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虎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犇命牛
李晓东这话说的很有水平,让种纬说话的同时又说了种纬跟这个案子时间最久。如果种纬一旦说出了什么好的意见,那就是因为他跟这个案子最久的缘故,这话绝对不得罪人,也不会让在场的人多想。而如果种纬说的不好的话,那就可以归咎种纬年轻,种纬也不会受影响。一句话把所有人都照顾到了,不得不说李晓东的说话水平还真是高。
李晓东这一说话,会议室里众人的目前都聚焦到了种纬的身上。在场的人已经从刚才的介绍中多少了解到了一些种纬的身份,加上种纬之前抓捕候登山,击毙孔万丰案件中露足了脸,很多人就是不认识种纬这个人,也是知道他的名字和破获的案子的。所以李晓东这一说话,众人便也都不说话了,纷纷把目光聚焦到了种纬的身上。
“对,小种同志说说,这件案子你在部队的时候就跟,很多东西又是你查出来的,你的意见很重要啊!”许副厅长一听李晓东这话,也鼓励种纬道。
种纬一听这话,便规规矩矩的站了起来,先朝在场的众人敬了个礼。许副厅长一看种纬如此小心,禁不住安慰道:“放松点,咱们现在是头脑风暴会,没大没小,不用这么紧张。”
种纬冲许副厅长和李晓东、周志奇、王春生等几个重要领导笑了笑道:“各位老前辈,这个案子我虽然接触的时间最早,但这起案子涉及的面儿实在是太广了。我自认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实在是不太敢太过放肆。既然领导让我讲一讲,我就斗胆提一点自己不成熟的意见。”
听到种纬跟大家客气,在场的警界老鸟们也跟种纬客气了几句,不过大多数人都对种纬的话不以为然,觉得这么个年轻人未必能说出什么有用的话来。
种纬没有直接开口说自己的意见,而是健步走到了会议室的最前面,拿起了一支写字笔在最前面的白版上画了一条线。然后在这条线上标出了八零年,八五年,九零年,九五年,现在,一共五个点,一下就形成了一个时间轴。
“我们知道,八十年代初,国家曾组织过对红山县矿产的调查。只不过随后的调查表明红山的矿产品位比较低,不具备大规模开采的必要,因此国家也就没在新红山投资。”种纬在白版上写下了勘矿两个字,然后在上面画上了一个问号:“但现在看,对这个调查结果,我表示疑议,很可能红山矿的秘密从那里就开始了。”
种纬说到这里的时候,会议室里更静了,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还在响着。刚才众人安静一来听种纬说话,是出于对许副厅长和李晓东两人的尊敬。而现在众人安静下来听种纬讲话,是因为种纬开始把一个思路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而且这条时间线隐隐给大家带来的是清晰的思维,让大家的头脑也跟着清晰了起来。
“对这第一个疑问,肯定涉及相关人和事,这就是一个点。”种纬从时间轴上引出了一条线,用箭头直指勘矿那两个字。接着,种纬在八五年那个位置再点上了一个点道:“据我所知,红山矿业开始开采的时间是八十年代中后期,但开矿需要投入技术、资金和人力资源,所以红山矿业真正开始启动,应该是八十年代中期前后。”
说完这句话,种纬转过来朝着会议室里的众人道:“当然,这个时间还需要去细查。但以这个启动的时间点为基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红山的事情是谁做的,做了什么。而这些发起的人,和红山后来的系列案件脱不了关系。”
种纬说完这句话,会议室里的气氛也凝重了起来。确实是这样,红山矿业的发起人是谁,也就是将来的受益人是谁。而这些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才会干出后续的那些事情。这些人恐怕不但是知情者,甚至还将是同谋者,或者是同案犯。
“这一阶段红山政坛的人事变动,主管领导的调动和去向。历任红山矿业的当家人都要调查,相信这里面会有很多内容的。甚至天海市政坛的人事变化,恐怕也和红山的政坛脱不了关系。”种纬继续说道。
当然他说出这句话的同时,他也注意到王春生的眉毛挑了挑,然后就又恢复了平静。实际上这些想法,恰恰是受到了王春生的启发的。上次王春生说红山案干系重大,涉及方方面面的众多,种纬就想到了这些,只不过直到今天他才有机会说出来。至于上级领导会怎么调查,却是领导们考虑和操心的事情了。
