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余烬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哥来打酱油
“都是做爹的人了,还这么毛毛燥燥地,叫人看了笑话。”
韦春花暗暗抹去泪渍,回过身笑了笑。
“二十一郎来了啊。”
“见过嫂嫂。”
李琦对于这个新嫂嫂有着极好的印象,礼数上也要尊重得多。
“我去弄些吃食,你们聊。”
李瑁与他相对而坐,将手中的绢册递与他,李琦展开读完,眉头皱了起来。
“至尊这是何意?”
他的确有怀疑的理由,要说拿太子作阀,天子这么多皇子当中,怎么也不该轮到排行十八的李瑁才对,如果不是,那其中的深意,就耐人寻味了。
“圣意难测啊,若是为兄有什么.....这府里上下,你多担待些。”
李琦一愣,怎么就说到这上面去了:“太子势弱,至尊无端端想起你,莫非有易储之意?”
李瑁苦笑着摇摇头:“你信么?”
“不敢信。”在亲兄面前,李琦自然不会隐瞒。
“好一个不敢啊,你兄长这些年,所过的日子你亲眼所见,两个字就能说完,便是这"不敢",人人皆言咱们身份尊贵,可这尊贵的身份里头,有着令人忌讳的血脉,谁敢信哪。”
“弟陪阿兄入宫。”
李瑁感激地看了他一眼,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至尊只想见我一人,你去了会适得其反,安心吧,不至于丢了性命,方才我的话,记下了。”
“你放心,弟非是鲁莽,实是为人所托,你还记得我家娘子的那个族舅么。”
李琦的话,让他思量了片刻,素日往来,李琦会将街面上、朝堂上的事说与他听,似乎曾经提到过一个与他有着亲谊的人物。
“你是说吉温?他不是出外为太守了么。”
“正是,他回京了,你猜猜,他是为谁打的前站。”
李瑁长身而起,他忽然间明白了。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三十一章 酱油
“天地为棋谁执手?杨国忠以为他是,太子自以为是,李林甫、安禄山、哥舒翰、封常清,就连你那状元父亲也想插上一手,可说到底,你们都不过是棋子,该怎么落子,全都在那位圣心独断的天子手中。”
吉温入京的消息,在长安城中产生了巨大的波澜,因为谁不知道,他的出现,也就意味着,离那位身兼三镇节度使的郡王进京不远了。
“吉温是何许人?”
刘稷作出一个付虚心聆听的样子,严庄斜了他一眼,不紧不慢地说道。
“现在我能肯定,你不过是误打误撞掀起了一丝浪花,吉温是何许人,他曾是李相国的一把刀,为他构陷政敌,打击对手,后来与安禄山结识,成为了他的助力,若是他在京城,这一趟,某本不该来的。”
“所以说,一切都是命数使然,你注定是我的人。”刘稷笑嘻嘻地接了一句。
严庄摇摇头:“你还笑得出,你这这一刀,打懵了太子,也打乱了杨国忠的步伐,他们如果知道,一切竟然是个小小的戍主做下的,只怕会联手将你刘家从这世上铲除。”
“对了,你还得罪死了安禄山,有时候某真是看不懂了,你究竟意欲何为,好像盼着大唐生变的那个人,就是你吧。”
“哥只是出来打酱油的。”
“酱油是何物?”
刘稷笑了笑没有理睬他的好奇心,严庄也没有穷追的心思,继续说道。
“如今一切都清楚了,所谓的相位空悬,只不过是那位天子的手腕而已,一切在他心里早有定计,某敢断定,多半是李相国生前的谋划,他最担心的,莫过于杨国忠接位,为了家人,也绝不可能让他安稳上台,在天子的心目中,足足给予了二十年的信任,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他的话,在天子的心中,份量最重。”
“我们该做什么?”刘稷也不能不佩服这个神叨叨的家伙,果然政治这种高难度的活,不是自己能轻易玩得转的。
“你?离开长安,越远越好,你知道自己最大的优势吗?”
