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朝做首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搬砖的阿南
丘兴邦基本不多说什么废话,马上就走了上去,即便是面对做东的何明远,他也是那副样子,没有人能从他的表情中看到任何的信息。
丘兴邦前脚刚上去,一楼的人群就脱离了刚才你一言我一语的杂乱氛围,一个个像恭迎皇帝一样站在食店里。
何明远听到高仙芝的报告,也走到了栏杆处,望了一眼,只见元子修身着黑袍,内衬浅白色深衣,腰系玉带,手执白扇,再搭配上他那平平无奇的相貌,正所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他心中暗骂道“d,这不应该是我的配置吗”
第六十四章 庆丰楼 2
元子修也抬头看了一眼何明远,前呼后拥地走上来了楼梯。
众人坐定,高仙芝将茶壶从下面拿了上来。
何明远一言不发,只是用现代的泡茶技法为在座诸君冲泡着茶汤。
“何员外,你今日请我们大伙儿前来不会是为了看你怎么冲茶吧”元子修率先说道。
“少郎君稍安勿躁,人不是还没来齐吗”
“没齐吗我看不差那一个两个的吧有我来捧场,何郎还嫌不够”元子修阴阳怪气的说道。
一旁的高仙芝也早就看他不顺眼了,但碍于阿郎的命令,不然早就冲上去了,在他看来,自己一命换家主一世平安,这是在合适不过的事情。
何明远微微一笑“元郎虽说家大业大,却未必能做的了全长安的主。”
“是吗我做不了主谁能做的了这个主”
二人凝视着对方,酒楼的气氛陡然变得寒冷起来,在座的富商每一个敢说话的,这时,坐在前面的丘兴邦说道“各位是来谈生意的还是来吵架的若是此处无利可图,那在下就要先行告辞了。”
跟着丘兴邦,元子修身后的小商家们也附和道“是啊少郎君,咱们是来做生意的,又”
“这儿有你们什么事儿也轮得到你们说话”
元子修的这声怒吼让这几位富豪顿时感到脸上无光,但谁让吃人家的呢只能忍气吞声,继续陪笑。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脚步声,两个腿脚明快的人相伴着走了上来。
一个是曾经何明远的老朋友,帮助他打垮西明寺的波斯人李贞,另一个则是西市三巨头之一的窦文礼。
二人都是三四十岁的年纪,正值壮年,精力充沛。
见众人都已坐定,二人拱手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路上有点事情,来迟了,还请见谅。”
何明远把手伸向前方示意他们入席,说道“既然都到了,那咱们就开始吧此番请诸君前来,是为了筹办军械,想必大伙儿也颇有耳闻,在下承蒙圣意,做了个六品兵部员外郎,受圣人嘱托,与将作监并举,独立承办,但在下手头上还真没那么多的钱,一个人实在是独木难支啊所以就想给诸君一个机会,一个赚钱的机会。
“这个作坊只做军械,制成之后全部会由朝廷购买,如果效果显著,往后恐怕不只是军械,就连马草,军粮,骡子马匹的生意,朝廷也不是不能给。
“所以我提议,这件事由咱们西市承办了,各位都可以出资入股。”
何明远刚说完,下面紧接着便是一阵窃窃私语。
只有元子修还像往常一样镇定,两家不共戴天之仇,就是有朝廷这个金饭碗,他也是不能去拿的。
可他身后那些中产阶级就不同了,你元子修为了媳妇和他何明远势不两立,碍我们鸟事
络腮胡子早就蠢蠢欲动,刚开始消息真假尚未确定,才按兵不动,现如今何明远亲口说他是圣命钦定,还有什么好怕的但还是含糊其辞地说道“我以为吧咱们商人,好好赚钱就行了,没必要为了一点小恩小怨,把赚钱的机会丢了,正所谓展颜消宿怨,一笑泯恩仇嘛咱们不过是过日子的人,何必那么较真呢何况”
元子修轻轻咳嗽了一声,他便不再多说“何况呵呵我说不好,说不好。”
元子修又咳了两声,清了清嗓子,起身转了过来,对着众人说道“大伙儿都知道,我与何员外之前有些龃龉,但还不至于逼着各位不让各位赚钱,何员外说他是奉圣命督造军械,可是这军械是什么呢何员外能否和大伙说说”
何明远没想到元子修会在这上面做文章,这倒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是啊投资人哪能不看产品就乱投资的可震天雷这东西,不是刀枪剑戟,他麻烦就麻烦在“新”这个词上。
新事物,充满了未知,虽说威力巨大,可效果呢制作水平呢这完全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对于这帮人唯利是图的人来说,十有**是不愿意做的。
“何员外不方便说那我替您说,您所造的那个东西,叫震天雷,想必大伙儿都没听说过吧我也没听说过,别说你我,就是朝堂上的三公九卿,王侯将相,他们也没听说过,可这东西能有几分用处呢我们谁也不知道。”
