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萧去疾不耐烦道:“不就是白莲教教主吗,这个本王知道。”
老仆苦笑道:“殿下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算抛开白莲教教主的身份不提,唐圣月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当年先帝爷领军南征蜀州,唐圣月便随行军中,这是平安先生、蓝相爷、魏大都督、镇北王、魏王等人亲眼所见,做不得假,老奴斗胆说句大不敬的话,若不是太后娘娘誓死不许先帝爷纳妃,恐怕唐圣月已经是当今太妃。”
萧去疾猛地愣住,随即脸上震惊、失落、黯然、无奈皆有。
若是这么算来,唐圣月是他的祖母辈无疑。
那可就真是天上仙子,无缘也无份了。
——
徐北游被唐圣月裹挟带走之后,只觉得恍恍惚惚,不分白日黑夜,不分东西南北,后来更是不知何时彻底昏了过去,待到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正在一处密林中,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散落,在地面上印出块块金斑。
徐北游从地上站起,打量四周,不见其他人,地面很干燥,没有雨后的潮湿痕迹,说明要么他已经远离神都,要么他昏过去的时日不短,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皆有,看来唐圣月此行真的只是为了救陆朴,至于其他不过顺手为之。
徐北游活动了下筋骨,运转体内气机,畅通无碍,又检查了下自己的随身物品,并无异常,走到不远处的小溪旁蹲下,掬了一把冰冷溪水扑在脸上。
下一刻,徐北游的身体瞬间僵硬,背后剑匣中的双剑颤鸣不止。
在小溪的对岸走来一名小姑娘,大约十岁左右,身着锦绣青鸾大袄,脚上是一双做工精细的白色翻毛领棉靴,秀发被扎成两个包子头,用紫色锦缎裹着,然后用细碎紫玛瑙串成的珠链束好,整个人就像粉底玉琢的瓷娃娃一般,看起来可爱无比。
可就是面对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徐北游几乎要拔剑出鞘。
小姑娘轻轻说道:“你打不过我,别白费力气。”
徐北游已经抬起的手又放了下去,望着小姑娘轻声问道:“你是谁?”
小姑娘笑了笑,嗓音清脆道:“徐北游,装傻可就没意思了,我们在龙门客栈见过的。”
徐北游脸色有了片刻的僵硬。
他当然认出了这个小姑娘,正是当日在龙门客栈里跟在端木玉身旁的小姑娘,若不是如此,刚才他也不会想要拔剑。
小姑娘恍然道:“你是想问我叫什么吧?我叫萧元婴,草头萧,元气的元,婴儿的婴。”
徐北游盯着这个小小年纪就有人仙修为的小姑娘,强压下心中诸般思绪,平静问道:“敢问萧元婴姑娘,这里是哪儿?”
萧元婴惊奇道:“真是奇了,你这是迷路了?那你又是怎么走到徽州的?”
“徽州?”徐北游神情复杂,望向左右,无奈道:“我说我是被一位地仙高人随手带到这里的,你信不信?”
萧元婴歪了歪脑袋,反问道:“地仙很了不起吗,我为什么不信?”
徐北游苦笑道:“说得也是,你小小年纪就能踏足人仙境界,肯定是万中无一的谪仙资质,将来登顶地仙境界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的确不值得大惊小怪。”
不料小姑娘却是一本正经道:“你没听说过伤仲永的故事吗?小时候厉害不代表长大了就厉害,天底下从来就没有板上钉钉的事情。”
徐北游有点跟不上萧元婴的跳跃思维,转移话题,试探问道:“萧姑娘不跟在端木公子身边,怎么独身一人来了徽州?还是说端木公子也在附近?”
萧元婴闻言后脸上露出一抹不屑神色,道:“端木玉也配?要不是姐姐交代我护好他的周全,本姑娘才懒得搭理这货。”
萧元婴年纪虽小,但毕竟是天家之人,绝非不谙世事的小丫头,转瞬间就反应过来,狠狠瞪了徐北游一眼,“徐北游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套我的话,是不是想挨打?”
