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宋疆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青叶7

    突然心血来潮的把最后一个卷轴拿在手里,双手抬起直握卷轴,比做成了持枪瞄准的姿势。

    “嗯,明白了,保证神不知鬼不觉。”泼李三点点头。

    叶青默默的点点头,多余的话自然是不用说了,比起狠劲来,赵乞儿不如泼李三,但比起阴险来,赵乞儿却是比泼李三要强上很多。

    即便是从泼李三刺杀大理寺卿徐喜时,想要割下徐喜脑袋的手段就能看出来,泼李三绝对是有勇有谋的狠辣之辈。

    毕竟,泼李三还叫李宝这个名字时,人家可是沿海御前水军统制。

    两人各自捧着几个木盒上了马车,叶青不论是跟泼李三,还是李横,还是赵乞儿坐马车出门,他都很少一个人坐进车厢里去,基本上都是与他们各自坐在车辕上,空着马车车厢在临安城里晃荡。

    和宁门处,叶青终于有资格递上自己的腰牌,而后让殿前司的皇宫侍卫去通知王伦,来和宁门处与自己相见。

    好几个精致的木盒被叶青一人抱在怀里,泼李三驾着马车调头,便飞快的离去。

    两个时辰对于他来说,时间虽然是足够了,但要做到万无一失,他还是希望能够早一些到达才好。

    王伦专门带着两个太监来到了和宁门处,看到叶青时,便率先露出了笑容。

    叶青手里的木盒,在经过两名太监的检查后,便率先拿进了宫,而王伦跟叶青,则是跟在后面缓缓向宫内走去。

    “今日圣上来德寿宫了,临安城的禁军人数,如今已经达到了近万人,禁军统制手里的权力,开始连圣上也忌惮了。”王伦含笑说着。

    若是从远处观望王伦的表情,完全看不出他是在说朝堂之事儿,更像是在跟旁边的叶青在闲聊一般。

    “这不是挺好吗,那汤相就应该想想办法才是,禁军那夜出动了近两千人,临安府不知情,兵部又是汤硕汤大人掌管,所以这看起来完全是合乎规矩啊。”叶青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汤思退当右相、儿子当兵部尚书,这么久临安城没有出事儿,简直特么的就是奇迹,现在才想起来后怕,早干吗去了。

    “你皇城司怕是也脱不了干系吧不管大瓦子一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显然皇城司才是那个引子才对吧若不是皇城司闹出那么大的动静,让汤相在紧张之余错判了形势,恐怕禁军也就不会被推上风口浪尖了。”王伦不满叶青的语气,哼了一声说道。

    “不然吧,扬州之事儿已经让汤相如同惊弓之鸟了,所以在末将看来,就算是皇城司的龙大渊统领,没有跟刘蕴古在大瓦子起内讧冲突,汤相对于禁军的掌控,恐怕也会有些担忧了吧”叶青嘿嘿笑着说道。

    朝堂之上越乱越好,最起码乱的让




第二百六十九章 枪的冲动
    “你为什么不问咱家是不是跟李令娘早就认识”王伦走上万寿桥,略白的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问道。

    “那你们不会早就认识吧”叶青问道。

    “滚。”王伦突然面目一沉,怒哼一声道:“咱家也不过是今时今日刚刚起了这心思,若是早就有此谋划,就不会现在才开始在外面置办宅子了。”

    “这种事儿也就是我,换做其他人,还不一定能帮你办成呢。”叶青欣赏着万寿桥下,名为小西湖的风景感叹道。

    “事成之后,咱家请你在那什么三婶儿酒馆喝酒就是。”王伦继续往前走说道。

    “但人家不愿意离开吉祥坊,可以跟你一起过日子,但吉祥坊不能关门……。”叶青说道一半时,看着王伦突然扭头望向他。

    “这不会是你的主意吧”王伦怀疑的问道。

    “一个小小的吉祥坊我还没放在眼里,但人家李令娘也不是傻子,人家自然之道,有了你这个靠山之后,吉祥坊的日子一定会比以前要好过,说不准还能财源滚滚,所以人家为何要放弃就您那点儿俸禄,养得起那么大一座宅子吗”叶青说道最后,语气里充满了对王伦的讽刺。

