是那个。
山口手里当然还有本钱,丢了一个大队,充其量也就是断了一根手指,老本还在,他咽不下这口气,皇军什么时候吃过这么大的亏,炮兵没有了,不要紧,把所有掷弹筒手和重机枪集中起来,组成火力突击组,全面压制支那部队的火力,我要进攻,进攻!
对面支那部队的阵地,出奇的配合山口的行动,没有打炮,给他留下充裕的准备时间,山口坚信,刚才的惨败,只是支那人的阴谋诡计,和自己的大意,与皇军的战斗力无关,崇尚主力决战的大日本帝国皇军,要光明正大的教训这些卑鄙的支那人。
没有了对方火炮的威胁,唐秋离乐得和山口耗,他知道,按照这个时期日军将领的脾气,绝咽不下这口气,他们遇到的都是一触即溃的中**队,长城抗战,虽然打得壮烈,名垂青史,最后却是以失败而告终,也成就了日军的凶名。
尤其在华北,日军还没有得到过深刻的教训,放在东北关东军将领身上,立马就会判断出是前血手团的部队,掉头撤退,呼叫增援都是有可能的,绝不会在这种没有炮火掩护、对方的火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情况下,还发动进攻。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七十六章 致命一击
日本关东军是被打怕了,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他们知道前血手团的规矩,从来不吃零食,吃就吃肥肉,而且一口咬碎骨头,关东军部队,成建制被消灭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些将领也就学精了,哪有吃一百个豆儿,还不知道豆腥味儿的!
唐秋离很高兴山口这样做,他有的是时间,把山口旅团六千多人马,全部留在坝上草原,日军不服输的性格,现在很有作用。
他严厉的拒绝了几个团级指挥官主动出击的建议,并且严厉警告他们,绝对不允许部队离开工事,对冲锋的日军搞反突击,那是家底儿薄、时间紧的打法,要是那个指挥官违反了,就回黄崖洞养猪去。
就等着让日军冲锋,一次次来,利用他们骄横狂妄的心态,彻底激发他们的凶性,自己有的是炮弹和子弹,唐少文火慢炖、小刀子零割,保准把山口旅团的血全都放干净。
到时候,两侧埋伏的伏兵,突然杀出,山口想跑都没地方,一把火就把山口旅团炖熟喽,这种伤亡小,收获大的仗,就怎么打,而且自己还不是主动进攻,在南京蒋委员长那,也好交代。
不过,还是觉得没有在东北时过瘾,放不开手脚,否则,一顿炮火,保管山口连骨头渣子都剩不下,没办法,谁让咱现在是**的人那,不能主动破坏蒋委员长的基本国策,背地里做点儿手脚,还是有办法的。
山口是个典型的日本军人,自从在辽东半岛打跑了北极熊,日本陆军天下无敌的印象,深深扎根在他们这一代军人的心中,今天的结果,他当然不能接受。
对面支那军队的阵地,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在他看来,这是胆小怯懦、缺乏主动进攻精神的体现,换做是他指挥的帝**队,刚才的有利形势,一个反冲锋就能打到对方的阵地,胜利的局面已经奠定一半。
日军攻击部队,已经全部到位,这一次,山口下了狠心,一次派出两个大队的兵力,要一鼓作气拿下对方的阵地,他最想看到的结果,是对方指挥官的脑袋,放在他面前,至于违反协定,挑起战端的事儿,山口连想都没有想,那是政客们的活计,军人只管打仗。
没有炮兵掩护,重机枪阵地前移,到能够得上支那军队阵地的地方,必须给冲锋部队,提供火力支援,掷弹筒兵,跟随部队冲锋,干掉支那军队的火力点。
