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征战岁月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柳外花如锦
“克天,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刘铁汉忽然抬起头,问东指参谋长杨克天到。
在接到前沿部队的报告之后,杨克天就分析过日军异常举动的目的,但仅限于猜测,见副师长问自己,便思索着回答到:“副师长,根据我的判断,日军是否在进行有目的的战役收缩,或者是,直属兵团出现在北满一带,目标指向远东战场,引起了载仁那个老鬼子的警觉?小鬼子要跑?”
刘铁汉笑了,说道:“嗯,有长进!看来,是直属兵团惊了这个老鬼子,好吗,三十多万人大军,一路从北满横扫过来,换做是谁都心惊肉跳的,克天,将这个情况以及你刚才的分析,马上上报到师指,另外,命令前线部队,今夜不要采取任何行动,让小鬼子先折腾着!”
接到刘铁汉来自远东战场的电报之后,唐秋离一眼就可以确定,刘铁汉的判断是正确的,赵玉和指挥的直属兵团,在北满闹出那么多的动静,不可能不为日军情报部门知晓,那直属兵团的意图,就很明显了,怕被抄了后路,载仁心里不可能不发慌,他这是在做撤退的准备,这一点,可以肯定!
现在唯一无法确定的是,日本远东派遣军撤退的最后目的地在那里,从远东战场的态势和地形条件来看,撤进东北境内,是最佳的路线和选择,这也正是自己所希望的结果,自从孙振邦的外蒙古野战兵团到达西满四平、双辽之后,无论是从辽西战场,还是从西满战场,抽调相当一部分兵力,都不成问题。
如果载仁指挥日本远东派遣军,真的撤到东北境内,从伯力方向进入北满地区,那正好撞进直属兵团的怀里,一场战场限定在北满范围内的战役,符合自己的设想!
不过,以唐秋离对载仁的了解,他不会那么愚蠢,何况,东北境内的关东军主力,被分割包围在辽西和西满地区,载仁进入东北境内,也是一支孤军,得不到任何日军部队的呼应,东北战场大战在即,独立师百余万大军云集,决战的态势业已非常明显。
在这个时候,日本远东派遣军搀和进来,的确会改变东北战场的格局,但随之而来的,会是东指的七十余万大军,直属兵团全部进入东北,最终的兵力对比,日军还是处于绝对的劣势,聪明狡猾如载仁,不会碰硬钉子的,也不会陪着关东军一起葬送在东北境内,绝不会!
因此,唐秋离在给刘铁汉的回电之中,强调了这一点,“铁汉兄,来电尽悉,兄之判断,极为正确,日本远东派遣军,不会撤进东北境内,目前的困难是,无法确定日军的撤退路线和目的地,因此,兄当前之首要任务,乃是摸清日本远东派遣军的真实意图!”
“此外,据我分析,载仁不走东北方向,为避免被直属兵团截断退路,则必然会往库坎山脉以东撤退,如此,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方向,当为载仁首选之地,兄可从这两地入手,制定具体的作战计划!似以直属兵团依然按照原定计划,进至库坎山脉以东,切断日本远东派遣军退路为最佳,关键在于直属兵团的穿插速度!”
与电报同时发出去的,还有师长唐秋离的命令,“为适应远东战场形势发展的需要,特组建远东地区作战集团,以独立师副师长兼东指部队司令官刘铁汉中将为总指挥官,以独立师师指参谋长兼直属兵团司令官赵玉和少将,为作战集团参谋长,东指参谋长杨克天少将,为副参谋长,部队编成为东指部队以及直属兵团全部,远东地区作战集团,以对日本远东派遣军作战为唯一目标!”
用独立师兵力最多的东指部队,战斗力最强悍的直属兵团,加起来超过一百多万人的兵力,航空兵北方飞行集团外蒙古巡航区全力配合,再加上老将刘铁汉指挥,辅之以精明强干的赵玉和跟杨克天,来对付载仁的日本远东派遣军,可谓是唐秋离拿出来的最强阵容。
有关远东战场上的情况,他可以悠闲的做个甩手掌柜的,不去过问了。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六百三十九章 闲来无事,谈谈何妨?
