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黎闯的这番表态,也正是刘封想要的结果,于是刘封站起身来拍了拍黎闯的肩膀,沉声言道:“既然如此,颍川的庚氏到底是何种底细,便由影卫探查,之前派去颍川的两队飞羽卫,亦是我飞羽卫之中精英,更兼对于颍川之事已然有了几分了解,故而自今日起便将这十人充实到影卫之中,但谨记只需暗中查探,有甚消息便回报与我,并且紧紧盯住这庚氏与司马家之间的关联,至于颍川其余望族,则莫要轻易前去探查。”
刘封嘱托了一番之后,黎闯也是深深的意识到了这庚氏以及颍川其他望族的不凡,当下神色坚定的领命准备去了。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5章 甄氏之伤
送走了黎闯,刘封便知对于司马家与那颍川的庚氏,近期是万万不能轻举妄动了,但就算不将庚氏的底细探查清楚,就单单凭借着司马懿与庚氏的关系,之前偷袭刘封府邸的主意也定然是出自曹植,并无第二种可能,而他,要让这个新晋魏国之主知道,他做了一件多么愚蠢的事……
转眼之间,距离刘封攻下襄阳返回成都已然是过了月余,之前一直对于偷袭刘封府邸失败而忧心忡忡的曹植终于渐渐将此事抛在了脑后,因为据他所遣的细作回报,刘封已然是回到了成都府中近二十日,这期间一直在府中歇息,并未有甚其他举动,这样的结果,正是曹植心中所期盼着的。
而根据刘封的这般举动,曹植也是暗自在心中猜测,刘封此时应当是并不具备全取荆州的实力,连荆州都不能全取,那么曹植自然也就不用在这个时刻将刘封视作是强大的对手,魏国在他眼中凌乱不堪的内政与复杂的关系,依旧是他想要整治的第一步。
在得知刘封回到成都的不久之后,曹植得到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消息,诸葛亮在江东骤然整顿兵马,并且以许久未曾领兵直接出战的关羽为主帅,突袭孙权豫章郡,由于孙权一直在固守吴郡与建业周边,对于江东南部的数郡并未布下重兵,故而豫章郡在关羽的攻伐之下,竟然未能坚持到孙权自吴郡之中派出的救兵赶到便溃败而去,而被关羽占据的豫章郡,又焉能有被攻回之理,在一番反攻无果之后,孙权不得不承认豫章也是沦陷在了诸葛亮的大军之下的苦果。
局势这般变化,让曹植心中也是紧张了几分,水军乃是魏国唯一的,但也是几乎无法可解的短板,故而他心中明了,诸葛亮之所以在攻取合肥失败之后仿佛拼了命一般攻取孙权手中的江东领土,便是看准了这一点,短时间内不管是曹植还是刘封,都是无法拿出一支极具实力的水军,故而一旦诸葛亮成功虎口拔牙,在孙权手中夺取了江东之地,那么只要采取固守的方式,并且在江东继续发展水军,便可在短期之内立于不败之地。
而刘封与曹植,在积蓄一番力量之后,定然会有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或许又会给蛰伏在旁的诸葛亮带来转机,趁火打劫之下,能够有一番大作为犹未可知。
诸葛亮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明知刘封与曹植会窥破自己的这番谋划,但却依旧放心大胆的去进攻孙权,因为他知道,不论是刘封还是曹植,都需要他在江东搞出的这些动静,这样才不至于让尚未准备好发生大战的两个势力没有关注的地方,而失去了吸引目光的地方,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们之间到了不得不开战的地步……
“诸葛孔明这厮,当真是不负卧龙之名望,若非刘封天纵奇才,怕是早在刘备麾下之时,便会被诸葛亮寻个由头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曹植一面喃喃自语着,一面跨入了自己府中的大门,他刚刚将此事与司马懿,杨修二人商议了一番,此番二人却是出奇了一致,全部都建议曹植暂且不要轻举妄动,没有水军战船,是万万不能插手江东的战事的,刘封在得了襄阳之后并未继续东进谋取江夏便是明证,这样的论调虽然让曹植觉得有些可惜,但却和他之前所想也是大体相同,故而吩咐二人静观其变之后,他便又是想到了因之前到前往许昌去看视自己执掌魏国以来从未得见的汉帝刘协而已然数日未曾与甄氏相见,此时心中早已是好似被猫挠了一般,一心只想着将甄氏那温润如玉的娇躯揽在怀中,肆意蹂躏一番。
