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可惜的是,自己的主力部队,都在南方,对陕北共匪鞭长莫及,而张学良和杨虎城这两个人,剿共并不卖力,据戴笠密报,还和**眉来眼去,暗地里勾搭,这样的人,指望不上。
如果独立师包围的是两万多朱毛共匪,我蒋某人会亲自飞到北平,为他们庆功,那个唐秋离,可以给他上将军衔,部队可以扩编为集团军,同样不受兵员名额的限制,而且中央会给他们大力支持,一句话,要钱给钱,要枪给枪。
可是,现在却花费大把力气,包围了两万多土匪,他们把力气用错地方啦,蒋委员长的心里,就像是被强行吞下一块肥肉,浑身上下透着那么不舒服。
何应钦一直在观察,自己这位日本军校同学和顶头上司,见他的脸色阴晴不定,很快就猜透了老板的心思,能坐到今天的高位,在各种政治势力错综复杂、盘根错节、明争暗斗的民国政坛,混得风生水起,全靠能揣摩领袖的心思,投其所好。
在独立师刚进华北,打殷汝耕的时候,何应钦吃了唐秋离的一个大瘪子,心里一直耿耿于怀,在民国的政坛上,还没有那个人有这么大的胆子,何况你个毛头小子,立足未稳,真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给你点厉害瞧瞧,还以为我何某人是个软柿子。
“委员长,依我看来,独立师在华北搞出这么大动静,那个唐秋离不简单,似乎有捞取政绩之企图,中央在华北的势力相对较弱,而二十九军的宋哲元,和我们是离心离德,最近报请军政部批准,唐秋离兼任二十九军副军长一职,不能不让人怀疑,有拉拢之嫌。”
“还有,报请行政院批准,唐秋离担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一职,二人以前素不相识,宋哲元可以给他唐某人这么大的好处,其中之意,值得商榷,宋哲元又把平津警备司令一职,让给唐秋离,这相当于把平津乃至华北的整个防务大权,都交到他唐某人的手里,委此重任,二人私下有何种交易,中央是一无所知。”
“唐部独立师,据闻兵员数量,已达七万之众,再加上二十九军的部队,可达十二万人,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宋哲元退居幕后,唐秋离在前台唱戏,是不是二人达成的政治妥协,中央同样毫不知晓,如果放任唐某人在华北一家独大,隐约有与中央分庭抗礼之势,尾大不掉,日后必成心腹之患。”
“独立师之前身,东北抗日血手团,在东北和日本人作战多年,屡屡重创关东军,双方积怨颇深,势成水火,今日之华北,局势处在微妙的平衡之中,以唐秋离和独立师的一贯行事作风,必然不能与日本人和平相处,摩擦是少不了的。”
“一旦酿成事端,华北战端开启,日本人必定会倾其全力,围攻在华北的**,这就会迫使中央把主要的精力和军事力量,聚集在华北,打乱委员长的整体布局,而陕北的朱毛共匪,得以喘息之机,进而坐大,再和华北的地方实力派遥相呼应,达成政治媾和,所有的一切,我们不得不防,请委员长三思。”
何应钦的确厉害,典型的军人加政客混合体,从各个角度来分析一个简单的剿匪行动,进而引申到更深层次的含义,把唐秋离描绘成一个野心勃勃、充满权力**的人,尤其厉害的一招,是把唐秋离和陕北那边的共党联系在一起。
他在蒋委员长身边多年,知道老头子的逆鳞在哪里,老头子平生最忌讳的是,地方实力派坐大,不听中央的指挥,和**勾勾搭搭,这对他以三民主义一统中国的毕生心愿,大相径庭,完全相反,最近几年,又增加了日本人这个外来的不安定因素。
而他最忌恨的就是和**有联系,蒋委员长有一句话,能反映他对**和日本人的态度,“日本人只想要我的地盘,而**是我的地盘和性命都要。”
从这句话里面,不难看出,东北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可以让张学良的几十万东北军,不战而拱手让出东北,却倾其全力,对共党穷追不舍,观其一生,**始终是他的死敌,必欲除之而后快。
何应钦的一番话,确实说到他的痛处,他到不是担心唐秋离在华北搞什么自立为王,凭着唐秋离的那点道行,还差得远呢,李宗仁、白崇禧、陈济棠又如何,坐拥两广,兵多将广,占尽地利,还不是被自己兵不血刃的轻松击败。
他担心有两点,一是唐秋离年轻气盛,再加上独立师在东北和日本人打得你死我活,一旦唐秋离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华北和日本人打起来,那就会打乱自己的全盘部署。
