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两个人恰好是互补类型的,但都是狂热的好战分子,彻头彻尾军国主义者,对大日本帝国的称霸,孜孜不倦,视为毕生的事业,这又是两个人的共同点,山本五**将,早就有在美国本土开战的打算,但苦于大本营没有支持自己的声音,而南野大将的条陈,恰好给自己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会谈进行的相当愉快,分属陆海军不同派系的两个人,超越了派系之见,引为知己,南野大将的战略构想,需要山本五**将这样的战术家来实现,而山本大将听完南野大将的一席话,开拓了眼界和思维,顿时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在很多问题的看法上,两个人一拍即合,惊人的一致!
这就是缘分啊,几个小时之后,两个人已经跟多年相交的老友一般,彼此有着惊人的默契,就差磕头拜把子了,大笑声,不时从屋内传出来,让门口警戒的卫兵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看看天色已晚,南野大将拉着山本大将的手,情真意切的说道:“山本君,今晚我设家宴,为你接风洗尘!”
山本五十六也不矫情,爽快的说道:“南野君有请,山本岂敢不从!”
于是乎,两个决定日本未来军力走向的高级将领,肩并肩的乘车而去。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八百一十二章 日本人的进攻准备
两天之后,日本裕仁天皇再一次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这次军事会议的主角,依然是已经晋升为大本营副总参谋长的南野大将,另外,还有一个超重量级的人物,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将。
别看参加御前军事会议的,都是日本军政两届的重量级大佬,各个派系的头面人物,但对于山本大将此人,却没有一个人敢轻视,山本大将堪称为帝国海军的头号战将,指挥联合舰队,突袭珍珠港,将大日本帝国进攻美国本土的桥头堡,拿到手,两次全歼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把美国海军打得龟缩在东海岸港口,高挂免战牌,不敢出来。
以一支舰队,封锁了美国本土与澳洲战场的联系,非如此,帝国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也不会在澳洲打得一直占上风,此人的赫赫战功战功和辉煌战绩,无可挑剔,其指挥作战能力,没有人敢怀疑。
山本大将在帝国海军内部的话语权相当占份量,如此一员能征善战的战将,可谓是帝国皇军的荣耀,都出于此人身上,因此,海军第一人,海军大臣永野修山大将,也对他言听计从,可以这么说,山本大将的态度,就是帝国海军方面的态度。
裕仁天皇耳目众多,手眼通天,自然知道,前天晚上,南野邀请山本赴家宴,分属陆海军系统的两个大将,迅速建立起深厚的私交,本来,这样的做法,为裕仁所忌讳,不符合他对帝国陆海军的互相制衡。继而分而治之的原则和策略。
不过,凡事儿都有例外,在即将对美国本土发起进攻。涉及到大日本帝国前途命运转折点的关键时刻,两个主角人物。自然是关系越融洽越好,陆海军由来已久的宿怨,不应该成为影响到帝国新战略的因素,战略谋划和战役执行者之间不和,绝非大日本帝国之幸!
因此,当侍从官向裕仁天皇报告山本和南野的情况之后,裕仁很是欣慰的一笑,说了一句话。“此乃帝国之幸!”并吩咐侍从官,将自己珍藏的两瓶上好清酒,以自己的名义,送到南野府上,让两个人尽量的开怀畅饮。
这是对日本文武大臣们,最高的荣宠和恩赐,得到天皇陛下亲自赐予清酒的大臣,屈指可数,侍从官们感叹山本和南野两个人的运气,但他们那里知道。裕仁的用意,天皇陛下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山本和南野。你们两个人的一举一动,朕都知道的,赐予清酒的举动,既是恩宠,也是威慑,帝王之道吗!
有了一直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山本五**将,坚定的站在南野大将一边儿,海军方面没有反对的声音,这次御前军事会议。就没有什么悬念了,整个日本。都要围绕着整个计划来运转。
会议决定,组建大日本帝国北美作战司令部。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担任司令官一职,统筹指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夏威夷群岛以及东太平洋各岛屿占领区的驻军,陆军第十五军和第十六军及其所属的所有部队,北美作战司令部就设在夏威夷的檀香山,至于司令部人员的组成,山本大将自己说了算,看谁顺眼就调谁!
