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这样的楼船不是用来运输矿石的,而是主要运送大批量的人员或者其他怕水的货物,主要用来经商和探险还有运兵,两种船型各有用处,哪个都不能缺。
罗冲这些天就在详细的完善这些设计,因为这种大件的工程设计必须在建造之前就考虑到将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以必须提前想到,不然等造好了再想改装可就费劲了。
同时也飞鹰传书给大树,督促他尽快在秋收之后招募当地的青壮,到造船厂去当临时工,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打个临时工赚点外快。
不过这并不是强制性的招募,而是自愿的,知道大家种了一年的地很累,你愿意来我就给你发工资,你想在家休息,那我也不强求。
另外还吩咐大树多多准备造船材料,木板可以先锯着,放起来备用,龙骨和梁柱也可以先准备着,其他的还有油漆和铁钉,这些东西也可以提前准备。
等过了几天,新船设计图画的差不多的时候,军营的训练也过去了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所有的士兵都完成了武器的训练,基本掌握了武器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这个时候那三百多侦察兵的擒拿术和军体拳也练的差不多了,然后罗冲就立刻改变了训练模式,让侦察兵每天空出半天的时间去别的兵种当教官,专门训练他们的擒拿格斗。
这个不练不行,因为罗冲训练这支军队的初衷就不是为了大开杀戮,并不是直接把所有的对手都直接砍死拉倒,而是为了抓活的俘虏,抓奴隶,抓免费的劳工,军队的建设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让军队为建设服务,多抓一些劳工回来,多占领一些自己需要的资源,也好让汉部落更快的发展科技水平。
于是在整编之后的下半个月,军营里就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早晨士兵们全副武装的穿着甲胄,拿着兵器晨跑,吃完早饭,整理完内务之后,上午先是在侦察兵的教导下练习军体拳,然后又开始两两一组对练格斗技巧和擒拿术。
士兵们开始学习各种锁喉,扭胳膊,踢膝盖,掰大腿的反关节擒拿术,以及各种快速绑人的方法。
等这样的训练开始步入正轨的时候,罗冲就对那八个将领说了一句好好练,自己半个月之后再来,然后就带着姜宣跑路了。
罗冲带着一行人先是回到了汉阳城,把那些小吏什么的随行人员安排好,然后又把姜宣打发到了学校里上学去,最后回家看了一眼,就急不可耐的拿着图纸奔向了浏阳郡的造船厂。
起初姜宣是准备跟着罗冲一起去的,他也想看看汉部落是如何制造这样的大船的,但是直接被罗冲给拒绝了,理由就是:“造船乃是汉部落的机密,你现在还没答应举族加入汉部落,所以你现在还没有资格去看。”
对于如此直白的拒绝,姜宣也没有什么话说,他知道,这是汉首领在向他施压,同时也是在暗示他,“这军队你看也看了,上学老子也让你上了,你也该表态了吧,到底加不加入汉部落?给个痛快话啊!”