二是和共匪勾搭在一起,这是他最大的忌讳,虽然目前没有任何迹象和情报表明,有这方面的苗头,可是,**的蛊惑和宣传能力,自己多有领教,极其可怕,单就是独立师百般推脱,去陕北剿共前线这件事,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怀疑。
敬之的话,有几分道理,可也有更多的报复成分在里边,事情的起因,还是在那个殷汝耕的身上,说实话,对殷汝耕这家伙,自己没有什么好感,打着**的旗号,干着汉奸的勾当,明目张胆的抱着日本人的粗腿,硬是在河北东部,划出一块地方,这样的家伙,教训一下也好。
自己暂时没有这个精力,来理会殷汝耕和他的什么自治政府,独立师替中央出手,倒是挺合自己的心意,这个敬之啊,和一个毛头小孩子较什么劲,缺乏大家风度,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难怪你当不了领袖。
戴笠早就把你和殷汝耕,有密切联系的事情,报告给我了,再说,当初把唐秋离放到华北,也是出于全盘考虑,一方面是牵制与中央貌合神离的宋哲元,防止他一家独大,另一方面,也是威慑日本人,我蒋某人已经让得够多的了,别再得寸进尺,想到这里,蒋委员长面色平静,抬头看了何应钦一眼。
何应钦的心里,一阵紧张,委员长这一眼,大有深意,似乎看透了他的意图,他忽然觉得自己,今天有点儿操之过急了,话说得太多,而且意图很明显,攻击性太强了,面前这位老同学,可是玩政治的高手中的高手,自己十个加在一起,也不是对手,在他面前玩这个,有点弄巧成拙。
何应钦心里暗自懊悔,今天的谈话,过于直白,表现太失色,都说咬人的狗不露牙齿,自己不但露出牙齿,还叫出声儿,他的心里正五味杂陈,什么滋味都有的时候,蒋委员长声音干巴巴、一点都不带水分的问道:“敬之,独立师唐秋离身边,有我们的人吗?”
“委员长,雨农派去了精干特工人员梅婷中校,到独立师担任政训处长,这是个很有能力的女子,不过,梅中校新到华北,能否见谅于唐某人,还有待观察,以唐某人的行事风格,估计梅中校难有作为。”
这话一说完,何应钦恨不得抽自己几个嘴巴,刚才那一大堆话,都没有让委员长勃然大怒,或者是面色不虞,最后还加这几句话干什么,画蛇添足,搬弄是非,到显得自己是小人。
委员长还是面无表情,低头看着那份自己送来的独立师剿匪战报,何应钦知道,该告退了,再谈下去,自己的失分会更多,不见喜与委员长,离开了他,自己屁都不是,都是那个唐秋离闹的,让自己大失水准。
也奇怪,怎么就这么讨厌那个唐秋离,何应钦也有点儿不明白自己的想法,说是嫉妒,挨不上边儿,那个毛头小子,离中央机枢远着呢,既非黄埔出身,也不是中央嫡系,更不是委员长的浙江同乡等他爬上来,得猴年马月。
因为在殷汝耕的事情上,他驳了自己的面子?也没有那么严重,本来就想和那个做得太招摇的家伙,拉开距离,国府里已经有些风言风语,何应钦实在搞不懂自己的想法,反正是和唐秋离耗上了,有机会,还给他小鞋穿。
蒋委员长看着何应钦的背影,消失在书房门口,未置可否的摇摇头,他的心思,已经转移到戴笠,派到唐秋离身边的那位女中校梅婷身上。
雨农做事,很是让人满意,选择的人选恰到好处,唐秋离青春年少,梅婷必定貌美如花,两人一旦发生感情,唐秋离想不被俘虏都不成,“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六十五章 各施诡计
远在万里之遥的冬暖泉,一个河北坝上草原普通的小镇,正在一个小茶馆里,和当地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随便聊着今年的年景不错,老百姓能不能吃饱,等有关国计民生话题的某人,忽然剧烈的打了几个大喷嚏,险些从椅子上栽下去。
正纳闷自己是不是感冒了?这些老先生非常暧昧的看着他笑了,唐秋离不解其意,追问这些老先生为何发笑,几个老先生看着他满脸不解的神情,告诉他,按照民间的说法,这是有人非常想念你,念叨你呢,很灵验的。
唐秋离更是纳闷,有谁会这么念叨我,把独立师的每个大佬,在脑海里过了一边,觉得没有这么厉害,看着这位年轻的长官,在那苦思冥想的样子,这几位老先生,只好把话挑明,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心里面有你,经常念叨你,所以你才打喷嚏。
唐秋离又好悬没从椅子上折下去,独立师的那些大佬,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大老爷们,哪有什么年轻女子?
