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营地了近八千人马已经准备好了,这次整个党项军原本有三万人,前些天的攻城损失了四千人,剩下的两万六千人当中就有八千是拓跋部的,是整个党项部落中最强大的一支。
树敦城之战中,慕利延没抓住党项人的弱点,以三万人打两万人居然打成了平手,损失还比人困马乏的党项人大得多,但是拓跋思齐知道党项人的弱点是什么,党项人虽悍勇,可各部联合起来缺乏统一的指挥。
党项各部兵马在首领们的统带下悄悄摸到了拓跋部营地的附近,一个个拔出弯刀向一指,大吼:“儿郎们,拓跋部想要奴役我们,跟我冲进去杀光他们!”
“杀光他们!”
“杀啊——”
各部党项兵骑着马挥舞着弯刀,嘴里哇哇乱叫的冲进拓跋营地,营地内一些拓跋部兵士看见后吓得四散逃逸,但很快被各部党项人追杀致死。
“不对,拓跋部不可能只有这么一点人!”野利晃停下来起了疑心。
就在这时,营地四周响起了喊杀声:“杀,杀啊——”
党项首领们一个个脸色大变:“不好,我们上党了!”
怎么办首领们带着自己的兵马又没有在一起,不能及时商议,就在他们犹豫时,拓跋思齐已经带着八千人马从外围杀了进来。
各部党项骑兵被冲得混乱不堪,有些部落首领带着部众们拼死作战,但因人数太少没能抵挡住拓跋部骑兵们的冲杀。
一连有七八实力弱小的党项部落被击溃之后,野利部和其他几个实力稍稍强大党项部落首领终于下令决心要与拓跋部决一死战。
“我们不能保存实力了,一旦被拓跋部击溃,我们就再难翻身,今夜不是拓跋部死,就是我野利部亡!儿郎们,跟我杀——”野利晃挥舞着弯刀向拓跋部的骑兵冲过去。
“杀啊——”
在野利部的带头示范下,原本已经快要被击溃的党项部落见有人支援,士气迅速拔高,开始于拓跋部死拼。
这些党项部落一旦齐心应战,拓跋部就有些吃力了,拓跋思齐立即下令吹响号角通知城内的吐谷浑人出城增援。
不远处的吐谷浑城墙上,扶阳和一些吐谷浑部落族长们扶着墙垛而站立,旁边还站着拓跋颜奴。
这时众人都看见拓跋部的营地内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无数喊杀声、惨叫声、刀剑交鸣之声和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开始了,开始了!”拓跋颜奴紧握着拳头喃喃自语。
不久,厮杀的方向传来了苍凉
第796章
树敦城。
帐篷里的吊锅底下烧着柴火,吊锅里的羊汤煮得翻翻滚。
柴火烧得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李继手上拿着一份诏令,看完后卷了起来。
这时尉眷和常昆先后走了进来,“李大人,听说乾京来了诏令怎么说的”
李继起身做手势请他们二人就坐,用勺子舀了两碗羊汤给他们二人,说道:“陛下召我回京述职,这次回去搞不好不但无功,反而会下狱啊!”
“怎么啦拿来我看看!”常昆说着从李继手里拿过诏书打开看了看,抬头道;“这诏书里也没有斥责你的话啊,只是让你回京,你想多了吧”
“不!”李继摇头,“诏书里连一句与有关战事的话都没提,这不正常!我怀疑是我们不经过请示就擅自以陛下的名义给党项人承诺的事情被陛下知道了!”
“不会吧,这事就我们几个知道啊,谁会向陛下打小报告”尉眷有些不太相信。
李继瞟了尉眷一眼:“尉将军,你太天真了,我敢说军中有很多陛下的耳目,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三人沉默了一会儿,常昆说:“这事我来背,我立刻上书向陛下请罪坦白这事的始末!”
李继摇头:“这可是欺君之罪!主意是我出的,罪责自然要我来承担!”
尉眷却说:“话不能这么说,你只是使臣,统军作战是我和常将军的事情,出了任何问题都要由我和常将军承担,这事本与你无关,是我和老常请你帮忙的,这个锅无论如何不能让你来背!老常,请罪奏疏写好了让我加上签名!”
三人正说着话,营地里传来高喊声:“报——紧急消息!”
尉眷、常昆、李继一听立即起身走出帐篷,尉眷一看是自己派出去的骑哨,立即举手大喊:“在这里!”
骑哨跑过来禀报:“启禀将军,收到党项人和吐谷浑人的消息!”说完递上来一个小竹筒。
尉眷拿过小竹筒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纸卷,把纸卷展开,上面写满了细小的文字,他迅速看完,抬头对李继和常昆说:“党项人完了,吐谷浑人也几近灭族!”