种纬的手指快速略过,直接批到了九五年之后的一个位置:“中间这一段,我们不清楚有没有案件发生。那么就直接跳到这里:红山矿难!红山矿难到底死了多少人?死的都是谁?最后都怎么处理的?谁参与了瞒报?这些事情一定也可以查出来。至于这个矿难到底是矿难还是谋杀案?这更是我们需要调查的一个方向。紧接着,就是这些矿难死亡的人员家属招回了他们在外当兵的亲属,然后就有了后来的四名现役军人死亡,一人失踪的案件。”
夜虎 第八十三章 重要矿藏
种纬继续说道:“现在,失踪的人已经找到了,根据他提供的消息我们往下查就可以了。主要嫌疑人我刚才在介绍情况时已经说了,矿难和四名现役军人的死在时间上几乎分不开。不用犹豫直接查,涉及哪些部门和哪些人,相信谁想把自己摘出去也不易。”
说到矿难和现役军人谋杀案,在这里种纬就一句话简简单单的带过了。实际上事实已经很清楚了,新红山派出所和红山县局的一些人肯定会在被调查之列,这两起案件中的很多嫌疑绝对是同一伙。只要顺着这些线索查下去,谁清白谁有问题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我觉得沿着这个时间轴,对我们重点怀疑和已经掌握案情的案子下手调查,很快就能梳理出一张人际关系网,其他包括资金流向等等的问题一并去查,很快就能让这起案子清晰起来的。种纬讲完自己的意见,向大家敬了个礼,便回了自己的位置。
会议室里的众人都已经忘了吃饭了,所有的人都认真的看着种纬留在白版上的时间轴,有几个人还拿着笔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写着,显然受益不少。
过了一小会儿,许副厅长才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道:“小张啊!把这个抄下来,回头做一张大表格挂起来,记得留下足够的空间,将来咱们案件的进度全可以体现在这张表上。”得到了许副厅长的吩咐,自然有人认真按他的吩咐去做了。
许副厅长转过头来,望着会议室里的人们道:“怎么样?见识了一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了吧?让种纬同志这一弄,整个案了的思路是不是清晰了?”
“不错,不错!这样一来这起案子的整个全都摆在桌面上了,连开展工作也容易了。”李晓东一边说着话,一边望着种纬鼓掌道。
他这一带头,整个会议室里的人们都眼着鼓起了掌,那掌声虽然不算是热烈,但绝对是真诚的,认真的。种纬也赶紧站起来,克制住内心的兴奋向在场的人们回礼表示感谢。
“种纬啊!”掌声方歇,周志奇满面笑容的开口道:“我知道你在军营的时候就有个上军校的梦想,我现在可以和你做个承诺。等这件案子结束以后,我向上级汇报和推荐一下,推荐你上军校,你看怎么样?”
一听周志奇说这话,种纬心里其实很不是滋味儿。虽然当初李武伟给过他一个模糊的承诺,但现在李武伟已经去世,那个承诺还算不算数已经说不准了。更重要的是种纬之前已经得到了袁局长的承诺,明年就送他去上警校了。在这种情况下,推荐上军校这个建议对种纬的诱惑力已经没那么大了。
“哎?老周同志,不会吧?当着我的面挖我们的人?这也太猖狂了吧?”许副厅长一听周志奇做出了这个承诺,当即半开玩笑的开口反击道:“种纬啊!你之前干的那些事情我也知道,表现不错!等这件案子完事了之后,上省里来上警校。至于破获这个案子的功劳,我向上级给你争取,应该差不了的。”
半真半假的,两位领导居然因为培养种纬这件事争执起来了。当然这其实是两位领导调剂现场情绪的一种手段,谁都不会太在意两位领导之间的争执,众人只是羡慕种纬抓住了这次表现的机会,成了最大的赢家。
思路理清了,接下来的工作也好安排了。根据各自擅长和负责的内容不同,具体的任务被分配了下去。
八十年代勘探红山矿藏的事情由省厅的人去查。这事要说也简单,勘探肯定和省矿物研究所分不开,去那边调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
矿难的事情得等到天海以后,派员到红山和新红山去查,涉及瞒报和渎职的情况,则需要上报天海市政府再追查。而且这些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成立多方的联合调查组去详查。
谋杀现役军人的案子由省厅和天海刑侦共同调查,人员构成也将如此构成。只是由于袁局长同红山县公安局李局长关系莫逆,这起案子的天海牵头人变成了王春生。
其他调查诸如矿业投资,银行,保险公司等等的人手也进行了分配,很快工作就得到了细化。