对于载仁亲王,见势不妙,欲从远东战场抽身,并且付诸于行动,唐秋离也不感觉到意外,直属兵团走北满方向,兵指远东的意图就暴露无遗,以载仁的狡猾和才智,自然会有所警觉。水印广告测试水印广告测试
而在唐秋离看来,如果载仁指挥的日本远东派遣军,不撤往东北境内,避免被在远东被东指和直属兵团合围的命运,只能走两条路线,一是堪察加半岛,二是库页岛,这两条路线,无论那一条,最终都得走海路,撤回日本本土。
基于这个判断,为了减轻直属兵团迂回穿插的压力,唐秋离想过,调海军一个包括两艘航母在内的分舰队,封锁鄂霍次克海峡和南千岛群岛海域,从海路上,切断日本远东派遣军的最后退路,但思之再三,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其中需要顾及的因素非常之多,如果海军一个分舰队,进入日本海海域和鄂霍次克海海域,势必会引起日本海军的全力反扑,就目前独立师的海军军力而言,不具备与日本海军进行全面决战的能力,再有,让日本人和美国人,在澳洲战场和东太平洋海域,进行陆海空军力对耗,是自己的战略构想核心内容。
现在看来,目的基本上达到,在澳洲战场上,日本西南太平洋派遣军和盟军,杀得难解难分,日军在竭尽全力的要击溃盟军,盟军据守澳洲西南一隅之地,进行防御,总体来看,日军占上风,打距离结束战争,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最终的结果,盟军必败,唐秋离早就看出来这一点。
在东太平洋海域,山本五**将指挥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跟美国新组建的太平洋舰队。打得师血肉横飞,依然是日本海军占上风。这是消耗日美海军军力的绝佳机会,唐秋离可不想。因为自己一个分舰队,进入日本的后院儿,而把日本海军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导致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和盟军对阵战场的优势逆转,也不符合自己长远的战略规划。
既然无法动用海军舰队,那就只能让直属兵团多辛苦一些,才有了给刘铁汉的电报里,要求直属兵团迂回穿插的速度。更快一些的命令。
到达锦州之后,虽然是距离辽西战场前线不算远,但各个战场都有专门的将领负责,部队正在进行战场休整。唐秋离的师指,似乎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忙着处理,他倒是有一些闲人的感觉,这与几个月之前,收复东北战役刚开始进行之初相比,大相径庭。
各战区,各兵团的作战任务明确下来之后,各级指挥官按照命令,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大战前的准备工作,一下子,唐秋离倒是觉得自己无事可做了,便索性敞开心怀,带着三位妻子,在一干特卫们的保护下,连山虎都没让跟着,将锦州周边的风景名胜,游个遍,今个儿登山望远,明个儿寻古探幽,什么笔架山、医巫闾山、北普陀山,翠岩山等地,无不留下他们的脚步。
东北大地战云密集,一场收复东北的大决战,即将开始,唐秋离倒跟没事人儿似地,整天价游山玩水,不过,没有人背后说三道四,独立师这位头号大佬,行事向来与众不同,倒是连着逛了三四天之后,梅婷隐约劝过他,该收收收心了,回指挥部坐镇,唐秋离却淡然一笑置之,依然故我。
这天,一行人刚刚从青岩寺访古,观赏秋景回来,刚刚走进指挥部的大门口儿,就见师指参谋处处长葛振壮,站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唐秋离便笑着对梅婷说道:“婷姐,你看葛处长着急的模样,得,肯定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处理了,不用你劝说,明天啊,我是没时间陪着你们了!”
梅婷笑笑,没把丈夫的话当真,本来吗,千军万马齐聚东北,他这个师长倒好,什么都撒手不管了,陪着老婆们游山玩水,这要是让下面的战战士们知道了,影响该有多不好!
梅雪倒是不大高兴,捅咕刘心兰一下,示意她说话,刘心兰红着脸说道:“你不是答应过我们吗,明天去义县的奉国寺?”
唐秋离看着刘心兰红扑扑的道:“国事为重!心兰,这番话不是你的主意吧?要不,明天让山虎陪着你们去?”说着,瞄了在旁边窃笑不止的梅雪。
梅婷解围到:“行了秋离,你有要事处理,反正奉国寺就在那儿,也跑不了,什么时候去不一样呢!”
“知我者,婷姐也!”唐秋离讨好的恭维到,惹来梅雪和刘心兰嗔怪的眼神儿,三个女人说说笑笑的走了。
唐秋离见葛振壮已经看到自己了,却没有过来,情知是是怎么回事儿,便招手喊道:“葛处长,有什么事情等着我啊?是关东军有什么新的动作?”大概也只有这样的事儿,才会让葛振壮在门口焦急的等待着自己。
葛振壮急忙过来,举手敬礼之后,说道:“师长,不是关东军的事情,是德国人的电报,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通过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给您发来了外交专函!”
