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犇命牛
原来,这片自古出强兵的山区,战争年代历来是各类部队征兵的绝佳地区。随着战争的推进和历史的变迁,一些参加过战争的老兵随着他们的部队南征北战,有的便流落到了宝岛,也有的移居到了南洋。可他们中的很多人一直心念故土,无时不刻不在想着回故乡看一看。
早在两年之前,就有两们退伍老兵回到了故乡。看到故乡的乡亲们生活较之前有很大变化,没人再会忍饥挨饿,他们由衷的高兴。可是看到故乡的经济始终没有什么大的起色,山民们的收入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山里的特色出产也难以尽产尽销,山里孩子上学的学校也颇为简陋,他们也感到深深的忧虑。
自那时起,这两位老兵便一直在同乡中奔走,试图联络更多的老兵一同回到故乡,然后集大家之力一同为家乡做一点贡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奔走,他们不但联络到了许多有心想回家看一看的老兵。甚至还联络到了几家爱心企业,并且得到了这几家企业的资助。最好的消息是,在这几家企业中有两家商贸公司还同意派员来这里看一看,调研一下投资环境。如果条件适合的话,这两家企业还同意在这里开办企业,然后将这片大山里的土特产远销宝岛和南洋各处。
无疑,在所有的消息里,这个消息是最让他们喜出望外。毕竟,任何捐助只能解一时之困。而如果能够引入投资,为这片大山的特产找到销路,那不啻于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打开了一座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的宝库。这无疑将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
在得知这批以退伍老兵的将和商业考察团一同到来的消息之后,省统战部和招商局便将消息传达到了县里。由于担心一个小小的县把这件政治意义极强的事情搞砸,省里还专门派出了一支十多人的接待队伍,同时派来了省里的一些文艺团体。目的就是要让这些归乡老兵能够找到回家的感觉,希望能够帮助本县争取到一笔重要的外来投资。
这支来自于省里的接待团队一到达县里,稍稍与县里接触过后,便陪同商贸考察团打前站的工作人员一起先行到达山区进行考察。他们考察的目的是在于初步定下考察团的行止,安排好考察团的日程和生活起居,同时寻找考察团内一些成员明确的提到过的村庄和特产,免得等考察团到达之后在大山里盲目跑冤枉路。
先期考察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连续三天的行程下来,先行人员便提出了交通、食宿、医药保证、接待等多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这些若大年纪的退伍老兵恐怕即使能归乡,却无法保证在故乡的健康和安全。这将关系到整个商贸考察是否能够成功,也关系到邻省在海外侨包心目中的投资形象,不得不慎而又慎。
比如交通问题,现在山里已经到了冬季,如果不把山路上的雪清除掉,谁也不敢保证运送商贸考察团的汽车行驶在落满积雪的山路上会不会出事。比如食宿问题,这些退伍老兵都年纪较大,给他们准备的食物都应该尽量软一点。在接待过程中可以让他们品尝一些当地特产,毕竟乡情难却嘛。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品尝的当地特产量不宜过多,也要多注意卫生和食用量,万不可因小失大。
先期考察结束之后,便是县里调集人力配合整改的过程。而在这个时间段内,省里的接待团除了留下一批人员督促整改以外,大部分接待团成员已经返回省城。还有两天时间,商贸考察团的飞机就将在省城落地。省接待团将在省城迎接考察团的成员们,并且在陪同考察团成员与省主要领导见面后,就将一路陪同他们回到本县,开始本县的行程。
留在县里督促整改的人员中,有三名来自省里的安保人员特别显眼。在这三人中,为首的一人摆的谱是相当的大,据说他是省厅某处的副科长。以他的级别,在这样一个地方小县横着走确实是没问题的。而这位老兄也确实一直都在横着走,走起路来的样子像极了鸭子,说起话来的公鸭嗓也挺让人烦。
私下里,陪着他的另外两人都说这个副处长是某位开国将军最小的儿子。平素在家骄生惯养惯了,不会说话办事。这次出来实际上就是来历练一下,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而陪着他的两位,都是负责安保的普通工作人员,有一位甚至是今年部队刚下来的退伍兵。据他们两人说,他们两个的级别都是相当低的,根本就是省厅里面负责跑腿的小人物,有什么事情直接找他们就好。
事情也确实像这两位说的一样,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这两位跟着公安、交通、人武部的一些领导没少在山里转。亲自督促着集合起来的各乡、各村的干部和民兵,把商贸考察团可能通过的道路都清扫了一遍积雪,直到路面完全干净才安心地回县城等待。
等到其他人都离开,只剩下这三人独处的时候,只听其中的二号人物对那位将军公子说道:“我说朱连长,你这谱摆得是不是太大了?过了吧?你这么干有什么用?活儿都让我们两个人干了。”
夜虎 第二十八章特殊任务
“我说老国,你这就不懂了吧?我装得废柴一点,正好降低他们的警惕性。你看我这一天天的,除了吃就是睡,这活儿让你们俩干,你们干得来吗?”被称做朱连长的人斜靠在沙发上,满不在乎地说道,那形象真是像极了一个不懂事的纨绔子弟。
“那也不能对外说我们俩是碎催啊?弄得县里这帮人都不把我们当回事,吃得喝的都是将就着,一点面对上差意思都没有。咱们这都在山里忍了一个来月了,现在到了他们这儿明摆着是上差,可还得过苦日子,何许呢?”被称作老国的人无奈的抱怨着,临了还对一直在一边看热闹的年轻西服男子说道:“你说呢,虫子?”
