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赵俊生伸出两个手指:“最少需要二十日!”

    贾周咬了咬牙:“好,咱家这就上书宗王爷,请求宽限半个月,二十五日之内必须要出发,否则不但将军吃不了兜着走,咱家也落不了好!”

    赵俊生转身就对随行官吏们挥手:“回城!”

    进城之后,贾周坐马车追上来大声问赵俊生:“赵将军,咱家作为此次东征的监军应该有单独的署衙,还请将军派人给咱家腾出一处官衙作为咱家的办公之所!”

    赵俊生扭头道:“这是应该的!”

    说完,他对裴进吩咐:“裴主薄,你派人去给贾监军找一处宅子作为他的办公之处!”

    “是,将军




第568章 命案
    依着贾周的脾气,若是在平城,他一定要把这掌柜的整死,小小商户贱民也敢在他面前如此放肆!

    可这里是幽州,他想起赵俊生此前警告过他要约束部众,虽然他不惧赵俊生,可身份地位到了他这个层次,若非没有必要最好还是不要与赵俊生发生正面冲突。

    贾周忍了下来,伸手阻止了手下太监要派人把客栈客人都赶走的打算,他立马变了一副面孔,笑眯眯对掌柜说:“行,就按你说的,把剩下的几间客房都给咱家!”

    掌柜后悔了,他看见这些人一个个都嚣张跋扈,不是易于之辈,他此刻已不想让这些人住进来,但他此前已经把话都说出口,若是不让这些人入住,理亏的一方就是他了,这帮人真要闹起来,吃亏的只会是他。

    无奈之下,掌柜只能答应,“好,还有三间客房,贵人若想入住的话请先交房钱!”

    负责交涉的小太监说:“我家监军是奉皇帝诏令来监军的,此行所有花费由幽州刺史府负担,掌柜可派人去找幽州刺史府会账!”

    掌柜脸上的表情凝固了几秒,随后一脸为难的说:“官爷说笑了吧,刺史府是多大多威严的衙门,就为了几个小钱您让小人去找刺史府要钱小人身份低微,若是去刺史府,谁会理会小人”

    小太监怒气冲冲:“大胆,难道你还以为咱家会赖你的帐不成”

    “不不不,官爷误会了,也就是几个小钱而已,从您指头缝里掉出来的都比这钱要多得多,您又何苦为难小人呢”

    贾周摆了摆手:“算了算了,给钱!”

    小太监不情不愿的给了一把铜钱,掌柜的接过之后看了看,问道:“不知贵客要住多久”

    “一个月!”

    “一个月这房间太少了点吧”掌柜的又摆出一副为难的神色。

    小太监怒道:“先给你这么多,你若是服侍得好,分文不会少你的,还会有赏赐,若是服侍得不好,你分文都别想拿到!”

    遇到这种顾客,掌柜的也只能自认倒霉,心里憋着一股怒气带着贾周等人去打开了三间房门,等告辞转身往回走时又看了看手里的一把铜钱,忍不住低声骂道:“还是官老爷呢,就给这么点钱,正他吗的抠门!”

    房间里,太监们迅速检查和收拾着房间,贾周对一个兵丁吩咐:“去告诉去斤将军,把客栈前后左右都控制起来,大堂、后厨、后院、过道、走廊、甚至是茅厕外都要有人站岗,不许外人随意乱走动!”

    “是,公公!”

    没过一会儿,贾周带来的三百兵将全部出动,把客栈内外保卫得密不透风,一些在客房内睡觉的客人听到声响,纷纷打开房门来看,这一看,所有客人都吓坏了,怎么来了这么多兵马

    有些客人坐不住了,唯恐惹上祸事,收拾行李就出了房门,却被站岗的兵将们拦住。

    “干什么的”

    “回军爷,小人是渔阳县人,来这里做一点小生意!”

    “老子问你干什么去”

    顾客连忙说:“小人去退房!”

    “为何要退房”

    “回军爷,小人的生意做完了,得返乡回家,自然是要退房了!”

