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我说不清楚,理解起来很费劲,主要是我们看不见那种力,但我们首领就是说有,他还说天上飞的很多鸟就是靠这个确认方向的。”
游伏说了很多,但是有姜氏的那些人却听的一脸懵逼,别说他们本来就听不懂多少汉语,就连游伏这个汉语流利的家伙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他只是复述了一遍当初首领说的话而已,其实自己也不怎么理解,主要还是因为看不见的原因。
科学这东西,看不见的东西很多,有的都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就是需要那么一点想象力,很遗憾,游伏不是个想象力丰富的人。
“总之,我们首领说这不是神力,而是一种人人都能掌握的力量,只是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才能用到它。”
宣和勇听的不是很明白,但是他们弄懂了这东西不是神力,而是一种可以借助工具使用的神奇力量,只是人们看不到而已,于是宣再次问道。
“那你们部落都用它做出了什么工具,好用吗”
“没有,暂时只有这个罗盘,我们首领说,想要借用那种力量,还需要很多的东西,不是我们汉部落现在能够做到的,但是以后也许可以。
首领说他能展示一些小的东西,但是没什么实用价值,反正没给我看过,不过我们首领很厉害,他弄出了很多的东西,既然他说可以,那我就相信他,他说话还是很算话的,说能做到的东西,还从来没骗人过。”
有姜氏的几个人都有些失望的样子,不过也有些释然,看起来汉部落也不是啥都会
第568章 没用的剧本说扔就扔(求票票求订阅)
香浓软糯的小米肉粥,里面还放了点野菜当作点缀,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但是吃起来就不怎么样了。
有姜氏的人们都吃的很高兴,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但是对于汉部落的人来说,里面那股子粗盐的怪味实在让人无法忍受,没办法,汉部落的人吃了几年精盐都已经把嘴养叼了。
“怎么样,我们部落的羹好吃吧,你们喜欢就多吃点,吃完了锅里还有。”
宣一边呼噜呼噜的喝着自己碗里的肉粥,还一边大方的招呼着游伏他们多吃点。
“还好,还好,呵呵呵......”游伏能说什么呢,他也很无奈啊,一勺粗盐毁了一锅粥。
强忍着吃了一碗带有浓烈怪味的羹之后,宣还要再给他们盛一碗,但游伏坚定的拒绝了,说他们在船上待的时间长了,不习惯吃的太撑。
宣又劝了两次,见游伏他们真的不吃了也就算了,吃不吃是别人的事,但是自己必须把大方的态度做到位,如果现在就扣扣索索的,还怎么把人留住,跟着你饭都吃不饱,谁会跟着你。
吃完饭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有姜氏又没有什么照明设备,这个时代的娱乐项目又比较匮乏,所以除了日常需要守夜巡逻的男人们之外,其他人都早早的睡了。
宣有心把勇的妹妹安排过去招待游智,但是汉部落的那些人都住在一起,再加上这才刚刚见过一次,还是晚上都看不清楚,就算想那啥也不能太着急了,于是就没有付出行动。
一直到了深夜,有姜氏的部落里全都安静了下来,只剩下风吹粟田的声音如海浪般响起,还有守夜的巡逻队员们手持长矛巡逻的轻微脚步声,和火把燃烧的噼啪声。
有姜氏是一个村落型的聚居地,都是星罗棋布的房子,可就是没有一个高大的围墙,所以巡逻守夜还是有必要的。
到了第二天早上天刚亮的时候,不管是有姜氏的族人还是游伏他们都早早的起来了,没有精确的时间观念,人类生活的依然十分原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方式再正常不过了。
孩子们还在高脚屋里酣睡着,有姜氏的男人们已经扛着石头和木棒做的鹤嘴锄下地除草去了,女人们则是举着笨重的木棒开始了臼米的苦工,她们需要在早上把全家一天的小米全都捣出来,其实就是给谷子去壳这个过程,汉部落已经用上了踏碓,但是这里依然是手工劳作,异常的辛苦。
部落里的梆梆声不绝于耳,倒是让汉部落的人们有了一种回家的感觉,因为在汉部落也能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不过都是在收获的季节,汉部落会一次把所有的粮食全都去壳,可不会闲着每天弄一点。
清早的时候女人们把小米捣完,然后就开始做饭,也就是煮小米粥,等男人们下地回来之后,就可以把孩子叫起来一起吃饭了,每天都是如此。
宣也是一样,早早的就开始张罗着给游伏他们准备早餐,但是游伏却拒绝了,他实在是不想再吃那带有怪味的羹。
“宣首领,你们不用准备食物了,我们自己也带了米粮,今天我们来做吧,你们一会儿也来一起吃,尝尝我们汉部落的‘羹’。”
“啊”宣愣住了,没明白这是啥意思。
“我们也有和粟差不多的东西,这顿吃我们的。”游伏又重复了一遍。
宣懵逼了,这事情发展的方向似乎和自己预想的有些出入啊,不对,是很大的差别,汉部落居然也有粮食,这岂不是说他们也会种粮食那自己还有什么优势留下他们
“你们汉部落也种粟”一旁正帮着妹妹捣米的勇也插嘴问道,他的妹妹也惊讶的盯着这边,有姜氏的人还是第一次听说除了他们以外的其他部落也拥有这项生存技能。
“不是粟,我们的是稻,呐,就是这个。”在一边张罗煮粥的游智抓了一把白米走了过来。
