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境初期,差不多就相当于高阶武圣。
在这个剧情刚开始的阶段,已经是顶尖强者了。
洪易苦笑道“李大哥,我能够修炼到先天后期,本身除了《长生诀》玄妙外,另外还有着多番奇遇。至于突破到金丹境,哪里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李逸之道“既然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到的,那就拖延时间啊。反正会试要到明年,你可以出海,在海外找个地方修炼一年。届时再回来,自然也就不用担心卫太仓了。”
洪易眼睛一亮,他果断地说道“李大哥说得不错。这次剿灭海盗之后,我便向大帅讨个海上探路的差事,去海外避个一年。”
赤追阳等人也没有反对,反正一切以洪易为主。
…………
第二日一早,庞大的舰队终于到了湾。
湾内的海盗总计有五支,也因而,剿匪大军分为了五路。
其中洪易所在的一路,是攻打巨鲸岛上的海盗。
巨鲸岛,沙滩洁白。
随着五艘铁甲飞轮靠岸,洪易第一个飞跃而起,落到了百米外的沙滩上,然后转身大喝‘集合’。
三百多名绿营士兵纷纷下船,他们趟着海水,快速朝沙滩上赶去。
在不远处,还有着十八条战船,数以千计的士兵跃入浅水中,如下饺子一般。
更远处,更是密密麻麻两三百艘战船,有着一两万人在下船。
他们属于中路大军,负责压阵。
而洪易的绿营,则是属于开路先锋,负责开路。
如果遇到了海盗,能剿灭就剿灭,剿灭不了的,则朝天放鸣笛火箭,通知后面的中路大军。
同洪易一样,卫雷的部队也是开路先锋,就在不远处。
相比起洪易的绿营,卫雷的部队不仅人数众人,而且装备精良,各个都穿着白牛铠甲。
李逸之一步跨出,就落在了洪易身边,刚好听到赤追阳说道
“洪易,看到卫雷身边的长须老者了么,此人名为罗烈,乃是三十年前南方有名的武道名家,外号横练太保,应该是先天巅峰的武师。”
李逸之转头看去,就看到不远处大军的最前方,站着两个人。
那个年轻的将军想来就是卫雷了,在他身边则是一个长须老者,也没有穿铠甲,一身玄色劲装,两手空空。
在卫雷和罗烈身后,还跟着六七名穿着便衣的人。
一个手持长枪的青年人,一个背着重剑的女子,以及四五穿着劲服的壮汉。
很明显,这些人应该是卫太仓派来保护卫雷的高手,各个气势不凡。
“不必担心,只要不是武圣,我杀他如宰鸡仔一般。”
洪易淡淡说着,随后他高举着斩鲨剑,大喝道“绿营的人,随我出发!”
众人齐齐掠过沙滩,进入了巨鲸盗丛林小路之中。
这巨鲸盗上多毒虫,不过有着大金蛛在,绿营几乎没有什么折损,就穿过了丛林,来到了一个巨大的峡谷前。
峡谷之中,巨鲸岛海盗的二岛主绿眉带着一群人埋伏着,不仅有普通海盗,还有着云蒙帝国精锐部队铁魔军的士兵。
很显然,这些海盗和云蒙帝国勾结在了一起,相比是以这湾为基地,攻略大乾王朝的南方沿海。
李逸之没有出手,仅仅在一旁看着。
在洪易的率领下,这群埋伏的人很快就被全灭了,就连二岛主绿眉,也被洪易给生擒了。
穿过大峡谷,便是一个巨大的平原。
平原之上,道路纵横,两侧田间,长满了金黄色的稻谷。
在平原中有着一座城池,城池并不是很大,也就如普通小县城一般。
城墙之上,劲气飘扬,隐隐可以看到士兵在防守。
洪易对绿眉说道“如今的情况,想必你也了解了,现在我们靖海军攻到,你们巨鲸盗没有任何存活的道理。如果你能够配合我们,攻入城池,那么我最后可以放你一条生路。”
绿眉眼中精光闪过,迟疑道“你真的肯放我一条生路?”
“不错,我洪易说到做到。”
“好。这看守西城门的人是我的心腹,我可以带你们攻入城池。”
绿眉说道,这让洪易大喜。
李逸之虽然感觉绿眉言不由心,恐怕另有打算,但也没有说穿。
这就当是给洪易一个教训,不能够随便相信人,特别是海盗这种穷凶极恶的人。
事实也确实如李逸之所料,在来到西门前后,绿眉就忽然大吼“陈猛,放箭!”
话落,他就猛然向前窜,如灵猴一般,想要冲到城门底下,避开箭雨。
洪易又惊又怒,他斩鲨剑猛地斩出,道“你找死。”
斩鲨剑劈下,化为一道绚丽金色剑气,劈开虚空,落在了绿眉身上。
噗的一声,绿眉被一分为二,血水喷涌。
而这个时候,数以千计的箭矢飞射而来,李逸之见此,他朝上手掌一拍。
巨大的淡金色大手印逆天而起,所过之处,所有箭矢纷纷爆碎,然后落在了城墙之上。
轰隆隆!
城墙崩塌,无数石块翻滚着飞射,掀起大片的尘烟。
当尘烟消散时,所有的绿营士兵纷纷倒吸了口凉气。
只见原来高达五六米的城墙,直接崩塌了十多米,露出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赤追阳不由吞了吞口水,心中大呼,这还是人的力量么!
