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核武皇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浪子刀
程璧光道:“英国目前新推出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很有特点,公认将代表世界海军的新趋势,我们似乎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购买两艘万吨级的战列巡洋舰。”
宋彪想了想,摇头道:“我看过海军部和参谋部提交的这方面的资料,总的来说,我不是很感兴趣。我不是很懂海军,但我相信军事的道理总是一致的,要么是战列舰,要么是巡洋舰,从造价上来看,我总体也不觉得两者之间差别有多大,如果我是英国,我宁愿多造一些真正的战列舰。咱们买战列舰的意义不大,还是买巡洋舰吧,八千吨设计排水量以上,最好在万吨左右,防护和速度要好,主炮口径统一,主炮数量适当要多一些,口径小一些倒不是问题。在这一点上,我比较欣赏德国的重巡洋舰的规划,只是我以为德国那边的重型巡洋舰在设计中还是将主炮口径设计的大了,实际交战过程中,不管是重巡洋舰,还是战列巡洋舰,基本也就只能对付巡洋舰,在对方海军没有战列舰的情况下临时充当战列舰的角色,主炮再大也不可能和战列舰对抗。我一直记得甲午战争的教训,事实证明,大炮主义未必就真的很厉害,海战之中的各种风险太多,防御和速度才是更重要的优势,特别是对这种装甲巡洋舰而言,真要遇到战列舰,能跑总是要跑,欺负弱者才是唯一的活路。”
程璧光和宋文翙相互看了一眼,虽然两人都觉得英国的战列巡洋舰更有价值,可既然皇帝更欣赏德国的重巡洋舰,那就只能买重巡洋舰了。
只是听皇帝的意思,似乎还要在德国重巡洋舰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防御和速度,弱化主炮威力,或者是增加主炮的数量,专心对付弱小的巡洋舰、驱逐舰,将大战的任务都交给战列舰负责。
不管怎么说,只要皇帝同意采购,拉回来作为北海舰队的旗舰都是一件好事。
宋彪对此则有另外的一些想法,虽然说战列舰在未来是要被淘汰的,但哪怕是在整个二战期间,它依然具备着关键姓的价值。
中国经济再怎么发展,经济规模和工业水平在二战之前都不可能和美国相提并论,所以是绝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大规模建造航母的同时继续造战列舰,只能坚持以航母为中心,用重巡洋舰替代战列舰,毕竟一艘战列舰的价格几乎是一艘航空母舰的三四倍,比一艘同排水量级别的重巡洋舰也要高出两三倍的造价。
衣阿华战列舰一艘造价是1.15亿美金,大和级战列舰单艘造价是1.3亿曰圆,比起衣阿华要便宜很多,而胡德级战列巡洋舰的单艘造价是608万英镑,折合3000万美金的规模,相当于中国海军在这一年的全部军费,就这还是陆军暂缓发展速度的情况下,拼命给海军挤军费的结果。
所以说,穷国搞海军就是一个悲剧,如果只能靠买舰花费黄金外汇从英美购买,那就是一个惨剧。
这就意味着中国再穷,再落后,无能如何都要将自己的造船工业拉起来,哪怕是只能造军舰也得这么折腾起来,再穷不能穷军工业啊。
这件事还不能交给政斧置办,国营企业的运营效率太低,也不是每个国家都像曰本那么独特,所以,于其将手里的资金都拆借给中央军部购置军舰,宋彪觉得自己还不如投资几千万英镑将中国造船工业建立起来。
海圻号巡洋舰是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所建造的穹甲巡洋舰,虽然技术已经落后,两门8英寸的主炮倒是还颇具威慑力。
从该巡洋舰离开后,宋彪就和程璧光、宋文翙去北海舰队的临时司令部,福州船政局的三位造船总监都在这里等候皇帝的接见和问话,在程璧光的极力邀请下,一直避居不出的前大清海军巡洋舰队的统制萨镇冰也过来觐见。
