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征东大军从潢水和乌候秦水交汇处沿着西辽河南岸向东推进,而营州镇将、龙城军使高旭率营州军万余人从龙城东北方向的尹龙城出发。



    契丹人生活的区域要比库莫奚人生活的松漠地区广阔得多,他们南起尹龙县北部,北至西辽河以北,西域库莫奚故地接壤,东至大辽河中段两岸。



    在如此一片宽阔蛮荒之地上只生活着不到三万契丹人,这个人口密度是非常小的。



    契丹人已经得知了赵俊生派大军征剿的消息,也同样收到了库莫奚人被灭族的消息,为了吸取库莫奚人灭族的经验教训,契丹人化整为零,每个部落各自以家庭为单位分散隐藏在深山老林之中,想以此来躲避幽州军征剿。



    花木兰没有其他办法,只能采取拉网式扫荡的方法,对每一座山、没一条河流两岸进行搜寻,把契丹人留下的房屋、农田全部摧毁。



    但这个办法只执行了十来天就得不终止,因为实在太耗时耗力了,对后勤方面的压力也大增,花木兰不得不下令取消这个办法。



    在崔浩和郭生的建议下,花木兰采取了在关键的交通位置修建戍堡、城池的办法,把躲藏起来的契丹人彻底封锁在某些区域内,让他们无法离开去往别处。



    当十几座戍堡、关隘和小城池修筑起来之后,契丹人终于撑不住了,被逼得不得不出来投降,再不投降,他们就得活活饿死、冻死在深山老林里。



    公元435年三月初,赵俊生接到花木兰旁人送来的战报时,花木兰已经平定了契丹,契丹人选择了投降。



    花木兰在信中询问如何处置那些契丹人,赵俊生在于东方辰、寇谦之、高允等谋士商议了一番之后给花木兰去信,把契丹八部进行分散迁徙安置,一部前往

    往朝鲜半岛、一部迁往辽东、一步迁往辽西、一步迁往右北平,剩下的四部分别安置在渔阳、上谷、范阳和定州。



    把契丹人都迁走之后,辽河流域周围就成了真空势力地带,赵俊生当然不可能把那块富庶之地丢弃,他下令从幽州、冀州、定州和瀛州分别迁徙一部分百姓去辽河流域安家,给他们分田地,在辽河流域内修建八座城池,以此方法彻底占据这片土地,不再给北方的地豆于、室韦趁虚而入的机会。



    在把契丹各部进行迁徙而出,又从各州抽调百姓前往大辽河流域拓荒垦边的时候,花木兰已经屯兵大辽河东岸,一边让将士们休整,一边派细作打探勿吉人的情况。




第616章 漫天要价
    “南朝退兵只是表面上的!”赵俊生解释说,“齐州之围虽然解除了,但南朝大军却把齐州辖地全部占据,齐州实际上成了一座孤城,若是没有外援,齐州撑不了多久的!”

    花木兰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问:“那你们商议得如何了是否要增援司马楚之”

    赵俊生见花木兰做针线活,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于是也拿起针线帮着花木兰纳鞋底。

    花木兰一把抢过他的针线和原料,“从前做针线活是为了维持生计,无奈为之。如今都是堂堂一王爷了,还做针线活也不怕人笑话你脸皮厚不怕人笑话,我还觉得脸上臊得慌呢!”

    赵俊生反驳:“我是王爷,你也是王妃啊,你既然怕人笑话,为何要做针线活”

    “我是女人,女人做女红在外人看来是天经地义的,就算是皇后皇妃也做这个,不会有人笑话,只会被人夸赞贤惠!你一个大男人,又是王爷,是河北之地的主宰,你做针线活的事情一旦被传出去,明日就会成为闲汉和长舌妇茶余饭后的笑柄!”

    赵俊生再也无力反驳,只是叹道:“怎么天下人都看不起手艺人呢手艺人靠手艺吃饭,做得好还能发大财,你看看万小姐的裁缝铺,日进斗金,她现在的身价少说也有万金,官家富商公子们的媒人把她家门槛都踏破了!”

