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夜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犇命牛
首先,张长海对种纬还是不信任的,他不相信种纬能轻易把这件案子揭出来,所以他所做了两手准备。其次,张长海在这个时候确实是想要弄一个正式警察的身份的。按他自己的需求来说,一个正式警察的身份意味着他彻底告别原来张长海的身份,让他可以光明正大的生活在阳光下。将来如果能想办法离开新红山,说不定这回事就会没人提起了。
正是基于这些想法,张长海对种纬实施了一次刺杀行动。如果种纬倒霉被他射中一箭的话,那就只能证明种纬是个废物,同时也能在某种程度上把新红山的事情搅乱。而在张矿长等人眼里,张长海这么做也是情有可原的。一方面向张矿长等人宣示了他的存在,逼他们给他弄个正式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可以向他们表明他是个不择手段的人,肯定不会有和警方有合作的可能。
谁料想,种纬轻松躲过了他的刺杀,这让张长海大感意外。在他看来,种纬躲开刺杀的原因只可能是一个,那就是他是带着特殊目的来的,他这个没有身份的黑人就要熬出头了。
随后,种纬的种种形迹越发显现出种纬在调查新红山的事情,而此时张矿长等人也越来越慌张。他们最终选择了铤而走险,准备除掉种纬一了百了。张长海自然是这方面的最好人选,他受命找机会暗中刺杀种纬,谁知道这正给了张长海接触种纬的机会。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种纬一方面在新红山进行着调查,另一方面却通过周绍文从军方上层使了劲。结果这个案子就惊动了国安和军方,三方彻查之下,哪还有什么秘密可言?最终,这个案子难以避免的被放到了阳光下。
而在此时,总觉得事情不太保险的张长海多了个心眼儿,把他知道的情况都写了下来。然后把一些能证明他说的话的照片和这些情况放在一起,藏在了他的空棺材里。张长海想得挺好,万一事情有变的话,他就可以先逃之夭夭,然后电话通知种纬去取这份材料。毕竟这个犯罪团伙实在是太强大了,先保住自己的命才是第一位的。
岂料,张长海不但低估了这个犯罪团伙的能力,同时也低估了种纬牵头的国安、军方和警方三方配合的专案组的速度也是他没想到的。还没等他做出什么选择,灭口的人就已经盯上了他。等到他被逼上绝路后,张长海这才通过一句暗语暗示自己把真相藏在了他的空棺材里。
只是种纬到底能不能理解他的这句暗语,那就是他没法考虑的事情了。事实证明,种纬当时确实没有意识到张长海所说的最后一句话不但不是气话,还是对他有所暗示的话。一直过了十年之后,种纬才明白这句话题隐义。
等种纬看明白这份材料里所写的内容,种纬才知道张长海为什么如此谨慎。原来这桩私采国家矿藏的案件的始作俑者藏得如此之深,权利和能力如此之大。怪不得他们最后在事情败露后,还推出了几个替死鬼替他们领下了罪责。甚至象韦婷婷的父亲韦关长,也被他们推出来顶罪了。而实际上,这些人在这件案件败露后,只不过换了个形象就又走上了前台,依旧身居高位而不受影响。(没办法,近期网文管控严格,不能涉及政-治和军-队,老犇在这里模糊的写,各位意会就好,老犇实在不想哪天这本书就直接over了)
这些人涉及君、正两界,甚至从八十年代国家开始勘探红山的矿藏的时候,这些人就开始酝酿着私采红山的矿藏了。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甚至不惜威逼利诱当年的探矿人员,不惜将不听他们话的探矿专家给除掉。
另外种纬还怀疑,后来成立的所谓新红山矿业恐怕依旧是在这些人的控制之下。只不过新红山名义上是国企,需要向国家上缴利税,并且扩大了开采矿藏的规模。至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存在,种纬却不太清楚,还需要他再深入细致的调查一番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由于这桩案子里面涉及一批君正高官,种纬就不得不考虑周绍文一家和对方到底有没有关系?种纬经过分析后得出了结论,至少从案件开始的时候双方是没有关系的,否则这件案子的调查也不会从那时起就开展起来,君方和国安也不会出手那么快,效率那么高。
但后来,他们双方之间有没有交易就不太清楚了。毕竟对方的实力那样强,恐怕就是周绍文家的长辈也没法拒绝对方的示好吧?当然,要说周家会在这件事情上和对方有很深的交集和合作也不大可能。毕竟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原来那伙人就得让出大笔的利益去,恐怕那伙人也不会愿意的吧?
