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黄金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天牛行空
物性本来就挺神奇,具备各种各样的特别属性,而屏风在建筑、装修中的效果本来就是隔绝视线、割裂空间的,屏风的物性具备一些类似的神奇效果也并不是那么匪夷所思。
到天黑时,他把屏风收拾好,去接殷晓静下班。
刚刚把殷晓静哄好,他自然要趁热打铁,免得小腰精再胡思乱想什么。
而殷晓静对房间里多出来的屏风也没特别在意,只是端详片刻夸了一句“好漂亮”就完事儿了,根据没觉察到那套屏风的异常之处。
不过也正常,连周俊明那种空门高手和林小雅那种天赋异禀的存在都觉察不到屏风的异常,殷晓静要是能看出端倪来那才不对劲儿呢。
这天晚上没有林小雅那个大灯泡,两个人可是好好的斗了一番,殷晓静也是忍了好久的,食髓知味,殷晓静也是有想念的。
第二天,送殷晓静上班,他则清闲下来,满泉城的转悠,看风景看山水看人看花,碰到什么好玩的还会多看一会儿,毕竟是有“本相之眼”的人,在他眼里的世界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的,好玩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nb
第809章 《佛图》
徐景行画这幅画,没有使用任何特殊能力,完全是个人绘画技艺的展示,也是他最高创作水平的集中体现,可以说,他的创作能力全在这幅画上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纯粹的美术作品,在他盖上自己的印章时,画卷在他的注视下慢慢的发生了变化。
变化并不强烈,就像春风化雨一般发生在无声无息之中,然而这种变化却让他看的目瞪口呆。
什么样的变化
其实很简单,就是物性的诞生、增长、凝聚,知道凝聚成本相的全过程。
就在他的注视下,从张宣纸与墨水的组合体中凭空出现了一点物性,跟着就开始缓慢而坚定的延展开来,就像一团逐渐弥漫开来的烟雾,直到弥漫到整幅画卷中才逐渐停止,但物性的强度却依然在慢慢地提升,不断的提升、变幻直到凝聚成一尊尊的佛像。
在他的本相之眼中,这一尊尊的大小佛像密密麻麻的分布于整幅画卷中,有的甚至还在对他微笑或者合十行礼,那一瞬间他有一种创造了一个佛国的感觉。
那种感觉让他浑身的鸡皮疙瘩都鼓了起来,头皮更是阵阵发麻,一时间还以为产生了幻觉。
等他从那种震撼的场面中回过神来,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画还是那幅画,画卷中也没有丝毫灵气,可画卷的物性却平和又强大,凝聚成的本相像是一座山,又像是一尊佛像,可细看却是一尊尊小的佛像,似是一体,又似是各不相干,非常神奇。
面对着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他看了一遍又一遍,说爱不释手根本不足以表达他内心的情绪和感情,当然,他心里更多的还是震撼。
真的,他从没想过画还能这么画,画里面还有这样的世界,这对他而言也是不可想象的经历。
尤其是亲眼目睹了物性诞生到成长再到凝聚成本相的全过程,这让他对物性的理解和认知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他觉得如果以后有需要,他能让他创作的每件作品都能自行诞生物性甚至凝聚成灵气。
只是这还需要继续测试。
这个时候, 他才意识到他从小和尚裴清德哪儿接受的馈赠到底有多重了,这个人情,他估计这辈子都换不上了。可以说他在泉城的一切收获,都是从接受小和尚的醍醐灌顶开始的。
想到这一点,他恨不得能立刻找到小和尚,找小和尚好好聊聊,把他的发现跟小和尚好好的讲一遍,也让小和尚一块高兴高兴。
可惜,这注定只能是个想法,他只知道小和尚的名字,顶多加上半个籍贯,除此之外就一无所知了,连小和尚的联系方式都没有,只能被动的等待小和尚来找他。
之前他还觉得小和尚挺神秘,找到他应该不是什么问题,可是随着他对修行的认知,对小和尚的能耐就不像以前那么信心十足了。
小和尚是挺厉害的,道行挺高,还有些特别的能力,然而那样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小和尚就成了神仙,更不意味着小和尚就能在茫茫人海中直接找到他。
万一小和尚再也找不到他,那可怎么办呐
他不无担忧的琢磨了一阵子,才恋恋不舍的把这幅属于小和尚裴清德的画卷给收起来,然后琢磨着找个高明的装裱师给裱一下,没装裱过的宣纸画太脆弱了,不小心就会受到伤害,只有装裱过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一幅画。
然而哪里有合格的装裱师呢
他想到了程德海。
程德海在泉城古玩界里也算是个有名有姓的存在了,他就算不知道哪里有高明的装裱师,也应该有相关的门路去
第810章 老母鸡
“工作室”程德海的表情有点怪异,嘿嘿一笑:“我给你开导航,跟着走你就知道了,”说完直接打开导航。
徐景行瞟了一眼,目的地竟然是西郊的一个叫小邓村的村子,看上去还挺偏僻的。
他心有疑惑,但见程德海笑眯眯的样子像是要卖个关子,也就没多问,直接发动车子,照着导航开过去。
开了有大半个小时的时间才进入小邓村,村子不大,但看上去生活条件还好,村里通了水泥路,路两旁除了葱葱郁郁的树木外就是一栋栋看起来还挺新的小楼房,有的甚至是小别墅,不过最让他诧异的是,这里到处能看到各种出售画作的招牌。
没错,就是卖画的那种,而且多打着农民画的幌子。
这是一个以卖画为产业的村子!