    花木兰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心里只怕也是如猫抓一般痒痒吧,我说你还是把她纳了吧,我不反对,家里有个姐妹帮着操持打理,我也能省心不少,真的!”

    “喂喂喂,怎么说着说着就跑题了”赵俊生摇了摇头,“可惜了,我这一手绝妙的针线活只怕是要失传了!”

    花木兰撇了撇嘴:“怎么就失传了万小姐难道不是你徒弟吗”

    赵俊生无奈道:“一件服饰首先要有版型,然后才是裁剪缝制,而版型需要设计,这个对天赋的要求很高!所以一件服饰是否合身、是否符合穿戴人的气质,由设计和裁剪缝制两大因素决定的。万小姐的确跟我学过针线活技艺,但我只传授了她在服饰设计上的技巧,她并没有学到我在针线缝制方面的技艺,她现在的针线活功底换做其他人只要肯努力肯吃苦,也能练到她那个程度!”

    花木兰问:“你的意思是说她的针线活本事只学了你的一半”

    “可以这么说吧!”

    花木兰立马就说:“不怕,日后咱们生了女儿,你就把你的针线活本事传授给她!”

    “嘿,你倒是打算得好,肥水不留外人田!”

    花木兰说:“得了得了,你还说我跑题,你呢”

    “那行,咱们说是否派兵救援齐州的事情,根据我跟东方辰、高允、崔浩、寇谦之等人商议出来的结果,如果司马楚之答应投效于我,我们就派大军去救援齐州!”

    花木兰听了皱起秀眉:“你们这个条件太苛刻了一些吧难道你们就不怕司马楚之一怒投降了南朝我听说这个司马楚之也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若不是齐州地盘不大、人口不多,周围又又各方大势力压制,他绝不止这么一点实力,他若投到南朝反过来对付我们,对我们的危害可不小!”

    赵俊生摇头:“这绝不可能!”

    “你怎么敢这么肯定你又不是司马楚之肚子里的蛔虫!”

    赵俊生说:“你知道司马楚之是谁吗他是晋朝宗室,其父司马荣期被参军杨德祖所杀,他那时年十七,送父灵柩返回丹阳,当时刘裕正称帝建国,诛杀晋朝宗室大臣,司马楚之也是诛杀的对象,所以他只能在汝颍一带聚兵而守,不到几年便聚拢上万人马,操练出一支精兵,刘裕深深忌惮,不但派刺客刺杀,还派兵围剿,司马楚之地盘有些,物资贫乏,于是投降了魏国,得到魏国兵马和物资支持的司马楚之大败刘宋大军,斩杀无数!十几年间,双方交战数次,司马楚之屡次大破刘宋军,死在他手上的刘宋兵将不知凡几,双方已成死仇,就算刘宋新帝刘义康愿意,那些刘宋兵将们也不会同意,司马楚之不会傻到把脑袋送给别人砍!”

    花木兰想了想,“你这么说的话,司马楚之的确不可能投效南朝,不过他难道就不能与济州、相州的杜超和杜贵父子联合起来一起对抗南朝还有尉眷和步六孤丽,他不一定要臣服于我幽州吧!”

    赵俊生摇头:“杜超、杜贵父子若要真心与司马楚之联合共抗南朝,他们不会等待现在还没有任何动作,很显然这父子俩是靠不住的,他们还把司马楚之与尉眷、步六孤丽隔开了,这二人想出兵救援都过不去!”

    “现在我们担心的是杜超和杜贵父子投效南朝,那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根据黑衣卫的探子报告,南朝方面已经派了密使去了济州见杜超!”

    次日一早,赵俊生来到大将军府,派人召司马楚之派来的使者前来议事。

    这次被司马楚之派来的使者是司马顺明,此人也是东晋宗室,虽然与司马楚之同是司马氏后裔,但双方之间已经出了五服,血脉关系已经很淡薄,不过当初这二人和司马道恭一起起兵据守汝颍一带对抗刘裕大军,关系却是亲如兄弟。

    司马顺便是司



第617章 威胁
    蓟县城外。

    源贺从马背上跳下来快步上前向赵俊生和花木兰下拜“草民源贺拜见燕王和夫人!”