似乎为了表明不是在说笑,她还亮出自己雪白粉嫩的小拳头,在徐北游的眼前晃了晃。
徐北游轻咳一声,连道不敢。
这丫头虽然年纪不大,却是与道门齐仙云齐名的,这拳头虽小,却是摧山裂石的,真要给自己一拳,不说立毙当场,也要去了半条命。
徐北游见小姑娘没有真要动手的意思,又是小心问道:“敢问萧姑娘的姐姐是谁?”
萧元婴把他上下打量了一番,道:“说来你也认识,我姐姐就是萧知南,也不知道你哪里好,竟然让姐姐这么留意,话又说回来,姐姐这么留意你,甚至还让我来接应你,难道是想让你做我的姐夫?”
徐北游猛地连咳几声,这次倒不是故意为之,是真的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
萧元婴哼了一声,“好了,趁着我心情好,你还有什么想问都一起问吧。”
徐北游又是犹豫片刻,问道:“那萧姑娘你是怎么找到我的?”
萧元婴从怀里拿出一方玉佩,散发着淡淡幽光,道:“姐姐也送了你一块同样的玉佩,只要两块玉佩相距不过五百里,便可自生感应,距离越近,感应越强。”
徐北游从怀里取出萧知南送给自己的玉佩,果然与平时大不一样,正散发着幽幽光芒。
徐北游不禁苦笑一声,这位公主殿下的心机果然非同寻常,竟是早在辽州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问也问了,该做点正事了。”萧元婴轻轻一跃跳过小溪,来到徐北游面前,如是说道。
“什么事?”徐北游有些愕然。
萧元婴一把扣住他的手腕,说道:“自然是去江州。”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三十二章 见督主百岁长生
神都,中原暗卫府所在。
中原暗卫府正堂仿照帝都白虎堂,上设铜案虎座,其后墙壁上雕刻有一方硕大的狰狞虎头,下设两列座椅,座椅后有等人高的青铜烛台,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多余装饰,整体气氛肃穆森然。
天色近黄昏,中原暗卫府及其下所有都司的高官全部聚集于此,灯火幽幽,人影绰绰,不过却是无一人敢于落座,包括中原暗卫府都督佥事羊师何在内,所有人都是垂手而立,低眉敛目。
坐在最上首虎座上的是一个老人,也正是因为这个老人,让这满堂如狼似虎的暗卫噤若寒蝉,变成了温顺的家猫。
老人并非是严格意义上的暗卫府中人,但对暗卫中人而言,其威势还要更甚于掌印都督端木睿晟。
只因老人身上有提督暗卫府之职,乃是让无数暗卫闻而色变的督主。
老人放下手中那份墨迹未干的卷宗,平声静气道:“一个唐圣月就能在满城暗卫的眼皮子底下把人救走,暗卫府的脸面都要被你们丢干净了。”
老人说起来细声慢气,语气中听不出半分愠怒的意味,可这满堂暗卫却是脊背发寒,首当其冲的羊师何更是额头有冷汗渗出。
羊师何小心翼翼说道:“是属下思虑不周,未能提前设置射日弩炮,请督主责罚。”
老人平淡道:“责罚是一定的,这是规矩,至于该怎么责罚,那是南镇抚司的事情,用不着老夫去指手画脚。”
羊师何赶紧恭敬应是,看不出半点在郡王府时的不卑不亢。
老人低头摆弄着自己的白皙手指,轻翘出个拈花之状,轻柔道:“陛下派遣老夫去江南,行至中途,忽然察觉神都这边有异,故而转道赶来神都,却还是晚了一步,既然晚了,老夫也没什么法子,只能是顺其自然了。”
羊师何抬起头,小心试探问道:“督主的意思是?”