看到这里他要是再不明白那就是傻子。
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只要你不懒不残疾,舍得花心思或者花力气,那就不愁混不到个温饱,如果能琢磨点有效的点子,发家致富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哪怕是在农村。
比如说做农民画产业就是这样的例子,据他所知,现在的内地里以卖农民画为产业的村子不在少数,虽然赚大钱的可能不多,但大部分都比种田的收入高,最关键的是种田累啊,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有别的办法谁愿意种田去
所以他看到这个以农民画为产业的村子,并不是很吃惊,只是多少有点小失望,真正的装裱高手会呆在这样一个村子里
不是他看不起农民画,而是农民画水平一般这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奉承几句就能提升那些农民画的艺术水准的。而真正的装裱高手就算不是画家,那基本的审美也应该有的,如果连那点审美能力都没,怎么可能成为装裱高手
所以一个具备一定艺术审美能力的装裱高手,会定居在一个所谓的“画家村”里
他深表怀疑。
当他注意到一些院落外边悬挂的大幅“农民画”广告以后,这种怀疑更加强烈,因为他发现这些个所谓的农民画真的只能算是个画,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含量,跟真正的艺术品之间的差距,就如同学生们坐的铁板凳与龙椅之间的差距一样大。
扭头看程德海,没有得到回应,他只能耐着性子往前开,同时期望程德海没忽悠他。
当然,最关键的是来都来了,都进村了,如果就因为这个村子是做农民画的就掉头而去,那也太有点瞧不起人了,不光是瞧不起这些搞农民画的,更是瞧不起人家程德海。
所以,他就当是给程德海个面子走这么一趟,至于程德海说的装裱高手,那就,随缘吧
这么想着,在程德海的指点下,将车子开到一个农家小院门口。
看到这个农家小院的时候,他的心就更凉了,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农家小院实在太“农”了点,比他家之前的模样还要破旧,院墙还是那种土坯垒的低矮院墙,房子也是青砖灰瓦的一层小房子,房顶上都长出了草,怎么看怎么跟他们村里某个孤寡瘸老头儿的家一样。
这个所谓的装裱高手不会也是个残疾且孤寡的老头儿吧
不过当他下车,跟着程德海推门进入小院子的时候立刻收起心里的轻视,因为这小院子虽然不大,但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院子里没什么花草,只有一颗两米多高
第811章 先生
看得出来,程德海对这位邓先生还挺尊重的,竟然口称“先生”。
先生这个词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其实是不知什么钱的,10086的客服见了谁不也都是先生吗然而称呼一个老太太做“先生”,这意思就不同了,这是一个分量很重并且非常尊崇的一个称谓,一般女性是真担不起这样的称呼。
在现代历史上,能被大众认可的女先生也就那么几位,都是杨绛、冰心一个级别的存在。
可是程德海面对这样一个像一只护崽的老母鸡一般的老太太,竟然口称“先生”,这是什么情况是从程德海在奉承老太太,还是说这老太太真有什么大来头或者大能耐
再看那老太太,面对这样一个称呼,竟然没太大的反应,只是拧着眉毛突出一个字,“说”!
