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羽卿书
还好,还好,自己跑开了,没有被巨箭射个透心凉
可就在这时,巨箭突然在不远处着地,由于落地的瞬间巨箭受到了猛烈的撞击,因此里面的炸药瞬间爆炸开来,然后大量碎裂的竹条竹片向四面飞去,把刚跑开没几步的自己扎了个千疮百孔。
不仅如此,冲击波还将自己重伤的身体掀翻,在空中一阵扭曲之后远远的抛在了地上,可这还没有结束。
竹竿内大量的桐油被火药燃气点燃,附着在四散纷飞的竹片上,也有一些直接飞到了自己的身上,然后身上的衣服和兽皮瞬间点燃,最后不仅先要被竹片扎个千疮百孔,还要被冲击波摧残一下内脏,最后好不容易昏死过去,还要被火油淋身,尝尽烈火焚身,死无全尸的痛苦。
一想到这场面,鼠大就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哎呀俺嘞亲娘诶,首领这脑洞清奇,还那么狠,随便说一种玩法都能把人虐的死去活来,幸好自己不是他的敌人来着,太特酿的恐怖了
“唉!不过这个还只是一架试制品,现在还不能使用,想要大量装备城防,只能再等一段时间了,毕竟咱们的匠人有限。”
说到这,罗冲忍不住拍着那架床弩叹息起来,即便没有什么高爆燃烧弹,哪怕只是将它当成冷兵器使用,这也依然是件大杀器啊,谁看了这东西不会喜欢呢。
视察完了木工坊的造器进度,众人纷纷散去,然后罗冲就回到了县衙之中。
现在的县衙其实还只是一个草台班子,而汉阳城,就是罗冲设置的第一个试点县,先在这里试运营一段时间,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找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最后再像整个大汉的领地推而广之。
几天时间后,罗冲就找来了白起这个印刷工坊的头目,询问了一下户籍黄册表格化的进度,也就是印刷了多少表格,得知已经印了一大批之后,罗冲当即叫来了县衙的实习生们。
从这段时间的观察中选出了三组表现最好的,然后就让他们带着这批户籍表格去浏阳郡上任,不过这一次上任,带去的东西就比之前更加完善了。
既然是官,那就要有官的样子,制服是要的,帽子也是要的,印玺这种证明身份的东西亦不可少。
虽然汉部落名为大汉,但是罗冲也没有一味的承袭汉朝的制度,因为时代在进步,汉代的东西或许在当时的大时代是世界顶级的,但是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有大量落后的地方需要改进,就比如说这衣服。
首先,汉朝没有内裤,裤子就更没有了,稍微完善一点的内裤,还是汉末才开始出现的,而且还没有普及,但是汉部落不同,自从有了麻布的那一天,罗冲就已经发明了四角内裤。
汉朝的衣服,普遍都是深衣,或者还是衣裳,上衣下裳,一直从春秋战国到大秦再到汉,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变化,男人女人全都是上面一件短衣,下面一个裙子,也就是裳。
只不过在战国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把上衣下裙缝在一起的连衣裙了,也就是所谓的身衣,那时候的男人都穿这个,光着屁股穿连衣裙。
这也是为什么秦汉时期人们喜欢跪坐,不敢盘腿坐,或者叉开腿坐,更是没有板凳和椅子的原因,因为那样一不小心就会把子孙根露出来,不雅,也不文明,中华自古以来就是崇尚礼义廉耻的,人们要脸
但是汉部落不同,汉部落有内裤,有裤子,还有桌椅板凳,因此也就不受深衣的限制,也就不必非要穿汉朝的那种连衣裙了。
罗冲在汉部落推出的正装,也就是官员的常服,是内裤,长裤,步袜,上身交领的白色短衣,外面则是一个交领的右衽(ren)长袍,也就是前身交叉领,左领压右领的长袍。
其次的鞋子,文官穿浅口的布鞋,武官穿深筒的长靴。
这就是能够穿春夏秋三季的衣服了,秋天渐冷的时候,可以把长袍换成双层的夹衣,里面以羊毛为填充物,此外,外面还可以套一件半袖或窄长袖的褙子,也就是大氅,和风衣差不多的东西。
