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三国之封疆万里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狼烟东去
“诸公可有不同见地?”诸葛亮见简雍基本已然是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微微点头后,又是看向众人问道。
诸葛亮早在将刘禅撤出襄阳的时候,心中已然萌生了退意,但这样的说法自然是不能从他的口中说出,那样的话对于其麾下军士的士气来说,将会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他此时正是需要简雍这样老而持重之臣来说出这样的话,如此一来,放弃襄阳才能成为顺理成章之事。
其实按照简雍所言,若是能够将襄阳城中的精英人士与财富,壮年尽可能多的带走,又不损失一兵一卒,对于诸葛亮来说已然是难能可贵的结果,但以诸葛亮的计谋,依然是想要在临走之时也狠狠的对刘封咬上一口,只有那样,才能让向来自负的他心中没有那样的憋闷。
见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出言,诸葛亮便适时的言道:“既然如此,便依照简雍先生所言,尔等即刻组织兵力,护送襄阳城中精英人士前往夏口,襄阳城中的财富,一成都不能留给刘封,两日之内,便要撤离完毕,张飞将军与廖化将军随我到府中,另有要事商议!”
简简单单的数句话,诸葛亮便将此间最为重要之事布置完毕,一干文臣武将,尽皆是领命向城中走去,襄阳如此规模,其中精英人士也是已然在城中日久,想要在两日之内便使得其撤离,又如何是容易达到之事,这两日的时间,这些人不知要耗费几多口舌,心中愁苦之下,自然也无暇顾及诸葛亮为何将张飞与廖化二人召至其府中单独议事。
这一日,张飞与廖化足足的诸葛亮府中逗留到深夜方才离去,至于诸葛亮与二人商议了些什么,除了二人之外却是无人知晓。
且说刘封一面率军缓缓向襄阳逼近,一面派遣斥候打探襄阳城中情形,鲁肃早已经在江陵备好了一队人马等候刘封将令,一旦刘封发号施令,鲁肃便可以率军自江陵一路向北直奔襄阳配合刘封。
终于,数日的行军之后,刘封得报还有不到一日便可兵临襄阳城下,而赵云此时也是已然靠近到了襄阳城外三十余里,按照刘封的将令,赵云并未直接前去攻城,而是在距离襄阳三十余里处扎下营寨,一面打探消息,一面等待着与刘封汇合。
刘封若是全速行军的话,足足可以比之现如今提前一日多到达襄阳,但此番刘封就是想要让诸葛亮感受到自己缓缓而来的压力,并且他给足诸葛亮排兵布阵的时间,然后再彻底将其击败,只有这样,才能将诸葛亮那高傲的心击得粉碎。
但让刘封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其还有数个时辰便能够与赵云汇合到一处的时候,前方传来消息,言及斥候发觉襄阳城中有零零散散的车马在诸葛亮军士的护送自襄阳城东门出城,而后乘船向夏口的方向去了,那情形就像是大举搬家一般。
刘封一听这样的情形,心中便猜到了几分,他看着远处的襄阳城,微微叹了口气,他并没有想到诸葛亮会如此轻易的就放弃在襄阳城中列开阵势与其对战一番的机会,这些所谓的车马,定然是诸葛亮将襄阳城中的人才与财富向自己的权力中心夏口转移,这样一来,到时候就算刘封能够轻易的拿下襄阳,那么留给刘封的也定然是一座只有平民的城市,这样一个头重脚轻的襄阳,刘封想要再次使得其重现繁华,确是要耗费一番功夫。
但在刘封心中,他所失望的并不是诸葛亮将城中的财富和人才转移的行为,而是自己失去了一个亲自狠狠的挫败诸葛亮一番的机会,他此番亲征,原本就是为了威慑之用,他想要让遥远的邺城之中的曹植看一看,自己并非是如同诸葛亮孙权一般的小势力,如今看来,这个愿望怕是要落空了。
半日之后,已经是有些兴意阑珊的刘封终于到了与赵云汇合之处,据赵云这一日的观察,襄阳城中陆陆续续一直有车马向夏口方向转移着物品和少量的人员,显然,这数日的功夫,怕是襄阳城中的真金白银基本都被倒腾到夏口去了,赵云言罢,也是一脸的无奈之相。
“看来,只要我等率军入城,这襄阳登时便会易主,早知如此,便遣子龙将军与我率五万人马到此,将襄阳收编也就罢了,何须如此费力?”
