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粮食局这些人手中的权力可以说是特别大,购买粮食需要什么那是需要粮票的,没有粮票,很多时候想要买粮都买不到。
别看八三年的庄稼大丰收,基本上全国人民都能够吃上饱饭,通过一些个人的渠道,或者是像李忠信这样的公司,通过下乡到农村那边能够用物品换取粮食和农产品。
但是,粮食还是不充足的。
所以呢!粮食局在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最好单位,只有他们这边才有权利调动大批量的粮食,只有他们这边才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缺粮票。
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粮食局和物资局两大局,在这个年代几乎被所有人羡慕,王喜平对那粮食局副局长的位置,也是惦记得很。
按照一些老一辈人的思想,八三年的时候,风调雨顺,天老爷照顾人,让全中国的人都能够吃上饱饭。
但是,并不是每年都有八三年这样的好年景的,一旦出现天灾,那么,中国的粮食还是不够吃。
很多老一辈的人,都被三年自然灾害给吓怕了,他们怕发生那样的自然灾害。
粮食局是做什么的,那是负责粮食的管理的部门,东北是中国的粮仓,东北这边粮食局的权力更是相当大,出去在外面只要是一说,我的老公是粮食局的局长,那面子得老大了。
王喜平的爱人对于前两年上门给他们家里面送鱼的李忠信,她还有着一些印象。
那李忠信是一个小孩子,而且和李忠信当时一起登门的是竹板屯那边的一个村长兼村支部书记,按照王喜平爱人的说法,那是连芝麻大的小官都算不上的干部。
八十年代有一种说法,村长和村支书都算不上是什么干部,无非就是领着一些泥腿子在地里面刨食的芝麻官。
丈夫王喜平真要是相信那么大的一个孩子的话,那才是一把岁数活到狗身上去了。
在国营豆油厂当厂长,可以这样说,在江城除了市长级别的人物他们比不上,其余的那个单位的人看到他们家的老王,不都笑呵呵地打招呼称老王为王厂长。
粮食局的一把手去年的时候可是把王喜平单独叫了过去,询问过王喜平,想不想在肩上加加担子。
也就是说,不出太大意外的话,他们家的老王就会被提升为粮食局的副局长。
到那个时候,王喜平无论从身份地位上,还是从工资方面,都会有相应的大幅度提高。
而到那个小孩子搞的什么豆油厂去当厂长,简直就是笑话。
光是那么一说,八字还没有一撇呢!让他们家的老王去当厂长,还需要负责建设厂子。
无论王喜平那边怎么去说,他的爱人就一句话,你平日里爱怎么做,做什么我不想管,也不去管,但是,要是你想辞掉江城豆油厂厂子的职位去外面搞豆油厂,那我们两个人直接就办理离婚手续吧!
一年前的时候,王喜平对于爱人的话还言听计从,毕竟在他的内心深处,对于从国营豆油厂下来给一个私人打工有着莫名的抵触,但是,越和忠信公司这边接触,王喜平就
第四百五十八章话中三味
王喜平不差钱,现在也是住楼,楼房的面积也远超这个时代普通人的住房面积,甚至楼房的面积能够达到五十平方米,但是,和李忠信所说的那种楼房相比较起来,那就要差太多了。
王喜平这个人并不是那种一本正的人,但是,他一直就能够很好地控制住他自己的,到什么时候都没有向工厂伸手。
因为他心中清楚,一旦犯了错误,那么,今后就无法停下来,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绝对不能做那么一种傻事。
粮食局的单位虽然十分好,可是,王喜平能够隐隐地感觉到,伴随着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粮食局的作用已经没有了前些年的风光。
议价粮现在已经出来了,全国人民的粮食已经足够吃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剩余,也就是说,今后粮食局的地位会越来越低。
他在江城这边的豆油厂工作了这么多年,一直就是正科级,连个副处级别都没有混上,如果提升为粮食局的副局长,无非也就是一个副处干部,想要进入市里面成为高官的希望并不是佷大,更何况他心中十分腻歪那种在官场上勾心斗角的事情。
王喜平家中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只有他这么一个大学毕业的文化人,家中的长辈没有给他留下任何的政治资源。
他归属的粮食局的局长虽然很欣赏他,但是,这个粮食局的一把手局长也要退居二线了。
上面没有人照顾,而且他在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不看好粮食局了,所以呢!这个时候,王喜平有些活心了,想找个时间找李忠信谈谈这个事情,他没有想到,李忠信竟然走了那么长的时间。
就在王喜平这几天一直考虑,他要不要和李忠信再谈谈建设中国最大豆油厂的时候,李忠信的电话打了过来,邀请他到忠信公司谈写事情并请他吃晚饭。
下午两点,王喜平把手头上的事情全部安排完以后,便告诉司机小张开着厂里的那辆吉普车,把他送到了忠信公司。