而且话又说回来,如果这件事情搞得太大的话,周家人也不会轻易参加进去的。要知道周家虽然不算是多么重要的人物,但好歹周家还是有将军坐镇的大家族,怎么会轻易的和人同流合污?那可是关系到整个家族兴衰的大事呀!
看了张长海留下的这份材料,再想想这桩案子后来的处理过程,种纬就知道那伙人的能量到底有多大。不过即便这伙人的能量很大,手段足够厉害,但仍旧要抛出几个替罪羊来。当年除了少数死的不明不白的人之外,剩下的几个主犯都被判了重刑,想要出来也只能等在监狱里过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再用保外就医的方式了。至于现在这些人是不是已经出来了,种纬却是没法知道的。除非他专门到相关部门去查这件事,但如果是那样做的话,种纬这边暗地里做的事情马上就会暴露出来,这是现在低调行事的种纬所不愿意看到的。
收好张长海留下的这份遗物证据,种纬准备过后再把这些证物整理一下,把它保存好。毕竟这个笔记本已经保存了十年了,就算外面用塑料袋包着,但那那具潮湿的棺材里面也依然难免会受些影响。如果想要让这些证物继续保持状态的话,种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处理。
可是即便手里有了这份证物,种纬依然不能对那起已经结案的新红山案有什么实质性的举动。第一,这份张长海留下的证言和证词只能算是孤证,在法律上的效力还是比较有限的。除非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这上面的记载的事情,并且形成完整的证据链,这份证据的作用才能体现出来。
第二,张长海留下的这份材料里也有很多地方语焉不详的地方。比如说到张矿长身后的后台是某个强力的人物的时候,他也只能用“听说是某个将军”,或者用“是省里的某个大人物”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样的表述能作为证据使用吗?当然不能!如果种纬真的把这样的证据提交给法庭,那就真成了大笑话。
用不着法官问话,辩护人一句:谁知道那不是其他人想出来蒙骗张长海的?这些话有实际的证据吗?轻轻松松就能把这些所谓证言给挡回来。更何况,提供证言的张长海已经死了,并且在之前的调查中还证明张长海是一名手上有数条人命的杀人犯。到时候法官会采集这份证据呢?还是会相信之前的裁判呢?
其实这两点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得有什么样的力量,才能让现在的政府和司法机构愿意把十年前已经结案的法律裁判案件给翻案?
翻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十年前的所有事情都是错的,凡是接触过那桩案子的人多少都有些责任,主导新红山矿大开发的举动也就变得尴尬了起来。到底当年的人们做的是对还是错?谁又会承担这个责任?
想想也是,不要说别人,就是种纬也是这其中的一员,并且还是受益最大的人。因为那桩案子,种纬可是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和奖励的,并且随后被保送上了警校,也是这桩案子的功劳使然的。
所以说要想把这个案子翻过来,就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了。只有有其他案件又涉及了那起案件,且影响力更大,且又有重大证据出现,那种可能才会出现。否则想把当年的案子翻出来重新侦察和重审,那难度可就太大了。
在此之前,种纬除了整理好手里现有的证据外,就是暗地里进行私自的侦察工作了。可这种侦察工作也是很难被法庭承认用采信的,更何况种纬现在的身份是交管局局长,一个交管局局长私自去调查一起多年前结案的案件,法庭会承认这种侦察行为的合法吗?
当然不会!如果法庭会采信这种证据的话,哪岂不是谁向法庭提交的证据法庭就都得承认和任意翻案了?那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哪儿?此时的种纬,可以说是左右为难!





夜虎 第四十二章 更多证物
带着一种矛盾和纠结的心情,种纬翻开了王春生留下的那些遗物。王春生留下的东西主要是三个笔记本,还有几张光盘。由于这些东西存放的时间都不长,所以这些东西都保存得相当的完好,倒是不用种纬操心它们的保护问题。
种纬没有急于去翻开那三个笔记本,他知道那里面的东西不是他可以在短时间阅读完成的,所以他便将一张光盘插入了电脑的光驱,然后开打了光盘的目录。
按盘片上标明的时间,这张光盘上面的内容是十年前的。种纬不知道怎么隐隐的有种预感,十年前天海最大的案子就是新红山矿案,会不会这张光盘上的内容和那起案子有关呢?如果是的话,可不可以和张长海提供的那份笔记文件和照片形成一个证据链呢?如果是的话,岂不是说明那桩案子有了翻盘的可能?
