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在欧洲大6上,击败了法国,法国投降,在英伦三岛上,击败了美英联军,英国女王和政府,流亡美国,最后击败苏联,德国在欧洲的大6上的对手,一个个灰飞烟灭,德国将成为欧洲唯一的霸主,一个统一纳入德意志帝国版图的欧洲,即将实现,如此情况下,让志得意满的希特勒,迫不及待的踏上乌克兰的土地,犹如一个国王,巡视刚刚占领的土地!
对于已经是德意志帝国领土的乌克兰,希特勒对于战后重建,给予了高度重视,唯一例外的,就是对犹太人的处置态度,还是元阁下的那句话,“犹太人不配生存在这个地球上!”
在基辅视察了一整天,依然精力充沛、兴致勃勃的希特勒,回到下榻的宾馆之后。品尝了一顿丰盛的乌克兰风味晚餐之后,正在与随行的德国盖世太保脑希姆莱,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冯斯特朗斯元帅等人闲聊,聊的话题是,明天即将去的克里木半岛,那里。是历代俄国沙皇度假的地方。
几个人不乏恭维的话,让希特勒处于极度的高兴状态之中,这时,侍从官报告,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甫求见元阁下,希特勒不免一愣。颇有些意外的感觉。
武力和外交,是希特勒征服欧洲大6的两**宝,既然武力已经达成了目的,外交手段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外交部部长的地位,在元心目之中,自然是降低了不少。从聊天人群的范围,就可以看得出,没有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现在的德意志帝国外交部,在元心目之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而里宾特洛甫也明白这一点,没有重要是外交大事儿,绝对不会来打扰元阁下。希特勒也明白这一点,便吩咐侍从官到:“快请里宾特洛甫进来吧!”
西装革履,非常英俊的德国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甫,走进客厅之后,目光飞快的扫视了一下客厅内的几个人,眼中的嫉妒和羡慕之色,一闪即没。“我的元,请原谅我打扰您的雅兴!”里宾特洛甫彬彬有礼的说道。
希特勒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半开玩笑似的说道:“啊,亲爱的里宾特洛甫。我的外交部长,你来的正好,我和戈培尔他们,正在谈论克里木半岛的风光,我听说,你在十几年前,在克里木半岛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明天,我们去克里木俄国沙皇的夏宫,就麻烦你当向导了!”
里宾特洛甫微微一笑,“我的元,很荣幸能够为您担任向导,不过,我今天来打扰元,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的盟友——日本人,向元求援了!”说着,递过来一封外交专电。
“哦?日本人?求援?”客厅内的德国党政军大员们,均是一愣,表情各异,希特勒也是非常意外的表情,不过,他马上反应过来,接过电报,一眼都没有看,随手放到了茶几上,而是微笑着说到:“里宾特洛甫,让我猜一猜,日本人向我们德国求援这件事,与我的中国老朋友唐秋离有关,是这样吗?”
拍马屁的好机会,里宾特洛甫自然不会错过,他比较夸张的瞪大眼睛,用充满感情的语气说道:“我的元,我真是太敬佩您的睿智和判断了,不错,日本人在东北,被您的老朋友,中国的唐秋离将军,打得惨不忍睹,据说,他们最精锐的部队——关东军,一百多万人,被唐将军的部队,分割包围在不同的区域,全军覆没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日本人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我们德国履行同盟国的义务,出面调停唐将军与日本人在东北的冲突,双方达成停火谈判,日本人提醒说,希望元阁下不要忘了,大日本帝国履行了同盟国的义务,在远东地区,为德**队拖住了数百万苏联士兵!”
希特勒的眉头不禁一皱,嘴角带上一丝若有若无的讥笑,平心而论,希特勒对日本人——自己这个在东方的盟友,没有多少好感,那些只配在海边打渔的渔夫,从来没有走进过元阁下的法眼,就是利用价值,也作用不大。
当初结盟的意图,是希望日本人在苏联的东方领土亚洲部分,起进攻,拖住苏联人的一部分兵力,直说了吧,希特勒想打苏联,要找个帮手,可这个帮手,却让希特勒大为恼火,忒不地道,实际的忙没帮上,还不听招呼,撂下德国人自己单干,在太平洋上,与英美盟军打上了!
