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花木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最后的烟屁股
对于秋收之后的赋税征收是幽州刺史府这段时间在政务方面的重中之重,十来天下来,赵俊生得到了各郡县的相关报告,对富户、勋贵和世家大族的赋税征收反倒很容易,毕竟此前已经有前车之鉴,就连拔拔家这样的鲜卑贵族都因为拒交赋税而被铲除了,其他勋贵和士家大族更不敢因为一些赋税而与刺史府对抗。
而一些平民
第553章 分家制度
赵俊生当然不会让别人抓住把柄,该走的程序还要是走的,花木兰说得没错,即便是一个普通人犯了死罪,要执行死刑也要上报朝廷相关衙门核准。
不过对于寇谦之的审判是要在幽州这边做的,他作为幽州刺史该怎么判决就怎么判决,判决之后行文给朝廷相关衙门,等待相关衙门的核准再执行。
“你说的我知道,我怎么会不遵照规矩行文朝廷等待准许就执行我说了要按规矩办事,就得要给三个被杀的兵卒的家属们和军中同袍们一个交代,至于朝廷那边就不是我能够控制得了的了!”
两人正说着话,东方辰走了进来向赵俊生拱手见礼:“见过使君!”
赵俊生叹道:“我知道东方先生肯定是来责怪我的,不该”
东方城连忙说:“使君误会了,在下虽然是师尊的弟子,但在下一向主张以法治国,在下前来既不是向师尊求情,也非责怪使君,在下只想去牢房中探望一下师尊,还请使君准许!”
赵俊生抱拳正色道:“东方先生光明磊落,本将佩服!即便是一般死囚,家属亦可以探望,此乃人之常情,难道本将军还对先生和寇国师区别对待先生只管去探监”。
“在下告退!”
赵俊生不知道东方辰在监狱之中与寇谦之说了些什么,只知道东方辰在回来之后就如同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还和往常一样协助他处理军政事务。
这天夜里,赵俊生找到东方辰,两人对面而坐,赵俊生忍不住问:“在令师尊的事情上,东方先生不怪我”
东方辰反问:“在下为何要责怪使君”
“毕竟是本将军坚持要依法办理,若本将军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令师尊此时只怕与崔浩一起返回平城了,朝廷那边若是有人想要趁机落井下石的话,令师尊只怕就真的凶多吉少了,难道先生心里对本将军一点都没有芥蒂”
“哈哈哈”东方辰大笑,喝了一盏酒看着赵俊生说:“师尊若是死于私仇,作为弟子在下定然要为其复仇,但师尊若是死于法,在下却是无话可说,心服口服!作为一个正常人,在下对将
将军之举自然是心怀怨恨的,但更多是欣慰!将军若是法外开恩,在下虽对将军感激,却也会更加失望,这不是我心中里的明主!况且,将军并非能决定我师尊的生死,此事最后还得由朝廷来定夺,将军履行自己的职责,这又何错之有”
赵俊生起身对东方辰拱手作揖:“先生深明大义,赵某佩服!”
过得一天,赵俊生升堂审案,对寇谦之杀是三名边军巡逻骑兵一案进行审理,同时还对他和崔浩擅自逃离辽东战场进行问责,此案引来了大量百姓观看,寇谦之对这两件案子都供认不讳。
隔了三天,赵俊生再次升堂,寇谦之没有提出申辩,赵俊生当堂判决将寇谦之秋后问斩并上报朝廷等待核准。
案子审完之后,寇谦之被收押入监,而花木兰却来向赵俊生辞行。
“俊生哥哥,右厢军在幽州已经住了十余日,将士们已经休整过来,伤员们的伤势也都好得差不多了,我们必须要启程返回平城!”
赵俊生很知趣的没有出言挽留,“打算何时启程”
“明天吧,一早就走,现在天气开始转凉了,必须要赶在大幅度降温之前返回平城!”花木兰说。
赵俊生点头:“行,我让人给你们准备半个月的粮草应该足够你们抵达平城了,从燕军那里缴获的财物和辎重,我分给你一部分,明日你一并带走吧!”