    但王伦却是不以为意,毕竟叶青说的是实情,之前他没有这个想法儿,加上一直侍奉在赵构身边,对于钱财倒是不怎么上心。

    所以如今听叶青如此说起,王伦心里也不得不承认,叶青说的是事实。

    “以后咱家能帮你的自然会帮你,宫外的事情,就有劳你这位皇城司的统领替咱家担待着点儿了,好处自然是少不了你的。”王伦弓腰驼背,开始恢复了他平日里的样子,带着叶青往前走。

    跟在王伦的后面,望着德寿宫身后的高耸如箭楼的月台,叶青清楚记得,他第一次被王伦带入德寿宫时,就曾经想过,要是在月台之上架起一把狙击枪,这方圆几里的德寿宫,就完全可以在他的枪口射击范围了。

    今日在皇城司以卷轴做枪瞄准的时候,叶青就产生了一股强烈的冲动,他很想自己打造一把步枪,而后在这个时代,作为他自己的保命秘密武器来使用。

    自从上一次在燕家的铁匠铺里打造那几把弓弩,以及天枰的时候,叶青就有过这种想法,只是那个时候并没有如此的迫切,所以他也就按耐住了想要打造一把步枪的冲动。

    但今时今日,随着眼前德寿宫里的赵构,越来越紧的逼迫着叶青时,叶青不由地在心里,再次产生了这种想法。

    而对于他来说,以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虽然无法打造出一只极为精密的步枪,但要打造出二战时期,生产数量最多的毛瑟98,应该不成问题的。

    谁都知道毛瑟98是德国人二战时期,装备最多的武器,但并一定知道,当初的德国人,为了加大生产数量,也不得尽可能的更改设计,从而使得它更易于生产。

    而到了毛瑟98的后期,为了继续加大产量,德国人甚至连刺刀座都省略了。

    所以在叶青看来,这样一把手动式的步枪,在上一世还是枪支爱好者喜欢收藏的枪支,除了它坚固耐用之外,便是它的结构性跟精密性不大,简单的设计让其在收藏家手里能够容易修复,从而才获得收藏家、打猎者的青睐。

    赵构看着叶青交由王伦递给他的几封龙大渊跟刘蕴古的密信,虽然确实是两人的笔迹,但通过上面的内容,只能看出来两人私下里有过一些合作,但并没有两人反目的迹象跟内容。

    “这就是你皇城司查出来的真相”赵构哼了一声,把那几封密信随手就扔到了地上。

    “回太上皇,末将已经尽力查案了,但结合当初大瓦子那夜的情形,以及两人平日里在皇城司的言行,末将基本上可以确定……。”

    “胡说八道,若是这么简单,龙大渊他难道不想活了竟然调动手下五百人跟刘蕴古械斗”赵构拿起木盒里的字画,不屑的看了一眼叶青说道,显然对于叶青的查案结果,并不是很满意。

    “末将以为他们确实是不想活了。”叶青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说完后,甚至不用抬头,都能感觉到赵构的动作一滞,于是立刻说道:“末将认为,龙大渊跟刘蕴古之所以不死不休,闹的如此之大,恐还是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刘蕴古身为皇城司正将,想必很想就想当皇城司副统领了,密信上也说了,刘蕴古没少给龙大渊送礼,甚至是通过临安商人罗晋,给了龙大渊不少的好处……。”