这个任命是史无前例的,山本大将成为第一个统帅日本陆海军两个军种的前线指挥官,正在澳洲战场作战的帝国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也比不上,他指挥不了帝国海军。
而大本营副总参谋长兼战略统筹本部本部长南野修山大将,作为北美作战司令部的战略决策顾问,也将于山本大将一起,赶至檀香山,不过,南野大将不参与和不干涉山本大将的具体战役指挥行动,只是提供战略性的建议,对于这个任命,南野大将相当满意,指挥打仗,自己不是行家,何必去干扰好友的指挥?
御前军事会议做出决定之后,日本方面开始紧张的准备起来,国内的战争机器,再一次疯狂的运转起来,既然不需要投入陆军兵力,那么,陆军航空兵就成了首选,足够多的作战飞机,是胜利的保证。
御前军事会议结束后的当天,大本营下达命令,从本土防卫司令部调集三个联合航空队,约七百八十余架作战飞机,开赴东太平洋地区,其后,征调本土的大批工程建设人员,在东太平洋各个占领的岛屿上,修建野战机场及其附属设施。
对于大本营的这个命令,一心打造自己家底儿的,本土防卫司令部副总司令官载仁亲王,自然是满心的不情愿,三个联合航空队,差不多把自己的家底儿拿走了三分之二以上,自己攒起来这点儿本钱,容易吗,你山本和南野一句话,就拿走了?
载仁起先拖着不办,背后使绊子,山本大将和南野大将,对这位天皇陛下的御弟,也是无可奈何,颇为头疼,换成是其他的高级将领,以山本的脾气,说不定早就打上门儿去,兴师问罪?
但人家是亲王,无可奈何之下,山本和南野联袂进宫,告了载仁亲王一状,当天,载仁亲王就被天皇老哥召进宫里,劈头盖脑的一顿臭骂之后,带着抵触情绪和对山本、南野的恨意,无可奈何地照办了。
在本土忙活了半个多月之后,诸事准备停当,山本大将和南野大将,乘坐专机飞赴北美作战司令部所在地,夏威夷的檀香山,随行的,还有一个人数颇多的参谋班子。
此时,山本大将的手里,指挥着帝国海军五分之四以上的军力,陆军二十三万人左右的兵力,陆军航空兵和海军航空兵加在一起,两千三百余架各式作战飞机的庞大军力,帝国陆海军的精锐部队。
看着白云翻卷的晴空,波涛起伏浩瀚的太平洋,从机翼下飞快的掠过,山本大将内心充满了豪气,他知道,在美国本土作战的序幕,将要由自己亲手拉开,他更有信心,再一次创造出,如同突袭珍珠港那样的绝世战绩来!
决定完一件将会令举世震惊的大事之后,裕仁天皇命令大本营总参谋部,给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总司令官伊藤严三郎大将,下达一道命令,“就目前的澳洲战场战局而言,你可不必拘泥于速胜,当以消耗澳洲盟军有生力量、帝国皇军部队减少损失为主,但战场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帝国皇军手里!”
接到密令之后,被澳洲盟军顽强的抵抗意志,始终无法突破的第二道防线,弄得焦头烂额的伊藤大将,总算松了一口气,没有限期解决澳洲盟军这个紧箍咒,伊藤大将可以换一种打法了!
从四月份开始,始终保持进攻姿态的日军,在澳洲战场上,突然改变了作战方式,停止不计死亡的强攻,变成为小股部队的不断偷袭,渗透到盟军后方的破坏作战,针对的目标,大多是盟军的后勤补给线,各地野战机场等,让习惯了日军进攻方式的澳洲盟军司令官巴赫利斯曼中将,大感不适应,澳洲战场盟军的形式,开始紧张起来。
日军改变了作战方式,取得的效果相当不错,让伊藤大将很是心情舒畅,现在,对帝国皇军牵制最大的,就是盟军空军,如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给盟军空军足够的打击,派遣军联合航空队,取得大部分制空权,部队休整几个月之后,他有信心,再一次对盟军发起全线进攻。
而这一次的进攻,将会是决定性的,不过,随后而来的一道天皇密令,让伊藤大将很是不解,“在保持澳洲战场优势的情况下,抽调六个师团的兵力,分布回防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此次兵力调动,务必要做到隐蔽,以不引起中南半岛一线,独立师部队警觉为原则!”