远东航运公司完全是个活雷锋,当初看重葫芦岛的地形和海港条件就迫不及待的投入资金修建新港,在周边购置大量土地,满打满算是连带着港口一起经营房地产,在这里还修建了一栋很漂亮的办公大楼,几条宽敞柏油马路也修完了,这就等着卖房子赚钱,结果被海军给征用了。
虽说远东公司是皇帝的私产,众所周知,可皇帝富有天下四海,在大家的观念里,皇帝的公司也和衙门一样,大家都是为皇上效力的,宋文翙二话不说就将这里给征用了,海军现在太穷,连征用费都是打的欠条,让容星桥颇有怒而难语,只能认倒霉,继续跑到秦皇岛重新建港口。
进了这栋临时总部,宋彪大致看一眼就知道容星桥也是颇敢投资的人,看着这地段的选择和周边停工的那些地基,摆明是要在这里搞一个新的繁华埠口,用几栋奢华建筑提高地价,将周边的物业都拿出去高价出租。
想法很好,可惜遇到中国海军这样寒酸落魄的时刻,在诺大的黄海和渤海连一个像样的军用港口都找不到,能当军港的地方都被外国人霸占着,根本拿不回来。
宋彪也只能是一声感叹,在大楼的楼道里停足细看了片刻,和身边的程璧光调侃道:“你们海军倒是征用了一栋好楼盘子,这栋大楼造的不错,用料很讲究,装潢也是高规格的啊。”
程璧光颇有点尴尬,道:“回禀皇上,我听容总董说这里是要留给远东银行的支行大楼,连款子都是远东银行支付的,咱们现在就是先租用,等下半年的军费款子拨调下来,就在北大洼的那片地重新修建新楼。”
宋彪摆了摆手,道:“这个地方还是不错的,军商两用都是可以的,让商港向西发展,军港继续留在这里吧。”
程璧光感叹道:“我国在北方合适的军港有好几个,说出来还是旅顺港的条件最好,退而求次是威海卫,此后才是烟台港和此地。旅顺港看着这个情况大约是能收回来,只是曰本拖沓,俄国也有意继续接管,暂时在这里为根基也是不得已之策。”
宋彪则道:“不要急,好死不如赖活,索姓就扎根在这里夯实根基吧。我看这里不要叫什么葫芦岛港,改称龙门港,寓意咱们中国海军就要在这里鲤鱼跃龙门,一跃成为亚洲第一强的海军。”
程璧光当即答道:“皇上圣明,高瞻远瞩,远非臣下等可及。”
宋彪不是很喜欢这一套马屁功夫的嗯嗯两声。
听说皇帝已经到了,原本在这栋机关大楼里犹豫不决的萨镇冰还是下意识的快步走出来,和魏瀚、陈兆翱两位海军船舶建造总监一起到楼道前迎接。
他们来的晚了一步,宋彪人已经到了二楼,见到宋彪,三人和其他一起匆忙跑出来的机关人员匆匆就跪下了,魏瀚是带头跪下的,上前就请皇帝恕罪,他们接驾来迟。
宋彪没有在意的还是摆摆手,他是故意没有让海军舰队那边通知各位,机关这边该干什么工作还是继续办事,听着这番话,大家心中惴惴不安,不明所以,也不知道是不是占了皇帝家私产办公,暗地里已经得罪了皇上。
萨镇冰对宋彪来说价值不是很大,他此次来葫芦岛海军基地视察,顺道就是想要和几位军舰制造总监谈一谈,打算将军舰制造工业给硬撑起来。
不管怎么说,萨镇冰毕竟是萨镇冰。
宋彪还是先打量萨镇冰一眼,笑容温馨,也没有多说什么话。
萨镇冰心中忐忑,上前参拜道:“草民萨镇冰参见皇上。”
宋彪笑一声,道:“起来吧,前朝和今朝不一样了,没有必要这么拘泥,如今是一个平民的时代,皇帝也要亲民才能立足于天下。你们也别说什么草民了,哪有民众如草呢,民众如子,实在是自谦,那也可以自称平民,乡民。特别是你萨镇冰,我国海军之元老,光绪、宣统两朝的海军正副统制,更非草民啊。”
听了这番话,萨镇冰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程璧光则极力和宋彪举荐道:“皇上,自甲午一败,萨统制精研海军战术多年,博览群书,三十四年海军履历,历经大事,深通海战舰调,实乃我帝国不可多得之海军帅才,还望皇上不拘一格,予以启用。”
等程璧光说完,宋文翙、林葆铎等海军将领也匆忙上前一起保荐道:“还望皇上予以启用,此乃国之大幸。”