跨过自己的府门之后,曹植顾不得其他,直接便是向甄氏所在的房中快步走去,并且一边走着一边好似急不可耐的搓着自己的双手,全然没有注意在府中的侍从丫鬟等人看向甄氏房中的那种紧张神情。
推门而入后,曹植果然发觉甄氏正端坐在穿床榻的一角,单手托腮,不知在想着些什么,只不过和往常十分不同的是,此番甄氏乃是背对着曹植而坐。
曹植此时并未对此有甚想法,只道是甄氏这乃是欲迎还拒还手段,为了增添他们二人的些许情趣罢了。
但走近了些许之后,曹植便发现了甄氏的情形有些不对,她并没有因为曹植的走进而如同往日一般转过身来,反而双肩微微起伏,明显是在啜泣。
“夫人何故如此,莫非是我离去的这些时日有人对夫人不敬,若当真如此,夫人只管说出,不论涉及到这府中的何人,植也定当将其赶出府门!啊……”
曹植一面快速走到了甄氏近前,一面按照自己的猜测安慰着甄氏,但当其走到甄氏面前,看向甄氏的面上之时,却是惊呼一声。
只见甄氏一副吹弹可破的俏脸之上,此时满是愁容,而最让曹植吃惊的,乃是其额头之上正被包扎的紧紧实实,显然是受了不轻的伤,这让曹植之分诧异,甄氏平日里性情平静,在府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竟然受伤如此,更让曹植发怒的是甄氏的这伤痕明显是在额头之上,万一日后留下伤痕,那么甄氏在他心中完美的形象定然是会大打折扣,这自然是他万万不能接受的。
“究竟是何人胆敢如此,夫人只管说来,今日便将其头颅斩下!”曹植一声惊呼过后便变得暴怒非常,一脚将身边的一个矮凳踢飞,而后双手紧紧抓住甄氏的肩头,厉声言道。
甄氏听闻此言之后,方才止住了哭泣,面对曹植低声言道:“妾的额头之上,只是被人用利器划破,修养些时日当无大碍,唯独忧心之事,乃是此事竟然发生在这个床榻之上,当夜妾正在熟睡,只觉额头处一片刺痛,醒来后便已是鲜血淋漓,并且床榻之上还找到了这个……”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6章 解惑
听到此处,曹植已然是目眦欲裂,口中喘着粗气,胸口不断起伏着,作为如今华夏最大势力的王者,他最为隐秘的府中竟然被人潜入,并且自己最为宠爱的夫人竟被人以如此的方式羞辱,这让他如何能承受得住。
正当曹植想要将负责自己府中守卫的侍卫头领召至屋中并当场责罚一番时,只见甄氏抹了抹脸上的泪痕,转身从床榻之上拿起一封小小的信件,递给了曹植。
“这是何物?”曹植一面接过信件,一面疑惑的看向甄氏问道,显然,这刺客留下了信件让曹植十分疑惑。
“子建且看那信上所写,妾未敢轻动,故而才等子建归来后一同验看。”
曹植闻言看向那信件的封面,只见上面写着数个气势凌厉的大字‘将此信交由曹植,若擅动,明日毁你容颜。’
这仅仅一句话,却是对甄氏最大的威胁,若是当真容颜被毁,她又拿什么去和曹植共度半生,这让原本就对自己比曹植年岁大一些十分介意的甄氏无论如何也不敢轻易打开,一直将其放在枕边,提心吊胆的等待着曹植的归来。
“这……真是欺人太甚!”自从曹植当了这魏国之主后,还没有人胆敢以这样的方式威胁于他,更不用说将主意打到了自己最不能被触动的甄氏身上,这让曹植霎时间便是怒火中烧,心中也是浮现出了一个身影。
曹植心中第一时间想到的人,正是他的兄长曹丕,曹丕虽在与他的争夺之中彻底的败了,不但将魏国的基业输给了他,还将自己的夫人甄氏也输给了他,但曹丕是何种性情,曹植自然是知道的,若非自己的母亲苦苦哀求,他还当真不敢轻易将曹丕的性命留下。
所以信件一出,曹植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此事若是当真与曹丕有关,怕是曹丕终究不能安心的在边关守备,所以,他之前答应了母亲的事,怕是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曹丕,终究还是留不得的。
怀着这样的心情,曹植打开了这封信件,但当他看到那薄薄的一页纸上的姗姗数语之后,却是登时将曹丕忘到了脑后,他知道,自己高估了自己的亲哥哥,同时,他也远远低估了另外的一位……
刚刚拭去泪痕的甄氏,看到曹植看完这薄薄的一页纸之后竟然是一副恍然大悟而后面带惊恐的眼神,心中十分之疑惑,在她想来,无论是何人胆敢如此做来,被视自己如同至宝一般的曹植得知后都会不遗余力的将其毁灭,而此时出现在曹植脸上的,分明是满是无力感的神情。