不怪堂堂中原暗卫府都督佥事要如此低声下气,满朝文武,又有几人不怕这位握有披红大权的内相?
更何况这位内相还是天子近臣,圣眷甚隆,不但提督暗卫府,还被御赐本是只有萧氏亲王才能穿着的玄黑蟒袍,其分量之重,丝毫不次于首辅蓝玉和大都督魏禁。
老人正是天机榜上排名第四的张百岁,字长生,别号平安先生,长居深宫大内,统领内廷二十四衙门和内侍卫,被世间修士视为大内第一高手,与外廷第一高手蓝玉并称为朝廷两大柱石,甚至有人认为若是两人联手,就是掌教真人也奈何不得。
本来按照皇帝陛下的想法,如果公孙仲谋也能归顺朝廷,那便是三只通天巨足一起支撑起朝廷这座大鼎,任凭秋叶如何神通盖世,面对此三人联手也要退避三舍,到时候朝廷是进是退,是打是抚,都是存乎一心,运转如意。故而他才令萧摩诃从中牵线搭桥,试探公孙仲谋是否有此意思。
事实上,公孙仲谋面对萧帝的诚意也已经动心,毕竟公孙家是被魏王萧瑾灭掉的,而萧帝与魏王不和更是举世皆知的事情,更何况两人还有共同大敌道门,于情于理,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可惜道门掌教秋叶也看出了这一点,不惜亲自下山入局,于碧游岛上除去了公孙仲谋,让萧帝的谋划功亏一篑。
张百岁轻声道:“如今站在这屋里都是咱们暗卫府的栋梁,有些话我就直说了。陆朴,一个黄土埋了半截身子的垂暮老朽,能闹出什么风浪?丢了也就丢了,无碍大局,所谓前朝余孽更是无从谈起,当初乃是郑帝禅位于先帝,天下共睹,做不得假。而且这些年来,先帝和当今陛下可曾慢待前朝皇室半分?魏王之生母是郑室公主,郑献帝之妻是我大齐长公主,两家本就是一家。时至今日,我暗卫府乃至整个朝廷的大敌不是什么余孽,而是那些不服王法的方外之人。”
整个暗卫府正堂鸦雀无声。
张百岁从座椅上起身,站在台阶上望着下面恭敬肃立的众暗卫高官,声音愈发轻柔,“方外之人,以道门最是罔顾王法,在咱们朝廷和道门中间,有许多左右摇摆的中立之人,这些人原本都是心向朝廷的,以公孙仲谋为最,可公孙仲谋一死,余下之人尽皆胆寒,咱们当下主要是收拢人心,为了一个陆朴便把唐圣月推向道门,不值得。”
羊师何犹豫再三,还是忍不住说道:“督主,白莲教可是当年太后娘娘钦定的逆贼啊。”
张百岁轻轻瞥了他一眼,只是一眼便让羊师何如遭雷击,待到羊师何脸色苍白地低下头去,这才慢慢说道:“正所谓圣人之道,随世而移,朝政也是如此,当年天下初定,白莲教余孽仍是图谋不轨,故而被太后娘娘定为逆贼,可如今白莲教却是大不一样,那些冥顽不化的余孽都已经死绝,就连白莲教教主唐圣月都是先帝亲封,何逆之有?”