李逸之转头看向了南面,一支近千人的大军,从山林中杀了出来,应该是卫雷的先锋军。
他朝洪易说道“洪易,进城吧,卫雷的先锋军也到了。”
大金蛛尖锐地叫着道“洪易,我们快快进城,把所有宝贝都先抢了。”
“好,我们进城,直取最中央的最高楼。”
洪易大喝着,他举着斩鲨剑,一马当先,冲进了城池。
三百多绿营士兵更是士气大震,身边跟着个绝世高手,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李逸之走在后面,在经过绿眉的尸体边时,看到了其衣服内藏着一件袈裟,在洪易的一剑下,竟然丝毫无损。
要知道洪易修炼的长生真气,可是可以一化为七的。
在转化为金属系的真气时,攻击力最为锐利。
那怕是精钢可以轻易斩断,但是却竟然没有伤到袈裟,可见这袈裟本身就是件宝贝。
李逸之抽出了袈裟,他手臂一抖,上面的血液便纷纷弹飞了出去。
第两百四十一章:成就鬼仙
李逸之摊开袈裟,就看到袈裟中央绣着一篇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我问佛,何为功德我若以大千世界,无穷珍宝,布施大众穷苦,使天下太平,人人无疾苦,可有功德佛曰无功德。布施,善念为求福,不可讲福做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之中,不在求福。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是为功德”
“这是功德袈裟,讲述的是功德之道,明心见性是功,念头通达的德。”
李逸之恍然自语着,他心神被牢牢地吸引在了经文中,一时间无数明悟,涌上心头。
虽然看上去,这篇经文有些离经叛道,曲解了功德之意。
但是在李逸之看来,却是真正的直通大道。
何谓功德
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只有做善事为才功德。
如果明心见性是功,念头通达是得,那如果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唯有杀人才能够念头通达,那他岂不是功德深厚
不错,就是功德深厚
只不过这个功德,仅仅是他个人的功德。
中庸开篇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意思就是说,人天生的性格叫着本性,遵循本性去行事叫着修道。
这个本性,是无分善恶的。
因而善人行善是修道,恶人行恶也是修道。
因为他们都明白了自己的本性,然后遵从本性去做事了。
如果我心即恶,那行恶自然便是顺应了本性。
对于修道者来说,修道就是修心,只要念头通达,修炼自然可以一日千里。
如果让善人去行恶,肯定念头不畅;如果让恶人去行善,同样也是会念头不畅。
如此违背本性去做事,便等于是逆道而行,又如何能够修炼有成。
天生万物,两分阴阳。
天地间有善就有恶,两者都是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善恶对于大道来说,是没有区别的。
有区别的,是对于人来说。
我们人为的定义,为善才为功德,实际上这才是曲解了功德之意。
明白了这些道理,李逸之忽然发觉,他以前所谓的武道信念,所谓的宏愿,其实就是实现功德的过程,也是在让自己念头通达的过程。
明心见性是功,念头通达是德。
李逸之确定武道信念,发下宏愿,其实就是在明心见性。
而他去一步步的实现,便是让自己念头通达。
如果完成不了,则就是念头不畅,修为自然无法增长。
甚至,如果有人能够天生心念通达,不需要,也不需要修炼,直接便可以立地成圣。
因为他的念头中没有任何滞碍,已经化身成道了。
这和佛家所言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其实是一个道理。
只是,人生在天地间,有着各种牵绊和执念,就像是无数条绳索一般,牢牢地困在身上,挣脱不了,又如何能够心念通达
为什么太古时期,道术昌盛
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就是那个时候的人心性淳朴,自然也就适合修道。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李逸之忽然想到了王阳明的这四句心学格言,不就也是在讲功德之道么
知善知恶是良知,这是在明心见性;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在修道。
只不过,王阳明作为儒家圣人,他要修的是善道功德,因而要去恶。
这和功德之道并不违背,因为恶,并不是王阳明的本性。
“大道万千,原来殊途同归啊”
李逸之心中感叹着,他闭目而立,神魂在快速膨胀着,剧烈跳动了起来。
他感觉到天地间似乎有着一个巨大屏障,牢牢裹在他身上,让他看不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貌。
只是这以往无比牢固的屏障,在此刻却像是纸糊的一般,被他一捅即破。
轰
李逸之感觉浑身一轻,似乎有什么桎梏在自己身上的东西,在瞬间消失了。
在这一刻,李逸之打破了生死,成就了鬼仙
这一刻,生死不再恐怖
许久,李逸之才睁开了眼睛,眼中欣喜。
这次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不仅现在如来经马上就要到手,他也获得机缘,一下子成就了鬼仙。
如果是按部就班修炼的话,可能十年的时间,他都不一定能够突破。
城南方向,传来城门破裂的巨响声。
这是卫雷先锋军终于赶到了,突破进了城池。
李逸之抬着轻快的步伐,朝中央最高楼走去,才发现这竟然是座皇宫。
看来这群海盗的心思不小啊,竟然妄图要在这里建国。
当李逸之走进皇宫,找到洪易时,就看到洪易抱着一个大佛像,兴冲冲地走了出来。
这大佛像足有五米来高,全身赤黄,一看就知道是镀了赤金。
大佛大耳垂肩,眉目下垂,盘坐在一方十二瓣的莲台上,一手垂下,接触地面,一手中指,十指结成环,不知道是什么法印。
洪易欣喜地问道“李大哥,你看着佛像,是不是你要找的”
李逸之看着佛像,不由高兴道“好,好,就是这尊佛像。洪易,这次谢谢你了。”
洪易把佛像放在一旁,忙摆手道“李大哥这是在说什么话,没有你的教导,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区区小事,哪里用得着说什么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