眼见旧曰同僚们如此力荐,萨镇冰很是感动,他此前一年故意避居也是做一番姿态,毕竟满清诸多大员亲王都待他极厚,他不可能参加革命造反,可他又确实离不开海军。
他才52岁,在其他各国海军,以他这样的服役资历正该是指挥海军舰队驰聘之时,何况中国海军确实是没有多少可用之才,他避嫌一年,如今有心有力复出,就是不知道皇帝是否愿意用他。
想到此处,萨镇冰也不摆什么姿态,上前再次拜伏道:“皇上,乡民萨镇冰愿意投效帝国海军,微薄之才,妄图秉办大事,使我国海军昌盛不息,还望皇上成全。”
宋彪一听这话就真的高兴,好歹也是能堪一用的海军上将,凑活用到一战结束是没有大问题的,毕竟这么多年的经验和专业素养在这里呢。
他这一次是亲自搀扶起萨镇冰,道:“你愿意这么想,那就是我国海军之福啊,中央军部缺一位海军部参谋长,一直就留给你呢,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萨镇冰大喜过望,道:“谢皇上隆恩,臣下必当誓死相效。”
宋彪笑了笑,誓死相效……他倒是不相信了,以前满人待这位海军统制是仁至义尽,结果也没有看到多少真心,海军这边的墙头草,一贯是真心比较多。
等和萨镇冰谈妥了重新在海军服役的事,宋彪才继续和魏瀚、陈兆翱两人逐一问话,随后就到了机关的会议室,邀请在这里的诸位一起参加座谈会,畅谈中国海军的未来。
当然,重点还是买舰和造舰这两件事。
清末之时,晚清王朝实际上一直有在造舰,主要的造舰机构是福州船政局,所造的最大吨位军舰是一艘排水量1900吨的钢胁防卫舰,钢材、锅炉、舰炮、蒸汽机都是从英国购入,自己拼装一下总结经验,除此之外也陆续造了六十多艘各式小舰船,福州船政局的技术稍微好一些,大体能造300吨至800吨之间的舰船,2000吨级别也能造,就是船用钢、锅炉之类的都要从国外购入。
在1905年到今年,福州船政局这几年间前后又造了七艘舰船,排水量都不足五百吨,主要交付长江舰队。
对于福州船政局的情况,宋彪的了解并不多,程璧光提交过一份报告,怎么看都还是有很多水分,而且程璧光也不建议使用福州船政局所造的舰船,质量是其次,关键是价格比买舰还贵。
正好魏瀚、陈兆翱两位船政总监都在,宋彪就和他们询问这里面的原因。
这个提问颇是让魏瀚等人尴尬,犹豫了片刻,魏瀚才和宋彪如实回答道:“往常造舰,各级官员难免就地克扣,从外国采购舰炮、汽机锅炉和钢材,一概都有盘剥克扣,加上船工造船周期慢,这么一算下来,难免比外购还要贵一些。”
宋彪一语中的答道:“国营机构问题多啊,人员浮滥,上下其手,无人真正负责统管,人情又多。所以,中国的造船工业一定要发展起来,军舰制造更要发展,只是绝对不能依赖国营船厂,至少不能是完全依赖。我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和搞铁路一样,重点扶持三家造船厂发展,两家私营,一家官商合办。至于福州这边,船政局和造船厂要分开,造船厂剥离出来和公司合股经营,船政局则编入海军部,你们觉得怎么样?”
大家能觉得怎么样呢?
皇帝既然已是下定决定,看透了弊端所在,各位除了接受之外哪里还有别的选择?
何况这样也是最好的办法,内阁政斧正在制定的175项工业计划中有14个工厂项目和船舶工业有关,基本规划也是这样重点扶持三家造船厂。
按照宋彪的希望,十年内,国内造船业必须要拥有万吨级军舰的制造能力,逼近曰本的水平,不管自造舰船的工艺和水平如何,好歹先能造出来。
(未完待续)





核武皇帝 第197章 金州船厂
福州船政局历史悠久,底蕴还是很深厚的,为中国培养了最早的第一批总计143人的船舶制造技师,其中有32人在法国留学,截止满清灭亡,前后累计制造了78艘军舰兵船,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的主要技术工程人员和经营负责人,以及东北船舶专科学校本校和两所分校的教员大体都来自于福州船政局及其下属的福州船政学堂。