李继立即从尉眷手里拿过纸卷仔细看了一遍,看完后长呼一口气,把纸卷递给了常昆。
常昆看完纸条上的消息后,对二人说:“看来捷报和请罪的奏疏可以合并写了。李大人,你就当做完全不知道那件事情,如果陛下真要追究,由我和尉将军来扛着,以我们俩的战功,陛下就算要追究,我们顶多被革除军职,大不了告老还乡!”
李继张了张嘴,尉眷就抢在他前面说:“我们不能让李大人替我们出主意却又让你跟着我们一起受罚,我老尉做不出来!”
鉴于这次用计成功让党项人与吐谷浑人火拼得两败俱伤,已经算是一次大捷,尉眷和常昆分别下令犒赏大军,军中杀牛宰羊,酒肉管够,当天夜里两军将士个个酒足饭饱。
营地里将士们一个个互相敬酒、划拳的喧闹声不停,大帐内安静得很。
李继对尉眷和常昆说:“我以为二位将军可以暂时按兵不动,一方面让将士们有更多的时间适应高原地区的气候,另一方面可以让吐谷浑人有更多的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常昆有些不明白:“让将士们有更多的时间适应高原地形这个我懂,可让吐谷浑人有更多的时间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意思他们想做什么”
尉眷也有些不明白,一脸的疑惑看向李继。
李继笑着说:“二位将军想想,先前党项人把吐谷浑人打得那么惨,吐谷浑人被欺负得蜷缩在城里瑟瑟发抖,如今党项人先是自己内讧实力大损,接着又被吐谷浑人歼灭了所有兵马,他们的领地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孺了,吐谷浑人难道还会任由党项人再次发展崛起我听说党项人都很记仇,吐谷浑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吧”
“明白了!”尉眷和常昆二人互相看了一眼。
第二天,李继收拾行李带着随从启程返回京城。
尉眷和常昆听从了李继的建议,在树敦城依旧按兵不动。
两个月之内,残存的吐谷浑人在拾寅的统带和指挥下对党项人的领地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性屠杀和掠夺,所有老弱病残全部被杀死,吐谷浑人抢走了所有适龄妇女和牲畜,党项人就此消失。
八月初八,尉眷和常昆商量之后,由常昆带兵守树敦城、伏俟城兵向周边地区扩散,收编当地蛮族,上书朝廷请求派官员前来建立官府进行治理,为尉眷大军提供稳定的后勤补给。
同时由尉眷统带两万骑兵向白兰地区进军。
得知乾军大举来犯的消息,拾寅让弟弟扶阳带五千人护送百姓离开白兰,往西迁徙,他亲自带一万人马迎击尉眷大军。
八月二十一,双方大军在白兰河边遭遇,一场血战,拾寅及麾下吐谷浑大军尽数被歼,尉眷大军也损失颇大。
休整了数日,尉眷再次率军向西追击,带着十几万吐谷浑人老弱的扶阳大军行军速度太慢,只用了五天,尉眷就带着大军追上了吐谷浑人。
吐谷浑人吓得丢弃了所有的牲畜和辎重,只带着一些御寒的衣物、吃食和营帐拼命赶路。
&n
第797章 迁都长安
九月初一,赵俊生最后一次在乾京召开了朝会,这是一次大朝会,参加朝会的官员多大一百二十多人。
在这次朝会上,赵俊生询问了迁都各项事宜的准备情况,事无巨细,随后安排了朝廷各个衙门迁移的顺序。
毛修之已在两个月前就被赵俊生任命为乾京留守,总管留在乾京的六部。
朝会的最后,赵俊生问:“毛修之,六部留守官吏的人员确定了吗”
“确定了,留守官吏的人员名单都在这里!”毛修之回答,拿出了一个厚厚的奏本。
太监上前把名单接过转身交给赵俊生,赵俊生接过翻开简单看了一遍,交给翰林学士:“抄录两份,一份留在宫中存档,另一份交给长安朝廷尚书台存档!”
“是!”
赵俊生看向大殿上文武百官,说道:“明日一早朕的御驾就会先行出发,各部衙门按照刚才朕安排的顺序隔天依次出发,途中不得扰民、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向各地官府索要钱财、粮食和其他物资,所需之物若是不够,可以花钱从沿途城镇采购,花费的款项在本衙门记账报销!”
“另外,传朕旨意给沿途各地官府,不得以迁都、御驾和朝廷各部衙门经过需要安置之名向当地百姓征收额外的赋税或摊派,一经发现,一律革职查办!”
“遵旨!”
九月初二清早,赵俊生照旧练武一个时辰,吃完早饭,换衣服时召来太监询问:“睢阳君来了吗”
“回陛下,还没有来,不过奴才已经派人去催了!”
赵俊生做好准备之后,在大殿前坐上了马车,龙卫军护着御驾,太监宫女们排着队跟在后面一路向宫门方向而去。
等赵俊生到了宫门外,万语桐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了。
一个太监在听了赵俊生的吩咐后走到万语桐的马车边行礼道:“睢阳君,陛下请君上同乘!”