    兵丁很满意,挥了挥手让其他人放行。

    不到一刻,客栈内所有住客都提着行李来到了大堂柜台前要退房,掌柜知道都是贾周这些人在这儿闹的,若不是来了这么多兵丁,客人们怎么可能都退房

    客房内,一个小太监向贾周报告:“爷,住客们都主动退房了,一个不剩!还是您老高明啊,咱们只花了一点点小钱就住了整栋客栈!”

    贾周很是得意,笑着说:“小小贱民也敢在本监军面前放肆,不给他一些教训,本监军心里这口恶气难出!去,让掌柜的准备饭菜,本监军和将士们都饿了,你去告诉掌柜,本监军麾下三百余兵将,若是有一人没有吃饱,本监军就让他家破人亡!”

    “是,爷!”

    掌柜一听,当场就急了,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更何况他还不是胳膊,连一根小指头都不是,如何斗得过一个监军,他只好任命把客栈内所有的粮食菜肴都搬到后厨煮熟,这也只能勉强让这三百多人吃好。

    一些没吃饱的兵将就闹了起来,掌柜只好把酒窖的酒搬出来给这些军爷们赔罪,好不容易才安抚了这些脾气暴躁的兵将。

    夜里,后厨大厨走过来对掌柜说:“东家,没有存粮了,菜也没了,今夜若不准备,明早再去采买就来不及了,若是延误了这帮大爷吃喝,谁也吃罪不起啊!”

    “行了,我知道了!小二小三,你们两个去准备马车跟我去采买食材!”

    掌柜走后不久,三个醉醺醺的兵丁走到后院茅厕撒尿,正勾肩搭背往回走时看见一扇窗户下一道婀娜多姿的倩影一闪而过。

    “喂喂喂,兄弟,刚才你们看见了吗那房里似乎有一个女人!”一个兵卒拍了同伴的肩膀问。

    “嗝是吗咱好久没碰过女人了!”

    第三个兵丁:“要不咱们过去窗户边看看”

     



第569章 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梁寂这时走了过来,见有外人在场,就对赵俊生以官职相称:“将军,两万大军所需粮草已经从各郡县陆续调来,本地蓟县和太守府府库的粮草已经运送到位,随时都可以开始制作军粮,只是若按照以往制作干粮的方法,以现在的潮湿天气只怕保存不了多久,而且味道也不行,将士们很不喜欢!”

    从古至今都有“大军未动,粮草先行”的说法,这个意思可不是说先要把粮草运到前线去,也不是说先要把粮草准备齐全,它的意思是说大军还没有开拔之前要把军粮制作完成。

    为什么古代军队平时驻扎一地不缺粮草,一到行军打仗时就缺粮草为什么一要打仗,朝廷中就有人说是损耗国力除了军饷、抚恤和打造军械耗费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提前准备足够的干粮。

    这绝不能分期付款,干粮制作必须一步到位,但是干粮制作完成之后,不是所有兵卒都能把它吃完的,将士们在行军打仗时阵亡了,身上还背着干粮,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饿急了,谁会去尸体身上找吃的所以很多干粮其实都是浪费了。

    为什么行军期间不能生火做饭不是不能,而是因为需要花费的时间太多,一天早晚两顿饭,先不说垒砌灶台要花费多少时间,就是要派人去找柴火就要花费个把钟头,若是找不到柴火怎么做饭找不到水源怎么办

    吃干粮可以不需要柴火,不需要水源,到了饭点直接拿出了啃,口渴就喝携带的饮水,节省了多少时间

    当然,干粮的好处多多,但缺点也很明显,本身的味道就不怎么样,长期吃干粮也容易吃腻,营养也不够丰富。

    把面粉制作成蒸饼(馒头)和大饼携带作为干粮是可行的,但保存的时间太短,制作出来太浪费时间。

    赵俊生想了想对梁寂说:“这样,改变干粮的制作方法,去采买一些蔬菜和水果,把这些切碎了晒干;再把面粉炒熟,炒熟之后把晒干的蔬菜、水果和肉干碎末加进去;再把盐碾碎了加进去混合均匀。干粮的味道不能太咸,吃了太咸的容易口渴;太淡了兵将们摄取的盐分不足又没力气,干粮还不容易保存,你们先派人试做一些看看,尽量把味道做好一些!至于如何存储,让军需官找裁缝做一批油布袋子,给每个兵丁发一个油布袋装干粮,能防潮防雨水,平日里不用时就把口袋扎紧!”