程德海则一刻也不犹豫,一把将徐景行拉到身边,陪着笑脸道:“邓先生,这位小哥有一幅画想麻烦您给装一装,”说到这里又使劲儿捅了捅徐景行的腰眼:“赶紧的,把你那画拿出来让邓先生过目。”
那姓邓的老太太有点凶的眼神随即在徐景行身上扫视片刻,冷冷的问:“谁画的”
徐景行一愣,下意识的回答道:“邓先生,是晚辈的涂鸦之作……”
话音未落,邓老太太就厉喝一声:“出去。”
“啥”他傻眼了。
这时,程德海急忙挡在他面前,满脸堆笑的解释道:“邓先生,别看小徐师傅年轻,他的技艺却真没得挑,在我看来满泉城能比他水平还高的也没几个,还上过央视呢,真的,我可没骗您,不信您就看一眼,就一眼,”说着又悄悄的捅了捅他的腰。
他这才恍然,原来邓老太太真把他的画当成了什么涂鸦之作。不过这老太太也真够傲气的,水平低的画还不给装,也不知道是犯哪门子的傲劲,难怪穷成这个样子。
不过吐槽归吐槽,可他也不至于真的跟这么一个老太太较劲儿,何况总得给程德海一个面子不是,他要是跟这邓老太太闹起来,程德海夹在中间多尴尬啊
因此他啥也没说的把自己的《佛图》取出来展开,直接呈现在邓老太太面前。
邓老太太那凶戾的眼神不耐烦的一扫,下意识的就想挥手赶人,可手刚抬起来,眼神去凝固住了,整个人呆呆的站在那儿望着面前的《佛图》一动不动,像是中了定身术一般,更像是被人摄走了魂魄。
一旁的程德海见状,感觉有点奇怪,绕到他身前也去端详画卷,然后,也跟邓老太太一样变成了木桩子。
好吧,说他们变成了木桩子有点夸张,可这两个人确实是被他的画给镇住了。
好半天,两个人才回过神来,程德海竖起一根大拇指赞道:“老弟,我知道你水平很高,可还真不知道竟然高到了这种程度,这画,真绝了。”
而正对面的邓老太太却尖叫一声:“这画我给你装,不收钱,”说完伸手就抢。
徐景行见状吃了一惊,生怕这老太太把画给抢坏,连忙松手,任由老太太把画拿走,这才苦笑着问程德海:“程老板,这是什么情况”
程德海也一脸苦笑:“我也没听说过这种情况,不过我听人说,邓先生给人装画时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水平越高的画,收费越低,反之亦然。”
“水平越高,收费越低”他有点想不通:“那她能赚到钱
第812章 装池子
程德海也一脸苦笑的摇摇头:“算了算了,我还是回去吧,不过真羡慕老弟你的运气啊,能得到邓先生的青眼,恭喜你了。”
啥玩意儿就恭喜我了
徐景行一脸懵逼,“不就是裱个画么怎么还青眼有加了你当是皇帝招驸马呢还是邓老太太招女婿呢”
程德海闻言嘿嘿一乐,“待会儿你就知道了,老弟,回头见,嘿嘿嘿……”说完跟见偷了鸡的狐狸一样偷笑着跑了。
这什么情况
徐景行真有点懵,但想了想还是跟着邓老太太进入房间,他的画还在邓老太太手里呢,就算想走也得先把画给拿回来吧何况他连金二都不怕,会怕了这么一个六七十岁的老太太真是的!
进入房间,他发现这客厅竟然挺宽敞也挺亮堂,收拾的干干净净,各样家伙事也都摆的整整齐齐,反正看着比一般的农村家庭要干净整洁多了,空气也好,没有乱七八糟的味道,反而有一种淡淡的馨香。
邓老太太小心翼翼的把画放在一张桌子上,然后对他露出一个微笑:“小师傅,请坐,我给你泡茶,”言语间竟然完全没有刚才的凶戾和冷漠。
他连忙道:“邓先生,不用麻烦了,您有事儿就说事儿,这个,咱们把正事儿谈好了再喝茶也不迟。”
“哪有客人上门却连一杯茶都不上的道理”邓老太太却一边笑一边动手,一壶茶很快就端上来了,闻茶香,还挺香的,而且是雨前的龙井茶,虽然不是最顶级的,但也不差,是一般人家喝不起的那种。
这家庭状况貌似没有程德海说的那么不堪吧
他一边四处打量一边暗自琢磨,当他注意到茶杯茶壶也都不是普通货色以后,更加确定自己的推测,老太太这贫困潦倒的外表,应该只是一个伪装,如果真穷,是绝对舍不得用价值过万的紫砂壶来喝茶的。
没错,邓老太太用来泡茶的紫砂壶就是一只价值过万的紫砂壶,虽然是新壶,但做工和泥料都很讲究,搁在市场上确实是五位数的价格。
真缺钱,早就把这壶卖掉了。
不过如此一来,他对这位看似凶戾、贫困的邓老太太更感兴趣。
只是他也没主动开口,因为他意识到这老太太可能是有事相求,既然如此,他何不拿拿架子呢,到时候不管邓老太太提出什么样的请求,他都讲处于一个能进能退的位置上,不至于把自己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中。
所以他毫不客气的陪着邓老太太喝茶闲聊。
茶过三巡后,邓老太太开口了,“小徐师傅,你叫什么名字”
“景行,高山景行的徐景行,”他笑着回答。
“是高山景行,而不是景行行止”邓老太太反问。
他点点头,同时竖起大拇指:“邓先生果然有学识,这么久以来,还真没人注意到我名字中的这点细微差别。”这可不是奉承邓老太太,而是事实,因为“高山景行”的“行”字读xing,而“景行行止”中的前一个“行”字读hang。
也就是说,他的名字可以有两种读法,而且两种都能读的通,意义也还基本相同,所以一般人根本不会注意这点细微的差别,有很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字的来历,也不知道两个成语的来历。
当然,这没什么,毕竟这两个成语多少有那么一丁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