点开光盘上的一段视频文件,播放软件开始播放内容了。画面上看得出这是一个在饭酒桌上的环境,录像的人就是饭桌上的一个人,看样子摄像机是安装在放在桌子上的某件东西里的。因为随着桌上的菜品不时的旋转,桌上的菜品偶尔会挡到摄像机的镜头。
让种纬惊讶的是饭桌上这些人的说话声音,种纬只听到他们正在谈论的事情正是关于新红山矿善后的。所说的内容无外乎张矿长等人需要判什么刑,需要在里面呆上多长时间。同时碍于现在媒体的关注,暂时没法把他们从里面放出来,只能让他们在里面呆些时日,等媒体关注度降下去以后再说。
其中一个听起来底气很足的人不在镜头之内,但却可以清楚的听到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说道:“要说这几个家伙也够废物的,早就发现问题了还让事情搞大了,按理就不应该救他们,让他们在里面多吃点的好。”
而另外一个人则在一边劝慰道:“虽然这几个家伙废物了一些,但好歹还是比较忠心的。如果这次不管这几个家伙,不把他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好,今后还有谁肯给咱们卖命?替咱们扛雷?所以就算千金市马骨也好,这个邀买人心的举动咱们必须做啊!”
而另外一个在镜头里只露出了半个身体的人说道:“要说弄这几个人也不废什么事,等这股风过去之后。给他们用保外就医的借口弄出来,然后把他们放到外地去即可。只要他们今后老实点不再惹祸,也没人再追这件事的话,这事儿就算过去了。”
听到后面这个人这样说,第一年说话底气很足的那个人道:“这个案子真的没人追了吗?要不是那个退伍兵追那几个现役军人的事情,又怎么会出后面这么多麻烦?谁敢保会没人继续追?这个矿的产出是不错,可事情毕竟都闹这么大了,今后咱们行事还是低调一点,细水长流才好。”
听到这个人这样说,另外几个人的声音纷纷表示赞同。只有一个声音说道:“还不是因为这事儿扯上了几个现役军人?那帮家伙的胆子也太大了点,沾谁不好非沾现役军人的事情,还搞出人命来了。最后还用了那个蹩脚的借口去解释,能不让人起疑吗?结果人家开始调查这个事儿了,得到命令的那个退伍兵能不查吗?这事就怨当初那几个家伙贼大胆,非得把这个事儿搞那么严重。”
再接下来,便是这些人商量新红山新矿未来的事情。听完了这些人商量的内容,种纬禁不住有了一种想痛哭一场的冲动。这桩案子在这伙人的嘴里面就是那么的轻描淡写,根本就不当回事儿。包括现役军人在内的,包括了探矿专家和矿场工人在内的多条人命在这伙人嘴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仿佛只是一个空洞的数字。
不仅如此,听这些人商量的内容,应该就是在新红山矿重新组建,并且扩大建设之前发生的事情。在这些人的谈话内容里,涉及了很多新红山新矿改扩建的事情。最让种纬无语的是,新红山案曝光后,这个成立的所谓的新红山矿业也依旧是由这些人在控制的。无疑,新红山矿业的利润分成也是由这些人决定的。
甚至这些家伙已经在酒桌上大言不惭的商量起来给国家留多少意思一下,给地方多少堵一下嘴,给地方官僚多少活动费用,然后他们该分多少之类的。说到激烈的时候,一些人还围绕着他们之间如何分脏的事情上颇为激动,对各自的利润分成斤斤计较了起来。
听到这些,种纬禁不住有了一种无尽的悲凉之感。一座国有的,具有战略资源价值的稀土矿,就这样被这些贪婪的权贵给私分了。而那些善良的百姓还蒙在鼓里,还以为新红山矿业大开发这件事情真的是由国家主导的,还以为新红山过去的那些案件真的查清楚了,那些冤死的人终于昭雪了。在弄清了这里面的真相之后,种纬怎么不觉得万般的悲凉?