“长得帅?”刘稷有些不太自信。
严庄没有理会他的玩笑,郑重地说道:“年轻,这是任何权势都敌不过的,走吧,去你喜欢的地方,让他们在这里厮杀,做个旁观者,积蓄力量,等待机会,下一次回来,这长安城,一定是你的天下。”
“为何你对我这么有信心,老实说,我自己都不肯定。”
“某对你没信心,你的优点和劣势都十分明显,某是对自己有信心,你费尽心思,不就是等着某为你谋划么,若是你连这个见识都没有,不如趁早一拍两散,各自逃生得好。”
刘稷的老脸少见地一红,他明白对方的意思,自己之所以能在这里搞风搞雨,不是有多大的能耐,而是位置太低了,低到所有人都无法重视,以暗制明,出其不意,才能全身而退。
“可我不想去吐蕃。”
“吐蕃有什么不好?”严庄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那里虽然蛮荒,可也是无人敢去的险地,你有那么好的基础,好生经营一番,出头一定比他人快,16岁的镇守使啊,你以为大唐建国以来,出过几个?”
那里不好种田攀科技树啊,这话刘稷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都府新设,天子还允许你自择一地,天时地利人合皆在手中,假以时日会是你坚实的助力,有了某的辅助,拉出一支强兵,一旦天下有变,你将是离长安最近的一人,近水楼台先得月,这个道理还要某来说么。”
感情还想着混水摸鱼啊,刘稷对他有些无语了,传说中的天生反骨,今天可算是见识了。
“老严,咱能好好说话么。”
严庄叹了一口气:“唉,某家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相信你能成事,罢了,不去就不去吧。”
“计将安出。”
“其实你知道,只是最近用心用错了地方,需要某来提醒而已,还记得你在将某掳出虢国夫人别院时,说的那番话么?”
“你是说......”刘稷若有所悟。
“封常清身兼两镇节度,又视你为婿,安西人满为患,插不进手,北庭却是处处先机,这不就是你的打算么,如今机会来了......”
不等他说完,刘稷一下子跳了起来,看他的样子,恨不能冲来抱着自己亲上一口,严庄吓得连连后退。
“老严,谢谢你。”
刘稷扑了个空,也不在意,扔下一句话,飞快地跑了出去,严庄愕然地看着他的背影,不禁失笑着摇摇头。
少年心性啊,真是让人既羡慕又妒忌。
“郡王要到了?”
“不出意外,也就是几日内的事。”
田乾真的声音,听上去有气无力,严庄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他不会让你去刺杀郡王的。”
“某担心家小。”
“担心也是无益,若是安禄山当真杀了你的妻儿,你会如何做?”
“某......”田乾真一时间语塞了。
严庄拍拍他的肩膀,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屋子,与其在这里伤脑筋,还不如回去睡一觉,用脑太多,也是很累人的。
宣阳坊高府,封常清正带着下人在搬运属于自家的事物,他的赐第位于宣平坊西北角,离此大约两个路口,可算是位置极佳的上好地段,前来送行的除了高仙芝和他的两个儿子,还有依旧寄居于此的刘单和岑参二人。
封府刚立,自然不好邀人去住,当刘稷出现时,几个人的表情各异,刘单露出一个不满的神情,哼了一声。
“最近你也该收收心了,主帅有事,还跑去外头,成什么样子?”
刘稷唯唯应下,老爹却没有放过他的意思,悄声说道。
“怎的他人的封赏都下来了,独独没有你,可是上回进宫说错了话?”