    幽州官员和武将们这时也都知道源贺为何会能被黑衣卫策反的原因了,只因源贺的哥哥秃发保周在姑臧叛乱,声势越来越大,朝廷派了奚眷带兵前去平乱,这都好几年了也没有剿灭秃发保周。

    朝廷中有人嫉妒源贺掌握兵权,于是向拓跋俊进谗言说要防备源贺与他哥哥秃发保周内外勾结。

    拓跋俊刚开始还觉得进谗言的人有离间君臣之嫌,但时间长了也架不住,耳朵根子渐渐软了,他这个皇位本就来之不易,于是心生猜忌,与心腹密谋夺了源贺的兵权。

    源贺及时得到了消息,在黑衣卫的协助下携家带口逃出了平城。

    赵俊生上前扶起他笑着说“源将军可不是草民,如今你来了幽州,本王怎会放着你这个大将不用关于你的军职等你安顿下来了本王再跟你细说,咱们先进城!”

    赵俊生对源贺的投效是很重视的,亲自过问了给他安排的宅子、仆人,并任命他为飞旋军大将。

    九月十二,源贺才投效过来不到十来天,黑衣卫就送来了一份消息,柔然可汗吴提出兵三万南侵怀朔镇和沃野镇,朝廷北方防线告急。

    都督北方诸军事来大千感觉防御力量薄弱,遣使向朝廷求援,希望派兵增援。

    这天赵俊生召集众官员和武将们商议组建水军之事,议事完毕之后,他把柔然入侵怀朔镇和沃野镇之事向众人通报。

    众官员听了之后反应不一,有人认为要从东面出兵牵制吴提大军,让他们有所顾忌;但也有人表示反对,认为这样容易把激怒吴提,很可能会引火上身。

    这时东方辰站出来对赵俊生拱手大声说“王爷,此事大喜啊,朝廷如今内忧外患,他们既然已派兵去增援沃野镇和怀朔镇,平城的实力更弱了。王爷何不遣使前去平城向朝廷上表请求允许王爷在燕地立国,依然尊奉皇帝和朝廷呢”

    赵俊生愣了愣,“你的意思是让本王立国国号燕这朝廷能答应吗”

    东方辰笑道“朝廷答不答应有区别吗如今王爷就是燕王,文武百官都有,只是没有名号而已,若是立国,燕国就是大魏的诸侯国或藩国,能建立小朝廷,有了小朝廷就有了名号,日后很多事情做起来就方便得多了,就算是让司马楚之这样的王爷投效过来,他也不会感觉脸面无关了!”

    赵俊生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公以为如何”

    没有份量的官员不好站出来说话,有份量的官员又不出声,这些人当中从前多是朝廷的官员,心里多少都对朝廷还有一些感情,如果不是情势所迫,他们不会选择投效赵俊生。此时让他们说出坑害老东家的话,他们还真说不出口。

    府掾郦嵩站了出来,他拱手说“王爷,臣以为东方先生所言甚是,此时朝廷没有能力再管我幽州之事,建立燕国后依旧尊奉皇帝和朝廷也是给他们第一个台阶下,他们不会死扛着不答应的,这么做对我幽州有利!”

    赵俊生摸了摸脸颊对众人说“燕这个国号是不是太不吉利了你们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灭了,前燕、南燕、后燕、北燕全都灭了,这些国度还在的时候都是以燕为国号,什么前燕后燕南燕北燕都是史书给起的名号,本王若是以燕为国号,是不是也不会长久灭亡之后史书又会冠以什么名号东燕东燕也不对啊,没有西燕哪来的东燕再以燕为国号,史学家都不好给这个朝代起名了!”

    “得了吧,人家取名都取烂了,咱还抱着这个燕字不放是不是脑子有病啊诸公再想想,别再用前人用过的国号!”

