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争霸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闪烁
道理也很简单,那2艘旗舰一路都在发报,早就暴露了行踪,而昨天下午突然停止使用长波电台。
显然,纽兰海军的情报人员再蠢,也会认为那是两艘执行欺骗任务的战舰。
当然,白止战没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欺骗上。
昨天晚上,他让李铭博做了安排,把随行的4艘远洋巡洋舰全都派了出去,分别在舰队的东北与东面,每2艘组成一支警戒分队,轮流使用雷达监视附近的空域,在发现敌机之后立即报告。
这些远洋巡洋舰把舰队的防空网向外拓展了200多千米,等于为舰队提供了至少45分钟的防空准备时间。
此外,第二十二特混舰队在北边,所以不用担心来自北面的威胁。
因为是从西北来的,所以也无需担心西北与西面的威胁。
至于南面,除非纽兰海军是主动出击,不然就不会把舰队派到那边去,毕竟在那边只要被发现了,就肯定在劫难逃。
当然,白止战同样没有掉以轻心。
按照他的安排,在侦察机出动的时候,护航的2艘快速战列舰与4艘重巡洋舰得把搭载的水上飞机派出去,重点搜索舰队南面与西南海域,而且搜索范围扩大到600千米,尽可能扩大搜索区域。
因为有足够的水上飞机,所以只要纽兰舰队在那边,就肯定能够找到。
此外,大型战舰搭载的都是最新式的水上飞机。
要说的话,帝国海军在过去确实不太重视水上飞机。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帝国海军一直觉得水上飞机是鸡肋,其主要价值,并不协助舰载机执行侦查任务,而是在战斗结束之后营救跳伞落水的飞行员,以及在各战舰之间运送人员与物资。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帝国海军的舰载水上飞机一直都很落后。
在大战爆发后,帝国海军猛然认识到,水上飞机还有更大的价值,特别是用来执行远程侦查任务。
要说的话,两次决定性的大海战都是水上飞机立下首功。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在西南梵炎洋海战中,出动的8架水上飞机,采用夜间降落漂浮的战术,分别在凌晨与清晨发现纽兰舰队与布兰舰队,第十一特混舰队由此抓住了发起攻击的机会。
没有水上飞机,绝对无法击沉那2艘布兰航母。
其实,在西北东望洋海战中,水上飞机的价值就体现了出来。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帝国海军决定研制与采购一种飞得更快、飞得更远与巡逻时间长一些的水上飞机。
所幸的是,设计与生产水上飞机的难度远远低于舰载机。
第500章 轮番攻击
刚刚吃完早饭,电讯军官就送来了侦察机发回来的报告。
在中转岛的机场上,整齐的摆放着上百架飞机,其中大部分是四台发动机的b-17式重型轰炸机。
此外,还有一些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四发重型轰炸机,推测是b-24。
还有几十架双发远程战斗机,只不过主要是p-41之类的普通战斗机。
关键就是,纽兰军队似乎并没有料到会在今天遭到攻击。
在侦察机飞到机场上空,并且盘旋了几圈之后,防空部队才反应过来,并用高射炮向侦察机开火。
此外,敌人的战斗机也开始出动,准确的说是准备出动。
只是已经来不及了。
大概15分钟之后,也就是7点左右,由8架“朱雀”与8架“霹雳”组成的前出机群就已杀到。
驾驶这16架舰载机都是货真价实的老鸟。
8架“朱雀”挂载的是专门用来破坏跑道的子母弹,也就是通常说的集束炸弹,并且通过俯冲提高投弹的精度。
不出意外,只要有6架投弹成功,就能瘫痪中转岛机场。
虽然没办法阻止战斗机升空,毕竟战斗机无需硬质跑道,而且起飞的滑行距离很短,但是足以阻止轰炸机升空,特别是那些威胁巨大的四发重型轰炸机,没有跑道就只能老老实实的呆在地面上。
战斗机再能打,对战舰也没多大威胁。