至于正式场合穿戴的礼服,比如朝服,别的地方都没什么变化,只是把窄袖换成了方形的宽大广袖,长度要求则是,一个人双臂下垂,然后抬起前小臂保持水平状,差不多就是把手放在上腹部的高度,广袖的下摆要垂到膝盖。
当然,这种看起来很华丽的衣服,只有正式场合才会穿,当作礼服之用,平时以窄袖为主,方便劳作或者写字。
最后要说的就是帽子了,这一点罗冲在对比历史各朝代之后,还是觉得汉服中的梁冠比较好,梁冠从战国时期一直流传到明末,可以算是中华的瑰宝,直到满清时被强制剃发去冠,才从中国彻底消失,实在是太可惜了。
梁冠,故名思意,就是上面有几道梁的帽子,而帽子上的梁数,就可以直接显示一个人的阶级地位,这个和现代的军衔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最高等级的帽子,那自然是皇帝才能戴的平天冠,也就是那种一个帽筒,上面是一个长条的平板,前后还挂着两道珠帘的帽子。
不过那是皇帝的礼服,只有上朝时才穿的,一般情况下的常服,都是配通天冠,而这通天冠,其实就是梁冠的最高级别,上面有一大排竖梁,大概二十多道梁的梁冠,而且很高,有二三十厘米的高度,两侧有孔,用来插簪子,下有系带,用来系在下巴上固定。
再往下就是各级官员的梁冠了,不仅要比通天冠矮一些,梁数也逐渐会减少,九为至尊,这个数除了皇帝没人敢用,所以要从八梁开始,八梁可以为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然后依次类推。
直接看帽子就能看出等级,这可不就是和军衔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暂时的梁冠很简陋,是用黑布制成的,正面的梁则是用红布包细铜条来点缀,同时整个帽子的骨架,也是用细铜条捏成的,汉部落现在已经有了金属拉丝工艺,且铜产量不低,而且这种官帽毕竟是少数,所以并不用担心过于浪费铜料的问题,再说上面一点值钱的东西没有,也没法显得它珍贵不是。
第467章 洪水的前兆(二合一大章,求票求订阅)
古有一国,因服章之美,谓之华,因礼仪之大,谓之夏。
汉部落现在有了主流的服饰,自然也要讲礼仪,但是这礼仪怎么推广,却还是个问题,当然,想要推行礼仪,还必须先有一套统一的标准为好。
打发了那些实习的官吏,用来时装鱼的车队,重新装满各种农具和其他工具,以及大量的布匹,再次返回浏阳郡。
从此以后,他们就要在浏阳郡上任了,而且首当其中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和汉阳郡一样统计人口,先搞明白自己到底有多少人,罗冲才好制定以后的计划。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浏阳郡的户口与人口比例一定很小,也就是说浏阳郡的成年人在总人口的占比中比较大,汉阳城这边都是一户之内有好几个孩子,这是因为汉阳城的居民加入的早,生活稳定,所以这几年生的孩子多,而且幼童的成活率也相较于以前的各部落时期更高。
再加上当初从火部落救回来的几百个孩子,以上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也就导致了汉阳城户口少,但是人口多,而且小孩子偏多,成年人口少。
但是浏阳郡不一样,那几万人最早的也才加入汉部落一年,时间短的也就三个月左右,他们可没有机会生那么多孩子,尤其是很多刚刚迁徙来不久的新人。
不管是哪个时代,举族迁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现在的原始时期,长途跋涉的迁徙之路上,他们已经损失了大量的人口,尤其是那些吃不饱,穿不暖,抵抗力又差的幼童。
飞禽走兽有养精英的习惯,那些刚生下来的幼崽或是雏鸟,从争夺哺乳权和吃虫子开始,就注定会有一些弱小者被放弃,这个时期的人类亦然。
一旦孩子在迁徙的途中生病,那么部落就会毫不犹豫的放弃他们,绝不会把稀少的食物浪费在这些生病的孩子身上,虽然听起来有些残忍,但这就是生存的法则,是让种族延续下去唯一的办法,弱肉强食本就充斥在任何时代,所有人都不能幸免。