万语桐犹豫了一下,下了马车来到赵俊生的御驾马车上。
“叫你来同乘,怎么还扭扭捏捏的”赵俊生笑问。
万语桐白了他一眼,“还是要避嫌好不好把窗户打开!”
赵俊生无奈,只好打开两侧车窗,对外面的太监吩咐:“告诉曹蛟,可以出发了!”
“诺!”
曹蛟得到命令之后,把手一挥:“出发!”
队伍缓缓前行,马车也轻微的摇晃起来。
赵俊生对在马车内的太监打了一个手势,太监从马车内壁柜里拿出两个琉璃杯和一瓶红葡萄酒倒了两杯放在赵俊生和万语桐面前的矮几上。
赵俊生举起酒杯对万语桐说:“这是皇庄用自己种植的葡萄酿造葡萄酒,尝尝!”
万语桐拿起琉璃杯抿了一口,“嗯,还不错!我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达长安”
“大约二十几天,如果天气好,二十天左右可以抵达,如果天气不好可能需要一个月!”
“夜里住哪里野外搭帐篷吗”
“不确定,也许要在野外宿营,也可能会在城镇里!为了安全起见,出发之前并没有确定行军路线,一切都是临时决定,每天行军多少路程由曹蛟决定!”
刚开始半天还能在马车里坐得住,到了下午,继续坐在马车里就感觉无聊了,万语桐返回自己的马车睡觉,赵俊生走出马车骑了一匹马跟骑兵们一起走。
九月气温不似七八月那么高,但也还是很炎热,烈日烘烤之下,护驾的甲士们一个个晒得汗流浃背,每走一个时辰都要找阴凉处休息一刻、喝水。
途中有几天下午,御驾不能上路,只能原地休息,等道路晒干再出发,一路走走停停,到了九月底,御驾才抵达长安。
在长安城外,裴进、梁寂、东方辰等一般大臣、武将及一万多万兵马、数万长安百姓都在长安城外迎接。
对于长安百姓们来说,乾国把都城迁到长安、御驾到来必将让长安迅速发展,让长安的居民们有更多的机会挣钱。
“儿臣拜见父皇!”太子赵东在站在群臣的最前面向御驾马车上的赵俊生行礼。
赵俊生拉开车窗伸出手摇了摇:“都平身吧!太子,你母亲和两个妹妹呢”
“回父皇,幕后和妹妹们都在宫外等着父皇呢!”
赵俊生:“行了,起驾进城!”
长安城的城墙、宫殿经过一年的修缮已经恢复了一些帝都气象,城内各处还在兴建房屋,这都是经过整体规划的。
途中,赵俊生把裴进和赵东招到马车内。
“现在这长安城的格局比乾京要小不少吧”
裴进回答:“是的,现在的长安城是在后赵的长安城原址上建起来的,格局不但比汉朝时长安城小,更加不能跟乾京相比。不过我们正在向外扩建,未来十年内,整个长安城至少要达到乾京城的规模,到那时,现在的长安城就是内城,向外扩建的就是外城!”
赵俊生点点头:“国都要有国都的大气和新气象,长安城扩建的事情尽快提上议程,对城外农田的征收要尽量安抚田主,补偿的欠款要给够,这事你跟太子两个人负责!”
&n
第798章 外放
赵俊生对儿子赵东在有人弹劾尉眷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很失望,赵东是太子,将来是要继承大乾皇位统御天下的,无论是作为储君还是皇帝,考虑问题不能只看对错、是非黑白,对于统治者来说,错的可以美化成对的,邪恶也可以美化成正义,就看怎么操作。
统治者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问题,在统治者的眼里,没有对错是非,只有利弊!
尉眷在这件事情上有错吗肯定有,那十万吐谷浑老弱病残只是普通牧民,不是吐谷浑骑兵,尉眷下令抢了他们的食物,让他们无法生存下午,这等于是间接屠杀。
但是如果尉眷不这么做,他就必须要派人留下来看着这十万吐谷浑老弱病残,尽管这些吐谷浑人没有什么战斗力,但那毕竟是十万人,就算是孩子,凶起来也能咬死人,要看管他们最少要一万人马,尉眷总共已不到两万人,如果留下一万人,只带剩下的七八千人去追扶阳,他的兵力上不占优势,一旦扶阳掉头杀回来,战斗的结果就会出现变数,尉眷肯定是在权衡了利弊之后才那么做的。
还有,作为统兵将领,尉眷在这次战事中有大战功,而且他是大乾军中鲜卑籍将领中的翘楚级人物,朝廷如果因为一些朝臣以残暴不仁的罪名记性弹劾就处置他,只怕军中将士们也会不服。
残暴不仁这是什么罪大乾律法中有这种罪名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