羊师何不敢再有半分多言。
张百岁将双手笼入大袖中,走下台阶,然后向堂外走去,“你们把杜家的事情处理干净,不要留下什么尾巴,要不然物议汹汹,老夫也保你们不住,那时可就要扔出几个替死鬼才能平息下去。至于陆朴和唐圣月,老夫亲自处置。”
包括羊师何在内,堂内所有暗卫悉数单膝跪地,恭声道:“恭送督主。”
张百岁出了暗卫府,身形飞入天际,转眼间便隐没在漆黑的夜色之中。
逍遥地仙,可飞腾于九天之上,尤其是到了十六楼以上的境界,号称朝游沧海暮苍梧。张百岁凌空飞行,穿梭于云雾之间,不多时已经是出了豫州进入齐州地界。
齐州琅琊郡,除了齐王王府坐落于此,还有海外崂山,崂山之上的太清宫便是齐州道门所在。张百岁落在崂山主峰崂顶之上,此时山顶仍有素白残雪,与周围的云海连成一片,虽然是在夜色之下,但也别有一番风景,翻滚如海浪,涌动如大潮,让人叹为观止。
老人眺望着远处在夜色下仍是灯火辉煌的太清宫,喃喃道:“当年崂顶之变,青尘率众突袭太清宫,欲将下榻于此地的先帝置于死地,正巧我张百岁随侍先帝身侧,那时的我手无缚鸡之力,本无幸理,幸而最后关头有天尘大真人出手,侥幸保住一命,更因此与天尘大真人结缘,事后青尘退去,天尘大真人在临走前又传授我玄门正宗妙法龙虎丹道,让我能以残缺之身踏足地仙之境,此等大恩,堪称是天高地厚,我张百岁倾其所有也无以为报。”
张百岁缓缓闭上眼睛,自嘲道:“可自古以来都是忠孝两难全,若不是先帝,我早就死于无名,哪有日后的诸般机缘?若不是先帝照拂,我即便得了龙虎丹道,又如何能有日后的地仙成就?太后临终之前,将今上托付我手,殷殷之情仍在眼前,当今圣上视我为肱骨,事无巨细,皆交付我手,不曾有半分疑虑,两代人之信任,我又当何以报之?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位当世官宦第一人撩袍跪地,重重叩首三次。
“今朝廷道门相看相厌,我身处其中,如入火聚,左右为难。思虑再三,恩情唯有以先后长久而论之,故望天尘大真人于九天天之上,勿要责怪弟子张百岁罔顾恩情,不念当年的救命之恩、授艺之恩,只因世事多变,身不由己。”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三十三章 青鸾郡主萧元婴
单以修为而论,在已经是而立之年的那代人中,以辽王牧棠之和齐王萧白最是出类拔萃,如今都已经是地仙境界,大有一时瑜亮的意思。在接下来的一代年轻人,则是齐仙云一骑绝尘,以人仙修为傲视同代人。再往下,那就是青鸾郡主萧元婴一枝独秀了,同代中无一人能相提并论,小小年纪便与齐仙云齐名,被萧氏上下视为可以超越萧白和牧棠之的谪仙大材,甚至有望成为第二个完颜北月。
萧元婴还未出生时,其父病死,出生不久后,其母也郁郁而终。她被皇后娘娘接入宫中亲自教养,故而与萧知南情同亲生姐妹。其后三岁开蒙,四岁筑基,五岁被萧玄传授萧氏拳意,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窍通百窍通,修为境界一日千里,小小年纪踏足人仙境界,并在十岁那年被封为青鸾郡主,而且坊间传闻只要萧元婴能踏足地仙境界,那么一个不输萧知南的公主尊号也是唾手可得。
不管外人如何去说,萧元婴自己却从来没想这么多,在她看来,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不是父母胜似父母,平日里都是以父皇母后称之,而萧知南更是带着自己从小玩到大的姐姐,皇家也好,天家也罢,说到底还是一家人。郡主也好,公主也罢,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按照规矩萧知南必须是公主,而她就是个郡主,在这点上父皇不偏不倚,按照规矩行事,又有什么好争的?