与赵云一同到了此处的魏延此时也是颇有些无奈的意味,诸葛亮竟然会临阵逃走,实在是他所没能想到的。
“不然,汝等可曾见得那襄阳城墙之上还树立着诸葛亮的帅旗,并且城头还好端端的站着不少守军,这其中,怕不是如此简单……”
此时,刘封与赵云,魏延,庞统等人正策马远远的看向襄阳的城头,刘封见得城头依旧是旌旗飘扬,看上去一丝都没有要放弃的迹象。心中不由得又重新提起了几分兴趣,这让他想到了三个字:空城计。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44章 识破
刘封知道,前世记忆中那所谓的空城计,其实自然是并不存在于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的,更不用说诸葛亮在城头之上弹奏一番,便将敌人数万大军吓退,至少刘封敢确定,诸葛亮若是胆敢在襄阳城头之上弹琴,他一番齐射之下,诸葛亮尚未来得及退回城中便会中箭身死。
但此时,刘封心中想到的是,不管是依照诸葛亮的能力还是性情,若是当真放弃了这偌大的一个襄阳而只是转移走一些财富和能人,诸葛亮怕是心中定然还有诸多不甘,毕竟这襄阳城乃是刘备定下的中心,也是之前刘备势力的基业所在,如此让给刘封,就算他有着诸多合理的解释,其麾下的军士也会在心中认定诸葛亮已然是比不上刘封的事实。
“主公莫要担忧,据子敬将军所报,这襄阳城中最多只有两万守军,并且这一两日间往来运送这些财富平民,此时城中最多也只剩下一万余军士,不如我与文长便率这两万先锋攻城,就算有甚埋伏,以云对这襄阳城的熟知,也不会有太多的折损!”
诸葛亮的神鬼莫测,赵云自然也是心中有数,故而见得刘封对这看似一座空城的襄阳已然起了疑心,便请命先行攻城,毕竟城中就算是有甚埋伏,并且赵云与魏延二人中了诸葛亮的计策在城中战败,还有刘封在身后亲自率领着五万大军压阵,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都是刘封夺取襄阳。
但刘封闻言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向赵云言道:“若是当真按照子龙将军之言,怕也是合了诸葛亮的心意,他心中所想,无非就是临离去之前在我等身上撕咬下一块肉来,以振军威,而我等此来,本意便是搓一搓诸葛亮的威风,全取襄阳,只不过是其次,故而这一次,定要兵不血刃,方才算是完胜!”
此时,刘封已然是摆脱了对此番前来胜败的忧虑,他心中所想,就是将诸葛亮的计策挫败,不论诸葛亮布置了什么,他所要做的,就是不出现诸葛亮想要的结果,与诸葛亮交手这些时日,刘封知道,除了杀死他之外,只有让他失去信心,才能真正的击败诸葛亮。
“主公但有所令,我等无不遵从!”领会了刘封心中所想的赵云,登时便率先表了态。
“传我将令,全军向前逼近,至城外五里,将这襄阳城围住,而后扎营,子龙将军带领一万人马前去东门,将其正在运送人物的车马全部截回城中,执意出城者,就地杀之。并封锁襄阳周边河道,禁止行船。”
就这样,面对着仿佛是一座空城一般的襄阳,大军压境的刘封却并没有选择入城,而是在城外五里处驻扎了下来,并且封锁了城门,禁止襄阳城中之人出城,加之封锁了河道,襄阳登时之间便成了一座孤城。
刘封这样的举动,不但让赵云与魏延没有想到,就连在城中做好了布置的诸葛亮,也是大吃了一惊。
原本,他已然是命张飞与廖化率精兵五千之数,埋伏在了襄阳城中的大街小巷,并且全部都换上了便装,他要在刘封欢天喜地的进入毫无阻拦的襄阳城中的第一夜,便一把大火将襄阳城付之一炬,而后再冲杀一番,最后给刘封留下一个没有财富的烂摊子,就连城头上的守军和旌旗,也只是迷惑刘封之用,原本按照诸葛亮所想,刘封看到城头之上的旌旗和守军,定然会毫不犹豫的率军冲杀进来,夺取襄阳城。
但如此一来,让诸葛亮的计划全部都落了空,此时的襄阳城,名义上还在他的手中,自然是不能将其付之一炬,并且刘封果断的切断了襄阳城的交通要道,让不少财富还没有来得及运送出去,显然,城中的五千伏兵成了孤军,并且在不知道刘封究竟何时才能攻进城中的情况之下,做不了任何事情。
一天,两天,三天……五日的时间转眼即逝,刘封由于有鲁肃给大军运送补给,依旧是十分淡定的等待着襄阳城中的变化。
但城中的情形,可就已然有些在失控的边缘了,由于诸葛亮在襄阳这些年来,对襄阳的百姓还算友善,这才没有爆发出大的民变,人们由于不能出城,便多是怀着疑问相互打探城中的情形,但城中不少富人携带财富出城的消息又怎能长久的隐瞒住,到了此时,襄阳城中的百姓已然是尽皆知道了诸葛亮想要携带财富出走而放弃他们在这些平民的想法,故而对于诸葛亮骂声一片。