第599章 视察浏阳郡(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并没有留在汉阳郡等待姜宣的回复,经过两个月的练兵时间,现在已经是十月初了,正式进入了长达四个月的漫长冬季,也是罗冲来到这个世界第五年的开始,这个冬天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他必须抓紧时间。
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浏阳郡,罗冲发现这里的变化的确很大,首先是造纸工坊的产能扩大了,随着大树对造纸业的不断投入,以及汉部落对纸产品的快速消耗,原生木浆的资源枯竭,浏阳郡开始涌现了一大批各种其他材料的纸张。
竹纸,麻纸,草纸,树皮纸,混合纸,秸秆原色纸,这些新品种的纸张在罗冲的刻意引导下,终于被制作了出来,大大缓解了汉部落对纸制品的需求。
另外就是人工河的延长,以及沿河地区村庄的建设,事实证明当初罗冲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开凿一条从浏阳河通向汝阳河的人工河,不仅是为了方便两地的运输,更关键的是,沿河的平原地区可以靠着充足的水源开垦更多的农田。
没错,就是这些位于城外的村落,他们已经开始在人工河两岸开垦了大量的农田,这些可都是会有产出和税收存在的,农田的面积越多,说明汉部落的实力就越强。
看完这些东西之后,罗冲又在大树的陪同下来到了浏阳郡的船舶产业园区,这里有一个专门的坊市,里面的各种设施都在为这个造船厂服务。
之所以被罗冲称为园区,不仅是因为它的占地面积大,而是因为里面产生了很多关于造船的附属工业。
比如新建的钉厂,专门产出各种铁钉,其中大部分都是用于造船的,还有一个铁器工坊,其实就是一个挂在官方名下的大铁匠铺子,专门为浏阳郡的两万多口百姓生产铁器,但是除了百姓需要的农具和炊具之外,这里产出最多的,则是各种造船的工具,锯、锤子、船锚、滑轮、铁链、合页等等东西。
不过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浏阳郡这里还是不能生产铁料,只负责加工产品,所有的铁料还只能从汉阳郡运输过来,因为只有那里才有高炉用于炼铁。
除了这两个铁器厂之外,最大的还要数木材加工厂,这里存放的木材超级多,全部来源于浏阳郡南北两个方向的原始森林,大量的圆木放在这里备用,有的刚砍下几个月,还正在自然阴干,有的则是建城之初就开始堆积的老树,现在已经可以拿来使用了。
风力锯木机已经从原来的一架发展成了一排,日夜不停的切割着木板,为汉部落的造船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材料。
在木材加工厂另一面,则是新建的官办纺织厂,这里生产的产品很多,有毛毡,毛布,麻布,还有一个专门生产麻绳的车间,没有例外的,这里的产品也主要是为船厂服务,麻绳从这里出来就变成了船上的缆绳和索具,布匹则是变成了宽大的船帆。
而这里的原料则是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官办的养殖场,另一个则是民间辅田的赋税。
自从实行分田制以来,每个季度官府都能收到一批民间的赋税,男人种粮田生产粮食,女人则是种桑麻和菜蔬,汉部落不收蔬菜,但是麻皮和蚕丝却是收税的,而这些收上来的实物税,最终就进入了这些官办的工坊之中。
漫长的四个月冬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闲着,有的女人选择进入纺织厂织布,赚些工钱贴补家用,或是攒钱为上学读书的孩子购买笔墨纸砚,男人们则是选择加入造船厂,做一些帮工的工作,每个月也能拿到一些工钱。
还有的人不愿进入工坊做这些流水线的枯燥工作,他们大多三五成群的聚集到一起,外出到山上砍伐树木,冬季是伐木的好季节,木材的水分少,也没有什么树叶,冬季砍伐的木材一般价格也更高,因为这样的木材阴干的时间更短,看下来运到木材加工厂立刻就能换成钱,根本不愁没有销路。
这些人除了伐木之外,有时运气好还能在山上打到野味,这些额外的收获不管是自己家留着吃,还是到城里贩卖,都能换到不少的钱,尤其是各种皮毛,更是汉部落的畅销货。
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还是因为汉部落没有足够的御寒衣物导致的,汉部落目前没有棉花,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合适的棉衣填充物,毛毡倒是可以,只是产量有限,因此兽皮就成了人们为数不多的选择。
如果不想外出受冻,那就只能窝在自家的火炕上不出门,但是一待就是四个月,这谁能受得了。
巡视完这些新建的工坊之后,罗冲也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浏阳郡造船工坊。
造船工坊一共拥有四个船台,一直都在进行流水线工作,因为按照当初罗冲定下的工作模式,是四个步骤同时进行的,龙骨铺设环节,船板安装环节,防水密封环节,下水舾装环节,这四个步骤必须一直有船在工作台上,不然就是不合格,因此汉部落造船的速度也是十分迅速的。
“双桅帆船现在有多少了?加上在建的这些。”罗冲看着船坞中忙的热火朝天的工匠们,对旁边的大树问道。
“下水能够航行的有二十二艘了,这个数量是算上游伏的那三艘,还有煤矿那边运输物资的两艘,剩下的都在卫山郡那边,被游野拿去接送沿湖的那些新人了。
如果算上船厂在建的这些,那一共就有二十六艘,其中一艘正在舾装,再过四五天就能投入使用。”大树想了想,把现在汉部落拥有的双桅帆船的数量报了一遍。
“嗯,不错,新船厂那边建的怎么样了?”罗冲再次问道,关于将要建造更大船只的事情,罗冲早在半年前刚发现煤矿的时候就开始让大树准备了,可谓是给足了时间,所以他希望能够听到一个好的答案。
“新船厂勉强可以投入使用了,码头部分,和水船坞都挖好了,有一个舾装位,一个下水滑道,封顶的干船坞有两个建造位,还有一个露天的,暂时没有完成封顶,估计在一个月内能全部完工。”大树想了下再次汇报道。
罗冲点了点头,对这个进度还算是满意,然后再次问道:“造船的材料准备的如何了?”
