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素手调汤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沐清浅

    只是后来主家出事儿,他们兄弟两个就被卖了。

    还有一个女人方翠娘,是个寡妇,带着一个六岁女儿,她是被婆家的大伯哥卖了的。

    瑾娘最开始是同情她,觉得一个女人在失去丈夫之后,被丈夫的亲人卖了,这很可怜。

    但是后来发现她居然也粗略的认识几个字,在这个时代,一个识字的女人,确实很难得,瑾娘很是惊喜,遂不再犹豫的将她们娘儿两个也卖了下来。

    另外还有一家子人,一个老人带着一家子人,两个儿子一个媳妇,一个闺女,外加一个小孙子。

    老汉名字叫做李平和,两个儿子老大叫做李大年,老二叫李二年,儿媳妇方氏,女儿翠花,小孙子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平日里只叫他狗蛋。

    这几个人却是因为家里遭灾之后又不小心借了高利贷,到了最后还不起,又不愿意让女儿去那种糟践人的地方,才不得不自卖自身换一条活路的。

    这一家子人倒是不错的,情愿一家子人做下人,也不将女儿推入火坑,真是难能可贵。

    瑾娘瞧着这一家子人年龄都正好,除了老人和孩子之外,其余五个人都能用起来,因此,也买了下来。

    两兄弟,瑾娘打算让老大做账房先生,至于兄弟,瑾娘打算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如果可靠,就让去河州接替朱玉书,管着河州的事。

    河州那边是他的大本营,但是却还是要放一个自己人去管着,这样能与那些地头蛇们相互牵制。

    而且,安排一个得用的人过去,对河州的发展也有好处,从去年到现在,河州的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是朱玉书的功劳。

    而朱玉书,那样一个能干的人,肯定要放在更加合适的位置才行,京城里这个总管事的位置,确实很适合朱玉书。

    毕竟,等她成亲之后,在深宅大院里,并不能每天都出来,这些




第392章 宝石
    这日,杨大娘闲着,又跑到院子里的花园子里忙着种花种草了。

    “其实,种花种草的,还不如种菜呢,一点都不实用。”杨大娘许是在京乡下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竟然逐渐不适应这种生活了。

    金风在一旁听着,有些好笑,这老太太说话可真是逗呢,这么好的一个小花园子,种菜多不好啊。

    可是,她是个丫头,这话想想也就罢了,并不能说出来。

    这老太太,就是个闲不住的,在屋里坐着喝茶不好吗偏要出来干农活,这是不是就是。

    “老太太,咱们还是屋里坐吧,这天气如今是越发的热了。”金风看着大太阳日渐高了起来,走过去扶着杨大娘的胳膊轻轻说道。

    如今在瑾娘这里,对杨大娘的称呼是老太太,最开始杨大娘坚持不受,但瑾娘坚持,杨大娘也只能接受。

    “我也不是那起子富贵堆里长大的人,这点儿太阳哪儿就至于了。就这么点儿活,权当是打发时间了,你别管我,该是服侍好你家娘子才是正理。”杨大娘说。

    金风格格笑着说道:“难怪您与娘子亲近呢,这说出来的话都是一样的。”

    娘子也总是说自己不是那富贵堆里长大的人,不是个纸人儿,风一吹就能飞了。

    杨大娘听了这话,不由也失笑了起来,可不是嘛,他们这一家子人说白了也就是草根泥腿子。

    要是真的像大户人家太太奶奶那样过日子,估计她们都得憋屈死了,这样干点儿农活,身体也好。

    早年的时候,杨大娘腿疼的走路都不能,但现在,身体好的很,每天干小半个时辰的农活,一点问题都没有。

    “以前是这样不错,但以后就不能继续过这种日子了,你该规劝着你家娘子。”瑾娘这孩子,这几天虽然略微有些改变,但是行事风格上,还是和以前差不多。

    这样可不行,她是要嫁入王府的,这样会被人笑话。

    金风不语,她就是个小丫鬟,真的没办法规劝娘子这些。

    “算了,这事你说也不太合适,回头我再找她说说。”看到金风面上的为难之色,杨大娘说道。

    “眼瞅着还有几个月就要成亲了,趁着这段日子要好好的将身体调养好。金风,你是贴身服侍瑾娘的,陶老哥给她开的那些药膳她可认真吃了”

    “老爷子每天亲自给娘子烹煮,说是给娘子的一丝一毫都不能错了,不管是口味还是效果,都要求最好。娘子说就是看在老爷子这样用心的份上,也得好好的吃着。”金风笑着说道。

    “那就好。”杨大娘满意了。

    “还真别说,老爷子的手段就是好,我瞧娘子吃了这些日子,皮肤都好了不少。”