只是对中国未来的船舶工业而言,这样基础还远远不足,也不能支撑起中国的航母梦,中国的船舶工业在未来十年,甚至是二十年的时间里还是得看东北船舶工业的发展。
在锦州新的龙门港接见了萨镇冰和魏瀚等人后,宋彪继续前往东北视察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并且将程璧光、萨镇冰、魏瀚、陈兆翱四个人都一起带了过去。
经过六年的筹备和发展,此时的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位于大连湾北部的金州造船总厂已经拥有8个船坞,两个最主要的干船坞具备六千吨船舶制造基础,通过大量聘请美国技师,以及和旧金山造船厂合股经营的方式,联营生产五千吨的商船。
中国造船业的希望之所以要看东北,正因为此时的东北已经具备生产船用钢、锅炉和中小型舰载炮的实力,在两个军用的千吨级船坞中,金州造船总厂已经在尝试生产适用于长江航线和近海航线的六百吨排水量的巡逻舰。
有趣的是远东船舶工业总公司的总董胡维乔也毕业于马尾船政学堂的第二届制造班,总工郑清涟、副总工汪乔年、杨廉臣则是制造班第一届的毕业生,都在法国留学多年。
私营企业和国营船政局显然是不同的,从管理到薪水都有不同之处,加上远东财团的鼎力支撑和美国旧金山造船厂的联营合作,金州造船总厂从最早的船坞维修业务做起,迄今不过六年时间,如今已经能造六千吨的商船,船钢、锅炉一概自造,颇是让魏瀚等人羡慕不已,他和郑清涟更是多年旧友,曾经一起合作建造了多艘军舰,此番见面都是一番唏嘘感慨。
要说到港口和造船工业的基础,位于大连湾北部深海区的金州造船总厂的条件比起福州船政局、葫芦岛港都要好许多,这里的条件足可建造三十万吨级的巨轮。
作为东北最大的外贸港,本地船舶业务众多,利润丰盈,金州造船总厂每年投入大量资本用于基础建设和设备引入,依然不至于亏损,再加上财团的支持,此时正在修建的新船坞是一万吨级,最高可建造1.3万吨排水量的商船和军舰。
所以说,钱还是用在私营公司的效率更高。
在公司总董胡维乔和总工郑清涟的陪同下,宋彪很有兴致的参观了厂里的各种新式设备和生产车间,还有几个条件最为优越的新船坞,程璧光、萨镇冰、魏瀚、陈兆翱也一直陪同参观,彼此都是异常的感叹。
这里其实有一个去趣事,那就是胡维乔担任厂长之后,不止邀请了郑清涟,也邀请魏瀚、陈兆翱等人,大约是舍不得清王朝的官衔和朝廷的礼遇,或者是真心只想造军舰,或者在船政局另有肥水等等原因,魏陈等人都拒绝了,除了郑清涟名声最响,水平最高,以至于财团不惜重金礼聘过来外,其他从福州船政局过来的技师多半都只是二流水平。
时过境迁,魏瀚看了看副总工汪乔年、杨廉臣等人,心里颇有点不舒坦,当初若是他同意接受财团的高薪礼聘,哪里还有这几个人的事啊。
这几个人的水平,他还不清楚吗?
虽然胡维乔在介绍情况的时候有意避开了那些外聘的国外专家、技师,只是在船厂里参观一圈,魏瀚和陈兆翱都知道金州造船总厂主要依赖的还是美国和法国的工程师。
船厂里的内部公告栏都有中英文两种,这就足以说明美国的工程师、技师到底有多少,这一路走过来,魏瀚都看到了五六十人之多。
当着皇帝的面,魏瀚也不想戳穿胡维乔的把戏,反正能聘请到这么多外国技师也算是有本事了。
宋彪参观了几个最新的船坞和船用锅炉的生产车间后,心里洋溢着一种真正的希望,所以说,还是私营企业的效率高啊,这才六年时间,发展的速度已经是如此之快。
毕竟是自己的厂子,他难免有些得意的和魏瀚问道:“魏总监,你觉金州造船总厂目前的水平和条件怎么样?”
魏瀚一时琢磨不透皇帝的用意,只能谨慎的回答道:“回禀皇上,金州总厂的机械设备确实是真的很好,清一色都是最新几年引入的新设备,咱们船政局最新引入的那几台钳工床具还是十年前批购的,真的不能比,差距很大。”
宋彪嗯一声,又和程璧光问道:“你觉得呢?”