在萧家,从来都是先讲规矩,后讲道理,最后才论情分。
谁也逾越不得。
萧元婴带着徐北游离开那片密林之后,一路直行,遇山翻山,遇水涉水,小姑娘有人仙修为倒是无虞,却让一品境界的徐北游大感吃不消,几乎每次停下时气海气机都已经近乎匮竭,徐北游就要立刻入定恢复自身气机,然后刚刚恢复便又要继续前行,一路周而复始,没有半分停歇。
不过如此也有好处,使得徐北游体内气机愈发精纯,甚至隐隐有了逼近鬼仙境界的迹象,也许再过不久就能着手汲取莫名剑的剑气神意。
一品境界与鬼仙境界之间有道很高的门槛,被许多修士称作是仙凡之别,不知多少修士被卡在这道门槛上,终其一生只能驻足一品境界,徐北游若是循规蹈矩地向上攀升境界,不说被拦在门槛之外,也要在这道门槛上耗神不少时间,但有公孙仲谋为他留下的四剑遗泽,只要能吸纳莫名一剑的神意,踏足鬼仙境界便是水到渠成,这也不得不让他感慨,寒门与世家相比,未曾起步就已经输了大半。
就这样过了一旬时间,两人不曾入城,甚至不去接触人烟,一路风餐露宿,差不多快要走出徽州境内,此时徐北游却是对徽州没有什么深刻印象,只记得徽州的山是极好的,至于其他,就真的不知道了。
这一日,两人奔行数百里后在一处不知名的山涧歇息,一路上没怎么开口说话的萧元婴忽然皱了皱秀气眉头,说道:“真讨厌,有老鼠。”
“老鼠?”徐北游先是一愣,然后也是如临大敌。
一名白衣道人不知何时出现在两人上方的山岩上,负手而立,双眼开阖之间,一金一银,散发异彩。
徐北游抬头望去,诧异道:“金银玄瞳?!”
白衣道人轻笑道:“不愧是剑宗少主,竟然知道我道门秘术。”
徐北游的心骤然沉了下去,这白衣道人能找到他们的行踪八成就是因为这金银玄瞳。
公孙仲谋曾经为他详细解说过道门各种秘术,在瞳术一项中专门提起了金银玄瞳,据说练成之后双眼呈现金银二色,一眼望气,一眼破妄,可见阴灵鬼魂,可破幻术阵法,甚至还能追踪气机轨迹,堪比佛家的天眼通,若是自身修为达到地仙境界,配合阴阳二气法决,还可修成阴阳洞虚神瞳,号称上照九天日月,下彻九幽碧落,只凭目力便可杀人,厉害非常。
只是此门瞳术修炼艰难,对于双眼资质要求极高,道门已经数十年未曾有人能够练成,哪怕资质高绝如齐仙云,也只能望而却步,却不想这名道人竟是修成了此等秘术。
白衣道人飘然落下,站在两人的不远处,一金一银两色的双瞳先是盯着徐北游,然后又望向萧元婴,轻声道:“久闻青鸾郡主大名,今日得见可谓是一大幸事。”
脾气秉性与温婉可人丝毫不沾边的萧元婴有些不耐烦,开门见山地问道:“你是谁?镇魔殿的狗腿子吗?”
白衣道人看上去不过是三十余岁的年纪,望向萧元婴的目光中有一抹隐晦的狂热,温声道:“贫道并非隶属于镇魔殿,而是药师殿中人。”
萧元婴冷冷道:“这么说来,你是要多管闲事了吗?”
白衣道人又是摇头道:“非也非也,贫道并非是为了剑宗少主而来,而是为了青鸾郡主,贫道想请郡主去寒舍一叙,还望郡主不吝赏光。”
萧元婴向前踏出一步,没有任何声响,甚至没有尘土飞扬,只是单凭体魄就踩踏出一个方圆数丈大小的圆坑,缓缓说道:“好狗不挡路。”
白衣道人仍是没有丝毫动怒,语气平和道:“贫道听闻天家最重规矩礼数,可郡主此言却是无礼得很,难道这就是萧家的礼数?”
萧元婴针锋相对道:“不管你为谁而来,都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礼数是对人讲的,你是吗?”