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甄氏将曹植放在身侧的那封书信拿了过来,只见泛黄的纸张上只有一行字,写得竟然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望君珍而重之。
以甄氏的聪慧,一眼便看出自己乃是被人当做了报复之用,而看眼面前的曹植一副悔不当初的神情,甄氏一下便猜出定然是曹植对于这写信之人也是做出了同样的举动,被人察觉之下,这才到了自己这里报复,但显然,此人并未将事情做绝,自己额头上的那道刀痕,若是好生将养,日后应当不会留下疤痕,若是那潜入之人当真想的话,毁了自己的容颜,或是当场让自己横尸在床榻之上,怕是皆是轻而易举之事,想到这里,本来已经是平和了许多的甄氏也是感觉背后嗖嗖的冷风,仿佛世间已然没有了一处地方是彻底安全的。
“此事乃是我之过,险些连累夫人,铸成大错……”眼见甄氏已然是看到了那书信上的内容,曹植只能是长长叹了口气,轻声向甄氏言道。
这信上虽只有姗姗数语,并且言语之间也是含糊其辞,但这极有特点的字体,曹植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忘了,那正是这数年之间一直与其有着书信往来的刘封的字迹,显然,自己以为万无一失的让司马懿前去偷袭刘封府邸之事已然是被刘封知晓了。
更为让曹植失望的是,司马懿所派遣的死士,仅仅是进入了成都城中之后便失去了联系,如今被刘封以这样的方式礼尚往来了一番,曹植又怎能不知那三个死士绝对已然是落入了刘封手中,并且被刘封顺藤摸瓜,发觉了此事乃是自己所为,这和之前司马懿信誓旦旦的说辞,乃是绝对相反的。
唯一让曹植感到庆幸的,无疑就是刘封此种作为只能算作是警告,至少现如今还并无与其完全撕破脸皮之意,不然以刘封此次派出之人的能耐,无论如何也是能够造成比在甄氏的额头上轻轻划出一道血痕更加严重的后果的,比如让这绝色的尤物横尸当场,再比如,让这个如今被曹植视为禁脔的女子失贞,而后散布出去,无论哪种情形出现,都是会给如今尚未完全掌控魏国局势的曹植蒙上一层阴影。
“莫非子建已然知晓了是何人做下此事?如今各个势力之中,我魏国已然是如日中天之势,为何子建依旧如此?”
显然,甄氏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她看来,若是曹植能够猜测出此事是何人所为的话,万万不会如此沮丧。
“表面看来,我魏国确实是如日中天,但如今茫茫中原大地之上,还有一人乃是我并无把握击溃之人,而此事,也正是由他所为……”
“这……乃是何人?”显然对于在自己的额头上划了一刀的人,甄氏还是十分在意的,她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个让自己几乎崩溃,但细细想来却又是放过了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他便是如今益州,荆州,交州,凉州之主,刘封,此事说来,也是怪我与司马懿行事不利,之前在刘封前往荆州之时,为阻止其攻占荆州,我与司马懿商议之下……”
对于甄氏,曹植自然也不想有什么隐瞒,当下便将此事的前因后果全部都告知了甄氏,其中自然也是略过了一些细节,并且将此事的主导安放在了司马懿身上。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7章 第二封信
甄氏听闻曹植的这番叙述,面上早已经是一片怒容,当曹植说罢之后,他看到甄氏这般模样,本以为甄氏是对刘封这在她心中有些自不量力的行为而发怒,却不想甄氏刚刚出言,便是让曹植大大的吃了一惊。
“你怎能率先做出如此行为,我魏国与那刘封,虽说是成王败寇,但子建做了这险些使人绝后之举,又怎能怪得了那刘封往来报复?况且纵然刘封与子建乃是敌手,却又与其妻子无关,尤其是那刘封之子才刚刚出生数月,正是毫无防备之时,子建怎能听信了司马懿谗言,去行那不仁不义之事,此事并未给刘封妻子造成伤害,还尚且有挽回之余地,若是当真是得刘封那刚刚出生的孩子有甚变故,今日你见到的,怕只会是一具尸体了!”