    “明白了,属下这就找人进行试制!”梁寂说完之后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就为了制作干粮,要在二十天之内把两万人两个月的干粮制作完成,刺史府在这件事情就招募数千百姓专门用来制作干粮。

    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斤粮,两个月就是六十斤,两万人两个月的粮草就是一百二十万斤,把要蔬菜切碎晒干、肉类腌制晒干切碎、还要把盐碾碎,把面粉炒熟,再混合均匀,这是多大的一项工程

    为了节省干粮制作的时间,等到干粮的配方试制成功之后,刺史府不得不把干粮的制作承包给蓟县城内外的百姓们,每户每天要制作两百斤,这是最大工作量了,六百户人家同时制作也足足用了十天时间才完成一百二十万斤的干粮制作,这还不算把蔬菜、肉食晒干的时间,再加上运输、称量、入库、分发到各军兵将手上,前后总共用了二十三天才把干粮分发到兵卒们的手上。

    这天夜里,赵俊生吃过晚饭之后准备前往城外军营巡查防务,已经走到府衙门口准备上马,一辆马车在府衙门口停下来了,燕郡太守李元德下车急忙向赵俊生拱手:“将军慢行,下官有公务禀报!”

    赵俊生不悦道:“公务有公务你不白天来禀报,夜里来禀报什么公务你这是存心给本将军找麻烦是不是”

    李元德连忙说:“将军冤枉啊,下官也是刚刚听到下面的官员禀报,这件事情下官也做不了主,所以才连夜来求见将军!”

    赵俊生看了看李元德,挥手:“走,上你的马车去城外军营,咱们一路上边走边说!”

    “是是是,将军!”

    两人上了马车向城外方向而去,卫队跟在后面。

    “说吧,到底是何事”赵俊生靠在马背车厢上闭着眼睛询问。

    李元德当即把温记客栈发生的命案叙述了一遍,然后说道:“因这事涉及到监军贾周,蓟县县令杨宽已经派捕快们和仵作去勘察过现场,死者是被奸污之后上吊自尽,太监们肯定是没有能力办这事的,所以只可能是随行护卫的羽林军兵将们干的,当查案的捕头要求贾周下令羽林军配合调查时遭到了拒绝,领兵的幢将去斤更是袒护麾下兵将,甚至县令杨宽下午亲自带人与贾周交涉都没能成功!”

    “黄昏时分,杨宽来太守府求见下官,把此事禀报了上来,下官以为贾周是监军,是与将军同一层次的人物,只怕就算是下官去交涉,只怕贾周也不会给下官面子,所以此事只怕还要请将军出面才好!”

    赵俊生揉了揉眉心和太阳穴,“这幽州上下大小事务有多少等着本将军去处理有多少军务等着本将军去处理你知道



第571章 灭燕国
    宗爱没有理会该官员的建议,他考虑了两天,还是以皇帝的名义下了一封诏书给花木兰任命了一个官职。



    却说花木兰等了两天还不见朝廷有个她任命官职的动静,就让李宝、范大妞等人收拾行李准备返回幽州。



    行李还没收拾完,宣读旨意的太监就带着诏书来带了驿馆。



    “花将军,皇帝陛下任命将军出任外都坐大官!出任此职的一般都是宗室诸王、外戚大臣或胡汉众臣,皇帝陛下对将军可是格外的恩宠啊,将军接旨吧!”太监笑眯眯把诏书递给花木兰。