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南京国府的头号人物,和军政两界的大佬,两个人惦记上了,几个小时的谈话,他的名字,被两人提到了无数次。
蒋委员长现在考虑的是,戴雨农走的这步棋,应该很有效果,在解决两广事变中,发挥过奇效,那些两广军中的高级将领,空军的飞行员,无不在自己的银弹和美女的攻势下,纷纷落马,前来投靠,并且转过头来,帮自己宣传造势。
再往远了说,当年中原大战的时候,自己派心腹之人,拉着成车的银元,带上无数的美女,冯玉祥和阎老西的部下,白天刚开完军事会议,晚上就跑到自己这边来,男人最热衷的是什么?无法是权势、金钱和美女。
那个梅婷,得好好发挥他的作用,告诉戴雨农,把她的军衔晋升为上校,女上校,这在整个**部队里面,都是罕见的,得此殊荣,还怕她不卖力气的工作吗?
至于这个年轻人唐秋离,毕竟干出了点儿成绩,剿匪安民,也是一方军政大员的分内之事,中央不表示一下,与各方面说不过去,就让中央社组织一帮记者,宣传部统一口径,立即赶往华北,实地采访唐秋离的战功,大力宣传,年轻人吗,难免好大喜功,就投其所好。
自己再亲自修书一封,以示亲信,晓以利害,唐秋离乃国之重器,有独立师在华北,中央很放心,你怎么折腾都行,就是不能和日本人发生冲突,这是我的心里底线,当然,话不能说的这么直白,主意以定,蒋委员长拿出狼毫小楷,字斟句酌的给那个不让他省心的唐秋离,写了一封长长的私人信件。
唐秋离在冬暖泉停留的这段时间,日子过得很是悠闲,小五台山战场,根本不用他操心,独立师的所有高级指挥官都聚集到哪里,有刘铁汉在那盯着,手里有七万多人马,还对付不了两万多乌合之众的土匪,已经被敲掉牙齿的两千多日本人,独立师的人,都回家种地去得了。
自己带着三千多骑兵,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处在包围圈的外围,监视日本人的动向,一旦日本人有举动,可迅速向各个方向增援,超然事外,比留在北平城里好多了,最起码不用应酬那些记者和各路神仙。
冬暖泉这个地方,距离小五台山战场不远,正好可以控制北平和热察方向,企图前来解救巴达尔胡的日军通道,倒在现在为止,潜伏在各地日军据点的特战分队,没有发回来情报,这就说明日军,目前还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的企图,或者正在艰难的选择之中。
吉星文发来电报,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三日上午九时许,河北民军张荫梧部的人马,解除和部队对峙局面,返回原驻地,我部现在原地警戒,严密监视其动向,请示下一步行动。
另外,该部撤走前,遵照副军长的指示,我部向他们赠送了一个步兵营的全部装备,此举令对方大为惊讶,感激莫名,并表示,永远不和二十九军为敌。
接到吉星文的电报,唐秋离心里,有一种无法言喻的滋味,他对**领导的队伍,有说不出的同情和敬佩,一直处于被打压的地位,不得不改头换面,在张荫梧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手下,埋头发展自己,实属不易。
尽自己的所能帮助他们,是不想在以后的对日战场上,看到这些有理想的热血之人,拿着大刀长矛,去和日本人的机枪、大炮拼命,那时对中国国防力量的一种损失。
当然,吉星文也不吃亏,甚至说,他还赚到了,唐秋离答应他,这批运来的武器弹药,优先装备吉星文团,真实的意图是,七七事变,宛平城下的第一枪,是吉星文团开的,吉星文因此也成了名闻史册的民族英雄,唐秋离可不想在和日本人的对战中,因为装备低劣,而吃大亏。
民国二十六年(一九三六年)六月二十四日,小五台山战场围困战,已经到了第三天,据刘铁汉报告,被围之土匪和日军,自从当日试图突围被击退后,至今为采取任何行动,似乎是在坐以待毙。
昨日夜间,被围之匪部,传来零星枪声,部队随即进入战备状态,但未见敌突围行动,后据查明,被围之匪部,在杀马取食,有零星意志薄弱、精神崩溃者,开枪自尽,匪部似乎以陷入极端恐慌之中,唯有日军,尚能保持镇静,但已无斗志。