在这段视频的末尾,还有一段稍远距离拍摄的视频,那里面不断出现一些人的全身像,或半身像定格。同时这段视频还配上了字幕,指明视频定格的时候那个人是谁,大致是什么职务。
看到这里的时候,种纬心里面的震惊之感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因为这群人里不仅有军内的高官,还有省里和地方的重要官员,随便拽出来一个就比天海当时的领导的级别高,官位大。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当初自己因为破案获奖的时候,还从这些人当中的某一个手里边接过了国家给自己的奖励!
讽刺,尴尬和疯狂到了极点的讽刺!一群阴谋家,夺占了国家和人民财富的蛆虫,却堂而皇之的主导着这一切,让所有善良和追求公正的人都成了他们手中的傀儡,这怎能不让种纬惊怒交架,恨不得立刻把这些事情都揭露出来。
可是不行!理智让种纬冷静了下来。这些证据躺在王春生手里十年了,为什么王春生没有把这些东西公之于众?王春生那么冷静和有能力的一个人都没能把这些东西公布出来,还不是因为没有把握把这些人都绳之以法么?如果不能把这些人都绳之以法,只把他们当中的少数小人物打掉的话,那这些证据公布出来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种纬狠狠的咬了咬牙,换了一张光盘又开始看第二张光盘里的内容。
这张光盘里的内容更让种纬惊讶了!为什么?因为这张光盘里存储的居然是李天宇和杨欣事件的核心内容!
这些内容里面包括了多次杨欣和李天宇开房的记录,以及两次出现麻烦的全过程,种纬甚至还在其中看到了自己赶去解决麻烦的身影。也就是说,如果这些视频都公布出去的话,种纬自己也将成为当事人,留下职业生涯的污点。
不仅如此,种纬甚至还看到了华子出现在君悦宾馆的视频。而那段视频正是李天宇给种纬看到的那段视频,只不过这段视频的时长更长,甚至还包括了君悦宾馆大堂另外几个角度的视频。从这些视频的内容来看,几乎可以当做直接指证华子犯罪的直接证据。
目前关于王建民、张玉华案的调查起诉工作正在进行的过程当中,王建民指使他人杀害被拆迁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逃是逃不掉了。等将来其他的案情查清楚之后,达到起诉的条件之后,他就将被送上法庭。据种纬得到的消息,王建民是逃不过一个死字的。
不过相比起王建民的案子,华子的案子明显要复杂一些。因为到目前为止,华子对警方的供述始终只承认他对杨欣有恨意,意图报复杨欣这个程度。至于是不是他把杨欣推到了楼下,这却是没法找出直接证据的。一是这个案子曝光出来的时候就是在一年多之前的事情了;二是目前根本没有张玉华谋杀杨欣的直接证据。
华子本身也当了好几年警察,当然知道怎么说才能保住自己的命。所以他在被捕之后一直只说他仇视杨欣,却没有承认他直接动手杀死杨欣的事情。而警方由于证据不足,又没有直接证据支持华子谋杀的推断,所以警方一直是在以其他罪行对华子一伙人进行立案侦察的。
最后给华子一伙人定的罪行,也就是配合王建民等人犯罪的从犯的罪名。这些罪行虽然多,但都是从犯的定罪,所以根本不足以追究华子的罪行。而且由于这桩案子目前是由省城警方进行立案侦察的,作为已经退出天海刑警队的种纬来说,他就更不掌握目前案情的具体进度了。
眼下这些证据虽然指出华子在案发当日确实在君悦宾馆,但依旧没法证明华子直接杀人的事情。唯一的疑点就是,华子报复杨欣的可能倒是有的,但华子又是怎么盯上杨欣和李天宇两人的呢?




夜虎 第四十三章 王叔绝笔
要知道搞这种婚外情的人是最注意保密的。光凭华子一个人的力量,他怎么能做到全程跟踪杨欣和李天宇两人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跟踪李天宇么?李天宇确实目标大了一些,但他的行踪基本上都是保密的。就算是知道他住在君悦宾馆里,李天宇也是没法接近他的。接近杨欣的可能性倒是大一些,但考虑到杨欣已经被人撞破了一次她和李天宇的好事,又怎么会再次犯这种错误呢?更何况李天宇也会在这件事上多加注意,相应的会采取一些保密手段的,华子想跟踪和接近杨欣的难度肯定不小。
再者,当时的华子也不过是个已经退出了警队的普通人,怎么可能有那么大胆子去跟一位一市之长去掰手腕呢?他脑子锈逗了吗?而且据种纬所知道的,华子对他的警察工作还是很认同的。虽然这个人有时候自律性差一点,但他的家庭和生活都是这份工作带给他的,他怎么会不愿意继续干这份工作?可他又为什么会突然从警队离职呢?这里面明显有问题。
可是即便种纬心里面有疑问,但他也没法再见到华子本人了。他现在关押在省城的看守所里面,整个案件都不由天海方面过问,种纬这个已经当上了交管局长的人又怎么有管得了这桩涉嫌灰社会和故意杀人案的案子?