“回首领的话,材料储备的很多,尤其是木材,就是铁料不太充足,这个需要汉阳城那边多给一些,不然我们也没办法,麻绳和帆具也是够用的,纺织厂已经步入了正轨,就算有所消耗,那些附属的工坊也能快速补充,这个是没问题的。”
“嗯,好,铁料的事我会和浏阳郡打招呼的,今年的铁料是紧张了点,主要是卫山郡和煤矿那边增加的人口太多了,这些新来的人口也需要大量的工具、农具和炊具。
不过这些都不能影响我们造船的决心,只有造出更多的船,我们才能源源不断的运来煤矿,这样我们的缺铁危机就能安全度过了。”罗冲皱了皱眉坚定的说道。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需要的生产生活用具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都是需要大量铁料的,但是如今却只有汉阳城一个地方能够冶铁,汉部落不缺优质的铁矿石,但却没有多大的产铁量,这是个短时间没办法解决的事情,目前还只能慢慢来,于是就听罗冲说道。
“你这些天要是有时间,就和卫山郡的云志好好商量一下,你这里出三千人,让他出五千人,再凑一些奴隶,明年春耕之后就把这些人迁往新钢郡那里,争取明年一年的时间把新钢郡建立起来,早点解决钢铁产能不足的问题。”
大树皱了皱眉,这计划和他原来想的不太一样啊,于是就听他问道。
“首领,你不说那个煤炭必须练成焦炭才能拿来炼铁吗?我们的顺序是不是搞错了,明年不是应该优先建设炼焦厂吗,不然把新钢郡建起来,如果没有足够的燃料,那还是没办法炼铁啊?”
罗冲则是笑了笑,然后对大树解释道。
“把煤炭干馏成焦炭主要是为了炼去里面的杂质,天然煤炭含的杂质很多,尤其是硫,这样的煤炭不是不能拿来炼铁,只是炼出的铁含硫量高,质量很差,打造兵器是肯定不行的,但是拿来铸造铁锅却没有什么问题。
我们可以先把新钢郡建起来,用煤炭先炼着,这些生产出来的废铁就先做成铁锅去坑外部落的人,比如拿来和鑫部落还有草原部落的交易,为我们大汉换取更多的牛马等重要牲畜,这样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拿这些铁锅做什么坏事。”
“哦——”大树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这才了解其中的详情,原来首领这是准备坑人啊,拿这些废铁跟别人做交易,亏你想的出来......