在王波的总经理办公室当中,王喜平见到了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见到的李忠信。
看到李忠信以后,王喜平的第一感觉就是,李忠信越来越成熟了,举手投足之间更有了一种以前没有的风范,看上去就好像是面对比他还要成熟的人。
“王厂长,我从法国巴黎那边回来,给您的爱人带了一些香水和一个挎包,等晚上吃完饭的时候,您给王婶把东西捎回去。这些东西都是好东西,在我们国内是买不到的。”李忠信见到王喜平面露笑容坐到了他的对面,他一俯身,把办公桌下面的物品提了起来,并向着王喜平的方向推了过去。
看到王喜平的脸上露出一种无功不受禄的犹豫之色,李忠信继续笑道:“王厂长,这些都是一些小东西,不值什么钱的,您就别推辞了。我这次请您到这边来呢!主要还是想请您出山做豆油厂。现在的时机已经开始成熟,粮食方面的产量在逐年递增,我再次邀请您出山,咱们一齐在江城这边大干一场。”
李忠信对于王喜平的能力相当看重,可以这样说,在这个年代就能够成为江城豆油厂一把手厂长的人,那绝对不是一般人。
更何况李忠信心中清楚,王喜平在后世做出了什么样子的大事情。
这次李忠信把王喜平请
第四百五十九章一种情怀
“对于你说的这个事情,我现在很相信,但是,设备从哪里来,技术等方方面面的人才从哪里来难道你这边光请我这一个光杆司令,就能够搞起来那么大的一个厂子?”王喜平直接问出了心中一直想问的问题。
王喜平直指关键,他既然有想要和李忠信一起搞豆油厂的想法了,那么,他必须要把一些事情问明白。
他能够感觉到李忠信的自信,但是,他在这个时候依旧不太明白,李忠信的那种自信究竟来自哪里。
“机器设备方面呢!这个事情不用你操心,前段时间,我从法国那边带回来了一个项目,是做葡萄籽油。而做这种葡萄籽油的机器呢!我已经让日本那边开始进行制作了。
这种机器和豆油的机器基本上一样,没有什么太的出入,大部分都是根据这个时候最先进的设备来生产的。
只要你这边能够答应下来,设备方面不是问题。
不光是豆油厂这边归你全权管理,就是葡萄籽油的生产方面,也都归属你全权处理。”李忠信微微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葡萄籽油呢!加工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就是葡萄籽烘干运输过来的几个月的时间能够生产,其余的时间呢!你这边也可以拿来生产豆油,只要不冲突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像江城这边现在的出油率,和侵油法的出油率相差那么多,那么,我们怎么生产都会赚钱,所以呢!在这个方面,你不用有什么想法,机器设备绝对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
王喜平脸上虽然依旧保持那种波澜不惊,但是,内心深处却是一阵翻江倒海。
王喜平没有想到,李忠信居然在没有和他谈这些事情之前,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这些东西了。
按照李忠信的说法,豆油厂的事情,他那边是势在必行,也就是说,如果他这个时候没有到李忠信这边,没有答应下来李忠信说的事情,今后那甚至是全亚洲最大的豆油厂就没有他什么事情了。
机器设备方面不是问题,厂房什么的马上就可以进行建设,现在无非就是差人了。
“忠信啊!你说的这些事情,我十分相信,而且呢!对于这些方面的事情呢!我也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现在最关键的一点是,中国现在的粮食都是国储,对外的粮食十分少,国营的豆油厂基本上就会把黄豆消化吸收了,你要做的这个豆油厂拿什么来生产”王喜平直接问到了点子上。
这个事情呢!王喜平没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也是琢磨过。
在江城这边搞豆油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原材料方面是一个大问题。
粮食在这个时候基本上都是国家收储,很少有太多的粮食流动到私人手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光有机器设备和工厂,没有原材料,那也是白搭的一件事情啊!
“王叔,这个问题呢!我这样跟你回答,不知道您现在能不能够接受。豆油厂的生产原料问题呢!我现在并不犯愁,工厂建设起来并投入生产,至少要等到八五年黄豆和玉米等作物下来以后。你也能够看到,今年的粮食产量,要比八三年的粮食产量还要高出来很多。
这个粮食产量高,并不是单单东北方面的粮食产量高,而是全国人民的粮食产量都开始升高。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了,农民朋友更都开始用上了化肥,粮食的产量绝对会逐年增加。
粮食多了,国家收完了国储以后,这些粮食会做什么呢特别是黄豆这块,东北三省是产黄豆的大省,整个中国的大豆产量基本上都集中到了我们这边。
中国老百姓现在缺的是什么是豆油。
现在
第四百六十一章活拧歪了?