显然,甄氏对于曹植对刘封府邸的这种做法是十分不认同,充满理想主意情结的她认为战场之上的事情,就要在战场之上解决,而非如同曹植这样意欲用那些盘外招去让对手分心,甄氏这样的想法让曹植庆幸自己将此事推脱到了司马懿的身上,若是其说出此事的始作俑者正是他本人的话,怕是自己在甄氏心目之中的形象会大打折扣。
好在这件事,曹植也在看到刘封亲笔所书的信件之时便已然决定到此为止了,在他看来,不管是得到什么样的好处,若是以甄氏的美貌甚至是性命作为代价的话,都是万万不值得的,更何况从之前的情形来看,若是论起盘外招的话,刘封麾下之人定然是比他委托司马懿找到的所谓死士强大十分之多的,所以这条路,很明显以后是行不通了。
正当曹植意欲出言安慰甄氏一番,并且向她做一番保证的时候,甄氏却又是转身从自己的床榻之上拿起了封书信,言道:“除了那封书信之外,次日还在书桌之上发觉了这封书信,看笔迹应该是同一人所写,故而妾也是未敢轻动。”
曹植眼见那封面上所写的‘曹植亲启’四个大字,依旧是刘封的笔体,但这四个字,却是之前刘封与他相互联络之时所惯用的称谓,若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这封书信之中,定然是刘封给他分享的一些中原大地上的事件,但是自从其在曹丕手中夺过了魏国之主后,二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便自然而然的断了。
正因如此,曹植对于这封书信的真实性颇有些怀疑,一时间想到了诸多的可能,其中自然也是有刘封利用这样的书信来迷惑自己的可能,他十分想不看这封书信,而是直接将它付之一炬,但一番思量之下,他又是想到了之前刘封所传来的消息每每帮助其在复杂的局势之中看到曙光,几次与曹丕交锋之中的胜利,也都是刘封适时的将一些消息和自己的见解传递过来的缘故。
于是,在足足思虑了一炷香的时间后,曹植从甄氏的手中接过了这封书信,并且缓缓的将其拆开,坐在桌案边上看了起来。
但这一看,仿佛为曹植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一般,他的眼睛再难从这封书信之上移开,短短的一页,他足足一字不落的看了三遍之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封在这封书信之中和曹植分享了一件事,一件让曹植想要不信,却又不得不信的事,曹植之所以一遍又一遍的研读,就是想要在这封信之中找到不合情理之处,但可惜的是,他并没能找到。
刘封在信中所提之事,正是由那三个死士所牵扯出的司马懿与颍川当地望族庚氏的关联,但刘封却是将此事稍稍做了些许改动,其一便是微微夸大了一些那庚氏隐藏在暗处的能力,其二便是将那庚氏说成是唯司马懿之命是从。
这两个微小的改动,对于曹植来说是致命的,他本来便是对由曹丕麾下倒戈而来的司马懿颇有些不信任,如今若是当真如同刘封所言,司马懿暗中在近在咫尺的颍川之地豢养了如此多的死士,显然是有所图谋,而这,也正是曹植最为忌讳之事。
将这封书信之中的每一个字都深深的印在自己的脑中之后,曹植直接将其投入了香炉之中,面上凝重的仿佛能滴出水来,这样的举动,让甄氏一时间也是担忧不已,以为那另一封书信是刘封更为进一步的恐吓。
良久,终于回过神来的曹植看到甄氏魂不守舍的样子,不由得心头一软,揽住甄氏的肩头言道:“此事已然解决,日后我不会再遣人去刘封府中,刘封自然也不会再到我邺城来暗中行事,我与刘封之间,终究是要战场之上见分晓,夫人大可放心。”
“那这封书信之中……”显然,曹植在看完那封书信之中的神情还是引起了甄氏担忧。
“此事不劳夫人费心,乃是我朝堂上之事,你我已然是多日未见,既然夫人额头之上伤势并无大碍,你我二人倒是可以放松一番……”言罢,也顾不得甄氏面上的红润之色,一把便将其制服在了床榻之上,一时间,屋中又是满园春色,仿佛之前的那些危险之时从未发生过一般。
正当曹植正在与甄氏做着某种运动之时,千里之外的成都,刘封却正穿戴整齐的坐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站在书房门口的是一名精壮的青年人,此人进入屋中之后,先是将房门关好,而后见刘封微微颔首,这才施礼后言道:“主公所遣之事,已然尽皆办妥,恰逢曹植前往许昌之中面见刘协,给了属下可乘之机,故而并无变故,此时想来曹植已然回到了邺城并且得知了此事。”