如此的情形,显然是大大超出了诸葛亮的思考范围,他知道,自己的这一次计划,由于刘封的一反常态已然是彻底失败了,若是再不撤离,他与张飞即将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愤怒的襄阳百姓。
于是,在第五日的子时刚刚过去的时候,诸葛亮与张飞,廖化整合了依旧留在城中的五千精兵,自襄阳城的东门缓缓而出,准备突围,诸葛亮知道,每一个方向都会有至少一万的军士,所以,这一次突围,定然会是一场硬仗,若非其早已经留好了后路,只要他们按照既定的路线,便会有战船在暗处接应,他也是不会如此行险一搏的。
一切都像诸葛亮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在出城后不久便遭遇了赵云率军的阻截,但赵云麾下也只有一万军士,在张飞将赵云死死拖住的情形之下,廖化护送着诸葛亮,终于是在其他方向的援军赶到之前将诸葛亮带到了之前设置好的战船之上,当他们顺流而下前往夏口的时候,诸葛亮方才发觉,自己的五千精兵,也只剩下一千之数了。
“主公,我等原本可以将张飞与诸葛亮尽皆捉拿,为何却依旧是将其放走?”让诸葛亮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仓皇逃脱之后,赵云会在刘封的面前问出这样的一句让他颜面尽失的话。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45章 入主襄阳
刘封望着东方夏口的方向,面上微微带着一丝笑意答道:“若无诸葛亮制衡,又如何将这荆州与江东之地给曹植呈现出一片乱象,好使得其在邺城好生摆布他魏国的内政,江东孙权,也并非是一击便可以将其击溃,正好教诸葛亮与其周旋一番,待得二人分出胜败之日,方才是我等一统江东之时。”
赵云闻言,心中也是不得不佩服刘封的胆识,若是这其中当真出了什么纰漏,诸葛亮便极有可能会一飞冲天,全权掌控江东之地,而刘封之所以能够如此说来,那定然便是就算诸葛亮掌控了江东之地,刘封也毫无畏惧之心,并且依旧有信心能够将诸葛亮击溃。
赵云相信,此时不论换做任何人,都会在此将尽力结果了诸葛亮性命,能够如此者,唯有刘封,赵云总是感觉刘封眼中所看到的将来,乃是包括庞统,徐庶,诸葛亮在内之人都无法企及的,他们只是能够针对某一件事,某一场战役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刘封,却是能够按照相当遥远的未来做出决策,而这,可能便是所谓的帝王之相。
一番对话之后,赵云陪同着刘封,多年后又一次踏入了荆州最为繁华的襄阳城中,只不过这一次,刘封不再是以刘备的义子,荆州的一个将领的身份,而是以主人的身份进入了这里,刘封虽面上依旧是一番气定神闲之色,但夺取襄阳,在其心中依旧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在成都,刘封虽也是益州之主,但在刘封心中,荆州却是如同故乡一般的存在,取了荆州,他的心中才能够踏实几分。
策马在襄阳城中走了一遭,刘封却是发觉情形不容乐观,不少之前自己在襄阳之时耳熟能详的大买卖,已经全部都人去楼空,街上的商贾也是少了不少,百姓皆是无精打采,街上没了往日的喧嚣热闹,人们也是没了往日的活力。
而造成这样结果的,自然就是诸葛亮暗中转移走了襄阳大量的财富,和最能创造财富的那一部分人。
百废待兴,是此时形容襄阳最为贴切的词语了,就算和此时的江陵比起来,襄阳怕是也已然有所不如,但对于刘封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襄阳的人口并没有因为此战有所折损,故而刘封相信,这个荆州重镇,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发挥出比之前更为耀眼的光辉。
对于襄阳的情形,庞统与赵云等人也都是看在眼中,众人面色阴沉的到了也已经是空空如也的襄阳城帅府之中,飞羽卫早已在刚一进城便接管了这里。
“诸葛亮这厮不得不说十分阴损,如今的襄阳,钱粮定然皆是不足,好在南郡各县与其近在咫尺,不然不出数日百姓便会怨声载道,而后搬离此处。”
庞统略略一看便知道了襄阳此时的情形,在结合诸葛亮之前用车马运送的那些人和物品,一下便想象出了他的所为。