此言一出,连高仙芝的目光都看了过来,事情的确有几分蹊跷,刘稷在上报的功劳簿中排名很是靠前,没有道理扣住他一个人。
刘稷笑笑说道:“天子让孩儿自己选地方,儿还没想好呢。”
刘单哪里肯信:“莫要胡言。”
刘稷也不想过多解释,只是转身给了封常清一个肯定的眼神,后者立刻明白了,上前为他解围道。
“莫说他了,今日府上,你们一个都不许推托,咱们不醉不归。”
趁着他们说话的当儿,刘稷悄悄地溜到后院,一进门,便看到了那个俏丽的身影。
“五郎。”
封寒月飞快地跑过来,停在他的面前,眼里尽是忧色。
“已经解决了,回去等着。”看着少女的神情,刘稷收起了逗她的心思。
“真的,等什么?”少女的眼睛忽闪着。
“等着我,娶你过门。”
少女雪白的面颊,飞起一朵红云,看得他口干舌燥,偏偏大庭广众之下,又不好有什么动作,只听得一个极细微的声音,钻入耳中,软酥酥的,一直甜到了心里。
“好。”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三十二章 尴尬
“阿翁。”
“殿下。”
看着眼前的男子,高力士微微有些愣神,那张脸,像极了潜邸时的至尊,或许是遗传了母亲秀美,整个面条线条没有那么刚硬,反倒多了几分圆润柔和,颌下的一缕清须,更是平添一丝飘逸出尘之感,难怪惠妃的几个孩子,无论男女,都被世人誉为“俊美”。
男的俊,女的美。
尤其是这位寿王。
“见过阿翁。”
“盛王殿下也来了啊。”
“许久不曾见礼了,甚是想得慌。”李琦笑嘻嘻地答道。
高力士面带微笑地将他们接引上楼,直到三层的同乐阁前,才状似无意地说了一句。
“为了等候殿下,至尊和娘子早早就来了呢。”
李瑁的脚步一滞,如果不是被人在后面托了一下,差点就停在那里,他回过头,自家弟弟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心里顿时一暖。
说起来,这花锷相辉楼,他已经有许久不曾踏足了,上回来似乎是前世的事,反而身后的兄弟,经常被召进宫,丝毫没有受到自己的影响。
李瑁定了定神,跟在高力士的后头,低下头,迈着恰到好处的趋步,眼睛紧紧盯着地上的脚后跟,在它停下来的一刻,马上做出了自然的反应。
“儿见过阿耶,至尊万安。”
让他松了一口气的是,上面只坐着一个人。
“起来吧。”
李隆基扫了他一眼,目光落在李琦的身上。
“什么把你吹来了?”
“北风。”李琦的反应比他要自然许多,笑着一拱手。
李隆基的面色微微一沉,随即就是一喜。
“安禄山回京了?”
“回阿耶的话,他且有些日子呢,不过遣了人回来,托儿进宫与阿耶报个信。”
李隆基捻着清须一琢磨,就回过味来。
“吉温进京了,好好,你回去告诉他,明日朕在勤政楼见他。”
“儿记下了。”
两兄弟在他面前站定,一个三十六岁,一个三十二岁,都过了风华正茂的年纪,可不知道是遗传基因好,还是养尊处优惯了,依然显得很是年轻,让李隆基恍惚想起了那对手牵手奶声奶气来向自己请安的孩子,三十年了,他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也是这般意气纷发,手中掌握着这世上最强大的帝国,一心一意要让它强盛,伟大。
如今盛世已成,可韶华却逝去......无踪。
“你们......”
他的话音还没落,一个银铃般的笑声,和着暖暖的香风,扑面而来。
“三郎,今日这锅子好生奇巧,与咱们素日里用的,大不相同呢。”
李瑁在心里深吸了一口气,努力维持住面上的微笑,看也不看面前的人影,与兄弟一块执手行礼。
“见过娘子。”
杨玉环的笑声嘎然而止。
“十八郎,二十一郎来了啊。”
“娘子安好。”
两人低头问安,那句十八郎,勾起了他心底最深的记忆,心头顿时就是一酸,要用很大的力才能勉强站定身形。
杨玉环款款走到李隆基的身边坐下,手落入了一个温热地掌握中,李隆基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也让她那颗乱跳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事先,她根本就不知道,李瑁会来,更让她不安的是,天子有意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
往常不是没有见面的时候,天子寿辰,所有的儿孙都要进宫贺寿,可那是在大殿之上,隔着非常远,也不会出现单独问安的囧况,可今天,分明就是故意的,否则决不可能不事先告诉她。
“你方才说的那个锅子啊,是刘稷亲手改良过的,汤在外炭在内,中空上透,有利烟气排出,且聚热快,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什么热效率高,高力士,是不是这么说的?”
“大家说得是,老奴也纳闷呢,这热还能高?”
“当然能,和你这般高,才好呢,不熏人。”李隆基打趣了一句,化解了气氛上的小小尴尬。
杨玉环低着头掩嘴笑了,下面的几个人配合地尬笑了一会儿,李琦趁势作出一个惊讶的表情。
“至尊所说的锅子,莫非就是京中传闻的雪花刨?”