“爸,这两天我要到日本那边去办些事情,提前和您知会一声,希望您能够同意。”李忠信看到父亲推着去年王波买的九成新的永久自行车进入院子,把车子停好以后,他走过去小声说道。
“你说什么,又要去日本你这个小兔崽子,我看你是活拧歪了,上次你跑去日本那边,我还没有跟你算账呢!现在居然又想要跑到日本那边去嘚瑟。我看你小子是不想活了。你跟我进屋里说。”李尚勇听到李忠信居然提出来又要去日本,他立刻就咆哮了起来。
他声音十分洪亮,在说完之后,也是感觉到了一丝不妥,立刻变脸让李忠信进屋里说。
“爸,您这是做什么啊我去趟日本那边也没有什么吧!现在改革开放了,您看前段时间不经常有日本友人到我们家吗三井雅子女士,波多梨花,还有您一直挺喜欢的那个晴子,这些都是日本人,她们和我们家的关系不是很不错吗日本是侵略过中国,但是,并不代表着日本人都是坏人,更何况,你儿子的大部分事业都是需要日本那边支持的。您看,咱们江城这边建设当中的江城水泥厂,不就是我们公司和日本那边合资搞起来的吗”李忠信面对着父亲的咆哮并没有任何退缩,而是直视着父亲正色地说着。
李忠信据理力争,直接指出来,日本人并不都是坏人,而且,他现在的公司很多东西都是和日本那边进行的合资。
“我看你小子是想要倒反天罡,我说不让你去就不让你去。那资本主义国家就那么吸引你过去咱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不够你折腾,非得折腾到日本那边,我看你小子是想死到资本主义国家那边。我是你老子,我说不让你去,你就不能去。”李尚勇看到李忠信那笃定的神态,气就不打一处来。
李尚勇心中虽然清楚,自家的孩子翅膀硬了,但是,作为父亲,这样的事情,他必须要说一说,他真就没有见到过,谁家的孩子这么能折腾,第一次李忠信到日本那边他不清楚,李忠信是私自去的,到日本才告诉他,他没有办法阻止,这次李忠信再次提出要到日本那边,他真就不准备让儿子去了。
这一次呢!他要拿出来父亲的尊严,不,要捍卫父亲的尊严,要不然的话,这个家都快要成儿子说了算了。
“爸,您老人家有什么可担心的,资本主义国家和我们的国家没有什么两样,无非就是比我们的国家发达了一些而已。等过段时间您要是有时间,我让您也和母亲出国走走”李忠信面对不讲道理只讲父子关系的老子,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能慢慢商量,争取下来去法国的这个事情。
老子想要不讲理,作为子女的那是没有办法去说太多的,只能是从道理和道义上讲一些。
“什么你小子自己要出国嘚瑟也就罢了,还想让我和你母亲也去资本主义国家,真不知道你小子怎么想的。你别跟我来这套,我和你妈妈都是员,是不会到资本主义国家去的。”李尚勇对于儿子想要让他们也出国见识见识的事情十分抵触,他总觉得,自己的祖国那么大,他都没有去过几个地方,不远千里的到外国去,那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他们是员,都有着自己的那份坚持,他们绝对不能被那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给毁掉。
儿子出次国花出去了多少钱,那对于他们来讲,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从工作开始到现在的这个时候,也没有赚到儿子出国一次花出去的钱。
他不想让儿子出去嚯嚯钱,更不想他们出去到资本主义国家花钱。
&nb
第四百六十二章 成功说服
江城这边最大的热电厂,李忠信在这个时候,也琢磨着要搞起来。
江城最近一段时间电力已经明显感觉到电力不足,经常会出现大面积停电的情况,也就是说,江城的电力供应已经供应不上去了。
虽然国家有国家电网,而且电力方面是统一调配的,但是,江城这边明显电力不足,如果不再建设发电厂,那么,江城这边就会出现大问题。
东北电力这个时候有着几个大型的电厂项目,并没有选择在江城这边建设,想要让国家或者是省里面拨钱建设,省里面和国家都没有给予他们资金的想法。
他这个时候和省里面提出来建设一个热电厂的请求,十之省里面会通过。
忠信公司这个企业和其他的企业不同,忠信公司是讲原则讲良心的企业,在和陈醒然报告的时候,李忠信更是强调了,忠信公司所建设的热电厂,主要以江城这边的全市供热为主,发电为辅,只有江城这边缺电了,那么,忠信电厂才会开始发电,而且电的价格和正常的生活用电的价格一致,不会出现胡乱要价的情况。
电力线路铺设方面,暂时也只是以江城西部区域为主,东部是江城火电公司的管区,那么,江城西部这边的区域,忠信公司接手下来以后,江城火电公司就不会出现电力供应不足的情形。
忠信公司的热电厂只是负责江城西区的供电供热系统,并不影响东北电网对东北区域的布局。
在这些条件摆到桌面上谈的情况下,李忠信相信,省里面的领导一定会答应下来忠信公司自筹建设热电厂的做法。
真要是忠信公司的热电厂建设起来,江城的电力供应和今后的热力供应,省里面就不用操心了。
李忠信眼神复杂地看着儿子,他心中思想斗争相当激烈,一方面,他总觉得,他行使做父亲的权力没有错,像李忠信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在家里面好好听话,当一个和正常孩子一样上学放学回家的普通孩子。
另一个方面,儿子现在已经全面超过了他,他总有着一种自尊心受挫的强烈感觉,总有那么一种居然生活在儿子萌荫之下的感觉,那是一种说自卑还不是自卑的屈辱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