听到他的回答,全场一片哗然,天平再次向元子修倾斜而去。
何明远笑了笑,说道“虽然这东西是新品,但毕竟是圣人恩准了的,圣人的眼光,总该不差吧”
“哈哈哈哈是啊圣人的眼光,当然不差,不然怎么会让你来西市募集钱财呢如果圣人真的放心,怎么不让你去将作监亲自督造,却选择下放民间呢诸君,醒醒吧何明远是在拿你们的钱,为他自己铺路成了,是他的功名,败了,你们付账,孰去孰从,你们自己看着办”
虽然元子修所说并非是事情的全部,但他说的这些却是商户们能够知道的所有了,他们哪里会管你何明远的打算。
就连何明远也没想到元子修会利用这种断章取义的手段来瓦解他与商户们之间尚未建立起的,微弱的联系。
事到如今,无论他怎么解释,也是没有用的,商户们感觉受到了欺骗,他们一个个用怀疑的目光看着他,心中对元子修则是感激涕零,若没有他及时识破了何明远的计谋,恐怕众人,就堕入陷阱之中了。
“何员外,是这样吗”
面对众人的质问,何明远不仅没有感到丝毫的窘迫,反而更加从容了,他浅浅一笑,说道“在下从来没有想过去诱骗各位为我做任何的事情,在下不过是钱不够而已,如果各位不想做,请便我何明远不拦着,至于震天雷这个东西,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去打听打听,效果如何想必各位有这个手段吧”
何明远自信的神情让在场的商户感到堕入了云里雾里,往常他们做梦都想搭上朝廷这条线,要到内廷供奉,可现如今内廷供奉到了嘴边的时候反而怕了,事出反常必有妖,越是有利的事情越让人害怕,何况是找上门来的生意。
第六十五章 蝗灾
何明远若无其事地将茶水倒来倒去,研磨冲泡。
好像是置身事外之人,好像元子修刚才的发难所针对的不是他而是别人。
此举让天平再次倾斜,商户们似乎从刚才的话中反应过来了,产品好坏,是否有投资前景,见过听过才是,岂能因为一两句干扰选项便直接排除
众人再次安定下来,虽说他们大多数人的想法会跟随元子修的意志转移,但作为商人的天性,还是想再深入探查一番。
元子修十分恼怒,尤其是当他看到何明远那副气定神闲的样子,好像加人一等
除了张婉仪的家仇以外,嫉妒也是他恨这个人一个原因,尽管他自己是不想承认的。
诗书子集,纵横捭阖,在自己的父亲和闾大掌柜口中,何明远大概是年轻一代之中的佼佼者。
白手起家,掀翻西明寺,让整个西市都津津乐道。
在看到巍峨的宫墙时,也是他率先出口,使得元子修最引以为傲的最后一席之地,也荡然无存。
他越来越厌恶这个面孔,甚至于想除掉此人,这样一来,自己可能会更轻松一点。
他的思虑逐渐变得杂乱无章,现场变得寂静无比,他不说话,身后的那些商户也没人敢问,双方就这么等着。
直到何明远站起身来,说道“诸君想不通,也可以回去慢慢想,我不着急,我在京兆府对面的延康坊租了一间宅院,有兴趣的可以到哪里找我,随时都可以,我还有事,诸位慢慢喝。”
何明远的突然离场,让商户们感到惊讶,他的这个行为实在有些任性,让刚才还咄咄逼人的他们竟然变得畏缩起来,不知如何自处。
元子修身后的商户涌到了他的身旁,问道“少郎君,您是什么意思”
元子修起身说道“诸位怎么做在下不管,我元家从来不参与朝廷的事情。”
说完,拂袖而去,留下商户们原地嗟叹。
“这么好的机会,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贞坐在毯子上,细细品味着茶汤,商户们见没了元子修,马上转头向他问道“李掌柜,您怎么看”
这位西市市场的风向标,眼光毒的很。
然而他却说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震天雷这东西我也说不准,何况元家还在,诸公恐怕没那么容易得手,这一次就不要想了。”
商户们摇了摇头,一个个垂头丧气地走了。
这时,李贞瞟了一眼坐在另一侧的丘兴邦,只见他坐在原地发愣,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酒楼上只剩他们二人,李贞问道“丘郎对此事怎么看”
丘兴邦仍然是那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别有兴致地说道“茶不错。”
李贞尴尬地笑了笑,起身离去。
“阿郎,一个人都没拉到,这可怎么办”高仙芝抱着账册笔墨,丧气地问道。
只见何明远仍然哼着那首从未听说过的唱腔,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