宣和勇还有他妹妹都围了过来,看着游智手中的那把白米,好奇的睁大了眼睛。
“这就是稻”
“那么大!比咱们的粟大多了。”
“好白......”有姜氏的三人齐齐发出惊讶的声音。
“没错,这个就是稻,我们管去了壳的稻叫作大米,这样容易和别的粮食区分开。”游伏也在一边解释道。
“今天吃我们的吧,尝尝我们部落的大米,你们别忙活了,那样捣米也太累了,我们汉部落从来没用过那么笨的法子,勇,你去弄点柴火来。”游智将手中大米一收,扔在了一个瓷盆里,就开始找水淘米了。
“哦,我这就去。”
勇应了一声,就赶紧去抱木柴了,他妹妹就把捣了一半的小米收了起来,然后回到房子那边找了一个木棍做成的扁担,一边挑了一个上面带有四只耳朵的平底陶罐,就直接去河边打水去了,有姜氏吃水也那么麻烦。
汉部落的几人把这些看在眼里,心里满满的只有两个字的评价:“落后”。
挑回来的水还比较浑浊,毕竟是河边取的河水,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想想能有多干净。
而汉部落吃水基本都是井水,那是地下水,要比河水干净多了,而且汉部落每家每户都有大水缸,基本把水缸挑满之后就要用上几天,这样也能沉淀一下,水质可比这里的好多了。
两个类似酒坛一样的取水陶器,装着浑浊的河水就来了,勇的妹妹赤足穿着简陋的草鞋,开始和游智一起淘米。
“宣首领,你们用这样的水做饭很不干净啊,里面会有怪味的,这样的水不好。”
游伏和宣作为领导人级别的自然不用亲自忙活,于是就坐在旁边聊了起来。
宣还是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不知道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其实他现在还处于大脑宕机状态,事情的剧本已经被无情的改变了,很多制定好的计划都被那一把稻米打乱了,他现在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做了,此时听到游伏的话,也突然回过神来。
“啊水不好没有啊,我们天天吃这个。”
“不不不,我的意思是说,这个水,里面有泥土,不干净,浑浊。”游伏说了好几个形容词,宣还是懵逼的状态,他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就换了方式问道。
“那你们汉部落,怎么吃水”
“我们吃井水,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很深的坑,里面就会有水,很干净,然后我们取出来还要倒进大水缸里,放上几天之后再用。”游伏给他比划着手势说道。
“井深坑水缸”宣继续懵逼。
“对,在地上挖深坑,里面有干净的水。”
“这样能挖出来水!”刚抱过来柴火的勇也是不相信的问道。
“能啊,只要你挖的深。”
宣和勇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不太相信游伏说的井,主要还是没见过,而且有姜氏本来就靠近大河,根本不愁吃水的问题,自然也没想过怎么取水的烦恼,倒不是说他们想不出来挖井取水,说白了他们的心思压根没往这个方面研究过,因为根本用不着,他们只需要研究怎么做出盛水的容
第569章 游伏论农(求票票求订阅)
“那你们是怎么种的,每个人都要种那么多的地吗?”弄明白粟的产量之后,游伏又问起了每个人的劳动强度和耕地大小。
“我们部落都是一起耕种的,所以没有固定的数量,收获的粮食也是大家一起吃,但是想要获得粮食就必须参与劳动,懒惰的人没资格享用别人的劳动果实,不过我们有姜氏的族民都很勤快。”宣说到这里再次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不管怎么样,他还是为自己的部落感到骄傲的。
“唔,那你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耕种的吗,你刚开始的时候可是说了愿意教我们的。”游伏再次提出要求。
“这当然没问题,不过还是先去吃饭吧,等吃完饭我就带你去看。”宣提议说道。
“好。”
两人说着话就走了回去,那些去除草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各回各家开始吃饭,小孩子们也被大人叫了起来,部落里还是有了热闹的景象。
还是昨晚吃饭那个地方,宣和勇还有他妹妹,以及汉部落的八个人,每人都端着一碗白米粥,里面还加了些用盐腌制的碎肉干,游智还拿出一个小碗,倒了些腌菜在里面,那是一种汉部落特有的食物,用辣椒、萝卜干、榨菜粒、花生米、青豆、黄豆腌制的咸酱菜。
这也是罗冲发明的,用的食材都是汉部落常见的东西,基本家家种的都有,普通百姓都吃的起,早上如果不做菜的话,就着白粥吃一些咸菜,也能保证一上午活动所需要的盐份。
汉部落的几人早就吃习惯了,但是对于第一次吃这种食物的有姜氏的几人来说,哪怕是最普通的白粥和咸菜,也是让他们欲罢不能的美味。
“这个东西太好吃了,里面放的都是什么,怎么做的?”勇一边呼噜呼噜的喝着白粥,一边咔哧咔哧的嚼着咸菜,还抽个空出来询问咸菜的配方。
“里面的东西太多了,都是一些蔬菜,我们自己种的,就像种粮食一样,你们也一样,不一定全都种粮食吗,如果找到了好吃的植物也是可以自己试着种的。”游伏给他解释道。
宣闻言愣了下,然后突然问道,“这么好吃的食物,还用了那么多纯净的白盐,一定很珍贵吧?”