并且庞统这一言,也是道出了襄阳如今的形势,说钱粮不足,其中一个原因便是此番攻下襄阳之后,因襄阳本就是四战之地,北方有曹植的南阳,东方有江夏,两面受敌,刘封必然也会留下一大批守军在此,好在西边的上庸,南方的江陵原本就是刘封的属地,相互支援起来,也是十分的方便。
庞统开了这个头之后,众人便就着这襄阳之事展开了一番商议,足足商议了近两个时辰,才将襄阳的诸多事宜暂且有了初步的定计。
此番刘封所带的七万人马,刘封直接变将其中三万留在了襄阳,由于上庸与江陵也皆是有着不少兵马,故而这三个唇齿相依的地方,已然共计有了近十万兵马,相互救援之下,就算曹植大举来攻,也定然是可以从容招架的。
但襄阳缺失的商贾与钱财,却是不能凭空变出来的,为了解决此事,使得襄阳城中的百姓不至大量出走,当日刘封便命人持其亲笔所写书信前往江陵,征调江陵的大批商人,免费为其提供场所,并且对于税费上给予其大幅度的减免,以求让这些人融入到襄阳的发展之中,而缺失的钱粮,则只能是从鲁肃这些时日积攒在江陵的钱粮之中索取了。
刘封与其麾下的众将皆是知道,扩张领土这件事,是万万没有穷尽的,故而既然得到了襄阳这样的荆州战略要地,那么下一步利用襄阳再去攻取哪里,自然也就要提上日程,刘封没有就此满足,也不应该就此满足。
望着墙上诸葛亮没有来得及带走的地图,刘封知道,按照他这样的推进方式,若是想要在襄阳做文章的话,下一步只有南阳与江夏两个方向可走,并且这两个方向一水一陆,都是极为难以攻取的地界。
江夏全郡之地已然是被诸葛亮收入囊中,刘封相信,有水路的支撑,此番刘封一旦在襄阳或是荆州的任何一个其他郡县有所异动,诸葛亮都是能够提前获悉的,绝不会再出现襄阳这样的情形,故而想要以极小的损失便将江夏之地拿下,除了拥有一支极为出色的水军,几乎是并无他法,而这个条件,刘封自觉还没能达到。
而南阳,汝南等地,虽也可以通过襄阳前去攻取,但一旦得到了这两地,便等同于是打开了攻取曹植中原地区的缺口,这是曹植万万不会允许的,故而刘封想要去谋取南阳,难度比之江夏只大不小。
这一番商议之下,刘封还是决定按照自己之前的策略,没有机会,便开始休养生息,积极征兵,提升自己的兵力与战斗力,与此同时,等待下一个战事的发生,因为刘封知道,总会有人按耐不住心中的焦急之情,而一旦有战事发生,就像是震动着翅膀的蝴蝶一般,会对整个中原的局势都产生一丝轻微但是却完全不可逆转的影响。
而刘封要做的,就是等待那只蝴蝶的出现……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46章 偏门之计
襄阳,乃是在规模上比之成都更为庞大的重镇,刘封知道,不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战略上,襄阳其实都是一个比成都更为合适的作为王城的地方,如今洛阳,长安等诸多中原帝王常驻的重镇都在曹植的手中,甚至刘协此时还守着一个空荡荡的皇城在做着他那名不副实的皇帝。
称王,这在如今的乱世之中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除了有天子在手的曹操当年胁迫刘协封自己为魏王之后,再无人在中原称王,刘封知道,称王,是对自己实力的一种肯定,只有当自己认为手中的势力已经是稳如泰山的时候,才会去称王,而曹操之所以仅仅是称王,而没有胁迫刘协将这个人人垂涎欲滴的帝位让给自己,无非也是认为自己的实力还没有达到能够随便将剩余的势力消灭掉的地步。
早在刘封夺取益州与汉中之时,其身侧便有不少谋臣暗中劝说其在成都称王,但都被刘封拒绝了,究其原因,并非是刘封不想称王,而是益州并非是他心中完美的称王之地而已,如今得了上庸与襄阳,这个想法,再次出现在了刘封的脑海之中。
这边,刘封在襄阳逗留了数日,甚至于将襄阳周边的情形也都再次探查了一番,至于这些是为了什么,他并没有明说,但他在襄阳久久不愿离去的情形,却还是深深的留在了庞统与赵云的心中,他们二人都知道,荆州乃是刘封的成名之地,更是刘封自立门户之所在,所以,刘封下一步的计划多半是全取荆州之地,而全取荆州之后,刘封势力的重心,只怕是又会回到这里。
且不说刘封在襄阳的种种举动,就单单说刘封兵不血刃夺取襄阳之事,不出十日已然是传遍了中原大地,这其中,自然也是包括刚刚平定了内忧外患,正在一面加紧整治魏国内政,对曹操使其的大小官员进行换代,一面在府中夜夜笙歌,对于甄氏爱不释手的曹植。