从澳洲战场调走六个师团,十几万的兵力,伊藤大将当然不情愿,虽说,十几万兵力,对于拥有一百三十余万人的帝国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来说,不过是十分之一罢了,但那个统兵将领,希望自己指挥的兵力少呢?
尤其是密令后面强调的,“以不引起独立师部队警觉为原则!”这儿哪跟哪啊,帝国皇军是在与盟军打仗,跟支那人有什么关系,何况,支那魔鬼唐秋离在中南半岛,陈兵二百余万,调回去六个师团有什么大作用?
伊藤大将想不通,他并不知道,本土的战略重点,已经疯狂的转移到了,在美国本土开辟战场上来,这属于高度军事机密,即便使他这样一级的指挥官,也无从知晓!
而以裕仁天皇为首的大本营大佬们,对中南半岛方向上的独立师部队,如鲠在喉,防范之心从来没有放松过,就怕大日本帝国在美国本土开辟战场之后,那个行事从来都不按章法的支那美国唐秋离,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进攻帝国在西南太平洋上的占领区,进而打乱了帝国在美国本土开辟战场的战略计划。
如果真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危险的将会是大日本帝国。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八百一十三章 美国人的注意力
从激战正酣的澳洲战场上,调六个师团的兵力回防,是裕仁天皇和大本营的无奈,也是预先准备,防患于未然,按照实际情况,应该调集更多的部队,六个师团的兵力,远远不够。
但是,唯一有兵力可调的部队,就是伊藤严三郎的西南太平洋派遣军,过度削弱进攻澳洲的皇军兵力,闹不好,会失去澳洲战场上的优势,因此,只能勉为其难的动用六个师团的兵力了,
裕仁天皇只能祈祷,那个令人痛恨的支那魔鬼,千万别再这个关键时刻,出来捣乱!
日本人磨刀霍霍,准备拿木棍东海岸地区开刀了,而此时的美**方,并没有觉察到日本人的企图,不是情报系统失灵,而是日本人的保密工作十分到位,一如当初突袭珍珠港那样,美国人还被蒙在鼓里,并且,不是大规模的陆军调动,更是不引人注目。
澳洲战场上,不断传来的战况报告,让美国总统罗斯福松口气没到几天,一个令世界震惊的消息,德国人出兵南美大陆,这个不亚于晴天霹雳般的消息,再一次使他陷入了紧张和恐惧之中,不仅仅如此,整个美国都充满着惶恐不安的气氛。
也许,其他人看不出那位疯狂的帝国元首希特勒,出兵南美大陆的意图,或许认为,德国人仅仅是来接收,前欧洲大陆国家的殖民地的,但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两个人,都是成了精的人物,绝对是判断得出,希特勒兵进南美大陆,用意不仅仅于此!
拥有整个欧洲大陆资源的希特勒,那个野心勃勃且天生好战的德国元首。征战的步伐,会止步于南美大陆吗?
罗斯福和丘吉尔,连着几天的秘密商谈。得出一个结论,德军兵进南美。对于美国本土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那个横扫欧洲大陆的庞然大物,陈兵于南美,即便是隔着加勒比海,整个美国也能够感觉到森森的寒意,必须阻止德国人进入南美。
怎么阻止,却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通过外交渠道,提出抗议吗,连罗斯福和丘吉尔都觉得荒谬,现在的世界,已经乱成一团,没有那个国家会站出来,主持正义,何况,现在的世界上,除了美国之外。还有那个国家够分量?
现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外交,只不过是谁的拳头硬,谁有话语权罢了。德国和美国、大英帝国,本来就是敌人,在英伦三岛交过手,双方是死敌,希特勒不会因为美国提出外交抗议,就把兵撤出南美,那个好战的疯子,是不会理睬美国的抗议的!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以武力阻止德军登上南美大陆,但这个选择。如此的艰难,丘吉尔不敢鼓动美国人动武。他心里很清楚,一旦在南美大陆跟德国人开战,恐怕自己现在的容身之地美国,都将不保,那个神经质的疯子希特勒,恐怕正在找借口呢?
