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李忠信搞的那个忠信公司,最多能够算得上是一家挂靠的集体企业,在很多方面,李忠信都不需要去那么做,但是,李忠信却依然不管不顾地投身其中,提出来的每一个大型的合作项




第五百六十九章你咋这么着急呢
    李忠信和王波坐着封半山开着的车从机械部出来以后,王波有些不明就里地问道:“大外甥,这下午我看你和李部长两个人聊的挺好的,咋还把晚饭推掉了呢李部长请咱们吃饭,那绝对是上档次的好地方,而且顺带着能把杨忠实邀请一起,何乐而不为呢”

    李忠信对王波丢了一个卫生眼,颇感无奈地说道:“三舅啊!您这一天到晚就和吃干上了,您就没有点其他的追求今次到京城这边,还有三天的时间我们才出发去日本,你要是想找你未来的老丈人吃饭,什么时间还不行我看你和李部长的大秘聊得挺好的,等有时间一勺烩不就结了。李部长和我们不一样,人家日理万机的,而且是中央部委的领导,请你吃饭,您好意思吗”

    对于他的吃货三舅,李忠信也是无语了,下午和李成峰谈起来关于专利方面的事情,王波就是一副心不在焉的姿态,甚至借助着李成峰部长秘书王亚伟给他们添水的时候,直接就放弃和李成峰之间的谈话,和王亚伟聊了起来。

    人家李成峰是什么人,那是中央高级别的领导干部,而且岁数也是快六十的人了,让这样的一个老人家请吃饭,反正他是不好意思的。

    如果李成峰到江城那边去视察忠信公司,如果没有省里面或者是市里面的安排,忠信公司安排吃顿饭那还可以,让这样的一个领导请他们吃饭,那他真就是不敢当了。

    “有啥不好意思的呢中午不也和李部长一起吃饭了吗我看你小子也没有不好意思的样子,哼!”王波对李忠信丢了一个卫生眼,十分不满李忠信对他说话的态度。

    啥叫我好意思吗我好不好意思,跟那个有关系吗也不是我提出来要吃饭的,再说了,忠信公司还差那么一顿饭,我王波现在也是有钱人,别说是在京城了,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也没有我消费不起的地方。

    “那怎么能一样,中午是在食堂那边吃一顿便饭,顺便聊聊天,和单独的请吃饭怎么能尽然相同呢!三舅啊!我觉得呢!您这见饭没命的劲该改一改了。”李忠信语重心长地对王波说了起来,他觉得,自家的三舅什么都好,就这个吃喝方面,实在是让他不省心,难道出来见了这么多的世面,还能够差吃喝简直就是不可理喻。

    王波的脖子一扭,看了看前面开车的封半山,慢悠悠地说道:“半山,一会儿把忠信小子送回去就没有什么事情了,晚上我请你出去喝点,你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三舅啊!晚上你不约杨忠实了”李忠信诧异地问了起来,对于他三舅又要甩开他出去和封半山两个人喝酒,他感觉十分抑郁。

    三舅王波的酒量不错,一顿能够喝一瓶茅台,还能够喝一些啤酒,但是,和封半山的酒量比起来,那可是差上了很多。

    封半山身体魁梧不说,喝酒的话,两斤白酒都不打晃,更不感觉到迷糊,那次王波找封半山出去喝酒,都是封半山把喝得迷迷糊糊地王波送到住所。

    “不约了,都这个时间了,约杨忠实出去吃饭也没有什么价值了,等以后有机会的吧!”王波淡淡地说完以后,猛然间想起来一件事情。

    “对了,忠信啊!你之前说杨盼盼在法国那边担任杰米诺和忠信公司的联络员,过段时间要把她调回国内负责忠信汽车基地那边的一些事情,你准备什么时间把她调回来啊”王波仿佛一下子又来了精神,对李忠信问了起来。

    &nb



第五百七十章这不是倒爷吗?
    李忠信领着王波和封半山进入到柳泉居时,已经算得上是过晚饭饭点了,可是,这个叫做柳泉居的饭店的生意依然火爆。

    柳泉居经营的菜以中档为主,选料广泛,精于刀工,讲究造型,烹饪手法以爆、炒、熘、烧、焖为擅长。

    特色菜有荷花燕菜、云片鲍鱼、果料鱼骨、金丝海蟹、火爆腰花等,尤其以拔丝菜最地道,拔丝莲子、苹果、鲜奶……

    最为出名的则是柳泉居的豆沙包。

    柳泉居的豆沙包可以说是京城顶级豆沙包,后世时候,李忠信在京城这边,可是没少和朋友吃柳泉居的豆沙包。

    京城这边的人有一个说法,到了腊月的时候,一定要采购柳泉居的豆沙包,算是一年有一个好彩头。

    后世李忠信到柳泉居吃饭,基本上是和京城文化界两个写小说的朋友一起去,他们对李忠信说过,在五十年代的时候,老舍、胡絜青、齐白石等文人墨客曾在柳泉居举办“猜名角,奖黄酒”游戏。

