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这次出来这边,主要是散心,李忠信想的很清楚,既然答应王波给他放一段时间的假期,那么,就要遵守这样的一种规矩。

    李尚勇和王雅清他们这些岁数稍微大一些的人,都只是白天的时候一起出去走走,参观个什么景点之类的就回宾馆那边或者是去李忠信的四太姥家中那边,几乎和年轻人没有什么太多的交集。

    总之,他们的广州之行很是完美,而且,李忠信对他的那个小姥爷也十分满意,不光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到这边以后安排的好,而是他在这边已然做出来了不错的成绩。

    忠信综合大楼在广州这边的规模很大,客流量相当大,可是,一切都管理得井井有条,特别是忠信综合大楼下面一层的设计,基本上都是以忠信公司的主营项目为主。

    二层则是忠信连锁快餐,李忠信在逛街的时候,他在没有惊动他小姥爷的情况下,到这边的二楼的连锁快餐吃了两顿饭,他感觉到十分的满意。

    广州这边的忠信连锁快餐,并没有完全和京城那边的连锁快餐一样,都延续着那些传统,而是把其中的一部分快餐拿下去了,没有用那边的一些快餐,就好像是什么南京小笼包之类的这种快餐,基本上都被拿下,换上了那种广州当地人最为喜欢吃的粤式叉烧包之类的东西。

    这个事情呢!李忠信的小老爷咨询过忠信公司总部这边,他坦然,广州这边和其他的省份有着极大的不同,想要做好快餐,洋快餐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则就需要做广式美食了。

    广东这边的人有一种习惯,他们只喜欢吃当地的美食,对于外来饮食的接受程度不是很大。

    他在这边呢!要把忠信连锁快餐搞好,还要搞起来,那么,在广式快餐的基础上,再添加两样到三样那种传统美




第一千一百零九章南北差异
    李忠信到忠信综合大楼这边吃的两顿饭,其中一顿饭是中午逛街以后去的,吃的是广式煲仔饭和广州当地的几样可口的小吃,而晚上则是在这边吃了一顿粤菜的大排档。

    李忠信在后世的时候,对于粤菜的评价十分高,李忠信认为,粤菜和其他地方菜都是中国菜的一部分,都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同中原饮食或其他菜系相比,其传统饮食文化的沉淀不如中原及其他地区浑厚,但是,粤菜长期受海外文化的影响和滋润,看重传承,又不固于传统,在统一中显出灵活、清新和年轻,是我国饮食体系中最富于改革和创新的角色。

    它吸取西菜面点和外来饮食中的许多优点,重视积极借鉴,吸纳。消化外来饮食文化的先进方面,进而融会贯通于民族饮食文化之中。

    粤菜用料十分广泛,不仅主料丰富,而且配料和调料亦十分丰富。为了显出主料的风味,粤菜选择配料和调料十分讲究,配料不会杂,调料是为调出主料的原味,两者均以清新为本。讲求色、香、味,型,且以味鲜为主体。

    粤菜选料广博奇异,品种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燎乱。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几乎都能上席。

    李忠信在忠信快餐的大排档吃饭的时候,主要点了一些海鲜和忠信快餐推荐的美食。

    这个事情呢!主要是因为李忠信心中清楚,他的表哥表姐,基本上没有吃过多少海鲜,到广东这边,要给他们尝一尝当地的这种特色东西。

    王波呢!李忠信不用去考虑,这货是啥都吃,什么都行,根本不用去考虑,到这个时候,和封半山两个人喝酒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他的三舅妈杨盼盼呢!也和于波于强两个人差不多,京城那边一直也没有海鲜,去法国那边留学的时候,也吃不起海鲜,所以,李忠信觉得出来了这么一次,一定要让他们吃好。

    忠信快餐的综合大楼处于广州这边很繁华的一个地段,外面的大排档十分大,占地面积大概有五百多平方米,可是,到他们吃饭的时间,却已然爆满。

    这个时候,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均收入都相对较低,而广州这边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又处在一个改革开放的先驱之地,经济要比内地那边好上很多,就单单是那种从全国各地到这边来的背包客,就占据了半壁江山。

    要知道,广州这边临近香港,大部分从香港那边过来的水货和行货都从这边走,几乎所有的广东人都有那种做买卖的想法,可以这样说,他们手中都有着一部分钱的。

    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忠信快餐在广州这边十分火爆。

    通过在广州忠信快餐这边吃饭,李忠信深深地感受到了粤菜的另一突出特点——分量小。

    粤菜这种饮食,用量精而细,配料多而巧,装饰美而艳,而且善于在模仿中创新,品种繁多,但是,每道菜的分量都很小,和东北那边的菜肴比起来,东北的一盘菜,能够毁成粤菜的七八道菜。