也就是说,但凡有能力抵达汉部落的那些新人,无一不是各部族的强者,那些身体羸弱的人早已经死在了各处山野之中,或许有那么几个幸运儿会侥幸存活下来,然后变成汉部落所说的那种野人,游荡在大山之间,艰苦的生存下去。
距离下一个春天还有一个月的时间,罗冲已经安排好了新年的各项发展目标。
扩张,继续扩张
好吧,这个目标根本不用计划,因为这只是罗冲终极目标的一个过程而已,汉部落要变成大汉帝国,自然要不停的扩张,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扩大领地,这不仅是罗冲的目标,更是以后子孙后代的目标。
新年的第一个发展方向,那就是继续建设缚马关和汝阳郡,等到春天之前,浏阳郡的新人口统计完毕,罗冲将会从那里调集一些人口来汝阳郡和缚马关,帮助这里一起建设,让这个新的郡城早点矗立起来,同时也是缓解浏阳郡人口激增的压力。
另一面,等北方的两个部落联盟南下之后,罗冲也会将他们分散成三部分,分别定居在缚马关,汉阳城,和汝阳郡新城三个地方,只有把这些旧有的势力化整为零,才好让他们更快的融入到汉部落之中,同时也降低了反叛的概率。
作为一个开国之君,罗冲在所有民众心里还是很有地位的,再加上他自己引导的舆论,现在罗冲俨然已经在他们心中成了神一样的人物。
也多亏有这样的威望压着,换个人控制汉部落,下面早就四分五裂了,尤其是那些族长们,除了罗冲可以镇住他们,其他人还真够呛。
不过现在的情况还算稳定,在这个极度落后的时代,只要罗冲有办法能够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食物,那他们还是很顺从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可真不是说笑的,如果大家都饿的快死了,谁还听你瞎比比。
除了这几项建设项目之外,为了更加快捷的了解这个世界,解锁新的地图,占领更多的资源,以及扩大人口规模,明年除了要继续组织草原贸易之外,还要另外组建一个新的探险商队。
不过这个新商队行进的路线,不是走以前的老路,而是乘坐大船走水路向南进发。
一条是以浏阳郡为起点,向南方探索,另一条则是由汉阳郡出发,向北探索,因为根据游野的侦察报告,汉阳郡跟前的这条汝水河是一条大河的支流,从岔道口进入另一条大河,是可以一路向北找到食人族聚居地的,同时,除了继续探索之外,这条河两岸已经探明的资源也将被汉部落占领。
尤其是现在没有发现煤矿的情况下,烧制廉价玻璃的原料就凑不齐,所以目前想要制作更多的光学仪器,比如放大镜,望远镜之类的,就只能从那个水晶矿下手了,虽然水晶的价值远比玻璃要高,拿来制作玻璃有些浪费,但现在不是没办法嘛,只好先凑合了。
确定好这些任务之后,还有罗冲自己的任务要办,无它,继续编书。
现在汉部落已经印刷的一本书是《诗词精选》,这本书很低级,是用来教人学字用的,里面能教人道理的东西还是太少了,因此罗冲的新目标就是《汉礼》仿照四书中的《周礼》一样,专门定制各种礼仪。
这本书的内容,首先是确定汉部落的阶级地位,阶级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能避免的,既然不能消灭它,自然就要重视它,与其让汉部落中的阶级自行演变,不如罗冲亲自来制定游戏规则。
阶级地位这方面罗冲也不是很懂,毕竟他前世也不是专门研究社会学的,只知道历史上秦汉时期都奉行20等爵,也就是从最底层的平民,到各诸侯王,一共分为20个等级,既然有现成的,那罗冲干脆直接拿来用好了,不过还是要根据汉部落的实际情况先修改一番,不能生搬硬套。
有了这个等级作为基础,那么接下来就要进入正题了,各个级别的婚礼,葬礼,祭祀礼仪,以及各阶级见面时,什么情况用什么样的礼仪,这个都要自己来设置,让罗冲顿时感觉压力山大,毕竟罗冲的技能点不在这边,前世学了几十年的技能,全都点在了机械化工和行军打仗方面,而礼仪这种文科生的东西,他也是一知半解,所涉猎的各种礼仪,大部分都出自古装影视剧中。
除了《汉礼》之外,另一部必须要有的就是《法典》,或者也可以叫‘律令’,简单来说就是法律。