    可以这样形容柳泉居,那就是文人墨客,雅俗共赏。

    他们两个人是写小说的,吃饭自然要到有艺术气息和氛围的地方,这样的话,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灵感。

    李忠信对于他们说的并不感冒,毕竟那两个写小说的,说是什么网络作家,却是连一本出名的小说都没有。

    李忠信看到,这个时候的柳泉居,和后世那富丽堂皇的装修截然不同,还是小二楼的形式,面积也不过是几百平方米。

    这个时候,柳泉居的一楼经营着大众食品,卖一些豆沙包和一些面点之类的东西,里面有十几张的桌子,这个时间虽然没有坐满,但是,闹闹吵吵的,好像一个大菜市场一般。

    李忠信一直对于美食有着很大的喜好,而且他的三舅是典型的吃货,白天没有遂了王波的愿,晚上如果不领王波吃吃顿好吃的,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思来想去,李忠信想到了柳泉居这个地方,到这边来,王波和封半山两个人喝酒,他还能够吃一些带回忆的吃食。

    “您三位这边请,正好有一个三人台。”穿着那种八十年代气息十足跑堂装扮的服务员迎着李忠信他们三个人便往里面让。

    前堂的服务员想要给李忠信他们三个人安排一楼靠近卖豆沙包的座位。

    李忠信蹙了蹙眉头,对王波说道:“你问问他,楼上的雅间有没有了,我们要到楼上坐雅间。要是没有雅间的话,我们也到二楼去坐,这边实在是太吵了。”

    李忠信没有想到,这个时间,柳泉居的三间雅间全都已经有了客人。

    无奈之下,李忠信字号和王波封半山三个人坐到了二楼不算喧闹的大厅。

    点了柳泉居的几道特色菜,又点了柳泉居的黄酒和豆沙包,李忠信便开始上下打量起来这个和后世不同的饭店。

    李忠信依稀记得他后世的朋友和他说过,这个柳泉居饭庄饮誉京城,大概是创建于明代隆庆年间的中华老字号。

    早年的柳泉居是由山东人出资开办的,店铺前边是三间门脸的店堂,后边有一个宽阔的院子。

    当年这院内有一棵硕大的柳树,树下有一口泉眼井,井



第五百七十一章思绪万千
    李忠信记得倒爷这个名词是应该是在八四年开始兴起的,那个时候,大街小巷的人们都开始谈论发财之道。

    满大街都是倒爷,从水泥、电视、汽车、甚至是麻袋的生意……总之一句话,只要是有能够赚钱的生意,他们都能够做。

    而这些所谓的倒爷什么买卖的资格都没有,说能够找到钢材批发的生意,连钢材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清楚。

    只要是他们听说过谁谁谁家里面有在什么企业的,甚至就想要和需要的人谈。

    这个年代是一夜暴富的年代,太多的例子让人们感受到了赚差价的好处,都渴望通过自己拥有的关系谈成一笔生意,发笔大财。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年轻人,在这个时候都开始找自己能够拥有的关系,甚至连门卫的老大爷在这个时候都开始研究倒买倒卖。

    忠信公司因为是私人企业,在这个时候,倒买倒卖的人找上去不是很多,却也有那么一小撮人。

    从忠信公司批条子往外倒腾货物的事情他们做不了,可是,他们却能够找到忠信公司进货的部门,把货物倒腾给忠信公司。

    特别是远在汉正街那边的洪斌,前一段时间他可是和李忠信说了一大通,自从倒爷出现以后,忠信公司需要的很多商品都不犯愁了,除了国控的大件商品,那些倒爷搞不出来多少,其他的商品,只要忠信公司能够卖的,他们都能够倒腾到汉正街那边。

    这些货物的价格不但比正常进货的价格便宜,而且在质量方面,也都能够达到上乘,不过呢!有利就有弊,这些倒爷的出现,把一些小型的批发商搞了个够呛。

    忠信公司在汉正街那边因为这个事情,可是又扩了好几个门面,在这个时候,忠信公司在汉正街那边的批发点,可以说是所在街道当中最大的一家。

    看着那边喝酒闲聊的王波和封半山,李忠信的思绪万千。

    对于倒爷这个事物的出现,李忠信很不希望看到,毕竟这个东西出现以后,中国这边正式拉开了两极分化的大幕。

    一些有权有钱的人,在倒爷这个称呼出现以后,通过手中的权力,把权力变成了钱,让很多的有背景的人先富裕了起来。

    继而在这个时候慢慢出现了太子党以及权钱交易的事情,这些事物的出现,对于国家来讲,不是一件什么好的事情,可是,他却阻止不了这个事情发生。

    李忠信在心中叹了一口气以后,脸上出现了一种落寞之色,他觉得,他重生到了这个时代,却是改变不了这样的一个现实。

    不过呢!看到王波喝起酒来的那种高兴劲,他的心情逐渐好转了起来。

    虽然他在这个时候改变不了国家的一些大事情发生,但是,他却能够让身边的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更能够让江城,黑省,乃至全国的老百姓都享受到了一些福利,他做的已经够多了。