    以前只知道药能治病,吃饭能填饱肚子。现在才知道两者结合居然这样好的效果,大娘子脸上的皮肤看起来透亮的很,而且皮肤比起以前也细腻了很多,现在瞧着,人都漂亮了许多。

    “陶老哥是有大本事的人和咱们这些人不一样。”

    “没瞧太后娘娘和皇上都信任他。前几日您往来的时候,不是还说皇上有意让陶老哥去太医院任职。”杨大娘感慨的说道。

    原本以为不过是个乡间的赤脚大夫罢了,谁知道他这一手手艺却不是寻常人能比的。

    如今满京城里谁不知道,万盛和有个专门调制药膳的师父,吃了他的药膳,再不用找大夫了。

    瑾娘这孩子还真是个有福气的,随随便便遇到的人都能如此厉害。

    “老爷子怎么就不肯去呢他医院任职那可就是当官了。”金风很有些想不通的说道。

    她的语气里带着淡淡的遗憾,要是老爷子能去当官的话,对于娘子而言岂不是也是加持吗。

    虽然不是亲生父亲,但干爹也是爹,义父也是父啊,一个当官的爹,对娘子的助力肯定更大。

    杨大娘看看金风,这丫头人还是不错,但就是有些急功近利,这样的性格可不好,可是她也没办法给她改过来。

    “金风啊,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世上哪有无缘无故的好处有句话说的好,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陶老伯这把年纪了,当官又能当几天况且,去了宫里头还不知道要遇到什么事,万一遇到了危险,他未必能够化险为夷。所以说,这把年纪与其冒险还不如就在咱们这酒楼里带一个徒弟做药膳师傅。”

    左右也不缺吃缺喝的,每天日子过的舒心,还能与熟悉的人在一处自在生活,何必要找不痛快呢

    “老太太您说的是,是我想的简单了。”金风从善如流。

    “你就是太年轻,少了阅历。历朝历代凡是在宫里当差的有几个,最后是能得一个好结果的莫说是个人丢了性命,便是全家都陪进去的,也不在少处。”

    以前还在太后娘娘娘家的时候,虽然不算大户人家,但多少也是听说过的,比起从来不曾听说这些事的金风,杨大娘阅历确实丰富很多。

    金风听了这话,也是吓了一跳,这还要丢了命呢

    当官虽然重要,但也不能用命去拼啊,丢了性命,那就不划算了。

    可是,这天下那么多当官的人,真的丢了命的也不多吧

    “大娘您真是见多识广!”金风虽然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还是笑着回话。

    “人活的时间长了,见的多了,想得也就多了,况且我这一辈子起起伏伏不知道经历了多少艰难痛苦,这点道理哪里还能不懂。”

    杨大娘说起这话的时候,不由又想起当年那些心酸的往事来。

    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几个孩子慢慢长大,也有了身份地位,宫里头还有个太后娘娘照应着,总强过其他人很多。

    她便是现在死了也觉得毫无遗憾,对得起老主子了。

    杨大娘正感慨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她。

    “大妹子,好消息呀!”

    陶老伯满头大汗的跑到了院子里,正好看见杨大娘在园子里一面干活儿一面与小丫头说话,忙就兴冲冲的喊道。

    “陶老哥,又是什么大好事儿啊看把你给高兴的。”

    与陶老伯说完了这话,杨大娘急忙催促金风:“还不快去打盆水来!”

    瑾娘对这些丫鬟们的管理理念与别家有些不同,按照大户人家的管理方式,一个丫鬟只派了什么工作,那就只负责这一块的工作,其他的工作与她无关。

    但是瑾娘的管理方式是,只要是这院子里的活,就必须得干。

    左右她身边一共就这么几个人,算下来每个人拿钱差不多,做的事情也差不多,因此也不至于有多少怨言。

    毕竟这样的主人还是很好的,对他们不打不骂,赏赐也丰厚,每个月的月例银子也不会拖欠,可以说,遇到这样的主人就是福气了。

    金风忙就跑去打水了,陶老伯拿出帕子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陶家老哥,你这是去哪里了怎么跑成这样咱们年纪不小了,可不能这样折腾。”杨大娘忍不住说道。

    现在的天气虽然开始回暖了,可到底不是很热,陶老伯居然还能跑出汗如雨下来。

    “我是大夫,这个道理还能不懂,我这不是高兴嘛!”陶老伯咧着嘴笑道。

    &nb



第393章 玉石城
    瑾娘确实被震惊地说不出一句话来,这样大的红宝石,就算在后世也是难得一见吧何况是这个时代,就更是凤毛麟角,陶老伯从哪里弄了这么一块来

    “陶老伯,这是从哪里来的”半晌之后,瑾娘的声音轻微颤抖着。

    “机缘巧合在外面买到的。”陶老伯忙就将自己今日得到这块宝石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遍。