被称作虫子的年轻西服男子正坐在一边,微笑着看着他们两人的闲扯淡。他腰背英挺,一看就是个出身军旅的汉子,那满脸的风霜颜色更是表明了他是个吃苦耐劳的角色。不过,虫子这个名字一出,恐怕众书友都猜出来他是谁了吧?没错,就是本书的主角——种纬!
而另外两位,一位是侦察连连长朱进,一位是一排长国勇超。他们三人在离开了唐家村不久,就被团长和谢参谋找去,然后便给他们安排了这么一个特殊任务。而表面上似乎已经完全离开回归驻地的特警团也留下来了一部分兵力,这次行动则直接由军内保卫部门指挥,其他人完全不知情。
原来,在此次坠机事故发生之前,空军就发现内部有间谍活动的迹象。而这次飞机部件丢失之后,保卫部门便很快发现一些内部信息早早被泄露了出去。包括坠毁战机的型号、坠机原因、牺牲试飞员的信息等一系列情况,在有关部门尚未对外公开的情况下已经率先被境外媒体查知并公开了出来。
此事一出,让军内负责内部保卫的领导人相当被动。偏偏祸不单行,当古林村事件发生后,明明军方和地方都在刻意地封锁消息,准备实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可就在他们打算暗中抽调兵力,完成对偷盗战机部件的犯罪分子的侦察和抓捕工作,找回丢失的涡轮页片时,古林村事件也已经被境外媒体添油加醋地报道了出来。
明明没人死亡的古林村事件在境外媒体那里,被描述成了血流遍地,镇压百姓合理诉求的暴力事件。这下,当初制定好的计划没法执行了,古林村的封锁也不可能进行了,特警团只能在上级的安排下打道回府。
可是,难道这个案件就不查了,那件丢失的涡轮页片就不找了吗?当然不是!军内保卫部门经过上报以后特别批准,表面上继续安排特警团返回驻地。实际上保卫部门则直接越过最可疑的几个部门和人,再次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划。只是由于担心内鬼作祟,这次保卫部门改变了以往直接上手的调查模式,而是借用特警团的人马进行外围调查,只在关键位置关键点上才由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和指挥工作。
在特警团离开唐家村的前一天,借着特一连和特三连对抗演习的机会,保卫部门便安排战士们在山间隐蔽的地方设立了几处秘密的观察地堡。然后借着夜色的掩护,将精选出来的几十名战士分散安置在地堡里,继续对已经缩小了的可疑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控。而侦察能力最强的特务连一部则留下少数人马继续在县城蹲守,对车站、旅馆等一些可疑的外来人口实施监控。
鉴于即将有商贸考察团到来这件事,保卫部门经过研究后决定:派遣三个完全陌生的面孔,以省公安厅低级保卫人员的身份被安排进接待团内部,近距离观察这个突然出现的商贸考察团是否有问题。就这样,侦察连连长朱进挑选了国勇超和种纬作为他的助手,打进了接待团内部。
这个接待团是省里专门成立的,组成接待团的人员也是由各政府机构抽调而来的。最主要的当然是统战和招商局的人,其他还包括旅游局、商委、文化局、公安厅等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参加接待待团的原因或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有关,或是准备挤进来想这件事中间分一杯羹。
种纬他们三人以公安系统的代表角色出现,任务就是协调各方力量,使这次商贸考察团来访的事情可以安全顺利的开展下去。由于他们所负责的任务范围最广,跨度也最大,因此接待团里面一些大事小情的难免就都落到了他们的身上。这让从未接触过这方面事情的国勇超排长,觉得很是别扭。
“虫子!别在那傻笑,说你呢!你说我说的是不是!”国勇超看到种纬在旁边只笑不说话,不满地抱怨道。自己可是他的排长,种纬总不能不帮自己这个排长,却偏帮侦察连连长朱进吧?