现在,德意志帝**队,在对苏联战争的战场上,胜局已定,不需要任何人援手,日本人这个盟友的价值,降到了零点,甚至,那位中国老朋友唐秋离的利用价值,也可有可无。
一瞬间,希特勒想了很多,在唐秋离与日本人的战争之中,自己并不看好日本人,如果有可能,德国更愿意与唐秋离结盟,只不过,这位在中国彗星般崛起的唐副委员长,对跟德国结盟这件事,并不热衷,拒绝的态度很明显,这让希特勒的心里,始终有一个小疙瘩,不大舒服。
必须承认,自己与唐秋离的私人关系那是相当的好,这个世界上,若说自己有朋友的话,只能是唐秋离一个人,但是,涉及到德国利益的时候,这种私交,只能放在第二位,日本人既然有求于自己,那么,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对于这样的小事儿,本来,一贯专断独行的希特勒,当场就可以拍板儿决定,但是,自从踏上乌克兰的土地,心情极好的元阁下,罕见的要扬一下民主精神了,“日本人向我们德国求援,有意思,看来,我的那位中国老朋友,打得日本人受不了了,你们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希特勒轻松的问道。
的确,在日本人看来,这是天大的事情,但在希特勒看来,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儿一桩,几个在德国一跺脚,欧洲地面儿乱颤的德国党政军大员们,更是一愣,平常,这样的事情,元根本不会征求我们的意见,独自决定了,今天这是怎么了,很不适应啊!
大家面面相觑的时候,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博士站起身,说道:“我的元,从同盟国的道义上来说,日本人既然向元求援,我们应该履行同盟的义务,但是,事情涉及到了您的老朋友,中国的唐将军,恐怕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我们要慎重,当然,最后还是要元您来决定的!”
嘿!戈培尔不愧是耍嘴皮子出身的,这番话说的,八面玲珑、滴水不漏,在没有摸清元阁下心思之前,这样的话,是最稳妥的,希特勒对于戈培尔的话,未置可否,微笑着转头问总参谋长冯斯特朗斯元帅,“亲爱的斯特朗斯,你是什么意见!”
冯斯特朗斯元帅起身,说道:“我的元,总参谋部考虑的是,如果我们答应日本人的要求,德国需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调停中日两国在满洲的军事冲突,派出军队,监视双方停火吗,显然不可能,虽然我们有这样的能力,但要冒着与您的老朋友的军队,生冲突的危险!”
“而且,日本人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向德国求援的,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满洲战场上,日本人的军队,已经处于绝对不利的境地,而元您的老朋友的军队,将整个儿满洲纳入囊中,是已定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德国参与进去,照顾日本人的利益,是否有些不妥?”
“根据总参谋长军事情报总局的情报,中国的唐将军,在满洲一带,集结了近两百万人的庞大兵力,显然,他的目的和决心,是彻底解决满洲问题,使满洲重新回到中国的版图之内,日本人的求援,是否有将我们德国,拖入与唐将军对立陷局的可能?还请元慎重考虑!”
希特勒非常高兴,自己这位总参谋长,纯粹的军人,终于学会以政治家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了,而且,条理清楚,分析的很到位,让他的心情,愈的高兴了,也就有了心情,可以利用日本人求援这件事儿,来考察一下自己四梁八柱的政治智慧!
:"..",。,谢谢!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六百四十七章 德国元首的电报
满洲即将不保,一百多万关东军士兵的小命儿,在唐秋离手里掐着呢,日本人通过外交途径,有求于帝国元希特勒了,这是大事儿,在日本天皇裕仁和文武大臣的心目之中,是天大的事儿,急如星火、天塌下来的要命事儿!