8架“霹雳”挂在的同样是子母弹,只不过不是定点投弹,而是以低空通常的方式,将炸弹撒布机场里面。
这种特质的子母弹,子弹采用的是无规律定时引信。
要说,这是帝国陆军航空兵对骆沙联邦进行战略轰炸的时候,发明的新式弹药。
炸弹本身非常简单,就是用一个发条驱动装置控制引信,而且由发条的松紧来确定触发时间。
关键就是,在上发条的时候毫无规律可言。
如此一来,炸弹的起爆时间有很大的差别,有可能是几分钟之后,也有可能是几个小时之后。
如果发条装置出了故障,就有可能在几天之后,或者几个月之后,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起爆。
因为引信是在内部锁死,所以几乎无法用传统方式排除。
要想强行排除,一般在安全距离之外,通过射击或者是爆破方式引爆。
这种定时炸弹的威力都不是很大,跟陆军常用的反人员地雷相当,其主要的价值就是给敌人制造麻烦。
因为实战使用的效果非常好,能够有效瘫痪机场等重要军事目标,所以海军就直接拿来使用。
8架“霹雳”只挂了8枚1000千克级子母弹,不过足够瘫痪中转岛上的机场。
随同“朱雀”与“霹雳”杀到的,还有2个中队的“哮天”。
因为只有几架敌机升空,而且均在爬升的时候遭到攻击,所以在随后的战斗中,这些护航战斗机重点照顾了那些停在机场里面的敌机,特别是b-17重型轰炸机,以及能够对舰队构成威胁的远程战斗机。
到7点20分,滞后的主力机群杀到。
因为机场已经遭到压制,暴露在外的敌机也遭到了扫射,所以主力机群重点轰炸了机场附近的高射炮阵地。
其实,这跟安排的攻击战术不同,前线指挥官做了调整。
理由也很简单,肯定需要发动第二波攻击,而且第二波攻击仍然主要轰炸机场,所以就没必要继续在已经暂时瘫痪的机场上浪费弹药,提前摧毁敌人的防空阵地,能有效提高第二波轰炸的效率。
关键还有,精英飞行员集中参与在第一波攻击,而第二波机群中有不少的菜鸟。
在7点半,指挥第一波攻击的飞行员发回报告,要求舰队立即发起第二波攻击,并重点轰炸机场。
这些,跟计划一样。
收到报告之后,周涌涛没有耽搁,立即就下达命令,让航空勤务人员为已经送上了飞行甲板,还加满燃油的舰载机装弹。
&nbs
第501章 突击得手
火箭弹绝对是个好东西。
在用上火箭弹之前,不管是“哮天”,还是“朱雀”或者“霹雳”,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点点遗憾。
用飞行员的话来说,就是挂的炸弹不够多!
往往在遇到重要目标的时候,才发现炸弹已经没了。
此外,大口径机枪能对付的目标比较有限,并不能完全取代炸弹。
在装备火箭弹之前,就有飞行员提议,把“哮天”机翼内侧的航空机枪换成20毫米机关炮,以增强对地打击火力。
虽然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度,但是出于后勤保障方面的考虑,没有这么做。
此外就是,20毫米机关炮在空战中基本没有价值。
早在去年,帝国海军就拿缴获的零战做了测试,结果发现这种战斗机上的2门20毫米机关炮纯粹是摆设,不但射速慢,还因为采用的短炮管,导致初速低,在空战当中几乎没法使用。
有趣的是,因为20毫米机关炮太重,所以狭夷海军没为零战配备大口径机枪,使用的中等口径航空机枪。
此外,机关炮的备弹量少得可怜,最多能打几个短点射。
这就是零战火力严重不足的根源所在。
虽然“哮天”比零战重得多,也结实得多,可以使用长炮管提高初速,还能提高机关炮的备弹量,但是必然导致战斗机增重,也会对配套武器产生影响,综合价值反到不明显,或者说得不偿失。
其实,只是增加一种不同口径的机载武器,瞄准的时候就会有大麻烦。
原因也很简单,20毫米机关炮与13毫米航空机枪的弹道是截然不同,根本就无法同时使用。
这意味着,在战斗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武器,并且用开关切换。
对经验丰富的老鸟来说,问题还不大。可是在菜鸟手里,这就是天大的问题了。
没法瞄准,或者打不中,威力再大的武器都是摆设。
为了增强舰载机的对地打击能力,特别是持续作战能力,海军航空兵的勤务人员想了很多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机翼下设置一些专门用来挂载小型炸弹的挂点。
