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粘茂的心中震撼不已,看向罗冲的眼神又敬畏了起来,他甚至不敢再与罗冲对视,深深的被罗冲刚才表现出来的霸气所折服。
就在这个时候,罗冲手下自己的族人,也开始自发的跪拜起罗冲来。
“首领万岁!”
“大汉万岁!”
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来自各个不同部落,加入汉阳城后,又在老人们的熏陶下知道了不少首领力能开山的传奇故事,虽然也有人说了那只是首领做出来的一种很厉害的东西,可那也是首领才能做出来的,换了别人你会吗你能做的出来吗所以这并不影响他们对首领的无限崇拜。
然而这十来个人毕竟不是汉部落最早的那一批族人,他们听过罗冲开山的故事,却没有一个人亲眼见过那壮观的一幕,此时此景,亲眼目睹了首领再创神迹的过程,无不心悦诚服,五体投地的大声歌颂起首领万岁。
不过粘茂可听不懂首领万岁、大汉万岁什么意思,他只看到了其他人像是跪拜神灵一样冲着罗冲下跪高呼,出于人本能的从心里,还有他对罗冲的深深敬畏,粘茂也毫不犹豫的趴在地上纳头就拜,虽然他并不知道这到底是在干什么
难道这才是祭祀真正的仪式部分
詹萤也没有例外,自己曾经的首领都跪了,她也不可能站着,一众人等纷纷匍匐在罗冲的脚下。
如此一来,罗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唬住了粘茂,等回去就算对他的粘部落强取豪夺,相信他也一个屁都不敢放。
众人就这样待在岩石上,一等就是两天,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一些带来的清水,倒不是罗冲不想走,而是因为下游泄洪,导致这里的水流流速太快了,想要回去就要逆水行舟,几个人根本划不快,很容易被洪水卷到下游去。
两天的时间,蓄积了半年的江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一米,两米,三米,足足下降了五六米,罗冲让人拴在旁边的木船,此时也彻底搁浅在泥泞的岸边上。
不过这倒不是多大的问题,船小有小的好处,几个人用力一推就能重新推入水中了。
随着罗冲的指挥,众人再次划着船来到了峡谷,会同另外的两条木船,一起去下游接那些抢险队的人撤离。
去时花了好几趟,回去亦是如此。
由于水位下降,原本可以直接划船的地方,现在都成了裸露的陆地,甚至不少的鱼也搁浅在泥泞的陆地上,嘴巴一张一张的挣扎,强忍着窒息的难受感。
划船去不了原来的‘小岛’了,现在那里已经成了一座位于岸边不远处的小山丘,山丘下面就是大片广袤的平地,此时这些平地泥泞不堪,覆盖了整整一层从河道涌上来的泥沙,众人只能把木船停在江水岸边,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原来的营地走去,却没料到,那些看到水位下降的族人,已经自己跑到了下面来活动。
他们在山脚下,水洼中,树洞里,捡鱼
等双方见了面才知道,汉部落的船队已经把第四批粘部落移民接走了,现在山上的营地中,还有100个汉部落的族人,以及不到50个粘部落族人,粘部落的其他1200多人,已经全部被运到了汉阳城,据说船队很快就会再次回来。
而这个时候,粘茂又突然不想走了,这些在水里泡了半年的平地,上面布满了河中的淤泥,还有腐烂的动植物残骸,正是土地最肥沃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怎么耕种,也不需要怎么开荒,只需要随便撒上一把种子,仲夏就能收获新的粮食,早知道罗冲真的能把水位降下去,他们还跑个屁啊。
但是现在后悔已经没有用了,自己的大部分族人都被罗冲拐走了,手边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个族人,能够干什么用,再把人运回来是不可能了,现在唯一的去处,就是跟着罗冲一起回他们的汉部落,可是以后呢