    李忠信和王波他们点餐的时候,于波和于强两个人都听傻眼了,这个螺十个,那个什么鲍鱼十个,又是什么各种海鱼,还有螃蟹大虾等等东西。

    可是,东西上来了以后,基本上是东西一端上桌子,很快就被清空。

    他们六个人的战斗力十分恐怖,特别是王波和封半山两个人,一边喝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玉兰号
    这次李忠信他们坐的船是玉兰号,是从广州洲头咀客运站到海南省的海口那边。

    从六十年代开始,这艘玉兰号一直就是广州至海口运送旅客的主要客轮,不停歇地往返琼州海峡两岸。

    玉兰号轮船主体甲板以上有三层,一、二层为一至三等舱的客房,在客房当中就能够看到大海。

    第三层便是顶层甲板,而船体主甲板以下还有两层,分布着四五等舱的客房。

    四等舱是有小窗的,到五等舱便看不到外边了。

    李忠信他们是在广州这边提前安排人购买的玉兰号轮船船票,都是一等舱的船票,毕竟李忠信现在不差钱,家里面这次出行,还大多都是老人和孩子,能够买到一等舱,李忠信绝对不会购买二等舱。

    一等舱不但坐船的时候舒服,而且很少会出现晕船等现象,毕竟一等舱是整个海船上最舒服的位置,透过明亮的玻璃,就能够看到外面波涛汹涌的大海。

    这个时候,广州到海口的船票十分难买,可以这样说,一次性能够买到如此多的一等舱的船票,跟李忠信的小姥爷在这个时候的人脉以及忠信公司王鹏在海南那边发展的业务有关。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时候人们都没有太多的钱,坐船到海南岛那边的人,基本是到海南岛那边寻梦的闯海人。

    八八年的时候,伴随着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十多万人才涌过琼州海峡,演绎了一次世界人才迁移史上罕见的壮举。

    他们几乎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赶海者”,他们奔着的是海南要建省,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甚至会像香港一样的建立自由贸易区。

    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没到过海南、更没有去过香港,但人人都向往着、期待着能到特区去建功立业。

    他们到海南岛是去工作,是去创业,而不是像李忠信他们这些人是到那边游玩,能够花少量的钱购买到船票已经是很不错的一件,他们绝对不会拿出那么多的钱去购买什么一等舱的船票。

    这个时候人们的工资都不怎么高,能够花十六元两角钱购买那种五等舱的卧铺,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就是单位派到海南岛这边出差的人,最多也只能是购买三等舱或者是四等舱的船票。

    李忠信和王波他们这几个年轻人,在甲板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手里面拿着那种和火车票差不多的硬纸板的人,这个时候的船票和火车票差不多,只不过上面写的是广州海运局,写的是哪天什么时间开船。

    这种船票和这个时代的火车票看上去并没有什么不同,也有着儿童票半价的字眼,上面标注着儿童票的价格是八元一角钱,都是用检票钳子检票。

    按照王鹏给予李忠信的资料,玉兰号轮隶属于广州海运局,是海运客船当中比较不错的一艘船。

    这个时候,广州海运局是国家交通部直属的海上运输企业,海运局拥有客、货、油轮130多艘,190万载货吨位,8000多载客位,年货运量大概有2400多万吨,客运量大概为100万人次。

    广州海运局经营的航线有200条,除广州、海口之间的航线外,还经营着至上海、香港、澳门等航线,承担着部分远洋、近洋和中国沿海客货运输。

    在客运上,当时有洲头咀、大沙头、西提、黄埔、华达船舶服务公司5个客运站点开放出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到达海南
    这次到海口那边李忠信没有提出来坐飞机,主要就是让家里面的这些老人感受一下坐海船的经历。

    李忠信觉得,他的长辈们,这辈子没有坐过这种海船,现在岁数都不小了,出来坐海船的机会应该等于零,可能这一辈子也就坐这么一次,李忠信希望他们这辈子不留下什么遗憾。

    这个时候,玉兰号从广州到海南岛需要20多个小时,基本上是一天一夜的时间。

    这个时候坐海船,吃饭可以在餐厅吃,也可以买回来在船舱里吃,李忠信知道岁数大的人不喜欢热闹,直接都是安排封半山他们,让他们把吃的送到船舱里。

    而且,这次出门的时候,李忠信还带了很多的吃的,吃饭没有什么问题,至于说吃不惯的问题,在这个时代几乎没有,毕竟大部分人刚刚从温饱过程当中走出来,更何况李忠信他们一行人吃的基本上都是船上做的最贵最好的东西。

    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等舱这里很安静,也没有人有啥不舒服的,就这样,李忠信他们十分平安地抵挡了海口。

    终于见到陆地了!