看到国排长对自己不满,种纬笑了笑回答道:“我觉得没什么啊!至少咱们比那些现在还守在山里的兄弟们强,冷不着,也饿不着。”
“你看看,你看看,人家种纬的境界就比你强,你呀,干点事就叫屈!”朱连长抓住了机会趁机贬低国勇超道。
“我去!少根我谈什么境界!有本事你跟着他们跑跑试试,左一趟右一趟的,连个停车场,吃饭厨房的卫生都让老子去看!老子腿都跑细了。你有境界你跟着跑气!”国勇超怒了,直接跳起来向着朱连长吼着。不过他却不敢声音太大,担心楼道里会有人听见。
“我这不演这个角色我演什么?你要觉得这个角色好,咱俩换换也行!不过一个人在屋子里连吃带睡,一见人立刻就得立刻吹牛x,你可得做到位了昂……”朱连长脸上带着一种狡黠的表情对国勇超说道。
听到对方这么说,国勇超立刻就打退堂鼓了。相比于朱进这种能伸能屈,能扁能圆的本事,他国勇超的本事就只是在训练场和演兵场上。让他来朱进那一套,国勇超自问还真是办不到。
不过,国勇超可不是个轻易服输的人。既然嘴上不是人家的对手,那手上他朱进可不是他国勇超的对手。正当国勇超站起来,要给朱进松松筋骨活动活动时,房间门被人从外面敲响了。
“谁呀?”作为几人中年龄最小的种纬,他自然是作为开门的角色的。
“是我啊,小钟!”门外传来一声甜甜糯糯的女声回答着。这次出来执行任务,种纬把自己的姓临时给改了。不然一百个人有九十九个人都会读错,种纬也懒得去挨个解释。
种纬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是接待团里最年轻的团员,来自省招商局的谢芸来了。
谢芸和他年龄接近,在接待团里也是碎催的角色。只不过她的活儿只是替团长跑跑腿儿,通知个事儿什么的,轻松的很。不过种纬仿佛也从一些人的对话里听出来,谢芸的父亲似乎是省里财政口的某位领导,不然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分配到招商局里来。
种纬打开门,只见身材窈窕的谢芸正俏生生地站在门外。
“有事么?”种纬按着朱进的嘱咐,脸上带着微笑问对方道。
“团长让你们过去一趟,又来急活儿了。”谢芸也是面上带着微笑对种纬说道。说着话谢芸越过种纬还向屋里张望了一下,然后小声地对种纬说道:“你们也太辛苦了,你们那个头儿,唉,快去吧。”说完这句话,谢芸转向走开了。
种纬转身回屋,跟朱进和国勇超说了一下团长有请的事情,然后示意国勇超道:“国哥,咱们走吧!”