“跟我去汉部落吧,加入我们,我让你做一个氏族的族长,我会教你们更先进的种植方法,你们可以永远定居在一个地方,不用再经常迁徙,怎么样。”罗冲手里抱着一个白色的空坛子,大有一言不合老子就把你炸上天坐土飞机的架势。
当然,那是空的,拿个坛子过来,只是为了提醒一下粘茂,让他别忘了前两天发生的事,反抗,是没有好下场的。
“汉部落的神灵,我愿意率领部族加入您的部落。”
被逼无奈之下,粘茂只得放弃种种想法,跪伏在罗冲的脚下,献上自己的忠心,他别无选择,他根本不知道汉部落在哪,但是自己的大部分族人又都在汉部落,离了群的鹿,只能被群狼撕碎,吃掉,而现在身边那一百多个汉部落的男人们,就是狡猾的狼群。
“嗯,我不是神灵,我是上天的孩子,你可以叫我大汉天子,也可以叫首领,从今以后,你就是我们汉部落的詹氏族长了,你的名字还叫作詹茂。”罗冲很高兴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拉他起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嗯,这家伙还算比较听话。
正当罗冲把詹茂拉起来之后,本以为这家伙比较听话,却没想到他却出尔反尔,立刻给罗冲提了个‘为汉部落着想’的建议。
“首,首领,现在水退了,这里的泥地那么平整,还那么的肥沃,不如我们就在这里种植粮食吧,肯定能连续收获好几年的,到时候随便洒一些种子,就能养活几个我们这样的部落了。”
“你想留在这里种地,那人呢就靠你们这点人”罗冲当即皱眉问道。
“这里的人是不太够,不过这里靠水,从汉部落过来也方便,用船把送走的族人再弄回来就好了,我保证在这里种出来的粮食,足够很多人填饱肚子,到时候等粮食收获,首领可以再让人过来带走多余的粮食啊,我这也是为咱们汉部落好,有我们在这里种稻,可以多养活多少人啊。”詹茂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努力的向罗冲哀求。
哼哼——你看我像傻子吗
罗冲冷冷的看着詹茂在那里表演。
。
第478章 授田制(5400大章,求票票求订阅)
罗冲冷笑一声,自然不可能答应詹茂提出的‘建议’,真的要把他们全部落留在这里,说不定罗冲前脚刚走,詹茂就带着人跑了,给汉部落在这里种粮食
嗯,这地方经过半年的江水滋润,而且地势平坦,确实非常适合种植稻谷,不过,汉部落现在根本没有空闲跑到这里搞开发,还是太远了,划船都要两天的时间,差不多要有四五百公里远,比汉阳郡到浏阳郡的距离还要多出四倍,还是把这些人都带回去,先把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开发好吧。
就这样,罗冲对于詹茂的建议不予理睬,只等着船队重新归来,然后一批一批的将人拉走。
大坝下游的抢险队有数百人,‘小岛’这里汉部落加上粘部落剩下的人也有两百人,现在一共25条船,可即便如此,想把人全都送回去也最少要运送三趟,趁着这段时间,罗冲也仔细把恢复的河道和周围的地形侦察了一下,并为这周围的各地取了名字。
汝水河起源于北部的雪山山脉,不过只是其中的一条支流,这一点已经被游野的侦察队确定了;浏阳郡则坐落于浏阳河西岸,浏阳起于大泽,水源是从东面的沼泽湿地湖泊中流出来的,然后又一路南下,分成了两条水系,一条蜿蜒向东南,一条蜿蜒向西南,最后与汝水河相会,合成一条江水,入峡谷奔向下游,最后的终点是哪里,现在还没搞明白。
不过现在知道这些就够了,可以直接按照河水的名字来命名,那个曾经坠落巨石形成堰塞湖的罪魁祸首,也就是那条长达3来米的峡谷,因其两岸皆是刀劈斧凿的崖壁,中为江水,崖高水深,终日不得阳光,于是就被罗冲称作‘乌峡’,说白了就是乌漆嘛黑的峡谷。
至于这条两河汇流而成的江,由于河中产金沙,所以被称作‘金沙江’。