何明远唱完了空城计,说道“我原本也没想着仅仅凭借这一次茶会就把他们给拉过来,这不过只是先给他们种上一个种子,要让他们发芽,抽穗还早的很呐元家势大,咱们一时半会儿还扳不倒他,咱们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走宫里这条线,万里长征第一步,往后的路还很长啊”
“那咱们下一步怎么做”高仙芝问。
“当然是准备制炮了,对了,咱们现在手里还有多少钱”
“送礼,买房,药材,铁料,工人,这才一个作坊,前前后后就花了大概七八万,咱们现在手上能用的只剩下一万多了。”
何明远一听他的话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怒喝道“只剩一万多了娘的,你个败家子儿你怎么不省着点用”
高仙芝一脸委屈地说道“是你让我敞开了花的,说什么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现在又怪我败家”
何明远一脚踹在他屁股上,说道“嘿我说说你还不乐意了兔崽子,看来得和圣人去商量商量了。”
开元三年,一名驿夫骑着马飞驰在官道上,同时身边还有一匹副马供他换乘使用,他身上背着一封急件,要求他必须以最快速度送往长安,起紧急程度,不亚于给杨玉环送荔枝。
今年的气候较往常更加炎热,干燥,黄河南北自春天的最后一场雪之后就没再下过一滴雨。
干涸的土地龟裂成了一块一块的,地里的庄稼尚未长成,上面爬满了灰黄相间的东西。
马蹄扬起的灰尘就像陆地上的喷气式飞机,在身后留下短暂而令人窒息的尘雾。
官道上跪着几名农夫,他们面前树立着一个具有蝗虫特征的稻草人,稻草人面前摆放着破旧的香炉和做好的胡饼。
他们希望以此打动上仙,请求放过年幼的庄稼。
但它们岂是诚心可以打动的
飞着来,来了吃,吃了走。
这些畜生简直就是上天降下的灾祸,它们往往伴随着大旱而来,这使得百姓们对他们更加敬畏,对于这种完全可以人为遏制的灾害,只好听之任之。
对于猪狗牛羊,人们还从来没有产生过如此巨大的畏惧,反倒是面对比他们体型小得多的蝗虫,敬奉有加。
何明远走在大明宫里,他刚刚从李隆基那里得到了五万贯的先期投资,这足可以让他制作出第一批震天雷,只要这批震天雷投产,无论是宫里宫内,投资必然源源不断。
就在他得意于自己的打算时,只见一位中官,抱着一个信筒向紫宸殿跑去。
何明远看了看头顶湛蓝色的天空,口中喃喃自语道“开元三年五月是蝗虫吗”
他记得这件事,这场蝗灾比起贞观三年的蝗灾还要厉害,这一次是席卷了整个中原,但在历史上并没有造成多严重的后果,并不是因为李隆基像他曾祖父那样吃了几枚蝗虫,使得上天感动,而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那个扫平先天政变功臣,纵容两个儿子贪污,四处打压政敌的姚崇,姚相公。
何明远一直记得,只是没办法说出口,毕竟,有谁能预言这种事情呢即便说了,又有谁相信呢
虽然这一次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做救世主,但如果明知道历史发展轨迹而不加以利用的话,恐怕有点不太尊重历史。
第六十六章 舌战宰衡
何明远斜着身子,看了一眼中官跑去的方向,然后又转过头来,缓缓地走在大明宫里,好像在等待着什么。
当他来到紫宸门前时,一个小中人跑了过来,何明远本想拦住他问问情况,没想到那人却是来找自己的。
“何员外且慢”小中官喊道“何员外,呼何员外,圣人有事相商,还请何员外回紫宸殿议政。”
“议政”
何明远还未来得及问,那中人再次启动,跑了出去,看样子应该是往中书省去了。
“既然是大事,应该是要去宣宰相吧怎么连我这个六品的员外还要参与李隆基怎么想的”
何明远将信将疑的往紫宸殿走去,不一会儿,中书门下,翰林院,御史台的人也来了。
几十名官员陆陆续续像何明远一样,心中满是疑问,像这么大规模的议事十分少见,外敌入侵出击突厥帝国大大小小的事务在他们脑子里过了个遍,待见到皇帝,他们才知道,原来是蝗灾。
面对这样的消息,李隆基表现地十分悲怆,脸上写满了愧疚。
难道是我德行不足吗难道是我治国有误吗怎么仅仅继位三年,就闹成了这个样子
面对上天的惩戒,天子只能是素服避殿,乞求皇天的庇佑。
这样的举动在现在看来可能十分可笑,但在古代却不得不如此,毕竟谁也说不出来蝗虫是个什么东西,儒家只好用自己的臆测来断定这是来自于上天的安排,上天的安排不够他臭屁的
何明远虽然是最早到的,但由于他的地位很低,既不算言官,也不算台郎,不过是尚书省兵部下的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何况还是圣人给的恩典,所以只好坐在了最后面,听着这帮国之栋梁们叽叽喳喳地讨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