徐北游闻言后不由微微侧目,想不到这丫头年纪不大,倒是一口尖牙利齿,想来那位以端庄贤良而闻名于世的皇后娘娘断然不会教她这些,难道是经常走南闯北的萧知南教给她的?
白衣道人终于是维持不住脸上的平和淡然,露出几分森然意味,威胁道:“既然郡主不愿随贫道去,那贫道就只好自己动手请了。”
随着白衣道人话音落下,一道道身影出现在山涧四周,朝着下方的两人虎视眈眈。
徐北游抬头望去,发现这些身影竟是一个个女子,不过这些女子周身不着丝缕,只是在关键部位略作遮掩,而且两眼瞳孔中呈现出诡异银色,不似常人双腿站立,而是如同猿类那般四肢并用,紧紧攀附在陡峭岩壁上,远远望去好似硕大的壁虎。
这些可怜人分明是先被人抹去了神智,然后又被炼制得与野兽无异,最后还要被这白衣道人如器物一般驱使。
那么这白衣道人为萧元婴而来的目的也就昭然若揭了。
萧元婴自然也瞧见了这些好似野兽的女子,虽然没有勃然大怒,但是小脸也阴沉下来,沉声道:“好得很呐,有什么手段都使出来吧!”
一声尖利声响。
一名女子率先跃下,双手十指如钩,闪烁着蓝汪汪的光芒,扑向萧元婴。
萧元婴甚至没有抬头去看,视线仍是停留在白衣道人的身上,原地摆出个弓步握拳的起手式,然后小小拳头向上一挥。
这个还在半空中的女子直接炸裂开来,变成一团血雾。
白衣道人眯起眼睛,轻声道:“好一个萧家拳意。”
萧元婴低声道:“徐北游,你去对付那些不人不鬼的东西,这妖道交给我。”
萧元婴说完也不等徐北游答复,悍然出手。
只见以她的脊椎为起始,然后从胸腹、肩膀、手肘、手腕、到拳头,依次响起一连串爆裂声响,拳势破空,响起一声震耳雷音,大有击水三千里之势。
萧家拳意,说到底还是落在一个拳上,这一拳曾经打破孟婆的法器钵盂。
在白衣道人的视线中骤然出现一个精致的小拳头,然后这个小拳头越来越大,直至占据了他的整个视野。
下一刻,伴随着轰然一声,白衣道人整个人倒飞出去,脸上还带着诧异神色。
与此同时,那些好似野兽的女子也已经悉数从山壁上跃下。
而徐北游握有双剑在手。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三十四章 金银瞳道人无叶
徐北游出手便是剑十一,错影分光。
只见徐北游整个人一化二,二化四,转眼间竟是出现四个徐北游的身影。
从山壁上扑下的人形野兽均是一愣,难辨真假。
四个徐北游中只有一人是真身,另外三道身影则是剑气所化,但同样可以伤人杀人。若是修为到了神仙境界,用出此剑时能一人化千万,一剑可挡百万师绝不仅仅只是一句狂言空话。
四个徐北游一起迎上,双方刚一接触,就有两只人形野兽被开膛剖腹,哀鸣不止。
徐北游挑了挑眉,这些人形野兽虽然不着衣甲,但一身皮肤却硬若精铁,若是手无天岚、却邪这等利器,应对起来相当不易。
剩下的十余只人形野兽不管那两只濒死的同伴,朝着徐北游一涌而来。
四个“徐北游”身形急转,每人两剑,总共八剑剑光煌煌,与这些人形野兽的十指相撞,发出一连串的金属铮鸣声音。
如今的徐北游还不能达到一心四用自成剑阵的境界,其余三个“徐北游”只能跟着本尊的动作亦步亦趋,不过这些人形野兽没有理智,而驭使这些人形野兽的白衣道人又被萧元婴一拳打飞出去,自顾不暇,所以她们只能凭着本能和血肉之躯硬抗徐北游的剑势,不多时便已经鲜血淋漓。
1...4445464748...4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