“那两封书信,可是按照我所言那般放置?”刘封微微点头后,又是沉声问道。
“正是如此,并且属下伤了甄氏之后,又是在暗中观察,直到其发觉了书信,并未敢于打开而是整齐放好后,方才退出。”
“如此甚好,不知那甄氏……容貌到底如何?”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58章 势如破竹的诸葛亮
那名影卫之中的精锐之人并未料到刘封竟然会有此一问,本想直言未能看清,但却心知自己当时就在甄氏面上咫尺之处,若是说未能看清,显然是在敷衍刘封,于是只能是微微咽了一口唾沫,而后缓缓答道:“乃是倾国倾城之色……”
刘封听闻此言后微微一笑,并未再行相问,而后便让那影卫前去歇息了,刘封之所以这样相问,不过是想要看看甄氏是否当真如同魏国所传言的那般美貌,而这样也是能够从另外一个方面去验证曹植是否会当真将甄氏看得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重要。
得到这样的答复之后,刘封心中稍稍安稳了下来,这个谋略,是他专门根据曹植的性情而定的,他笃定若是曹植当真在乎甄氏的话,定然不敢再次遣人到成都报复,虽然刘封自信自己的影卫能够保得府邸无恙,但孙尚香与孟瑶二人因为遭袭而彻夜不眠的事实还是十分令刘封痛心的。
其实刘封派遣此名影卫前去在甄氏的额头之上留下伤痕,并且留下恐吓的书信,都不过是伏笔罢了,他此番如此折腾一番的真正目的,乃是留给曹植的第二封书信,刘封知道,司马懿虽此时在曹植身前得宠,但以司马懿那谨小慎微的性情,与颍川庚氏之间的联系定然是曹植所不知的,于是这封书信,便会成为离间曹植与司马懿的利器,虽然曹植极有可能想到这是刘封的离间之计,但那颍川庚氏以及司马家三代与其的关系,却又是推不掉的事实。
刘封相信,曹植就算不会直接向司马懿发难,也定会暗中对于这个颍川庚氏展开一系列的调查,虽然刘封不知道曹植暗中是否培植了如同飞羽卫与影卫一般的亲信,也不知他们的能力到底如何,但若是在得知了庚氏的存在之下仍然不能调查出他们与司马家的关系,他曹植也自然就难称是刘封的对手了。
这其中的另外一层心思,自然也就是颍川那错综复杂的形势乃是刘封不敢贸然触及的,但曹植不知深浅之下若是因为调查庚氏而牵出了一些其他家族的势力,那么这个马蜂窝自然就会算在曹植的身上,但探查出的那些事情,定然会被刘封派遣在颍川的影卫获知,这样的话,那些在曹植脚下的庞大势力,刘封才能够看清到底能否加以利用。
此事告一段落之后,刘封与曹植一样,还是将主要目光集中在了江东的战场之上,在刘封派出这名影卫之后,他也是得到了消息,诸葛亮硬生生的从孙权的手中将豫章这一郡之地拿下,并且大有继续南进的意思。
诸葛亮此种行为,表明了其并未因被刘封夺取了襄阳而加速夺取江东的步伐,此时依旧是按部就班的一路向南,让刘封对于诸葛亮的心态又是佩服了几分。
由于诸葛亮在江东的势如破竹,并未陷入苦战,让刘封谋取江夏的计划不得不暂且按耐下来,刘封心中依旧相信,孙权定然会在一定的时间之后爆发出一些底蕴,并且让诸葛亮不会这样一路势如破竹的推进下去,而到了那个时候,方才是他谋取江夏之时,此时刘封要做的,就是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一般,准确的判断出中原的局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他的身后,尚且有曹植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等候着自己的犯错,只有自己的领土全部都如同铁桶一般,才能安心的去攻伐其他地方。
刘封所不知道的是,他这个夺取襄阳的动作所造成的结果已然是让中原的局势发生了十分之大的变化。
诸葛亮的匆匆南进,颍川那一直隐藏在暗中的诸多势力,此时正在成为中原上两个备受关注的焦点,这也正是拜刘封所赐,刘封搅动中原局势的手笔,成果此时已然是显现了出来,再到风平浪静之时,便是他真正逐鹿中原之时。
半年,在一股股暗流涌动之中匆匆而过,一切仿佛都和之前并没有什么分别,唯一可以看出不同的就是,刘封的三个孩子此时已然是从还不能独立坐起的状态变为了可以在他的搀扶下摇摇晃晃的走路了。
刘封统率之下的各个州郡这半年之间一副风平浪静之态,只是刘封军中的兵器铠甲好似变得更加的坚固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