    花木兰却是半点也高兴不起来,这个外都坐大官虽然权势重,但不是威望高的朝廷大臣根本就坐不稳,只因这个位置要审理各外姓鲜卑人的刑狱、民事诉讼,一般能闹到外都坐大官面前的官司都不是小官司,若是处理不好,很可能得罪一族鲜卑人。



    打发走宣旨的太监之后,花木兰苦着脸走到案桌后拿起纸笔给赵俊生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说了最近的近况和被任命为外都坐大官的事情,让她带兵打仗她能干好,可让她审理案件,她真做不了。



    花木兰把自己的苦恼都写在信上让人以秘密渠道用最快的速度传回幽州。



    只过了六天,花木兰就接到了赵俊生的回信。



    赵俊生在回信中先是述说了一番衷肠,然后介绍一下花木兰走后朝廷派了贾周做监军,让他准备攻打燕国的事情,最后他建议花木兰若是不懂刑讯审案之事就多问问下属,那些人为官多年,肯定是经验丰富,他觉得花木兰最好还是采取无为而治的策略,尽量不要得罪人,因为她在朝廷当中势单力薄,一旦被人弹劾连求情的人都没有,而且得罪人多了还容易引得群起而攻,所以她只要把案子审理清楚就行了,至于如何判决则上奏皇帝,由皇帝裁决。



    花木兰看了赵俊生的回信之后思考了很久,还是觉得赵俊生说得有道理,而且她这次自从来到京城之后发现宗爱正在大肆铲除异己,比从前更加凶残。



    京城大大小小的官府衙门经常接到宗爱的指示给某些官员和大臣罗织罪名,然后把人抓起来、抄家灭族,在审理人犯时也不注重证据,直接用重刑屈打成招,朝堂上下已是一片人心惶惶。



    朝廷的大臣们也换了一批又一批,一旦有人倒下,宗爱就立马换新人接替,直到现在为止,朝廷大臣当中已有一半人是宗爱安插的人,这种情形让花木兰只感觉心惊肉跳。



    在这种情况下,花木兰认为赵俊生的建议是对的,她要么三天两头不去外都坐大官衙门,要么一去很快就离开,只把公务都丢给下属官吏去处理,下属官吏们见她这个主官都不理事,他们也不敢擅自做主,很多官司是一拖再拖。



    有些案子实在不能再拖了,花木兰就让下属官吏把事情搞清楚,然后写成奏章上奏皇帝,请皇帝裁决,宗爱对此却是很高兴,因为这样他就相当于拿到了司法权。



    不提平城朝廷人心惶惶的局面,赵俊生在幽州紧张的筹备出征事宜,过了二十天左右,一切准备工作已经就绪,他也不再拖延,既然决定要打,就要好好打,争取这一次把燕国拿下。



    三月十六日,从范阳调来的五千兵马抵达蓟县。



    公元四三四年春,三月二十日,赵俊生率军一万五千人从蓟县出发,与从渔阳郡抽调的五千兵马在潞县汇合之后一同向东进发。



    一路上途经无终、孤竹等城池,历时九天抵达碣石山城寨,这次两万大军中有近一万步兵,步骑相结合的行军速度与全骑兵正常行军速度没有太大的差别,平均每天的行军速度不足八十里,这一路上还是都吃的干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若是每次都生火煮饭,行军速度只会更慢。



    碣石山关隘早已修筑完成,雄伟壮丽,赵俊生下令大军在这里休整两日,全军将士终于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热饭热菜了,一时间欢声雷动。



    站在关隘城楼上看向东北方向,左边是连绵不绝的大山,右侧远方是浩瀚的大海,赵俊生对众将和随行官吏说:“碣石山关这个名字太俗气了,以本将军之见,左边是山,右边是海,此关又巍峨壮丽,当取名为山海关!”



    东方辰听得眼睛一亮,抚掌大笑:“山海关之名,实至名归!”



    将校官吏们都纷纷附和这个名字取得好,唯独贾周阴沉着一张脸,不屑一顾,可心里却也被这雄伟关隘所展现出来的气势所折服。


1...182183184185186...37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