    今后他只要更努力地去做一些事情,绝对能够让国家早日富强起来,他必须要积极努力地扩展他的忠信帝国了。

    在京城最后的这三天时间,李忠信带着王波拜访了黑省驻京办的领导,和驻京办的领导进行了一番沟通,之后又宴请了央视那边广告部的部长何立伟以及曹睿的同学陈福祥。

     



第五百七十二章农业机械
    李忠信有了过段时间搞农业机械的想法,于是呢!他乐呵呵地和李年耀这个胖子多聊了几句。

    李忠信没有想到,李年耀虽然大腹便便,一肚子好下水,看上去像是一个草包,但是,他对于农业机械方面,却算得上是专家级别的。

    不光是讲述方面专业,数据也相当详实,让李忠信十分直观地认识到了这个时候农业机械方面的事情。

    通过李年耀的讲述,李忠信对于这个时代的农业机械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农村已经有了农业机械,什么插秧机,打谷机,耕田机,运输机应有尽有。

    每个大队都有耕田机,但是每个生产队喂的耕牛一头也没有减少,基本上没有多少土地是用耕田机耕的。

    插秧机一个公社有几台,但是,大多数农民却没有亲眼见过插秧机,这些农业机械,一般也就是在插秧时节有时出来做做过场,大多数时候连亮相这样的过场都取消了。

    抽水机有的生产的有,没有的生产队申请农机站帮忙,但天旱的年月经常供不应求,手扶拖拉机多,一个大队有基本上能够分到一部,但是,除了大队或者是村里面的村长村支书能够支配,让专门的拖拉机手使用,其他的农民根本连碰都没有碰过。

    也就说,七十年代的时候,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在中国十分低,更没有太多的人重视这个方面的事情,要不然的话,国家也不会开展农村生产承包责任制。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提升农机化水平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机产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到已经形成内燃机、拖拉机、运输机械、收获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诸多小行业,并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个时候呢!农民看到了机械化带来的好处,开始学习使用简单的农用机械了。

    不过呢!这个时候农民都没有太多钱,购买一件农用机械,基本上都是一个村子当中的几户人家或者是十几户人家一起掏钱购买,买回来以后,这十几户人家用完了,再联系村子里面的其他人家,让他们掏钱使用。

    人们都买不起农业机械,生产农业机械的厂家,所以,在这个时候的经济效益都不是很好。

    而且生产的农业机械单一,大家都生产差不多的东西,基本上全国各个省份生产出来的农业机械都是大同小异的,价格方面没有什么优势。

    生产农业机械的厂家虽然很多,但是,却没有几家专业的大型农业机械的生产厂家。

    品牌竞争方面,因为各个省市都有地方保护,没有形成一种大规模大品牌的农业机械,机械部农业机械司,虽然积极探讨国有农业机械规模化,但是,在这个时候的收效却不大。

    李年耀坦言,中国地大物博,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农业机械使用比率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要低很多,中国农村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潜力相当大,真要是搞起来大型的农业机械生产厂,销路还是不愁的。

    随着中国农村产业化进程推进,在今后农村使用农业机械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机械部这次合并之后,农业机械司已然是一个大型的部门,作为机械部当中农业机械的人员,李年耀很看好中国今后的农机市场,和李忠信的想法基本上是不谋而合。

    但是,李年耀坦言,农业机械方面生产扩大化的弊端很大,中国地域广阔,农村的分布也比较分散,在购买农业机械方面,很难像城市人群那样集中购买,这就导致农村市场农业机械购买的差异性和层次性非常突出。

    农村区域间购买农



第五百七十三章意识上不去
    李年耀这次被招呼过来吃饭的时候,心中还有少许的记恨在心中,他觉得,这次被王波打了耳光,是一件十分耻辱的事情,这打完脸之后请吃饭,这究竟是唱的哪一出,他一直没有弄明白。

    可是,到了饭桌上以后,他看到,杨忠实也好,王亚伟也罢,对于那个打他的王波,和王波身边的那个岁数不大的孩子都十分恭敬,话语之间,更带有一种推崇。

    听闻李成峰部长对王波和李忠信推崇有加,他那种记恨王波的心思基本上烟消云散,在话里话外,他也是表露出来一种讨好的态度。

    可是,他在饭桌上坐了一会以后,又开始感觉到了郁闷,而且是无比郁闷。

    无论是王亚伟还是王波、李忠信、杨忠实,他们说的那些话,他根本就插不上嘴,只能在一边傻呵呵地听着。

    他算是看出来了,在这几个人的眼中,他就是空气一般的存在。

    当李忠信和他聊起来关于农业机械方面的事情以后,李年耀才算是找回了自我,找回了自信,他看到李忠信认真听他讲述,开始把七十年代时候以及现在农业发展的事情给李忠信讲解了起来。

    “七十年代的时候,农业发展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期,也正是那个时代,耽误了国家农业机械的发展。但是,现在改革开放了,我们国家也成立农业机械司了,按理来说,中国的农业机械应该出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了,怎么你还有些不看好呢”李忠信略带疑惑地问了起来。

1...138139140141142...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