两个大队的日军,形成散兵线,慢慢往独立师的阵地推进,这次,日军士兵可谨慎多了,利用有限的地形,尽量保护好自己,刚才对方的凶猛火力,一千多同胞统统见了天照大神,在拿出刚才的劲头儿,死的更快。
两千六七百名日军士兵,在青青的草地上,远远看去,就像一股黄水,慢慢冲击过来。
看着日军的进攻规模,唐秋离的心里,舒坦极了,没想到来了这么多送死的,他马上命令,在前沿的部队,一律不许露出头,小鬼子的枪法不赖,咱不找那倒霉。
迫击炮轰击日军的冲锋队形,重点打击日军掷弹筒兵,其余的火炮,把小鬼子的重机枪、火力点全部干掉,要让山口,下一次发起纯步兵冲锋,咱们也让在冬暖泉一带参军的几千名新兵,拿鬼子练手。
就近提供火力压制的日军重机枪,刮风一样狂叫着,打的独立师阵地上,尘土飞扬,子弹钻进泥土的“啾啾”声,听得人头皮发麻,独立师的战士,没事儿人似的,靠坐在战壕里,吸烟的战士,嘴里叼着烟卷儿,惬意的过着烟瘾。
有的在那唠家常,日式小甜瓜手雷,摆放在手边,更有心大的,干脆打着瞌睡,对在头顶尖啸飞过的子弹,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没了炮火支援,小鬼子的重机枪,成不了气候。
日军到了距离独立师阵地,三百多米的最佳冲锋位置,在指挥官的喝令声中,日军加快的冲锋速度,一时间,喊声震天,海浪一样冲击过来,刺刀雪亮,倒是有一股慑人的气势。
猛然,炸雷般巨响,沉寂的阵地复活了,黑老鸹似的迫击炮弹,冲天而降,在日军冲锋的道路上,炸成一堵火墙,一开始就是毁灭性的炮击,三四公里宽的正面,被炮弹爆炸的烟尘笼罩。
日军的重机枪阵地和掩护火力点,被威力更大的炮火覆盖,重机枪和他的射手,被炮弹炸得四分五裂,阵地像是被翻了个个儿,为了摧毁日军的重机枪阵地,集中了除迫击炮之外的全部火炮,唐秋离是存心不给山口留一点儿念想儿!
日军的冲锋队形,被迫击炮炸得七零八落,那些掷弹筒兵,还想寻找目标,可是,对方阵地,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只有雨点般不断飞来的炮弹。
日军挺不住了,就这会儿功夫,冲锋的同伴,有一多半儿倒在这三百多米的距离上,支那人的迫击炮太厉害了,撤退,残存的日军军官下达了命令。
已经没有退回去的机会,打完日军重机枪的大口径火炮,在他们后撤的路线上,炸成一堵立体火墙,再加上前面的迫击炮,日军就像馅饼里的肉馅,被放在钢铁的锅里,两面烘烤。
被炸红眼的日军士兵,退不回去,就只有往前冲,冲到对方的阵地,迫击炮总不像机枪子弹那么密集,还有一线希望。
只有五十米远,忘了什么是恐惧和害怕的日军,更加疯狂的喊叫,再近点儿,支那人的炮弹就不敢打了,忽然近在咫尺的对方阵地,扬起一片手臂森林,森林里飞来的,是一颗颗“嗤嗤”冒烟的手雷。
手雷还在不断的飞出,独立师的战士们,趴在战壕里,埋头只管扔就是了,这是师长的要求,要是那个战士逞英雄,露头开枪射击,立即严肃处分,调到后勤部队去养马。
按照师长的命令,每个战士,扔完了手里的十颗手雷,紧紧抓起枪,等待射击的命令,几万颗手雷,在阵地前沿三十米左右的距离爆炸,密度达到了空前的水平,炸起的石块,不等落地,又被爆炸的手雷碎片,炸成更小的碎屑,无遮无拦的日军士兵,暴露在空旷的原野上,根本没有死角,成片倒下,只能无助的接受钢铁的屠戮。
打到现在,日军士兵连对方的人影都没有看到一个,那些枪法精准的日军步枪手,还想临死拉个垫背的,枪口准星里,除了看见不断飞来的手雷,就是弹片横飞,硝烟弥漫的战场。
1...120121122123124...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