    众官员一听,也是啊,燕这个国号已经被前人用烂了,难道在燕地就一定要用燕字做国号

    高允自诩文采飞扬,首先站出来提议“王爷此前受封辽东王,不如以辽为国号”

    赵俊生摆手“不好听,听着总有番邦蛮夷、边陲小国的意思,换一个!”

    寇谦之站出来提议说“王爷,以‘周’为国号,如何”

    赵俊生颇为无奈的说“我说大哥啊,人家有玉珠在前,东西两周共历时八百年,若是以周为国号,你再风光也盖不过前一个周朝啊!”

    众官员这下总算明白了,但凡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国号都在赵俊生这里通不过,于是众官员开动脑筋,各种各样奇葩的国号一一被提出来,赵俊生听得是又好气又好笑。

    “如今天下纷乱,各诸侯征伐不休,不顾百姓死活,唯有王爷有大志定鼎乾坤,臣建议以乾坤之‘乾’字为国号!”大将军府掾郦嵩站出来说道。

    赵俊生听了眼睛当场一亮,“好,这个乾字好,就用‘乾’为国号!李继何在”

    李继站出来拱手“臣在!”

    “以你为使者,多备钱财,带队前往平城出使这趟任务!”

    “臣领命!”

    齐州。

    数月前,南朝大将檀道济虽然带兵撤回了青州,但在撤回青州之前把齐州所辖地盘全部占领,让齐州成为一座孤城。

    此后,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带兵来攻打一次,经过五次围攻之后,齐州城墙营被打得残破不堪,摇摇欲坠,司马楚之麾下的兵力损耗殆尽,从最开始的一万两千多人,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三千人。

    城内的粮草和守城



第618章 受封乾王
    商人陈百万起身对司马楚之拱手说:“好叫王爷得知,小人是奉燕王之命给王爷送粮草的,如今粮草已送达,四千五百石,一共三百车,请王爷派人清点接收,写下回执,小人也好带回去向燕王殿下交差!”

    司马楚之的年纪并不大,只有四十五岁,即便是在齐州城缺粮一个多月、遭到南朝大军长达数月进攻的情况下,他依然是全身上下打理得干净整洁,不过人却瘦了好几圈了,神情憔悴,精神似乎还不错。

    司马楚之接过陈百万递来的回执单看了看,抬头问:“燕王这是何意”

    “小人就是一商贾,燕王殿下的想法,小人又如何猜得透呢”

    司马楚之从旁边一个文吏手里接过毛笔在回执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小人告辞!”陈百万接过回执单,行礼之后转身离去。

    等陈百万走后,司马楚之看着堂上众将和官员问道:“诸位怎么看这事”

    司马道恭先站出来说:“我看赵俊生只怕是也知道我们没有粮草了,所以派人送来粮草让我们可以多撑一段时日,他的目的应该还是想逼迫王爷答应他的条件!”

    司马楚之沉思了一会儿:“先不管赵俊生的目的了,以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我们还可以支撑多久”

    司马顺民拱手回答说:“赵俊生派人送来的粮草若是只供应军兵,倒是可以支撑几个月,但若是供应全城百姓,最多只能吃二十天,但这又有何用呢因为今年好几个月的战事,百姓们都被迁入城内避难,放弃了生产,就算南朝大军退去,这城里的三万百姓还是没吃的!”

    “这么说本王除了投靠赵俊生,取得他的支持是唯一的出路”

    司马顺明迟疑了一下,没有出声。

    司马道恭说:“王爷,杜超和杜贵那里没有一点动静,他们若是有可能派兵增援我们,早就派兵了,我怀疑这父子二人只怕早就与南朝方面勾结了,怕是指望不上他们!至于尉眷那边,更加不太可能,中间隔着杜超的地盘,尉眷就算想要增援我们也无法穿越杜超的地盘,而且派去尉眷那边的人直到现在也没有消息!”

    次日,司马楚之正指挥人手出去砍伐树木运进城内,一骑快马跑过来在城下大叫:“王爷,大喜事,荥阳太守王慧龙带着五千人马乘坐船队顺流而下赶来增援,他们刚才还击退了檀道济手下大将薛彤的人马!”
1...198199200201202...3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