两个巨头束手无措,罗斯福更是难以决断,将令一出,便是涉及到美国的前途命运,德国人强壮得令自己都感到无力,他决定召开军政联席会议,听听参联会和国防部以及其他政府部门首脑的意见,不过,这个会议没有英国人参加。
这次军政联席会议,差不多就是个吵架的会议,军政大员们分成几派,各持己见、互不相让,陆军方面主张,采取武力解决的方式,决不能让德国人踏上南美大陆半步,否则,这样一只饿狼在身边,美国注定寝食难安了。
至于武力解决的方式,就是出动一直规模庞大的舰队,趁着德国人的运兵船队,还在大西洋的惊涛骇浪之中颠簸的时候,把二十多万德军士兵,送进大西洋的海底,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但困难时显而易见的,海军方面也不希望德国人涉足南美大陆,关键是这样一支舰队,从何而来,海军有自己的苦楚,海军现在在东海岸一线,差不多投入了美国海军百分之九十左右的舰队,但还是被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压得抬不起头来,自顾尚且不暇,如何还能分身到大西洋去阻击德军的运兵船队?
而以国务卿舒尔克为首的一派观点是,通过外交渠道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现在正在全力以赴的在澳洲战场,与日本人鏖战,能够不与德国人发生军事冲突,又使德国人放弃涉足南美大陆为上策。
舒尔克这番话,立即遭到了军方将领们,毫不领情的驳斥和讥讽,将领们嘲笑国务卿先生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幻想,吵得跟一锅粥似的会场,让罗斯福总统本来就虚弱的身体,愈发的坚持不住了,眼前阵阵发黑,脑袋“嗡嗡”直响。
可怜的罗斯福总统,为了美国殚精竭虑,差不多熬干了全部心神,澳洲战场还前途未卜,现在,又冒出个德国人兵进南美大陆的事情,偏偏无法阻止事情的发生,将领和政府官员们,只会吵架,拿不出任何有作用的方法和建议来。
罗斯福总统心里一阵气苦,蜡黄的脸上,不停的冒出冷汗,嘴唇哆嗦着,感觉到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去见上帝?
争吵的军方将领和政府官员们,没有人注意到,他们的总统阁下,随时都会昏厥过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杰佛菲尔上将,却注意到了总统先生的状况,心里大急,怒吼一声,“各位,没必要争吵了,争吵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互相攻讦!”
还别说,杰佛菲尔上将这一嗓子,倒是把争吵不休的军方将领和政府要员们,给吼醒了,他们也注意到了,总统先生的不正常情况,便急忙暂停会议,急火火的叫来医生。
打了几针之后,罗斯福总统的情况,总算稳定下来,他是在受不了会场上的吵闹,便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将美国高层那些文武大员们,逐个儿叫进来谈话,听取他们的意见。
在听完文武大员门店意见之后,到了傍晚,罗斯福总统综合所有人的意见,作出如下决定,“以国务卿舒尔克为首,通过外交渠道,跟德国人交涉,严正声明美国政府的立场,决不允许德国一兵一卒踏上南美大陆,这是美国政府的最后底线!”
“由国务院和陆军部,组成联合代表团,立即赶到墨西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墨西哥政府,与美国一起承担德国人即将发起的,对北美大陆的大规模入侵,让愚蠢的墨西哥人明白,什么叫唇亡齿寒的道理。”
“为此,美国可以为墨西哥政府,无偿提供足够装备二十个陆军师的全套装备,并派出各级军官,负责对墨西哥政府军的训练工作,当然,也是免费的,一句话,美国人一分钱不要,给装备还派人!”
“由参联会主席杰佛菲尔上将负责,组建美国本土南部边境防卫司令部,将原来准备的第五批增援澳洲战场的部队,共计十个步兵师十六万人左右的兵力,编入到防卫司令部内,该司令部司令官,由美国陆军副参谋长罗伯特中将担任。”
“这十个师的兵力,立即部署到美墨边境线的菲尼克斯、敖萨德、圣安东尼奥一线,做预先的防范部署,另外,原本要与中国独立师进行以旧换新的作战飞机五百三十架,立即在本土进行组装,组建飞行部队,编入本土南部边境防卫司令部的作战序列之中!”
同时,命令美国各州的国民警卫队部队,大约二十六万人左右的兵力,立即转入野战部队编制,亦划归本土本土南部边境防卫司令部的作战序列之中,一旦改编完毕,马上开赴南部地区,如此一来,在美墨边境线一带,就有四十二万人左右的兵力,足可以应对德国人的进攻。
陆军部后备役司令部,在一个月之内,征召不少于十个步兵师的后备兵力,训练两个月之后,作为第五批增援澳洲战场的部队,开赴澳洲作战,仅仅训练两个月,就让士兵上战场,这在以前的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给盟军澳洲部队指挥官巴赫利斯曼中将下达命令,命令他指挥所部盟军,无论多么困难,也要确保第二道防线不被日军突破,务必再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等待第五批援兵的到来。
这一系列的布置,罗斯福是从最坏情况出现的角度打算的,实际上,已经停止了对澳洲盟军的继续增援,如果没有援兵,澳洲战场上的盟军部队,能否坚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罗斯福心里都没底儿!