    却原来,那海外的客商在海上遭遇暴风雨,船出了问题,一船的货物都没有保住,情急之下,他只身带着这块宝石上了一艘急救之用的小船上。

    这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差不多两年的时间,才算是到了京城。

    瑾娘感叹,这个时候海上贸易十分艰难,一路上不能预测的危险不知凡几,一个不小心说不定就倾家荡产,连命都丢在大海里了。

    也难怪,那些在后世司空见惯的舶来品在这个时代价格那样的昂贵。

    尤其是这块宝石,历经重重灾难,才到了京城里,那客商必定不会便宜出售吧

    “这块宝石怕是要不少钱吧,我给你们的钱可够”

    这确实是好东西,瑾娘也喜欢的很,因此,只笑着说。

    “我预支了家具的钱,又将其他的钱也花用干净,才买下来。一共花了两千两银子。”

    陶老伯的手中现在连一个字儿都掏不出来,说出这话的时候,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两千两银子,折合成为与系统兑换的软妹币就是两百万,这样算下来,价格也不算太高,甚至,瑾娘觉得还有点便宜。

    “大娘,干爹,该用钱的地方你们尽管用,不用为我省,我们现在赚钱不是很难。”

    万盛和现在可以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就是那两个新近弄起来的工坊,前期的投入都已经结束,估计两三个月之后也可以开始赚钱了。因此,瑾娘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钱不够用这回事儿。

    只要手里这些产业都开始赚钱了,到时候还怕钱不像流水一样的来吗

    随即,瑾娘又想起这二人给自己置办嫁妆的时候,万般舍得,可是自己要买点儿东西,那是千千万万个舍不得,因此又说:“不光是给我买东西,要是遇到合适你们二老的东西,也不要吝啬,直接买下来就是。”

    这两位老人什么都好,但就是因为过惯了苦日子,总在为她省钱。

    果然,听了瑾娘这句话之后,杨大娘呵呵笑着说:“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哪有什么用钱的地方。”

    现在一个月用的钱比以前一年用的钱还多呢,她想着都觉得自己靡费。

    “你们二老是有后福的人,还有好几十年的时间要活呢,怎么就没有用钱的地方了京城里吃的穿的戴的玩的多少好东西呢,你们可劲儿的花就是。”

    “那可不成了二世祖了,我们可不过这样的日子。

    杨大娘忙就摆手说道。

    瑾娘笑着:“赚钱不花,哪有什么意思,不是和存了一堆石头一样这样,回头我一个月孝敬你们二老每人五十两银子的零用。我常听人说大户人家都是有月例银子的,咱们以后也就照着他们的标准来。”

    这当然不过就是一个借口而已。

    杨大娘瞪了她一眼说道:“你这孩子倒是越发会找借口了,你当我不知道大户人家的老太太一个月也不过十两二十两两银子的月例这满京城的问一遍,估计也没有谁家的老太太一个月有五十两这么多。”

    “我现在这个诰命,一年的俸银也不过五百两而已,听说,这还是太后娘娘开口特意给涨的,寻常还没这么多。”

    瑾娘听到杨大娘门儿清,只嘿嘿笑着并不答话。

    “阿文和阿武两兄弟每个月也给我20两银子做花用,这些钱我都花不完。”最后,杨大娘总结陈述,自己的钱有很多。

    陶老伯也笑道:“我虽然没有杨家大妹子钱多,可是自从太后娘娘和皇帝用了药膳身体好转之后,赏赐我的那些银子还有不少呢,我吃的住的穿的都是你管着,要银子也没地方花。”

    他就是一个孑然一身,连孩子家人都没有的孤寡老人罢了,要钱也没用。

    “大娘,他们兄弟俩给的是他们兄弟俩的心意,我给的是我的心意,这可不一样。难道,您能收他们的孝敬,就不能收我的孝敬”瑾娘故意问道。

    杨大娘心里真的是这样想的,毕竟,那两个孩子的钱,她觉得自己可以收,到底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长大的孩子,可是瑾娘就不一样了。

    自从认识瑾娘,就一直是瑾娘帮衬着自己家里,现在日子能过了,如何能继续拖累瑾娘

    “大娘,干爹,你们两个人在我心里,那就是亲生爹娘是一样的。”瑾娘诚恳的说。

    “孩子既然给了,咱们就收下来,都是自己家里的孩子,也不用客气。”陶老伯因瑾娘这一句话,心中觉得温暖,倒是乐呵呵地说道。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陶老伯为什么会忽然说出这样的话,但陶老伯既然说了,杨大娘也就不坚持了。
1...155156157158159...2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