花木兰连忙推辞:“半个月的粮草我收下,财物和其他辎重就不要了,你全部留下吧,你治理幽州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大量的花费,什么地方都离不开财物!”
赵俊生摆手:“不,木兰你听我说,这些财物有一部分是幽州军、右厢军和高旭那四千人马一起缴获的,你可以不要,但右厢军的将士们呢他们还有家小,阵亡将士们的家眷也需要抚恤,你若不给他们一些赏赐他们和他们家眷会怎么想听我的,你安心收下,这年头虽然人命不值钱,但绝不能让麾下将士们寒心,该赏赐的还是要赏赐,该抚恤的也要抚恤!”
“好吧,我收下!”
花木兰收到赵俊生派人送来的粮草和财物之后,让军需官把粮草装车,再把所有财物按照功劳大小赏赐
给将士们,也包括那些战死的将士们都有,她自己却一点也没留下,此事被将士们得知后都甚为感动,对她愈发敬重。
送走了花木兰和右厢军,赵俊生开始正式全面治理幽州,一方面派官员监督赋税的征收和秋收之后在农作物方面的播种和灌溉;另一方面,派人加强边防和武备。
对于秋收之后的赋税征收是幽州刺史府这段时间在政务方面的重中之重,十来天下来,赵俊生得到了各郡县的相关报告,对富户、勋贵和世家大族的赋税征收反倒很容易,毕竟此前已经有前车之鉴,就连拔拔家这样的鲜卑贵族都因为拒交赋税而被铲除了,其他勋贵和士家大族更不敢因为一些赋税而与刺史府对抗。
而一些平民
第554章 寇谦之的粉丝
其实赵俊生说的并不准确,此前北魏的赋税名目并不是单一只征收田亩农税和商税,还包括人头税、城门税等不少名目复杂的税收。
世家大族和勋贵家族为了避税隐瞒大量家丁、仆人的数量,隐瞒田亩数量,加上土地兼并严重,这就造成了朝廷的赋税总量越来越少,历朝历代到了后期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形。
裴进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世家大族和勋贵们胆大妄为;另一方面他们与官府有些官吏勾结,官吏被他们收买,所以在清查田亩和人口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赵俊生闻言感叹道:“看来以后要加强对官吏的监察,同时也要加大对故意隐瞒人口、田产和商贸交易数额行为的惩罚力度,轻则要罚钱财,重则要抄没家产,严重者要杀头!这件事情你下去之后仔细斟酌一下,写一个条陈上来给本将看看!”
“是!”裴进答应。
赵俊生又说:“如今秋收结束,田地翻耕出来之后百姓们已经把种子播下去,天气转凉了,农田里基本上也没什么事情,接下来趁着幽州境内河流的枯水期要征调百姓们对河道清淤、加固河堤、兴修水利设施等等这些事情要提上日程并尽快实施,你下去之后跟东方辰他们商议一下,拟出一个方略出来!”
“好的,将军!”