“怎么,你也听说了?”
“儿在城中厮混,早就听闻了最新流行的新吃法,只是无缘一见。”
“这么快就传开了?”李隆基呵呵一笑:“不错,确实是新吃法,一个安西边将进献的,朕觉着还不错,便让尚膳司的做了几回,京城中只赏了你的小妹,还有太子府上等区区几家,今日你来得巧,既然赶上了,一块儿尝尝吧。”
“儿等谢过阿耶赐。”
李瑁由衷地感谢自家兄弟,如果不是他自己主动要跟着来,只怕现在手脚都没地儿放。
接下来,李瑁除了低头吃,就是陪着笑,反倒是李琦放得很开,时不时得讲一些京中趣闻,逗得李隆基笑个不停,一旁的杨玉环也不禁宛尔,只是再也没有笑出过声。
“......那妙娘子,听闻精于舞技,买了许多女孩子,正在排演一支曲子,邀了好些名士去品评呢。”
“龟兹人,不过是些拓枝、绿腰、胡旋罢了,哪有你说得那么好?”对于歌舞,李隆基有着充份的自信,根本不信有他说的那般好。
“若是这些寻常的,儿也算有些见识,哪敢说与阿耶听,听闻就连高三十五郎都说好,还写诗赞颂呢。”
“高适?什么曲子。”李隆基生出了一丝好奇。
“叫什么《和蕃曲》。”
李琦很没形象地挠挠头,想了想说道:“说得是前朝金城公主的故事。”
“奴奴么,倒是巧了,这龟兹人有心哪,以变文入舞,说得朕也想看看,究竟是个什么奇法。”
李隆基不愧是梨园之祖,只从他的片言只语,就听出了个大概,歌舞寓事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难得的是,龟兹人在这个当儿排出这样的故事,明显是锦上添花,为这场胜利喝采。
就这么说笑了一会儿,一个锅子差不多也吃到尾声,李隆基放下著,拍拍杨玉坏的手。
“朕去园子里走走,你去小睡一会儿吧。”
“奴省得。”一直低头为他奉食的杨玉环突然说道:“奴想去三娘那里坐坐,可好?”
“应该的,让黎敬仁陪你去,替朕好生安慰一下。”
杨玉环恭身退下,李隆基在内侍端来的盆子里净过手,站起身招呼了一句。
“十八郎陪朕走走,至于你。”
李琦赶紧答道:“儿馋这雪花刨,想求阿耶赐下,带回府与内子尝尝。”
“朕准了,滚吧。”
他那种挤眉弄眼的样子,成功地逗乐了李隆基,后者好笑地一挥手,将他赶了出去。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三十三章 恨吗
“矜持,矜持。”
刘稷实在受不了她的粘乎劲儿,可架不住人家生扑,也只能是勉为其难了。
杜妙如的俏脸红扑扑地,眼中春意盎然,声音又騒又嗲。
“郎君十天才来一回呢,还不让奴好生侍候一次。”
刘稷顿时失了语,随着她的动作,渐渐地怒火中伤,一下子翻过身将她压到榻上。
……
激情过后,两人缩在被窝里,懒懒得都不想动弹,也只有在她这里,刘稷才能放下脑子里的那些事,在她的温柔乡里轻松一回。
晋昌坊的宅子装修工程已经接近完工,前面的大院子被改造成了一个露天的庭苑,他是按照后世的休闲会所风格来的,一圈九曲回廊做为苑中的主体,围绕着原本就存在的人工池,冬日里自然没什么景致,不过栽种在池边的那些垂柳,在经历了冰霜之后,会形成一种满目冰棱、玉树琼枝的美景,倒也不会显得单调。
当然了,硬件到位,软件也得跟上,照他的意思,弄一堆漂亮妹子,穿上兔子服,办个泳池party之类的,准保轰动长安城,可这不是人家的风格,那叫出格。
大唐是开放,可也没到这份上。
于是,某人只能收起那点恶趣味,老老实实地玩高雅艺术,什么叫高雅,诗词曲赋,勉强还能加上歌舞,全都是他最不擅长的。
好在他不懂,别人懂,这年代的名伎,不懂点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真没脸在长安这种地界混,杜妙如虽说出身龟兹,可架不住人家底子好,罪属是什么,得罪之前都是官家女儿,那些他弄不懂的东西,人家从小就玩了个门清,缺的只是一个名头。