看完电报,唐秋离一拍脑门儿,把这个碴口忘了,两万多人,被围在猪圈大的地方,别说吃饭、喝水的问题,就是拉屎撒尿都施展不开,可别把这帮家伙饿死,他们的作用,还没发挥完呢,既然是绑票,人质出现问题,说明绑票彻底失败。
另外,土匪们饿疯了、渴红眼了,保不齐临死一搏,做自杀式冲锋,拼老命突围,兔子急了还咬人呢,何况是一帮有枪有炮的亡命徒,以他们的实力,当然是突围不出去,一定会死在独立师的火力之下,人质自杀,这也等同于绑票失败。
他马上给刘铁汉发电报,要保证被围之土匪和日军,日常吃饭和生活用水,标准为,既饿不坏、渴不死,又不能拿枪动刀打架,至于如何保证,由刘副师长和独立师众将,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办理,本师长概不插手。
接到唐秋离的电报,刘铁汉和众人,哭笑不得,师长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哪有给要消灭的敌人送饭、送水的道理,巴不得他们全都饿死,渴死,也省的战士们费力气,不用打,就能解决战斗,还能避免伤亡,节约弹药。
既然师长下命令了,那就照办吧,刘铁汉和众将,抓破头皮,伤透脑筋,也没有商量出一个妥善的好办法,无奈,只好到前沿阵地喊话。
还真有几个胆子比较大的土匪,战战兢兢的来了,冯继武让他们饱餐一顿,说明了要给他们提供食物和饮水,这几个土匪惊讶得下巴好悬没有砸到脚面,以为这位年轻的将军,和他们一样,神经错乱了。
冯继武也觉得,这事儿干的连自己都不相信,只好细说给他们听,说独立师不是针对各位绿林朋友,主要是里面有日本人掺和,才把大家伙扣留在这里,现在,师长正在和日本人谈判,不就就会有结果。
你们回去,和众位大当家的说,让你们各个绺子管伙食的,把自己绺子的人数报上来,每天到独立师专门开辟的伙食点儿,按照人头,领取食物和水,反正我们的诚意在这明摆着呢,信不信由你们!
看着这几个土匪满足的回去了,冯继武都觉得自己在撒谎,干这种活计,他实在不善长,明天换个人来。
被围的土匪和日军,吃完了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已经有两天水米没打牙了,华北六月底的天气,气温已经很高了,被围困的地方,根本没有水源,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处树林子,还都被日本人占了。
头顶上是火辣辣的大太阳烤着,脚底下是不高的青草,肚里没食儿,嘴里没水,那滋味,这些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土匪们,哪里尝到过,生不如死,这不,有几个弟兄,受不了这个罪,自己个自己吃枪子儿了。
白天,为了躲避毒日头,争得一点儿乘凉的地方,和日本人交了手,不过,双方也没动枪,日本人下手挺黑,残废了不少弟兄,总算抢到了几处背阴的树林子,所有大当家的共同商量,各绺子两个小时一轮换,谁也别独占,不过,和日本人的梁子是结下了,见了巴达尔胡都不说话。
可是,吃饭喝水的问题,没法解决,有几股势力大的匪首们商量,与其在这等死,还不如拼死冲出去,兴许能创出条活路。
绝大多数匪首大摇其头,有气无力的说,也不看看实际情况,抛开独立师的火力和兵力不说,你们再看看咱们的弟兄,就三天工夫,折腾得放屁都打晃,那还能拿得动刀枪,更别提顶着枪子儿和炮弹冲锋了,那纯粹是找死。
(未完待续)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二百六十六章 吃喝问题
几个提议突围的匪首不干了,那就在这等死?老子背枪跨马走天下十几年,到那不是好酒好肉伺候着,大姑娘搂着,啥时候受过这种委屈,吃过这个亏,这他妈还是人呆的地方?拼了!拼一个够本儿,拼两个赚一个,有愿意的当家的,赶紧集合队伍,趁着现在还能走动道儿,抓紧干!