峡谷,江水有名了,地名也不能落下,靠近峡谷的这一面洪水冲击而成的平原,也就是粘部落曾经待的这个地方,由于附近三水汇流,其水中又产黄金,因此被称作‘金川’。
金川的东面则是一大片茂密的森林,其中有很多参天古树,两地隔江相对,被罗冲称为‘巨木’。
这地方又有金,又有木,还有一条江水和大片肥沃的平原,说实在的还真适合设置两个郡来居住,如果再有了人,这里的火焰生生不息,那就是五行俱全了。
当然,罗冲并不怎么迷信,只是出于对周围资源的看法,这周围有没有金属矿脉还不知道,但是河里有黄金是真的,不过用处不大,但是金川这里却有大片的肥沃的平原,如果用来种粮食,足可以养活几十万人。
而金川对面的巨木,那里森林资源丰富,又紧邻金沙江,可以设置一些船坞,就地取材,砍伐巨木用来造船,当地的百姓可以发展制造业,丰富对岸金川百姓的生活,金川又可以提供大量的粮食来养活对岸的巨木,这两者相辅相成,绝对是一个适合开发的好地方。
而且两地紧邻金沙江,位于汝水河与浏阳河的下游,走水道只需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到达汉阳、汝阳、浏阳三郡,交通上也极其方便。
只可惜啊,罗冲现在是看哪里都好,但就是人手不够。
嗯,这趟回去就该想办法快速吸纳人口了。
三次运输,大概12天之后,罗冲也和詹茂、詹萤等人,乘坐最后一趟船队回了汉阳城。
在登岸的那一刻,詹茂是很懵比的,粘部落也是种植糯米的部落,他们每年春天的时候也需要刀耕火种,可是现在他看到的汉部落耕种方式,却颠覆他的世界观。
两条笔直的人工河道,和上百条沟渠,把岸边平整的土地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田地,数千人在田地间一起劳作,光是人口的数量,就足以让詹茂震惊的无以复加。
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汉部落耕作的方式,人们赶着数百头野兽,有牛,有马,还有驴,脖子上套着圈,身后用绳子拉着一个木头做的东西,人在后面一手扶着木架,一手挥舞着荆条,赶着那些野兽向前奔走,每过去一次,就会在身后留下一条很深的沟壑,像是土里有什么东西把土翻上来了一样。
为什么要翻土,不是在土里扎个孔,再撒几粒种子踩一脚就行了吗,他们这样把所有的土翻一遍,累不累
难道这样种出来的粮食就能长得多
詹茂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汉部落不也是种的大米吗,虽然看起来不太一样,可也应该是种在水里的吧,可他们的田地都已经离水那么远了,还能种植水稻吗。
不过很快詹茂就得到了答案,一些已经耕完的地,又有人挑来了腐熟的肥料,那是用各种粪便和秸秆干草堆积发酵而成的,然后又用水稀释,最后又用铁锨抛洒到田里,然后又用牲口拉着耙,耙平,最后又有人拿铁锨掘开了水渠,田里立刻就被河水覆盖了,那些远离河道的土地,竟被他们生生变成了水田,真是不可思议。
撒种的过程詹茂倒是熟悉,汉部落播种也是直接撒的,但是撒的却很密集,而且只撒了那么几块地,其他的地方都还是空着的,这样的种植方式再次让詹茂迷惑起来。
除此之外,靠近河道的地方都被改成了水田,但是那些离着河道稍远的地方,也有不少的旱田存在,那里没有人工河,只有几条小小的水渠,但是足以用来浇灌土地。
而且那里种植的作物也不是稻米,而是一些詹茂从没见过的种子,他这才知道,原来汉部落还有其他的作物。
“看到了吗,河那边的地,种的就是你们部落拿来的糯米。”詹茂旁边的罗冲指着汝水河东岸的土地说道。
随着罗冲的指引,詹茂也看到了东岸,那里确实有不少人在种田,而且还是詹茂很熟悉的人,竟然全是粘部落的族人,旁边还有一些汉部落的族人,手把手的教导他们用牲畜耕地,以及怎么使用各种农具。
詹茂顿时惊呆了,用询问的目光看向了罗冲。
“没错,他们刚回来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人教他们种地了,而且你们带来的种子已经全被播撒在东岸了,一颗都没剩下。”罗冲肯定的说道。