“德国人?”唐秋离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的问道,他很是奇怪啊,无缘无故的,德国人给自己发什么电报啊,这位陶德曼大使,自己倒是不陌生,首次访问德国,就是此人一力促成的,平心而论,唐秋离对这位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印象,相当不错,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了,冷不丁的来封电报,蹊跷啊?
“德国人在电报里,怎么说?”唐秋离一边儿琢磨一边儿问道。
葛振壮回答道:“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应日本驻德国大使水野贤二的请求,替日本人传话,日本国政府,要求就满洲局势,与您进行谈判!如果你同意与日本人进行谈判,请尽快给陶德曼回电!”
“哈哈哈!日本人想谈判,这个时候?”唐秋离似乎听到天底下最可笑的事情一般,摇头大笑起来。
葛振壮个跟着笑起来,无乱是独立师那一名军官,哪怕是一名普通士兵,听到这个消息时候,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太滑稽了吗,独立师一百多万大军,摩拳擦掌、卯足了劲儿,准备一口吃掉被合围的日本关东军,这个节骨眼儿上,日本人想来谈判,真他娘的异想天开!
“师长,是否给陶德曼回电,双方为不共戴天的世仇,根本没有谈判的可能!更没有谈判的余地,让陶德曼转告日本人,死了这份心儿,不要耍花招儿,异想天开了!”葛振壮建议到,他觉得,日本人从上到下,包括那个狗屁天皇在内,脑袋肯定都被驴踢了,否则,怎么会想出这么个荒谬的招数来?
“不!”唐秋离狡黠的一笑,说道:“给陶德曼回电,既然日本人想谈判,咱们也不是好战分子,那就让我看到日本人的诚意,他们拿出来什么筹码,足以让我心动?”
葛振壮提醒到:“师长,大战在即,收复东北的总体目标已经确定,还有必要跟日本人废话吗?直接拒绝不就得了!”
唐秋离笑眯眯的说道:“葛处长,你不觉得,自打来到锦州之后,我跟你,还有师指的一大帮参谋们,都闲的没事干儿吗?反正咱们部队的战役准备工作在正常进行,也用不着师指操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看看日本人肚子里的牛黄狗宝也不错啊!仗照打,谈判也可以商量,这是两码事儿啊!”
葛振壮彻底无语加凌乱,还有些委屈,争辩到:“师长,虽然师指不直接插手指挥远东、东北和朝鲜半岛几大战场的具体指挥,但作为师指机构,每天的战场通报、敌情动向、部队部署调整和调动、后勤补给等情况,电报也是让如同雪片般飞来,参谋处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啊。。。。。。”
话说到这里,葛振壮忽然打住了,这都是参谋处的具体工作,貌似真的跟师长没有多大关系啊,的确没有需要师长忙碌的问题,问题的关键是,您闲着,可参谋处不能闲着啊!师指下属的各个部门不能闲着啊!
但这话葛振壮却不能说出来,只好有些无奈的说道:“是师长,我马上让通讯处给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回电报,说明您的态度!”
看着葛振壮满心不情愿的离开,唐秋离的嘴角,带上一丝玩味的笑意,“这个陶德曼啊,通过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的途径,来了这么一封电报,得,远在大西南重庆的国民政府和蒋委员长,又该睡不好觉了!”
如果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给唐秋离的关于日本人想要谈判的电报,不走重庆国民政府外交部的途径,而是私下跟唐秋离联络,不会有什么波澜,陶德曼与唐秋离之间,有私人联络的渠道,电台联络时刻畅通着。
但是,德国人的机械和刻板,做事儿认真的态度,让陶德曼选择了正规的外交途径,这个老资格的外交官认为,这是涉及到两个国家之间的事情,必须走正常的渠道。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六百四十章 蒋委员长的反应
大西南的重庆,即便是进入了八月份,到了晚上,依然是暑热难耐,蒋委员长的黄山官邸,到了深夜,一间屋子内的灯光,依然没有熄灭,偌大的办公室里,灯光明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微皱眉头,看着一封外交部呈递的的绝密文件,显得有些心神不宁。
这份外交部呈递的绝密文件内容,正是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向那个正在东北兴风作浪的唐秋离,转告的有关日本人要求谈判的内容,对于日本人要谈判,蒋委员长并不奇怪,跟日本人打交道多年,谈判的事情还少吗,况且,日本人惯于使用这一手,仗打得顺手,要谈判,打得不顺手,还要谈判。”“
不过,在蒋委员长的记忆之中,跟日本人谈判吃亏的多,占便宜却极少,反正是,日本人要求谈判的时候,从来不肯吃亏,不占便宜就跟被掘了祖坟似地!