但罗斯福没得选择,他是抱着跟德国人交战的想法的,他太了解那个疯子般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了,一个南美大陆,满足不了希特勒贪婪的胃口,德国人也不会安静的呆在南美,美国和德国,迟早一战,只不过没想到,战争会降临在美国本土。
对此,罗斯福既是满心的苦涩,也是无可奈何,希特勒出兵南美大陆,吸引了美国人的全部注意力,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洋彼岸的日本,已经在悄悄的伸出了锋利的爪子!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八百一十四章 抗议无效
奉命潜入西南太平洋日军占领区,楚天的特战支队其中的一个小组,发回来的第一份情报,就是正在澳洲战场上,与盟军激战的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有关的情报。
情报的内容倒是很简单,“经过侦察发现,两个师团的日军,脱离澳洲战场北返,但具体去向不明,正在进一步侦察之中!”
两个师团的日军调动,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毕竟,在澳洲战场上,有一百三十多万日军存在,但情报之中,最关键的一个字眼儿“北返,”不能不让唐秋离想的更多。
唐秋离的判断是,北返的两个师团日军,非常有可能。是为了加强与中南半岛隔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的防卫兵力,但日本人在澳洲战场与盟军僵持不下的情况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两个师团的日军部队北调,是仅此而已,还是会有后续的兵力调动,如果是后者,那就说明,一是日军在澳洲战场,已经有了取胜的决心和可能,澳洲战事在两个月之内,便会见分晓。
二是,日本人在筹划一个更大的动作,担心独立师部队,会在此期间想日军占领区发起进攻,调兵北返,是为了防备此类事情的发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日本人在筹谋一个什么样的大动作,而不惜从激战正酣的澳洲战场上,抽调兵力来防范自己?
唐秋离百思而不得其解,判断不出。日本人究竟要干什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是针对中南半岛上的独立师部队。日本人不是白痴,也没有那个实力,在澳洲与盟军激战,又掉过头来主动进攻自己,两线作战。
既然暂时看不出日本人的步子,那就静观其变,唐秋离给特战支队支队长楚天发去密电。“严密监视所有日军的动向,尤其是澳洲战场上的日军动作!”
来自国内参联会的电报,让澳洲盟军部队司令官巴赫利斯曼中将的脸色。顿时跟苦瓜一般难看,三个月之内,没有后续的援兵,对于日军改变了打法之后。顿感吃紧的盟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希望能够顶住三个月的时间吧!”巴赫利斯曼中将,对副司令官英国人费尔南德斯上将感叹的说道。
德国首都柏林,帝国议会大厦,元首办公室,德国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普,夹着一个文件袋而,经过八名党卫军警卫的简单盘问之后。轻轻的敲响了元首办公室的门。
“请进!”希特勒平和的声音传出来,自从灭了苏联人之后。元首的情绪始终是非常好的,整天笑容满面,对待下属那是相当的和蔼,不仅仅如此,整个德国上下,都洋溢着一股子兴奋的情绪。
推门进去,里宾特洛甫一个标准的纳粹式军礼,大声喊道:“我的元首!”
希特勒从硕大的办公桌前站起身来,依然是那副夸张的表情,说道:“啊,亲爱的里宾特洛甫,你有很长时间,没到我的办公室来了吧?记得上一次见我,还是在基辅,我和我的中国老朋友见面的时候吧?”
“当然,这不是你的错误,谁让我们德**队,消灭了欧洲大陆上所有的国家,尤其是俄国人,让你这个外交部部长无事可做呢,你瞧瞧,这就是胜利带来的烦恼,亲爱的里宾特洛甫,今天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吗?”
对于希特勒的调侃,里宾特洛甫只有报以苦笑,元首的话没错,现在的外交部,基本上是闲衙门,没有多少事儿可做,需要自己展示外交才能的舞台,差不多没有了,不过,自己今天来,可是有要事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