这下詹茂顿时死心了,想跑那是不可能的,罗冲把他们的种子全用了,就算他现在带着人走,也没有一颗粮食可以种植,到时候族人们谁还会跟着他。
再说,经过鹰锐在汉阳城的宣传,见识了汉部落的富庶和强大后,他们都已经舍不得离开了,再加上罗冲正好让人带回来的消息,说粘部落的首领詹茂,已经决定率领所有族人加入汉部落,这下他们就更不会走了。
但是不走是不行的,罗冲会把他们完全分开,彻底打散,然后分配的各个城池去。
不过这个事不能蛮干,必须温水煮青蛙,既要达到拆散他们的目的,还不能让他们产生反感和反弹,而这种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结婚,分家。
这个以前罗冲一直想做但是没做成的事情,现在由于有了户籍制度支持,得已在汉部落实现。
回到了城里,罗冲把詹萤领到了自己家,让小蝶照顾她,然后就一头扎进了城中心的办公大楼。
在县衙顶层的办公室里,罗冲看到了桌子上放着几本厚厚的‘黄册’,也就是户口表格。
这都是罗冲在治水期间,从浏阳郡送来的,由于浏阳郡去年设立人力集市,用各种生活物资吸引来大批的人口为浏阳郡搞建设,也吸引来不少的部落加入。
一年的时间,从最初的7的食人族奴隶,现在经过统计之后,浏阳郡人口总和已经达到了三万四千二百七十六人,共有七千六百一十七户。
整个浏阳郡三个城镇,已经是汉部落人口最多的一个郡,但是生产力却还比不上汉阳郡这边,其原因还是主要因为新加入的人口太多的问题,三万四千多人,起码有一小半都是不干活的。
为了避免浏阳郡做大做强,脱离罗冲的控制,也因为浏阳郡耕地少,人口众多,为了减轻浏阳郡的压力,罗冲当即下达命令,让大树在春耕结束之后,调集25户去年在浏阳郡做过工的新民,迁徙到汉阳郡来。
这个就要注意了,罗冲说的可是25户,新加入的那些人,平均每户45个人,25户就是一万多人,相当于浏阳郡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些人还是已经加入浏阳郡半年以上的‘工人’,调集到其他地方也能迅速投入生产。
罗冲的打算就是,把这些人分别放到汝阳郡,缚马关,以填充这两座新城的空虚,这样一来,浏阳郡剩下的两万人,除了最早的八千老人外,就剩下去年秋末冬初才加入的那群新人,大部分连汉语都还没学会,就留在那里让浏阳郡继续教吧。
这一招大放血,浏阳郡想再爬起来可不容易,最少也需要两年的时间,除了城池和房子还在,田地也开垦了出来,人员方面,基本上就要重新开始了。
另一边,通知浏阳郡迁来25户人口时,北方两个部落联盟南下来投汉部落的消息,也被驻防在那里的两支驻军用飞鹰送了回来。
冰雪已化,联盟的所有人口,带着大量的牲畜开始南下了,希望罗冲做好接收的准备,让罗冲喜出望外的是,来的这些人可不是穷鬼,他们驯养了不少的高原野驴和羊驼,以及为数不多的大角鹿,甚至还有少数的牦牛。
两个联盟本来是不养牛的,野牛不好抓,而且牛脾气大,还有尖锐的牛角,就算抓到了也不容易驯服。
但是罗冲派过去了两支驻军,虽然人数不多,却给他们带去了汉部落抓牛,养牛,训牛的经验,成功的把牛鼻环这种神器传播到了北方的高原地带,所以在这等待迁徙的半年里,他们在汉部落士兵的带领下,在当地捕获了百来头活的野生牦牛。
罗冲很高兴,当即回信给他们,说自己会派出人北上接应他们,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自己,汉部落想办法来解决。
这件任务也自然落到了曾经北上的游野头上,没有人比他对北方的地形更加熟悉了。
不过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铸造了一整个冬天的硬币,汉部落的私有制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