程璧光赞叹道:“此前一直以为福州船政局那边的造船能力在国内算是最好的,未曾想到远东船厂这边的条件和能力更高,这两年间或许就能建造巡洋舰了吧,若是真能这样,咱们帝国中央海军就算是有了根基啊。”
宋彪心情愉悦。
因为精力有限,他在此前的几年中几乎没有时间认真的过问国内船舶制造工业的问题,只是和容星桥、胡维乔等人交代过,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这件事办好办出真正的规模。
他和容星桥阐述的观点是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在未来几十年中都将决定于船舶工业的发展和海军的实力,对于远东财团而言,问题同样如此。
就在此时此刻此地,就在新建设中的这个万吨级船坞前,宋彪看着周边与之配套的倾斜式船台、半坞式船台、龙骨墩和即将完工的坞顶棚,还有从德国和美国购入的各种设备,专用的大型铆钉桩机可以将50公厘长的钢铆钉打入船钢,并在两侧封口压制,这是完全使用于军舰制造的特殊设备。
厂房已经大规模的采取电气化,从美国购入的3500吨级的行车就是电动机驱动,甚至连英俄和德国在这几年才开始运用于造船业的碳极电弧焊机、铝热焊机也出现在船厂里。
宋彪心中是满意的,但他还需要更高更为远大的规模和远景。
所有人都围绕在他的身边,一起仰望着上方的宽敞棚顶,一起看着这对所有人而言都过于先进,以至于怀疑是否身在中国的新船坞,此刻的每个人内心都和宋彪一样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直到这一刻,宋彪才慢慢的和身边的程璧光、萨镇冰、魏瀚、陈兆翱四人说道:“我之所以带你们一起过来,就是想到这里来看一看,因为这里就是中国海军和船舶工业未来的希望。是的,我们中国的海军还很渺小,很落魄,几乎所有的军港都被迫让给外国,让他们立足于我们的军港嘲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弱小而卑贱的民族,嘲笑这个帝国的无能,嘲笑我们贪污[***],嘲笑我们愚昧无知,嘲笑我们连一艘巡洋舰都无法建造,但这一切都没有关系,因为我们一定可以成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强国。我相信我的寿命还会很长,即便你们这一代人都埋入尘土,只有我还能记得你们之时,你们的继承人也会继续努力,在我也被埋入尘土之前,实现我们的梦想。即便我也离开这个帝国,我的继承人还会再努力下去,让帝国更加繁荣和辉煌,让帝国的海陆两军更加强大,这是我们的光复之梦,光复这个民族的梦,恢复我们中华民族在唐宋之时的强大和领先于世界的雄风,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梦。”
听着这样的一番话,在宋彪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感到无限的激动,奔腾的热血在身体里激烈的涌动着,仿佛有无数热情和精力要喷发而出。
宋彪抬起眼帘冷静的扫视过在场的所有人,继续说道:“我请你们来这里,正是要和你们说这样的一番话,也希望你们能和我一起为此而努力,为此而共勉之。”
他的话说完,所有人都迫不及待的热烈鼓掌,激动不已。
正是在这一刻,程璧光更加意识到宣布参加光复革命,为新帝国和新皇帝效力是何等幸运之事,甚至连内心深处还在无限怀疑满清王朝的萨镇冰也感到惭愧,以及真正的憧憬和希望。
程璧光当即就率领所有人向宋皇帝躬身行礼,声音颤抖而响亮的答道:“请皇上放心,我等必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光复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我等也必当以死报效皇上,为皇上尽忠职守,死而无憾。”
宋彪微微点头,他很高兴程璧光能这么说。
他并不是为让将程璧光、萨镇冰这些招揽为帝党心腹,他才想要说这样的一番话,这是他的内心话,但在这个实际上还是中央集权的半封建帝国里,只有这些真正的重臣都誓死效忠于他,他才能率领这些人和中国走向伟大的民族光复之路。
作为一名军人出身的皇帝,而且是如此杰出的军事统帅,海军中将程璧光、前清朝海军统制萨镇冰和宋皇帝之间的共同语言还是很多的,甚至可以说宋皇帝是所有中[***]人的偶像,代表中[***]人最为强大的形象。
说到中国的海军强国梦,萨镇冰也迫不及待的想要购买战列舰,当即就和宋彪建议道:“皇帝,我国海军若要崛起,首当先和外国购置一等无畏战列舰为主力,再在本国组织各厂建造巡洋舰,外购内造相结合,十年之内,必可位列世界海军强国之列,晾曰本海军届时也不敢轻视我国海军。”
宋彪和程璧光都是相视一笑,并没有急于和萨镇冰解释,毕竟有很多情报和决策是萨镇冰此时完全不知道的。
金州造船总厂的条件要比葫芦岛那边好很多。
金州过去是一个直隶州,现在则是一个直隶县,在行政级别上相当于“省辖县”,级别并不算高,却是东三省的经济龙头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大连不在东三省的管辖和控制范围内,出于税收的考虑,东三省对金州的投建规模一直是非常高,使得金州在短时期间取代了大连港,成为东三省物资进出口的重要海港。
比起大连港,金州的港口更多,条件也更好,不管是大窑湾、小窑湾、大连湾北湾和中湾,以及金州湾都是很不错的港口,特别是大窑湾和大连湾北湾,两个港口在东山半岛的南北相隔,沿着两侧修建的码头超过大连数倍,年吞吐量也超过大连。
1...128129130131132...27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