“老子不去,老子都要累死了!”国勇超一头倒在自己的铺位上,蒙上被子做出一副要睡觉的样子。
“气!”对面的朱进哪能不知道国勇超的心思,这是国勇超让他求对方的意思,可惜朱进才不给国勇超这个脸呢。只见他晃晃荡荡地站起身来,披上外衣对种纬道:“走,小钟,咱们去一趟,你国哥这意思是不想混了,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他。”
朱进的声音不大不小,如果楼道里有人偷听的话,他的声音正好可以让对方听得清清楚楚。
整个接待团都住在县招待所的二楼,这里恐怕是全县最好的住宿地点了。而且自接待团入住以后,县里还专门组织人把整个招待所收拾了一番。虽然时间紧急再搞什么硬件装修显然是来不及了,但经过简单的收拾和软装之后,原先有些脏乱差的招待所看起来还是挺清爽的环境。
接待团团长已经快六十岁的样子,是省统战部副部长,职位可不算低。而且由他来当这个接待团团长,也有点政治挂帅的意思。
在官场历练多年,这位即将卸任的官员颇有些手腕和处事技巧。短短几天的功夫,把来自各个部门,身份、想法、背景、目的都各不相对的一群人捏合得挺像一个整体,最起码到现在为止接待团的工作开展得还算顺利。
夜虎 第二十九章认祖归宗
比如这次大部分接待团成员返回省城准备到机场迎接商贸考察团的机会,老头子就客客气气地让给了副团长去牵头,自己带着少数几个人留下来督促县里接待工作的整改。
谁都知道这个小县里的生活环境和居住环境和省里没法比,更何况这次回去迎接商贸考察团的人,还能在省领导面前露露脸,这是个多好的机会?可老人家似乎已经没有了在仕途上的心思,只想安安稳稳地留下来把工作做好。
对待来自省厅的这几个小字辈,团长没有一点以上凌下的官僚作派,倒像是一位慈祥的邻家爷爷。据朱进说,私下里这位老团长还找他聊过几次天,聊天的内容无外乎规劝他不要对下属太苛待,也要趁着自己年轻多做一番事业之类。而且这位老团长说话循循善诱,言谈间没有一点生硬和严肃的样子,搞得善于做戏的朱进差点演不下去,就差按站老人的意思痛改前非了。
这不,看到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朱进主动来接受任务,老团长就显得非常的高兴,主动打招呼让他们两人落座。
简单的寒喧了几句之后,老人把话题转到了正事上来。
“是这么个事儿,还挺急的。”老团人说话慢悠悠的,一点也听不出紧迫的意思。“这次商贸考察团的副团长,也就是这次出资赞助最多的盛鑫集团的一位股东唐老先生,他有个私人的愿望,刚刚通过关系传过话来。他想找到他们唐家在老家的祖坟,想等回来的时候到祖坟上替自己的父亲磕个头。”
姓唐!回老家?种纬的心骤然一紧,说来还真来了!
怎么就这么巧,刚刚发生完坠机事件的唐家村就迎来了一位唐姓的认祖归宗者,看来上级把他们几个安排过来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对方这是打着什么主意呢?是准备和当地的某些人接上头?还是投石问路?不过这不是自己该过多考虑的事情,自有侦察连连长朱进往上面汇报,自己只要听从命令就可以了。
“哦,这样啊?挺好啊,认祖归宗,挺有孝心的。”朱连长的纨绔子弟模样演得真是没的说,完全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看得对面的老团长禁不住连连咽了几口吐沫,才勉强的平复下了心情。
“呵呵,我想这个事儿咱们这样干。”老团长以商量式的口吻对朱进道:“你安排小国和小钟去趟那个唐先生的老家,找村里人先问问唐先生的祖坟还在不在。别到时候唐先生来了找过去的时候,他的祖坟都让人平了,那可就不好了。”
“我看够呛!”朱进根本不买老团长的帐,摆出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说道:“这都快五十年了,别说坟头了,恐怕就是间房五十年没人住也塌得剩不下什么了,这怎么找!”
“咳,咳……”正用喝水动作掩盖自己尴尬表情的老团长被朱进的言语呛的咳嗽了好几声,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才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啊!能够找到唐老先生的祖坟当然最好了,如果找不到的话,那就和当地村里面协调一个差不多的。反正那位唐老先生六十多岁,打小十几岁就离开了大陆,估计祖坟在哪儿他自己早就忘记了,咱们只要能给他一个寄托就好!”
“那,那人家山里人家谁能答应啊?这家伙,祖宗还有乱认的啊?”朱进似乎没弄懂老团长的意思,挺吃惊地问道。
“所以要让你们跑一趟啊!”老团长有点恨铁不成钢地对朱进道:“这个工作说简单是够简单,可说复杂还挺复杂呐!不过,无论如何,咱们也得把这项工作做好不是,不把这些老爷子伺候好了,让他们找到认祖归宗的地方,找到叶落归根的感觉,他们怎么能常来常往?又怎么能回乡投资兴业?这都是一系列问题啊!”