日本人急得火上房的大事儿,但放在到乌克兰基辅,巡视新开拓的领土的德国元希特勒眼里,却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不过是用来考察自己四梁八柱政治智慧的一道试题。
纳粹党宣传部部长戈培尔博士,抢先回答了,虽然四平八稳,滴水不漏,但显然,元似乎不大满意,这位纳粹党喉舌的回答,倒是给人以赳赳武夫印象的,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元帅的回答,让人耳目一新,连希特勒都暗自点头称赞,“这位只知道
但希特勒也没有对斯特朗斯元帅的话,给予任何评论,接下来,应该轮到谁上场了,希特勒的目光,转向了德国党卫军全国最高领袖之一,盖世太保总头目希姆莱的身上。
这样的场合,以希姆莱的性格,向来是不大参与的,因为他对元的忠诚,已经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何况,这涉及到德国外交层面上的事情,自己这个特务头子,还是不参与的好,自己权力够大了,以免找人嫉恨,但既然元要自己说话,希姆莱也不会推迟。
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希姆莱语气平和的说道:“我的元,我个人认为,考虑问题的角度,应该以德国国家利益为唯一出点,假设我们答应日本人的要求,是否会如斯特朗斯元帅说担心的那样,引起与您的老朋友,中国的唐将军之间的矛盾。或者说,德国现在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影响唐将军?”
这番话,跟戈培尔的差不多,也是四面见光,挑不出任何毛病,但却没有实质性的建议。不过,其中的潜台词,大概只有希特勒听得出来,最关键的那句,“德国现在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影响唐秋离!”这是关键。换句话说,就是希特勒本人,能否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让唐秋离在满洲罢手!
希姆莱也是隐晦的在提醒自己,万一唐秋离不买账,元您要考虑到这一点,希特勒对于希姆莱。那是绝对的宠信,在场的每一位,都不会从这个角度,来提醒自己。
几次见面和密谈,希特勒太了解唐秋离了,自己的这位中国老朋友,不是个被别人或者是外部势力所能左右的人,包括自己在内。那是个具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钢骨非常硬朗的家伙,从来不会拿民族利益来做交换,更不会屈从于外部的压力,甚至,希特勒都相信,如果德国与唐秋离站在对立面儿,哪怕是两国的差距非常之大。这家伙都会不惜一战!
换句话说,即便是自己答应了日本人,帮这个忙,在唐秋离那儿。恐怕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满洲本来就是中国人的国土,通过战争手段收回来,无可厚非,正如斯特朗斯说的那样,唐秋离的目的和决心,不容改变,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包括自己在内!
在场的几个人,只看到元陷入沉思,却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希特勒对于希姆莱的话,同样没有评价,而是直接问外交部部长里宾特洛甫,“你们外交部,对此有什么建议?”
里宾特洛甫自己感觉到,已经成了德国核心权力层的边缘人,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元阁下一直认为,凡是武力能够解决的问题,就不要通过外交途径,现在,德**队,已经把外交部要干的活儿,都干完了,欧洲大6没有一个国家存在,跟谁搞外交去,外交部成了摆设,地位日趋消弱,是无法阻挡的事情!
因此,对于元询问自己的意见,里宾特洛甫没有看做是一场难得的机会,自己也不可能如同其他几位党政军大员那样,直抒胸臆,“我的元,从外交部的角度来说,不管元是否答应日本人的要求,都应该有个态度,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德国介入您的中国老朋友,与日本人之间的争端,会有很多意外的不利变数!”
“不过,从外交对等的角度和国际惯例上来说,既然日本人向您,我的元提出帮助请求,就应该是日本裕仁天皇亲笔写信,这样才显得足够的尊重,而不是仅仅由日本外务省外相伊东正文,给我个人来电报,当然,最终如何,还是由元您来决定!”里宾特洛甫的话,隐含对日本人不满之处,但却挑不出毛病,这是从外交层面上分析的,是他的职责!
在场的四位党政军加上外交部部长,似乎都不大赞同,德国出面帮助日本人,希姆莱、戈培尔他们的意见,也属正常,跟日本人之间,除了那一纸协议之外,貌似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德国出兵进攻苏联,日本人也没有帮上什么忙!
对于那些日本高官,也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而唐秋离却不同了,从个人印象上来说,秘密访问德国两次,在场的哪一位,没有聆听过他的讲话,感受过他的风采,更是知道,这位年轻的中国副委员长,绝对不是个好惹的人!