“既然这样,那我就没问题了,我会尽快和云志商量出一套迁徙和建城的方案,到时候请首领批示。”
“嗯,可以,到时候把方案拿出来吧,另外你还要准备一个议事厅,教室也行,然后你去安排一下,下午把船厂所有的大师傅都叫来,我要开一个关于新船建造的工作会议,所有的人务必准时到场,这个项目要立刻上马。”罗冲点点头再次命令道。
“是,我这就去安排。”大树应了一声,很快就让人去准备了。
到了下午,由于学校还没有放假,暂时没有空闲的教室,所以大树就把会议的地点放到了浏阳郡官署区的大会议里,那里也有黑板,满足了罗冲的需要。
罗冲从吃过午饭的时候就来了,提前到场在黑板上画好了新船的结构图,准备给工匠们讲解新船建造的步骤和建造要点。
船厂的那些大师傅们也早就听到了新船的风声,毕竟旁边的新船厂都建设了半年了,他们早就知道了首领要研发新的船型,所以对此事也是高度关注。
这些能够做到领班的大师父们现在无疑是汉部落的骄傲,那么多的大船出自他们手中,为汉部落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让他们非常骄傲,同时高额的工资待遇也让他们的生活水平直线提高,单论社会地位而言,汉部落的工匠更是人人羡慕的存在。
很多冬季自愿到船厂工作的人,也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想要趁着农闲的时间学习一些手艺,到时候随便在家做点什么东西,都能卖了换钱,哪怕是做个小马扎,学会一门手艺,对于这些刚刚加入汉部落不久的人们来说,可都是实实在在能够提升生活水平的利益。
由于罗冲这位首领十分重视制造业,所以在汉部落这里,并没有出现历史上工匠地位低下的事情。
船厂的大师父们陆陆续续的赶到了会议室,很多人刚一进门就看到了前面黑板上绘制的两幅新船结构图,那种全新的船型让他们兴趣大增,旁边列出的各部分尺寸数据更是让他们惊讶不已。
三根竖桅杆,一根船艏斜桅,这样帆具排列意味着新船型具有更强的受风面积,也就是说这种船的航速会更快,沉舱型的结构意味这种船型的载重能力大增,同时重心向下,船行起来会更加的稳定。
另外一种楼船在主体结构上与沉舱型一模一样,但是那种上下四层的设计则是代表了这种船的运输能力更强,只是不方便装卸大件的货物,但是运输人员却是方便了许多。
最后再一看新船的尺寸,好家伙,直接比现在的双桅帆船大了一倍还多,船长直达四十米,宽度也达到了十米,如此巨大的船只建造任务,让很多的老船工们都兴奋了起来,这是全新的巨无霸船型,同时对他们来说也算是一种挑战,不过他们的眼中没有怯意,反而透露出精光。
啪啪啪啪——
就在这个时候,楼船从门外走了进来,微笑着拍了拍巴掌,把所有人的目光都一下吸引了过来。
第600章 埋没在船厂的大发明家(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进了会议室拍了拍手,立刻就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众人也是连忙起身参拜。
汉部落不流行跪礼,除正式祭祀场合,哪怕是见到上级,或者贵人,也只是躬身作揖,见首领也是一样,除非是什么特别正式的场合。
“见过首领。”一众工匠们同时作揖道。
“好,现在是开会时间,大家不用多礼,都坐吧,一会准备记录一下。”罗冲点了点头,然后让人都坐下,下面的工匠们也都掏出了自己的小本本和铅笔。
铅笔这种东西已经在汉部落流行了起来,不止是学生在用,很多的木匠也开始用,尤其是在画短线或者做标记的时候,用起来比墨线要方便,更关键的是可以随手在木头上标记数据,或者在木板上列算式,用起来得心应手。
等下面的人都准备好了,罗冲在黑板前也开始了今天的工作会议。
“今天主要说一下新船的结构特点,还有建造过程,以及今年冬天这四个月的生产目标。”
“新船的结构图我都画在黑板上了,相信大家也都能看得懂,和以前的双桅帆船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建造方法还是一样的,只不过体积大了一点而已。
主要的建造流程还是四个部分,龙骨铺设,船板安装,防水密封,下水舾装,这里我主要说一下龙骨和船板,由于船体的拉长,很多的木材长度达不到船体的长度,怎么办?只能拼接。
但是龙骨又是一个最忌拼接的构建,太多的接缝会降低船体的刚性,容易折断,所以接头要尽量减少,我现在给大家提出一个技术指标,所有的新船龙骨最多只能有一个接头,你们当中那些做龙骨的要注意了。
另外还有船板,龙骨都不够长,需要拼接,那船板就更得拼接了,但是拼接也是一门技术活,我不管你们的船板拼几段,但一定要把接头交错开,绝对不允许有两个接头同时出现在一条垂直线上,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持船体的坚固程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