有同意又不同意的,不同意的理由是,你们这边一突围,死了不打紧,惹得独立师恼火,一顿大炮,把这个猪圈大的地方轰平喽,连累活着的弟兄,你们还有没有人性?咋不为大多数弟兄考虑,看哪个敢动,老实呆着。
匪首们吵吵嚷嚷,说着说着脾气就上来了,当土匪的,哪个有好脾气,说他们是好人,都跟你动刀子,认为是对他专业素质的一种质疑和污蔑,当时就掏出枪,比比划划,反对突围的匪首,也不示弱,老子手里的,也不是烧火棍,双方都红了眼,马上就要火拼。
有脑袋瓜子活泛的匪首,赶紧做和事佬儿,得得,各位当家的,消消火儿,这事儿咱们得这样看,你说这独立师几万人马,围了咱们有两三天了吧,这屁大的地方,一炮下去,还不得要了几十条人命,可也没见他们打炮开枪啊。
这里的事儿,各位当家的,仔细琢磨琢磨,兴许不是为了要咱们的命,老实呆着,指不定还有条活路,要拼死突围的几个匪首,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要是真打,一顿炮弹,就全完了,至于绕这么大的弯子吗?独立师那些当官的,打什么主意?这样一想,心气儿也就泄了,闷头在那干靠。
巴达尔胡和那些日军,冷眼旁观这些土匪的闹剧,一脸鄙夷,满脸不屑,支那的土匪素质都不高,看我们大日本皇军的士兵,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保持武士的高贵和尊严,尽管肚子咕咕叫,嘴巴像着火,就是不说话,那样更渴、更饿,省点儿力气,还能多活一会儿。
自从被包围之后,巴达尔胡给田代皖一郎,发去无数封求救电报,他不是没有想过,带领剩下的帝国士兵,强行突围,那样的结局就是全体玉碎,看现在的形式,独立师还不敢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否则,不会等到现在。
田代皖一郎司令官给自己的命令是耐心等待,帝国华北驻屯军,是不会坐视一个联队的帝国士兵,被独立师以这样的方式消灭,他们肯定在想尽一切办法,有的时候,忍耐,也是一种勇气,而且是大大的勇气,巴达尔胡觉得,自己参透了佛家真谛,有一种得道成仙的感觉。
就在昨天,一个中队长建议,我们全体皇军士兵,喊着日本话,朝独立师阵地走去,而不是冲锋,独立师一看是大日本帝国的士兵,肯定害怕,不敢阻拦,我们不就可以脱险了吗?
总比在这干靠强多了,到底是混血儿,比日本人的死脑筋活泛多了,要不是没力气,巴达尔胡真想给这个猪猡几个大嘴巴子,用肚脐眼儿考虑问题的蠢猪,你以为都像你一样是傻瓜,任你喊破喉咙,独立师不往死里打,我巴达尔胡跟你的姓儿。
事后推脱,战场上枪炮齐鸣,根本听不到是哪国话,田代司令官也干没辙,找碴都没地方,毕竟我们都穿着土匪的服装,也就是在华北,考虑到多方面因素,他们还不敢肆无忌惮的屠杀皇军士兵,而采取这种围困的方式,也许想造一个体面的借口。
在东北,他们比这干的还狠,能留我们活到现在,一顿炮弹,轰得连尸首都找不着,巴达尔胡觉得和这个中队长说话,是在浪费吐沫,本来就缺水,他只是狠狠瞪了这个中队长一眼,仰头倒在地上,祈祷天照大神保佑,尽快来援兵,救自己早日脱离苦海。
几个吃饱喝足的土匪,打着饱嗝,晃晃悠悠的回来了,那架势,要多惬意就有多惬意,本以为他们是自己找死去了,可这会儿,嘴巴上带着油花,一看就是吃饱喝足了,几个匪首,一把把他们揪过去,恨不得从他们的嘴里,把吃食掏出来。
土匪们把冯继武的话,向匪首们一学,众匪首们听了,吃惊得差点背过气去,天底下那样的好事儿,不打不骂,还供给吃喝,拿我们当旅游团对待?独立师的这些当官的,不是疯了吧?
有的匪首不信自己听到的话,以为是在白日做梦,狠狠的掐了自己大腿里子一把,疼的蹦起来,这次相信不是做梦,既然这几个家伙,混得肚圆,兴许有门儿,姑且试试,死马权当活马医,一阵鸡飞狗跳,总算把具体人数统计出来。
到了晌午,个绺子去领吃喝的土匪,还真把东西带回来了,只是少的可怜,一人只能摊上几口,也就是能混个小半饱儿,土匪们又打起来,胳膊粗、力气大就能抢到多点,病秧子似的,连半口都捞不着,动枪的事情,时有发生。
看不是办法,匪首们召开联席会议,选举产生了食物和饮水分配委员会,按照人头,每人定量,这才解决了因为抢吃、抢喝而死人的事件再次发生。
土匪们还发明了一个办法,原地吃喝完,就势一趟,决不再活动,害怕消耗体力,从独立师的阵地远远看过去,场面蔚为壮观,就像上万只海豹,集体在沙滩上晒太阳。
开始,日本人对于土匪这种妥协行为,深恶痛绝,认为是丧失最起码的气节,嘴里“八嘎八嘎”的骂个不停,你看大日本皇军的武士,尽管连渴带饿,就像流浪的野狗,放屁都得搂大树,要不,反作用力能弄个嘴啃泥,对于支那军队提供的食物和饮水,连一眼都不看。
1...116117118119120...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