没过两天,刺史府的行文发到各郡县官府,冬季清理河道堆积的淤泥砂石、加固河堤、兴修水利设施的工程如火如荼的展开了。
今年刺史府的赋税征收比往年顺利,数额超过往年十倍,还在此次征伐燕国的战斗中有大量的缴获,赵俊生也不缺钱,在让百姓服徭役的同时给他们提供一顿午饭,这也花不了多少钱。
百姓们对赵俊生还感恩戴德,认为他比以往任何一个幽州刺史都要仁义,毕竟以前的幽州刺史可没这么干过,官府征发的徭役,百姓们不但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还要自带饭食。
赵俊生既不缺钱,官吏的薪俸和军队的军饷自然是足额发放,一枚枚铜钱、一斗斗粮食、一匹匹布料可都是实打实的东西,发放到官吏们和兵将们的手上,一个个都笑得裂开了嘴。
赵俊生又行文给各郡县官府,年底要在每个郡、每个县各自评选出政绩卓越的官员,在胥吏当中也评选出一个勤奋、认真负责的代表,若是有空缺官位,这样的人会被刺史府首先向朝廷举荐。
一时间各级官府的官场风气为之一清,谁都不想被人比下去,毕竟人都要脸面的。
在各级官府都在组织百姓们清理河道淤泥和砂石、加固河堤、兴修水利时,曹蛟也带着兵马从碣石山回到了蓟县。
今年政务方面的公务都已经执行下去了,接下来赵俊生准备在军务方面进行一些整顿,如今他在幽州军方的威望如日中天,要进行军务方面的整顿也没有人敢反对。
十月十八日夜,刺史府大堂。
赵俊生坐在主位上,武将们站在两侧,旁边有两个文书做军议纪要笔录。
“今夜把诸位召集过来是想在军务方面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以前我们幽州军只有三千人,经过这次征东战事几乎是折损了一半,有必要进行一下补充,同时也要加强军纪监督,加强战术和战技方面的操练!”
说到这里,赵俊生看了一下诸将,对白劲光说:“白劲光,尉迟延东如今平冈,要镇守冀阳,幽州军司马之职由你来当任,稍后本将军上书朝廷举荐他为冀阳太守,你这边接手幽州军司马一职后要立即展开征兵事宜,这次咱们改变征兵的对象,不但允许鲜卑人入伍,还允许汉人入伍,也允许其他族的壮丁入伍,军饷等待遇一律一视同仁,军中升迁全凭能力和战功,不看出身,为此专门在各级编制之中设立录事一职记录战功!”
“此事不但在幽州军中展开,在各郡的戍堡驻军当中也要展开!”
白劲光站出来抱拳答应:“末将遵命!”
赵俊生继续说:“这次东征,我们一共带回来六千多人的俘虏,这些俘虏都是燕军,都是经过操练的军人,若是让他们专门去种地又太浪费,但因为是俘虏,直接把他们变脸成军队又要冒太大的风险,所以本将军想了想去,还是决定先让他们去屯田,一边屯田一边操练,目前咱们的屯田军有一万五千人左右,若是加上这六千多人,就有接近两万两千人,不但可以负担整个幽州兵将们的粮草所需,还有很大的剩余!”
“高旭!”
“末将在!”高旭站出来抱拳答应,他这还是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幽州军各级将校们面前。
赵俊生道:“任命你为屯田军军主,那四千骑兵暂且也由你带去对这两万多屯田军进行操练,特别是军纪方面一定要严之又严,绝对不能放松!”
高旭抱拳答应:“遵命!”
赵俊生看向在场将校之中唯几个文官当中的一个:“黄世严!”
“属下在!”一个三十余岁的官员站出来拱手答应,他此前是渔阳潞县县令,对农田事务方面的管理很精通,潞县的耕种面
第555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赵俊生在边地视察边防,在碣石山勘察地形发动当地军民修筑关隘的时候,花木兰已经带着右厢军回到平城十来天了。
她的右厢军在征东战事中损失惨重,几乎被打废了,好在建制还在,她以仅剩的两千多人为底子,在宗爱的支持下,仅仅用了七天就又招募足够满员的新兵,兵器甲胄和粮草很快就领到了,接着就开始了紧张的操练之中。
与花木兰相比,狼狈逃回平城的尉眷和源贺以及其他几个将军就没有她这个好的运气了,直到回到平城之后的半个月,他们都还是光杆司令一个。
源贺的右卫军和尉眷的护军原本都有一万多兵马,在撤离龙城时依然至少还有一半以上,但在撤退过程中几乎是全军覆灭,他们二人是在亲兵们的拼死保护下才能逃了回来。
在经过最初几天的紧张操练之后,花木兰难得休息一天,带着亲兵在大街上逛了一圈,买了几盒胭脂水粉来到万语桐的裁缝铺子看她。
万语桐对花木兰能来看她很高兴,把她请到后院吃茶。
“万小姐,你这店铺的生意应该比从前更好了吧”花木兰喝着茶随意的问了一句。
万语桐说:“一直都差不多吧。等等,我怎么听木兰你这话里有话啊!”