只有一种可能让华子能够接近杨欣和李天宇,那就是有内应,这个结论是种纬在综合考虑和分析之后得出的。否则的话李天宇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恨意,而且一定要对天海和王春生进行报复?再联想到当初那份经过处理过的李艳红的日记,种纬就不得不把疑点集中到了张子明和王春生两人身上。
本着谁实施谁受益的原则,张子明和王春生两人才是李天宇离开天海后最大的受益人。他们两人在李天宇离开天海市之后,一个成了代理市长,一个成了代理公安局长,权利和利益无疑得到了最大化。
虽然从感情上种纬不愿意往这个方向上想,但事实就是事实,种纬没法否认。他必须承认他看不懂王春生,眼前的这些王春生的遗物显然有助于他了解这位王叔,但种纬似乎已经能够预知这些东西里面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一个他也难以触及的秘密。
再换到下一张光盘,这张光盘里的内容则又是一个饭局上的录像。录像内容多是一些人在大谈如何在天海投资,如果才能赚到钱的内容。录像的时间也都比较久远了,录像中出现的人种纬大部分都不认识,但大部分人一身的官气却是能让种纬猜出他们的身份。
集资案?种纬心里有了些想法,继续耐心的看下去。接下去的事情就让他更惊讶了,视频里面居然出现了张子明和省里的一些官员听镜头!不仅如此,这些人还多次和一个港台口音的人热情寒喧,而那个人正是之前传言的王春生所涉及的那起集资案的主角!
所谓的集资案也有张子明和省里的官员参与?如果这个情况属实的话,是不是说王春生是代人受过呢?可王春生为什么会甘愿自戕,也不愿意把这里面的事情都说出来呢?莫非还有什么隐情?
接下来的几张光盘,里面收集的资料都是一些偷偷摄录的内容。这些录像里出现的人物包括了多名在职或已经退休的官员,涉及的事情都是一些种纬听到或没听到过的案件。
比如指向王春生贪污的治安摄像头案,就是某位省里的高官向张子明和王春生托的关系,是由那家企业的人接下的这项业务;比如某刑事案件事生后,某位关系人来向王春生请托的视频;再比如某开发商声称自己是某某领导让自己来的,要求王春生这边在土地开发方面予以照顾等等。
种纬明白了,这些内容都是王春生收集的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证明他在很多起案件中起到的作用都是被动的,都是迫不得已的。这些请托的关系来自于方方面面,既有张子明那边安排过来的,也有比张子是官衔还要大得多的,省里面的一些关系安排过来的。
种纬没法知道王春生录下这些证据的时候的心态,或许是出于自保?或许是出于不平而取的证?或许只是有备无患?这些事情都只能通过王春生留下的那几个笔记本来细细的了解了。只是仅凭这些录像内容,种纬就知道王春生在很多起以权谋私的事情里面都是被动的,迫不得已的。如果王春生把这些视频都拿出来的话,绝对是全省的一场地震!
光盘看完了,种纬把它们小心的收好,然后终于翻开了那几本笔记本最上面的第一本。
刚翻开第一本的封面页,种纬就看到了夹在封面页后面的几张信纸,看纸背透出来的字迹,他就知道这应该是封信。打开这封信,种纬先看了一眼最正面的时间,居然就在不久前!大约王春生自戕前一周多之前写的。也就是说,王春生写下这封信的时候,他很可能已经做好了自戕的准备!?这是一封绝笔信!
带着这份疑惑,种纬开始阅读这封信。
“小纬,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人世了。只是不知道你小子够不够聪明,不会让这封信和这些东西都躺在地下吧?如果是那样的话,我岂不是白死了?
唉,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啊!当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时候,哪里会料到发生这些事情?
1...500501502503504...57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