    “那可有证据罗什么给龙大渊的东西,你们可有找到”赵构起身,在王伦的侍奉下,仔仔细细地打量着他爹宋徽宗赵佶的亲笔字画,时不时抬头问叶青道。

    “回太上皇的话,有一些有眉目,有一些则是毫无下落,您看,这是末将……。”叶青再次从怀里掏出好几封密信,正打算递给王伦。

    “自己说,朕没空看那些什么所谓的密信,都是一些蝇营狗苟、勾心斗角的糟心事儿,朕看了还不得让你们给气死!”赵构仔细的欣赏着桌面上的字画,不耐烦的打断叶青的话说道。

    “是,太上皇。”叶青一本正经的回答道:“从龙大渊府里搜索出来的账目上,可以看到,绝大部分他并没有留给自己,而是在临安商贾罗晋送给他后,他就第一



第二百七十章 禁军分
    大宋的官制和其他朝代有很大的区别,有“官”、“职”、“差遣”之分,历史上称为“差遣制”。

    其中官名只表示官位和俸禄的高低,叫做正官、寄禄官,简称为官。其他一些文官还有学士、直阁等头衔,是一种类似于荣誉的称号,叫做“贴职”,简称为“职”。

    在叶青看来,不论是官名还是学士等称号,更多的是给一些无法在朝廷上出头的臣子们的一种心理安慰。

    而担任的实际职务叫做“差遣”或“职事”,则是掌握着真正的权力。

    历史上的朱熹,穷其一生都在追求正官,想要做没有职的官,而后拿着朝廷的俸禄,无忧无虑的去传道授业。

    但可惜,朱熹穷其一生也没有成功,本来复原元祐浑天仪象,便是他的一个最佳的机会。

    但奈何,向来颇为自负的朱熹,也在此上面栽了跟头,并没有成功复原元祐浑天仪象。

    所以龙图阁大学士的名号,朱龙图这么霸气的名字,便与朱熹擦肩而过。

    王伦恭敬的手捧着圣旨,向叶青使了个眼色,心神领会的叶青,立刻毕恭毕敬的双手接过圣旨,看着龙图阁大学士几个字,顿时是心花怒放,不等王伦说话,便大声向赵构道谢。

    赵构嘴角微微扯出一丝笑意,像是这样的职衔他根本不屑,对于他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一般。

    “龙图阁乃是真宗皇帝当年所建,收藏着包括当年太宗皇帝的御书、以及各种典籍、图画、宝瑞,宗正寺所进宗室名册、谱牒,一些珍贵的孤本等,所以你也别高兴的太早了,若是能够复原,到时候你的那些图纸等,也需一并放入龙图阁内珍藏,朕如今先行给你大学士之职衔,就是看在今日这几幅先帝的书画面子上。”赵构双手背后,看着一会儿欣喜、一会儿诚惶诚恐的叶青说道。

    “是,末将……臣明白,臣定当不负太上皇的厚望。”叶青改口极快,看在赵构跟王伦眼里,显然这货很可能平日里在家,偷偷的练习过吧,不然那臣字怎么说的那么顺口。

    “皇城司两千人可足够”赵构迈步从书桌后面走出来,这个时候,又到了他在德寿宫散步的时间了。

    叶青跟王伦急忙跟在身后,回答道:“若无重大事情,足矣。”

    “禁军之事儿你如何看待皇城司接手时间虽不长,但也能够看出一些端倪吧”赵构回头看了一眼,双手捧着圣旨的叶青问道。

    而在赵构眼里,毕恭毕敬的捧着圣旨的叶青,心里却不这么认为,他现在总有种感觉自己捧得不是圣旨,而是骨灰盒的错觉。

    人家是打一巴掌给一甜枣,赵构这明摆着是,你帮他办一件差事儿,他给你一点儿好处。

    北地一事儿跟消弱汤思退势力,赵构给了他皇城司副统领的位置,而如今消弱信王赵璩一事儿,看样子,这龙图阁大学士就是那许给自己的那颗甜枣了。

    “回太上皇的话,臣以为,既然皇城司的兵力都可以消减,那么禁军的兵力,自然是也可以消减。”叶青跟在身后,平静的说道。

    消弱汤思退一事儿,显然也让赵构意识到了禁军不宜再继续被汤思退掌握了。

    要不然的话,谁知道汤思退会不会被逼急了之后,效仿当年的苗傅、刘正彦,再来一次苗刘兵变般的逼宫大戏呢。

    “如何消减你皇城司裁撤的禁卒,你还都要往禁军里面塞,你现在却说是消减禁军你不觉得你自己痛快完了,然后把难题扔给朕,是你这个臣子的失职跟不敬吗”赵构冷哼一声,继续迈步往前走。

    一旁的太监立刻把手里早就准备好的鱼食,在赵构立于小西湖岸边后,立刻把鱼食恭敬的递到了赵构的手边。

    “臣裁撤皇城司禁卒,乃是职责所在,是为太上皇、为整个皇宫分忧。那么禁军自然也该如此裁撤才对,但依臣来看,消减禁军也并非是难事儿。”叶青能够感觉到,旁边的王伦望过来的视线。