游伏听完笑了笑说道:“不,这是最便宜的东西,我们汉部落的每一个族人都吃的起这样的食物,我们的早餐基本都是这样的,咸菜都是自己家做的,也许有些不太一样,毕竟大家的口味不同吗,但是每天都能吃上,这个不算什么,能每天都吃到肉才是好日子。”
勇和他妹妹再次被游伏的话惊住了,愣愣的看着他,都忘了继续吃饭。
“汉部落的生活居然那么好,这么好吃的咸菜居然每个人都吃得起,还能天天吃?!”
而宣就深有同感了,对啊,菜不算什么,有姜氏每天也能挖一些野菜来吃,但是想让所有的族人都能每天吃到肉食那就太难了。
或许一些小部落的人会说,我们天天都能吃肉,那是废话,不会种地,人口又少,不打猎吃肉你吃什么,也只有同样人口超过两千之数,全部以种地为生的有姜氏才能有这样的体会,吃肉的艰难,要知道吃饱和吃好那是两码事。
等吃完早饭之后,宣就带着勇还有游伏他们几人来到了那片空着的农田旁边,带着一些有姜氏特有的农具,来传授他们部落的种地技术。
有姜氏的农具主要有五种,耒(lei、3声),耜(si、4声),耙(pa、2声),镰,锄。
耒是一种用木头做成的东西,主体是一根一头削尖的长木棍,在削尖的那一头绑上一根两掌宽的横梁,看起来像是一个十字架,这东西主要是用来翻土的,使用的时候双手持长柄,把尖头对准地面,然后脚踩短横梁把尖木扎入泥土,然后向后按压木柄,可以用来掘土,功能类似铲子,但是没办法把土铲起来,只能用来松松土。
耜是一种耒的变形工具,主体还是耒的样子,一根长木柄,末端有个短横梁,但是最靠底部的位置还加装了一个动物的片状肩胛骨,这样一来就更像铲子了,也可以看作铁锹,同样是翻土用的工具,不过比较少,毕竟找不到那么多合适的肩胛骨,而且也不结实,连接点全靠绳子捆扎固定,特别容易损坏,所以修理农具也是有姜氏的日常之一。
耙子就很好解释了,汉部落也有这东西,一种用木棍和树枝做成的钉耙状农具,主要功能就是平整土地,前面把土先翻松一遍,后面再把地块整平。
镰也很常见,就是收割时用的镰刀,一般用木棍和骨刀做成,有时也用石刀。
锄头也容易理解,木棍加上一块三角形的尖锐石头,做成鹤嘴锄的样子,非常的原始和简陋,但有姜氏的族人就一直用着这种简陋的工具来生产。
宣和游伏在旁边看着,勇带着几个有姜氏的男子在做演示,几个人站成一排,手里拿着耒耜一起翻土,翻完土就撒‘种子’,种子用粟米的壳代替,等撒完种子再用钉耙把土盖上,之后又用陶罐子浇水。
勇对几人介绍,他们部落的老人会看天象,能够预测哪天下雨,一般他们都会赶在下雨前播种,这样就不用浇水了。
而且粟这种粮食非常耐旱,水少点没事,但一定不能多,不然就会烂根生病,最后直接减产或绝产,所以种植粟的时候,一定要把田选在稍高的地块上,这样便于排水,总之就是要记住,一定不能让田中积水。
游智在旁边看的摸了摸鼻子,想笑但又不好意思笑出来,就一直在那忍着,他觉得有姜氏这种种地的方式实在太差劲了,要是汉部落也用这种方式,估计那么多的族人早就饿死了。
宣古怪的看着游智的表情,觉得有些生气,这正教你们种地呢,你们居然不好好学,还在那里偷笑,于是就问道。
“游智,你对我们种地的方式有什么看法?”
“啊?哦,没什么看法,我只是觉得这样干活是不是太慢了,如果百步长宽的土地只能养一人,那要种出你们两千多人需要的粮食岂不是要累死。”游智也是摊摊手说道,表示不是我想说的,是你非要我说的。
游伏撇了这个侄子一眼,吓得他吐了吐舌头,一旁的勇丢下手中的工具,一屁股坐在地上,看的出他们这样干活确实很累,而且效率十分低下。
“昨天我听你们说,汉部落也种粮食,好像还不止一种,那你们汉部落是怎么种的?”宣也不和游智这小年轻一般见识,而是转头对旁边的游伏问道。
“哦,这个啊,我们汉部落粮食种类很多,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和粟差不多的麦子,还有大麦和小麦之分,和粟差不多一样高,也是四五个月一熟;
另外一种是水稻,水稻还有粳米和糯米两种分类,刚才我们吃的白粥就是用粳米熬煮的,糯米黏性大,很多人不爱吃,我们汉部落现在种的也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