法律这东西也是除了‘礼仪’之外的一种规则,当然,修订法律这种东西,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因为社会一直在变化,一个法案条款不可能一直适用,所以这法律草案还要根据以后的发展情况随时更改,虽不至于朝三暮四,但也要设定一个时间,比如几年修改一次。
当然,最开始也要先拿出一个基础的章程来,比如典故中的‘约法三章’那样,杀人者偿命,伤人者治罪,偷盗者治罪。
除此之外,还有抢劫罪,罪,这些基础的条款,然后就可以在这些类型中进行细化,即各种情况下的处罪条款。
不过有一条最特别的是,罗冲设定的各种律法上,在对犯罪者的惩处方面,没有监禁一条,只有劳动改造。
开玩笑,想犯了事还让公家养着白吃白喝,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正好汉部落还处在初期建设阶段,有的是建设工地,各种苦活儿累活儿等着那些罪犯。
新的一年之内,这两本书一定要编写出来,再差也要整个基础的架子,然后再慢慢往里填东西。
另外,等新年之后,学校也要开始运营了,汉阳城内的各家各户都要送六岁以上的适龄儿童入学,由于这个世界每年有十四个月的缘故,因此这里的六岁就相当于前世的七岁左右了,这个时候送入学校也是最合适的时候。
这样一来,罗冲亲自教出来的第一批300多名学员,基本上就用掉一半了,汉阳城七十多间教室,就按每个老师教两个班,以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算,也需要将近八十名老师,再加上分到各县衙的五六十人,这就150人用掉了。
剩下的一半人,也要抽调100名调回浏阳郡充当教师,最后留下的50人,罗冲决定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分别编入明年的两支水路探险商队中,这些人或许没有太大的本事,但是简单的读写还是能做到的,有他们加入探险队,肯定能更好的开发沿线资源,不说别的,光是让他们沿途记录资料,都能让罗冲更详细的认识到外面的世界。
罗冲坐在自己家中,小蝶把火炕烧的热热的,他自己就趴在炕上的小桌上一条条的写下明年的各项规划。
然而世事无常,天总不随人愿,罗冲的计划是好的,可奈何老天爷不给他面子,就在新春之前的这一个月里,一项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罗冲的所有计划。
由于新春将近,气温逐渐升高,每天的正午时分已经达到了零度以上,因此,汝水河跟浏阳河两条河的冰面开始融化了,河水的水位也在逐步回升的状态。
这个本来是正常现象,内陆淡水河大多都是到了深秋就开始水量减少,水位下降,等冬去春来,冰雪再度融化的时候,水量逐渐增加,河水的水位也会再次回升。
然而不正常的是,经大力发现,水位涨的有点不正常,跟往年比起来,水位回升的速度太快了。
这一特殊的情况直接被大力上报给了罗冲,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首领,我发现了一个不好的情况,今年河水高度涨的比前些年要快一些,这几日涨的越来越高了,我怕再这样下去,等到下个月春天的时候,河水会直接涨到岸上来,把我们的农田还有城池都淹掉。”
“”
罗冲当时就惊呆了,一时间也没想起来要说什么,来到这里三年多了,他还真没想到过这里会发大水,要知道这里可是山区啊,按理说海拔高度还是有一些的,再说这里又不是盆地,也不是大片的平原,怎么会发大水呢。
“你能确定吗真的比以前涨的快”罗冲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
“真的,不信首领可以去看,往年的水位都没有现在高。”大力肯定的说道。
听了这话,让罗冲顿时皱起眉来,这特酿的也太坑了吧,要是发洪水的话,那就只能立刻迁徙了,但是这建设了三年的城池,里面可以说放着罗冲全部的家底,说放弃就放弃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