“没有啊,我随口问的!”
“不,你虽然是随口问题,可你是下意识问出来的。你是不是觉得我父亲升官了,进爵了,巴结他的人就多了,连带着我这边的生意就应该更好了”万语桐。
花木兰连忙摆手:“不不,我绝对没这个意思!不过即便是这样也很正常,世上都是趋炎附势之人!”
万语桐说:“你也知道我这裁缝铺只做有钱人的生意,一般人是穿不起我做的衣裳的,这就把绝大部分人拒之门外,所以平城之内在我这里定做衣裳的人也就那么多,其他人就想通过我巴结我父亲也做不到!”
说完,万语桐摇头道:“别看我父亲如今官职高,手握兵权,其实我很担心他!”
“为何”花木兰不由疑惑。
万语桐知道花木兰不是外人,也不是一个喜欢乱嚼舌根的人,就说:“你应当知道我父亲是靠什么升官的,如今他是宗爱一党,宗爱这个人我其实并不看好他,此人行事太过狠毒,不留余地,而且他的格局太小、心胸狭隘,我恐他得势不会他长久,你说如果他倒下了,我父亲岂不是也无法置身事外”
花木兰道:“宗爱的确心胸狭隘,这些我也都知道,你说他行事狠毒、不留余地,为何对他有这种评价”
万语桐颇为惊讶:“你竟然不知道”
花木兰一脸茫然:“知道什么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这十余日我一直呆在军营操练士卒,没有出去过,还真不知道朝野上下发生了什么!”
“这就难怪了!”万语桐叹息一声,“你应该知道当今四岁的皇帝陛下虽然年纪幼小,但却有六个兄弟,而在这些天里却接连死了三个,其中一个是被宗爱以他们在言语上冒犯了皇帝为由处死了,你说一个三岁的小孩子懂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犯忌讳的事情!另外两个死得莫名其妙,一个掉进御花园的池塘里淹死了;另外一个进食时中毒而死,现在朝野上下都在议论此事,民间许多人都认为那两个小孩子也是宗爱暗中派人弄死的,因为除了他没有其他人有这个动机,皇帝才四岁,总不可能是皇帝授意的吧”
花木兰听了万语桐的话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她没想到才十来天没出军营,皇宫里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
如果那个被淹死的小亲王和中毒而死而小亲王都是宗爱暗中指使手下干的,宗爱这个人的确也太狠毒了一些,可毕竟这只是民间传扬,到底是不是真相谁也不敢肯定。
花木兰知道赵俊生跟宗爱有比较深的联系,倘若宗爱打算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掌控朝堂号令天下,只怕会遭到鲜卑贵族们的群起而攻之,他虽然是皇帝身边的人,但毕竟是一个汉人,而且皇帝的年纪又太过幼小,若有鲜卑军事贵族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除掉他,他能抵挡得了
花木兰告辞万语桐之后怀着忧虑回到了军营,但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情,赵俊生与宗爱的联系毕竟是暗地里的,若非她与赵俊生的关系,她也不会知道;再说现在朝堂上真正做主的是保太后拥有最高话语权,宗爱现在充其量也只是一条恶犬。
“将军,源贺派人来请将军今夜前去赴宴!”女亲兵范大妞迎上来向花木兰禀报,她是一个身材壮实但很灵活,力量又大特能吃的女子,长相在女人当中是很凶悍的那种。
“哦”花木兰接过范大妞递过来的请柬打开了看了看,原来今日是源贺次子的周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