但是,这一次日本人要求谈判,却非比寻常,根据戴笠军统局的情报,唐秋离在东北打得非常顺手,把盘踞在东北几十年的关东军,打得苦不堪言,又在辽西和西满地区,合围了关东军最后的主力,以蒋委员长的经验判断,东北之战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日本人必败!
那个当初率部才东北入关,兵力只有区区几万人,还需自己收留的年轻人,不过几年的时间,已经迅速成长为一个拥有近三百万人兵力。陆海空军齐全的庞然大物,成了自己无法控制和驾驭之人,现今的中国政治舞台上。此人的光芒已经盖过自己,世人皆知唐秋离,而少有提及我蒋某人!
“是不是养虎为患啊?”蒋委员长叹息着想到,内心很是后悔,如果当初自己收拾他,易如反掌,何如今天之难以撼动。幸好,唐秋离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境外。跟苏联人打,跟英国人打,不过,这一次是在东北……
他的目光再一次落在了外交部的绝密文件上。内心的不安。便来自于此!
蒋委员长内心的不安,源自于几方面,首先,他心里有些愤怒,对德国人很是不满,不管怎么说,我蒋某人还是国民政府首脑,你们德国人替日本人传话也好。穿针引线也罢,怎么也不能绕过我这个国民政府主席吧?
其次。蒋委员长担心,唐秋离瞒着自己,就东北wenti,与日本人达成什么交易,最大的keneng,就是有关东北的主权wenti,如此,wenti就严重了,自己当年对张汉卿是晓之以义、动之以利,各种手段都上齐全了,才说动这个愣头青改旗易帜,国民政府得到了形式上的统一。
自己也坐上了国民政府第一人的宝座,至于后来东北沦陷,那是迫不得已,因素复杂,可在法理上,东北始终是国民政府的管辖区域,蒋委员长最担心的,就是唐秋离在东北,与日本人达成协议之后,另起炉灶,再搞出个与自己分庭抗礼的政府来,以现今唐秋离的势力和实力,有这个keneng,而且,keneng性非常大!
唐秋离率部在海外,怎么折腾,蒋委员长都不担心,可涉及到东北,他不能不担心了,同时,他也是奇怪,就东北战场现在的态势而言,日本人失败已成定局,以唐秋离的作风和一贯的行事手法,不keneng接受跟日本人谈判的事实,德国人出面也不成!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跟唐秋离打了多年,谈判的keneng性微乎其微,但却依然这样做了,那么,日本人的底气是什么?拿出来的条件是什么?唐秋离的态度如何?
这三个wenti,都是一团迷雾,在蒋委员长的心里,有个底线,不管唐秋离在东北怎么闹腾,只要不另立门户就成,换句话说,现在的国民政府和自己,也无法阻止唐秋离任何举动,但这三个wenti不解决,自己会睡不着觉的!
想了想,蒋委员长嗯响了办公桌上的电铃,一名穿着中山装的侍从官,脚步轻捷的走进来,一言不发的垂首侍立,“你去通知军统局的戴笠,马上到官邸来见我!”
侍从官无声的消失了,蒋委员长坐在高背椅子上,一口接一口的喝着白开水,脑子里很是胡思乱想,半个多小时之后,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副局长戴笠,幽灵般的出现在蒋委员长的办公室里。
从面色上来看,这位深受蒋委员长器重的军统局局长,精神状态还是很bucuo的,经过一番内部斗法,打压和排挤了中统的势力之后,军统颇有一家独大的趋势,所提供的情报,多为蒋委员长所喜,但戴笠也zhidao,老头子是个生性多疑的人,既用着自己,又防着自己趁机做大,从仅给自己军统局副局长职务,而始终不扶正这一点上,就可见一斑。
经常出入黄山委员长官邸的戴笠,心里很是清楚,蒋委员长深夜召见自己,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交代,不需要询问,老头子自然有话交代。
蒋委员长目光冷峻的看着垂首侍立的戴笠,操着一口江浙口音,语气缓缓的说道:“雨农,陶德曼替日本人传话给唐秋离,要求就东北战局谈判的事情,你晓得啦?”