晚上八点刚过,李晓东手下的两名工作人员便风风火火的赶了回来。他们手里拿着一份矿石检测报告,脸上满是兴奋的表情。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不是说昨晚上十点才能出结果么?”李晓东一看这两人出现,而且脸上还是这副表情,自然知道他们取得了突破。
“有重大突破!矿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把最主要的鉴定做出来了,其他那两种矿石还在检测过程中,但大方向已经没错了,所以我们就赶回来了。”两名工作人员本来也是属于那种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但这次两人显然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说说吧!什么结果?”许副厅长打断了李晓东他们的对话,直接问结果。
看到李晓东点了点头,一名工作人员才打开报告说道:“我只念最后结果,经专家初步检测鉴定,三种矿石分别是金矿材,铜矿材和稀土矿材……”
稀土两个字一出,种纬就见李晓东脸上的神色骤然一松,显然这个结果正是他希望见到的。而对种纬和其他人来讲,稀土矿材到底是什么,却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不太弄得懂的。刚才李晓东说有一种涉及国家战略资源的矿产,难道就是这稀土么?这是用来干什么的?
那名工作人员还在继续说道:“那两种矿材专家初步鉴定品位都比较不错,我们没等那两种矿材的具体鉴定结果。只说稀土矿材,经专家鉴定:我们提供的稀土矿材主要成份为:氧化钕、碳酸稀土、氧化镨,三种成份,而且含量较高,非常具有开采价值。”
汇报完这些内容,两名工作人员抬起头来,眼光灼灼的望着李晓东和众人。不用他们自己解释什么,众人从他们的神情就看得出来,他们正准备着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呢!只是刚才他嘴里说出来的一串名词,在场的人们却都吃了个云里雾里,根本没明白是什么意思。
“好,好,辛苦了!”现在在场的的人中,只有李晓东能理解这个消息的意思。他一直阴沉的脸庞上终于带上了一丝笑容,只见他扭过头来冲在场的的人们解释道:“各位,刚才他们说的那几种成份是稀土中的几种重要类型。不过稀土是干什么的呢?可以用一句最简单话告诉大家,稀土材料可以应用于军事工程材料,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多学科,有了这个东西,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很多工业生产都必不可少,你们说这个东西重要不重要?目前咱们国家是稀土的主要出口国,但由于部分地区私采严重,导致稀土出品无序。更严重的是,一些珍贵的稀土资源被贱卖给了我们的竞争对手,导致国家在一些领域对相关国家连一点谈判的筹码都没有,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且不适宜的。”
显然,李晓东很希望在场的人能够对这一盗采盗卖国家稀土资源案件的认识上升到国家的层面。其实他是有些多心了,无论从盗卖国家矿藏来讲,还是瞒报矿难和谋杀现役军人来讲,红山县所发生的事情已经是不可容忍的了。更何况这些人还影响了国家的战略,在场的人对这起案件的重视程度已经上到无与伦比的高度。
实际上从矿物研究所回来的人不仅带来了稀土的成份鉴定报告,还带来了另外一个消息,那就是红山除稀土外,其余两种矿藏金矿石和铜矿石的品位也很不错,和之前已知的低品位矿的结论完全不同。为此矿物研究所那边还奇怪,光凭目视就知道这些矿石的品位不低,可八十年代怎么就得出了那么个低品位矿的结论呢。
在得到了这个消息后,负责调查八十年代矿产勘探的小组马上就提前进入了工作状态。由于现在专案组还有人留在矿物研究所,正等在那里等金矿石和铜矿石的鉴定结果。专案组这边马上传过去消息,让他们马上从正在加班工作的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八十年代矿产勘探的具体细节。
李晓东尤其着重强调了,一定要找到当初参与矿产勘探和鉴定的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紧接着这边负责调查当年矿产勘探细节的人马也出动了,他们争取今晚就传回具体的消息。
没办法,虽然这次对矿石检测的工作没有对矿物研究所的人说矿石样品是取自红山的,但全省的矿藏是什么样的可瞒不住那些整天研究矿藏的专业人士的。相信随着红山矿石调查结论的出台,很快矿物研究所当年参加过红山探矿勘探和做出勘察结论的相关人员就会得到消息。