从军事角度上来说,还是这位唐副委员长的部队,在远东地区,拖住了苏联人的数百万精锐部队,德**队才乘虚而入,打了斯大林一个措手不及,开战之初,就赢得了先机,从这个角度来说,德国在苏联作战,能够有今天的战绩,得益于独立师部队在远东,与苏军作战的结果,本能的感觉,德国与唐秋离的关系弄僵,绝非德国的幸事!
希特勒非常松弛的仰靠在沙上,对于四个党政军大员们的话,没有做出任何评论,考试结束,貌似注定日本人走的这一招儿,没有丝毫的用处,几个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元。
希特勒忽然神秘的一笑,说道:“里宾特洛甫,日本人为了能够让我出面,应该拿出够分量的筹码吧?”
里宾特洛甫也笑了,回答道:“是的,我的元,日本人答应,如果您出面,促成与唐秋离的谈判,在满洲达成停火协议,确保一百多万关东军士兵,安全撤离满洲,日本人愿意拿出来远东地区一半儿的土地,割让给德国,做为以此的酬谢!”
希特勒忽然狂笑起来,笑得莫名其妙,随即,收敛笑声,不屑的说道:“你们看看,这就是日本人的真面目,言外之意,如果我出面调停不成,远东一半儿的土地,德国也就得不到!”
“换句话说,即便是我的中国老朋友唐秋离,接受了我的调解,远东一半儿的土地,中间还隔着西伯利亚广袤的区域,那就是一块儿飞地,日本人的用意很明显,利用远东的利益,把德国捆绑在日本的战车上,因为,日本人不敢保证,丢了满洲之后,我的中国老朋友唐秋离,是否会对远东感兴趣儿!”
这时,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元帅插话到,“我的元,根据情报显示,在远东地区,您的中国老朋友唐将军,已经集结了过一百一十万人的兵力,而日本人在远东地区的兵力,不过是五十余万人,无论是从兵力对比还是武器装备上,日本人都处于劣势,在战场上,日本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有被独立师部队合围在远东地区的可能!”
斯特朗斯元帅的这番话,等于是给日本人的希望,彻底画上了句号,希特勒起身,说道:“好了,不要因为日本人的异想天开,而影响到我们明天去克里木的心情,不过,远东一半儿的土地,以及土地下面,蕴含着的丰富自然资源,也是让人心动啊,里宾特洛甫,你跟我到书房来,其他人,都去休息吧!”
距离对西满和辽西地区,包围圈内的关东军部队,起总攻击,还剩下三天的时间,感谢独立师非常完善的后勤系统,用了不到四天时间,在独立师后勤部副部长兼北平后方联合勤务部部长周玉山少将的辛苦下,东北前线各个作战部队的弹药和物资补给,已经全部到位。
参战各个兵团兵力部署和调整,也都按计划完成,剩下的,就是静等攻击起了,大战的气氛,开始笼罩在东北大地上空。
这几天,因为让日本裕仁天皇难受,唐秋离的心情格外的舒畅,在东北战场干掉关东军,在朝鲜半岛战场和远东战场,又抓住了一百多万日军,对那个日本天皇又给了足够的刺激和恶心,让日本人从上到下都气得暴跳如雷,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情吗?
没有了,知道日本人大概也死了心,所以,唐秋离颇有些没玩够儿的感觉,不过,他马上就不高兴了,师指通讯处处长陈峰,快步走进办公室,“师长,与德国元府联络的电台,接到德国元希特勒,给您个人的电报!”