至于小型炸弹,那就太多了,从15千克到150千克几乎是应有尽有,还可以说是物美价廉。
使用得最多的,也就50千克与100千克两种。
所有的“哮天”战斗机,在两侧机翼下各有6个外挂点,理论上最多能挂12枚150千克小炸弹。如果用串联挂架,最多可以挂24枚50千克级小炸弹。只是通常情况下,为了降低起飞重量与提高可操控性,特别是在使用机腹挂点挂载副油箱或者大炸弹的时候,得把翼下挂载的重质量控制在500千克以内。
此外,新批次“哮天”的翼下挂点增加到了16个,只是外挂总量没有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海军从陆军那里获得了一批火箭弹,还发现用在战术飞机上的效果非常理想。
在攻打塞岛的最后阶段,海军航空兵就对火箭弹进行了实战测试,不管是实测结果,还是飞行员反馈,都非常理想。
塞岛战役还没结束,海军就给军火厂下了订单,此后还采购了一条生产线。
至于火箭弹的用途,不止是用于对地打击。
到大战的后期,大口径火箭弹还是对付小型战舰的利器,而且在对付大型战舰的时候也有不错的效果。
要说的话,火箭弹最突出的优势,其实是大幅度降低了对地与对海打击的难度。
简单的说,并不需要让飞行员接受严格的俯冲投弹训练,可以采用扫射的攻击战术来使用火箭弹!
因为操作与使用难度大幅度降低,所以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
现在,火箭弹依然主要用在战斗机上,让战斗机获得了航空机枪之外,更加犀利的对地打击手段。
至少在遇到碉堡之类坚固目标的时候,战斗机的飞行员不会束手无策。
此外,与使用航空炸弹相比,火箭弹的命中率明显要高得多。
关键还有,火箭弹同样可以用于空战,还特别适合对付轰炸机之类的大型目
第502章 纽兰军队的反击
战斗持续到了傍晚。
下午,卫军派了一架舰载机过来,告诉白止战,他已经安排侦察机扩大在东边与西边的搜寻范围,仍然没发现纽兰舰队,所以认定纽兰舰队并没有在这附近,暂时不需要担心遭到突然袭击。
为此,在下午3点过后,白止战下令对中转岛发动了第四波攻击。
四次集中轰炸,第二十一特混舰队用仅损失22架舰载机的微小代价,彻底摧毁了中转岛上的机场与码头。
按照周涌涛的说法,接下来只需要封锁中转岛,等待火力支援舰队到达就行了。
至于登陆中转岛的行动,跟第二十一特混舰队没多大的关系。
当然,封锁中转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关键就是,已经有情报提到,纽兰海军在过去几天里面,在中转岛东面的几座小岛上部署了航空兵与快艇。
在只出动一支特混舰队的情况下,不可能同时攻击几座岛屿。
这样一来,纽兰海军就能在夜间,利用部署在东边小岛的快艇与飞机,向中转岛运送部队与物资。
舰载航空兵在夜间没有作战能力,无法对付在海面上飞驰的快艇,也无法拦截在超低空飞行的巡逻机。
至于派战舰封锁中转岛,暂时还不在白止战的考虑范围之内。
原因也很简单,这不在计划之中!
要说的话,没遇到纽兰舰队,甚至没有发现纽兰舰队存在的迹象,让白止战感到非常的意外。
吃晚饭的时候,白止战着重说了此事。
虽然很是担忧,但是就连白止战都不得不承认,不管纽兰舰队在哪里,都得继续按计划行动。
战斗进行得如此的顺利,根本没有调整作战计划的理由。
就算白止战很担忧,也只能提高警惕,加强搜索与巡逻,并且让第二十二特混舰队继续保持隐蔽状态。
其实,第二十二特混舰队是关键所在。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经过白天的战斗之后,纽兰海军肯定能够判断出,袭击中转岛的是一支特混舰队,由2艘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而这很有可能成为纽兰海军不派舰队前来参战的关键理由。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计划攻打中转岛好了。
反正,只需要一支特混舰队就能完成登陆前的准备工作。
对此,白止战没有反对。
猜你喜欢