戴笠心中一紧,“果然,老头子是为这件事夤夜召见自己的,本来,这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可牵扯到了唐秋离,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庞然大物,就很不寻常了,外交部的绝密文件,逃不过自己的耳目,不zhidao那是明着面儿撒谎!”
“校长,学生zhidao了!”戴笠简洁的回答道,他zhidao,老头子不喜欢啰嗦的人。
“对这件事,你怎么看?”蒋委员长不紧不慢的问道,这句话,有些没头没脑,摸不着边际,很是不好回答,况且,以戴笠的位置和职业,也不是参与中央机枢要务的人选,这事儿,应该征询那些智囊们,如张群等人。
可既然老头子询问了,不能不回答,不过是转瞬间的功夫,戴笠脑子里转了无数个念头,谨慎的回答道:“校长,学生认为,唐副委员长要与日本人就东北wenti进行谈判,并非空穴来风,否则,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也不会有那封电报了!”
“目前最关键的,是要弄清楚此次谈判,日本人拿出来什么筹码,还有……”戴笠停顿了一下,欲言又止。
“嗯?”蒋委员长不高兴的从嗓子眼发出个动静,就这个动静,让戴笠浑身冒汗。
“还有,就是唐副委员长的态度如何!”戴笠咬咬牙,回答道,从内心来说,戴笠宁肯跟日本裕仁天皇打交道,也不愿意跟唐秋离扯上任何麻烦,但话逼到这个份上儿,不能不说,自己也zhidao老头子的心思,无法就是担心吗!
“嗯!”蒋委员长很是高兴,在自己身边的智囊和文武大员们,要说最能领会自己意图,自己咳嗽一声,都zhidao是什么意思的,当属这个戴笠,有了戴笠和军统局,自己耳目灵通了很多,“那就去办吧,但要记住一点,切不可走漏半点儿风声!”
戴笠zhidao,自己接了两个难干的活儿,一是要才德国人手里,拿到日本人用来谈判的筹码,再一个,就是摸清楚那位想起来,就让自己头皮发麻的唐副委员长的态度。
第一件事好办,德国驻华大使馆里,有自己安插的眼线,德国人在自己面前,跟透明人差不多,最难办的,是后一件事儿,想到要去捋那个庞然大物的虎须,戴笠就嗓子眼儿发干,脊梁骨冒凉风,军统局的触角,触及到了国民政府军政各界,唯独独立师系统,不敢触碰也无法触碰。
那个独立师调查处处长沈俊和情报处处长于得水,干的是跟自己差不多的活儿,可这两个人,戴笠自认为,是自己平生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同行,沈俊还好说,跟自己有一面之缘,军统局情报处的资料里,有他的档案,算是了解些,但戴笠zhidao,军统局的那点儿资料,连沈俊底细的九牛一毛都不到。
最头疼的,是那个神龙不见首尾的情报处处长于得水,到现在,军统局的档案室里,关于此人的资料,还是一片空白,自己连他长什么样都不zhidao,若想zhidao唐秋离的心思和打算,少不得要去碰触这位,干翻一个国府重量级军政大员,如同举手之劳那么简单,老头子也莫之奈何的副委员长。
动用秘密特务手段,戴笠连想都不敢想,独立师核心系统水泼不进,令人望而生畏的同行沈俊和于得水,独立师调查处和情报处令人恐怖的手段、能力和工作效率,戴笠相信,重要军统局的特工,出现在唐秋离身边,绝无藏身遁形的keneng,一旦那位唐副委员长zhidao,自己要摸他的底儿,随之而来的后果,恐怕老头子都承担不起?
当然,这些话和苦衷,是不能当着老头子的面儿说的,戴笠走出委员长官邸的时候,还在为如何弄清楚唐秋离的心思和打算,而万分的苦恼,满心都是这个棘手的差事儿,以至于失脚踩空,顺着台阶轱辘下去。
(未完待续……)
(.)
重生之征战岁月 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 有阴谋?
重庆黄山蒋委员长官邸的台阶也不算高,更不算多,也就是那么个二三十阶吧,可也把戴笠滚得是混头涨脑,浑身磕碰得酸疼,狼狈不堪的自己个儿爬起来,这又不是在军统局本部,身边有一大帮部下,肯定会大呼小叫的奔过来搀扶,比自己个摔了还难受,委员长官邸的警卫们,还犯不着来巴结戴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