夜虎 第八十四章 重大突破
不及早出手把这些人控制住,并且尽早搜寻到关键证据的话,也许这个消息很快就会外传,到时候资料就会大白于天下,红山矿业的那些人也将得到消息。那时候不管是毁灭证据,还是集体外逃,都是完全可能的。那样的情况一旦发生,专案组现在的工作可就要失去意义了。
不过这边安排调查小组的人刚走没几分钟,矿物研究所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案件出现了重大突破:一名参加过红山矿产勘探的工程师向专案组自首了。那名工程师恰好是参加了今晚矿石检测的带队工程师,在他看到了警方提供的那些矿石的成份组合时,就知道当年他们被逼干下的事情再也瞒不住了。于是他在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向留守的两名警察提出了自首。
很快,这名工程师很痛快的就把他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似的说了出来。
据他讲,当年的矿产勘探由国家和省矿物研究所两方组成。主要的矿产专家一共五人,其中两人来自北京矿物研究院,另外三人来自于本省的矿物研究所。当时他们在八十年代初其实是顺利的将红山矿藏探明了的,知道红山矿藏无论是矿石品质还是储量都很惊人,绝对是一处值得国家投资开采的富矿。
但在矿产勘探报告基本撰写完前夕,这五名专家及另两名知情的助手都被叫到相关领导那里谈话去了。谈话的内容与其说是谈话,还不如说是直接的威胁。有关领导要他们修改矿产勘探的结论,将红山的矿藏品位降到不值得国家投资开采的程度,至于稀土矿更是要求他们隐去。为了能让他们这些人就犯,相关领导还给他们这些人在提职、加薪,出国留学方面给出了一系列的,具有足够诱惑力的优惠条件。
八十年代的人,还有很多是那种保持了朴素爱国爱岗精神,不妥协不被金钱打动的。虽然受到了领导的拉拢和威逼,但被约来谈话的七人中有四人都明确表示不会接受这些贿赂,只会按照职责规规矩矩的向上级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勘探报告。但显然,这些善良的人们低估了那些人的无耻和狠毒。
在这些人被叫去谈话的第二天,那两名参与报告撰写工作的两名助手就发生了车祸,两人双双死于非命。这一下,剩下的五个人得到这个消息后是既恨又怕。他们一起找到了跟他们谈过话的领导,质问这位领导为什么要逼他们犯罪。结果这位领导给他们的答案也很简单:我也是被逼的,这件事水很深,并且劝他们别再固执己见了。
不答应,很快就会死。或者哪怕自己不会死,自己的亲人可能也会死。答应,就会得到现实的利益,到时候无论如何自己的利益至少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受到影响。如果能得到外出留学的机会,那更可以找机会永远留在国外,那样就永远也没有问题了。
最后,剩下的五名专家都按受了这名领导辗转递过来的要求。现在距离那次地质勘察已经过去了十七八年,目前这五名知情的专家中已经有一人因病去世。剩下的四人一个是国家地质研究院的专家,另外三人都是天海本地的矿产研究方面的专家,其中一人已经退休在家,还有一人去国外留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太猖狂了!赶快,把这些人尽快找到,并且保护起来,务必不能让消息泄露了,我马上去向省长和厅长汇报。这个案子案情重大,光靠我们专案组目前的人手是远远不够的。我看天海的动作也要加快了,否则消息一走漏出去,对手肯可能会采取过激的行动的。”许副厅长听完了最新的消息,和李晓东简单商量了一下,立刻就做出了决定。
今晚,注定了是个不眠夜。
案情紧急,现在已经没法再按组别工作了。派到矿物研究所那边的人得到了最新的命令,要求将今晚在研究所加班的人员全都留住,以加班为名让他们继续呆在研究所里。在专案组没有给出最新命令的情况下,不允许他们单独与外界发生联系。
与此同时,专案组现有的工作人员迅速分组,按照最新得到的消息分别将那名已经退休的矿产专家,以及两名尚在天海的矿产专家的家人都暗中转移和保护了起来。同时安排专人对那名已经退休的矿产专家问话,希望可以尽快取得他的配合。
不仅如此,国安方面还发挥自己的优势,安排京城方面对国家矿物研究所的那名专家也连夜实施了同样的保护手段,相信稍晚一点也会有消息传过来。