“嗯?”唐秋离立马眼眉竖起,他知道,在这个时候,希特勒给自己来电报,为的是什么,“好啊,德国人还没完没了了!”他气呼呼的一把夺过来电报。
:"..",。,谢谢!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六百四十八章 态度
唐秋离的确很生气,先是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不惜余力的为日本人传话,做中间人,竭力促成跟日本人谈判,其后,德国元首希特勒,亲自来电报,他可不认为,希特勒是闲的没事儿,跟自己论交情来了,他深知这位德国元首,是个盖世奸雄,无利不起早的事儿,希特勒才不会干呢!从驻华大使再到元首,德国人三番五次的为日本人出头,无非就是“利益”两个字,利益动人心,见陶德曼无功而返,希特勒便亲自披挂上阵了!唐秋离倒是要看看,日本人给了希特勒什么好处,以至于他不惜余力的为日本人出面,见师长的脸色很是难看,葛振壮的心,猛然一缩,在师长身边也有几年的时间了,这样生气的时候,倒是少见,希特勒的电报,自己是看过的,倒也没什么咄咄逼人的言语。“师长,您千万不要动怒,德国人的电报,也没什么威胁之言,倒像是对老朋友的问候!”葛振壮急忙劝说到。“老朋友的问候?”唐秋离冷笑一声,“葛处长,你还不了解这位德国元首,不是个省油的灯!”他一边说着,一边看起了电报。严格的说,希特勒的电报,绝对没有什么盛气凌人亦或是咄咄逼人的言词,开头就是亲切的问候,“我的老朋友,自从上次柏林一别,又是几年的时间过去,我时常回忆起在柏林的时候,你我把酒长谈、纵论天下的情形。不过,你一定想不到,我实在什么地方。给你发的这封电报?”“我就在乌克兰的基辅,与老朋友仅仅隔着一道乌拉尔山脉,刚刚踏上乌克兰的土地,我就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了,八月份的基辅,真是美极了,满大街都是郁郁葱葱的高大树木。空气之中,透着一股迷迭香的味道!”“哼哼!”唐秋离冷笑,嘴角带上一丝玩味儿的笑意。倒也是略微吃惊,“希特勒到了基辅,这个脚步从来不出德国本土的家伙,突然有了兴致到乌克兰来了。一定是德国对苏联的战争。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了,一定是德军胜利在望!接下来的电文,应该是大肆吹嘘了!”他继续看电报,果不其然,“我的老朋友,你是知道的,我自从顺应德国人民的意愿,担任元首之后。就没有离开过德国本土半步,第一次出国。就到了乌克兰,不不,不是出国,而是依然在德国的领土之内,因为现在的乌克兰,已经是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不超过一年的时间,整个苏联,都会是德意志帝国版图的一部分!”“当然,不包括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部分,现在,几百万强大的德国机械化军团士兵,正在对莫斯科进行最后的进攻,战场已经从远离莫斯科的布良斯克、利佩斯克,推进至莫斯科近郊的斯摩梭斯克、卡卢加、柳别尔一线,莫斯科正处在德意志帝队的包围之中,斯大林仅有的几百万兵力,被压缩在莫斯科以及周边的狭小区域!”“我的老朋友,我丝毫不怀疑,在明年六月份之前,结束对苏联人的战争,在此前,您提醒过我,莫斯科冬天的严寒,会给德队造成难以估量的困难,但我现在告诉您,这个问题以及不存在了,在现有的占领区内,德国已经开始恢复生产,尤其是军工生产,对德队的前线补给,从遥远的欧洲大陆,缩短在了占领区内。。。。。。”“难怪,希特勒这家伙得意洋洋的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来,军需后勤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即将到来的莫斯科冬天,对于德军来说,不成问题了!希特勒底气十足,说话也硬气啊!”唐秋离撇撇嘴儿,感觉到,希特勒有猴子献宝的意思,这种暴发户的心态,让唐秋离很是不舒服,另外,他也看出了希特勒的潜台词,自己当初在柏林的提醒,有些危言耸听了!唐秋离心里冷冷一笑,怎么着,过河拆桥啊?耐着性子看下去,“。。。。。。苏联人败局已定,斯大林现在控制的区域,只有莫斯科以西,乌拉尔山脉以东的狭小地区,包括外高加索油田在内的所有原苏联人的能源基地,都在德军的控制之内,苏联人得不到油料、煤炭、粮食的补给,这个冬天,对于莫斯科来说,将会是最难熬的冬天!”