“哦,您那意思是咱们弄个假的,胡弄那老头儿一下?”朱进那副顽主的模样,别说是老团长了,就连知道他在故意演戏的种纬都恨不能抽他一顿。
“这,这怎么能说是假的呢?祖宗牌位写几个字儿搁那儿,他们不照样得磕头认祖吗?这不就是个寄托吗?”老团长这下有点着急了,露出一副孺子没法可教的表情。
“哦,哦对,对对对,这叫精神寄托,明白了!”朱进终于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道。
“不过,这大冷的天,唉哟……”朱进似乎要本见不得老团长开心,刚说了句明白了,转眼又卖起了关子。
看到他这人样子,老团长也有些无语了。他挺直腰板楞楞地望着朱进在那表演,好一会儿才慢慢地说道:“知道天冷,所以也没打算让你去,就让小国和小钟走一趟就行,这事儿我相信他们能办好。”
“啊?不是,您误会我的意思了,这次我打算自己去!”朱进好像突然醒悟了过来,突然把手豪气的一挥道。“这么大的事情,当然还是我亲自出马才好让您放心啊!”
老团长显然没料到事情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朱进这是哪根筋突然接错了,直接要进入暴走模式了吗?
“没,没事,冷点也没事,做事业嘛!”朱进一副勇往直前的模样说道,只是突然间他又改了口:“小国那家伙闹情绪了,这家伙,现在也开始不听话了。”
“唉……”老团长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这才明白朱进为什么突然这么勇于承担了。原来是手下人造反了,可也难怪。这都好几天了,这个纨绔子弟一天到晚呆在招待所里。不是嫌住宿环境不好,就是嫌吃得不习惯,稍稍出去转一天就埋怨老天爷怎么让这山区这么冷。现在倒好,手下人撂挑子了,自己不干不行了。
“要不,我去劝劝他?”老团长是个老好人的脾气,主动向朱进建议道。
“不用!像这种人给点阳光他就灿烂,一劝他他更来劲了,以后更没法管!”朱进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道:“再说,这事儿就得我来干。”
“这样啊!”老团长思量了一下又扭头对种纬道:“小钟啊,这样你就陪着你们科长去得了,凡事多跑跑多问问,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不了主的,就打电话问我。需要用钱的,呆会先从谢芸那支两千,回头让村里开个收据签个字的都行,咱们团里都有费用,都能报。”
种纬见状赶忙答应。他明白,这是老团长担心朱进这个“公子哥”不靠谱,把工作担子压到了他的身上。
“哦,还有这个!老”团长说着话,从茶杯下面取出一张纸,直接递给种纬道:“这上面是唐老先生老家的地址,还有唐家先祖的碑文。按唐老先生的意思说,他家过去连个碑都没有,如果找到了他家的祖坟,就请咱们帮着提前刻个碑,等他来了就立上去。磕了头,就算认祖归宗了。不然这次商贸考察团来的时间短,日程也差不多都定好了,他怕来不及。”
“明白!”种纬伸手接过了那张纸,他自然不用像朱进一样演戏。不过等他接过那张纸,便像随意一般展了开来念道:“唐家村,唐培恩……”
表面上种纬是随意念的,实际上他是故意念给朱进听的。只不过,虽然种纬从老团长那接受了任务,却不敢真的返回唐家村,毕竟他从那里出来的时间还不够半个月,万一被人认出来可就前功尽弃了。这个任务恐怕除了朱进,他和国排长两人都是爱莫能助了。
心里这样想着,种纬面上却没带出一点情绪。他从谢芸那里领了两千块钱的备用金,像模像样地把钱和纸条放好,和老团长打了个招呼就准备离开。
“老团长,您放心,这个事儿我肯定办好!”临走的时候,朱进像寻常的公子哥儿一样,拍着胸脯跟老团长打着包票:“哎,对了,我听说这地方山里有不少特产呢!回头我给您捎点回来?什么大红枣啦,核桃啦,还有红果……估计也没什么了。哦,对了,听说这山里有狐狸,回头要是有狐狸皮,我给您弄两张回来……”
他那一通许愿,老团长的嘴却已经张开合不上了,等老人反应过来时朱进已经走出了房门。老团长见状赶忙追到门口紧喊道:“小朱,你可别给地方上找麻烦,这事儿要是捅到上面去,大家面子上可都不好看。你父亲那边,你将来也不好交待的。听见了没?”
此时朱进已经走出了老远,只见他随意挥了挥手道:“知道了,真麻烦……”虽然最后几个字的声音低不可闻,但还是让站在门口的老团长长地叹了口气。
“嗨,您也多余,自己长不大,管他干嘛?”屋里传来谢芸的抱怨声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