这方面就是他的长项了,名头怎么出来的,捧出来的啊,后世靠广告,这会子靠吹捧,名士名士就是这么互相吹捧才能扬名立万的。
他府上还真有这么一位,岑参。
初唐名相岑文本的子弟,怎么也算个名门之后,天宝三年进士科第二名,士林仰望,再加上自家的诗家底子,就成了最好的广告平台。
还别说,岑参对于这一行,驾轻就熟,当年佐幕安西,基本上就是见一个吹捧一个,从高仙芝到封常清,怎么肉麻怎么来,吹得安西镇军唱得军歌,全都是这种调调,他跟着久了,也能哼上几句。
盖将军,真丈夫,就是这哥们写的,多直白。
岑参回到京师的这些年,全放在与各色人等诗词相和,就连饭钱都能省掉大半,没地儿睡了,人家一高兴也能留上几宿,就算是平康坊这等胭脂金粉之地,也能凭着名头打个八折,偶尔写首好诗,让人一高兴,过夜费都直接省了,羡慕不来啊。
刘稷也就同他提了一嘴,结果人家第二天就拉了一帮子名士,去了晋昌坊,一番游历之后,走得累了,偶尔来这座宅子周边借个水,找个歇脚之处,便成了偶兴,等到进了园子,看到那些巧夺天工,又与别处截然不同的精巧事物,留下一两首诗,自然是应有之义,慢慢地这名声就传开了。
“妙趣阁,这名儿好,谁给取的,字也写不错,赶明儿刻块匾挂上,咱们就开张了。”
刘稷看着放在桌上的一幅字,以他的功底,也能看出几分不俗,于是随口问道。
“就是上回岑夫人托了京里的颜御史,昨日才送过来,墨迹还没干呢。”杜妙如贴着他的身子,眼睛紧紧闭着。
“颜真卿?”
“对,就是他,听闻他外放去做司马,岑夫子送别的时候,特意请他留的墨宝。”
颜真卿的真迹?我靠,这得值多少钱啊,放到后世,那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国宝啊。
刘稷坐起身,发现桌子上还有一撂撂的纸,全都写得满满当当的,随手拿起一张,是一首诗,他略过那些诗文,直接看到留款。
高适。
再拿起一张,崔颢,就是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让后人感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那位。
接下去的一张,王昌龄。
然后是储光羲、薜据、刘长卿、李颀......等等一大票知名或是不知的名字,几乎囊括了盛唐最有名的一批诗人,而最后一张,更是如雷贯耳,因为他叫。
杜甫。
这一刻,刘稷想的居然是,如果能立马回到后世就牛b了,这得换多少套房子啊,不是帝都三环内的咱还看不上。
“挂起来,通通挂起来,这就是最好的宣传啊,老岑不错,给力。”
杜妙如听他说得激动,忍不住睁开了眼。
“连个绯袍都没有,哪就值得挂起来,若是封公的亲笔,就好了。”
封常清?刘稷无语地看了她一眼:“庸俗,你得先在士林里刷声望,高官目前不合适,得让他们趋之若婺,保持一个清高的形象,懂么。”
杜妙如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是要探听朝中事宜么,将他们挡在外头,不好吧。”
“那叫筑巢引凤,你越高不可攀,他们就会越往上扑,到时候,什么样的消息得不到。”
“奴怕到时招架不住。”
“所以才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靠山,放心吧,有她在谁也不敢动你。”
“有郎君在,奴不怕。”
刘稷搂着她香滑的娇躯,有些心猿意马。
“开张在即,得把规矩定好,不能随便什么人都进来,得分级,只有最尊贵的vip客人,才能进到庭苑,这个名单,要把那些吃闲饭的权贵排除在外,没什么卵用还容易招事,第一期就以名士为主,适当加一些堪称名士的朝官,你那歌舞排演得如何了,能不能一炮打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