    李忠信在心中发出了一声感叹,开始招呼长辈们做好下船的准备。

    玉兰号刚刚靠岸,李忠信就看到那边王鹏和一个人高举着欢迎忠信公司的领导来岛的横幅。

    李忠信的眉头先是一皱,然后很快就舒展开来。

    这个东西写的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次到这边来的人当中,他和王波是王鹏的领导,而且,这次到海南岛这边,李忠信和王波也的确有一些事情要和海南省政府那边去谈。

    和王鹏寒暄了几句以后,王鹏便带着李忠信他们一行人走出了海口港。

    坐在王鹏带来的几辆忠信富康车中,王鹏很是正色地汇报道:“信哥儿,酒店已经安排完了,是望海楼酒店,是海南最高档、最繁华的酒店,到那边休息休息,中午我们就在那里吃午饭!我在那边定完桌了。

    今天中午吃的东西呢!都是海南这边本地的特色菜,有海南四大名菜——文昌鸡、东山羊、和乐蟹、加积鸭,还有一些当地的素菜,不知道我这样安排,您有没有什么其他想法”

    王鹏很了解王波和李忠信,他知道,王波和李忠信对于美食还是相当喜欢的,海口这边,酒店最好的就是望海楼酒店,比海口宾馆的档次都要高上一些。

    作为当时海口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在东南亚,尤其是在新、马、泰三国小有名气,能够入住这个大酒店的人,都是非富即贵,所以,王鹏把酒店定到了这个地方。

    “额,你怎么安排就这么安排吧!这个没有什么,只要住得舒服就可以,我们在海口这边呆不了几天,主要是去三亚那边居住,你把三亚那边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就可以。

    还有,这段时间,让你和省里面的领导说的那些事情都说了吧!等看一看,什么时间约一下,到时候我和王波同那边的领导商谈一些事情。”李忠信风淡云轻地对王鹏说了起来。

    他并没有觉得王鹏安排得有什么问题,只要是条件好,而且弄的东西是当地最好的菜肴,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他和王波这次到海口呆的时间可能会长一些,而其他的人呢!基本上都是到三亚那边去度假游玩的,三亚的景色比海口这边的景色要好很多,而且还有那传说中的天涯海角,让家里的老人们都到天涯海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望海楼
    “信哥儿,我们到地方了,这个就是海口市的望海楼酒店。”王鹏看到司机把车子停了下来,他立刻从前面的座位上走了下来,快速跑到李忠信身边的车门,一边开车门一边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给王鹏开车的司机李运武看到王鹏这样的一个举动,整个人都感觉到傻掉了。

    他一直听王鹏说今天要接十分重要的人物,却是没有想到,王鹏会如此重视。

    在他的眼中,王鹏在海南省这边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牛逼的人物,哪怕是看到哪个城市的市长,都有着一种平等的态势。

    现在突然间下车去给那个看上去不是佷大的年轻人开车门,他觉得他的脑袋有些转不过来了。

    “老李,你现在下车和后面的人,把客人们带进酒店的房间,千万要注意安全。”就在李运武心中想不明白的时候,王鹏对他招呼了起来。

    “王总,我现在就过去张罗这个事情。”李运武打开车门,并把车门锁好以后,立刻就向后面的几辆车小跑着跑了过去。

    李运武在这个时候心中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这些到海南省这边的人来头很大,哪怕是他的老板,都得小心地侍候着。

    他过去那边招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谨慎,千万不能做错事情或者是说错了话。

    李忠信看到王鹏让司机去招呼后面的人以后,他淡淡一笑,开始打量起来眼前的酒店。

    李忠信发现,眼前这个叫做望海楼的酒店很大,可以说是到海南省这边以后,他第一次看到这样高的建筑。

    这个酒店的规模和档次是最高档的了,冷不丁看上去,竟然让李忠信有了一种到达了大城市的感觉,无怪王鹏对他说是海口市这边最好的酒店。

    “信哥儿,这个就是著名的海口市的标的建筑望海楼,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这个酒店应该是在1984年投入使用的。

    望海楼因为在海口市属于最高档的酒店,他的客房入住率爆满、歌舞厅生意火爆,算得上是这边的名牌酒店,基本上这边的人都以到望海楼吃席为荣。

    高档的酒店当中,望海楼最火,再就是海口宾馆那边,也是很火的一个酒店,其他的就不行了。

    这边的住宿很便宜,一般稍微大型的招待所,住一晚上的费用在两元钱到两元五角钱,而且都是那种比较不错的房间。

    之所以您布置的我们忠信公司的综合大楼并没有在海南岛这边建设,是因为我们公司的很多东西都是从东北那边弄出来的,我认为,如果运输到这边,运费什么的要高出来很多。

    而且当地人都没有什么钱,消费力度十分小,所以,我没有建议在这边搞那个忠信公司的综合大楼。”王鹏看到李忠信打量着望海楼酒店,他正色地对李忠信说了起来。

    之前王波到这边来,或者说是把他派到这边来的时候,李忠信说过,如果可以的话,在海南岛这边也建设一个忠信综合大楼,可是,通过他的分析,现在建设这样的一个综合大楼,没有什么太多的搞头。

    海南省刚刚开始搞特区建设,以前这边的人们都是靠种地或者养殖一些小的动物,从海里面打捞一些海鲜为生,大多数的人都没有什么积蓄,能够维持到温饱程度已经就很不错了。

    最主要的是,海南岛这边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李忠信的想法
1...243244245246247...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