“。。。。。。我的老朋友,真的希望,你能在戎马倥偬的闲暇之余,来基辅一次,黑海之滨的克里木,八月的景致,简直是美极了,成片的俄国沙皇度假的宫殿,黑海温柔的波涛,都期待能够与老朋友一起欣赏。。。。。。”“我此次乌克兰之行,原本是带着休息、度假的性质的,放下手里所有繁杂的军务和政务,全身心的放松,不过,你也知道,像你我这样的人,若想放下一切,享受悠闲的度假时光,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啊。。。。。。”“虚情假意的啰嗦半天,戏肉终于来了!”唐秋离心里暗自想道,“。。。。。。就在今天下午,我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交给我一封电报,是有关日本人的,打断了我原本明天去克里木的原定计划。。。。。。”“在电报里,日本人请求我,出面调停老朋友与日本在满洲地区的军事冲突,双方就地停火,当然,日本人会放弃满洲,我非常为难,一方是德国的盟友,另外一方是我的老朋友,而且,我的总参谋长斯特朗斯告诉我,老朋友的军队,已经在满洲战场上,将日本人的所谓精锐——关东军,打得落花流水,还包围了剩下的所有士兵。。。。。。”“我还不怀疑老朋友,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将日本人全部消灭在满洲境内,可笑的是,日本人为了挽救覆亡的命运,恳请我出面调停的条件,是答应将远东二分之一的土地,割让个德国,对盟友有履行义务的责任,对老朋友有尊重事实的道理,我的老朋友,您说,我应该如何抉择?。。。。。。”希特勒一份洋洋数千言的电报,到此结束,最后还是一串省略号,“真他娘的狡猾!”唐秋离又气又乐的骂道,也真是奇怪了,中国的太极功夫,这家伙倒是颇得几分真传,在电报里,既没有明说,肯定替日本人扛梁子,威胁自己答应德国的调停,又没有态度鲜明的拒绝,而是把球儿踢给了自己。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希特勒这封绝大部分都是没用的虚屁,只有最后几句话是真意的电报,都透着盖世奸雄的本质,怎么着,希特勒都不吃亏,如果自己答应德国出面调停,不但能得到远东一半儿的土地,日本人还会感恩戴德,如果自己不答应,继续进行原计划,希特勒也没有损失什么,同样,也是卖个天大的人情给自己!唐秋离一边摇头一边感叹,希特勒的这封电报,可以称之为外交电文的范本,左右逢源,怎么着都不吃亏,狡猾的老狐狸啊!葛振壮在一旁,认真的观察着师长的脸色,见他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时而摇头,时而自语,心里一松,“可能德国人的这封电报,没有自己想象之中的那样,让师长怒气冲天!”他暗自想道。“师长,我们应该如何给德国人回电报?”葛振壮请示到。唐秋离思忖了一下,拿出信纸,看着葛振壮说道:“葛处长,你先忙其他事情去吧,我亲自拟写电文,完了我教你,先不着急给希特勒回电报!还有,没有重要的事情,向不要打扰我!”葛振壮出去了,屋子里,就剩下唐秋离自己,他提笔写到:“元首阁下,非常高兴,能在战火纷飞的东北前线,接到您的电报,更是感谢您对我的盛情邀请,久闻克里木八月的季节,非常迷人,但是,不得不遗憾的告诉您,我无缘一见!”“现在,正是东北战役最关键的时刻,我的几百万士兵,已经严阵以待,包围圈内的一百多万关东军士兵,覆亡在即,东北,是日本人以武力和卑鄙手段,从中国的版图内,强行抢夺过去的,秋离身为中人,自当有收复国土的职责,而且,秋离还有一个原则,对于日本人,绝不会手下留情,无论什么外力和原因,都不能阻止我全部、干净、彻底的消灭东北境内的关东军部队!”“即使是日本人答应,交出东北,诞生在东北土地的日本关东军,这颗日本人罪恶躯体上的毒瘤,必须割除,所以,日本人要求谈判,是个不存在的命题,更是异想天开的、自以为是的想法,想必,元首阁下也大概了解我的个性吧!”“至于元首阁下所说,一面是盟友,一面是私交甚笃的老朋友,如何处理,左右为难,以秋离看来,倒是大可不必,日本人拿出来的筹码,远东二分之一的土地,倒很是诱人,但我不妨直言不讳的告诉元首阁下,不仅仅是东北,就是远东地区,也在我必然收复之列。。。。。。”
1...10501051105210531054...114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