种纬也在执行这次任务之列,他们一行人按照最新掌握的消息,把那名已经退休的专家和他的家人接了出来。开始的时候那位专家和他的家人还对突然之间出现的专案组成员有些抗拒,但当那位退休专家得知专案组是为了八十年代初红山勘矿的事情来的,这位专家马上就配合专案做起了他家人的工作。于是很快的,这一家人便悄悄的被转移到了警校培训基地,算是被保护了起来。
这位专家显然早就对今天的事情有了心理准备,他还觉得如今警方的行动有些太迟了呢!没废一点周折,这位专家就把他知道的全部信息都告诉了专案组。包括当时参与的人,对方安排哪位领导出来谈的事,配合他们对红山矿藏勘测的当地人是谁,以及最后给他提了几次职,给了多少好处都说得清清楚楚。
别看红山勘矿的事情过去了过二十年,但显然这位专家早就做足了准备。用他自己的话说话,他早就想为惨死的两名助手讨一个公道了,因为那两名助手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矿业方面的精英人才,如果能活到现在也是挑大梁的专家了。要不是摄于对方能量实在太过强大,他还需要保护一家老小,他早就找机会去上告了。
当然,这位退休专家的话也只能用来听一听罢了,却无法作为最终的证据。毕竟红山勘矿后,这位专家也是提职加薪,在矿产领域也是混得风声水起的。谁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替自己学生讨一个公道的成份可能确实是有的,但这份愿望有多强烈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当晚十二点刚过,省长和省公安厅的几位正副厅长都赶到了警校培训基地。接着,陆续有接到消息的人赶到培训基地。他们都是省公安厅刑侦、经侦等方面的生力军,是被紧急召入专案组的。这些人来的时候都是一脸懵懂的进来,然后一旦确定的身份就被要求交出了个人通信工具,然后被要求到培训教室集合。
专案组现在的人数已经轻轻松松的突破了一百七十人,黑压压的坐满了警校的培训教室。王春生的三级警督衔在一群警监和警督中间根本就排不上号了,如果不是因为他是红山案的重要人物,他连坐上主席台跟领导平等对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跟领导汇报工作了。
这个感觉不但王春生有,种纬也一样有,并且比王春生来得还要强烈,他亲眼看到给几位厅长倒水的警察都挂着二级警司的衔,这让他没法不压力山大。在那名警司给他倒水的时候,种纬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反倒是那名警司顽皮的向他挤了挤眼,这才缓解了种纬的尴尬情绪。
好在种纬的心理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再加上省厅领导里面有两位领导都在天海接见过种纬。而其他几位领导也对种纬在候登山案和孔万丰案上的表现有所耳闻,再加上红山系列案件是由种纬一手揭开的,自然也就对种纬这个小警察很是亲切和蔼了。
半夜一点,从省厅和省城公安局抽调的警力全部按时抵达,红山系列案专案组的扩编顺利完成。专案组第一次会议开始,省厅许副厅长首先点名种纬来介绍案情。
在场有近两百人就座,除了极个别的人外,所有人的年龄和职位都比种纬要高得多。如果在平时种纬哪能有资格获得这样的发言机会?今天获得的这个机会,说白了还是许副厅长看在王春生的面子上,特意给种纬创造的一个机会。否则哪怕种纬曾经参与过什么候登山案、孔万丰案的破获,那也只能证明种纬的素质不错,但在这种级别的专案给会议上介绍案情的机会,还是很难落到种纬头上的。
站在这近两百人面前,背后是一众省厅级的领导,说种纬不紧张那是假的。出人头地,人前显贵的心思几乎所有人都有,种纬也一样。但同时,患得患失的心思很多人也都有。很多人都想当着领导的面表现一番,但很多人都会因为紧张,或者表现失常,或者表现过头,往往会抓不住在领导面前露脸的机会。
夜虎 第八十五章 果断行动
种纬从小吃苦受罪,想考军校,不就是为了将来可以出人头地,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么?今天这个机会突然间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站在主席台的一角,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警监警司,种纬也禁不住有些眼晕,不过他很快还是镇定了下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