襄阳不但对于刘封和诸葛亮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城池,对于曹植来说,也是一个想要夺取荆州就不得不拿下的地方,原本按照曹植所想,一旦自己对于魏国境内的官员和军士达到了百分之百的掌控,将一些原本站在曹丕那一边的曹氏老臣手中的兵权渐渐夺走,第一个图谋的就是这襄阳之地,但如今襄阳数日之间便被刘封夺取,曹植之前所想的一切都成了泡影,刘封治下的襄阳可以达到了守卫程度,和之前的诸葛亮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司马懿和杨修,这两个如今魏国智计最为出色之人,在曹植得知了此事的第一时间便被召入了朝堂,纵然曹植再不想从甄氏的玉体上脱离出来,刘封势如破竹所带给他的危机感也是不得不让他将此事可能来带的后果摆布清楚。
二人一入朝堂,曹植透过二人严肃的神情也是猜出了二人定然是也先行得知了此事,于是待得二人落座,便是看门见山的问道:“不知二位对于刘封忽地便从诸葛亮手中夺取了襄阳之事,如何看来?襄阳乃是荆州重镇,如今落入实力已然是与数年前不可同日而语的刘封手中,端的不是好事,我等若不早早采取措施,待得荆州全境落入刘封手中之时,我等再想将其剿灭,便是难上加难。”
曹植第一时间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而后便是看向杨修和司马懿,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自从上次依照司马懿的计策大败张飞和陆逊,曹植便对司马懿的能力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认可,并且将其放在了几乎与杨修平起平坐的位置之上。
杨修心中的怨愤之情,曹植自然是能够真切的感受到的,但他却是装作毫无察觉一般,并没有听从杨修之前所建议的司马懿此人太过危险,理应将其弃用。
他心中又怎能不知司马懿的危险,但就像之前曹操并不担心自己和曹丕之间的争夺一般,只要自己这个魏国之主还掌控着魏国全部的兵力和文武大臣,再加上一个与司马懿处处为敌的杨修,司马懿就是当真有朝一日有了反心,也只能是有心无力,加之司马懿家族之中八个兄弟,此时尽皆在曹植的掌控之下,他相信就是为了自己这些兄弟的安危,司马懿也是应该为自己鞠躬尽瘁。
杨修显然是因为此前几番被司马懿后发制人抢了自己的风头十分之不满,当下便是冷哼一声,向司马懿拱手言道:“仲达先生乃是神鬼莫测之才,此番主公既然相问,自然是先听仲达先生高见。”
杨修此番言论,若是正常说来,并无任何问题,但他成功的用自己丰富的面部神情和语气,让曹植深深的体会到了自己对于司马懿的不满。
而反观司马懿,显然对于这些早有准备,面对杨修的刁难言语他也是并不以为意,前后向杨修以及曹植拱了拱手后,又是略略沉思了一番,而后答道:“荆州乃是刘封发迹之地,数年之前正是刘备在荆州将年不足十八的刘封收为义子,而也正是在樊城,刘封第一次配合赵云守城便一举用计击退了我军大将曹仁与李典二人,而后此子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若非与刘备颇为倚重的诸葛亮不睦,如今刘备那半世基业怕是也会落在刘封手中,故而荆州对于刘封来说,乃是其起势之地,故而一旦其羽翼丰满,全取荆州乃是必然之举。”
说到这,司马懿看向曹植,曹植知道,司马懿这是在强调刘封夺取襄阳乃至于整个荆州的决心,其言外之意便是,若是想要防止刘封坐大,当真夺取了整个荆州,那多半便要与刘封正面开战,唯有如此,方才能够将刘封的脚步放缓下来。
“此时尚且不是与刘封大规模交战的时机,如今我军尚且有小部分掌控在人心不稳者之手,待得我等将其收回之后,方才能够与刘封交战,不知仲达先生可有甚偏门之计,能够给刘封造成些许麻烦?”




三国之封疆万里 第347章 诡计来袭
在曹植的心中,刘封定然会是数年之后他最为强大并且极有可能是唯一的敌人,早在之前曹植在华容道被刘封逼迫并且俘虏之时起,曹植的内心深处便是对刘封存有着深深的忌惮,之前躲避在曹操的羽翼之下,曹植尚且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棘手的敌人是多么的可怕,如今他执掌魏国,再无人可以依靠之时,他终于深切的感受到了刘封这个敌人的不俗。
1...8990919293...1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