    但叶青依然是望着脚下,就像是根本没有感觉到,王伦望过来的问询视线,继续低头说道:“自大瓦子雨夜一事儿后,臣认为,皇城司虽有禁军可掣肘,而且里面还有王中贵人知内情,所以以后的皇城司,必然是不可能发生,龙大渊跟刘蕴古这般内讧的丑事。而……禁军却是无人掣肘,一夜之间出兵两千,大街小巷布满了禁兵……。”

    “直接说办法。”赵构不耐烦的催促道。

    他自然是知道叶青接下来会说什么,本来兵部该是掣肘、监管禁军的衙门,但奈何当时兵部尚书乃是汤思退之子,所以朝廷所谓的牵制关系,就根本没有形成对禁军的约束力。

    而追根溯源,出现这样的奇葩景象,自然不会是因为汤思退权力有多大,而是赵构当初有多信任汤思退,而后由他亲手造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当然,造成如今这样的局面,赵构能够给予汤思退如此大的权力,并非是完全没有原因。

    当初隆兴北伐失败,当今圣上北伐之决心受挫,金国又气势汹汹要渡江打过来,这样的情况下,唯有召回汤思退来跟金人谈和,来稳住朝堂局面跟极力保住赵宋江山。

    所以汤思退又不是傻子,哪能不懂得坐地起价自然是要把一些权力牢牢的掌控在手里。

    至于赵构之所以在退位之后,还能够如此大包大揽,在朝堂任命汤思退,给予汤思退如此大的权力,自然也是因为隆兴北伐失败后,让他有了更多的理由来干涉朝堂政事。

    当今圣上兵败,加上其对赵构又极为孝顺、言听计从,所以隆兴北伐的失败,不单



第二百七十一章 手拿圣旨的人
    叶青与王伦二人再次走到和宁门处停了下来,相互望了一眼后,还是由王伦率先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问:“禁军分离,跟你最后与太上皇的那句话可有关系”

    “啊您没听出来啊”叶青吓了一跳,有些惊讶的看着王伦道。

    王伦看着叶青那惊乍的神色,皱了皱稀疏的眉毛,疑问道:“听出什么来你认为咱家应该能听出来不成”

    “是啊,禁军跟皇城司,这么多年都在汤相父子手里,可以这么说,禁军里面有多少人是汤相父子可以倚重,哪些又是对汤相父子忠心耿耿,关键时刻愿意为汤相父子卖命的,您知道吗反正我不知道,太上皇心里也没数。”叶青耸了耸肩膀说道。

    “然后呢”王伦目不转睛的看着叶青继续问道。

    “所以皇城司的裁撤,即解除了太上皇对以后皇城司的担忧,也可以顺势把一部分不是汤相的人送入禁军。哪怕是禁军以后会被分成两部分,皇城司也依然能够对禁军的动向了如指掌,而不是像大瓦子雨夜一样,事后皇城司才知道禁军出动了多少人。”叶青看着王伦那没有多少眉毛的眼睛,笑着道。

    “所以如此一来,即消弱了汤相手里禁军的势力,也让你皇城司成功的安插了眼线在禁军之中,这么一来,岂不是汤相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监视之中了”王伦沉思了下,算是明白叶青跟赵构最后的一问一答了。

    “不不不,不是我的监视之下,是太上皇跟您的监视之下。”叶青把自己择的干干净净,一点儿也不想跟这件事情扯上关系似的。

    而王伦显然不想轻易放过叶青,盯着叶青的眼睛说道:“既然你有能力让皇城司的探子进入禁军,那为何还要把禁军再次分开呢你是别有用心,还是真为朝廷好”

    “当年的苗刘兵变您总没忘了吧禁军分开不只是省了太上皇的担忧,同样,也让圣上达到了继续消弱汤相的目的。所以禁军的分离是不可阻挡的,毕竟,谁都知道,临安知府萧振,一不站左相王淮,二不支持右相汤思退,一部分禁军掌控在临安府,既符合朝廷的利益,也符合太上皇跟圣上的利益,不至于在消弱汤相的势力时,把汤相逼的……。”
1...8788899091...6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